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语义学
- 格式:ppt
- 大小:737.00 KB
- 文档页数:107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语言的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涉及到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语义学。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中词汇、短语和句子的意义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在语义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我们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语义学中的“词义”。
词义是指一个词所表示的意义。
在语义学中,词义可以分为直观词义和词汇词义。
直观词义是指人们对一个词所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基于直观感受和经验的。
而词汇词义则是通过研究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语义推理来确定的。
其次,我们要了解语义学中的“句义”。
句义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句义可以通过研究句子的结构和语义推理来确定。
在语义学中,有一种重要的理论叫做逻辑语义学,它通过逻辑推理来研究句子的意义。
逻辑语义学认为,句子的意义可以通过句子中的逻辑关系来确定。
此外,语义学还研究了一种重要的现象——歧义。
歧义是指一个词或句子有多个意义的情况。
歧义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需要通过语境和语义推理来确定具体的意义。
语义学通过研究歧义的产生和解决来揭示语言意义的复杂性。
除了以上几个概念,语义学还研究了一些其他重要的问题。
例如,语义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语言的指称问题。
指称是指语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
语义学通过研究语言符号的指称问题来揭示语言的意义。
此外,语义学还研究了语言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是指在语言表达中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意义。
隐含意义是通过语境和语义推理来确定的,它反映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总的来说,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语义学通过研究词义、句义、歧义、指称和隐含意义等问题来揭示语言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语义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作机制,提高我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的性质:符号性(符号的任意性、稳固性、渐变性、线条性)、系统性、社会性。
还有民族性、生成性、模糊性。
广义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狭义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与言语关系: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进行言语活动。
语言的层级:上层包括语素、词、句子,下层是语音层,包括音位、音节。
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句子:最小的语言交际单位。
语言系统的四个子系统:语音、语义、语汇、语法。
语音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音位之间的对立和音节内部的组合。
语义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义项的聚合关系和句义的组合规则。
语汇系统包括三级语汇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
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符号,词和固定短语一般是复合符号,词是语汇系统的主体。
固定短语包括熟语和专名。
语法系统包括词语的结构和功能。
语言的基本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也叫线性序列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结构关系,有相同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构成的类叫结构类。
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叫联想关系。
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即功能类。
语言的词法类型: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编插语。
词根语又叫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表示。
如汉语。
屈折语通过各种屈折方式表示语法意义,屈折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
内部屈折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部分语音)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外部屈折通过词缀表意。
印欧语系、阿拉伯语,尤其俄语和德语。
粘着语又称胶着语,通过加词缀表语法意义。
如土耳其语、日本、朝鲜、蒙古等语。
粘着语与屈折语:都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但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粘着语的一个词缀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也只用一个词缀,要表不同意义就加多个词缀;粘着语词缀一般自成音节且词根与词缀和词缀与词缀结合不紧密,独立性相当大。
原文地址:《语义论》笔记整理(1)作者:抱蔓石安石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5月第1版全书主要内容:第一章作为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义学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语义学探索》为标记。
该书1900年翻译为英文“语义学:意义科学的研究(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
这本专著材料丰富,生动有趣,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全书共三编:1,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类推等概念;2,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3,讲词类、词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
除了语言学的语义学,还有逻辑学的语义学,哲学的语义学,还有心理学家对语义的研究。
a,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又称“纯语义学”,对象并非自然语言的语义。
b,哲学的语义学围绕语义的本质展开涉及世界观的讨论。
“语义学”或“语义哲学”又是本世纪前半叶盛行于西方的至今仍有影响的一个哲学流派的名称。
c,心理学家研究语义,主要是想了解人们在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中的心理过程。
d,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
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地位,声称研究语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学。
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
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在他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若干代表性著作里。
继布勒阿尔之后,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语义学专著是两位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
这两位学者还曾共同创制了后来遭到各种非议的“基本英语”(Basic English).从30年代到50年代后期,以美国布龙菲尔德的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统治着西方语言学。
布龙菲尔德认为,研究语义学的人须是万事皆通的博学者,语言学家无法担此重任,语言学家关心的是语言的形式。
语言学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应用第一章:引言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对于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启示与应用作用。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应用,并分别从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教育语言学以及二语习得等角度进行阐述。
第二章:语音学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应用语音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接收等方面。
语音学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应用。
首先,语音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发音规律,提高自身的语音教学能力。
其次,语音学的研究可以指导教育教学中的发音教学,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提高语音表达能力。
第三章:语义学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应用语义学是研究词汇和句子意义的学科,语义学研究对教育教学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应用。
首先,语义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理解词汇的多义性、歧义性等现象,避免在教学中造成歧义或误解。
其次,语义学的研究可以指导词汇教学,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汇的意义,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第四章:语用学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应用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对于教育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与应用。
首先,语用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针对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等,提高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语用学的研究可以指导教育教学中的交际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用意识。
第五章:教育语言学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应用教育语言学是研究教育中的语言现象的学科,对于教育教学有着独特的启示与应用。
首先,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其次,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指导教育教学中的语言评估,帮助教师准确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发展水平。
第六章:二语习得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应用二语习得是研究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与规律的学科,对于教育教学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应用。
首先,二语习得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其次,二语习得的研究可以指导教育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一语文学时期及我国的训诂学1. 古希腊的语义研究2. 中国古代的训诂学3. 中外语文学的研究重点a) 西方:注重语法、语音b) 中国:注重语义、字义二传统语义学1. 语义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于19 世纪末从词汇学中分立开来2. 传统语义学的形成3. 传统语义学的研究和成果a) 阐明了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b) 词义与概念的关系c) 词义的色彩d) 多义词、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e) 词义的演变4. 中国的语义学研究5. 传统语义研究的弱点与影响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1. 现代语义学兴起的背景:信息科学的出现2. 现代语义学的流派a) 结构语义学b) 解释语义学c) 生成语义学d) 菲尔默的语义理论e) 切夫的语义理论f) 逻辑- 数理语义学3. 我们对现代语义学的看法a) 百家争鸣优于一枝独秀b) 各家理论都有优劣c) 不能离开语义认识语言、分析语言d) 现代语义学否定了传统语义学的一些东西,也继承了传统语义学的一些东西e) 现代语义学仍然很粗疏,不够成熟4. 我们在当前的汉语语义研究中,应该注意些什么?a) 我国的汉语语义研究起步较晚b) 西方语义学不能直接洋为中用,原因有二:i. 研究的语言不同ii. 哲学基础不同第二章我们关于语言语义的一些基本知识一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1. 手、语言、人脑是人类进化的产物2. 文字和计算机对加强和延伸语言的作用很重要3. 计算机是语言继文字之后的又一次突破二语言的功能1. 语言是交际工具2. 语言是思维工具三语言结构1. 语言包括语音、语法、语义三个部分2. 语义作为语言结构的重要价值四语义系统1. 语义与语音、语法的不同2. 语音、语法、语义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3. 语音、语法是为语义服务的,语义不是为语音、语法服务的4. 语音、语法的研究对研究语义的意义五语义单位1. 各种语义单位a) 义位:义项b) 义素:义位的组成部分c) 语素义:构词语素的意义d) 义丛:词组的意义,是义位的组合,有固定义丛和自由义丛之分e) 句义:句子的意义f) 言语作品义:言语或作品的篇章意义g) 附加义:某些义位、句义和言语作品义的附加意义成分2. 语义单位的几种关系a) 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b) 语义单位与语法的关系c) 语义单位与语言、言语的关系六语义类型1. 广义的语义a) 反映义i. 基本义和附加义ii. 指称意义与系统意义b) 语法意义:汉语中各种语法成分的内容2. 狭义的语义:语义学研究的语言、言语的内容部分或意义方面七人是怎样认识语义的1. 认识义位2. 认识义丛、句义和言语作品义3. 认识语素义八语义与语言反映的各种现象的关系1. 语义层的各方面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a)语义层的各方面:义素、语素义、义位、义丛、句义、言语作品义、义位、句义的附加成分、语义场b)反映外部世界是语言的语义层及其各种单位和所有成分的本质属性c)了解语义必须要从社会生产、生活习惯、历史文化来理解2. 语义对社会的能动作用:语义对社会、心理、大自然有极大的能动作用第三章义素分析法一义素分析法的提出是不可避免的1. 训诂学把词义(义位)当作一个囫囵的整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传统语义学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把词义(义位)当作一个囫囵的整体3. 语义学的研究应当基于逻辑学的研究:概念=种概念+属差4. 义素分析法的提出,20世纪40-50年代a)义素分析法的优点:能够准确分析部分义位b)义素分析法的缺点:没有公认的划分5. 对义素和义素分析法的认识需要注意的问题a)研究义素要从语义的实际出发,不可实时与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比附b)要积极从训诂学、传统语义学中吸取营养c)义素分析的道路是曲折漫长的,要有好的心态去研究它二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上)1. 确定分析的语义场a)义素分析法:通过对不同的义位的对比,找出它们包含的义素的方法b)语义场的性质与层次1. 语义场:语义中固有的完整的义位的集合ii. 语义总场、语义子场与最小子场c)义素分析要从最小子场开始d)如何确定最小子场:靠分析者的主观判断2. 比较a)列入图表进行比较:横向、纵向、整体i. 图表的制作依赖作者的认识,无论谁的认识都是可靠的认识ii. 图表的关键在于如何便于把各个义位的差别找出来-优点:可以直接从义位找出义素缺点:难以一下子画出合适的图表■b)通过上下文进行比较c)通过比较词典中有关义位的释义进行比较(推荐)i. 要选用合适的词典,选定一部、参照多部ii. 比较-比较表事物、对象的释义:名词比较表性质、状态的释义:形容词■ 比较表动作、行为的释义:动词■3. 比较的继续a) 分析完一个最小子场后,要分析最靠近它的最小子场,如果有同层的其他子场,则依次先分析这些同层子场b) 语义子场的统称与修正4. 检验a) 通过比较词典中有关义位的释义进行比较所确定的义素不必检验b) 通过列入图表进行比较、通过上下文进行比较所确定的义素需要检验c) 检验的方法i. 通过适当的语句ii. 用好的语文性词典的释义三义素分析实例补充第四章义素和义位的性质一义素的性质1. 义素虽然是精神范畴的东西,但是它却有客观基础2. 义素是语义系统中最小的单位,是语义的基本要素3. 义素与音素、音位的区别特征相比,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差别4. 义素与音素、音位的却别特征不同,还在于它的情况相当复杂,数量相当多5. 应该准确地把握每个义素6. 义素分析就是分析矛盾7. 义素不直接依附于语音,因为它属于语义的深层二义位的性质1. 义位与音位相似,但差别很大a) 义位属于语言而不属于言语b) 义位具有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c) 义位相当于语音层中的音位2. 义位的指称意义a) 义位是对指称对象的概括与分类b) 义位是对指称对象的简化c) 义位体现对指称对象的经济原则d) 义位在反映对象时是有选择和有区别的3. 义位的结构与表达方式a) 训诂学和传统语义学未能准确地揭示出义位的结构,但义素分析法实现了这一点b) 概念和义位结构的综合表述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4. 义位是实际的材料而不是交际的内容5. 人们掌握义位的情况a) 义位是理性认识的结果b) 掌握某个义位的实际标准是能否在交际中正确地理解、使用它c) 掌握义位有一个水平问题d) 每个人掌握的义位的数量和涉及的方面都不一样三语文词典的释义1. 词典释义与语义研究2. 词典释义与义位3. 人用的词典的释义4. 计算机用的词典的释义第五章语义场(义位系统)一历代学者对义位系统的认识1. 训诂学对义位系统的认识2. 传统语义学对义位系统的认识3. 训诂学和传统语义学对义位系统的认识的局限性4. 现代语义学的语义场理论(词汇场、联想场)二语义场的性质什么是语义场语义场(semantic field )是指义位形成的系统,如果若干个义位含有相同的表彼此共性的义素和相应的表彼此差异的义素,因而连接在一起,互相规定、互相制约、互相作用,那么这些义位就构成一个语义场语义场体现了义位的关系、区别,体现了语义的系统性义位的系统意义义位对指称对象在外部世界某一系统中所处地位的反映叫做系统意义系统意义所包含的内容某一义位与哪些义位组成语义场它与其他义位有哪些共同因素(义素)和不同因素(义素)语义场是外部世界系统性的反映语义场是外部主客观世界系统性的反映语义场受到社会和交流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语义场对外部世界的划分划分方法按外部世界某种固有的类别在语义中的反映来划分从人的认识、交际的便利与习惯来划分划分的二值倾向二值倾向是语义划分的经济一面二值倾向与多值倾向同时存在,多值倾向是语义划分的丰富多彩的一面三语义场的类型1. 分类义场a)最常见的,表示不同类别b)有二元的和多元的c)分层次的d)界限清晰,没有中间态2. 部分义场a)最常见的,表示整体与部分3. 顺序义场a) 常见的,表示等级、次序等b) 分层次的c) 有封闭性的(有限)和开放性的(无限)d) 顺序义场的图形表示法e) 顺序义场对修辞的作用4. 关系义场a) 反映人之间、物之间、行为之间的关系b) 关系义场可以是二元的或多元的c) 关系义场中义位的指称意义要更多地受到系统意义的制约d) 有的关系义场所表的关系可以转移5. 反义义场a) 包含两个义位b) 意义正好相反6. 两极义场a) 包含两个义位b) 意义正好相反c) 两个义位之间和两边均有程度差别d) 两个义位之间的分界不是固定不变的7. 部分否定义场a) 包含两个或多个义位b) 意义不完全相反8. 同义义场a) 是二元的或多元的b) 基本义相同,附加义不同c) 等义词:基本义相同,附加义也相同9. 枝干义场10. 描绘义场四义位间的关系1. 对立关系2. 重合关系3. 包含关系4. 上下义关系5. 相对无关关系五语义场之间的关系1. 语义场之间的纵关系:父子关系2. 语义场之间的横关系:兄弟关系六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比较1. 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相同之处:各义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共同形成一个语义系统2. 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不同a) 最小子场是义位的集合,多义词的义项一定有义位,但可以有语素义b)各种最小子语义场中各个义位之间存在着联想关系,多义词则不同c)同一最小子场的各个义位,可以出现在同样的上下文中,多义词则不同d)最小子场的各个义位是明确的,而多义词的各个义位是人们对某一多义词的使用范围进行切分、归纳而成的e)多义词各个义项构成的语义系统是一个联想场七语义场的实例补充八语言的总语义场1. 按总语义场的原理,列出的词义系统表会最符合自然语言,因而对信息处理也最适用2. 叶子节点为义位、非叶子节点为义场第六章句义一现代语义学为什么要研究句义1. 训诂学研究句义2•传统语义学不研究句义3. 现代语义学重新研究句义二义位在交际中组合起来1. 为了交际,义位必须组合a)语义的作用是作为交际的内容体现人的思想b)义位的组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组合2. 义位的性质决定了义位可以组合a)义位之间一方面是相对独立的,另一方面又可以被组合起来b)义位的三类(名、形、动)从三个方面反映万事万物的特征c)义位的组合是相互的,句义中的义位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三句义的结构1. 话题与述题a)句义的两部分1. 话题:被说明的对象,是讨论的题目ii. 述题:对该对象的说明,是讨论的内容b)句义一般都包括话题与述题,但也有只有一个部分的c)有些句义中,难以区分话题与述题,这类句义的作用比较有限2. 句义结构的组成部分a)谓词:说明句义话题的成分i. 零目谓词ii. 单目谓词iii. 双目谓词iv. 三目谓词b)项:句义中表对象的成分c)基本格i. 主体格-施事格主事格■参与格■ 遭遇格■ii. 客体格受事格■ 结果格■ 说明格■ -客事格iii. 与格d) 一般格i. 环境格范围格■ 时间格■ 空间格■ii. 凭借格-工具格材料格■ 方式格■ 基准格■iii. 根由格依据格■ 原因格■ 目的格■iv. 修饰格属格■ 描写格■ 同位格■e) 描述成分:描述及补充说明i. 项的修饰成分表示性质、状态■-表示领属表示数量■ 表示时间或空间■ 表示质料■ 表示用途■ 指明内容■ 同位■ii. 谓词的修饰成分表示方式或情态表示时间或空间表示程度表示范围表示否定表示重复表示客气iii. 谓词的补充成分表示结果■表示时间、空间■表示工具材料■表示可能■表示程度■-表示动作行为的量f)连接成分:表示关系四句义结构的类型1. 简单句义:通常表现为一个命题a)无谓词句义b)零目谓词句义c)单目谓词句义d)双目谓词句义e)三目谓词句义2. 复杂句义:一个句义的一个或一些成分也是句义3. 复合句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义,按照某种语义关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意思4. 多重句义五句义内义位的搭配1. 什么是义位的搭配:句子中的词语搭配问题2. 义位搭配的现实根据a)义位搭配受到语义上的制约b)义位搭配受到社会、现实情况的制约3. 义位搭配的几种情况a)可以搭配i. 强势的搭配:有关的义位包含彼此要求的义素而形成的搭配关系ii. 弱势的搭配:有关的义位包含彼此既不要求、也不排斥的义素而形成的搭配关系iii. 修辞上的搭配:联想的搭配iv. 义位搭配与信息的传达:b)零义位i. 一些句义中的义位、义丛指称的范围等于其它义位对它的要求,并未传达搭配环境以外的信息,但是却能在交际中起某种作用,我们称作零义位或零义丛ii. 零义位不能省c)多余的搭配d)不能搭配六句义结构是怎样形成并表现出来的1. 汉语句义的结构与组合关系是由虚词、词序、语调、义位的含义、句义的上下文和语境共同负荷的2. 句义的形成与表现,既要靠语法手段,又要靠非语法手段3. 语法在表现句义结构的方式上表现了极为明显的民族特点七分析句义结构的依据和程序1•依据:对句义的认识和句义的表现手段2. 程序a)找出句义b)对句义进行结构分析八句义间的关系1. 延续关系2. 同义关系3. 包含关系4. 不相容关系5. 前提关系第七章附加义一义位的附加义1. 发现义位附加义的方法a)确定分析的语义场,从最小子场开始,逐步扩大b)找出某些义位使用上的特殊情况c)分析某些义位在使用中出现特殊情况的原因,找出附加义2. 义位附加义的种类a)形象附加义b)情感附加义c)风格特点附加义d)理性意义附加义3. 委婉语与词语的替换4. 合成词的字面意义a)合成词由一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有语素义组合而成的字面意义b)义位和字面意义i. 义位是隐含在内的意义,字面意义是显示在外的意义ii. 义位和字面意义的关系彼此相近或一致■字面意义是义位基本义以外的内容■c)合成词的字面意义的重要性i. 大大减轻了学习词语的难度ii. 明显丰富了词语表现的内容二句义的附加义1. 句义附加义的来源a)社会添加的b)说话人有意添加的c)说话人无意添加的2. 句义附加义的种类a)形象附加义b)情感附加义c)风格特点附加义d) 理性意义附加义e) 品质修养附加义3. 表现句义附加义的形式a) 存在于有关句子内部i. 语调ii. 逻辑重音iii. 预设b) 存在于有关句子以外i. 身势ii. 上下文iii. 情景4. 表现句义附加义的手段a) 矛盾b) 相似c) 补充三附加义的性质及其重要性1. 词义和句义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即带有一个或多个附加义2. 过去人们对义位、句义的附加义的广泛性认识不足3. 传统语义学认为义位基本义是词义的重心所在,意义色彩只是附带的次要因素4. 义位、句义的附加义与义位、句义的基本义相比有它的特点第八章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一注意到语义的不明确是一个进步1. 语义的明确:语义确切地指称了什么或叙述了什么2. 语义的不明确:语义在指称或叙述某一对象时是不确切的3. 语义的主流是明确,但它也有不明确的一面,语义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总是明确4. 训诂学和修辞的研究早就注意到语义的不明确5. 语义研究中注意到语义的不明确是一个进步二义位明确与不明确的状况1. 明确2. 多义3. 模糊4. 笼统三句义明确与不明确的状况1. 语义明确a) 语义明确的句义不等于语义完整、充分的句子b) 包含不明确的成分或未知成分的句义可以是明确的2. 语义不明确a) 一个句义若在可以明确说明的地方使用了语义模糊或笼统的成分,整个句义就或多或少地有了些模糊或笼统了b) 有的句义举出两种以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选择句)c) 歧义句d) 说话人有意或无意中添加的句义附加义四不要把语义的概括性等特点看作不明确五语义明确与不明确是相辅相成的1. 语义明确的作用a) 交际中的意思主要是靠明确的语义表现的b) 语义的明确性并不是一直发挥积极作用的2. 语义不明确的作用a) 语义的不明确有助于提高效率b) 在交际中时间、地点、数字往往要交代清楚,但有时含混些反而更好c) 一般,科技资料、法律条文、规章制度要明确,但也不绝对d) 不明确的语义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e) 次要的部分一般可以不明确3. 歧义的作用a) 多义和歧义都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b) 研究多义比研究歧义更有实用价值第九章汉语语义中的普遍因素一问题的提出与有关的理论1. 各语言及方言中,相应的语义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2. 我国古代与传统语义学对语义的普遍因素和民族特点的研究3. 相对主义观点与Sapir-Whorf 假设:强调异4. 乔姆斯基与语义普遍因素a) 形式的普遍因素:语言结构的共同特征和规则b) 实质的普遍因素:语言的单位、成分中的共同因素i. 强式的普遍因素:假设任何语言都有绝对相同的某一普遍因素,通常少见ii. 弱式的普遍因素:若干语言的某一普遍因素是一个集合,每一种语言的某一普遍因素是该集合的一个成员,较常见5. 研究还有待深入二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和步骤1. 比较可以在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方言间进行2. 比较最好不是某一(或某些)语义相当的词相互比较,而应是整个相当的语义场相互比较3. 分别对各个语义场进行义素分析4. 比较有关语言、方言义素分析的结果三语义的普遍因素同翻译与双语词典的释义关系1. 无法翻译,因而只能音译或创造新的词语2. 大多数的词可以用另一种语言相应的词解释或翻译,但不能做到绝对准确3. 有少数词可以相当准确地由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四普通话与各方言语义间的普遍因素1. 无法翻译2. 可以翻译,但不能做到绝对准确3. 语义成分相同第十章语义的演变一在历史中没有变化的义位( A->A)1. 古今义位相同的词没有变化2. 一些基本词的义位没有变化二义位的深化( A->A')1. 义位的量变是义位的深化三义素分析揭开了义位扩大、缩小和转移的面纱(A->B)1. 义位的质变表现为指称范围的改动2. 义位的扩大3. 义位的缩小4. 义位的转移a) 义位的移动b) 义位的转变c) 复合转移i. 转移并扩大ii. 转移并缩小四扩大、缩小、转移的结果之一——引申1. 扩大、缩小、转移的结果a) 更替:A->Bb) 引申:A->A&&B2. 义位引申的途径a) 从语义上引申:扩大或缩小b) 从义位的指称对象上引申c) 比喻形成的引申d) 语法性质改变形成的引申3. 义位引申的模式a) 从本义直接引申出若干个引申义b) 从本义生成出引申义,再由引申义生成其它引申义五语义场的演变1. 原有最小子场的消失2. 原有最小子场的演变3. 新的最小子场的出现4. 语义场的大规模演变六分析古汉语要注意它的特点。
第3章语义学一、填空题1.“买、卖”属于语义场。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反义【解析】《语言学基础理论》将语义场分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和联想义场,其中联想义场又分为分类联想、部分联想和描绘联想。
2.“他只吃了一个苹果”这句话,有歧义,因为“只”可以指向、、。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他、一个、苹果【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
原句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只”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他”,表示“是他而不是别人吃了一个苹果”;指向“一个”,表示“他吃了一个而不是几个苹果”;指向“苹果”,表示“他吃的是苹果而不是其他水果”。
3.跑材料、跑商场、跑马都是关系,但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是、、。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动宾;目的、处所、工具【解析】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
中性宾语又可以用来表示结果、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
4.“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从语义上看,其名词性短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些语义角色可直接充当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工具施事方式宾语【解析】本题考查动词和其所支配的宾语间的语义关系,即动词和名词间的“语义角色”。
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工具、处所、时间、方位、方式等。
语义角色是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理论部分每年必考的内容,基本上都以填空等小题的形式出现。
5.“桌子、椅子、床”属于______语义场,“春、夏、秋、冬”属于______语义场,“大、小、生、死”属于______语义场。
其中______组能充当谓语。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考研]【答案】类属义场(或分类联想义场)顺序义场(或部分联想义场)反义义场“大、小、生、死”【解析】本体考查语义场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