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技术哲学卫星会议暨第17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
2024来宾象州县事业单位笔试题库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1年12月2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4届全体大会正式发布2021年首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评委会认为获得该荣誉称号的乡村在保护文化和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生活、创新及变革等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贡献和示范。
我国入选“最佳旅游乡村”名单的是()A.浙江花园村和山西皇城村B.上海九星村和安徽西递村C.浙江航民村和云南福保村D.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递村【答案】:D2.2022年5月15日,()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发放场地升空,升空高度达到4762米,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A.远望一号—1 —B.海斗一号C.极目一号D.陆巡一号【答案】:C3.关于维生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E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绿叶蔬菜和动物的内脏等B.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水果、绿色蔬菜、番茄、马铃薯等C.维生素C缺乏可能会得坏血病D.维生素E与生育相关【答案】:A4.古人除了有“名”和“字”之外,还常有“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周邦彦号“清真居士”。
下列选项中,与另外三人不处于同一朝代的是()。
A.易安居士B.香山居士C.东坡居士D.六一居士【答案】:B5.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C.选取伴侣—2 —D.比赛【答案】:A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出自()。
A.《项羽本纪》B.《报任少卿书》C.《报桓谭书》D.《报苏武书》【答案】:B7.近几年来,在中央屡次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背景下,中国多个省份已对市、县(区)。
的考核进行了调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70个县市明确取消了GDP考核,这里的“GDP”指的是()。
选择题2018年8月13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哲学的作用及发展也更为国人所关注。
我们要重视发挥哲学的作用,是因为①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③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④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①选项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
题目中,我们要重视发挥哲学的作用,是因为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③④选项入选。
选D。
选择题2019年4月16日,2019互联网岳麓峰会召开,真可谓是数据引领潮涌云龙。
全球已进入大数据时代。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不仅能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且能了解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表明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A【解析】全球已进入大数据时代。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不仅能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且能了解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①②适合题意;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的,③错误;本题考查的是意识能够认识世界,不是改造客观世界,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选择题全球化时代各国都面临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为此,各国必须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这一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思路主要体现的哲理是A.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B.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C.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D. 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答案】C【解析】各国必须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世界哲学地图的本意和深意作者:袁程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9年第01期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最为引人注目的哲学活动恐怕就是夏天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
和任何一种专业性乃至国际性哲学会议不同,“世界哲学大会”所体现的就是一种“世界性”,代表了“世界哲学”意识在这个时代的兴起和重新塑造。
程广云教授领衔所著的《哲学导论》一书应和着世界哲学大会的题旨恰逢出现,其出版受到大会主席德莫特·莫兰(Dermot Moran)的关注和肯定,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本书中所涌动的“世界哲学”的整体性意识,以及著者对全球范围内寻找世界性哲学新形态潮流的敏锐捕捉。
要理解这本《哲学导论》的哲学地图意义,首先需要了解世界哲学大会的所谓“世界性”。
首先,世界大会不是“国际”大会。
国际性可以通过万国会的身份参与、建立国际性机构就可以完成;其次,世界性也不是“全球性”,所谓全球化往往以全球之名行西方之实。
世界哲学大会之所以是世界性的,就在于从尺度上要尽可能地囊括古往今来不同文明形态中各类的哲学性思考形式,从内容上寻找不同的思想传统中在现时代的共同议题和深层关切,在交流方式上使得不同论域和方法范式中的哲学家互相吸引,彼此映照成趣。
事实上,自第一次世界哲学大会设立之初,就定立了这样的旨趣和导向,从巴黎到海德堡,从波士顿到希腊,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全球哲学大会越来越明确地将世界性作为自己的自觉导向。
如今“世界”哲学大会来到北京,从地理意义上讲就颇为引人联想。
正如大会主席莫兰在致辞中所说的:“北京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提供了迄今为止任何一届世界哲学大会中最大、最丰富和最多样的哲学议程。
该议程体现了一种超越以传统的(大部分是希腊的)范畴为核心的狭隘的西方式哲学进路的真正尝试。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和基调中,《哲学导论》在读者视野中悄然出现。
这部由程广云主笔并由首师大昆玉河畔的若干青年学者参与编写的哲学导论类书兼具问题引导和哲学简史的双重性质。
2023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附含答案一、选择题1.()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0分)A.人与自然B.人与人C.人与社会D.人与人工自然答案:A2.下列选项中,对于诚与信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2.0分)A.诚是信的基础B.诚是信的体现C.诚重于内,是对本体而言的D.信重于外,是向他人而言的答案:B3.对于学术上的是非观点,科技工作者可以通过()的方法解决。
(2.0分)A.强行干预B.法律法规C.行政命令D.讨论和实践答案:D4.关于我国医疗行业诚信缺失的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2.0分)A.衡量标准货币化B.责任主体多元化C.解决方式武断化D.责任主体一元化答案:D5.工业文明的产业结构必须转型,工业文明时代的()必须向生态文明转变,必须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引导下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文明对传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运营方式进行深刻的变革。
(2.0分))A.政治B.经济C.金融D.法律答案:ABCD6.生态安全的特点包括()。
(2.0分))A.生态危机影响深远化B.生态危机后果严重化C.生态安全“代际”化D.生态安全全民化答案:ABCD7.《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2.0分))A.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B.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C.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D.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答案:ABCD8.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会议成果包括()。
(2.0分))A.就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B.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C.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D.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答案:ABCD9.近40年来,国际社会制定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包括()。
四川省遂宁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我国生物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要学一点哲学,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规律,它能够指导你进一步向前走。
这是因为A.哲学是人们相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B. 哲学为详细科学供应世界观和方法论C.详细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不断发展D.科学的发展须要哲学供应详细方法2.闻名物理学家斯带芬霍金指出:“字宙创建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
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字宙按下启动键”。
下列与其观点相对立的是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③万物都只在概念中运动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辨别率最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它运行两年多后,发布首个成果:测量到此前从未被观测到的电子字宙射线的一处异样波动。
这表明①暗物质是能被人类所相识的详细的物质形态②获得对暗物质的正确相识是放射探测卫星的根本目的③科学探测手段的发展会推动对暗物质相识的深化④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人类穷尽对世界的相识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4. 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稳是主基调,进是大方向,稳是基础,进是目标。
不稳难言进,有进才更稳。
这主要体现了①事物总是在平衡和统一的变更过程中不断发展②事物发展是肯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③要坚持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来相识事物④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湖泊在防洪、供水、航运、生态等方面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我国遵循湖泊的生态功能和特性,全面实施湖长制,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这启示我们①敬重自然,顺应自然是治理湖泊胜利的关键②要在肯定条件下相识和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让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④要做到主观与客观详细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6. 深圳在全国领先通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电子警察,对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刷脸”执法。
专题十三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复习学案班级姓名学号【课前复习案】一、【考点导航】【常考知识回顾】一、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方法论(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方法论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方法论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方法论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二、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6、实践的特点7、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8、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方法论9、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
)原理、方法论【课内探究案】【自主判断】【研学辅学共用】1。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
3。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6.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1。
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2.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3。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3.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4.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2.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3。
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5.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走近高考,真题引领】.【研学班用】1、(2013·新课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20 19年第3期国际学术动态都是距离减少的?我们对于S3中的隧道数为1的纽结作了研究,而且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了一些结果。
张强作了题为“Bounds for Fixed Points onProducts of Hyperbolic Surfaces”的报告。
报告的基本内容是:对于任何两个连通的紧致双曲曲面的乘积S1×S2,利用S1×S2的自同胚的分类,我们给出一个有限界B使得对于S1×S2任何自同构f和任何不动点类F,指数|ind(f;F)|≤B,这是对姜伯驹院士问的一个问题特殊情况的肯定答案。
此外,我们还为Lefschetz数L(f)和同胚f的尼尔森数N(f)提供了界。
这是一项和赵学志教授的联合工作。
当前国际上本学科的学术热点有:三维流形分类、几何群论和纽结同调等,其中几何群论方面的研究越来越热。
在低维拓扑领域,欧美日研究力量较强,我国和俄罗斯相对落后,专家学者多数属于单干状态,合作较少。
近二十年来,我国低维拓扑方面的研究力量有了质的提高,但还是相对落后。
欧美日在三维流形分类、几何群论及纽结同调等重要热门领域力量很强,我国在这些领域力量很弱,多数学者只能从事于自己容易作出文章的领域,孤军奋战。
如果我国论文发表不再按照排序论贡献,那么合作将大大增加。
这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交流,至少有三组专家学者有合作意向。
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技术哲学卫星会议暨第17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东北大学2018年8月10~11日,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技术哲学卫星会议暨第17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在东北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技术与人”。
来自国内外100余位从事技术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孙正林,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尚智丛,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教授陈凡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孙正林书记就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总体概况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发展作简要介绍。
他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广交学术人才,希望与会学者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开阔视野,收获成果,为技术哲学的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大学尚智丛教授表示,本次大会云集了技术哲学领域的老中青学术骨干,是一次充满智慧、收获思想的学术盛会。
他希望与会学者开放交流,弘扬中国自然辩证法的优良传统,推动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东北大学陈凡教授指出,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在亚洲举办的第二次,也是在中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哲学大会。
作为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卫星会议,本次技术哲学学术会议意义重大,希望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思考、充分交流技术与自然、技术与人、技术与生命、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孙雷副校长介绍了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分享了东北大学“敢为人先的收稿日期:2018-12-31(接上页)!!!!!!!!!!!!!!!!!!!!!!!!!!!!!!!!!!!!!!!!!!!!!!专题述评442019年第3期国际学术动态创新文化”、“勇于担当的爱国文化”、“研用结合的科技文化”和“严谨求学的自觉文化”四大特色文化基因。
同时,孙雷副校长指出,本次会议在秦皇岛分校召开意义重大,对分校的学科凝练、布局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在大会报告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尚智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朱葆伟教授、清华大学高亮华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张明国教授、东南大学夏保华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段伟文研究员先后作了“关于人与机器关系的再思考”、“中国古代工艺中的美”、“人类增强技术与人之为人”、“化学实验风险形成机制与规避研究”、“社会—技术转型、国家自主创新与技术哲学发展:一种技术创新哲学的视角”以及“‘数据透镜’下的伦理反思”的主题发言。
在随后进行的分组讨论环节中,与会人员紧紧围绕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哲学问题,技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技术与人才、创新,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20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前沿哲学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以哲学的智慧开启新的思维。
第一场报告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林坚研究员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徐治立教授分别主持。
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孟建伟首先作了题为“科学、文化、生命:论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的专题报告。
他从知识论的缺陷、工具论的偏颇以及科学的人文本性出发,指出实证主义的科学文化往往很少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处境和心灵体验,很少关注科学生活的人文化,以致科学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证哲学、逻辑哲学或分析哲学,几乎没有任何生命哲学、诗性哲学或人文哲学的气息。
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价值取向对于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意义重大。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党委书记姚庆海研究员在题为“科技创新与风险评估”的发言中,对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保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了科技伦理和社会治理对科技创新的意义。
他还介绍了中国保险学会近年来支持或与科研机构和专业学会合作开展的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技术伦理和风险治理的研究成果。
山西大学副校长高策教授以“真相时代的科学与生活”为题,从数学和物理学发展史研究出发,认为可根据代表理论、空间和实验与理论等将科学发展划分成四个时代。
他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已经进入后真相时代,后真相时代科学产生了许多值得进行阐释的新哲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STS 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研究员作了题为“科技危机及其引发的科技革命”的报告。
他根据近20年对科技巨风险的研究,认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挑战是科技危机。
科技危机推动科技革命,如何应对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挑战,使科学发展造福人类美好生活,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可能面临的最大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深入研究和审慎考量。
来自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蒋劲松教授以“生活理想决定科学方法”为题,指出不同的生活理想需要不同的知识类型,不同的知识类型要求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而生产出不同的具体知识。
蒋教授以希腊自然哲学、中世纪欧洲的神学、古代中国的易学以及近代实验科学为例,讨论了实现美好生活的方法选项。
华南师范大学肖显静教授在题为“生态学实验可重复性困难及其克服”的报告中阐述了生态学实验“可重复”的三重内涵和作用,分析了生态学实验可重复困难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原因和对策。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所长吴国林教授以“第二次量子革命及其意义”为题对量子纠缠的涵义进行界定,对“量子信息在何种意义上超光速”、“量子世界是不确定的吗”以及“量子纠缠是实在的吗”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在此基础上,他预言第二次量子革命正在来临。
北京理工大学喻佑斌教授以“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仿生策略选择及未来趋势”为主题,介绍了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仿生策略选择,讨论了不同流派,如符号主义、连接主义、行为主义等的仿生策略,描述了人工智能研究中仿生策略的未来趋势。
第二场报告会由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颜振军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段伟文研究员首先作了题为“制衡智能算法的争胜性伦理策略”的精彩报告,以生动案例展示了数据智能与解析社会的来临以及随之而来的数据透镜下的智能调节,包括政治算术、数据解析、上帝视角、社会测尺和行为调制等。
专题述评4520 19年第3期国际学术动态他认为智能算法需要进行伦理审计,分析内容算法可能的认知偏差、价值偏差及其后果可提出各种争胜性策略(非对抗性的竞争策略),包括价值揭示—行动者网络与利害关系人分析、价值纠偏—价值制衡与争胜性设计、伦理引导—助推、劝导(计算机说服技术)、伦理增强—基于数据智能的道德提升,确立我们对智能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道德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劲杨副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的复杂性及其伦理挑战”主题报告。
他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更大的挑战是理论上的困惑:算法是人工智能的内核,不同算法暗含有不一样的价值选择,何谓善的算法?面对人工智能的这些深层挑战,最为重要的不是一味地退缩和担忧,而是在挑战中与其共同进化和成长。
中南大学教授蒋美仕围绕“西方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历史谱系和实践模式”,讨论了RRI在西方的历史发展、哲学根源,以及在目前现实中的实践应用。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滕菲博士从代际发展角度出发,讨论了“科技发展与代际公正”问题,并结合罗尔斯(John Rawls)资源主义、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和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Nussbaum)的能力论对相关争议进行了评述,为思考科技创新与美好生活提供了独特视角。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黄嘉博士以“象征政治:美国载人航天商业化的标签”为题,对美国载人航天的社会文化价值核心———象征政治进行了分析讨论,许多观点对我们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
第三场报告会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孙涛主持。
中国科学院大学刘海波研究员首先基于在泰国曼谷所感所闻,以泰国交通偶遇、痛苦度、幸福度等生动案例为例,作了题为“美好生活:如何在科技硬件和文化软件之间取得平衡”的精彩报告,提出在科技硬件和文化软件之间如何成功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可能对实现美好生活至关重要。
中国农业大学李建军教授以“科学审度与美好生活”为题,深刻阐释了科学审度于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意义。
他从构成美好生活的客观条件和基本价值出发,强调美好生活的创造不仅需要科技创新,而且需要对科技创新风险的有效治理。
科学审度作为一种客观理性的思考方法,一种持续不竭的批评精神,一种中庸均衡的处事态度,可能提供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和实现美好生活的规制框架,因此,以科学审度指引美好生活,应该成为我们实现创新驱动战略、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思想和原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治立教授在题为“科学审度的意义与美好生活空间拓展”的报告中指出,要考虑科学审度的条件性,从条件层面和方法层面把握科学审度的意义,拓展美好生活的空间维度。
西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邱德胜博士以“科技决策与美好生活”为题,对科技决策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提出了科技决策的第三波方案,并讨论了其可能面对的问题,如地方性知识的拥有者如何进入科技决策的专家范围?能否设置翻译者?专家的意见在最终的科技决策中应该起到多大的权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王小伟博士以“技术与美好生活”为题,对自荷兰兴起的价值内嵌的哲学内涵及其应用意义进行了十分精彩的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对会议主题报告和专题发言的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技术与人是我们思考科学技术和创新问题的重要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促进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以及更有“温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