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化学拓展型课程全套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5.28 MB
- 文档页数:1498
化学性质-沪科版拓展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种类;2.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化学成分、结构有关系;3.能够正确使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决问题及合理设计实验;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运用的综合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学习理论知识;2.学生之间探讨交流;3.借助实验进行现象观察和模型构建;4.进行实验探究;5.实验结果归纳总结。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与化学成分、结构有关系;2.理解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3.理解物质的性质如何影响化学反应。
2. 教学难点1.理解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2.掌握化学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教学准备1.教学物品:实验器材、化学品;2.PPT教学课件;2. 教学流程第1步:导入引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通过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引导学生对化学性质的初步理解。
第2步:理论学习在PPT教学课件中进行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重点讲解与化学反应相关的化学性质,如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通过示例,呈现出这些化学性质在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3步:实验探究1.实验1:物质的燃烧性质通过实验示范来观察物质燃烧的现象,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燃烧的特征及其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2.实验2:金属与酸的反应通过实验示范来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从实验结果中总结出金属还原性的特征以及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第4步:实验结果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对比,总结了具有化学性质的物质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推导出了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化学实验中的问题。
第5步:小结回顾学生的学习和实验过程,并总结出本次实验中的发现与体验,强化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