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3
厦门大学各建筑来历及其简介(含图)嘉庚风格的历史建筑嘉庚风格的校园建筑,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包括群贤楼群、芙蓉楼群、建南楼群三个各自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建筑组群。
这种风格前后经历了全面西方样式向富有闽南特色地域建筑样式的转变,直至形成不土不洋、中西混合的独特、新奇的建筑形态。
这就是注重闽南式大屋顶与外廊建筑式样西式的巧妙结合,以斜屋面、红瓦、拱门、圆柱、连廊、大台阶为基本特征。
在2001年落成的嘉庚楼群,是厦门大学嘉庚风格的新的标志性建筑。
嘉庚楼群秉承嘉庚建筑的“一主四从”传统布局,在校园中心沿南北向成线性展开。
主、从楼高低错落,空间上以一高四低取得群体均衡。
楼群东侧略呈弧形,面向中心广场,前方是开阔的芙蓉湖,从规模及高度上成为校园的主体楼群。
漳州校区建筑:位于龙海市港尾镇与厦大本部隔海相望的漳州校区,其规划与建设,在建筑理念的传承和建筑风格的发扬上,也始终散发着嘉庚建筑的独特魅力。
主楼群又一次以“一主四从”的形式“一”字形朝东构筑,五幢楼之间有连廊贯通,使楼群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其他如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建筑造型,从红砖粉墙、山墙坡顶、拱券连廊,到细部线角、色彩妆饰,既承袭嘉庚建筑的风格,又展示着自己的鲜明个性。
嘉庚建筑是陈嘉庚先生个人的审美品位与当地能工巧匠智慧碰撞的结晶,是西方南洋建筑与闽南建筑在实践中不断磨合筛选而达成的中西结合的成功范例。
访问过厦门大学的郭沫若先生曾动情地赞誉“厦大之美,全国之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建筑大师陈从周教授著文盛称嘉庚建筑“在近代建筑史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今后要定为宝贵文物来保护”。
专家的高度评价,也足以证明在特定历史时代建造起来的嘉庚建筑具有重要的艺术与科学价值,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保护嘉庚建筑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1. 群贤楼群群贤楼群是嘉庚校主建校时候建的。
群贤楼群包括映雪楼、同安楼、群贤楼、集美楼、囊萤楼5幢建筑。
楼群兴建于1921年5月,1922年底竣工,这是厦门大学的首批校舍。
国学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国学中心建筑是一座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建筑,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提供学习、交流和体验的场所。
国学中心建筑方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环境、功能要求、文化传承和现代生活需求等因素,设计出一个符合当代审美观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
一、建筑环境分析国学中心建筑的选址至关重要,应选择在文化氛围浓厚、交通便利的地段,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和景观,以确保国学中心建筑能够与周边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相融合。
在建筑环境分析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选址:选址要符合国学中心建筑的功能定位,方便人们前来学习和参观,并且要考虑周边文化资源的充裕程度。
2. 建筑用地形态:国学中心建筑需要足够的用地面积来容纳各种功能区域,同时要考虑周围的开放空间和绿化带。
3. 交通便捷性:建筑应选择在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段,方便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4. 周边环境:要考虑周边建筑景观和文化氛围,确保国学中心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相融合。
二、功能要求分析国学中心建筑的功能要求主要包括展览展示、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每种功能需要相应的功能区域来支持。
在功能要求分析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展览展示区:国学中心建筑需要有展览展示区来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实物和资料,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学习和参观。
2. 学术研究区:国学中心建筑还需要有学术研究区来支持国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为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场所。
3. 教育培训区:建筑还需要有教育培训区来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建筑风格设计国学中心建筑的风格设计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既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要有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风格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观要简洁大方、庄重典雅,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同时要符合现代审美观念。
2.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建筑内部空间要设计合理、通透明亮,充分考虑功能区域的布局和使用要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学习和体验环境。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是现代学术界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建立高效、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可以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互动和知识共享,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设和运营一种理想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
一、平台设计与功能首先,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研究生们的实际需求。
平台应提供方便快捷的注册和登录流程,使研究生们能够方便地加入平台,并能够上传个人信息和研究成果。
其次,平台的功能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应提供一个学术论文库,供研究生们上传和下载论文。
这样,研究生们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从他人的研究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2. 学术讨论交流:平台应提供一个在线讨论区,供研究生们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这样,研究生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促进学术进步。
3. 学术活动发布:平台应提供一个学术活动发布区,供研究生们发布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信息。
这样,不仅可以让研究生们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还可以增进学术交流的机会。
二、平台运营与管理一旦建立了一个合适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接下来就需要进行有效的运营和管理,以确保平台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发展。
1. 内容管理:平台管理者需要负责对上传的论文和学术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对论坛帖子和讨论进行适时的监督和管理,以保持学术交流的秩序和质量。
2. 用户服务:平台管理者还需要负责回答研究生们的问题和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用户能够顺利使用平台的各项功能。
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线下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研究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
3. 数据分析:对于平台的运营情况,管理者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评估和改进。
例如,可以统计用户的活跃度和平台的使用情况,分析研究生们的学术兴趣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平台发展与创新为了保持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活力和竞争力,我们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学术交流中心座次图(一层646座)
第 1排: 过 道
过 道
第 2排: 第 3排: 第 4排: 第 5排:第 6排:第 7排:第 8排:第 9排:第10排:第11排:第12排:第13排:第14排:第15排:第16排:第17排:第18排: 法律系 艺术系 文播系 音乐系 信息学院 会计学院 管理学院 电商系 外语系 经济系 体育系
注:
一层中区第一排领导席;第二排为各院系教工席。
一层中区蓝色区域为会计学院坐场位置一层中区绿色区域为管理学院坐场位置
一层中区玫红色区域为信息学院坐场位置一层中区黄色区域为音乐系坐场位置
一层中区红色区域为电商系坐场位置一层左区蓝色区域为艺术设计系坐场位置一层左区玫红区域为文播系坐场位置一层左区红色区域为法律系坐场位置
一层右区褐色区域为外语系坐场位置一层右区蓝色区域为经济系坐场位置
一层右区红色区域为体育管理系坐场位置一层中区10排中间4个位置为电视台机位黑色阴影部分为院级学生组织坐场位置。
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单体建筑方案初步设计招标书各设计投标单位: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获江苏省发改委的批准,根据上级指示及我校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我们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各单体建筑扩初设计的设计单位,现将本次招标的要求及评标方法明确如下:1、资质要求:工民建乙级设计资质以上(含乙级)、有同类工程的设计经验:2、设计范围及深度要求:2.1 教学实验楼2.2 行政办公楼2.3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2.4 大学生活动中心2.5 学生公寓2.6 学生食堂2.7 风雨操场2.8 留学生公寓2.9 沿湖山路的二个门卫及后勤临街门面用房2.10图书馆及信息中心大楼。
设计深度要求提供各单体的建筑立面效果图及各层平面布置图,同时提供包含上述建筑的总平面图及整体鸟瞰图。
各投标单位可根据本招标书提供的设计依据,并根据各自的实力及理解来选择投标范围。
如果投标上述所有单体建筑,则平面布局必须按照学校提供的总体规划图及详细规划的道路构架,并提供全新的建筑总平面图及整体鸟瞰图。
如果投标部分建筑,首先也必须按照学校提供的总体规划图及详细规划图的平面布局,同时在投标书中标明重点选择意向并负责将选择设计的单体建筑纳入学校提供建筑的总平面中,然后提供相应的整体鸟瞰图。
3、设计依据3.1 由学校提供的总体规划图3.2 由学校提供的详细规划图3.3 由国家颁布的相关设计规范3.4 各单体建筑的建筑方案设计要点4、设计时间2008年12月9日---2009年1月9日5、报价方式:各投标单位根据不同单体建筑特点,分别报出各单体建筑扩初设计的投标报价,报价只报每平方米设计单价(不含地质勘察费用)6、评标方法由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标,最优方案者即为中标单位。
由于本次设计招标单体建筑较多,中标单位可以为一家,也可以为多家,一切以最终评标结果为准。
7、费用支出:本次投标未中标单位学校不支付任何投标费用,中标单位直接进入扩初设计,扩初设计的费用按目前市场行情,由校招标办根据中标单位的扩初设计投标报价协商决定。
学术报告厅设计引言学术报告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它为教授、学者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思想的平台。
一个好的学术报告厅设计应当考虑到舒适性、视听效果和交互性等因素,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
本文将介绍学术报告厅的设计要点和建议。
设计要点布局设计学术报告厅的布局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舞台设计:舞台是报告厅的核心区域,应当设计得宽敞而明亮。
它应当具备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演讲者、演讲资料以及演讲设备。
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距离也需要适当,以保证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舞台上的演讲者和内容。
2.观众席设计:观众席应当设计得舒适而人性化。
座椅应当具备良好的人体工学设计,以使观众在长时间的学术报告中保持舒适。
此外,观众席应当设计得坡度适宜,以保证观众从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地看到舞台。
3.交互性设计:学术报告厅应当具备良好的交互性设计。
观众席上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插座和网络接口,以方便观众使用电子设备,并与演讲者和其他观众进行互动。
此外,报告厅还应当配置无线网络设备,以方便观众在演讲中进行在线讨论和互动。
视听效果设计学术报告厅的视听效果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演讲的效果和观众的体验。
以下是几个视听效果设计的要点:1.音响系统:学术报告厅的音响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效果和音质。
它应当能够清晰地传递演讲者的声音,并确保在整个报告厅内都能听到清晰的声音。
此外,音响系统还应当具备适当的调节和控制功能,以满足不同演讲者和演讲内容的需求。
2.投影设备:学术报告厅的投影设备应当选用高清晰度的投影仪和屏幕。
投影仪应当具备良好的投影效果和亮度,以使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投影内容。
屏幕应当选用适当的尺寸和比例,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以确保观众能够轻松地看到屏幕上的内容。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学术报告厅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几个照明设计的要点:1.舞台照明:舞台的照明应当设计得明亮且均匀。
舞台上的照明设备应当能够调节亮度和色温,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演讲和演讲者的需求。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毕业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长春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学生姓名:高宏达学院名称:长春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建筑学班级名称:建筑0953班学号:指导教师:王丽颖教师职称: 教授学历:硕士2014 年3 月30 日长春工程学院新校园规划方案及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长春工程学院新校园总体规划(二)建设单位长春工程学院(三)地理位置与自然情况1.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长春工程学院新校园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新区,地处长春市西南方向、硅谷大街延长线附近,距长春市南湖广场约16公里,具体坐落于:长春市红梅大街以西,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新区规划丙七路以东,香樟路以南,规划丙四街以北。
北部和东部毗邻长春市朝阳区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开发区。
吉林省公主岭市为吉林省直管县级市,范家屯镇新区是长春市西南重要进出口,本着与长春市同城化的发展目标,公主岭范家屯镇新区一侧的所有主干路将与长春市一侧街路实现完全对接,路名相同。
2.气候条件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5.5℃,最大冻土深为1.55m,年降水量为625.1mm左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4m/s。
3.地质条件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新区地处松辽平原中部,地形地貌为波状起伏台地,地势平坦,略有起伏,北高南低,平均海拔高度220m。
区域内地下水水量充沛,水质较好。
二、设计目的与任务(一)设计目的满足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师生教学、科研、生活等需求,满足学校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校对新校园整体功能科学性、合理性和发展性的要求,充分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二)设计任务主要包括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单体建筑方案设计、校区景观方案设计、管网设计等。
(三)设计依据1.国家建设部、计委、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征求意见稿)》(2008)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3.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吉教规划字〔2012〕60号)4.新校园征地范围地形图。
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项目施工设计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刚刚醒来的我脸上,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揉揉眼睛,瞬间想起昨晚那个让我热血沸腾的项目——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此刻,我的大脑像打开了闸门,关于这个项目的施工设计方案一股脑儿地涌现出来。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这个项目位于我国一所知名大学校园内,旨在打造一个国际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项目目标是将交流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殿堂,吸引世界各地的学者前来交流、研究。
二、设计理念1.创新性:打破传统学术交流中心的固有模式,以新颖的设计手法呈现国际化氛围。
2.实用性:充分考虑学术交流的功能需求,为学者们提供便捷、舒适的交流环境。
3.美观性: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打造具有艺术气息的学术殿堂。
三、施工设计方案1.建筑布局交流中心主体建筑采用圆形布局,直径约为100米,寓意学术交流的无界。
建筑分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
一层为大厅,设有接待区、休息区、展示区等功能区域,为学者们提供舒适的交流空间。
二层为学术报告厅,可容纳500人,配备先进的音响、投影等设施,满足学术报告的需求。
三层为会议室、洽谈室等,为学者们提供私密、安静的交流环境。
四层为办公室、休息室等辅助用房,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的办公条件。
地下层为停车场,可容纳200辆车辆,解决学者们的停车问题。
2.建筑外观3.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注重舒适、温馨的氛围营造。
大厅采用挑高设计,空间宽敞明亮。
休息区设置舒适的沙发、座椅,为学者们提供休息、交流的场所。
学术报告厅、会议室等区域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一键式操作,提高使用效率。
4.景观设计在交流中心周边,设置绿地、广场、景观小品等,为学者们提供休闲、散步的场所。
绿地中设置座椅、长椅等,方便学者们随时停下来休息、交流。
四、施工技术及材料1.施工技术采用现代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主要包括:(1)桩基工程:采用静压桩、旋挖桩等施工工艺,确保基础牢固。
建筑系·设计任务书
题目编号:J2011-04-2S
题目名称:河南工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建筑设计
指导教师:杨璐、段建强、张婷、白瑞耿、毕芳
设计时间: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一、简述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是河南工业大学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重点基地。
为了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学校计划在校门东侧修建河南工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二、设计内容
1、河南工业大学概况
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占地面积已达2154亩,规划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可容纳28000名学生。
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区西大学城内,南临莲花街,北临连霍高速,西临长椿路,东临雪松路,西南临郑州大学,东南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位置优越,四周交通便利, 周边环境优美。
新校区一期工程于2003年9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主要项目有:中心公共教学组团、理工组团一、理工组团二、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校医院等31个单体。
围绕申博和完善新校区办学功能,学校启动了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计划,规划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主要项目有图书馆、实习工厂、体育训练中心、学生公寓等。
二期工程已竣工项目有12栋学生公寓、体育训练中心、第二田径场及室外球场等,目前,在建项目有图书馆、工程训练中心等。
2、场地:
基地建筑控制线范围内用地面积约为9977平方米。
3、功能:
建筑面积约为9000平米(上下浮动不超过10%)。
建筑高度〈24米。
各主要功能房间的面积指标见下表:
以上房间面积均允许上下10%的浮动,另应根据需要设置门厅、走廊,楼梯,厕所,及其它必要辅助功能部分,但不能突破前述总面积要求。
变电、水处理、排泄物处理等其它附属设施另行设计,故可以不用细致考虑(可在总平面上给出大约位置、外框)。
4、要求:
1)设计定位:功能上要求能接待来我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国内外专家和团体,以及来校短
期合作研究的学者;在形象上体现学术交流机构和校园建筑的特点,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摒弃商业化的形象。
2)建筑功能:会议、会议接待、住宿、培训、饮食辅助。
3)交通要求:处理好与校园交通之间的关系。
4)环境设计要求:营造安静和接近自然的环境,注意噪声和交通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5)用地范围内的环境设计要同建筑设计一起考虑,绿化率不低于30%。
6)停车位要求地下机动车停车位45辆,地面小汽车停车位10辆,大巴停车位3辆。
7)应考虑无障碍设计,包括设置主入口的残疾人坡道,以及残疾人专用厕位,电梯等。
三、时间安排及教学方式(2014年4月15日-2014年6 月6日)
四、图纸及有关文件要求
1.图纸规格:白色绘图纸2-3张,裁图尺寸594 mm X841mm。
2.图纸内容及要求
3. 运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正式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