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 格式:pdf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10
巩固新生政权课程标准能够知道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哪些困难以及共产党人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的。
教学要求了解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这些新中国成立后重大事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人民志愿军战歌(FLASH动画)然后提问问题:这首歌反映的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出示本节内容流程图使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节内容。
—、必须进行的较量出示材料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朝鲜仁川登陆.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美国最后又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并并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还派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人民志愿军战歌我执行政府指示,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我感到一种沮丧的心情.我想,我的两位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将军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克拉克.1、抗美援朝的原因是什么?2、中朝人民军队为什么以弱胜强,最后迫使强大的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呢?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4、你如何理解美国司令官克拉克这句话的含义呢?出示幻灯片抗美援朝大事年表(使学生能更准确全面了解这一历史事件)1、1950年10月8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2、1950年10月~12月,进行了第一、二次战役,收复平壤,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战局。
3、1050年12月到1951年1月,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
1950年1月~4月,志愿军又发动第四次战役,“联合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由李奇微接任。
4、1951年7月10日,联合国军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鲜开城首次举行谈判。
5、1952年4月,李奇微下台,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此之前双方谈谈打打。
第二课某某国的风雨历程失误与挫折
课程标准:
1、简述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新中国经历的曲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有关材料,了解它们带来的严重危害,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材料的方法和有关技巧。
(2)通过分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得出它们的历史教训,使学生了解历史教训与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呈现大量的历史材料,使学生对文革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了解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
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文化大革命是领导错误发动,被反革命分子利用的一场内乱,我们必须对它彻底否定。
(2)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做任何事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即使主观愿望有多美好,也只会‘好心办坏事’。
”
重点、难点
重点:大跃进、文革
难点:社会主义建设发生失误的原因、影响和教训。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一、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时间:______年__月___日;2)意义: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标志______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崭新的时期。
2、措施:1)抗美援朝;2)肃清反革命,实现西藏和平解放;3)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4)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抗美援朝1)背景:_______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2)时间:(_______年10——________年7月)重要战役:__________;英雄人物:黄继光3)原因:①保家卫国,巩固新生政权;②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③打击国际国内反动气焰;④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
4)交战双方:中朝军队→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①中国军队名称:________________、总司令:________;②美军将领:克拉克5)性质:美方:非正义的战争;中朝军队: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6)结果:1953年7月,____国被迫在《____________》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7)胜利的原因:1)党的正确领导;2)人民的大力支持;3)中朝军队的英勇战斗;4)正义的反侵略战争8)意义(影响):①保卫了家园,捍卫了世界和平②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③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④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⑤打击国际国内反动派的气焰;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4、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1、土改的内容:近_____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生产资料。
2、完成的时间:________年底3、意义:(1)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2)农民分到了土地,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3)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解放了生产力。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课程标准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教学要求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3.”精神。
结构分析7第一课时巩固新生政权教学导入:教师在课前收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图(内含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图片)并制成幻灯,在上课导入新课时播放,并问学生:这是什么事件?(抗美援朝)这又是谁?(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新课教学:1.对抗美援朝原因的教学建议教师用幻灯出示材料和反映当时亚洲形势的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并引起学生对中国赴朝作战原因的思考。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
材料二、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
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
10月1日,美伪军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
从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
(注:此材料和书本第12页开头内容相同)○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怎样的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请联系材料说出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抗美援朝?(教师可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各小组呈现观点,师生互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