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含量的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21
金银花不同花期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摘要采用芦丁比色法对宁夏引种金银花不同花期(金花、银花、白蕾、绿蕾)中的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银花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 3.433%,而绿蕾中含量最低,为2.539%,金花中含量为2.988%,白蕾中含量为2.621%。
关键词金银花;花期;总黄酮;含量;测定金银花(Honeysuckle)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植物忍冬的花蕾及初开的花,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等[1]。
金银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目前已在我国医药、工业、农业、畜牧生产和园林绿化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2-4]。
金银花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
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大叶性肺炎等有特效。
金银花也是外科药,其对痈疽疗疮、梅毒、丹毒及杆菌性痢疾疗效良好。
用金银花泡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同时还有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5]。
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种类丰富,如忍冬苷、忍冬黄素、木犀草素及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异绿原酸、绿原酸等。
有学者从金银花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3-0-α-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β-D-半乳糖苷、槲皮素-7-0-β-D-葡萄糖苷和金丝桃苷,从金银花氯仿萃取物中又分得5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6]。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冠脉、脑血管流量增加,抗心律、软化血管和降血糖、血脂等作用;同时它还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清除人体中超氧离子自由基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的生理活性作用[2]。
此外,其还具有抗溃疡、解痉、抗炎及降脂等系列的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黄酮类是金银花抑菌有效成分之一,可以作为综合分析该类药材的质量的指标[7]。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仪器及试剂7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索氏提取器,自动控温水浴箱,电子分析天平SL-202型,铁架台,烧杯,量筒,移液管,容量瓶,吸耳球,圆底烧瓶,漏斗,玻璃棒,试纸;乙醇,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
山楂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吕培银)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山楂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药效。
黄酮化合物的母核由C6-C3-C6即A-C-B三个环组成,A环和B环具有芳香化合物的性质,C环具有黄酮化合物的独特性质。
母核中某些位置如C3和C5上含有羟基或具有邻二酚羟基时能与铝、铅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光谱上产生明显变化。
黄酮与金属离子的这种作用不仅可以用于鉴别这类成分中羟基的位置,还可以作为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
本实验利用碱性条件下,在亚硝酸盐存在时,硝酸铝与黄酮进行络合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且在500 nm左右有最大吸收,可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因此,本实验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山楂中的总黄酮,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三、实验用品1、仪器:索氏提取器、平底烧瓶、电热套、量筒、试管、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比色皿、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药品:山楂粉末、无水乙醇、芦丁标准品、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内容1、山楂总黄酮的提取精密称取山楂粉末6 g,滤纸包好后置于250 mL索氏提取器中,加60%乙醇150 mL,连续回流提取1-1.5h, 冷却,将提取液转移至250 mL的容量瓶中,将圆底烧瓶润洗3次,60%乙醇定容至刻度线,摇匀,过滤。
取1 mL滤液稀释至10mL,摇匀,即为样品待测溶液。
2、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芦丁20 mg,加入60 mL无水乙醇超声使其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即得0.2 mg/mL的芦丁标准液。
3、芦丁标准曲线的制定分别精密吸取芦丁标准液5mL、6mL、7mL、8mL、9mL至10mL容量瓶中,60%乙醇定容后得到浓度为0.10 mg/mL、0.12 mg/mL、0.14 mg/mL、0.16mg/mL 和0.18mg/mL的芦丁系列浓度梯度溶液。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实验讨论
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可以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来测定。
1. 实验目的: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2. 实验原理: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总黄酮具有一定的吸收特性,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计算其浓度。
3. 实验步骤:
a. 准备样品:将大山楂丸样品粉碎并称取适量。
b. 提取黄酮:使用适合的溶剂(如乙醇)将黄酮提取出来。
c. 制备标准曲线: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黄酮标准溶液,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吸光度。
d. 测量样品吸光度:将提取的样品溶液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
e. 计算黄酮含量:根据标准曲线的吸光度-浓度关系,计算出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4. 实验结果:根据测量得到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5. 实验讨论:
a. 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可以进行重复实验,计算相对标准偏差或百分相对标准偏差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b. 实验条件的选择:实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和溶剂,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c. 样品处理的改进:可以尝试不同的提取方法,如其他溶剂或萃取工艺,以提高黄酮的提取效率。
d. 可行性和适用性分析:可以对其他样品进行类似实验,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1 各批次药材含量测定使用已经确定的总黄酮含量检测方法分别进行5个批次原料含量的测定总黄酮含量测定:分别精密称取药材粗粉0.5g,置100ml锥形瓶中,加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60分钟,放冷,称定,加入70%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过滤,弃去粗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0ml上聚酰胺树脂,待充分吸附后,用乙醇进行洗脱,至流出液基本无色,以洗脱液定容至25ml量瓶中,备用。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10ml比色管中,加 5%亚硝酸钠溶液0.4ml,使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4ml,摇匀,放置6 分钟,加2mol/L氢氧化钠溶液3ml,再加3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Ⅴ B),在504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表1 不同批次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批号含量(%)1 2 3 X±S20140516 0.16350.16480.17010.1661±0.003520140516紫外扫描色谱图2 药材总黄酮转移率研究2.1 单个药材转移率研究2.1.1 单个药材的转移率测定同一批次的各药材,分别按照产品生产工艺提取得单个药材的总黄酮浓缩液样品,进行总黄酮含量检测,与“1”项下同批药材的总黄酮含量相比得出单个药材的转移率(如下式),分别进行5批次药材测定。
黄芪、桑叶、黄精、山茱萸:分别取黄芪、桑叶、黄精、山茱萸各100g,加水煎煮两次(回流),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0h,过滤;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0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00ml,备用。
黄芪不同浓缩程度的考查:取黄芪100g,加水煎煮两次(回流),第一次加水20倍量,煎煮2.5h,过滤;第二次加水20倍量,煎煮2.0h,过滤,合并滤液,重复试验三次,分别浓缩至50ml、100ml、200ml,备用。
精密量取上述溶液5ml,加乙醇15ml,摇匀,过滤,弃去粗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0ml上聚酰胺树脂,待充分吸附后,用乙醇进行洗脱,至流出液基本无色,以洗脱液定容至25ml量瓶中,备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检测植物黄酮含量的最有效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直接测定法、显色测定法、差示测定法、多波长法测定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条件不同,需要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后选择适用的测定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测定的工作效率,保证测定结果的正确性。
通过对植物黄酮含量的测量,可以掌握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原理,还能对植物的特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
标签:紫外分光光度法植物黄酮方法【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709-02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類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很多植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黄酮。
黄酮种类很多,其主要类型有黄酮、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等等,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既有与糖结合成糖苷的,也有游离态,多呈黄色,在紫外光下一般具有荧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主要方法,下面对具体的测定方法进行一些介绍,以供参考。
一直接测定法黄酮是指具有α或β苯基苯稠吡喃酮的一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肉桂酰基,也还有苯甲酰基,是一种综合的共轭体系,在甲醇溶液中,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由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
出现在300~40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
带Ⅰ是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引起的吸收,而带Ⅱ是由A环苯甲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引起的吸收,如图1所示。
峰带Ⅱ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较强,也更适合直接测定法的检测。
在利用直接测定法对植物含黄酮量进行测定时,需要运用lambert- Beer 定律进行计算。
直接测定法主要利用了黄酮结构的特点,在测定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显色剂,在黄酮特征吸收峰处直接测定即可。
这种方法比较直接快速,而且操作简单,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只适合单一成分的测定,在检测的过程中,若样品含有一定杂质,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总黄酮含量是衡量植物中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植物药材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对于保证植物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需要准备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标准溶液。
通常可以选择相对纯净的总黄酮标准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解度、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仪器设备的可用性、实验操作的便捷性等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确保在该范围内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2. 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以确定总黄酮含量与测定数值之间的关系。
3.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通过计算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评估标准曲线的拟合度,以确保标准曲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标准曲线的验证,建立标准曲线后,需要进行验证实验,验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标准曲线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总之,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是保证植物药材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在建立标准曲线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测定方法,注意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斜率和截距、相关系数等参数,以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准确可靠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对于推动植物药材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文综述了近年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时常见的方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应用比较少的方法。
标签: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茶叶、豆类、蔬菜、蜂蜜等都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是许多植物成分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该文综述了近年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主要应用的方法,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主要适用于总黄酮的测定,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及精密度较好的特点。
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测定法有直接测定法和比色法。
直接测定法直接以黄酮类化合物为对照物测定样品中的此成分的含量,比色法是将化合物加入显色剂后测定吸光度再进行换算测定,其中常用的显色剂有Al(NO3)3和AlCl3。
直接测定法和比色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样品中成分是否会与显色剂发生沉淀反应、样品成分的复杂性等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在NaNO2-Al(NO3)3-NaOH 体系中,碱性条件经常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只有物质中含有邻二酚羟基,并且邻二酚羟基的邻位没有取代时,Al(NO3)3比色法才在510 nm 左右有最大吸收[1]。
王东升等[2]、李春红等[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淫羊藿、黄芪中总黄酮的含量。
吕凛等[4]比较了直接测定法和NaNO2-Al(NO3)3-NaOH显色法测定桔皮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显色法检测,会出现浑浊现象;直接法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时维静等[5]研究直接测定法和NaNO2-Al(NO3)3-NaOH法测定中药复方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NaNO2-Al(NO3)3-NaOH法测定中药复方总黄酮含量稳定可靠,快速准确。
徐灵源等[6]采用AlCl3-HAc-NaAc (pH 5.5)为显色剂,建立一种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检测的方法,并考察14批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黄酮的测定方法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大类天然产物,种类繁多, 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与葡萄糖或鼠李糖结合成苷,部分为游离态或与鞣质结合存在。
黄酮化合物系色原烷或色原酮的2-或3-苯基衍生物, 一般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结构。
近年来, 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广谱的药理作用倍受青睐, 人们对含有黄酮的化合物进行大量研究, 以期获得黄酮含量较高的中草药。
因此黄酮的含量测定成为研究的关键步骤。
一、方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 原理植物类样品用石油醚脱脂后,经甲醇加热回流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在紫外检测器360nm条件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2.仪器和试剂(1)高效液相色谱仪(2)紫外检测器(3)层析柱(4)超声波清洗仪(5)索氏提取器(6)微孔过滤器(滤膜0.45um)(7)甲醇(色谱纯)(8)芦丁标准品(9)石油醚,盐酸,磷酸(分析纯)。
(10)去离子水(11)芦丁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经105℃干燥恒重的芦丁标谁品15.0mg,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成150ug/ml的芦丁标准溶液3. 操作步骤(1)样品处理1)固体样品:称取2.0g干燥的固体样品,研细,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60~90℃)提取脂肪等脂溶性成分,弃去石油醚提取液,剩余物挥去石油醚,加人甲醇50ml和25%HC1 5ml,80℃水浴回流水解1h,取出后快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经0.45um滤膜过滤,供分析用。
2)液体样品:准确吸取样品2.0ml,直接以石油醚萃取脱脂,挥去石油醚后,以甲醇溶解并定容,经微孔滤膜(0.45um)滤过后供测定用。
(2)色谱分离条件色谱柱:CLC-ODS,6mm×150mm,5um;流动相:0.3%磷酸水溶液:甲醇(V:V)=40:80,临用前用超声波脱气;流速:l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60nm;灵敏度:0.02AUFS;进样量:20u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学考察要点一、本文概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生物化学和药物分析中,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类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也称为黄酮或黄碱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准确、快速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总黄酮含量中的应用,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
我们将详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影响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
我们还将讨论该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spectrophotometry)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内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即溶液对光的吸收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与光通过溶液的路径长度也成正比。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当一束单色光通过被测溶液时,部分光能会被溶液中的吸光物质吸收,导致光强减弱。
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光程长度(l)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 = εl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它表示单位浓度、单位光程长度下的吸光度。
对于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内有特定的吸收峰,通过测量这些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并结合标准品的工作曲线,可以实现对总黄酮含量的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还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因此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只能测定那些具有吸光特性的物质,且受到溶液的颜色、浊度以及其它共存物质的影响。
1.总黄酮含量测定(回流)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5mg,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超声处理使溶解,放冷,加乙醇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20ml,置5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水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I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立即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样品细粉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去三氯甲烷,加甲醇继续提取至无色(约4小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贮备液。
取供试品贮备液,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2ml,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6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06)计,不得少于7.0%。
2.总黄酮含量测定(天南星)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芹菜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乙醇制成每1ml含12u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Iml、2ml、3ml、4ml、5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60%乙醇至5ml,加1%三乙胺溶液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6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60%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6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
保健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目的建立测定保健酒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并对6个样品进行测定。
方法将样品进行处理后,用NaNO2、Al(NO3)3、NaOH显色,再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05 nm)测出吸光度,以芦丁为标准品绘制的标准曲线求出总黄酮含量。
结果方法学考察中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良好,该方法在15~40 min内稳定,线性范围0~1.01 mg。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稳定,适合本身有颜色的保健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标签:保健酒;黄酮;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的3-OH、5-OH或邻二酚羟基时可与Al3+、Zr4+、Pb2+等形成配合物显色,此性质可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
本文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采用此法测定保健酒中总黄酮的含量。
1 仪器与试剂1.1仪器U-3010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日立);比色皿(1 cm)。
1.2 试剂芦丁标准品(100080-20070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NaNO2(分析纯,天津科盟化工);Al(NO3)3(分析纯,天津科斯夫化工);NaOH(分析纯,天津广成);甲醇(分析纯,山东禹王),保健酒样品(张裕集团提供)。
1.3 试剂配制1.3.1 5% NaNO2的配制精密称取NaNO2 2.5 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50 mL,临用现配。
1.3.2 10% Al(NO3)3的配制精密称取Al(NO3)3 5 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50 mL,临用现配。
1.3.3 4% NaOH的配制精密称取NaOH 4 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1.3.4 75%甲醇配制将蒸馏水与甲醇按1∶3的比例混合,即得。
2 方法与结果2.1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0.1 mg,用75%的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 mL。
精密吸取0、1、2、3、4、5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各加入甲醇至5 mL,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0.5 mL,摇匀,放置6 min,加入10%硝酸铝0.5 mL,摇匀,放置6 min,加入4%氢氧化钠4 mL,再加甲醇至10 mL,放置20 min,置比色皿中于400~600 nm之间测定吸收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05 nm,在505 nm处测定吸光度,作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 = 0.896 5x - 0.002 4,r =0.999 9。
苦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苦荞又称鞑靼荞麦(Tartary buckwheat),为双子叶蓼科荞麦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北方种植广泛,资源丰富。
苦荞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许多化学成分。
药理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苦荞具有较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是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民间亦以食用苦荞防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
目前,荞麦黄酮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
本实验采用芦丁法直接测定黄酮含量,并与另外两种显色后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期望为苦荞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1、材料、试剂与仪器1.1 材料与试剂材料:苦荞样品分别取自会泽火红、云南大山包、罗平牛街。
芦丁对照品(批号:09072231,上海同田生物技术XX 公司),试剂均为分析纯。
1.2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TU1810),超声提取器(上海仪器制造厂,SK3200H),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CP-224S)。
2、方法与结果2.1 对照品和样品溶液制备2.1.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9.5mg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38mg/mL。
2.1.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分别取苦荞粉末(过60 目筛)约100mg 精密称定,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60%乙醇2mL在常温下超声(59KHz)提取20min,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2.2 总黄酮含量测定2.2.1 标准曲线的制定2.2.1 芦丁法精密移取2.1.1 项下的对照品溶液0.5 、0.8 、1.0、1.2、1.5ml于25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溶液稀释并定容至刻度后,在360mn波长处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为:Y= 0.028X + 0.0172(r = 0.9998)。
2.2.1.2 氯化铝法精密移取2.1.1 项下的对照品溶液0.6 、0.7、0.8、0.9、1.0mL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60%乙醇溶液5mL 5%氯化铝溶液3mL, 100mg/mL乙酸钠溶液5mL,再用60% 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后,放置40min,在420mn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为:Y= 0.0365X + 0.0278(r=0.9994)。
黄酮的测定在中性或弱碱性及亚硝酸钠存在的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生成赘合物,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显红色,与芦丁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一.试剂1.芦丁标准贮备溶液2.0mg/mL:称取0.2 g经120℃减压干燥到恒重的无水芦丁(已知质量分数大于99.0%),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体积分数为60%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
2.芦丁标准应用溶液0.2 mg/mL:吸取10m L芦丁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1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临用现配。
3. 10g /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10.0 g 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L4. 50g /L亚硝酸钠溶液:称取5.0 g 亚硝酸钠,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5.100 g/L硝酸铝溶液:称取10. 0 g硝酸铝,用水溶解后定容到100 mL6. 200g /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0 g 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后定容到100m L二.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经混合均匀的样品(果汁饮料5 g -10g )于100ml烧杯中,以氢氧化钠溶液(10g /L) 调至中性,再多加2滴,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1. 工作曲线的绘制吸取0,1.00,2.00,3.00,4.00,5.00m L芦丁标准应用溶液(0.2 mg/mL) ,相当于0,0.20,0.40,0.60,0.80,1.00m g无水芦丁,分别置于25m L具塞比色管中,补水至约10m l,,加1mL亚硝酸钠溶液(50g /L),混匀,放置6min,加1.0 mL硝酸铝溶液(100 g/L),混匀,放置6m in,加4.0 m l氢氧化钠溶液(200 g/L) ,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m in。
用1 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调节零点,在波长510 nm处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芦丁的质量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2. 样品测定吸取2m L样品溶液两份,分别置于25m L具塞比色管中,补水至约10m l,其中一份不加硝酸铝溶液,做样品空白。
总黄酮含量测定一样品溶液的制备70%乙醇溶液,料液比1﹕8 ,80度下回流2h。
取10g样品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80ml 70%乙醇溶液回流2h,抽滤定容至100ml备用。
使用时先离心再用70%乙醇稀释10倍做样品溶液。
二芦丁标准品的配置精密称取芦丁2mg,加无水乙醇定容至10ml。
制得浓度为0.2mg/ml芦丁标准品溶液。
三显色方法的确定1 扫描原液分别取芦丁溶液和样品溶液各1ml,加无水乙醇定容至25ml,空白对照,全波扫描。
2硝酸铝显色法分别取芦丁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各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25g亚硝酸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25ml容量瓶中) 1ml, 摇匀,放置6min,加10%硝酸铝溶液(4,4014g硝酸铝.九水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25ml 容量瓶中) 1ml,摇匀,放置6min,加4%氢氧化钠试液(2g氢氧化钠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10ml, 再加无水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放置15min,空白对照,全波扫描bb 。
3氯化铝显色法分别取芦丁对照溶液和样品溶液各5ml ,加1%的氯化铝溶液(1g氯化铝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10ml,摇匀放置10min,空白对照,全波扫描。
4 氢氧化钾显色法分别取芦丁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各5ml,加3ml10%氢氧化钾溶液(2.5g氢氧化钾溶于无水乙醇中定容到25ml容量瓶中),充分摇匀显色5min后,用无水乙醇定容至25ml, 摇匀,空白对照,全波扫描。
四显色条件的确定五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取1ml,2ml,3ml,4ml,5ml,6ml芦丁对照品溶液,按所选的显色方法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六精密度实验按标准曲线绘制方法,分别准确量取1.0ml芦丁标准液5份,按所选显色剂和所确定的最优显色条件在所选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次数 1 2 3 4 5吸光度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RSD(%)七重现性实验取火棘果样品5份各10g,按提取步骤制得样品液,按制备标准曲线方法显色后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总黄酮含量。
芦丁标准曲线测黄酮含量方法芦丁是一种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测定芦丁含量对于药材质量评价和药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定芦丁含量的标准曲线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验提供参考。
实验仪器和试剂。
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试剂,芦丁标准品、乙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醇。
实验步骤。
1. 制备芦丁标准溶液,取适量芦丁标准品,溶解于乙醇中,得到不同浓度的芦丁标准溶液。
2. 制备样品提取液,取适量待测样品,加入乙酸乙酯,超声提取,离心收集上清液。
3. 测定吸光度,取一系列含不同浓度芦丁的标准溶液,分别用甲醇稀释至相同体积,测定它们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的吸光度。
4. 绘制标准曲线,以芦丁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 测定样品吸光度,取待测样品提取液,测定其在相同条件下的吸光度。
6. 计算芦丁含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芦丁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保存和处理,避免对人身和环境造成损害。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整理实验仪器,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测定出待测样品中芦丁的含量。
这种标准曲线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药材质量评价和药效研究中芦丁含量的测定。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芦丁含量的标准曲线方法,通过实验步骤的详细介绍和实验注意事项的提醒,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实验提供参考。
这种方法的简便性和准确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明,张华.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分析[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2. 王红. 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的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中药, 2015, 20(10): 1567-1570.以上就是芦丁标准曲线测黄酮含量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药典中黄酮的含量黄酮是一类天然的植物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学特性。
在中医中,许多草药都含有黄酮成分,因此,在中国药典中,对黄酮的含量有着详细的规定和检测方法。
第一步,需要定义黄酮的含义和作用。
黄酮是一类具有苯丙酮骨架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在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药用成分,常用于治疗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
第二步,介绍中国药典对于黄酮含量的规定。
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对于黄酮含量的检测标准有两种,分别是UV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以某药材为例,其中黄酮含量的检测标准如下:(1)UV分光光度法测量波长:340nm对照品溶液的质量浓度:1mg/ml线性范围:0.010~0.600mg/ml(2)HPLC法色谱柱:C18检测波长:365nm流速:1.0ml/min某葛根茎黄酮总含量≥4.5%(HPLC法)第三步,讲解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在中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比较复杂,通常需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超声波提取等技术。
在提取后,根据中国药典的方法,可以采用UV分光光度法或者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
其中,UV分光光度法相对简单,仅需要测定药液在波长为340nm处的吸光度即可,但该方法存在选择性差的问题。
而HPLC法则更加准确,采用色谱分离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再进行检测。
但该方法的复杂度较高,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药材中黄酮的含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采摘时机、存放条件等,因此,该含量是有一定浮动性的。
而中国药典的检测方法及标准,旨在保证药材品质的稳定性和定量性,在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芦丁标准曲线测黄酮含量方法芦丁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测定芦丁含量对于评价植物药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测定芦丁含量的标准曲线方法。
1. 实验原理。
芦丁的含量通常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在一定波长下,芦丁溶液对紫外光有一定的吸收,其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利用标准品芦丁溶液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测定它们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检测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可以求得其芦丁含量。
2. 实验步骤。
(1)准备标准品芦丁溶液,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分别测定各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3)绘制标准曲线,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通过线性回归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4)取待测样品,测定其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方程求得其芦丁含量。
3. 实验注意事项。
(1)在制备标准溶液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配制,保证溶液浓度的准确性。
(2)在测定吸光度时,应注意仪器的校准和操作规范,避免误差的产生。
(3)在绘制标准曲线时,应选择合适的拟合方法,保证曲线的准确性。
(4)在测定待测样品时,应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保证测定结果在标准曲线范围内。
4. 结论。
通过标准曲线测定芦丁含量的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待测样品中芦丁的含量,为植物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
5.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分析[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 王五, 赵六. 植物药材质量评价技术指南[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芦丁标准曲线测黄酮含量方法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其在植物药材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