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公布13个涉及“医药广告表演者”典型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案例3篇篇一: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案例1、张国立代言营养液惹官司被打假人王海告上法庭认为“初元”营养液涉嫌违法宣传,打假人王海将该产品代言人演员张国立告上法院。
王先生称自己手术后,在电视广告上看到张国立代言的“初元”产品。
产品宣称富含18种氨基酸,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适合病后体质虚弱需要补充营养的人服用。
为此,王先生经常购买该产品服用,但至今没有感受到该产品宣传的功效。
2、王刚张铁林范伟代言三网站涉嫌骗局三位“代言们”明星中,范伟的广告曝光率最高,本来骑着自行车买菜的他通过28网站,成功开创事业,拥有了一辆加长林肯轿车。
今年4月份,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了3家涉嫌加盟骗局的招商网站“28商机网”、“U88”和“3158”,其代言人范伟、王刚、张铁林成为最新一批陷入代言门的明星。
篇二: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案例1、杨澜代言“蓝月亮”被告上法庭。
“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已正式起诉蓝月亮洗衣液及其形象代言人杨澜。
打着“亮白增艳”,“洁净更保护”的宣传口号的蓝月亮洗衣液被消费者送检至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检测出该洗衣液含有荧光增白剂。
2、郭德纲代言违法减肥茶。
郭德纲的半身形象配以“迅速抹平大肚子”的广告语的“藏秘排油茶”曾出现在众多城市的公交车身和广告牌上。
但是,央视3.15晚会曝光出此产品涉嫌发布违法广告,又涉嫌违规生产,是在有关部门查不到广告批号和卫生许可证的“黑户”。
2012年4月,“毒胶囊”的丑闻被媒体曝光后,一时间牵扯到内地众多著名厂商。
而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部分曾为“涉毒”药品代言的影视明星也纷纷被曝光。
近年来为修正药业产品代言的明星近10位,包括孙红雷、张丰毅、陈建斌、林永健等明星,代言了斯达舒、肺宁颗粒、六味地黄胶囊、感愈胶囊等多款产品。
这其中孙红雷还曾连续两年为该公司某产品代言并收取400万元。
在利益的驱动下,明星在代言中不尊重事实,不进行基本的调查便肆意宣扬产品的性能和疗效,甚至部分名人明知是虚假广告仍然参与其中,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
十大典型违法广告案例违法广告案例1:“苗毅韧牌胰衡片”食品广告(广告主:云南恩红药业有限公司),该广告使用“大约有%的糖尿病人病情得到控制,89%的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持续用药6个月后,糖尿病惊现36%恢复正常”等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属非药品宣传对疾病治疗作用,误导消费者,违反了《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
违法广告案例2:“久治不愈的糖尿病和并发症,哪里能治愈”医疗广告(广告代理公司:昆明平凡广告有限公司),该广告宣传保证治愈,使用患者的名义作证明,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违法广告案例3:“双灵固本散”药品广告(广告主:青阳县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该广告以印刷品形式发布,广告宣传治愈率,并利用患者的形象作证明,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违法广告案例4、“唐乐舒胶囊”保健食品广告(广告主:曲靖开发区唐乐舒经营部),该广告以印刷品形式发布,广告内容中利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进行宣传,夸大保健食品广告的功能,误导消费者,违反了《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
违法广告案例5:“康华夜话•性情空间”医疗广告(广告主:昆明康华医院),该广告中宣称的“拥有最新从德国引进的BAT光离子动态检测系统”的内容,无相关证明材料证实,误导消费者,违反了《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
违法广告案例6:“攻克失眠抑郁顽症难关、展现高科技医学(中医治疗失眠、抑郁症、植物神经紊乱)”医疗广告(广告主:云南中医学院附设中医医院),该广告中宣称的“科学研究表明,不睡觉只能活5天,不喝水只能活7天”的内容,无相关证明材料证实,误导消费者,违反了《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
违法广告案例7:“治好肝病阳转阴后付款”医疗广告(广告主:云南明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有限公司),该广告中出现隐含保证治愈的内容,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三)项的规定。
违法广告案例8:“治愈肝病阳转阴只收380元”医疗广告(广告主:黄土坡健民门诊部),该广告中出现隐含保证治愈的内容,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三)项的规定。
虚假药品广告案例1、案例陈列2、分析明星代言广告的利弊3、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责任在谁4、如何避免一、医疗药品、保健品侯耀华代言虚假广告病历2009年,中国广告协会发出通报,著名演员侯耀华共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的10个虚假产品广告。
这些广告包括澳鲨宝胶囊、渭肠益生元、加拿大V6胶囊、黄金九号、方舟凯达降压仪等。
事件被曝光后,侯耀华开始还高调坚称要维权,因为不夸张就不叫广告。
随即其言论遭来口诛笔伐,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侯耀华连忙发公开信道歉。
赵忠祥代言医疗广告病历2009年2月,工商总局等五部委发出通知,禁止聘请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士担当医疗、健康类节目的嘉宾,严禁演员和社会名人主持医疗、健康类节目。
而赵忠祥主持的“壮骨拔毒贴”的电视片,就是属于这类被禁止的变相医疗广告。
当时赵忠祥回应说,这是自己很久之前做的,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这个规定。
2009年11月,赵忠祥出镜“长城利脑心片”电视购物广告,宣称是“军工产品”,5年以内的中风偏瘫6盒见效、冠心病3盒见效等等。
随后被商业联合会点名批评是虚假广告,其参与制作的“长城利脑心片”和“复方咳喘胶囊”两支广告片涉嫌违法。
这一次,赵忠祥否认广告中的话是自己所说。
他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以主持人采访的形式做医疗节目,并非代言人。
2010年3月,18则涉嫌违法违规广告再次掀起“广告门”事件,这一次赵忠祥依然未能幸免,就在3·15当天,其参与主持的违法药品“甲乙抗栓”广告片在不少地方台的黄金时间播出。
这一次,赵忠祥的口气软了许多,他除了为自己开脱,称广告合同早已过期外,还是呼吁了一下,希望电视台停播这些广告,不要伤害消费者的利益。
唐国强解晓东代言医院被曝虚假广告唐国强和解晓东代言的北京新兴医院被媒体曝光做虚假广告,夸大疗效,因为过度“神化”医院的医术而使大量患者上当受骗。
据报道,该院曾数次被卫生部门查处,并且在2002年的一次检查中发现“该医院药房是用很大的秤像称粮食一样称药,连中药房最必需的戥子都没有”。
医药行业药品广告法律规定与处罚案例分析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药品广告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药品广告不仅是企业宣传产品的重要手段,也是消费者获取药品信息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存在一些不合规范的药品广告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益。
为了规范药品广告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本文将对医药行业药品广告的法律规定和处罚案例进行分析。
一、医药行业药品广告法律规定1.《广告法》《广告法》是我国广告行业的基本法律,对药品广告也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广告法》,药品广告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真实性:药品广告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药品的性能、功能、适应症、禁忌症等信息,不得夸大药品的疗效。
(2)科学性:药品广告必须基于科学依据,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
(3)合法性:药品广告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药品管理法规。
(4)社会责任:药品广告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
2.《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是我国对药品广告审查的具体规定。
根据该办法,药品广告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审查机构:药品广告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广告审查机构审查批准后,方可发布。
(2)审查内容:药品广告必须符合《广告法》的规定,同时还要求药品广告必须具备科学性、真实性、合法性和社会责任感。
(3)审查程序:药品广告审查程序包括初审、复审和终审,审查机构将对药品广告的内容、形式、宣传手法等进行全面审查。
二、医药行业药品广告处罚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药企虚假宣传某药企在广告中宣称其某款药品能够治愈某种疾病,但实际上该药品并无治愈该疾病的效果。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药企进行了调查,并依法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停止广告宣传。
2.案例二:某药店违规广告某药店在广告中宣称其销售的某款保健品能够治愈多种疾病,并附有虚假的临床试验数据。
违法药品广告案例违法药品广告是指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在公共媒体上发布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药品广告。
这类广告不仅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对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将就一起来看一则违法药品广告案例。
某药品公司在一家知名医学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广告,宣称其产品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而且还声称该产品没有任何副作用。
广告中还附有一些所谓的“患者”证词,称使用该产品后病情明显好转。
这则广告语言煽动,夸大宣传,严重违反了《广告法》相关规定。
首先,该药品公司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在公共媒体上发布了虚假宣传的药品广告。
其次,该广告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对产品的疗效进行了夸大和虚假宣传。
最后,广告中的“患者”证词也是虚构的,没有真实的病例作为支持,更是对公众的误导和欺骗。
对于这样的违法药品广告,相关监管部门应当依法严肃处理,对药品公司进行罚款,并责令停止广告宣传。
同时,应当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打击力度,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对药品广告要保持理性的认知,不轻信夸大宣传的广告内容,避免因为违法药品广告而受到健康威胁。
同时,也要积极举报违法药品广告,共同维护良好的医药市场秩序。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违法药品广告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危害。
只有加强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管和打击,才能有效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希望广大药品生产企业和广告发布机构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以牟取暴利为目的,误导公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虚假医疗⼴告案例
⼄肝病治疗是当前医学的⼀⼤难题。
⼀些诊疗机构利⽤媒体吹嘘⾃⼰的诊疗效果,误导患者。
近⽇,云南省丘北县⼯商局就查处了⼀起违法医疗⼴告案。
2005年11⽉,云南省⽂⼭县某个体医院制作拍摄了⼄肝治疗电视⼴告,委托丘北县的媒体播发,对⼄肝的治愈率宣传不遗余⼒,声称“转阴率达98.6%”,“⼀个疗程彻底转阴”,治疗效果“⽐⼀般药物⾼出⼀百万倍”,并含有其治疗⼄肝的药物“采⽤纳⽶基因技术”等不实之词。
3⽉26⽇,丘北县⼯商局根据《医疗⼴告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该医院做出了⾏政处罚,责令停⽌发布⼴告,并处3000元罚款。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医药广告表演者”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佚名
【期刊名称】《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年(卷),期】2017(0)8
【摘要】近期,有关媒体报道'医药广告表演者'事件后,引发社会关注,为回应社会关切,国家工商总局公布前一段时期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涉及'医药广告表演者'事件的部分典型案例。
(1)天津市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天山雪莲''明目二十五味丸'等广告。
广告利用'刘洪滨''高振宗'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含有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的内容,使用医疗用语,含有易与药品相混淆的内容,未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批准,违反了《广告法》
【总页数】2页(P31-32)
【关键词】违法广告;广播电视台;国家工商总局;医药广告;行政处罚;《广告法》;表演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8
【相关文献】
1.国家工商总局公布13个涉及"医药广告表演者"典型案例 [J],
2.安徽公布2020年以来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J], 孙志云;王换
3.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 2021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J], 无
4.国家工商总局公布15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J], 冯松龄
5.陕西省工商局公布年度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违法广告案例分析一、"日宝来福"广告案二、"减肥健腹机"广告案三、"皇家别墅"广告案四、医疗广告案五"天成金芝口服液"广告案六、"必青神"广告案七、"特效杀菌王"广告案八、"三九新兽药"广告案九、烟草广告案十、"兰贵人"广告案十一、"硬壳人造蛋"、"康畅口服液"广告案十二、"娇美"减肥茶广告案十三、"雅典花园"广告案十四、"根治风湿"广告案十五"曼吉磁贴"广告案十六"清妃"化妆品广告案十七、"美容专版"广告案十八、"安君宁"广告案十九、"保健食品"广告案二十、"饮科公司告示"广告案二十一、"移民咨询"广告案二十二、"降糖冲剂"广告案二十三、"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告案二十四、"白酒"广告案一、"日宝来福"广告案【案情】根据举报,石家庄市工商局对石家庄济民经贸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在其经营场所发现该公司正在向用户播放介绍其销售的"日宝来福"磁性健康产品录像带,录像内容中特别介绍了黑龙江省委书记使用"日宝来福"产品的情况,经查,黑龙江某省委书记根本不明白"日宝来福"这一产品。
请根据以上材料与广告法律规定,回答: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业广告能够使用国家机关的名义,但务必通过被使用机关的书面同意B、商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机关的名义C、非商业广告能够使用国家机关的名义,但务必通过被使用机关的书面同意2、关于本案的广告,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录像带是新闻,不是广告B、是自我宣传,不是广告C、是商业广告D、是社会类广告3、关于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广告应当真实,企业广告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的务必有事实B广告应当合法,使用他人名义的,务必事先取得他人的书面同意,但商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C、关于一则广告而言,真实性不等于合法性,二者务必同时具备二、"减肥健腹机"广告案【案情】本公司最新购进美国生产的减肥健腹机。
★2001年违法广告案例违法药品广告案例1.青海晶珠药业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
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3月26日在某报发布“晶珠肝泰舒胶囊”药品广告。
广告中使用“北京佑安医院陈晓副主任医师”等专家医生名义,以及“许多药物为激素,各类免疫抑制剂及中药均只能暂时缓解病情的发展”等与其它药品功效相比较的用语,同时贬低其他治疗肝病药品,使用“唯一”等绝对化用语。
2.天三奇胶囊、天三奇归元精违法广告案。
该广告称“斩草除根,立竿见影”,“彻底攻克风湿类顽症”等,违反药品广告发布的禁止性规定。
3.慈丹胶囊药品违法广告案。
《兰州晨报》2001年10月17日发布慈丹胶囊药品广告,该广告以《一个挑战癌症的真实故事》为题,违反国家关于治疗肿瘤的药品禁止发布广告的规定,以新闻报道形式,宣传该产品对癌症的治疗作用,多处出现严重违法内容。
4.卓玛丹药肺シü愀姘浮!吨厍斐勘ā?001年10月15日发布卓玛丹药品广告,该广告以《解决泌尿疾病久治不愈的专用药》为题,称该药品为“部颁标准,无效退药、退款”等,多处严重违反药品广告发布的禁止性内容。
违法医疗广告案例1.李杰虚假广告案。
在北京某部队门诊部租借房屋行医的李杰于2001年3月12日在《参考消息·江苏信息广告版》发布了“仁心施妙术奇药治肿瘤——北京著名肿瘤专家鲁正堂教授”的广告。
经查,给患者看病的医生真实姓名叫鲁新华,是主治医师而不是教授,但此人在医生处方上签写的姓名却是鲁正堂。
该广告还出现推销药品、利用患者名义作证明等多项违法内容。
2.重庆长海卫生所虚假广告案。
该所于2001年3月多次在《重庆晨报》发布广告,称“独家采用康B贴穴壮阳回春法,突破阳痿、早泄难关”,出现多处违法虚假的内容。
3.《河南日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东方家庭报》等四家报纸于2001年4月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北京肿瘤专家率团来郑州大型会诊癌症不等于死亡”广告,广告中还出现推销药品、利用患者名义作证明等多处违法内容。
刘如阳涉嫌发布医疗广告用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案(苍市监处罚〔2022〕9号)【主题分类】市场监管【发文案号】苍市监处罚〔2022〕9号【处罚日期】2022.01.12【处罚机关类型】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处罚机关】【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苍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种类】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执法级别】区/县级【执法地域】苍南县【处罚对象】刘如阳【处罚对象分类】个人【更新时间】2022.07.28 17:26:15处罚名称刘如阳涉嫌发布医疗广告用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案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苍市监处罚〔2022〕9号被处罚对象刘如阳处罚结果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苍市监处罚〔2022〕9号;案件名称:刘如阳发布医疗广告用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案;被处罚对象名称:刘如阳;被处罚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主要违法事实:经查明,2020年10月,当事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保健按摩疗效,吸引客户,委托一广告店(具体信息不详)制作该招牌广告,在其店铺招牌广告上面使用了“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脚气烂趾丫、退形关节炎、肱骨头坏死、心脑血管病、疏通经脉、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病、调理四高病、腰椎盘突出、前列腺炎、头晕头痛、肩周颈椎病、骨质疏松病、失眠多梦”等医疗广告用语,涉嫌发布医疗广告用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该招牌广告制作费用为600元。
上述行为于2021年12月12日被本局执法人员依法查获。
;行政处罚种类、依据:非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行政处罚内容:决定对当事人刘如阳作如下处理:一、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二、对当事人发布违法广告行为处以广告费用2倍罚款1200元,上缴财政。
;行政处罚履行方式: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履行期限:;行政处罚机关名称:苍***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日期:处罚决2022-01-12定日期处罚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苍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律人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等全类型法律知识服务。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13个涉及“医药广告表演者”典型案例
作者: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7年第09期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消息,近期,有关媒体报道“医药广告表演者”事件后,引发社会关注,为回应社会关切,国家工商总局公布13个前一段时期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涉及“医药广告表演者”事件的典型案例。
天津市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天山雪莲”“明目二十五味丸”等广告。
广告利用“刘洪滨”“高振宗”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含有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的内容,使用医疗用语,含有易与药品相混淆的内容,未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批准,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等规定。
2016年5月和2017年4月,天津市和平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分别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分别罚款20万元和1万元。
河北省魏县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唐通5.0”“康谷丹舒筋活络丸”等广告。
广告利用“刘洪滨”“李炽明”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等违法内容,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六条等规定。
2017年5月,河北省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2万元。
河北省秦皇岛市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明目二十五味丸”广告。
广告利用“高振宗”扮演专家作推荐证明,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六条等规定。
2016年11月,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6.2万元。
内蒙古库伦蒙药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通过辽宁广播电视台影视剧频道发布“明目二十五味丸”广告。
广告利用“高振宗”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的内容,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六条等规定。
2016年11月,辽宁省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1.44万元。
辽宁省北镇市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唐通5.0”广告。
广告利用“刘洪滨”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使用医疗用语,含有易与药品相混淆的内容,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违反了《广告法》第十七条等规定。
2017年4月,辽宁省北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3万元。
吉林省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明目二十五味丸”广告。
广告利用“高振宗”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未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批准,违反了《广告法》第四十六条等规定。
2017年2月,吉林省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4.6万元。
山东省兰陵县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唐通5.0”等广告。
广告利用“刘洪滨”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等内容,未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批准,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六条等规定。
2017年5月,兰陵县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4万元。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神佗定喘药”等广告。
广告利用“李炽明”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说明治愈率、有效率等内容,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等规定。
2017年2月,泰安市泰山区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罚款14万元。
河南省宜阳县易通信息传媒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委托宜阳县电视台发布“康谷丹舒筋活络丸”等广告。
广告利用“李炽明”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说明治愈率有效率等违法内容,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六条等规定。
2017年6月,河南省宜阳县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行为,罚款6.1万元。
湖南省衡南县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唐通5.0”等广告。
广告利用“刘洪滨”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未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批准,违反了《广告法》第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等规定。
2016年5月,衡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20.4万元。
贵州省贵视华广传媒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通过贵州广播电视台发布“巴西绿蜂胶”广告。
广告利用“刘洪滨”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使用医疗用语,含有易与药品相混淆的内容,违反了《广告法》第
十七条、第十八条等规定。
2017年3月,贵阳市南明区市场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罚款8000元。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在甘肃文化影视频道发布“巴西绿蜂胶”广告。
广告利用“刘洪滨”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使用医疗用语,含有易与药品相混淆的内容,利用患者作证明,违反了《广告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等规定。
2017年4月,甘肃省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2.45万元。
宁夏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老院长祛斑方”“龙舒泰地龙胶囊”等广告。
广告利用“刘洪滨”“李炽明”扮演的专家作推荐证明,广告内容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八条等规定。
2017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2.4万元。
链接:泰安民警破获一起保健品诈骗案
7月1日,为首的张某翠老人到派出所告诉民警,自己同其他老人在一家保健品店听了十几天的养生课,上课的老师主要介绍一种叫绿神的胶囊,说是能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一个疗程4盒,价值2980元。
工作人员先给老人们发了几粒胶囊,试用一下效果,并且说只要是坚持来上课的老人都能免费使用绿神胶囊,但需要先交试用押金,发胶囊的时候再把钱全部退还,只要帮助他们做宣传就行了。
6月28日上午,现场的十几位老人纷纷交了一个疗程的药钱,并领取了绿神胶囊。
可几天后,老人们再找负责人孙某退钱时,对方却说交上钱就不能退了。
在场的老人感觉上当受骗了,便一起报了警。
接到报警,民警迅速出击,赶至保健品店,一举将想要逃跑的孙某及店内其他两名工作人员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