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423.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一定的基因型会导致一定表型的产生,这就是基因型效应。
2、反应规范:遗传学上把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表型变化范围称为反应规范。
3、修饰基因:能改变另一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
它通过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来改变表型。
4、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5、外显率:指在特定环境中,某一基因型(常指杂合子)个体显示出预期表型的频率(以百分比表示)。
6、不完全显性(半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称之为不完全显性。
7、镶嵌显性(嵌镶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个体上双亲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的现象。
8、共显性(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9、表型模写: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10、显性致死:只有一个致死基因就引起致死效应的。
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死。
11、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一样时,才起致死作用。
12、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成为复等位基因。
13、顺式AB型:I A和I 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没有任何等位基因,血型是AB型,基因型I AB i。
14、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
15、互补作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分别处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新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或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作用称为互补作用。
F2性状的分离比是9:7。
16、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产生第二种相似的性状,当两对都是隐性基因时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
F2产生9:6:1的比例。
第三章消费税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从概念上看,我国的消费税属于( )。
A.一般消费税B.特别消费税C.总量消费税D.收入消费税2.下列项目中,应征消费税的是( )。
A.啤酒屋销售的自制扎啤C.黄河牌卡车B.土杂商店出售的烟火鞭炮D.销售使用过的小轿车3.以下不属于征收消费税的项目是( )。
A.高尔夫球B.高尔夫球袋C.高尔夫球杆握把D.高尔夫车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汁啤酒应按照啤酒税目征收消费税C.卡丁车不征收消费税B.动力艇不征收消费税D.香粉应按化妆品税目征收消费税5.消费税纳税义务人规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指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属于应当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的( )在境内。
A.生产地B.使用地C.起运地或所在地D.销售地6.征收消费税的车辆包括( )。
A.越野吉普车B.电动汽车C.沙滩车D.大客车7.下列应征收消费税的轮胎有( )。
A.拖拉机专用轮胎C.子午线轮胎B.拖拉机和汽车通用轮胎D.翻新轮胎8.以下应税消费品中,适用单一定额税率的有( )。
A.粮食白酒B.酒精C.黄酒D.啤酒9.下列商品售价中,与计算消费税的价格直接相关的是( )。
A.卡车出厂价C.钻石饰品的出厂价B.化妆品厂的戏剧卸妆油出厂价D.高尔夫球袋的出厂价10.下列应视同销售缴纳消费税的情况有( )。
A.将外购已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B.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C.自制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D.自制应税消费品用于向外单位投资11.某非标准条包装卷烟每包25支,每条12包,不含增值税调拨价每条70元,则该卷烟每标准箱消费税额为( )。
A.3500元B.3650元C.4350元C.5250元12.某酒厂2012年1月份生产一种新的粮食白酒,广告样品使用0.8吨,已知该种白酒无同类产品出厂价,生产成本每吨40000元,成本利润率为10%,粮食白酒定额税率为每斤0.5元,比例税率为20%。
第三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2.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3.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4.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5.光合链:即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
它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质体蓝素、铁氧还蛋白等许多电子传递体,当然还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作用中心。
其作用是水的光氧化所产生的电子依次传递,最后传递给NADP+。
光合链也称Z链。
6.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8.聚光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
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
9.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10.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11.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2的过程。
光呼吸的主要代谢途径就是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源于RuBP的氧化。
光呼吸之所以需要光就是因为RuBP的再生需要光。
12.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13.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14.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15.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其反应的特点是:、、。
第三章作业题学号姓名3-2、由氩离子激光器发出波长=488nm 的蓝色平面光,垂直照射在一不透明屏的水平矩形孔上,此矩形孔尺寸为0.75mm0.25mm。
在位于矩形孔附近正透镜(f=2.5m)焦平面处的屏上观察衍射图样。
试描绘所形成的中央最大值。
3-3、由于衍射效应的限制,人眼能分辨某汽车的两前灯时,人离汽车的最远距离l=?(假定两车灯相距1.22m,人眼瞳孔的直径为6mm,光波长为0.55m)3-4、借助于直径为2m 的反射式望远镜,将地球上的一束激光(λ=600nm)聚焦在月球上某处。
如果月球距地球4×105km,忽略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试计算激光在月球上的光斑直径。
3-5、一准直的单色光束(=600nm)垂直入射在直径为1.2cm、焦距为50cm 的会聚透镜上,试计算在该透镜焦平面上的衍射图样中心斑的角宽度和线宽度。
3-6、(1)显微镜用紫外光(λ=275nm)照明比用可见光(λ=550nm)照明的分辨本领约大多少倍?(2)它的物镜在空气中的数值孔径为0.9,用紫外光照明时能分辨的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用油浸系统(n=1.6)时,这最小距离又是多少?3-7、一照相物镜的相对孔径为1:3.5,用λ=546nm 的汞绿光照明。
问用分辨本领为500 线/mm 的底片来记录物镜的像是否合适?3-9、用波长=0.63m 的激光粗测一单缝缝宽。
若观察屏上衍射条纹左右两个第五级极小的距离是6.3cm,屏和缝的距离是5m,求缝宽。
3-10、今测得一细丝的夫琅禾费零级衍射条纹的宽度为1cm,已知入射光波长为0.63m,透镜的焦距为50cm,求细丝直径。
3-11、考察缝宽a=8.8×10−3cm,双缝间隔d=7.0×10−2cm,波长为0.6328µm 时的双缝衍射,在单缝衍射中央极大值两侧的两个极小值间,将出现多少个干涉极小值?若屏离开双缝457.2cm,计算条纹宽度。
1、针对DFA M 1,(1)请给出在处理字符串1011001的过程中经过的状态序列。
解:经过的状态序列为:q 0q 3q 1q 3q 2q 3q 1q 3 (2)请给出形式描述。
争议:M 1的形式化还是接受过程的形式化?解:M 1的形式描述为M 1=({q 0,q 1,q 2,q 3},{0,1},δ, q 0,{ q 3})其中δ定义为:δ(q 0,0)= q 1,δ(q 0,1)= q 3 δ(q 1,0)= q 2,δ(q 1,1)= q 3 δ(q 2,0)= q 3,δ(q 2,1)= q 0 δ(q 3,0)= q 1,δ(q 3,1)= q 2 接受过程的形式化:q 01011001├1q 3011001├10q 111001├101q 31001├1011q 2001├10110q 301├101100q 11├1011001q 3注意:谈及自动机形式化描述,一定是用五元组表示,将δ函数直接写出来 2、构造识别下列语言的DFA(要求写出形式化描述,另外,写出设计过程对理清你的思维更有益) (3) {x| x ∈{0,1}+且x 中不含形如00的子串}或:(对, 但稍嫌麻烦)------------05级孙磊错解:∈{0,1}*)(不接受1, 可接受000)(5) {x| x ∈{0,1}+且x 中含形如10110的子串}q0:起始状态,以及未读入1的状态;q1:读入了10110中第1个符号(1)的状态;q2:读入了10110中第2个符号(0)的状态;q3:读入了10110中第3个符号(1)的状态;q4:读入了10110中第4个符号(1)的状态;q5:读入了10110中第5个符号(0)的状态;易犯的错误: 状态转移时, 不考虑已接受一些字符后所处状态, 一味地转到开始状态,不利用阶段性成果,狗熊掰棒子!(7) {x| x∈{0,1}+且把x看成二进制数时,x模5与3同余,要求中当x为0时,|x|=1,且x ≠0时,x首字符是1}提示: 和P98例3-5属同一类型, 这种设计如不写清楚设计过程, 不能服人, 也不能反映你的设计方法.解:按题意,当x为0时,x的长度为1,即不能出现多于1个0的全0串;当x不为0时,必须以1开始。
一、填空题(每空1分)。
(202班)1. 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2. 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基三种。
3. .高于________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________。
4. .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病害。
5. 路基失稳的具体原因是增加、减小。
路基失稳的根本原因是;具体原因是、。
6. 路堑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7.路基边坡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
(201班)1. 路基失稳的外部原因有哪些、、。
2.路基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
3.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路基高度是指填筑高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一般为与高程之差。
由于原地面不平整,因此还有边坡高度。
5.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三种。
6.关于路基的基本概念有高于原地面高程的填方路基称为,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基承受行车荷载和路面自重的作用,深度在路基顶面范围称为路床,称为上路床,30-80(120)cm称为下路床。
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有种类型,分别为;路基承受行车荷载和路面自重的作用,深度在范围称为路床,称为上路床,称为下路床;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保证是。
7.土坡滑坡前征兆是什么: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202班)()1. 按失稳土体的滑动面特征划分,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为直线、曲线和折线。
()2. 路基承受行车荷载和路面自重的作用,深度在路基顶面0-80(120)cm 范围称为路床,0-40cm称为上路床,40-80(120)cm称为下路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