上学期第一章科学3-5节复习课1
- 格式:pdf
- 大小:1014.86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程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为二年级学生提供有关部编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复教程。
复内容
第一单元的复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探索身边的物体:介绍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体,如水杯、铅笔、纸张等,并探索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观察物体的性状: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性状,并通过比较、分类等方法进行。
3. 物体的重量:介绍了物体的重量概念,并通过称重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4. 物体的材质:物体的材质分类,如金属、塑料、布料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复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以下是几个简单的策略:
1. 复重点:重点复每个小节中的关键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如物体的性状分类、重量的概念等。
2. 练题目:提供一些练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例如观察身边的物体并描述它们的性状、用秤称量物体的重量等。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归纳出重要的规律和特点,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联系。
注意事项
在复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点:
1. 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来验证他们的想法。
2. 简单策略:采用简单直接的复策略,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或概念,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确认内容:避免引用不能被确认的内容,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到您,祝您顺利完成第一单元的复!。
【小学科学】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每课
复习知识点汇总
小学科学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每课复知识点汇总
1. 《我和水的朋友》
- 水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性质有流动性、透明性和可溶性
- 水可以照亮光线和传播声音
2. 《万物都有声音》
- 生活中有很多声音,如人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和物体的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和固体
- 声音有高低音之分,如高音和低音
3. 《触摸和感觉》
- 触摸是通过皮肤感受外界物体的方式
- 触摸可以分辨物体的软硬、光滑粗糙等特征
- 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摸的敏感程度不同
4. 《四季变化》
- 春、夏、秋、冬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
- 每个季节的天气、气温和植物生长状态不同
- 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动植物的生活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5. 《清洁环境保护地球》
- 保持环境整洁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生态平衡很重要
- 垃圾应该分类投放,有害垃圾要专门处理
-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行为有助于环境保护
6. 《食物的来源》
- 食物可以来自动物和植物
- 动物可以供应肉类和其他动物制品
- 植物能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食物
以上是小学科学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每课的复习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第四节科学测量复习题温度的测量℃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的冰比0℃的水冷℃的水比0℃的冰冷℃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2.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A.零下5度B.负摄氏5度C.零下5摄氏度D.零下5度3.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4.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和℃,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和℃和℃和℃和℃5.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6.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7.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指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9.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10.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第二次为℃,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第一次正确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C.只有第三次正确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11.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丙为℃,则( )A.只有甲的正确B.只有乙的正确C.只有丙的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12.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A.量程B.准确程度C.构造D.原理13.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是()A.右手热,左手冷B.右手热,左手热C.右手冷,左手热D.右手热,左手冷14.为抗“非典”,火车站出口通道检测旅客体温是否正常,所用温度计是()A.水银温度计B.光测温度计C.电子温度计D.辐射温度计15.把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很可能是()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1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17.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E.刻度范围一样F.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18.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19.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
《金版教程(物理)》2025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教材阅读指导](对应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相关内容及问题)第二章第4节图2.4-1,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到物体下落的快慢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第二章第4节观察“表一些地点的重力加速度”,总结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提示:从赤道到两极,重力加速度逐渐变大。
第二章第4节[科学漫步]图2.4-6,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如何测量时间?如何由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推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提示: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冲淡”了重力,使加速度变小,时间变长,更容易测量。
合理外推将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
第二章第4节[练习与应用]T6,如何制作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提示: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算出直尺下落的时间,即为人的反应时间。
必备知识梳理与回顾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01重力作用下从02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运动性质: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03匀加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04gt。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h0512gt2。
(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2=062gh 。
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伽利略通过07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是逻辑推理―→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08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
二、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 ,上升阶段做01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02自由落体运动。
2.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03v 0-gt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h =04v 0t -12gt 2。
(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2-v 20=05-2gh 。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
纲
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
- 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 掌握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 理解物种和栖息地的关系
知识点二: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 理解物质的三态和相变规律
-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物质的混合和分离方法
知识点三:力和机械
- 理解力的作用和测量
- 掌握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原理
- 了解杠杆和轮轴的应用
知识点四:天体与地球
-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 掌握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基本特征
- 理解四季交替的原因和表现
知识点五:生活中的能源
- 掌握常见能源的种类和应用
- 了解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 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方法
知识点六:环境保护
- 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掌握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法
- 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知识点七:科学观察和实验
- 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理解科学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以上为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内容涵盖了生物多
样性、物质的属性和变化、力和机械、天体与地球、生活中的能源、
环境保护以及科学观察和实验等七个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掌握这些基本科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