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方法(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96
毕节地区一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与细则药事管理部分(解读)培训内容威宁县人民医院药剂科袁洪仓2012.8.1—1 —一级综合医院评审与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药事管理部分)一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否决指标(第一部分)依法执业一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准入指标(第二部分)必达指标:(药事管理部分)评审项目准入标准检查方法检查结果是否达标—2 —必达指标参考指标一、科室及卫生技术人员设置*医技科室:药剂、药学人员所占比例为不少于医院卫生人员的 8 %1、查医院机构设置资料2、现场实地考查人员制度职责落实到位及工作开展情况3、质量控制、感染控制、输血管理等工作必须配备专兼职人员。
查看科室编制,有无挂牌,查看科室工作室台帐。
药学人员所占比例为医院卫生人员的 %是□否□二、医疗收费1、物价部门通报批评或群众举报经主管部门核实3次以上2、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之比≦60%3、点击贵州省网上集中采购平台(基药部分)1、现场考核2、查财务收费系统3、向有关部门了解4、查财务统计报表5、查基药台账1、有□没有□2、有□没有□3、有□没有□4、符合□不符合□是□否□三、信息与药械设备管理1、不使用假冒伪劣药品器械,特殊药品安全使用、管理,2、开展临床诊疗有相应的设备现场抽查药品器械查有无发生麻醉、精神、毒性药品被盗案件能□不能□是□否□十、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比例* 科室一甲一乙(丙)药剂科 1C 1D1、查阅医院有关文件、人员花名册和人事档案,符合不符合是□否□—3 —主要科室中中级卫生技术人员配备。
注:C为中级职称,D 为初级师职称2、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规划同意不设置相关科室的可暂不考核。
毕节地区一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药事管理部分—4 ——5 ——6 ——7 ——8 —。
附件: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评审核心标准一、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2012年版)》共10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350分。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三级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总分≥900分;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90%;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4.核心标准全部达到要求。
(二)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750分≤总分<900分;2.245分≤第二部分得分<300分;3.核心标准全部达到要求。
(三)有以下条件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1.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3.有核心标准不符合要求。
二、《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核心标准《标准》及细则中对那些最基本、最重要、必须做好的,且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标准”,具备单项否决(终止评审进程)的作用。
核心标准及要求如下:(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标准核心标准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标准二: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0个百分点。
未达到60%,本年度临床科室(麻醉科、口腔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核心标准三: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核心标准四: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
核心标准五: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不得有神经内科、消化科、风湿免疫科、泌尿科等名称。
2024年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国家对医疗机构进行了等级评审。
本实施方案旨在规定2024年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流程,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科学、全面。
评审目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二、评审范围本评审方案适用于全国所有的三级医院,包括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中医医院等。
三、评审指标1.医疗服务水平指标:(1)医疗技术水平:包括医疗技术设备、人才队伍、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2)医疗质量管理:包括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手术质量、医疗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3)门诊和住院服务:包括门诊和住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2.管理水平指标:(1)机构管理: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2)财务管理: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状况、财务运作等方面的指标。
(3)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四、评审程序1.申请评审三级医院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管部门提交评审申请,申请表应包括基本信息、医疗服务水平指标和管理水平指标等内容。
2.评审材料准备评审材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医疗服务水平指标相关证明文件。
(2)管理水平指标相关证明文件。
(3)医疗质量管理和病案管理相关文件。
(4)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资料。
(5)信息化建设相关文件。
3.现场检查评审机构将组织专家对申请医院进行现场检查,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评审结果评审机构将根据评审指标和现场检查结果,给予医院相应的等级评定,并出具评审报告。
五、评审标准1.医疗服务水平指标:(1)医疗技术水平:①医疗技术设备:要求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检查设备、手术设备、治疗设备等。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是指医院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等级评审,以评定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文将从医院等级评审的背景、评审标准的制定和医院等级评审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医院等级评审的背景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医院等级评审制度应运而生。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医疗服务的优化和升级。
其次,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是根据医院的规模、医疗技术、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要求,制定出的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审标准。
这些评审标准既要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又要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
最后,医院等级评审对于医院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医院来说,通过等级评审可以促进医院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对于患者来说,医院等级评审可以为患者选择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综上所述,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制定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基于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对医院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将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断完善和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国家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我国医院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客观依据。
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管理和医院微观管理的双重机制,完善各级医院功能,健全、巩固三级医疗预防体系,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达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促进科技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同时还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院分级管理是医院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指导,总结我国三级医疗卫生网建设和创建“文明医院”活动的经验,由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十一省、市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起草的。
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各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各级医院都必须达到的标准,也是医院开业资格的认定标准。
基本标准单独考核评定,与分等标准考核打分分开。
如达不到“基本标准”的要求,不予通过,定为不合格医院,新申请开业的医院则不予批准。
2.各级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任务和功能的不同,把医院分为三级,即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
还根据各级医院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并参照必要的设施条件,分别划分为甲、乙、丙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
3.评审判定标准:在数学模型评分办法建立前暂采取千分制办法评定。
在评审中,合格医院按所得总分的分数段来评定等次。
甲等:分等标准考核须达900分以上(含900分)。
乙等:分等标准考核须达750分至899分。
丙等:分等标准考核在749分以下。
(含749分)三级特等医院除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外,还必须达到医院所必备的条件。
4 .医院评审申请书:是医院向评审委员会申请的必备手续,也是评审委员会认定医院评审资格的主要依据。
要求各医院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逐项填写、申报。
5.标准的其他有关附件:是标准的具体指标,要求和考核检查要点等的说明。
这次所形成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还很不完善,只能作为草案在全国试行。
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翻印2010.11一类指标(否决指标)一类指标共6大项,15个小项,若有1个小项不符合要求,则一类指标不合格,延缓一年评审。
二类指标(准入指标)一、综合管理(一)规模与资源张(二)功能与任务(医、教、研三大主要功能已列入专题)(三)能力与效率(四)科研与教学(五)行政管理(六)改革与创新二、质量安全(一)综合质量(三)院感质量(五)临床检验质量(七)病理质量(八)麻醉质量(九)输血质量(十)设备管理二类技术指标检查一、技术指标概述技术指标是二类指标的第三部分。
旨在检查医院的技术水平。
技术指标设置:共提供26个专科的病种、操作和手术项目,医院根据申报的等级及医院的特色选择一定数量的专科备查。
二、技术指标检查及达标要求具体检查及达标要求见表1。
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共26个备选专科,医院选择18个专科备查,要求18个专科有16个专科达标,专科达标是指标准中所列的10个病种、操作或手术有8个两年达10例以上。
其中18个备查的专科要求内、外系统均不少于5个。
标准中所列的专科,内科系统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共8个专科;外科系统包括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整形外科、肛肠科、烧伤科8个专科;其它包括妇产科、皮肤科、感染科、康复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重症医学科共10个专科。
各个专科检查中,若检查内容包括病种和操作技术,病种和操作技术均要求达到相关例数,否则为不符合。
三、技术指标检查方法检查组在医院病案室、信息系统根据医院准备好的自查资料(例数、病案号等)调取评审前两年相关数据,然后现场逐一核对病历(10例以上)。
若遇到专科无法确认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检查者可现场与标准制定者电话联系,询问相关问题,同时报告检查查组长,经讨论确认后决定是否符合。
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方法"等的规定而划分的医院等级之一。
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除国家特殊医院以外的最高等级的医院。
是中国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最高的一级。
考核的主要工程包括医疗效劳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民营医院也可以参预等级评定。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 501 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效劳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甲等:按分等评分标准获得超过 900 分为甲等。
中文名: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类别:医院等级之一三级医院标准:病床数在 501 以上、面向多地区甲等标准:按分等评分标准获得超过 900 分根本资质 1根本条件 1配备要求 2评审标准 4一、医院功能与任务(50 分)4二、科室设置(30 分)6三、人员配备(30 分)7四、医院管理(140 分)7五、医疗管理与技术水平(480 分)10六、教学、科研管理与水平 (105 分)15七、思想政治工作与医德医风建立(65 分)16八、统计指标(100 分)17根本资质根本条件三级甲等医院标识三级医院:〔病床数在 501 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效劳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甲等:按千分制,分等评分标准获得超过 900 分为甲等。
[1]具体条件如下:1.医院应有正式的病房和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
以实施住院诊疗为主,一般设有相应的门诊部;2.应有根本的医疗设备,设立药剂、检验、放射、手术及消毒供给等医技诊疗部门;3.应有能力对住院病人提供合格与合理的诊疗、护理和根本生活效劳;4.应有相应的、系统的人员编配;5.应有相应的工作制度与规章制度;6.应有相应的医院文化。
配备要求床位住院床位总数 501 以上。
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理疗科(可与康复科合设)、消毒供给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
等级医院评审方法等级医院评审方法是对医院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水平。
目的是为了提高医院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促进全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一、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方法1.评审标准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主要包括医疗服务水平、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设施设备和医院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医院规模和师资力量:包括医院床位数、专科数量、医生和护士数量等;(2)医疗服务质量:包括门诊量和住院量、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重症病人的急救与转诊处理情况等;(3)医院管理水平:包括医院行政管理和临床管理,提供有效的科研、教育和培训机会等;(4)医疗设施设备:包括医疗设备的类型、设备质量和使用情况等;(5)医院安全管理:包括医疗过程中的医疗风险管理和医疗事故处理情况等。
2.评审方法等级医院评审主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审人员会对医院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并向医院提供问卷调查和评分表,以便准确、全面地评估医院的各个方面。
(1)现场实地考察:评审人员会对医院的各个科室、病房等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医院的环境、设施设备使用状况等;(2)问卷调查: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和家属等会被要求填写问卷,以了解他们对医院服务质量、医疗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意见和评价;(3)评分表评估:评审人员会根据医院的各个方面给予相应的评分,对于各个方面的评分进行加权计算,最终得出医院的综合评分。
二、等级医院评审结果的意义和影响等级医院评审结果的意义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等级医院评审,可以发现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2.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等级医院评审可以评估医院的管理水平,发现管理上的弱点和不足之处,为医院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3.推动医院技术设备更新:通过等级医院评审,可以发现医院存在的设备老化、更新落后等问题,促使医院进行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总体说明:一、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三级中医医院。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单项否决的作用。
三、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0分)说明:1.重点专科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医院确定的重点专科。
第二章队伍建设(90分)说明:1.对该部分进行检查时,除查看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现场抽查部分值班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以验证其材料的真实性。
2.低于标准*个百分点,扣*分,举例说明如下: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要求≥60%,评分细则为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某医院实际检查结果为58.4%,低于标准(60%)1.6个百分点,则扣2分。
(下同)3.访谈时,由检查评估专家抽取确定被访谈人,每人访谈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访谈开始前予以说明,到时间即停止访谈。
被访谈人不能拿着文件等材料翻看。
4.对医院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时,原则上访谈正职,如有特殊情况可访谈副职。
5.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
计算方法为:分子为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的人数+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的人数,分母为护理人员总数。
6.医院领导班子是指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党政领导。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学习培训取得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专业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7.经过西学中培训是指临床类别执业医师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有学习证明。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60分)说明:1.对3.1.1进行检查时,如有内儿科、针推科等,检查时可算2个科室,即认为其设置了内科和儿科(或针灸科和推拿科)。
二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2010版)
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翻印
2010.11
一类指标(否决指标)
一类指标共6大项,15个小项,若有1个小项不符合要求,则一类指标不合格,延缓一年评审。
二类指标(准入指标)一、综合管理
(一)规模与资源
张
(二)功能与任务(医、教、研三大主要功能已列入专题)
(三)能力与效率
(四)科研与教学
(五)行政管理
(六)改革与创新
二、质量安全(一)综合质量
(三)院感质量
(五)临床检验质量
(七)病理质量
(八)麻醉质量
(九)输血质量
(十)设备管理
二类技术指标检查
一、技术指标概述
技术指标是二类指标的第三部分。
旨在检查医院的技术水平。
技术指标设置:共提供26个专科的病种、
操作和手术项目,医院根据申报的等级及医院的特色选择一定数量的专科备查。
二、技术指标检查及达标要求
具体检查及达标要求见表1。
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共26个备选专科,医院选择18个专科备查,要求18个专科有16个专科达标,专科达标是指标准中所列的10个病种、操作或手术有8个两年达10例以上。
其中18个备查的专科要求内、外系统均不少于5个。
标准中所列的专科,内科系统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共8个专科;外科系统包括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整形外科、肛肠科、烧伤科8个专科;其它包括妇产科、皮肤科、感染科、康复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重症医学科共10个专科。
各个专科检查中,若检查内容包括病种和操作技术,病种和操作技术均要求达到相关例数,否则为不符合。
三、技术指标检查方法
检查组在医院病案室、信息系统根据医院准备好的自查资料(例数、病案号等)调取评审前两年相关数据,然后现场逐一核对病历(10例以上)。
若遇到专科无法确认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检查者可现场与标准制定者电话联系,询问相关问题,同时报告检查查组长,经讨论确认后决定是否符合。
若医院病历中的手术是外院或兄弟医院的医生为第一主刀的,此病历不能算。
四、技术指标的若干说明
为体现医院专科特色和错位发展,某一专科达到上一等级医院标准的,可按两个专科达标计算,最多可以有一个专科特色来替代其它专科。
标准中所列的病种、操作技术和手术项目,全院共享,但必须是独立设科的专科才计入。
标准中所列的病种,有诊断且有相应的治疗才计入。
标准中以门诊的为主的专科所列的病种、操作技术,需提供相应的检索资料。
三类指标(评价指标)一、医院服务管理
二、患者安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