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5
癌痛治疗三阶梯原则疼痛是癌症患者的最常见的症状,癌症初诊时,约25%患者伴有疼痛症状,抗癌治疗期约35%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疼痛发生率上升至75%。
疼痛也是癌症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生活、活动能力、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疼痛治疗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合理的止痛治疗,WHO制定了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的基础是:用药方法的“阶梯”概念,并同时遵循5项基本原则:一、口服用药首选口服及无创途径给药。
口服用药,无创、方便、安全、经济。
随着止痛药新剂型研究进展,及患者不同病情对给药途径的不同需求,除口服途径给药外,选择其它无创性给药途径日趋广泛应用,如透皮贴剂止痛治疗。
若患者有吞咽困难,严重呕吐或胃肠梗阻时,可选用透皮贴剂、直肠栓剂等。
必要时使用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
二、按阶梯用药是指止痛药物的选取用应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
即轻度疼痛首选三阶梯的第一阶梯:非阿片止痛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或疼痛继续加剧为中度疼痛,则选用非阿片类药物加上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若仍不能控制疼痛或疼痛加剧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以吗啡为代表),并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物,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药物成瘾性。
三、按时用药是指止痛剂应有规律的按规定间隔给药.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次剂量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之前给予,这样可以保持疼痛连续缓解。
有些患者因突发剧痛,可按需给药。
四、个体化给药由于个体差异,阿片类药物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就是正确的剂量,故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理想缓解疼痛及无明显不反应的剂量为止。
五、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扫应,提高止痛治疗效果。
癌痛的三阶梯止痛法癌痛的三阶梯止痛法癌症的三阶梯止痛法,是一种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同而分别使用不同等级止痛药物为治疗原则的止痛方法。
作为一种最常用且极为有效的止痛方法,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大力推荐,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类慢性疼痛。
癌痛等级的评估:使用三阶梯止痛法的前提是要学会癌痛等级的评估。
要把患者的癌痛分为轻、中、重三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0~10级疼痛评价量表。
医生向患者提问请他回答:“若0为无痛,10为你能想象的最痛,那么你现在的疼痛是几级?疼痛最重时为几级?最轻时为几级?”1~4级为轻度疼痛,患者虽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5~6级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7~10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癌痛治疗的五个给药原则:一、口服给药。
简便、无创、便于患者长期用药,对大多数疼痛患者都适用。
二、按时给药。
注意:是“按时”给药,而不是疼痛时才给药。
三、按三阶梯原则给药。
按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给予不同阶梯的药物。
四、用药个体化。
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以无痛为目的,不应对药量限制过严而导致用药不足。
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及时处理各类药物的副作用,观察评定药物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癌痛的三阶梯给药,具体是: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
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注)的问题。
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等。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
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进行改良,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如下:1.口服给药:口服方便,也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其他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皮下、直肠和经皮给药等。
2.按阶梯给药:指应当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性质、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
(1)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
(2)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或低剂量的强阿片类药物,并可联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镇静剂、抗惊厥类药物和抗抑郁类药物等)。
(3)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镇静剂、抗惊厥类药物和抗抑郁类药物等)。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适当地联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增强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如果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和中度疼痛也可考虑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如果患者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应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抗惊厥类药物等。
如果是癌症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应该联合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溶骨活动。
3.按时用药。
指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
按时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目前,控缓释药物临床使用日益广泛,建议以速释阿片类药物进行剂量滴定,以缓释阿片药物作为基础用药的止痛方法;出现爆发痛时,可给予速释阿片类药物对症处理。
4.个体化给药。
指按照患者病情和癌痛缓解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使用阿片类药物时,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明显,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并无标准的用药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足够剂量药物,尽可能使疼痛得到缓解。
同时,还应鉴别是否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质,考虑联合用药可能。
5.注意具体细节。
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机体反应情况,注意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痛三阶梯疗法名词解释癌痛三阶梯疗法是一种用来治疗癌痛的联合治疗策略,它按照癌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分解,有效应对癌痛的抗癌治疗策略。
其中,第一阶梯是药物治疗,包括非顺式多联给药技术、症状及其关联的控制方法等;第二阶梯是外科手术术语治疗;第三阶梯是放射治疗,以及其他辅助疗法。
二、药物治疗非顺式多联给药技术是癌痛三阶梯疗法的关键,它旨在通过给予综合性的止痛药物组合,有效的缓解癌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常用的给药形式有片剂、注射剂、贴片剂和口服液等,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给予患者最佳的控制疼痛效果。
在非顺式多联给药治疗之外,可以采用适当的改变药物给药频率、剂量或药物组合,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三、外科治疗癌痛的外科治疗包括神经内分泌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硬膜外阻滞治疗、椎管内脊柱穿刺治疗和部分组织切除术等,旨在缓解癌痛,达到症状控制的目的。
其中,硬膜外阻滞治疗可以通过靶向症状发生的部位,磁共振成像指导下注射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在一定时间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癌痛三阶梯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在腹膜后、骨导管、气管等癌痛和相关部位注射放射性物质,达到减轻癌痛的目的。
传统放射治疗主要应用于控制晚期癌症的痛苦,如细胞放射治疗、碘放射治疗等,其有效的抑制痛苦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癌痛症状。
五、其他辅助疗法癌痛三阶梯疗法中还包括其他辅助疗法,如心理辅导、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治疗,以检测病情变化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心理辅导可以让患者更好的理解、控制和处理癌痛的心理危机,在缓解痛苦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孤独感,使患者有助于接受癌痛的治疗方案,并增强对病情的自我把握能力。
总结癌痛三阶梯疗法是一种用来治疗癌痛的联合治疗策略,它基于癌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来构建,以有效应对癌痛。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可以有效的缓解癌痛,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word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如此癌痛患者常伴有躯体症状,如疲劳、失眠、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
这些导致了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据统计癌症患者由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社交、生活乐趣等七方面的干扰随疼痛程度的增加而加重。
WHO提出的癌痛三阶梯止痛虽在全球广泛推广,且已证实了其安全性、有效性、简单性与可行性,但至今仍未能普与到使癌症患者全部受益。
因此,2001年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研讨会进一步呼吁“消除疼痛是根本人权〞〔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因此正确贯彻三阶梯止痛治疗已成为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
一、疼痛治疗的目的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响;将疼痛与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二、药物治疗癌痛的根本原如此----规X化疼痛处理1.明确诊断、疼痛原因、性质、部位、影响因素。
2.评价疼痛强度,让病人和家族参与评价。
3.权衡治疗手段,提供最理想的止痛策略和方法,要考虑到药物的价格和给药技术的可行性。
4.尽可能长时间地采用非介入治疗。
按阶梯给药、联合给药,绝对不用安慰剂。
5.根据药品的作用时间,固定给药间隔。
PRN给药仅为常规给药的补充。
6.按照患者的爱好和耐受性,个别化选择药物,个别化滴定药物剂量。
7.考虑药物对疼痛、躯体症状、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因素的影响。
配合使用辅助用药。
8.疼痛可发生在肿瘤的发生、治疗或进展各阶段,故随时要注意疼痛发生的机制和再评估。
对治疗的效果按期进展评价以有效地调整药物剂量。
word三、疼痛的评估〔一〕评估原如此1.倾听与相病人的主诉:医生应教会病人与家属对疼痛的评估方法。
2.仔细评估疼痛,通过病史、体检、相关检查了解肿瘤的诊治与开展过程,疼痛的性质、程度,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药物治疗史与伴随症状与体征。
3.评价每次疼痛的发生、治疗效果与转归。
完整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WHO Analgesic Ladder)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一套用于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的指导原则。
该原则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个系统化、逐步递增的止痛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疼痛缓解。
以下是完整版的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第一阶梯:非处方药物第一阶梯主要使用非处方药物进行疼痛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和较低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如丙氧吉酮)。
这些药物在轻度到中度疼痛的情况下通常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如果第一阶梯的药物无法提供足够的疼痛缓解,或者疼痛程度进一步加重,就需要进入第二阶梯的治疗方案。
第二阶梯的主要药物是弱阿片类镇痛药,如可待因和氢化可待因。
这些药物与第一阶梯的药物相比具有更强的止痛效果,可以有效缓解中度到重度的癌症疼痛。
此外,第二阶梯的药物可以联合使用非处方药物,以增强止痛效果。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物如果第二阶梯的药物无法提供足够的疼痛缓解,或者疼痛程度进一步加重,就需要进入第三阶梯的治疗方案。
第三阶梯的主要药物是强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和芬太尼。
这些药物具有最强的止痛效果,可以有效缓解重度癌症疼痛。
同时,第三阶梯的药物仍然可以联合使用非处方药物或者第二阶梯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
个性化治疗除了以上三个阶梯的药物治疗外,个性化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个性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止痛治疗方案。
这包括根据疼痛强度和类型、患者的年龄、疾病的进展程度和其他因素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其他辅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其他辅助治疗也可以用于缓解癌症疼痛。
这包括针灸、放射疗法、物理疗法、心理支持和康复治疗等。
这些辅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是一套有效的癌症疼痛管理指导方案。
它通过逐步递增的方式,根据疼痛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癌症病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为了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医生通常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这个原则简单易懂,包括使用不同等级的止痛药物来减轻病人的疼痛。
第一阶梯是非处方药物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这包括使用一般的颈椎牵引器、理疗、温热疗法、按摩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及常用的非处方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
这些方法通常适用于疼痛程度较轻的病人,并且也可以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
第二阶梯是使用中等效能的药物来进行疼痛缓解。
这些药物主要是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或氢化可待因等。
这些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逐渐增量,根据疼痛程度来调整剂量。
此外,医生还会同时使用辅助药物,如非处方药物或抗抑郁药物,以增强病人对疼痛药物的反应。
这一阶梯通常适用于疼痛程度中等的病人。
第三阶梯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来进行疼痛控制。
这些药物包括吗啡、氢吗啡酮或盐酸吗啡酮等强效止痛药。
这些药物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量,并配合辅助药物来提高止痛效果。
此外,医生还会针对病人的疼痛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比如使用镇静剂、抗惊厥药物等来改善疼痛的控制效果。
这一阶梯适用于疼痛程度较重且无法通过前两个阶梯控制的病人。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
例如放射治疗、化疗和手术等可以直接减轻与肿瘤相关的疼痛。
此外,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其他综合性治疗方法也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总结起来,癌症病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是基于疼痛的程度和类型,逐步使用不同级别的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
这个原则为医生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管理癌症病人的疼痛,同时也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然而,对于每个病人来说,治疗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并且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癌症患者止痛的三阶梯治疗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有效的止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规划四项重臾之一。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为实现“到2000年让癌症患者不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标,在全球推行癌痛治疗计划。
卫生部于1991年下达了关于我国开展“癌症患者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方案”工作的通知,以及镇痛药临床应用的五项基本原则。
所谓癌痛治疗的三阶梯方法就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做出正确的评估后,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原因适当地选择不同作用强度的镇痛药。
第一阶梯的药物为非留体抗炎药,代表药物为阿司匹林, 其他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高鸟甲素、蔡普生以及口引躲美辛栓(肛内)等(见骨骼肌和风湿免疫疾病用药)。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患者,也可作为第二、第三阶梯的辅助用药。
第二阶梯的药物为弱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为可待因, 其他药物有双氢可待因、氨酚待因、氢可酮、羟考酮、布桂嗪、曲马多等。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中度疼痛的患者或第一阶梯用药后仍有疼痛的患者。
第三阶梯的药物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为吗啡, 其他药物有氢吗啡酮、羟吗啡酮、左啡诺、二氢埃托啡、美沙酮、芬太尼等。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重度疼痛的患者或应用了第二阶梯的药物后疼痛仍不能缓解的患者。
1、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则(1) 口服给药:首选口服给药,口服给药经济、方便,尤其对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不易产生依赖性,这样便于患者长期用药。
若不适合口服给药或达不到止痛效果,可采用透皮贴剂、肛门给药和输液泵连续皮下用药。
(2)按时给药:按照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这样才能使患者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以达到使癌症患者不痛的目的。
(3)按阶梯给药。
(4)个体化用药:所用药物剂量是应以能使患者达到有效镇痛为准,不应以各种镇痛药物推荐的常规剂量为标准, 也不受药典中规定的“极量”的限制。
一方面因为药物作用存在个体差异;另外,在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耐受情况不同,调整剂量也会有区别。
---------------------------------------------------------------最新资料推荐------------------------------------------------------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南京军区总医院项丹11/ 35疼痛的定义??国际疼痛学会(IASP)1994年定义: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 内脏性疼痛:钝性、绞榨样疼痛,定位不准确? 躯体性疼痛:定位明确、刀割样、针刺样疼痛 ? 神经病理性疼痛:自发的、烧灼样、触电样疼痛2---------------------------------------------------------------最新资料推荐------------------------------------------------------ 与普通疼痛相比,癌症疼痛有以下几个特点:?癌症疼痛比较剧烈。
?持续时间比较长。
?常伴有心理变化,如非常紧张,焦虑,失眼,抑郁,情绪低落,绝望,自杀等。
?癌痛具有社会性。
?癌痛非常复杂。
33/ 35病因褥疮带状疱疹10%穿刺、 27%手术、放化疗63%侵犯软组织、骨骼、神经系统肿瘤无关4诊治相关肿瘤相关---------------------------------------------------------------最新资料推荐------------------------------------------------------ 疼痛强度的评估方法1.数字分级法(NRS)▲可以口述或书面形成使用。
最常用。
▲可教会病人和家属使用。
可详细记录每日变化,利于治疗前后对比。
55/ 35疼痛强度的评估方法6---------------------------------------------------------------最新资料推荐------------------------------------------------------ 疼痛强度的评估方法7无痛剧痛7/ 35新三阶梯镇痛原则按阶梯给药 4 个体化给药1口服给药2注意具体细节5按时给药38---------------------------------------------------------------最新资料推荐------------------------------------------------------ 新三阶梯镇痛方案及原则疼痛消失难治性疼痛中重度脊柱硬膜外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剂选择性的神经阻滞神经毁损术全麻全面镇静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镇痛药±辅助药物轻中度疼痛非甾体类药物±辅助药物99/ 35癌痛治疗的代表药物一阶梯:NSAIDs?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赛来昔布等二阶梯:弱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可待因三阶梯:强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阿片类药物是癌痛治疗的核心药物,在肿瘤患者,尤其是接受化疗或同时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比NSAIDs 更有效、安全。
在新修订的指南进一步强调阿片药物在癌痛治疗中 10 的地位。
---------------------------------------------------------------最新资料推荐------------------------------------------------------ 常用于癌痛治疗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1111/ 35NSAID 是指一类不含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镇痛机制: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NSAIDS特点:镇痛、抗炎和解热无耐药性和依赖性,但有剂量极限性(天花板效应)治疗骨转移疼痛病人,联合阿片类药可明显提高疗效NSAIDS不良反应:1 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 3 肝肾功能损伤12消化道出血2 血液系统:血小板功能障碍---------------------------------------------------------------最新资料推荐------------------------------------------------------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癌痛治疗的短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即释片,长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1313/ 35辅助药物类型?皮质类固醇,抗炎镇痛、增加食欲、减轻脑水肿 ?抗惊厥药,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 ?抗抑郁药,灼痛、麻木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改善睡眠?抗心律失常药,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14---------------------------------------------------------------最新资料推荐------------------------------------------------------ 可待因?可待因是 WHO 推荐的弱阿片类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中度癌性疼痛。
?它作用机理与吗啡相似,镇痛效果为吗啡的1/4~1/6,并具有中枢镇咳作用。
?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为40%~70%,镇痛时间4~6小时。
1515/ 35吗啡?吗啡是 WHO 推荐的强阿片类药物,最常用于治疗中到重度癌性疼痛。
?吗啡和阿片受体结合起镇痛和镇静作用。
?作用维持时间4~6小时。
口服吸收后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出,一次用药后24小时绝大部分排出体外。
目前多使用缓释吗啡制剂,如美施康定,一般从 10mg 开始,每 12 小时 1 次,逐步增加至有效剂量。
?副作用包括:头昏、嗜睡、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呼吸抑制、药物依赖。
16---------------------------------------------------------------最新资料推荐------------------------------------------------------ 羟考酮?羟考酮为半合成强阿片类药,属阿片受体激动剂。
?它的等效止痛作用强度是吗啡的两倍。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60%~87%,清除半衰期短,约 4.5 小时,代谢物主要经肾脏排泄。
?恶心、呕吐等反应低于吗啡。
1717/ 35芬太尼?芬太尼是强阿片类药物,应用于癌症病人的急慢性疼痛非常有效。
?半衰期17小时。
?芬太尼透皮贴剂因其高效、低分子量和高脂溶性适于皮肤给药,尤其适用于不能口服用药的病人。
?药物吸收速度与敷贴面积有关,经皮吸收生物利用度 92% ,首次给药 6 ~ 12 小时产生镇痛效果, 12 ~ 24 小时血药浓度达稳定状态, 72 小时更换可维持疗效。
18---------------------------------------------------------------最新资料推荐------------------------------------------------------ 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起效快、半衰期短的药物更适合滴定hh? 奥施康定起效快速,半衰期短,与即释吗啡接近,适合滴定? 芬太尼透皮贴剂,由于起效慢且半衰期过长,不适合滴定1919/ 352011 ESMO指南提出:If more than four ‘breakthrough doses’per day are necessary, the baseline opioid treatment with a slow-release formulation has to be adapted. 如果每天处理爆发痛超过4次,建议背景用药选择缓释剂型的阿片类药物。
20---------------------------------------------------------------最新资料推荐------------------------------------------------------ 奥施康定滴定法第1步疼痛评分≧4或出现未控疼痛的临床指征(未达到患者的目标)阿片类药物未耐受口服奥施康定10mg*1 (镇痛作用60分钟达峰)21给药60分钟后再评估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21/ 35奥施康定滴定法第2步给药60分钟后再评估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VAS评分≥7分 VAS评分≥4分VAS≤3分给予15mg速释吗啡 (剂量增加50%~100%)给予10mg速释吗啡 (剂量增加25%-50%)2-3小时后再评估给药60分钟后再评估增加50%速释吗啡剂量VAS评分≥7分维持速释吗啡剂量VAS评分≥4分2-3小时后再评估VAS≤3分给药60分钟后再评估22持续评估至12小时,给予奥施康定10mg口服24小时总结阿片药物总剂量转换为等效奥施康定,即为奥施康定全天用量---------------------------------------------------------------最新资料推荐------------------------------------------------------ 剂量滴定需熟练掌握的数据? 轻度疼痛(VAS 1~3)阿片药物加量10~25%? 中度疼痛( VAS 4~6)阿片药物加量25~50%? 重度疼痛( VAS 7~10)阿片药物加量50~100% ? 口服:非口服方式给药 = 3 : 1 ? 美施康定:奥施康定 = 1.5~2 : 1 ? 芬太尼贴剂:美施康定:奥施康定 =4.2mg Q72h : 30mg Q12h :20mg Q12h2323/ 35案例:黄某,就诊疼痛8分给予奥施康定10mg,1小时后评估6分,10mg吗啡针,1小时后4分,10mg吗啡针, 1小时后2分,之后评分均小于4分,12小时时给奥施康定10mg病人第2天怎么用药?20mg + 20*3/1.5= 60mg60mg/2=30mg24---------------------------------------------------------------最新资料推荐------------------------------------------------------ 肾损伤与镇痛药物选择2525/ 35特殊疼痛的处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 阿片类药物无法充分缓解:试用抗抑郁/惊厥药和局部药物 ? 合理剂量试用2-3周后结果不理想:考虑疼痛科转诊 /疼痛专科医师会诊或求助于麻醉师/神经外科医师? 不伴有肿瘤急症的骨痛考虑NSAIDs或放疗等试用糖皮质激素试用NSAIDs或糖皮质激素试用放疗、激素或化疗? 神经压迫或炎症 ? 与炎症有关的疼痛? 预期对抗肿瘤治疗 26 可能有效的疼痛病变---------------------------------------------------------------最新资料推荐------------------------------------------------------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便秘 ?恶心、呕吐 ?镇静?呼吸抑制?躯体依赖2727/ 35便秘? ? ?因吗啡会降低肠胃道的蠕动并影响中枢神经的排便反射,因而造成便秘便秘一旦发生,不会逐渐耐受预防措施刺激性泻药+大便软化剂? ?阿片类药物加量,泻药也应增加增加膳食纤维及液体摄入如果条件允许,适当参加锻炼28---------------------------------------------------------------最新资料推荐------------------------------------------------------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