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 格式:rtf
- 大小:19.77 KB
- 文档页数:10
1)什么是动物生物学?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动物生物学(Animal Biology)——是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有机地阐述动物的分类进化、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生态以及动物行为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是在动物学(Zoology)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技术来研究动物生命规律进化和适应2)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描述法——描述动物外形特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
2.比较法——不同动物系统比较,例如,对不同动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带型的比较核酸序列的测定和比较。
3.实验法——人为控制条件,对动物生命活动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研究。
4 .综合研究法3)简述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描述性动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阶段4)Whittaker的五界系统分类依据是什么?惠特克(R. H. Whittaker)以细胞结构基础来分类,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Plantae)动物界(Animalia)5)细胞分裂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cell cycle。
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有哪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有无细胞核。
7)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有哪些?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纤维素),没有有色体(叶绿体),没有大液泡,具有中心体。
8)细胞有哪几种分裂方式,个有什么特点?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遗传物质均等分配给两个子细胞,保证了生物性状的稳定,是体细胞的增殖方式.减数分裂(meiosis) -- 特殊的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配子的分裂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形成染色体数减半的四个子细胞。
无丝分裂:是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不经过任何有丝分裂时期,而分裂为大小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分裂方式。
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的全部内容。
[动物生物学]原生动物门食物泡(Food vacuole ):食物进入原生动物体内后被细胞质形成的膜包围形成,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并经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食物泡进入内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体表或胞肛排出体外。
胞肛(Cytopyge):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胞口: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咽之前.胞咽: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表膜(pellicle):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一定形状。
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大核: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控制等。
大核可以通过 DNA 的复制成为多倍体核。
小核:是纤毛虫类两种类型的细胞核的一种。
一般较小,呈球形,数目不定,小核负责基因的交换重组并由它产生大核,小核均为二倍体,因此又称为生殖核。
伸缩泡(contracrtile vacuole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 6-10 个收集管,收集管周围有很多网状小管,收集内质中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产物,最终由伸缩泡与外界相通的小孔排出体外。
收集管(collecting canals):纤毛虫体内与伸缩泡相通的,周期性地将内质网收集的水分集中注入伸缩泡的结构.外质(ect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靠近表膜的一层,光镜下外质透明清晰,较致密。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2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专业必修课《动物生物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任课老师:专业学号:姓名:考试成绩:一、是非题:(对的打“+”号,错的打“—”,每空2分,共12分)1.动物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称为排泄。
(—)2.河蚌的外鳃瓣,除具呼吸功能外,同时也是幼虫发育的场所。
(+)3.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原肾管。
(+)4.首次出现完整的消化管的动物是环节动物。
(—)5.腔肠动物是三胚层动物,因为中胶层即是中胚层。
(—)6.原生动物身体的运动方式为鞭毛或纤毛的摆动。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8分)1、伸缩泡原生动物体内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
2、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3、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4、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5、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
国际上统一使用6、孢子生殖进入终未宿主的孢子虫发育至卵囊后,核和胞质进行多次分裂,先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每个孢子母细胞形成许多孢子,一个孢子又可形成许多子孢子,最后可形成成千上万个子孢子。
这就是孢子虫所特有的孢子生殖方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血吸虫侵入人体的时期是(D)。
A. 六钩蚴B. 囊尾蚴C. 成虫.D.尾蚴2.水管系统为(D)特有器官,主要的功能是运动。
A 海绵动物B 腔肠动物C 节肢动物D 棘皮动物3.胚胎发育过程中具胚层逆转现象的动物是( A )。
A多孔动物 B腔肠动物 C轮虫动物 D线虫动物4.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C )。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25 分)1.动物的组织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和孢子生殖。
3.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与体腔形成,胚层分化阶段。
4.水沟系是海绵动物适应水中固着所特有的结构,其基本类型为三种: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
5.海蜇属于腔肠动物门门钵水母纲纲.6.猪带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它的消化系统完全退化,通过皮层直接吸收食物,其成虫寄生在人体内,幼虫寄生在人或猪体内。
7.腔肠动物具有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称为神经网,扁形动物为梯形神经系统,环节动物为链状神经系统。
8.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体分头、足和内脏团,体一般具贝壳,出现了外套膜器官,循环系统多为开管式,排泄器官为后肾管,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9.蛛形纲的主要特征是: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或头胸部和腹部完全愈合成一体,无触角,头胸部有6对附肢,其中4对步足,呼吸器官为基节腺,马式管。
10.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生理功能分别是感觉,运动,生殖和营养(或代谢、生殖)。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哪类原生动物对研究多细胞动物起源问题有重要意义?【 B 】A、纤毛虫B、团藻虫C、孢子虫D、鞭毛虫2.草履虫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B 】A 纵二分裂B 横二分裂C 裂体生殖D 出芽生殖3、水螅的生殖腺来源于【 A 】A 外胚层B 内胚层C 中胶层D 中胚层4、俗称“米猪肉”所寄生的猪带绦虫的幼虫是【 D 】A 毛蚴B 胞蚴C 雷蚴D 囊尾蚴5、沙蚕的神经系统属于【 c 】A 网状神经B 梯状神经C 链状神经D 背神经管6、吸血蚂蟥一次可吸很多血液供数月消化是因为它具有发达的【 d 】A 胃B 肠C 咽D 嗉囊7、珍珠是蚌体的哪一部分形成的?【 c 】A 外套腔B 鳃上腔C 外套膜与蚌壳间D 围心腔8、蜜蜂的口器属于哪种类型?【 d 】A 咀嚼式B 虹吸式C 舐吸式D 嚼吸式9、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哪个胚层形成的?【 b 】A 外胚层B 内胚层C 中胚层D 外胚层和内胚层10、下列哪一种动物具有特殊器官——管足?【d 】A 环节动物B 软体动物C 节肢动物D 棘皮动物三、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 分)1.动物和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所有动物都行异养生活。
一、填空题(每空0.5分)1.无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胚层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等几个阶段。
2.胚胎时期的胚孔发育成动物的口,肛门是在相对的一侧开口形成的,这种动物称为原口动物,包括除棘皮动物外的所有无脊椎动物。
3. 动物的基本结构机制是在胚胎发育中建立的动物结构和机能的机制,包括对称类型、体腔类型、分节、头部形成和骨骼化。
4. 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有光合自养性营养(植物性营养)、吞噬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
5. 原生动物摄食胞器有胞口、胞咽、和食物泡。
6. 海绵的体壁由两层细胞所构成,外面的称皮层,里面的称胃层,两层之间是中胶层。
7. 腔肠动物具有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称为网状神经系统,扁形动物为梯状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环节动物为链状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8.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两胚层,具特殊的能完成消化和物质运输功能的皮肌细胞。
(消化循环腔)9.腔肠动物出现了双胚层(消化循环腔),有了胞外消化的功能,但有口无肛门。
10. 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的分化。
构成体壁的两层细胞分别来源于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和内胚层。
前者分化为外皮肌细胞等结构;后者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运动。
11. 腔肠动物的身体有2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适应固着生活的水螅型,另一种是适应漂浮生活的水母型。
12. 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中胚层和两侧对称的体制的形成。
13. 扁形动物是一类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三胚层和无体腔的动物,其神经系统为梯状神经系统。
14. 原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无脏壁中胚层与肠系膜,原体腔中充满体腔液。
(原体腔又称假体腔或初生体腔)15. 假体腔动物具有了完全消化管,软体动物出现了唾液腺等消化腺。
寡毛16. 环节动物门可分为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
17. 软体动物的身体不分体节,而包括头部、足部、内脏团、外套膜和贝壳等部分。
18.软体动物外套腔有排泄孔、(呼吸),肛门、肾口和生殖孔也开口于其中。
1.试述爬行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1)羊膜卵(amniotie egg)的出现是早期的爬行动物适应陆地干燥环境的必要条件。
为胚胎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水环境——羊膜腔内的羊水。
(2)体表被覆角质鳞,皮肤干燥,极大的减轻了身体水分的蒸发。
(3)具有典型的五指(趾)型四肢。
四肢骨骼与中轴骨骼呈横向直角关系,不能将身体抬离地面,因而呈现爬行方式;头骨有颞窝,便于咀嚼肌肉的附着,提高了咀嚼能力;次生腭出现使口腔和鼻腔分开,内鼻孔后移,使呼吸道畅通,提高了呼吸效率;脊柱进一步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其中颈椎和荐椎数目增多,增加了头部的灵活性,颈椎分化出环椎(第1枚)和枢椎(第2枚),荐椎2枚,横突发达,通过腰带关节增强了后肢的承重能力,提高了在陆地上的运动能力;首次出现胸廓,由胸椎、肋骨、胸骨围城胸廓;腰带骨之间出现孔洞,减轻了腰带的重量,而且提高了承重能力和运动速度;肋间肌肉和皮肤肌肉出现,躯干肌肉复杂化。
(4)消化道进一步复杂化。
由于次生腭的出现,消化道和呼吸道分开;口腔内有牙齿,分为侧生齿(蜥蜴)、端生齿(蛇)、槽生齿(鳄类);出现了盲肠。
(5)肺呼吸进一步完善。
肺内壁有较复杂的分隔,扩大了与空气的交换面积,借助于胸廓的扩大和缩小进行呼吸。
(6)血液循环仍为不完全双循环。
心室出现了不完全的分隔,因此血液的混合程度降低,肾门静脉开始退化,血液回心脏的流速加快,血压增大。
(7)具有羊膜动物式的肾脏排泄器官。
羊膜动物式的肾脏完全与体腔分开,与血管联系收集废物,提高了排泄效率;排泄废物主要是尿酸(uricacid)。
(8)体内受精、产羊膜卵。
有交配器官,体内受精,产羊膜卵,大多数卵生,少数卵胎生。
,(9)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发达,大脑体积增大,出现了新脑皮,脑神经12对;出现了泪腺,有能活动的上下眼睑和瞬膜,晶体与角膜之间的距离较大,睫状肌的收缩可以调节晶体与角膜之间的距离,1/91/9还可以调节晶体的凸度;楔齿蜥有顶眼(第3只眼睛)。
一、动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概念1、个体发育(ontogeny)是指多细胞动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的全过程。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2、系统发育(phylogeny)也称系统发展,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卵细胞的极性、卵裂的形式(一)卵细胞的极性卵细胞的极性(图2-1-1 卵细胞的极性)是指卵细胞的内部结构是非均向性的即细胞核的位置和细胞质分布的不对称性。
通常将卵黄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另一端称为动物极。
(二)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行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
完全卵裂又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文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由于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不完全卵裂又包括盘裂和表裂两种:①盘裂:指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的分裂。
如乌贼、鸡卵等。
这是由于卵黄物质多,细胞核和细胞质集中于卵一端的缘故。
②表面卵裂:分裂区只限于卵的表面的分裂。
如昆虫卵。
这是由于大量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所致(图2-1-3 龙虾的表面卵裂)。
(二)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行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
完全卵裂又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文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由于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动物的细胞和组织1 简述细胞组成和基本结构。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什么区别?3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何异同?4 什么是细胞周期?5 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是如何连接的?6 什么是动物的组织?动物有哪几类基本组织?7 简述不同动物组织的结构和特点?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1 动物的完全卵裂有哪2种主要形式?简述2种卵裂的不同。
2 无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简述这几个阶段的发育过程。
3 动物的中胚层是如何发生的?4 何为假体腔?何为真体腔?5 简述神经胚的形成过程。
6 请比较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的差别。
7 简述文昌鱼和两栖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
动物的类群及其多样性1.什么是种的概念?2.何为二名法?举例说明。
3.叙述生物的5界系统。
4.何谓真体腔动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物类(Kingdom Protista)1 原生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有哪些?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如何?2 如何区别纤毛虫纲、鞭毛虫纲、肉足虫纲3类原生动物?3 解释变形虫伪足形成的过程和机理。
4 纤毛和鞭毛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们在原生动物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5 原生动物的水分和排泄是如何进行的?6 纤毛虫接合生殖包括哪些步骤?7原生动物如何获得营养?消化过程怎样进行?8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哪几种?区别是什么?9孢子虫纲与丝孢子虫纲的区别是什么?10疟疾、昏睡病、黑热病各是什么原生动物引起的?属于原生动物的哪一纲?11绘疟原虫生活史简图,叙述引起人类发生间日疟的症状和原因。
12哪类原生动物中的一些种类具有外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13 纤毛虫通过什么结构感受外界的刺激?14自然界里原生动物分布在什么样的环境中?15原生动物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起什么作用?侧生动物——海绵动物门(Spongia)1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2 描述海绵动物的体壁结构?3 阐明海绵动物水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海绵动物水沟系统是如何进化的?5 以钙质海绵纲为例说明海绵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
动物生物学思考题一、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1.物种(species)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元。
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不同种群之间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niche)。
这是生物学种的概念(biological species concept , BSC )。
2.二名法,举例说明物种的命名采用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创立的双名法(又叫二名法),即用拉丁文的属名加种名表示物种。
如蜜蜂的学名是Apis mellifera Linnaeus。
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出现或其下面划一条横线以示区别。
前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如果种名不确定,可在属名后附加sp.,如表示蛙属中的一种蛙;多个种则以spp.表示,如Rana spp.。
3.简述生物界的5界系统生物界的5界系统即为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Plantae)和动物界(Animalia)。
现代生物分类系统又加入病毒界(Viruses)。
4.述动物界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Protozoan),原生动物门(Phylum Protozoan)中生动物(Mesozoa):中生动物门(Phylum Mesozoa)侧生动物(Parazoa):海绵动物门(Phylum Spongia)真后生动物(Eumetazoa)2胚层辐射对称动物: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3胚层两侧对称动物假体腔动物真体腔动物假体腔动物包括: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内肛动物门、棘头动物门等Mollusca)环节动物门(Annelida)分节原口动物真体腔动物Arthropoda)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无脊椎动物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后口动物尾脊索动物亚门脊索动物:脊索动物门头脊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二、动物体的基本结构1.简述动物体的基本结构机制及其发展进化趋势动物体的结构机制包括对称类型、体腔类型、身体是否分节、头部形成和骨化特点。
《动物生物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生物发生律2.物种3.原口动物4.后口动物5.侧生动物6.原肾管7.皮肌囊8.不完全消化管9.假体腔10.后肾管11.同律分节12.完全变态13.不完全变态14.混合体腔15.中间寄主16.终末寄主17.次生体腔18.脊索19.咽鳃裂20. 尾索动物21.逆行变态22.双重调节23.双重呼吸24.肾单位25.胎盘26.颞窝27.羊膜卵28.愈合荐椎29. 次生腭30.肾单位31.外呼吸32.吸收33.静息电位34.突触35.反射弧二、填空1.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相关的非细胞物质彼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担负一定的功能,称为 __________ 。
2.动物命名的双名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 __________ ,第二部分是该物种的 __________ ,最后加上定名人。
3.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形成的两种主要方式为 __________ 、 __________。
4.在完全卵裂中,分裂的子细胞形状大小相同的称为 _______ ,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不相同的称为 _______ 。
5.原口动物以 ___________ 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6.文昌鱼的卵裂形式为 ______________ 。
7.刺丝泡为 __________ 动物所特有。
8.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 __________ 。
9.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 ______ 和伪足。
10.原生动物群体和多细胞动物不同表现在____________ 。
11.后口动物以 ___________ 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12.绿眼虫在无光的情况下行____________ 营养。
13.纤毛虫纲有性生殖的方式为____________ 。
14.说明海绵动物为侧生动物的胚胎学依据是 ____________。
15.棘皮动物以 ___________ 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动物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动物细胞与组织1、名词解释:1)细胞;2)原生质;3)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4)细胞分化;是一种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化学特性方面稳定的转变为另一类型的细胞过程。
5)细胞连接;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是细胞质膜在相邻细胞之间分化而形成的特定连接称为细胞连接。
6)组织;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组织7)器官;不同的组织共同完成一定生理功能,并将这些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定形态特征和结构功能的单位。
8)系统:若干种器官共同完成生命的一项功能,就构成了系统。
2、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方式桥粒连接,间隙连接,紧密连接。
紧密连接:将相邻细胞的质膜密切地连接在一起,相邻细胞膜之间不留空隙,细胞外的物质不能通过。
如肠壁的上皮细胞桥粒连接:上皮细胞间的一种很牢固的连接方式,呈斑块状结构的桥粒与细胞质溶胶中的中间纤维连接,间接地连成相邻细胞的细胞骨架,相互连接成骨架网。
间隙连接:两个细胞之间存在间隙,很窄,有一系列的通道贯穿在间隙之间,细胞质通过细胞之间存在的间隙相通。
3 、动物的基本组织类型、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间质很少结构:排列方式有多层、单层;形状主要为柱状、扁平状;很多上皮细胞的表面有纤毛、鞭毛等结构。
类型: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感觉结缔组织特点:有发达的细胞间质,细胞分散在间质中结构:疏松结缔组织——由排列疏松的纤维与分散在纤维间的多种细胞构成,纤维和细胞埋在基质中,充满在器官内部的间隙中;致密结缔组织——基质和细胞少,纤维多且致密;弹性结缔组织——由平行排列的弹性纤维组成;网状结缔组织——主要的纤维互相交织成网状纤维;脂肪组织——聚集了大量脂肪,细胞核与细胞器被挤到一侧;血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软骨——细胞间质坚固而有弹性,有发达的胶原纤维;硬骨——细胞间质十分坚硬,成分硫酸钙、磷酸钙,细胞只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