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 格式:pdf
- 大小:663.34 KB
- 文档页数:4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技术要点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手术技巧与处理要点, 减少术后并发症,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
方法Wistar大鼠240只(供受体各120只)行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
结果12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48小时存活率88.3 % ,1周存活率86.7%,建立了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
结论掌握技术要点与处理方法,是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的保证。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urgical skills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Methods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240 rats using two-cuff technique.ResultsThe survival rate for 48 hours was 88.3 %, the survival rate for one week was 86.7 %, and established stable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 in rats. ConclusionMaster the surgical skill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can improve achievement ratio and the steady livability of rats with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Key words:Liver transplantation;Model;Rats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免疫耐受、免疫排斥、器官保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面常用动物模型,1979年Kamada首次提出了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简化了手术方式,提高了生存率[1]。
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研究进展目前临床肾移植已广泛在国内外开展,有关排斥反应机制、监测、预防和治疗等日益受到重视,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报道。
大鼠肾脏移植模型一直以来是研究器官移植和移植免疫学重要实验手段之一,故建立成功稳定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是器官移植基础研究的必要条件。
1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的意义大鼠肾移植模型在移植免疫方面的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首先,大动物如猪、狗等价格昂贵,成本高;进行一次动物实验要涉及手术人员、麻醉人员及护理人员等,协调困难;遗传背景不清楚,目前尚没有培育出明确的品系,不符合动物实验选择动物标准化的要求,故器官移植动物模型多倾向于小动物模型。
而大鼠繁殖快、数量多,价格便宜;已培育出了多种品系,如近交系、突变系、杂交群动物、封闭群动物等,封闭群里包括SD大鼠、Wistar大鼠等,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遗传背景清楚,有关的基因结构、RNA结构可在genebank中方便地检索,相关的试剂也能较容易得到。
故随着器官移植基础研究向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的不断深入,大鼠器官移植模型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2大鼠肾移植的血管吻合大鼠肾移植模型手术难度较大,整个术式关键环节就是血管的吻合。
最早的Fisher等同时阻断腹主动脉和腔静脉,采用供肾动、静脉端侧吻合于受体腹主动脉、腔静脉的方式将供体右肾异位移植于腹腔。
由于右肾动脉细、右肾静脉短,大大增加了该模型的制作难度。
且该方法在吻合血管时需阻断腹主动脉、腔静脉,对大鼠生理干扰大,尤其是腔静脉的阻断,易导致大鼠后半身血管形成血栓,死亡率高。
1971年,Fabre等对这一模型进行改进,采用供体主动脉、腔静脉分别与受体的腹主动脉、腔静脉行端侧吻合。
改进后的方法虽然血管吻合有所简化,但仍未解决阻断腔静脉所致的血栓问题,失败率仍高。
除了对Fisher的模型进行改进外,许多学者也创立了自己的方法。
Daniller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供肾动脉与受体肾动脉端端吻合,供肾静脉与腔静脉端侧吻合。
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郭骏;樊雪频;曹桂红;武夏明;张维涛;付春香【摘要】目的建立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用于肾移植的实验研究.方法腹部正中切口.游离出肾动脉开口上、下方各10 cm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近段.用血管夹先后阻断腹主动脉下段、肠系膜上动脉近段及腹主动脉上段.用5.5号头皮针穿刺腹主动脉下段,接冷灌注管,以0℃~4℃含肝素(100 μ/m1)的乳酸林格氏液灌注肾脏.肾脏呈灰白色、肾静脉血色变浅后停止灌注,接着用血管夹将两侧肾蒂近端阻断.顺序松开腹主动脉下段、肠系膜上动脉近段及腹主动脉上段的血管夹,恢复血流.肾脏表面覆碎冰屑.切断肾动、静脉,按自体肾移植,原位吻合肾动、静脉,恢复肾脏血供,同时清除碎冰屑.逐层关闭腹部切口.结果术后20~40 min家兔完全苏醒,能行走、饮水.共完成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26例,其中2例死亡,成功率93%.由于实验的需要,分别于术后第4、7、14、28天处死实验兔.开腹观察两侧肾的大小、颜色、质地无明显差别.显微镜检查两侧肾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未见明显变化.术后第7、14天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制作简单、科研成本低,可用于肾移植的实验研究.【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029)010【总页数】3页(P754-756)【关键词】自体肾移植;家兔;动物模型【作者】郭骏;樊雪频;曹桂红;武夏明;张维涛;付春香【作者单位】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5肾移植是临床各类器官移植中最成熟的器官移植,但肾移植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慢性肾炎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尼日特;杨巧芳【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多发性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几种常见的慢性肾炎也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总结形成了相应的实验用动物模型: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MCD)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常用阿霉素肾炎模型和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炎模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常选用BSA肾炎模型和Thy-1抗血清肾炎模型;膜性肾病(MN)常用Heymann肾炎模型和C-BSA肾病模型等.根据实验需要造模动物常选用家兔、大鼠、小鼠等.【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4(043)001【总页数】4页(P145-148)【关键词】慢性肾炎;动物模型;综述【作者】尼日特;杨巧芳【作者单位】010050 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010050 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慢性肾炎 (chronic nephritic)是指以蛋白尿、血尿、水肿等为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分为微小病变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病等。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本病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更多地认识到机体免疫系统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免疫复合物(IC)在肾小球中沉积是肾小球肾炎致病的重要环节,肾小球基膜原位的免疫复合物形成,导致肾小球病变,导致肾病综合征。
围绕对肾小球疾病的不断的研究发现,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动物实验模型,本文旨在围绕慢性肾炎实验研究中几种常用的动物模型近年来的实验发展进行综述。
一、常见的慢性肾炎及其实验模型1.微小病变型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文章编号:2095-4344(2018)36-05821-07 5821www.CRTER .org·研究原著·丁晨,男,1986年生,汉族,福建省南平市人,主要从事肝胆外科基础与临床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江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25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B稿件接受:2018-08-07Ding Che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Union Hospital, Fuzhou 350001, Fujian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Yi, MD, Professor, Doctoral supervisor,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Fu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Fuzhou 350025, Fujian Province, China脂肪肝模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后的脂质代谢变化丁 晨1,江 艺2,潘 凡2,蔡秋程2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 2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25)DOI:10.3969/j.issn.2095-4344.0560 ORCID: 0000-0002-9368-5525(丁晨)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自体肝移植:是指应用肝移植技术,使肝脏处于全离体或半离体情况下,在低温保存及低温持续灌注条件下,完成病灶的切除和余肝的修整,最后将修整好的余肝重新移植回体内的一种外科技术。
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建立与CT诊断价值唐小莹;潘春武;孙俊;黄蔚;王华枫;沈周俊【摘要】目的研究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构建过程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对大鼠原位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5只,实验组B组35只.B组大鼠经尿道膀胱内灌注MNU每两周一次,每次2 mg,共4次.A组大鼠用生理盐水以同样的方法灌注.于第14周末对两组大鼠进行膀胱CT扫描诊断,并且处死后取膀胱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B组28只大鼠CT扫描膀胱均见明显异常,表现为局部肿块突起或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密度不均,病理诊断均为膀胱癌.A组13只大鼠经CT扫描未发现膀胱肿瘤,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组织.结论 MNU可以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建立.CT扫描可作为大鼠原位膀胱癌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肿瘤的化疗或放疗等后续实验提供更好的大鼠模型.【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10(018)001【总页数】4页(P6-8,彩2)【关键词】MNU;原位膀胱癌;CT诊断【作者】唐小莹;潘春武;孙俊;黄蔚;王华枫;沈周俊【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中最高发的肿瘤,构建膀胱癌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类膀胱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N-甲基亚硝基脲(N-m ethyl-nitrosourea,MNU)作为化学致癌剂用于建立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虽然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和报道[1],但是模型建立后通常是应用处死后的病理学诊断来判断模型是否成功建立,从而无法对建模后的动物进一步行体内实验研究。
SD大鼠原位肝癌模型构建及影像学检查李鑫;刘凤永;袁宏军;管阳;付金鑫;王茂强【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成瘤周期短、操作便捷、安全性高、适用于肝癌治疗研究的SD大鼠原位种植型肝癌模型制作方法,同时进行彩色超声、增强CT、MR等3种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McA-RH7777组和N1S1组,每组10只.称重后将McA-RH7777和N1S1肝癌细胞分别注入两组大鼠肝左中叶内,术后连续3 d腹腔注射青霉素(20万U/只)和地塞米松(2.5 mg/只),以抗感染和免疫抑制治疗.术后7 d,采用彩色超声、增强CT、MR鉴别肝脏肿瘤,记录模型鼠体重,取出肿瘤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7 d,McA-RH7777组、N1S1组大鼠分别死亡2只、1只,影像学检查显示成活大鼠全部成瘤,建模成功率分别为80%(8/10)和90%(9/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大鼠体重分别减轻(50.00±24.93)g、(36.44±7.75)g;肿瘤体积分别为(316.43±265.84)mm3、(188.58±137.47)mm3.两组大鼠处死后,尸检结果与影像学检查一致;肉眼观察McA-RH7777肝癌外观呈团块状,N1S1肝癌呈结节状.HE染色显示McA-RH7777肝癌为高分化肝癌,N1S1肝癌为低分化肝癌.结论该方法能成功、高效地构建SD大鼠原位肝癌模型,同时通过不同影像学技术实现诊断和评价,为肿瘤介入治疗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实验工具.【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8(027)012【总页数】5页(P1177-1181)【关键词】肝癌;大鼠;McA-RH7777肝癌细胞;N1S1肝癌细胞;动物模型;彩色超声;增强CT;磁共振成像【作者】李鑫;刘凤永;袁宏军;管阳;付金鑫;王茂强【作者单位】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目前临床上尚未出现原发性肝癌有效治疗方法,其发生、治疗、预后及进展等始终是医学研究热点和重点[1-2]。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器官保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抑制剂、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耐受机理等方面常用的动物模型。
最初由Lee在1973年报道,经过许多学者的改进,其手术基本稳定,根据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式,大鼠原位肝移植可分为“二袖套法”和“三袖套法”,下面简单的将大鼠肝脏移植的模型制作介绍一下。
一、手术器械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术显微镜1台,自制S拉钩(用橡皮筋一端带弯成S形大头针)4个,眼科剪1把,其它外科器械若干及纱布、棉球、棉片和橡皮条等。
二、供、受者大鼠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动物品系,在同种移植模型中,一般采用两种纯系健康大鼠,如Lewis大鼠,Brown Norway 大鼠(BN),DA大鼠等,国内应用Wistar,SD大鼠也比较多。
如果是异种移植可以选用豚鼠-大鼠,仓鼠-大鼠等不同品系的动物。
三、术前准备供、受者术前禁食14h,自由饮水,采用乙醚吸入麻醉麻醉的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受者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3mg,防治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四、供者手术麻醉成功后,经阴茎背静脉注射50U/ml肝素稀释液3.0ml,使供者全身肝素化。
十字切口入腹,经腹主动脉穿刺灌洗供肝;灌洗前,剪开膈肌,阻断腹主动脉,离断胸腔段肝上下腔静脉,灌洗至流出液澄清为止,约需灌洗液20~30ml。
游离肝下下腔静脉,分离结扎离断右肾静脉和右肾上腺静脉,自肠系膜上静脉置管,缓慢注入20ml含肝素的林格氏液,于右肾静脉下方离断肝下下腔静脉,剪开胆总管前壁,近肝端插入外径1.0mm,长4.0mm 的聚乙烯管约2.0mm(可用硬膜外导管制成),结扎固定后远肝端离断之,分离结扎离断肝固有动脉;游离门静脉,结扎离断其分支幽门静脉、脾静脉,于脾静脉下方离断门静脉,锐性分离肝周韧带,结扎左膈下静脉,绕肝上下腔静脉环切膈肌及其腱膜,保留2.0mm边缘,取下供肝置于4℃林格氏液中保存。
五、血管套管的准备供肝置4℃冰浴中,作血管套管放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15卷第18期 2011–04–30出版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pril 30, 2011 Vol.15, No.18 ISSN 1673-8225 CN 21-1539/R CODEN: ZLKHAH3347 Department of 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Mai Hai-xing★, Master, Departmentof 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maimark24@ Correspondence to: Chen Li-jun, Doctor, Professor, Master’s supervisor, Department of 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chenlijun829@ Received: 2010-10-26 Accepted: 2010-12-02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市100071麦海星★,男,1981年生,广东省阳江市人,汉族,2008年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硕士,主要从事肾脏移植的研究。
maimark24@ 通讯作者:陈立军,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市100071 chenlijun829@ 中图分类号:R6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225 (2011)18-03347-04收稿日期:2010-10-26 修回日期:2010-12-02 (20101026009/W • W)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建立★麦海星,曲楠,赵立,黄晨,王亚林,李学超,李建涛,陈立军Rat models of ortho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Mai Hai-xing, Qu Nan, Zhao Li, Huan Chen, Wang Ya-lin, Li Xue-chao, Li Jian-tao, Chen Li-junAbstractBACKGROUND:There are many ways to prepar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odels in ra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bout operation time, transplantation effect and so on.OBJECTIVE: To study the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of establishing a reliable rat model of ortho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from SD to Wistar strain (allogeneic),the donor’s artery and renal vein were put on the self-make rubber septum and underwent the end to end anastomosis surgeon with the receptor’s arteriae renalis and renal vein. After that, the donor’s bladder valva was inosculated with the receptor’s bladder. All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Cyclosporin A (CsA) group, each group included 30 ra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1 mL D-hanks each day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CsA group received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CsA for 15 mg/kg. The serum creatinine levels were observed at days 3, 5 and 10 after transplantation,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also observed at 10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RESULTS AND CONCLUSION: Rat ortho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60 rats, and the successful rate was 85%. The serum creatinine level in the CsA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but the survival time in the CsA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llografts of the control group exhibited typical severe acute rejec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is rat model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a reliable model with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high achievement ratio.Mai HX, Qu N, Zhao L, Huan C, Wang YL, Li XC, Li JT, Chen LJ.Rat models of ortho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1;15(18): 3347-3350. [ ]摘要背景:目前已有多种大鼠肾移植模型建模方式,但在移植时间、移植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方法。
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行原位肾移植术。
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在自制橡胶垫片上分别与受体的肾动脉、肾静脉端端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移植后每日腹腔内输注1 mL D-hanks 液;环孢素A组移植后每日皮下注射环孢素A 15 mg/kg。
记录大鼠生存时间并于移植后第3,5,10天测定血肌酐值,移植后第10天,光镜下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
结果与结论: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成功率为85%。
移植后第5,10天环孢素A组血清肌酐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环孢素A组大鼠肾移植后存活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 < 0.05),移植肾病理可见排斥明显减轻。
提示该模型稳定性强、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关键词:模型,动物;肾;移植;显微外科;大鼠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8.028麦海星,曲楠,赵立,黄晨,王亚林,李学超,李建涛,陈立军.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8):3347-3350. [http://www.crte ]0 引言大鼠是目前器官移植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1-5]。
由于大鼠的肾血管短,手术视野小,端端吻合难度较大,因而以往实验大多采用端侧吻合,但这须阻断大鼠体循环,导致其下半身在吻合期间处于缺血状态。
当开放血管夹后,将发生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6-9]。
有的方法采用带有与供肾动脉和肾静脉相连的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片,分别与受者肾动脉、肾静脉端端吻合,膀胱与膀胱吻合,但术中往往发现主动脉与肾动脉管径相差甚远,吻合后容易漏血。
另一种方法利用供、受体动、静脉袖口式套叠,此方法提高了受体的存活率并缩短了手术时间,但因所用的套管管径有限,在翻转血管壁形成袖口时,使血管腔变狭小,影响移植肾脏血流的恢复,腹腔静脉与肾静脉作端端吻合时,因静脉壁薄弱常引起静脉壁撕裂而导致手术失败。
不阻断大鼠体循环的肾血管端端吻合原位肾移植技术的建立,避免了上述的缺点,采用端端吻合法减少了供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动物的存活率较采用端侧吻合者有明显提高[10-12]。
实验采用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分别与受体的肾动脉、肾静脉端端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的方法。
施行大鼠肾移植。
麦海星,等. 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建立P .O. Box 1200, Shenyang 110004 3348www.CRTER .org1 材料和方法设计:单一样本观察。
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8-01/2009-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 P4,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材料:健康成年雄性的清洁级SD 大鼠60 只,体质量250~300 g ;Wistar 大鼠60只,饲养条件符合SPF 标准。
动物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器械及试剂:自制肾动静脉吻合用的无菌黄色或绿色橡胶垫片采用彩色气球先以生理盐水冲洗,戊二醛浸泡消毒,再剪成6 cm×6 cm 的小片,一端修成半圆形。
实验方法:供受体各60只,均在术前禁食12 h ,自由饮水,10 g/L 戊巴比妥钠30 mg/kg 剂量腹腔麻醉。
麻醉效果满意后,仰卧,背部放置背垫1 块,四肢及牙齿5 点固定于鼠板上,20 g/L 碘伏常规消毒,清洁手术[13-15]。
供体处理:麻醉后,动物取仰卧位,消毒术区皮肤。
取腹部正中直切口,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逐层进入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