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 格式:ppt
- 大小:13.93 MB
- 文档页数:30
实验2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文昌鱼、海胆、海星、蛙等胚胎发育各个时期的观察,了解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过程。
2.认识动物个体发育的一般概念,从而加深对多细胞动物起源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1.牛精子涂片,蛙、昆虫卵切片和鸡蛋。
2.文昌鱼早期胚胎发育4个时期装片或切片:受精卵期、卵裂各期、囊胚期和原肠胚期。
3.海星、蛙早期胚胎发育模型。
4.三化螟、蛙、鱼生活史标本。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显微镜、双目解剖镜、手提放大镜、培养皿、尖镊子、小瓷碗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精子构造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牛精子涂片,区分精子的头、颈和尾3部分(图2-1)。
头部前端可见染色较浅的帽状结构,称顶体。
头部其余部分染色较深,是细胞核,由于着色深,核内构造看不清楚。
细胞核和顶体的外面为染色较浅的薄层物质,是细胞质和细图2-1 人类精子的显微和超微结构A.精子的超微结构;B、C.精子的不同视角显微观察(自Vilee)胞膜,但这部分在涂片中不一定看得清楚。
颈部短小,其内部构造也不易看清楚。
尾部呈长鞭毛状。
(二)各种类型卵子的结构及卵裂形式观察注意比较它们卵黄的含量及其分布状况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位置关系。
1.少黄卵均黄卵 观察文昌鱼(或海胆)卵切片或装片及哺乳动物卵巢切片,对照挂图从卵巢切片中找到卵细胞。
可见卵黄含量少,其分布均匀,未受精卵核大而清晰,受精后不见。
其卵裂形式属完全均等分裂(图2-2)。
2.多黄卵偏黄卵 观察蛙卵切片,卵黄的分布偏植物极,其卵裂形式属完全不均等分裂,从第三次分裂(纬裂)开始不均等,偏向动物极。
端黄卵 取一新鲜鸡蛋观察。
用尖镊子小心从上面打开卵壳和两层壳膜(将鸡蛋横放),通过“天窗”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图2-3),弄清楚卵细胞、卵黄和哪些结构属卵膜。
鸡卵为图2-2 海胆卵的等裂A .2胚胞;B .4胚胞;C .8胚胞;D .16胚胞;E .32胚胞。
(自江静波等)图2-3 鸟类的蛋(卵黄部分为卵子)(自丁汉波) 图2-4 昆虫卵的表裂A .几个核时期;B .核分裂的正常分布;C .核移至胚胎的外表面及胚盘的形成。
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刘凌云读书笔记)第一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在动物界里除了单细胞动物外,其余都是多细胞动物。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是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代表了生物进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一切高等生物虽然都是多细胞的,但发展是不平衡的。
动物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植物,它们进化发展的速度也远较植物为快。
动物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有对称的体型。
两侧对称的体型不仅有利于活动,且促使身体分为前后、左右和背腹。
在进化过程中,神经感官和取食器官逐渐向前端集中,形成了头部。
对称体型和头部的形成是动物体复杂化的关键。
一切高等动物以至于人都是在这一体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单细胞动物在形态结构上虽然有的也较复杂,但它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
它们之中虽然也有群体,但是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细胞,一般还是独立生活,彼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属于原生动物。
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叫做后生动物,这和原生动物的名称是相对而言的。
中生动物介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
有学者将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后生动物并列为3个动物亚界。
现在一般认为中生动物为动物界中的一门。
中生动物是一类小型的内寄生动物。
结构简单,已知约50种,分为菱形虫纲和直泳虫纲,前者包括双胚虫和异胚虫两类。
菱形虫纲的动物寄生在头足类软体动物的肾内,体长约0.5mm~10mm,虫体由20~40个细胞组成,细胞数目在每个种内是恒定的。
细胞也分双层,但又不同于高等动物的胚层。
外层是单层具纤毛的体细胞,包围着中央的一个或几个延长的轴细胞。
虫体前端的8~9个体细胞排成两圈,用以附着寄主。
其余的体细胞多少呈螺旋形排列。
体细胞具营养的功能,轴细胞具繁殖功能。
可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生活史较为复杂,尚不完全了解。
直泳虫纲的动物寄生在多种海生无脊椎动物体内(如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环节动物、双壳贝类及棘皮动物)。
成虫多数雌雄异体,雌性个体较雄性大,外层亦为单层具纤毛的体细胞,呈环形整齐排列,前端体细胞的纤毛指向前方,其余的纤毛向后方,体细胞中央围绕着许多生殖细胞(卵或精子)。
惠州学院生命科学系实验报告课题:实验二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及水螅姓名:朱方斌专业:生物科学班级:09级3班学号:091301341一、实验目的(一)通过观察海星早期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了解多细胞动物早期发育的一般过程,从而加深对多细胞动物起源的理解。
(二)通过对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内容(一) 海星早期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受精卵、卵裂、囊胚期、原肠胚期。
(二) 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海星早期胚胎装片,活水螅,水螅横切片、纵切片,水螅过精、卵巢切片,水螅神经网装片,薮枝螅浸制标本及装片,海月水母、海葵和海蛰的浸制标本,石芝,红珊瑚等。
显微镜、放大镜、盖玻片、载玻片、。
培养皿、解剖针、50%的醋酸。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观察海星早期胚胎装片,宜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处于不同平面的胚胎细胞时,必须及时转动细调焦器,切不可用粗调焦器。
将水螅置于培养皿中,必须静置,待其完全伸展,方可进行各种观察。
(一)观察海星早期胚胎装片:1.取海星卵裂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分别认识下列各期:单细胞期只有一个大细胞,其中有2种情况,一种是可看到大而清晰的细胞核受精卵;另一种则看不到细胞核,这是受精后待分裂的卵。
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两个连在一起的较小的细胞,这是,2细胞时期。
再进行一次分裂则成为4细胞时期。
第三次分裂就进入8细胞时期。
但在显微镜下并非一下就能看清8个细胞。
因为4细胞后,细胞排列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必须及时转动细调焦器才能看清。
再进行分裂就进入16细胞时期、32细胞时期。
2.取海星囊胚装片观察:囊胚期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空球状物。
由于观察的是装片,所以细胞界线不明显。
中央的空腔叫囊胚腔(或卵裂腔)。
3.取海星原肠胚装片观察:囊胚一端的细胞内陷,形成具有两层细胞的胚,称为原肠胚。
外面的细胞层叫外胚层,两胚层之间的空腔是原来的囊胚腔(它是如何形成的?)内胚层包围的腔是原肠腔。
第二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比较复杂。
不同类的动物,胚胎发育的情况不同,但是早期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是相同的。
一. 受精(fertilization)与受精卵卵:为雌性生殖细胞。
根据卵黄多少分为少黄卵、中黄卵、多黄卵。
卵黄多的一端为植物极,另一端为动物极。
精子:为雄性生殖细胞,个体小,能活动。
受精——精子与卵结合为一个细胞称为受精卵,此过程就是受精。
一.卵裂(cleavage)受精卵进行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
等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文昌鱼、海胆等。
不等裂: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2. 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盘裂: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
如乌贼、鸡卵。
表面卵裂:分裂区只限于卵的表面。
如昆虫卵三. 囊胚的形成(blastulation)卵裂的结果是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囊胚(blastula),中间的腔为囊胚腔。
四. 原肠胚的形成(gastrulation)胚胎分化出内、外两胚层。
它的形成在各类动物中不同,方式有:1.内陷:由囊胚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最后行成2层细胞,在外面的细胞层称为外胚层,向内陷入的一层为内胚层。
内胚层包围形成空腔,将形成动物的肠腔,因此称原肠腔。
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孔称为原口和胚孔。
2.内移:由一部分细胞移入内部形成内胚层。
没有孔,以后在胚的一端开一胚孔。
3.分层:囊胚的细胞分裂时,细胞沿切线方向分裂,向着囊胚腔分裂出的细胞为内胚层,留在表面的一层为外胚层。
4.内转:通过盘裂形成的囊胚,分裂的细胞由下面边缘向内转,伸展成为内胚层。
5.外包:动物极细胞分裂快,植物极细胞由于卵黄多分裂慢,使动物极细胞逐渐向下包围植物极细胞,形成外胚层,被包围的植物极细胞为内胚层。
五.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大多数多细胞动物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