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概述(正式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4.65 KB
- 文档页数:9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2-二氯乙烷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2-二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1,2-dichloroethane;sym-dichloroethane供应商名称:****化工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路**号**室供应商电话:4571-5858****邮编:***248供应商传真:4571-5858****电子邮件地址:*****************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及谷物杀虫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51:怀疑致癌(如果最终证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害时,应说明其接触途径)H335: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01:使用前获特别指示。
P202:在明白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请勿搬动。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应急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泡沫装置灭火。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二异丁胺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异丁胺化学品英文名:diisobutylamine;N,N-bis(2-methylpropyl)amine供应商名称:天津****化工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天津市**区**路**号**室供应商电话:4571-5858****邮编:248***供应商传真:4571-5858****电子邮件地址:4527**************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致命,吸入致命。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2;急性毒性-吸入-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301:吞咽会中毒H310:皮肤接触会致命H330:吸入致命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4:戴呼吸防护装置。
应急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
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30:漱口。
P302+P350:如进入眼睛:轻轻地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概述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概述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1 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1.2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1.3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1.4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燃爆危害、健康危害、环境危害。
燃爆危害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造成严重后果。
据不完全统计2000~20xx年,由火灾爆炸所导致事故占化学品事故的53%,伤亡人数占所有事故伤亡人数的50.1%。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概述引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或放射性等特性的化学物质,其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进行概述,介绍常见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存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存储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安全存储要求危险化学品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分开存放,并采取防火、防爆、防腐等措施。
例如,易燃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防火间隔室内,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应采取防腐措施。
2.安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是防止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安全使用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特点和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安全操作。
3.安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风险。
各国制定了严格的危险化学品运输法规和标准,要求运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配备专用的安全设施,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车辆状态,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4.事故应急处理:如果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火灾等事故,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影响。
应急处理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危险化学品泄漏控制等。
应急处理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应急队伍和设备,以保障事故应对的效果。
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1. 防火措施危险化学品的防火措施包括:•分区存放:根据化学品的易燃性,将其分类存放在不同的防火间隔室内,避免相同类别的化学品存放在一起。
•灭火设施: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施,并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防火隔离带:在危险化学品存放区域周围设置防火隔离带,以防止火势扩大。
2. 防爆措施危险化学品的防爆措施包括:•防爆设备:使用爆破防护器、爆炸隔离器等防爆设备,避免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过氧乙酸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过氧乙酸化学品英文名:peroxyacetic acid;peracetic acid;acetyl hydroperoxide供应商名称:天津****化工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天津市**区**路**号**室供应商电话:4571-5858****邮编:248***供应商传真:4571-5858****电子邮件地址:4527**************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漂白剂、催化剂、氧化剂及环氧化剂, 也用作消毒剂和杀菌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加热可引起燃烧,吞咽有害,皮肤接触有害,吸入有害,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有机过氧化物-F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335: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H314: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242:加热可能起火H400: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戴防护面具。
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20: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 /可燃材料。
P234: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如非其预定用途。
应急响应:P304+P340: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危险化学品分类储存的安全技术范本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燃烧、腐蚀、毒性、放射性等性质,并且能够对人体、动植物、环境等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进行分类储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危险化学品分类储存的安全技术范本进行探讨。
一、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储存是指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方式。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照危害性质、按照物理性质、按照化学性质等。
在进行分类储存时,应根据不同的危险性质和储存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安全技术措施1、储存环境的安全控制(1) 储存环境应符合防火、防爆、防腐蚀和通风排放等要求。
根据不同的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储存设施,如防火库、防火柜、防爆柜等。
(2) 储存环境应设置完善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包括显眼的标志、标识牌、警报器、消防设施等,以便于人员及时掌握储存区域的危险情况,以及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2、危险化学品容器的安全控制(1)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和挥发。
对于易挥发的危险化学品,应选择质量优良、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进行储存。
(2)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应进行分类、标示和分类储存。
在容器上应清晰的标示危险化学品的名称、编号、储存日期等信息,并根据性质进行分类储存,防止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混合储存导致的事故风险。
3、安全操作控制(1)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储存要求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确保能够正确地操作和储存危险化学品。
(2)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呼吸器等。
(3) 在操作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时,应遵循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和违规储存。
4、事故应急处理控制(1) 应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能够在发生事故时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损失。
文件编号:TP-AR-L426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概
述(正式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概述(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1 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1.2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
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1.3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
八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1.4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燃爆危害、健康危害、环境危害。
燃爆危害
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有
很大的破坏作用,会造成严重后果。
据不完全统计2000~20xx年,由火灾爆炸所导致事故占化学品事故的53%,伤亡人数占所有事故伤亡人数的50.1%。
健康危害
由于化学品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腐蚀性、麻醉性、窒息性等特性,导致人员中毒的事故每年都发生多起,2000~20xx年化学事故统计,毒性危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占化学事故伤亡的49.9%。
环境危害
由于毫无控制的随意排放及化学品其他途径的泄放,致使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或作为废弃物进入环境,使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包括:对大气、土壤、水体和人体的危害。
其中,作业环境危害主要包括:尘、毒、烟雾、
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采光、照明以及光、热辐射等。
1.5 危险化学品造成化学事故的特性
危险化学品能引起化学事故甚至灾害性事故,与其本身的特性有关。
主要特性如下:
易燃易爆性
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在常温常压下,经撞击、摩擦、热源、火花等火源的作用,能发生燃烧与爆炸。
扩散性
化学事故中化学物质溢出,可以向周围扩散。
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扩散,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致使燃烧、爆炸与毒害蔓延扩大。
比空气重的物质多漂流于地表、地沟、角落等处,可长时间举既不散,造成迟发性燃烧、爆炸和引起人员中毒。
突发性
化学物质引发的事故,多是突然爆发。
在很短的时间或瞬间即产生危害。
轰然而起,迅速蔓延。
燃烧、爆炸交替进行,加之有毒物质的弥散,迅速产生危害。
特别是高压气体的性质,短时间内喷出大量气体使大片地区迅速变成污染区。
毒害性
有毒的物质无论是脂溶性的还是水溶性的都有进入机体与损坏机体正常功能的能力。
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机体达到一定量,即引起中毒。
1.6 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
具有潜在危险性
生产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绝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危险性。
物料这些潜在的危险性决定了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
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
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一般都需要经过许多工序和复杂的加工单元,经多次反应或分离才能完成;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前后变化很大,各种物料有的处于爆炸极限附近,在操作和控制上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生产规模大型化
实现规模效益、装置的大型化是世界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规模越大,使用的设备、机械越多,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规模越大,储存的危险物料越多,潜在的危险能量也越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灾害性的。
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
化工生产多为连续性生产,前后单元息息相关,相互制约,某一环节发生故障也必然会波及到其他装置,设置会出现连锁反应,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1.7 危险性的识别
危险物料的识别
危险化学反应过程的识别
危险的单元操作的识别
危险物料的识别
应以有爆炸危险物料,有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活性物料(不稳定物料),可燃气体及易燃物料,能通过呼吸系统或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高毒和剧毒物料为主要重点。
危险化学反应过程的识别
应以有活性物料参与或产生的化学反应,能释放大量反应热,又在高温、高压和汽液两相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为主要重点、分析研究反应失控的条件,反应失控的后果及防止反应失控的措施。
化工单元过程是由各种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化学为
主的处理方法,概括为具有共同化学反应特点的基本过程。
化工单元过程主要有卤化、硝化、氧化、还原、氢化、水解、电解、催化、裂化、氯化、烷基化、重氮化、胺化、聚合、碱熔等反应过程。
危险的单元操作的识别
危险的单元操作,应以处理大量危险物料和处理含有活性物质的物料的单元操作过程为分析研究的重点。
化工单元操作是指由各种化学生产过程中的物理为主的处理方法,概括为具有共同物理变化特点的基本操作。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