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1章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 格式:ppt
- 大小:623.5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全部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整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其生命活动依靠于各种分化的细胞亲密合作方能完成;对于非细胞生物(病毒)而言,只有依靠活细胞才能生活,即寄生生活。
留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望见;②一般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③结构简洁,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④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留意:①单独的物质(如水)并不能表现生命现象,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植物组织主要包括分生、养分、输导(导管和筛管)和爱护组织,没有系统;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③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既可以属于细胞层次,也可属于个体层次。
④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肌肉、神经和结缔组织,其中血液、韧带为结缔组织;血管则属于器官。
第一章其次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细胞种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被称之为拟核;遗传物质为袒露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染色体;除核糖体外还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高一生物必修一1到4章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一(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l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l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l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 动物,植物,真菌l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l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l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基本元素是: C H O N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的化合物: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题答案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问题探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们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生活和繁殖。
例如,SARS病毒会侵害人体的上呼吸道和肺部细胞,导致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因此,细胞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基本单位。
本节聚焦生物体的运动、繁殖、生长、应激等生命特征都离不开细胞,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九个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资料分析草履虫除了能够运动和分裂,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和应激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就无法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另外,和卵细胞在子女和父母之间承担着遗传物质的传递。
父亲产生的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细胞分裂和分化。
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
研究活动需要多种类型和数量的细胞参与。
细胞形成组织,组织形成器官,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研究活动。
神经细胞是研究活动中最重要的细胞类型。
一些细胞受损会导致各种疾病,例如胰岛细胞受损会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会导致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会导致听觉障碍等。
生物体的运动、兴奋传导和腺体分泌都离不开相应类型的细胞,例如肌细胞、神经细胞和腺细胞等。
思考与讨论1) 准备样本并固定;2) 用适当的染色剂染色;3) 用显微镜观察样本;4) 调整焦距,找到合适的视野;5) 观察并记录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等信息;6) 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光线过强造成损伤。
2.细胞的多样性指的是不同种类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
而细胞的统一性则指的是所有细胞都具有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单细胞生物的举例: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单细胞藻类(如:衣藻)、细菌等。
(2)生命活动的完成: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依靠单个细胞完成运动、分裂、摄食、生长等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多细胞生物的举例:大多数动物和植物(2)生命活动的完成: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生命活动的基础:①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细胞代谢②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③生命活动:遗传与变异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思考】试问可否直接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试分析原因。
【答案】不能。
病毒不能单独进行生命活动,必须用活细胞来培养。
4.扩展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①结构:细胞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组成。
②生活方式:只能营寄生活,只有寄生在寄主的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
借助细胞的物质和结构进行繁殖,表现出生命特征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细胞是地球上最小、最基本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2.相互关系: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概念及实例(重点要求完全了解含义)结构层次 概念 实例细胞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细胞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心肌组织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心脏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循环系统个体 有各种器官或者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龟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该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龟生活的水域生态系统生物圈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思考】若图代表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则a 、b 、c 以此代表 ( )A.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B.个体、种群、群落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组织、器官、系统【答案:C 】3.拓展(1)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第1章走近细胞1.1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决方法](1)通过分析SARS病毒的结构组成,得到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2)通过4个实例的分析,得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以一只龟为例,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解决方法]同上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教具准备:相关图件六、学生活动1、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业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
为什么人们对非典这么恐惧呢?教师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学生讨论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