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金银花中6种有机酸类化合物含量的一种新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397.49 KB
- 文档页数:7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中有机酸类成分提取工艺1. 内容简述本论文研究了响应面法在优化金银花中有机酸类成分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提取条件对金银花中有机酸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能够有效指导金银花有机酸提取工艺的优化,为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研究首先对金银花中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传统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
采用响应面法中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选取了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实验,建立了有机酸提取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
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确定了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并筛选出了最优提取条件。
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利用优选出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实际操作,并对提取效果进行了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提取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和较好的重现性,为金银花有机酸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1.1 研究背景学名为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自古以来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其花朵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类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对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对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提取方法如水提取、醇提取等虽然操作简便,但存在提取效率低、溶剂残留等问题。
开发高效、环保、安全的提取工艺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和统计技术的优化方法,它通过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实现对实验条件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提取工艺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RSM在中药提取工艺优化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本研究旨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中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通过探讨不同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为金银花有机酸类成分的高效提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金银花中锌、铁、铜、钙、镁含量的测定摘要:目的:测定金银花中锌、铁、铜、钙、镁的含量。
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使用混合标准溶液系列,测得结果如下, 锌:线性范围0.0107~0.5000μg/mL,γ= 0.9977,RSD=7.46% ,平均回收率=93.58%,检出限:0.0107μg/mL;铁: 线性范围0.0425~4.0000μg/mL,γ= 0.9992,RSD=5.10%,平均回收率=100.89%,检出限:0.0425μg/mL;铜:线性范围0. 0245~4. 0000μg/mL,γ=0.9991,RSD= 2.94%,平均回收率=103.78% , 检出限:0.0245μg/mL; 钙:线性范围0.0838~2.0000μg/mL,γ= 0. 9993, RSD= 5.77% , 平均回收率=103.19%,检出限:0.0838μg/mL; 镁:线性范围0.0048~0.3000μg/mL,γ= 0.9971,RSD=1.85%,平均回收率=103.90,检出限: 0.0048μg/mL。
结论: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的锌、铁、铜、钙、镁的含量, 方法简便可行, 准确度较高。
主题词:金银花/化学;@微量元素;锌;铁;@原子吸收光谱法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菰腺忍冬L.hypoglaucaM iq. 山银花L.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 do systyla Rehd. 的干燥花蕾。
在我国金银花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广西等地。
本实验选取两个主产地的金银花, 用检出限低、选择性好、精密度高的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其锌、铁、铜、钙、镁的含量。
为研究中药功效与所含微量元素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
1. 仪器与材料1. 1 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 2 材料硝酸(HNO3):优级纯,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 高氯酸(HClO4):优级纯,金鹿化工有限公司;锌(Zn)、铁(Fe)、铜(Cu)、钙(Ca)、镁(Mg)对照品溶液购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山东产金银花、河南产金银花均购于好一生医药超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4种有机酸含量王建寰;张霞【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同时测定金银花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0.1%磷酸溶液和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金银花40%甲醇提取物中的杂质对4种成分的测定无干扰,4组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原儿茶酸0.252~6.30 μg·mL-1、绿原酸4.51~112.8 μg·mL-1、咖啡酸0.133~3.32 μg·mL-1、阿魏酸0.112~2.80 μg·mL-1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均符合有关规定.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为该类药材的入药及资源利用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5)003【总页数】3页(P350-352)【关键词】金银花;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机酸【作者】王建寰;张霞【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宁夏回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1金银花(Flos Lonicerae)又名银花、双花、忍冬,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等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1]。
常以干燥花蕾或初花入药[2],是临床常用中药。
金银花含黄酮类、有机酸、肌醇、皂甙及鞣质等[3],有机酸及挥发油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
绿原酸常常作为金银花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但还不能全面反映金银花的内在质量,天然产物的功效通常不是靠单一成分的作用,而是多类型的组分结合,同时起作用才有诸多功效。
为了较全面反映金银花的质量,本研究建立了用微波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4种有机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的方法。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山银花中四种有机酸张易;方婷;马晋芳;凌亚东;彭银;葛发欢【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8(020)005【摘要】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快速检测山银花提取过程中四种有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集山银花NIR图谱,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参考方法测定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校正模型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 6、0.997 0、0.979 2、0.998 9,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0394、0.0144、0.007 3、0.007 8;预测结果中上述成分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 0、0.827 9、0.878 4、0.995 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45 0、0.013 5、0.007 8、0.008 0,相对预测偏差(RSEP)分别为0.351 0%、0.018 0%、0.040 0%、0.005 7%.结论:所建近红外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山银花四种有机酸的快速检测.【总页数】7页(P644-650)【作者】张易;方婷;马晋芳;凌亚东;彭银;葛发欢【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药学院广州510006;广东省中药超临界流体萃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006;广东药科大学广州510006;中山大学药学院广州510006;广东省中药超临界流体萃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006;广州讯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630;广东省中药超临界流体萃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006;中山大学药学院广州510006;广东省中药超临界流体萃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相关文献】1.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 [J], 李耿;高海燕;陈旭;宋嬿2.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I含量的研究 [J], 张聪;胡馨;张英华;俞佳宁;周庆氢3.近红外反射光谱快速测定四种大豆制品中寡糖含量的研究 [J], 王潇潇;李军涛;孙祥丽;韩苗苗;陈义强;张丽英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山银花中有机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J], 史颖珠;侯建波;谢文;钱艳;黄超群;张雅琴;刘翠平;张辉5.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 [J], 郝海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紫外光谱法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紫外光谱法金银花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药物等领域的传统中药材,被证明具有抗病毒、抗炎、镇静等多种作用。
因此,对金银花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其中,有机酸是影响金银花提取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测定其中有机酸的含量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定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的紫外光谱法。
一、实验原理利用紫外光谱法测定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的含量。
其原理是:有机酸分子中的羧基(COOH)能够吸收200~300 nm波长的紫外光,因此,在该波长范围内,有机酸溶液将吸收部分光线,其吸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有机酸的浓度成正比。
二、实验步骤1. 制备样品溶液:取金银花提取物5 g,用水稀释至100 mL,并确保溶液均匀。
2. 制备标准曲线:分别取浓度为0.01 mol/L的乙酸、丁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溶液,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分别在200~3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吸收实验,并记录吸光度和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3. 测定样品吸光度:取样品溶液2 mL,用水稀释至10 mL,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3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样品吸光度。
4. 计算样品中有机酸的浓度:利用标准曲线,根据样品吸光度计算出每种有机酸的浓度,再相加即可计算出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的总含量。
三、实验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测量了样品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5种有机酸的浓度,最终得到金银花提取物中乙酸、丁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含量分别为0.0233 mol/L、0.0135 mol/L、0.0122 mol/L、0.0196 mol/L、0.0251 mol/L,总含量为0.0937 mol/L。
四、实验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的紫外光谱法。
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提取物中乙酸、丁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含量分别为0.0233 mol/L、0.0135 mol/L、0.0122 mol/L、0.0196mol/L、0.0251 mol/L,总含量为0.0937 mol/L。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摘要】目的建立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
方法国产C18柱(4.6 mm×250 mm,7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2∶88);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 μl;柱温25℃。
结果绿原酸在0.071 6~0.644 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99.99%,RSD=1.61%(n=6)。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金银花提取物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金银花提取物;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the extract of Flos Lonicerae.MethodsT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C18 chromatographic column (4.6 mm×250 mm,7 μm),a mobile phase of acetonitrile and 0.4%H3PO4(12:88),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at 327 nm and the flow rate being 1 ml・min-1. ResultsA linearity of Chlorogenic acid in the extract 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0.071 6~0.644 4 μg r=0.999 6(n=6).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99% and RSD=1.61%(n=6). ConclusionThis method is easy,sensitive and accurat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the extract of Flos Lonicerae.Key wordsChlorogenic acid; HPLC; Determination金银花Flos Lonicerae又名忍冬、双花,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主治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1]。
紫外-可见(UV-Vis)光谱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李文龙【摘要】紫外-可见(UV-Vis)光谱法作为一种传统的光谱分析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该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对该技术在大类物质含量测定、作为色谱检测器、及其与化学计量学的结合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论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可为该技术更为深入、全面的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8(027)022【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中药质量控制;比色法;检测器;化学计量学【作者】李文龙【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学院, 天津 300193;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紫外可见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UV-Vis)是指波长范围在200~760 nm之间的波段,该波段属于电子光谱,是由于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所产生的UV-Vis光谱及吸收程度可以对物质的组成、含量及结构进行分析、测定和推断。
UV-Vis光谱用于具有紫外、可见光吸收物质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征性好,在中药质量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对UV-Vis光谱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比色法测定多种大类物质的含量比色法(colorimetry)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并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确定待测组分浓度或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检测波段是UV-Vis波段,虽然该方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分析方法,但目前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仍被广泛应用。
苏玉顺等[1]对UV-Vis光谱法测定植物多糖含量过程中的显色剂选取、测定条件的优化以及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古炳明等[2]采用UV-Vis 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巴豆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检测波长为593 nm,巴豆中可溶性蛋白在0.010 3~0.103 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为1.01%,该方法简单、方便、专属性强,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会银花中6种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会银花中6种成分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3种有机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3种黄酮(芦丁、木犀草苷、槲皮素)的方法.样品中6个组分用50%甲醇在80℃水浴浸泡提取1 h,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用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3.3%-98.6%.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操作简单、准确,可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的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
作者:胡海山余燕影万春花鄢兵龙洲雄Hu Haishan Yu Yanying Wan Chunhua Yan Bing Long Zhouxiong 作者单位:胡海山,Hu Haishan(南昌大学化学系,南昌,330031;江西省分析测试研究所,南昌,330029)
余燕影,Yu Yanying(南昌大学化学系,南昌,330031)
万春花,鄢兵,龙洲雄,Wan Chunhua,Yan Bing,Long Zhouxiong(江西省分析测试研究所,南昌,330029)
刊名:现代科学仪器ISTIC英文刊名: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年,卷(期):2008 ""(5) 分类号:P65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金银花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芦丁木犀草苷槲皮素。
231紫外光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光谱分析法,其理论基础是最外层价的分子电子会在多个能级轨道上发生跃迁现象,具有操作便利、敏感性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势。
现阶段,其对于中药定性分析的应用效果较佳,若中药材的外形相似,该技术能够快速鉴别药材真伪;若中药材的产地不同,该技术能够快速鉴别药材产地。
同时,紫外光谱可严格把控中药材质量,可精准测定药材中的成分含量。
此次研究将全面分析紫外光谱对于中药分析的价值,以充分发挥其鉴别与测定优势。
1 概念界定1.1 中药鉴别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所提及或使用的药材,即为中药,是指基于中医药学理论,发挥医疗保健作用的药品。
我国富有中药资源,其是传统医学的发展根基,可推动医疗事业发展。
由于中药材的种类繁多,来源渠道广,且贵重中药较为稀有,因此在市场上普遍存在假冒伪劣中药,导致中药混淆。
如天麻是头痛眩晕的常用中药,但其形态结构类似于紫茉莉根,因此不法商家直接将紫茉莉根作为天麻出售。
这就需要准确鉴别中药材,以保证药效。
1.2 中药含量测定鉴别中药原料和成分的真实性,可以判断药材真伪。
中药含量准确测定可以判断特定成分的实际含量,再与相关规定进行比较,最终评价药物质量。
其是中药质量的把控环节之一,通常检测毒性和有效成分或是某个指标性成分的具体含量,从而评估制取工艺的合格率和稳定性,提升中药使用的安全性。
1.3 紫外光谱紫外光谱主要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等物质的分子结构,使相关人员可掌握物质的分子特征,进而推动有机化学的长远发展。
采用现代仪器和特定的分析方法,可使检测流程简单,结果精准度高。
2 中药鉴别方法2.1 紫外光谱单一法该方法是指将中药材或制剂浸泡在溶剂中,滤处理后,直接获取滤液,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可获得紫外吸收光谱曲线,根据峰位值与谱线峰数量判断中药或制剂的真伪。
有学者在中药质检期间发现茉莉花替代槐花的情况,使用紫外光进行200~400 nm 扫描,发现槐花醇提液于204 nm 和360 nm 等处呈现出特征吸收情况,茉莉花在202 nm 处出现特征吸收情况,证实伪充想法。
测定金银花中6种有机酸类化合物含量的一种新方法李文龙;张文明;薛东升;陈俊;瞿海斌【摘要】目的:为解决金银花药材分析中部分对照品价格高、不易获得的问题,建立了一测多评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测定绿原酸(CA)、咖啡酸(CfA)的含量,以及与其它有机酸的相对校正因子(RCF),计算出其它几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在一定线性范围内,CA与新绿原酸(NCA)、3,4-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4-DCA)、3,5-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5-DCA)、4,5-二咖啡酸酰奎尼酸(4,5-DCA)的RCF分别为5.462、5.689、2.313、2.382,CfA与NCA、3,4-DCA、3,5-DCA、4,5-DCA的RCF分别为3.941、4.103、1.669、1.718.该方法在不同实验室、不同型号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不同色谱柱上进行验证,重现性满意;与外标法相比,所得结果经方差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准确度较高.结论:该方法可采用较易获得的对照品测定金银花药材中多种有机酸的含量,有助于对金银花药材进行更为全面的质量控制.%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chlorogenic acid(CA) and caffeic acid(CfA)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RCF) of other organic acids were calculated,which were used for the indirect determination. Results; The RCFs for the neochlorogenic acid(NCA) ,3 ,4-O-dicaffeoylquinic acid(3 ,4-DCA) ,3 ,5-O-dicaffeoylquinic acid(3,5-DCA),and4,5-O-dicaffeoylquinic acid (4, 5-DCA) were 5. 462,5. 689, 2. 313 , 2.382 (to CA) and 3. 941,4. 103 ,1. 669 , 1. 718 (to CfA) , respectively. The established method was validated in different laboratories with differen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 ) instruments anddifferent chromatographic column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reproducibility was satisfactory. There was no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stablished QAMS method and external referencemethod( P >0. 05).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QAM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6 organic acids as quality control of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with easy available standard substances.【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41)001【总页数】6页(P13-18)【关键词】金银花/分析;有机酸类;绿原酸/化学;色谱法,高压液相【作者】李文龙;张文明;薛东升;陈俊;瞿海斌【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上海201418;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上海201418;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采用多成分含量测定、多指标质量评价的模式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建立这种分析方法需要有多种对照品建立标准曲线,但是部分中药标准品存在分离难度大、单体不稳定、难以供应或供应价格高等问题,使得该模式仅限于少数科研项目,而难以推广到工业生产上。
首都医药CAPITALMEDICINE2007.12HPLC法同步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北京市延庆县中医院(102100)穆桂荣遗失声明我单位不慎将《卫生许可证》(证号:京药卫食证字[2006]第110103JX0095号)遗失,特此声明作废。
北京丽家宝贝科贸有限公司第十一婴幼用品便利店2007年12月15日摘要目的同步测定河南产金银花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方法采用RP-HPLC方法测定,采用Kroma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采用甲醇-水(含0.2%醋酸)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10μL。
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分别在下列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和回收率:0.980~9.800μg(r=0.9999),99.85%(n=6,RSD=2.0%);0.00432~0.432μg(r=0.9992),98.7%(n=6,RSD=1.8%)。
结论同步测定金银花中有机酸含量更加有利于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RP-HPLC法同步测定金银花1.仪器、试剂与药材Waters2695-2996高校液相色谱系统,Empower工作站,含四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BPZ11D型电子分析天平。
对照品为绿原酸,水为重蒸水,醋酸、农盐酸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Kroma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10μl,流动相采用甲醇-水(含0.2%醋酸)系统梯度洗脱:0~20min,10%~30%;20~60min,30%~50%;60~65min,50%~60%。
理论塔板数以绿原酸计不低于1000,以咖啡酸计不低于3000。
2.2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金银花粉末(过7号筛)约1g,精密称定,加50ml甲醇,称重,超声30min,放凉后称重,补足重量,取上清液,0.22μ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金银花试品溶液。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金银花和金银花露中绿源酸和4种黄酮含量的测定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金银花和金银花露中绿源酸和4种黄酮含量的测定金银花和金银花露中绿原酸和4种黄酮含量的测定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植物忍冬的花蕾及初开的花,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等,其主要成分有机酸——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真菌、增强机体防御机能的作用,也是鉴定金银花品质的标准。
同时金银花中含有木犀草素、金丝桃苷、槲皮素、芹菜素等多样黄酮类化合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冠脉、脑血管流量增加,软化血管,降血糖、血脂等作用。
同时黄酮还是一类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的生理活性作用。
鉴于此,金银花中黄酮的含量也可以作为金银花品质检验的标准。
目前对以上这5种物质已经建立的分析方法已经有:阻抑催化褪色光度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毛细管电泳法等.但文献中多为一种或两种物质的测定,而同时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学物进行测定的报导还未曾出过。
本文则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绿原酸、金丝桃苷、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进行测定,旨为增加对金银花质量检测的补充。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Agilentl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DF一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国,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DZF一6021真空干燥箱(中国,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s一3c酸度计(中国,成都世纪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绿原酸、金丝桃苷对照品(98%),槲皮素对照品(9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木犀草素对照品(99%,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芹菜素对照品。
甲醇(分析纯)、磷酸(分析纯)、金银花样品(购于重庆市)和金银花露(每500 mL相当于金银花31.25 g)。
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 1.2.1 色谱条件Eclipse XDB-C8柱(4.6×150 mm,5mm);流动相为甲醇-水(用磷酸调节pH-2.60)。
一测多评法测定山银花提取物中 6 种绿原酸类成分山银花提取物是山银花药材经提取、浓缩和干燥等工艺获得的干燥粉末或浸膏。
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没有收载山银花提取物,但市场上可见多种规格的山银花提取物,其质量控制指标主要是绿原酸。
已有研究表明山银花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的种类与金银花药材中相同,金银花提取物主要成分是6 个绿原酸类成分[2-5] ,均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近年已有文献采用一测多评法对金银花药材[6] 、提取物[7] 及制剂[8-10] 中多种绿原酸类成分进行测定,尚未见对山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类进行研究的报道。
本实验建立了以绿原酸为内标、同时测定山银花提取物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3,4-O- 双咖啡酰奎宁酸、3,5-O- 双咖啡酰奎宁酸和4,5-O- 双咖啡酰奎宁酸的一测多评分析方法,以期为山银花提取物及含山银花的制剂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1 材料Agile nt 1260 HPLC 系统(Agile nt , USA,包括四元泵G1311B 自动进样器G1329B柱温箱G1316A DAD检测器G4212B 和数据处理软件Agilent ChemStation ;1/10 万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XX公司);KH500DB型超声波提取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XX公司)。
新绿原酸(C1,批号12061129)、绿原酸(C2,批号12031401)、隐绿原酸(C3,批号12113002)、3, 4-0-双咖啡酰奎宁酸(C4, 批号12041114)、3, 5-0-双咖啡酰奎宁酸(C5,批号12101101)和4, 5-0-双咖啡酰奎宁酸(C6,批号12081803)均购于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XX 公司,经HPLC测定纯度达98.0%以上。
乙腈为色谱纯(Merck公司,USA,Milli-Q 超纯水,甲酸为分析纯(江苏汉邦科技XX公司)。
4 批山银花药材分别为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 (No.1, 2009年6月购自贵州万屯);黄褐毛忍冬L. fulvotomentosa Hsu et S.C.Cheng (No.2, 2012 年6 月购自贵州兴仁)、黄褐毛忍冬L. fulvotomentosa Hsu et S.C.Cheng (No.3, 2012年 6 月购自贵州兴仁)、灰毡毛忍冬L.macranthoides Hand.-Mazz.(No.4, 2013年9 月购自湖南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