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庆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庆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庆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庆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庆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许骏易德琴尹晓水崔敏宋智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庆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现状与问题,总结出当前重庆小城镇在扁平化行政架构和大山区自然本底条件影响下规模特征、产业特征以及县镇关系特征,从而针对性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庆小城镇应实行县镇捆绑发展、重点扶持分类管控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发展策略;重庆

重庆幅员面积8.3万平方公里,是直辖市体制,中等省架构,由于地处我国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区三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有西部方山丘陵区、东南卡斯特山区和东部平行岭谷区、秦巴山区几大地理单元,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城镇空间组织模式也复杂多样。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直辖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距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仍处在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2007年重庆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乡统筹”作为国家使命,如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是重庆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小城镇“连接城乡”“量大面广”,是城乡要素交换、资源流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的关键环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重庆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重庆幅员辽阔,是全国唯一省域构架的直辖市,地形条件复杂,区域发展差异较大。2012年重庆全市实现GDP11459.00亿元,其中主城区4955.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西部第一位,其中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8864.78亿元,渝东北1960.96亿元,渝东南633.26亿元,主城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载体,GDP总量占全市的约43%。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市对小城镇的关注不够,缺乏完整的统计数据。自2007年获批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改革区”以来,我市逐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对小城镇关注日益增强,2011年重庆市规划局成立乡村处,逐步建立完善了《重庆市规划

局镇街乡规划基本信息调查信息库》,并采集了2010年底我市587个小城镇人口、用地、经济、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数据。

2010年底我市共587个镇,主城区73个镇,其中位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50个,之外23个;远郊区县共514个镇,其中位于区县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37个,之外477个。

由于主城区的镇和城区发展紧密相连,发展动力、方向都与城区相似,与独立发展的镇有很大差异,因此本研究以远郊区县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477个独立镇为重点,以2010年底重庆市规划局镇街乡规划基本信息调查信息库采集数据为准。477个镇的镇区常住人口约289万,建成区面积约195平方千米,地区生产总值为2178亿元(平均4.7亿元/镇),约占全市的28%(表1)。

表 1 重庆市小城镇研究范围一览表

2.当前重庆小城镇发展主要特征分析

2.1规模特征

2.1.1人口现状:约20%的镇吸纳了约50%的小城镇人口

在远郊区县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477个镇中,镇区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的镇有80个,占总个数的17%,占总人口的46%;镇区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397个镇,占总个数的83%,占总人口的54%(表 2)。

表 2 远郊区县小城镇镇区人口分层统计表

2.1.2用地现状:约20%的镇消耗了约50%的小城镇用地

477个镇中,建成区面积50公顷以上的镇107个,占总个数的22%,占总面积的58%。建成区面积50公顷以下的370个,占总个数的78%,占总面积的42%(表 3)。

表 3 远郊区县小城镇镇区建成区面积分层统计表

2.1.3经济现状:约20%的镇贡献了50%的小城镇地区生产总值

477个镇中,地区生产总值高于6.5亿的95个,占总个数的20%,占总产值的53%;低于6.5亿的382个,占总个数的80%,占总产值的47%(表 4)。

表 4 远郊区县小城镇地区生产总值分层统计表

2.1.4小结:重庆小城镇处于分层发展阶段,20%为分层界限

综上所述,重庆小城镇现状主要特征是处于分层发展阶段,现状约20%的镇地区常住人口大于1万人,他们吸纳了小城镇总人口的约50%;现状约20%的镇现状建成区面积在50公顷以上,他们消耗了小城镇总用地的约50%;现状约20%的镇地区生产总值在6.5亿元以上,他们贡献了小城镇地区生产总值的约50%。可见当前小城镇分层界限为20%,具体表现为镇区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或建成区面积50公顷以上、或地区生产总值高于6.5亿以上。满足这三项指标中其中一项即可认是当前小城镇先进水平的代表。

2.2职能特征

176个小城镇主要分布于市域长江沿线,一小时圈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垫江平原,渝东南酉阳—秀山用地条件较好的地区。渝东北秦巴山区、渝东南武陵山区鲜有分布。呈现出受

水、土配合条件和交通条件影响较大的特征(图1)。

图1 176个大镇空间分布图

其中一圈86个,约占一半(49%),主要分布在出省通道沿线;渝东北翼72个,占总数41%,主要分布在万开云,长江沿线和垫江平原,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少有分布;渝东南翼18个,占总数10%,主要分布在酉阳—秀山用地条件好的地区,其他范围少有分布(图2)。

就这部分小城镇的产业空间分布而言,1小时圈西北潼南、荣昌等区县以及长江沿线垫江平原区域由于区县域内传统一产发展较好,是重庆主要的粮食以及经济作物产区,是农业中心地型大镇;1小时圈的渝西、南部和东部主要是工业型大镇,由于1小时圈区县城的区位、交通和政策优势,是承接主城产业外溢的第一梯队,在当前阶段,区县城极化作用强,但随着区县工业的发展,部分产业外溢,一些条件较好的镇成为区县城产业链的延伸区,因此,呈现出县镇工业联动发展的特征;渝东北大镇主导产业较为均衡,各类型都有;渝东南主要是具有突出风景、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的镇以及历史文化名镇。

图2 176个大镇空间分布图

小结:结合目前重庆的发展阶段,整体仍处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阶段。区县城应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但由于重庆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区域差异大,小城镇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应结合现有的发展阶段,重点研究县域范围内的县镇关系,以及县域内城镇空间的组织模式,对当前小城镇先进水平的代表(镇区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或建成区面积50公顷以上、或地区生产总值高于6.5亿以上,三项指标中至少有一项达到的镇共有176个)重点扶持,力争做大做强。对于一般乡镇,则应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产业和支农产业,以便更好地服务本地居民和广大农村地区。

2.3县镇关系特征

2.3.1市域城镇体系特点

“一圈两翼”的区域空间结构,即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

峡库区核心地带为渝东北翼,以黔江为中心的乌江流域和武陵山区为渝东南翼。分别发挥三

大区域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争创特色,实现错位发展: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和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依托一小时经济圈带动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市域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图3)一小时经济圈包括主城区及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长寿、綦江、大足、潼南、荣昌、铜梁、璧山、南川、万盛、双桥等23个区县,面积2.87万平方千米。依托长江水系和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网络型、开放式的区域空间结构和城镇布局体系。

东北部地区包括万州、开县、垫江、丰都、忠县、云阳、奉节、梁平、巫山、巫溪、城口等11个区县,面积3.39万平方千米。依托长江以及渝万客运专线、沪蓉高速公路等构成的东北线城镇发展轴,形成以万州为核心,以开县、奉节为主要节点,其它城市和建制镇为基础的带状城镇发展区。

东南部地区包括黔江、秀山、酉阳、石柱、彭水、武隆等6个区县(自治县),面积1.98万平方千米。依托乌江和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渝长客专、毕(毕节)黔(黔江)铁路等构成的东南线发展轴,形成以黔江为核心,以秀山为主要节点,其他城市和建制镇为基础的点轴状城镇发展区。

图3 176个大镇空间分布图

2.3.2县域常住人口比重特征

由于重庆市地形条件复杂,区域差异大,人口在区县域范围内的分布也呈现出与地形条件及职能特点相统一的特征。通过对县域内区县城与小城镇常住人口比重的研究,发现2010年底,城镇人口50%以上居住在小城镇的区县有7个,占总数的24%(图4);其中渝东北有4个,垫江、梁平、云阳、开县;渝东南翼有两个,石柱、酉阳;一小时圈1个,铜梁。这

图4 小城镇常住人口占本区县比重示意图

几个区县或者是地形条件特殊,区县城与小城镇在县域内分处不同的地理单元,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特点;或者是区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区县城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小城镇是传统农业大镇。

2.3.3 县镇关系空间分布特征

从小城镇常住人口占本区县比重的空间示意图(图5),可以看出,小城镇在与区县城人口的比重与地形条件及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呈现高度的吻合性(图6),地形条件较差的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小城镇在县域范围内人口比重较高,而一小时圈及长江经济带上地形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县,小城镇在县域范围内人口比重较低。

图5 小城镇常住人口占本区县比重示意图

图6 重庆市域三维地貌图

2.4 小结

由于长期以来对小城镇的关注程度有限,重庆市域内小城镇的发展基本上遵循内生式的发展路径,地形条件、由地形条件决定的县域资源分布特点以及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重庆县域范围内人口分布的多样性。

由于1小时圈区大部分位于方山丘陵区,用地条件较好,县城位于的区位、交通和政策优势,是承接主城产业外溢的第一梯队;长江经济带水土资源配合条件好,区县城经济发展水平高,规模大。因此,在当前阶段,区县城极化作用强,区县城规模迅速扩大,区县首位度较高,因此人口聚集程度较高。

渝东北翼处于川东平行岭谷区,地形条件复杂,区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上三峡工程影响,城区适宜发展用地非常有限,客观上限制了城区规模;在部分交通、用地、资源条件好的镇,分担了县城的服务功能,与区县城互补发展。如云阳江口镇,巫溪文峰镇等。

渝东南翼为喀斯特地形的山区,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但由于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交界的盆周山地,自然资源丰富,承载了奉节以东的三峡核心景区、武隆大仙女世界自然遗产区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文化生态资源区。部分镇风景旅游资源突出(如石柱黄水镇),且与区县城分属不同的地理单元有山脉的阻隔,在主城休闲度假需求带动下发展较快,形成

与区县城并列发展局势。

3.重庆小城镇发展策略

3.1县镇捆绑发展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对山坡地土地的需求也必将进一步加大,山地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加大,人-地关系矛盾更为突出,因此科学组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好山地人地关系是山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集中,是城市文明和效率的本质体现;分散,则是山地城市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集中与分散,是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应对城市高密度化浪潮中现代山地城市人-地关系矛盾的基本策略思想,重要的是对集中和分散有一个“度”的把握1。

3.1.1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极多点式县镇捆绑空间形态

重庆是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全市地貌形态类型有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和平坝等8大类,其中山地(中山和低山)面积62400多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5.8%;丘陵面积近15000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8.2%;台地面积2900多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6%;平坝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仅占幅员面积的2.4%。因此在城镇空间组织中应体现“多中心”特点,尤其是位于山区的区县,区县城和小城镇分属不同的地域单元,有的小城镇在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上比区县城更具有优势,因此,在县域范围内应采取多点多级的小城镇与区县城均衡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按照集中与分散的原则组织区县域生产,带动区县域经济。

根据自然本底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理单元集中与分散的度不尽相同。重庆基本分为西部方山丘陵区、东部平行岭谷区和秦巴山区、东南卡斯特山区几个地理单元,在方山丘陵区用地、交通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处于承接主城工业外溢阶段,其县镇捆绑发展中呈现出“多点”式,有些捆绑的镇可达4个左右;渝东北翼次之,渝东南翼最少。

3.1.2实行差别化县镇捆绑发展策略

不同地理单元的区县主要捆绑关系类型也不相同,主要有工业联动、职能互补和职能并列三种类型。其中工业联动型县镇关系主要在一小时圈,职能互补和并列两种类型主要在两翼 (图7) 。

1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城市生态规划,2005年第29卷第1期

图7 主要捆绑关系类型分布图

3.2重点扶持分类管控

结合目前重庆的发展阶段和小城镇发展特点,建议采取按发展水平管控和按产业特点进行分类管控,两种政策进行叠加的方式对小城镇进行管理。

3.2.1按发展水平管控

镇现状规模是其区位、资源禀赋、政策等各项因子长期叠加的结果,按发展水平分类本质是按发展阶段分类,对现状发展好的应加强产业及较为高端的公共设施扶持,对现状发展一般的可针对性加强公共服务,增加规划管控的科学性。

3.2.1.1 规模较大、经济发展和基础条件较好的镇

规模大、经济发展好的镇是指镇区常住人口规模在1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在0.5平方千米以上,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以上的镇,三项指标满足其中一项的共176个,它们大多

数是工业镇、突出的风景和旅游资源的镇和历史文化名镇,有少量现代农业型。

这类镇是未来小城镇发展的重中之重,对特色镇,在强化已有帮扶政策的同时,要优先政策设计和制度设计,扶持加快发展;对工业镇,要使之成为区域工业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污染治理和排放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对现代农业型镇,要增强农业生产组织能力,带动周边农业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3.2.1.2 一般中小规模的镇

一般中小规模的镇是指规模在1万人以下,建成区面积在0.5平方千米以下,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以下的镇,这类镇量大面广,发展动力不足,经济水平落后,大部分以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基本的集市、医疗、教育等服务为主。

这类镇发展策略重点是完善日常便民、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养老托幼等基本服务功能,发挥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改善环境,提升品质,不盲目扩张。

3.2.2按职能类型管控

镇的主导产业类型决定其职能从而影响与区县城的关系。按职能类型进行分类,一是可以明确部分镇与区县城的捆绑发展关系,做大做优区县域经济,如对有集群的工业镇做大做优,对散点工业镇的控制规模;二是可以明确各类型镇规划设计指引方向,合理控制规模和平衡各项建设用地,发挥好镇职能(图8)。

图 8 按主导产业管控的镇分布图

3.2.2.1 工业主导型镇

工业主导型镇是指第二产业总值占总地区生产总值50%以上的镇,有118个。

其中在重庆市镇平均水平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为4.7亿元)的工业镇有65个。按经济增长驱动力分为内生型和嵌入型。嵌入型主要分布在与主城接壤区县和长江、交通干道沿线的镇,且规划、建设有区县工业园区。内生型主要分布在渝西地区和渝东北地区,且在规划、现状交通干道沿线。

这类镇应要使之成为区域工业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污染治理和排放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3.2.2.2 农业中心地型镇

农业中心地型镇是指第一产业总值占总地区生产总值50%以上的镇,有139个,50%的镇分布在渝东北地区。这类镇为农业大镇,主要为重庆提供粮食、蔬菜供给,在产业选择上

应依托现代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避免化工等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

3.2.2.3 商贸服务业主导型镇

商贸服务业主导型镇是指第三产业总值占总地区生产总值50%以上的镇,有27个。这类镇多位于省道、国道交通沿线,区位优势明显,主要为周边镇、乡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应提升商业类型。

3.2.2.4 具有突出的风景和旅游资源的镇

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场、溶洞、山区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有2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5个。这类镇近年来发展较快,发展质量较高,其发展策略重点是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提升旅游景区的可达性,增强旅游服务能力,保护资源,塑造风貌,发扬特色。就近统筹安排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形成农民自我建镇、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局面(图9)。

图9 具有突出的风景和旅游资源的镇分布图

3.2.2.5 历史文化名镇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历史文化名镇26个。这类小城镇要注重地脉和文脉的保护和传承,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对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图10)。

图10 历史文化名镇分布图

3.2.2.6 矿产资源主导型的镇

主要分布在两翼资源丰富地区,有20个,镇区发展内在动力强劲。这类镇发展策略重点是结合区域性工业布局,配合工业生产,避免走粗放式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协调城镇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关系,发展新兴产业,强化资源开采区的生态治理和生态恢复(图11)。

图11 矿产资源主导型镇分布图

3.2.2.7综合型镇

综合型镇是指三次产业发展比较均衡的镇,有129个,占镇总个数的30%左右。这类镇主要为乡村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应完善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养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挥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改善环境,提升品质。

4.小结

重庆地处我国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区三大地形单元交界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形的特殊性,导致了重庆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的特殊性。有的小城镇与区县城分别地处不

同的地理单元,有的小城镇在区位上比区县城更有优势(紧靠交通干线或者毗邻水源地),有的小城镇资源禀赋比区县城更为优越(有突出的风景旅游资源或者是历史文化名镇),这些小城镇与区县城在县域范围内呈现出多点、多极的空间特征,在带动周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与区县城担负着同样的重任。

综上所述,由于小城镇在城镇体系中连接城乡的特殊地位,并不适宜全面的工业化,应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对于少数有产业发展优势及拥有特定资源优势的小城镇,应给予必要的扶持,重点城镇重点推进,力争做大做强;对于大量的一般小城镇,应充分发挥对广大农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改变部分小城镇的落后面貌,提升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是促进健康城镇化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中国建制镇统计资料.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1995.

[5]重庆统计年鉴.2011.

[6]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分析[R].2011.

[7]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的通知([84]国发165号).1984.

[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意见(渝府发[2010]90号).2010.

[9]全国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知识读本——建设篇.

[10]张松.21世纪日本国土规划的动向及启示[J].国外规划研究,2002(12).

[11]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J].规划师,2003(11).

[12]魏强,中国西部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与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2.

[13]鲁成,王方.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9, VOL.23,No.6.

[1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背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5]黄国强.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16]霍玉婷,李艳蓬.天津小城镇建设背景及规划方法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集.2010.

[17]程伟彬,孙媛媛.影响中心城镇建设发展的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5).

[18]于红,姚建.优美小城镇及其建设内容初探[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C],2003.

[19]小城镇,“微”生活——基于城市美学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尺度抉择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20]耿虹,罗毅.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

[21]刘翠翠.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2]王锋.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23]何选高.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6).

[24]魏强.中国西部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及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2(2).

作者简介:许骏(1977- ),女,硕士,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易德琴(1978- ),女,硕士,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尹晓水(1986- ),女,硕士,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规划研究人员、工程师。

崔敏(1977- ),女,硕士,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规划研究人员、工程师。

宋智(1974- ),男,博士生,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研究三部部长、工程师。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1章。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第一时间做出了初步解读。 《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关注盘古智库(微信搜号码:pangoalzhiku,查找公众号:盘古智库),回复关键词“316”,可以看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第一篇规划背景 第一章重大意义 第二章发展现状 第三章发展态势 【第一篇规划背景】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一章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 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渝府办发[2016]66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4.27 【实施日期】2016.04.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渝府办发〔2016〕66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2016年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4月27日 2016年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要求,现就2016年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促进人口合理分布。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协调完善配套政策,创新人口管理,推动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推动落实《引导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人口向城市发展新区与都市功能拓展区有序转移的工作方案》,抓好两个生态区人口减载,强化城市发展新区与都市功能拓展区人口承载能力建设,推动各功能区人口合理分布。(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 (二)研究制定我市居住证管理实施细则。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精细化服务,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三)推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研究制定《重庆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口迁移登记实施办法》。按照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相适应的要求,逐步取消与户口性质挂钩的政策标准设置,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财产和收益分配权、征地安置、社会保险、城乡低保、“三属”定期抚恤、计生奖励扶助等。(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农委、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四)结合新型城镇化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创新投融资模式,力争全年完成8万建卡贫困人口搬迁。在县城、小城镇或工业园区附近建设搬迁集中安置区,推进转移就业贫困人口在城镇落户。(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房管局)(五)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其他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牵头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六)建立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以住房租赁为主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80 摘 要: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 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又是当今城镇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当前发展的问题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释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发展小城镇应把握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城乡规划的角度为怎么发展小城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 ;机遇;挑战;策略Abstract:Developing small cities is a way to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 e v e l o p m e n t ,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so, following a new path of urbanization is a trend in toda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 of small citie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t h e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a n 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small c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from the Angl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in the end.Keywords:new urbanization;small cities; opportunities;challenge;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080-02 1 引言 随着2011年我国内地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小城镇作为沟通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不仅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现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城乡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保持稳健的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发展小城镇。 2 小城镇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2.1 小城镇的定义 关于对小城镇的具体定义,各个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小城镇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镇),有的人认为小城镇是指小城市和建制镇,还有的人认为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农 村集镇。从行政建制来说,宪法规定,“镇”作为“县”以下层次的一级行政建制,其对应的行政管辖范围一般是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的、包括大量农业用地和以农业人口居住为主的村庄在内的“镇域”。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镇”又分为“镇域”和“镇区”两部分,镇区通常为镇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其面积通常很小,是一个镇的核心区域;镇域则包括其他的农田、林地等农业用地和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村庄用地。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城镇一般是指以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的镇区部分,具有一定的非农业人口、非农产业聚集规模,并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是当地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小城镇发展不仅仅是指发展和完善原有镇区区域,还应包括以原有镇区为基础,带动周边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移,实现农村城镇化。 2.2发展小城镇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小城镇不仅对农村地区有重要意义,对大、中城市,甚至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仇保兴部长总结了小城镇具有中间传导、分工、示范、提供就业、吸引劳动力和服务农业发展六大功能。具体来看,小城镇首先承担着大中城市向农村的经济辐射的传递功能,是农村和城市进行商品、信息交换的中转站;其次,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在生产成本、环境容量、自然禀赋三方面有协同作用;第三,小城镇是向农民展示城市文明的橱窗,也是推行科学技术的示范基地;第四,小城镇的创业与就业的成本较少、门槛较低,可以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五,小城镇是农业调整结构的引导中心,可以服务农民和农业。可见小城镇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价值,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我国小城镇发展概述 3.1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自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以来,我国的小城镇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0683个(含县城关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18万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39亿。在这些建制镇中,已经有14674个建制镇编制了总体规划,占总数的87.5%。全国村镇建设总投入达到10808万元(2010年《全国城乡统计年鉴》)。 3.2小城镇发展的问题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取得 了一定的成就,但具体来看,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处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背景下,再加上部分领导政绩工程的心态,导致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我国的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城镇规模源于长久形成的行政区划,由于早期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低,而较小的城镇规模有利于管理,故形成了现阶段城镇规模较小的局面。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以及改革的深化,小规模的城镇由于发展空间以及辐射区域的狭小,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又难以扩大其规模,形成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聚集。 第二,资金短缺导致小城镇建设高速度、低质量。 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关键问题。我国小城镇建设,虽然投融资体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对于大部分小城镇来说,地方政府投资仍是主要渠道。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建设虽然速度快,阻碍小,成果明显,但是受到乡镇官员任期的影响,建设项目往往投入短,见效快,生命周期较短。并且小城镇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不能依靠市场手段调节和维系其投资建设,缺乏吸引企业投资的能力,使得小城镇的建设缺乏长久的动力和支撑,小城镇发展质量不高。 第三,小城镇建设重“工”轻“农”。忽视发展农业经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我国目前小城镇发展的一大特点。虽然我国大力推行以城市反哺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城乡统筹战略,但是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其发展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一味地壮大其工业结构,占用大量土地新建工业园区,企图通过招商引资来获得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会造成对土地及资金的浪费,而且引进的多为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对原有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笔者认为对于小城镇来说,农业是其区别与城市的优势产业,是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推力,故小城镇的建设应该重视和农业的关系,把握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尺度。 第四,小城镇建设缺少合理规划。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小城镇开始主持了总规的编制,但是有的小城镇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过分地强调其发展优势,夸大其定位,忽视其资源禀赋,使得在实施层面很难得以落实;其次,在规划实施中往往是优先布局产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较为迟滞, 作者简介:周维思(1991-),女,湖北黄石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Small C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周维思 Zhou Weisi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发布《2013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政策评估报告》,报告主题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走势专题分析》。报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进行回顾,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大特点。 回顾历史,国内外形势决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不足60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近7亿人,城镇化率由10.6%上升至52.6%,城镇化道路经历了起步——调整——快速——加速的曲折过程。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旧模式下的城镇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城市建成区规模快速增长,而城镇人口的增速相对较低,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还要更低。2)旧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甚至不惜牺牲农村、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导致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城乡间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失衡。3)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从30余年的发展结果来看,由沿海地区发展来带动中西部地区梯次发展的所谓“雁行发展模式”或“梯度发展模式”未能如愿出现,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拉大。 三大特点,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运而生 自2003年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思路逐渐明晰。 特点一:以人为本,重质量轻速度。为解决城镇化中人口迁移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此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扩大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如何从粗放型的扩张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解决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在此其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特点二:一体化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不均衡”是旧城镇化的诟病,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以及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异。新型城镇化注重区域间协调发展,并“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的意见 各市( 州) 、县( 市、区) 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互动发展,是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从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创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够。从发展阶段看,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以下简称“两化”) ,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加快缩小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新型工业化

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就是要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结合。 当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是把握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推“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势头,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宁越敏 杨传开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Ning Yuemin Yang Chuankai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As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gradually emerging. With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the transition of urban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o, the concept of new urbanization is put forward, and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hot topic and focus of attention. The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 and then analyze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Last,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ur strategic focus of new urbanization.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传统城镇化道路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推动下,城镇化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新时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回顾了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然后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角度探讨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最后就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若干思路。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城镇化发展新动力;以人为本,促进社会融合建设包容性城市,推进以国民为对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进体制创新,关注小城镇发展,提升小城镇发展活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融合;生态文明;新型工业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作者简介:宁越敏、杨传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地产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编者按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为工业地产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趋势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实践方式。工业地产是我们企业必须要具备的发展能力之一,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分析研究与实践。作者在此文中,详细介绍了工业地产的发展历史和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并大胆地预测了工业地产良好的发展前景,观点鲜明地表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工业地产的信心和希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地产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前言 今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这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通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展开,也成为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亮点。在《规划》出台之后,伴随着国际形势趋于利好,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转型与升级,工业地产必然在生态工业园区、智慧城市、工业物流地产等方面迎来新一轮的市场发展机会。 新型城镇化针对目前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过分追求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等问题,未来单纯以住宅为主的新城新区规划将受到严格限制。而对于现有的新城新区,未来将加强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逐步纠正新城新区空心化。很明显,要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创建宜商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必然离不开工业地产的发展,工业地产的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中之重。 可见,在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工业地产所面临的新机遇和发展趋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工业地产的概念、环境、机遇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来重点阐述和分析。 一、工业地产综述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报告中可以得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而工业地产是这一进程的必然产物。 工业地产是指在新经济、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以工业楼宇、工业厂房、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用房为主要开发对象,集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为一体的工业物业总称。工业地产的发展与工业园区的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在专业的工业地产商出现之前,工业地产就是工业园。

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其思路对策

课题组: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其思路对策 [作者:中共绍兴县委党校课题组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点击数:185 时间:2011-1-11 录入:张吉星] 内容提要:建设新型城镇,是工业化强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应有之义。在新时期新阶段,绍兴县主动顺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达、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建设目标,并启动了首批五个镇的新型城镇建设试点。这是立足县情实际,应对竞争挑战,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思路对策,对于从理论上廓清新型城镇建设中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而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动力制约因素思路对策绍兴县柯桥镇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已成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客观的必然选择。作为工业化起步较早、又率先步入市场化轨道的绍兴县来说,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大量集聚以及城镇居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原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及其服务功能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然要求通过新一轮城镇建设——新型城镇化,来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更快地实现城乡统筹,更好地化解民生领域的问题。最近,绍兴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发达、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建设的目标要求。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作为发达地区的绍兴县,主动顺应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建设趋势,从县域实际出发而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在新时期新阶段建设新型城镇,这既是个操作层面的问题,也是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廓清,进而更有效地指导和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发达地区出现的新一轮城镇化的客观趋势,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这需要我们从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去探求建设新型城镇的动因。 1.对城镇化的理性反思。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旧式城镇化而言的。旧式的城镇化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于指导思想上的不切实际,规划设计上的单一粗放,从而带来实际运作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城镇建设相对滞后。绍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者,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城镇化建设行动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浙江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xx〕1098号),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杭州市要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通过流动人口积分落户方式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省公安厅负责,xx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督促各地落实居住证制度,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赋予居住证持有人更多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断提高居住证含金量。(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

负责,xx年9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xx〕44号),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省财政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四)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研究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省国土资源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五)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鼓励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负责) (六)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各地区要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受教育与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摘要: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基于国际城镇化历史 演变的一般趋势,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历史积累与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新型城 镇化更加注重通过满足人的需求来实现城镇化,包括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和 权利的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 引言 虽然当前国家推行的“特色小镇”建设,赋予了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等重任,但“特色小镇”仍然需要回归到现代城镇体系,惟有此,“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如 今房地产业两极分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去库存”的背景下,以房地产企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非但不可行,而且势必会导致房地产库存增加,只有小镇产业发展的特色化,才能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背景、关键特征与发展机遇 1.1 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主要要首先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正如2014年我国所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所指出,应该做到对城镇生产区、办公区、商业区、生活区等等功能区的有效规划与建设,并全面推进功能 混合与产城融合,实现对城镇化空间结构与管理格局的发展方向优化。对于特色小镇的规划 建设而言,它应该基于先质后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来推动小镇综合发展,实 现它对于城市中心人口过于密集的疏解功能。从特色小镇的宏观发展规划来看,它也应该充 分体现自身特色产业,将农业服务与“三农”真正结合,大力开发特色资源与区位优势,将小 镇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并通过新型城镇化理念引导,包括市场培育运作、商贸物流、资源 加工配合交通枢纽大力建设来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城镇。本文认为,特色小镇在发展规 划方面一定要抓住城镇化优化发展机遇,做到科学发展自身定位,明确城镇功能内容,实现 对人口经济集聚能力的有效导向,即将人口与产业从大城市及城市主城区中引导、分散、转 移出来,为城市周边小镇带来更多资源与发展机遇,实现城市乡镇共同发展。 1.2 基于中观层面的特色小镇发展指导响应 从中观层面来看,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 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资源、项目与产业整合,实现区域性产业集聚与升级,为特色小镇持续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再看中观层面,特色小镇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对产业进行 定位,对文化内涵与社区功能进行明确实施,进而实现发展空间平台的有效完善,为地区生 态环境发展助力,特别是强化政府方面的引导,做到服务保障到位。 2 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素 2.1 “新”—创新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修正和优化,更注重质量和内涵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一是创新,把握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变革趋势,将智慧城市、“互联网+”、健康城市、低碳经济等新的发展理念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新载体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二是协调,从传统城镇化的二元结构框架向 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框架转变,将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镇产业转型升级结合 起来,突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互补性;三是绿色,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中要遵循资源 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原则,坚持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依托现代技术开发新能源、新材料, 打造绿色城镇;四是开放,顺应全球化发展需要,在开放环境下谋求发展,既要打破行政区 划限制,在大开大合的城镇体系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 手段植入新鲜活力;五是共享,既要实现城乡人民共享特色小镇发展成果,同时又要增强特 色小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引领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2.2 “特”—强化特色塑造 特色小镇建设要在“特”字上做足文章,强化特色塑造,避免小城镇建设的同质化。“特”重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部署为

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X政发〔X〕3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安居乐业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打造关中西部城镇群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着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布局和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发力、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政策组合,推动户籍、土地、财税、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配套。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根。 (三)主要目标 年均实现1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X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一市一区一路”城镇空间格局和“X镇级市—西周文化景区(县城)—重点镇—一般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三个1亿人”战略和《X市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加快落实《X县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一定年限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职学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农民工凭相关证件和证明可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触觉的延伸,以乡镇为单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结合我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形势,做出符合国情现状的城乡规划,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当下我国城乡规划的理念、模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会促使我们在进行城乡规划时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以便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对当下城乡规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转型。 标签: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由于经济社会条件和区域的差异性,小城镇拥有不同的矿产、文化、自然、人文、经济等资源。我国小城镇经济化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小城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目前,根据我国小城镇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不同,我国的小城镇表现为不同的类型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是基于促进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和根本转型而提出和实施的,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以促进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要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首先,应该重视对于人这个个体的全方面发展,并且充分发挥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其次,要从城乡关系上,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得实现只重视城镇发展而忽视乡村发展向城乡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转变,最后要从动力机制上,实现农、工、商向城市的转变,保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在制度创新上,要从自下而上的探索向顶层设计和基础创新相结合的政策保障方向转变。 二、城乡规划转型的必要性 我国的城镇化需要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转变。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是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更不是追求城乡的“一样化”。而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不是追求城乡的一致化,更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按照规律协调发展,整个世界都有它特定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没办法脱离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事物独立的发展,城镇的发展和乡村的发展协调是个典型的例子,走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道路,包括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的协调发展、城乡文化和风貌特色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内容。同时要保证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小城市的发展也不能滞后,不能一味地发展大城市,否则很容易失去平衡。 三、城乡规划转型思考之“以人为本”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摘要:我国城乡发展中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社会、经济、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是四大城市密集地区,即: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和辽中南地区。80年代以来,这些地区的小城镇经济在工业化浪潮中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以乡镇企业为动力的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推进了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同层次的聚居点建设在广大的地域上大规模、高速度地展开。这些地区原本人口众多、城镇密集,资源和环境压力大,高速的发展带来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小城镇的重复建设,布局无序,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寻求发达地区小城镇协调发展,探索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当务之急。本论文旨在探索中国发达地区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从而实现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并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城乡发展;城镇化;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城镇 化的进程,也使小城镇结构由农业形态转变为城市形态。当小城镇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空间形态完成了快速扩张之后,随之将进入一个挖潜、优化的阶段,产业结构和小城镇结构都将发生重要的转变。发达地区小城镇政府如何保障小城镇得到有序、合理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保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增强综合竞争力,已经严峻地摆在小城镇政府的面前,迫切需要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城镇结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来保障小城镇结构的转变,使小城镇得到科学、有序和健康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小城镇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必然反映在小城镇结构与形态上,因此,各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寻求不同的发展模式,政策及各具特色的建设途径。但是,对于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变的保障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研究的意义,目的为适应发达地区小城镇飞速发展的需要提供系统性的科学思想,特 别是对当前小城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空间的急剧扩展,经济超常规增长、社会进步滞后与社会保障不健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为我国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小城镇城镇建设、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创造小城镇和谐的社会氛围。发达地区小城镇通过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也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随着小城镇数量增加和实力迅速增强,已经呈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局面,小城镇建成区与乡村社区边界模糊,使人无法分清“城镇”与“乡村”。但在经济快速增长,小城镇循序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不断出现: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产出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乡村建设混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外来人口不断迁入,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等等,以往灵活的“自下而上”的村镇经济推动模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研究,寻求解决的途径,将会严重制约发达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二次腾飞,也将对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因此,需要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特点、城镇结构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紧迫问题进行研究,从城市规划学和城镇管理的角度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