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格式:docx
- 大小:18.93 KB
- 文档页数:7
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0A)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为第四大致残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一、定义0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数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
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0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0A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继发性0A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二、诊断(一)临床表现I.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疼痛及压痛是0A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36. 8%-60. 7%;疼痛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其中以髓、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
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寒冷、潮湿环境均可加重疼痛。
0A晩期可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
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其明显。
2.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髓、膝关节。
晨起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俗称晨僵,活动后可缓解。
关节僵硬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至十几分钟,极少超过30min o患者在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绞锁,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最终导致残疾。
3.关节畸形:关节肿大以指间关节0A最为常见且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
膝关节因骨赘形成或滑膜炎症积液也可以造成关节肿大。
4.骨摩擦音(感):常见于膝关节0A。
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可以出现骨摩擦音(感)。
5.肌肉萎缩:常见于膝关节0A。
关节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可以导致受累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无力。
(二)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为0A明确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辨别诊断1.膝关节半月板毁伤:有外伤史,伤后关节痛苦悲伤.肿胀,有弹响和交锁现象,膝表里间隙压痛.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尤显著.麦氏征和研磨实验阳性.2.髌下脂肪垫毁伤:有外伤.劳损或膝部受凉病史.膝关节痛苦悲伤,下楼梯为甚,膝过伸位痛苦悲伤加重,髌下脂肪垫压痛显著,膝过伸实验阳性,髌腱松懈压痛实验阳性.X线膝侧位片,可见脂肪垫支架的纹理增粗,少数可见脂肪垫钙化暗影.3.髌骨软化症:膝关节运动量越大,痛苦悲伤越显著,且有过伸痛,行走无力.膝前侧.下端.内侧.外侧及腘窝均有压痛,按压髌骨时伸膝,可触及摩擦感及痛苦悲伤.髌骨研磨实验阳性.4.膝关节侧副韧带毁伤:在韧带毁伤部位有固定压痛,常在韧带的高低附着点或中部.膝关节呈半愚昧位,运动关节受限.侧方挤压实验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办法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重要转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重要表示是关节痛苦悲伤和运动不灵巧,X线表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沿有唇样增生.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服.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关节炎,现实并不是炎症,重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殊是关节软骨的老化.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年轻,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广义的骨关节炎还包含其他一些无菌性关节炎疾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办法:1.重复劳损或创伤史.2.膝关节痛苦悲伤和发僵,凌晨起床时较显著,运动后减轻,运动多时又加重,歇息后症状缓解.3.后期痛苦悲伤中断,关节运动显著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消失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4.膝关节屈伸运动时可扪及摩擦音.5.膝关节正.侧位X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症结词:。
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 患者病史:患者通常需要提供其疼痛的症状,特别是膝关节的疼痛,并说明疼痛的持续时间、频率和程度。
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是否有晨僵现象,以及是否有骨摩擦声、骨性压痛、骨性膨大等情况。
2. 症状和体征:骨关节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及压痛,活动后疼痛增加,休息后缓解。
骨关节炎患者多无晨僵,如果因手部出现晨僵也一般小于半小时。
骨关节炎患者晚期可伴有肿胀但无明显热感,伴有骨性膨大等。
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表现为持续疼痛,为炎症性疼痛,通常是夜间疼痛更加明显。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晨僵现象,晨僵可达1小时以上。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症状上虽然都有疼痛、晨僵、肿胀等症状,但在具体表现上是有所差距的。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标准也是骨关节炎诊断的重要依据。
例如,膝关节站立位X光片或者磁共振检查,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以及骨赘的形成。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骨关节炎。
同时需要注意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鉴别诊断。
骨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骨科疾病是指与骨骼、关节、肌肉、筋膜等方面有关的各种疾病,常见的有骨折、肌肉劳损、关节疾病等。
由于人体的骨骼、关节等处于不断运动、负重等状态,因此这些部位容易受到机械性损伤和病理性损伤,因此对于这类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一、骨科疾病的诊断骨科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病史询问主要是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生时间、病程、疼痛情况等,有助于医生快速定位病灶;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局部骨骼、关节、肌肉等的体征、检查疼痛点和肌力等。
在这两个方面做足了功夫,便可以帮助医生迅速对骨科疾病进行初步的定位诊断。
二、关节炎的诊断关节炎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关节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红肿等。
关节炎的诊断首先要排除其他物理性损伤所导致的关节疼痛,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方式和职业环境等方面。
专门的诊断方法有针对关节吸取滑液、关节X光、CT和MRI等。
三、肌肉劳损的诊断肌肉劳损是指肌肉因受到过度拉伸或撕裂而导致的损伤。
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僵硬、肌肉松弛等。
肌肉劳损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等进行全面评估。
在诊断过程中,可以借助X光、MRI等专门检查手段进行辅助诊断。
四、骨折的诊断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局部肿胀等。
骨折的诊断主要通过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或骨密度鉴定等来确定骨折的具体位置、形状和类型。
五、骨肿瘤的诊断骨肿瘤是一类罕见的骨科疾病,常见的有骨癌、骨嗜酸细胞瘤等。
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变形、肿块等。
骨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整体骨扫描等。
六、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骨性关节炎是指由软骨退化和骨性增生导致的关节疾病。
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受限等。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借助临床症状、X光、MRI影像以及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
七、鉴别诊断在骨科疾病的实际诊断中,鉴别诊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骨关节炎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概述骨关节炎(Osseous arthritis,OA)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是一种关节软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病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
临床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
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前者发病主要与增龄、关节载荷传导紊乱、骨内压增高、肥胖、遗传(Ⅱ型胶原遗传缺陷,与HLA-B8、DK3相关)、免疫异常等有关。
近年实验研究又认为,雄激素有促进本病发生作用,而求偶素则能抑制本病发生。
继发性骨关节炎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创伤和关节炎症之后,常见于关节先天畸形、关节创伤、骨缺血性坏死及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假性痛风、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大骨节病、剥脱性软骨炎、滑膜软骨瘤病等多种疾病。
本节主要讨论原发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在中医学称之为“骨痹”,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寒气至,骨髓酸痛,名日骨痹。
”其记载首见于《素问·长刺节论》篇中,认为是一种寒湿痹。
继后,《圣济总录》、《张氏医通》、《类证治裁》等医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均有阐述。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及治疗方法,对本病的认识较前有所深入。
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内因为肾气虚衰,外因为风寒湿邪侵袭,而内因占主导地位,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又可有痰瘀互阻或邪郁而化热的表现。
治疗上以补肾活血化瘀为主的治则为多数医家所肯定。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原发性骨关节病以4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女性患病多于男性,在65岁以上人群几乎普遍存在;继发性骨关节病的发病年龄则随原发病的不同而异。
本病多表现为慢性迁延性发病,起病缓慢,无明显周身症状,只有少数病例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
其症状特点为逐渐发生的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感和活动受限。
(二)体征1.手骨关节炎 指间关节炎多为原发性,远端指间关节肥大,在末端指骨底部出现结节,质硬似瘤体,称为Heberder's结节,出现于近端指间关节的称为Bouchard's 结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外伤史,伤后关节疼痛、肿胀,有弹响和交锁现象,膝内外间隙压痛。
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尤明显。
麦氏征和研磨试验阳性。
2.髌下脂肪垫损伤:有外伤、劳损或膝部受凉病史。
膝关节疼痛,下楼梯为甚,膝过伸位疼痛加重,髌下脂肪垫压痛明显,膝过伸试验阳性,髌腱松弛压痛试验阳性。
X线膝侧位片,可见脂肪垫支架的纹理增粗,少数可见脂肪垫钙化阴影。
3.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活动量越大,疼痛越明显,且有过伸痛,行走无力。
膝前侧、下端、内侧、外侧及腘窝均有压痛,按压髌骨时伸膝,可触及摩擦感及疼痛。
髌骨研磨试验阳性。
4.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在韧带损伤部位有固定压痛,常在韧带的上下附着点或中部。
膝关节呈半屈曲位,活动关节受限。
侧方挤压试验阳性。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
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
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
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
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关节炎,实际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
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
广义的骨关节炎还包括其他一些无菌性关节炎疾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1.反复劳损或创伤史。
2.膝关节疼痛和发僵,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3.后期疼痛持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
4.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可扪及摩擦音。
5.膝关节正、侧位X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
关键词:膝关节疼痛鉴别诊断1.各种关节炎所致膝痛、关节内损伤与病变(1)半月板损伤:多有外伤史,关节间隙可有压痛点,休息后疼痛消失,Me,Murray 征阳性,可有关节交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鉴别诊断上肢及上肢带骨骨折锁骨骨折[类病鉴别〕1、肩锁关节脱位锁骨外端高于肩峰,甚至形成梯状崎形,向下牵拉上肢时,骨外端隆起更明显;向下按压骨外端可回复,松手后又隆起;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脱位。
2、胸锁关节脱位两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可有异常活动,锁骨内端可突出或空虚。
3、臂丛神经瘫疾易与婴幼儿锁骨骨折相混淆。
前者锁骨仍完整,同时可见典型的肩部内收内旋、肘部伸直畸形;一般在2个月—3个月后可有显著恢复。
肩胛骨骨折〔类病鉴别〕1、肋骨骨折伤后胸部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挤压胸廊时,骨折部分疼痛加剧;有时可合并气、血胸;X线片示肋骨骨折.2、肱骨外科颈骨折多为传达暴力所致,上臂内侧可见瘀斑,有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肱骨大结节骨折〔类病鉴别〕l,肩关节前脱位受伤机制与本病相近,也表现为肩部肿痛,活动受限.但有方肩畸形,可扪及异位肱骨头,肩关节弹性固定.有时两者常合并存在.2、肩峰骨折均为肩部肿痛,但压痛点位于肩峰部,被动外展时可有一定的活动度;x线片可见肩峰骨折.3、肱骨外科颈骨折症状、体征相似,但本病肿胀及瘀斑较明显,肱骨上端环形压痛,可有异常活动;X线片见骨折线位于肱骨外颈.亦可两者合并存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类病鉴别〕1,肩关节前脱位亦表现肩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典型方肩畸形;但伤肢外展250一300位弹性固定,搭肩试验阳性;X线可鉴别.有时两者合并存在.2、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外侧大结节处压痛,外展活动受限,上臂内侧无瘀斑,无环形压痛.3、肩部挫伤系直接暴力所致.局部皮肤有擦伤、瘀斑,肿胀、压痛局限于着力部位,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线片无骨折征象.肱骨干骨折〔类病鉴别〕1, 肱骨外科颈骨折肿痛在肩部,肱骨上端压痛;X线正位片及穿胸位可显示骨折线在肱骨解剖颈下2厘米一3厘米;治疗后骨折多能愈合。
2、肱骨肱骨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较明显,呈靴状畸形;X线片示骨折线在肱骨下端扁薄处;治疗后常遗有肘内翻畸形.3、上臂扭伤压痛局限于损伤部位,有牵拉痛,上臂功能障碍较轻;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无异常活动.肱骨髁上骨折〔类病鉴别〕1、肘关节后脱位儿童肘关节后脱位极少见,脱位后肘后三角关系改变,患肢缩短,屈肘弹性固定;X线摄征可确诊.2、肱骨外髁骨折肿胀及压痛局限于肘外侧,有时可触及骨折块;X片摄片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肱骨髁间骨折〔类病鉴别〕1.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疼痛相对较轻;X线片示骨折线未波及关节面;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2、肘关节后脱位弹性固定于135。
重度骨关节病诊断标准
重度骨关节病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和体征:患者通常会出现严重的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可能伴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2. 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可以显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等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关节内结构的变化。
3.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炎症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ESR)、
C 反应蛋白(CRP)等,以评估关节炎症的程度。
4. 功能评估:通过关节活动度、力量和功能测试等评估关节的功能状态。
5. 疾病分期:根据骨关节病的严重程度,通常将其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重度骨关节病通常指晚期阶段,此时关节结构已经严重受损,症状和体征较为明显。
骨关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锋由于骨性关节炎的广泛流行,世界卫生组织把 2000---2010 年定义为骨性关节炎的10 年,反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对骨性关节炎的重视程度。
一、骨关节病的定义骨关节炎有很多的名称,可以称为骨关节病,或者是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
这些名称都反应了它的一个特点:表现的是老年性的肥大增生变性的骨关节病。
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的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和骨赘形成。
骨关节病是相当常见的慢性的进展性的关节病。
如果考虑病因有两个方面的共同影响。
一方面是力学的因素,另一方是生物学的因素,它们的共同作用于一些软骨细胞,一些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质,导致降解和合成失衡。
国际骨关节炎的一个研讨会提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这样子。
临床上的特点总结为两句话:是中年以后的慢性、变性性关节疾病;多累及手的小关节和负重大关节。
二、临床特点首先来就诊的主要问题是关节疼痛。
以负重的大关节,比如膝关节为例,看看关节疼痛是什么特点。
这些病人很可能早期为髌骨的疼痛,上下楼的疼痛,蹲起的疼痛,髌骨软骨的磨损。
其次出现胫骨关节的病变,出现负重痛。
病人早起的话可能有僵硬,或者没有僵硬。
询问病人的时候要问他有没有僵硬感,也就是关节的不灵活,早晨起来比较严重,或者说久坐以后的不灵活。
病人通常在半个小时以内或 10 分钟,这种症状得到缓解。
预期相对的另一种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的僵硬感就要大于一个小时。
这是诊断标准之一。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形,表现为关节肿大。
主要是来源于关节周缘骨赘的增生。
这些增生显得关节的形态明显变大。
通常看到病人的手指的小关节,这时候我们不要和病人讲是长了肿瘤,病人会担心。
再一个就是活动受限。
由于骨赘的增生,导致关节出现了阻挡或者撞击,使关节的活动度逐渐下降。
这就是骨关节病临床上常见的特点。
三、分类大致分为两类,一个是原发性的,一个是继发性的。
原发性关节炎主要指病因不明的关节病。
有以下几种:周围关节病变的骨关节炎、脊柱骨关节炎、全身性骨关节炎、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症。
继发性的关节炎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通常有比较确切原因。
比如关节内创伤。
如果一个病人受到关节的创伤,关节的骨折,导致关节面的不平整,超过 2 毫米,远期就有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另一种就是关节发育不良,最常见的就是髋臼发育不良,髋臼覆盖不好会导致髋臼边缘的磨损增加。
再一个就是无菌性坏死,出现骨头塌陷,出现继发性的骨性关节炎。
Paget's 病,代谢性骨病以及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晚期也会出现明显的骨关节炎。
继发性关节病列出了这么多种,有代谢性关节病、神经病性关节炎、内分泌性疾病等等,都会引起关节炎的表现。
四、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主要是侵犯到软骨。
软骨膜化以后出现软骨下骨质的变化,同时侵犯关节的周围,包括滑膜、滑液等。
继而出现软骨下硬化,如果出现微骨折,之后就会出现关节液向内渗入,造成囊性变,由于关节的不稳定可能会造成代谢性骨赘形成。
软骨的病变如果在镜下观察形态学的变化,会发现失去均一性、变薄,表面出现糜烂、溃疡,凹陷、裂开,软骨膜去掉以后暴露出软骨下骨。
幻灯片 13 这张图反应了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的过程。
第一张图是相对正常的关节,第二张图由于关节内软骨的磨损,一些磨屑掉下来。
正常来讲,关节内是有关节液的,起到润滑和营养的作用,一旦关节液无法清理掉这些关节碎片,就会出现更多的关节液,但起不到生理功能。
这时关节软骨进一步磨损,出现关节间隙的塌陷,塌陷后关节变得不稳定,关节周围长出骨赘。
骨赘会顶压关节周围的韧带组织,造成疼痛。
之后软骨进一步磨损,暴露出软骨下骨,变成骨头磨骨头,关节里会出现明显的弹响、绞锁或者是很多游离体的形成。
慢慢出现关节病。
幻灯片 14 是关节镜下的表现,表现出膝关节内关节软骨的磨损,表面可能会出现茅草一样的纤维化。
幻灯片 19 是一个髌骨关节,髌骨关节的软骨面、滑侧面出现软骨下骨的剥脱。
五、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没有什么特殊的。
一般情况下是正常的。
如果病人是严重的滑膜炎症,可能反应为 C- 反应蛋白轻度升高,或者是血沉的一个轻微的升高,但不是一个滑膜炎症性的表现。
病人滑液可能量增多,里面蛋白质增多,乳酸脱氢酶增多。
但是白细胞相对正常。
目前,针对骨性关节炎的特异性标记物,临床上并不查,但可以反映软骨降解和合成程度及软骨下骨代谢的状态,提示病情的预后。
标记物比较多,列出常见的两种,一种是葡糖胺聚糖,一种是透明质酸。
但临床上并不经常检查这种标志物。
六、 X 线特点重点谈下影像学的表现。
从片子上可以看到,以负重的膝关节为例,可以看到关节间隙狭窄,如膝关节可小于 3mm 。
在股骨髁,一进入平台两侧,各有 3mm 的软骨。
软骨可以磨损,然后出现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下骨的硬化会出现一些裂隙样的改变,关节边缘可能出现骨赘;磨损下来的关节碎片可能形成关节鼠,关节游离体;软骨下骨可能出现囊性变,其边缘分界清楚;由于韧带的磨损或者断裂,可能出现骨变形或关节半脱位。
这都是常见的骨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在手指的末端指间关节,可以看到骨的膨大,称为 Heberden 结节,指的是指间关节的骨赘的增生。
髋关节可以看到负重面,尤其是髋臼的边缘会出现骨质增生。
软骨下骨明显硬化。
幻灯片 26 是手指末节的指间关节,骨性关节炎,也称为 Heberden 结节,不要认为是长了一个肿物。
幻灯片 27 是一个影像学的表现,我们看到指间关节的骨性关节炎,骨赘的形成。
幻灯片 28 是大体看到骨赘的形成。
幻灯片 29 显示的是膝关节。
膝关节明显内翻畸形,出现软骨磨损,出现软骨下骨硬化,关节周缘可能出现骨赘的增生。
这是膝关节内翻畸形,也就是内侧关节间室出现骨性关节炎的表现。
与其相对应的是膝外翻畸形。
通常来讲,膝外翻畸形比膝内翻畸形的发病率要少。
见于切除半月板的病人,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出现膝外翻畸形。
幻灯片 31 是髋关节的髋臼发育不良引起的继发性的骨性关节炎。
髋关节的关节间隙也快看不到了,负重面上明显的骨质的硬化。
幻灯片 32 也是一个髋臼发育不良。
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基本上只有 50% 左右。
通常大于 75% 是比较合理的状态。
在我国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当中,比较常见的髋臼发育不良。
幻灯片 33 是个膝内翻。
右面是髌骨关节,可看到明显的骨赘的增生。
幻灯片 34 是膝外翻。
幻灯片 35 是指间关节骨性关节炎。
这都是示意图,供大家加深印象。
七、诊断标准(一)放射学诊断标准放射学的诊断标准通常分为几个级别。
0 级:正常。
I 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II 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
III 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显,有硬化性改变。
IV 级 : 有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
针对不同的关节,有不同的诊断标准,大致有个了解就可以了。
(二)膝 OA 诊断标准膝关节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有骨摩擦音,晨僵 <30 分,年龄 >38 岁,有骨性膨大。
这么多条临床上的表现,满足一部分就可以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刚才是临床的诊断标准,如果是临床 + 实验室 + 放射学,也有相对应的诊断标准。
(三)手 OA 诊断标准前月大多数时间有手痛、发酸、发僵; 10 个指定的指间关节中有硬膨大的 >2 个;掌指关节肿胀 <2 个;远端指间关节硬性组织肥大 >2 个; 10 个指定关节中有畸形的 >1 个。
满足一部分即可诊断。
(四)髋 OA 诊断标准前月大多数时间髋痛;内旋 <15 °;血沉 < 45mm /h ;屈曲 <115 °;外旋 >15 °;晨僵 <60 分;年龄 >50 岁;内旋时疼痛。
满足一部分即可诊断。
八、鉴别诊断(一)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中很多老年性的关节病大多是原发性骨性关节炎。
但还有其他相混淆的疾病,如常见的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的特点是中年以上男性多发,主要是单关节红肿热痛,可能表现为明显的炎症性表现,最主要的好发的关节是足的第一趾、跖跗关节,也就是拇指的地方。
病人可能有,或者没有血尿酸增高。
关节附近有尿酸盐结晶,如果看过病人手术的表现,会非常难忘。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里面像墙皮灰一样的表现。
1/3 患者可能有肾脏损害,可能有痛风性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或者尿酸性尿路结石。
这些病人早期表现为关节疼,晚期痛风的结晶会影响骨质,导致骨的破坏。
这些病人早期主要集中在内分泌科治疗,当出现明显的骨质的破坏就会转到骨科处理。
幻灯片 44 是它的影像学表现,我们看到软组织关节内有明显的结晶的表现。
(二)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和年老体弱者,通常是单关节受累,以负重关节为主。
这些病人如果查血,血里是化脓性表现,比如白细胞的增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如果做关节的诊断性穿刺,发现关节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菌学检查有阳性发现。
最常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化脓性关节炎应该更慎重的对待。
因为细菌对软骨的破坏是非常迅速的。
通常应该作为急症来处理。
我们会看到短时间内细菌对软骨的破坏,看到明显的改变。
幻灯片 48 是短期内的髋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出现了明显的骨的侵蚀,破坏,吃掉骨头了。
(三)结核性关节炎再一个需要鉴别的是结核性关节炎。
这些年越来越少见了,但在某些地区可能还存在。
它的特点是病人可能有结核的中毒症状,低热盗汗,消瘦。
如果做结核菌素实验,结果可能是阳性的。
病变活动期,血沉明显加快,可能有抗酸染色见到结核菌。
或者结核菌培养的时候是阳性的。
结核菌的培养是比较困难的。
有的教科书上提到磨砂玻璃样的表现,可能出现骨的破坏。
结核性关节炎的病人是越来越少见了。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再一个需要鉴别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这种病在前些年是很多见的,这些年越来越少见。
至少骨科是越来越少见。
大多数病人通过内科的治疗,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病人可能有对称性的多发关节病,有手的 X 线表现。
可能晨僵超过 1 小时。
同时有关节外表现,有心包炎、心内膜炎、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因子 70%~80% 是阳性的。
有它的特殊的 x 线表现。
与骨性关节炎是有区别的。
骨性关节炎主要侵犯软骨,它的发病机制里有力学的因素。
因此主要是单关节间室为主,比如内侧或者外侧间室为主。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滑膜病变,滑膜是全关节的,只要有滑膜的地方就会产生病变。
会侵蚀软骨和骨头。
是全关节间隙的狭窄。
没有太多的骨赘增生就是骨萎缩的表现,有明显的骨质疏松,这是与骨性关节炎的差别。
除此以外,类风湿性关节炎还可能影响到肘关节、脊椎,导致活动的明显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