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博山方言中的文白异读作者:孙梦城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09期摘; 要:文白异读是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指同一个字在不同语体读音有异。
博山方言有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主要是声母和韵母的异读。
白读音保留了博山方言的本来面貌,在权威方言的影响下日渐衰落,文读音则逐渐向普通话靠拢。
在博山方言中,文白异读的产生一方面是方言内部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权威方言的影响。
文读音晚于白读音出现的说法在博山方言中并不完全适用。
关键词:博山方言;文白异读;语言接触;成音机制博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淄博市五区三县之一,区域面积698.2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辖6个镇、3个街道、1个开发区,209个村,111个社区。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将博山方言划归冀鲁官话石济片的聊泰小片[1],在山东方言分区中属于西齐片[2]。
所谓“文白异读”,“专指同一个字文言音和白话音不同”[3],不包括意义不同的“又读”和由于讹读、连读音变等导致的异读现象。
如:“河”,博山文读作“xə35”,白读作“xuə35”,是共时平面存在的不同的语音层次。
一般认为,文白异读现象是由语言接触造成的,多具有系统性。
白读音往往反映了当地方言的本来面貌,文读音是在权威方言的影响下产生的。
文白异读是研究语音史、语音演变规律的重要资料。
博山地区三面环山,地形闭塞,因此,博山方言的白读层保留了较多的古音成分,文白异读的现象十分丰富。
钱曾怡在《博山方言研究》中曾专列“文白异读和新老异读字表”,共列85个具有文白异读或新老异读的字,但不包含在某个词中有特殊读音的字,也未说明系统的变化规律[4]。
张玉来认为,对方言字音构成及变化的观察不应局限在文白异读内,而应从新旧异读的角度去分析[5]。
为全面分析博山异读现象的规律,本文所说的“文白异读”实际包括以下内容:1.钱曾怡所提到的文白异读现象;2.博山方言中的新旧异读;3.在某个词中出现的特殊的白读音。
本文以钱曾怡的调查为基础,又据现代博山方言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共收208字;声韵系统依据钱曾怡[4],声调系统据陈宁记为:阴平33、阳平35、去声31[6],记音符号采用国际音标。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
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
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
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
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
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
它基于北方的语言方言,主要以北京话为基础,并吸收了其他方言的一些特点。
各方言与普通话有以下差别:
1. 发音差异:各方言的发音方式有所不同。
例如,广东话较多地使用鼻音和塞音,而四川话则有独特的声调。
2. 词汇差异:各方言的词汇也有所不同。
例如,广东话中常用的“你”在普通话中是“你”,而在四川话中是“侬”。
3. 语法结构差异:各方言的语法结构也有差异。
例如,在普通话中,形容词一般放在名词前,而在四川话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后。
4. 语言习惯差异:各方言在使用习惯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普通话中,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好”,而在广东话中,则是“早晨好”。
虽然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但中国各地仍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方言。
这些方言在各地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也体现了中国的多样文化。
淄博方言重叠式词语初探[摘要]淄博方言在语言交际运用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重叠式词语运用范围的广泛性[关键词]淄博方言词汇重叠结构方言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汉语共时研究中理清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规律联系差异的横向比较和揭示汉语纵向发展的脉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方言的范围如果实际划分区域的话是有一定难度的。
其中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往往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交叉甚至是重叠。
淄博方处于鲁中大地。
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人际交通的频繁。
并且区域地形平坦,相对于南方一些地区由于地形的崎岖交通不便造成的十里不同音来说具有统一性,这也有利于对淄博方言的描写与研究。
淄博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中的华北官话区。
历时角度看它与官话有较多相同的发展轨迹与规律,而共时角度上来说它有着自己某些独特的语言规律。
本文主要对部分方言词中的重叠结构进行初步的探讨。
淄博方言在语言交际运用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重叠式词语运用范围的广泛性。
一、量词重叠虽然相对表示少。
例如:1.一把把韭菜就两块钱?2.一亩地就打了这一堆堆粮食。
3.我吃不多,下一绺绺面条就行。
4.老王秃得就剩下几根根头发。
5.一角角饼够谁吃的?6.棉衣就一层层棉花,能暖和吗?淄博方言的量词重叠表示的不是一类事物的全部,而是一类事物的一部分;量词重叠第二个音节读轻声;这类重叠前边必须加“一”或“几”等数词。
二、形容词重叠表限定性功能。
例如:1.长长西瓜不如圆悠西瓜。
2.她在家门口那棵弯弯树上吊煞(死)了。
3.他盖的房子都是尖尖屋顶。
普通话的从式形容词做定语是描写性的,没有分类的作用;淄博方言的AA式形容词做定语不是描写性的,而是限制性的,具有分类的功能。
如“弯弯树”,不在于说明树的情态状况,而是用来限制“树”这一类名的,从而有别于那些“直立”树。
此外,淄博方言中ABB式形容词结构有区别于普通话。
例如淄博方言中有像大沉沉、小巧巧类似形容词与普通话中如黑黝黝、绿油油类似的形容词有着明显的差异。
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一、方言音与普通话的调值区别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且地域宽泛,除了现在全国推广的普通话之外,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字发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汉语方言,方言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调值,调值是普通话发音的核心,声调发的是否标准,会直接影响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各地方言如下图:二、调值的由来“一声平,二声扬,三声转弯,四声降”用这种方式发声会出现错误。
在普通话中一二三四称为“阴阳上去”,这是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戏曲”。
五度标记法三、调值与声带的关系——看松紧1、阴平:阴平调值是55,发音时声带始终是拉紧,声音又高又平,阴平有为其它三个声调定高低的作用,如果阴平调值掌握不了,会影响其他声调的发音。
2、阳平:阳平调值是35,发音时声带由不松不紧,逐渐拉紧,声音由不高不低升到最高。
3、上声:上声调值是214,发音时声带由较送慢慢到最松,再很快地拉紧。
声音由较低慢慢到最低,再快速升高。
4、去声:调值是51,发音时声带先拉紧,后放松,声音从最高降到最低。
四、变调1、上声变调(1)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句尾以及处于句子中语音停顿位置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即可读原调214;(2)上声+上声,“上声+上声”→“阳平+上声”(35→214),如:保险;(3)上声+非上声,前面的变成半上211(日常当中经常发成这样)。
上声+阴平(211+55) 如:首都上声+阳平(211+35) 如:古人上声+去声(211+51) 如:本质上声+轻声如:奶奶(4)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如果后面没有其它音节和语气词,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读的时候中间要停顿拆开来读。
2、去声变调(1)非去声前读本调;(2)去声前变53,如“秘(53)密(51)、暗(53)恋(51)、甚(53)至(51)”;3、“一”的变调(1)非去声音节前变去声(例:一起);(2)去声音节前变阳平(例:一切);(3)夹在重叠词中间念轻声(例:数一数、看一看);(4)“一”单念或在序数词中仍读本调—阴平;(5)例子:一(51)帆一(51)桨一(35)叶舟,一(35)个渔翁一(35)钓钩,一(51)俯一(51)仰一(35)顿笑,一(51)江明月一(51)江秋。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2016级非师1班赵祎学号:2016213564山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而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统一语音,因此山东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
而山东方言在山东省内又细分三个官话小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在语音方面,山东部分地区(如:枣庄、济宁)没有普通话中的卷舌音,导致卷舌音和舌尖前音不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翘舌不分”,因此在这类地区“zh、ch、sh”和“z、c、s”是混杂的,会出现“炒”和“草”、“找”和“早”等字发音相同的情况。
而跟这些地区将两类声母混为一类不同的是,在山东的其他一些地区(如:胶东)出现了将一种声母分为两类的情况,同样以“j、q、x”为声母的字读音上却有差别。
我的家乡青岛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特征融汇了多个市区的不同色彩,比如,在青岛方言中,在发某些字如“人、闰、热”等以“r”为声母的字时,习惯性省略声母,直接读韵母,发音为“银、运、掖”;而在“算、钻、脱”等字的发音中则习惯性省略介音“u”,发为”散、赞、特“。
而在韵母上,青岛方言中几乎没有”e“这个韵母,在一些字眼中我们会将”e“发为”uo“,比如”哥、饿、贺“等发音为”锅、卧、货“,而在另一些字眼如”喝、蛤“中我们则将”e“发为”a“,读成”哈、嘎“。
总的来说,在青岛方言中,声母”r“和韵母”e“都是非常不标准,几乎不使用的,这可能跟这两个音都有不同程度的卷舌有关。
同时,在广播台练声的过程中,我被指出尖音现象很重,也就是在发”j、q、x“音的时候由于舌尖过紧抵住牙关,导致有气流从齿缝中流出,带出”s“的杂音,经过查证和了解,我发现山东其实是一个尖音团,也就是说山东方言的发声方式中即带有尖音重的特点。
除却声母和韵母,山东方言在声调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以青岛、淄博为代表的胶辽官话区中只有三个声调,而在另一些市区比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却有五个声调。
对于青岛地区究竟是少了哪一个声调我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但根据我自己平日生活的理解,我认为青岛方言中缺失的声调很可能是三声,比如”晚、管、毯“等字的时候,我们会读成”弯、关、摊“,像北方人直爽的性情一样,直来直去。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区别:1、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及港澳地区称作华语。
2、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普通话的标准口音: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准,普通话发音图谱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
国语、普通话、华语三大系统内部还存在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
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
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
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国语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
学习普通话及口音的有无与出身地域与教育程度有相当关系。
不标准的普通话古称蓝青官话,蓝青即是暗指发音夹杂方言口音。
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以普通话为例: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
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
例如,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差异过大,或有过多的字发音不准。
但台湾地区的取音不同与大陆地区,如垃圾、崖,中华民国国语文读乐色、ㄧㄞˊyai2,大陆普通话读拉机、牙。
方言的语言特征:①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
古全浊声母字在现代官话方言各支系中几乎都念为清声母字,很少例外。
一般古全浊平声念送气清声母,古全浊仄声念不送气清声母。
②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
③声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调类的数目比较少。
淄博独特方言地方语言的文化特色淄博位于中国山东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这个城市里,有一种独特的方言地方语言,它们承载着淄博人的文化特色和独有的魅力。
一、方言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淄博方言是山东方言的一种,是汉语官话中的一支,受到山东齐鲁文化的影响。
淄博方言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和传承,在江苏、河南、安徽等周边地区也有分布。
这种方言在当地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人们在家庭、社交和工作中几乎都是以淄博方言进行交流。
二、方言的独特特点淄博方言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包括音韵、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首先,淄博方言的音韵特点鲜明,它显著地体现了山东方言的特色,如舌尖韵母的发音清晰、舌尖音的浓重等。
其次,淄博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有许多特有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描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最后,淄博方言的语法结构较为简洁,表达直接明了,使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方言的文化特色淄博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代表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特色。
方言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通过方言的使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淄博人民的豪爽和坚韧。
淄博方言中流传着许多寓意深远的谚语和俚语,这些语言形式富有哲理和智慧。
在当地人的口中,方言成为了一种凝结着情感和认同的文化符号。
四、方言的社会功能方言在社会交往和沟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淄博,方言作为一种地方语言,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归属感。
淄博人相互之间使用方言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还能够建立更为牢固的社会联系。
同时,方言也是淄博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媒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总之,淄博独特方言地方语言承载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独有的魅力。
方言的使用不仅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凝聚力的象征。
淄博方言的独特特点和丰富内涵,使得这座城市更加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文化传承,方言都在淄博人民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将继续传承下去,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第36卷第3期2021年6月Vol. 36 No. 3Jun. 202]淄川方言文白异读辨析孟万春沈小东(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文白异读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是自源音和异源音造成的又读现象,淄川方言中文白异读主要集中 在同声异韵、声韵俱异。
而同韵异声现象较少,且不存在声调变化造成的文白异读现象。
经田野调查总结出淄川方言文白异读具有系统性、特殊性和渐变性的特点,其形成的原因可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
此外,从淄川方言文白异读现象中可分析出淄川方言的历史演变和存古情况,这对淄川方言的研究和保存具有重 要意义。
关键词:淄川方言;文读;白读;新老派读音中图分类号: H17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房德里耶斯曾指出:“相邻语言间的相互作用对语言发展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因为语言 间的互相接触影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此类接触必会引起语言渗透。
”汉语方言中普遍 存在的文白异读现象便是此类语言接触的产物,即因本地方言与外来优势方言间的相互影响和接 触而产生。
正如徐通锵所说:“文读是在本土方 言的音系许可范围内吸收某一标准语或优势语言的部分成分,从而在本方言某些字词的部分语音 上向这一标准语靠近。
”郎“此外,语言学界普文章编号:2095-4735 (2021) 03-0149-08遍认为文白异读现象的形成还与语言内部演变有 关。
文白异读指的是某些字的读书音和口语音不 同。
一般来说,白读音代表某一方言的土语,即口语音,是自源的,能反映当地方言的某些特点; 而文读音则是接近标准语的一种读书音,是异源 的。
根据汉语音节的组成部分,可将淄川方言的文白异读分为三大类:同声异韵、同韵异声、声 韵俱异(淄川方言中的文白异读不存在声调变化的情况,此处不做讨论)。
同韵异声指的是同一 个字文白音不同是因声母不同而造成的;比如淄 川方言中的“深”,文读音为[§9214],白读音为收稿日期:2020-12-02作者简介:孟万春(1973—),男,陕西商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沈小东(1997—),女,山东淄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方言。
淄博方言区普通话等级语音面貌表征及辨析
张祖利
【期刊名称】《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6(002)001
【摘要】运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手段,总结归纳某个方言区的普通话等级语音面貌表征,对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来说其意义主要在于为测试员提供一个便捷的评判依据,对于普通话学习者来说则指出了克服方音的方向。
淄博方言有鲜明的语音特征,表现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上则是这些特征的不同程度的流露。
一级乙等有语音失误,但是出现的失误都没有形成系统性的问题;二级甲等语音失误增多,韵母的语音缺陷有系统性出现倾向。
但不是很明显;二级乙等的语音失误进一步增多,声母、韵母、声调、音变都可能出现系统性问题。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张祖利
【作者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委办公室,山东淄博25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2
【相关文献】
1.临沂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
2.新疆汉语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
3.亳州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表征分析及训
练4.亳州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表征分析及训练5.山东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17地市方言大全,还是咱东营话最亲切!山东方言你都能听懂吗?下面小编带大家通过山东17地市方言,感受下咱们多姿多彩的大山东!青岛话青岛话属于胶辽官话,其特征是舌音比较重,常常把「th」音加在「sh」、「x」、「s」上。
普通话的声调也被削减不少。
基本上在某个程度上,要把普通话转成了青岛话,只需把普通话的声调改一改,把第四声保持不变。
说青岛话的窍门,就8个字:“一三互换,二四归四”。
喝啤酒hā pǐ jiū狭窄——窄(zhei)吧(轻声)傻——彪、嘲、半仙、愚小嫚儿,嫩可真稀罕银!济南话济南话,是指流行于济南以及相邻地区的方言,属于冀鲁官话。
其特点:豪爽快直,日常语言交流当然也坦诚相见、毫无戒备之心,所以无需转弯抹角;而且唯恐词不达意,所以每个音节都发成重音。
如宋代的“夜来”,明代的“崴拉”、“倒达”、“仰摆”等等。
一些古代少数民族的语词和外来语在济南话中更是俯拾皆是。
如“赛(蒙语,好)”“关饷(满语,发工资)”等。
么——指什么。
“你干么?”崩没根——吹牛的意思。
( beng mu gen er)将将的——刚刚的老师儿,你这个衣服杠赛来!淄博话淄博话指山东省淄博市以及相邻周边地区(例如:邹平县、章丘市、博兴县等)的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淄博方言与济南方言发音大致相同,但带有淄博地区的地方性用词。
并且淄博市下辖各区县之间所用方言所发声调,也存在明显差异,淄博方言以淄川、博山方言和临淄方言最具有代表性和特色。
唉吆佛——疼(语气词)迂阔——舒服棒(槌)子——玉米杌札子——板凳不杂——用于话尾,无实际意义(例:你吃不杂?=你怎么不吃?) 俺爱你刚石节烈!枣庄话枣庄方言属于北方语系,更详细的分类属于中原官话区西鲁小区。
枣庄方言在诺大的北方方言区里并不另类,大同小异。
但它特有的成语、歇后语、形容词、倒装句和声调改变则意思和用途都改变的特点独树一帜。
枣庄方言幽默风趣,看似易学,但有些虚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山东方言大全
山东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各个地区。
由于山东地域
广阔,历史悠久,山东方言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山东方言的基本特点和常用词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山东方言。
山东方言的基本特点:
1.浊化现象,山东方言中的浊化现象非常普遍,即在某些情况下,清辅音变成
浊辅音。
比如,“对”读作“咂”,“大”读作“搭”,“瓜”读作“瓯”等。
2.入声保留,与普通话不同的是,山东方言中的入声保留得比较完整。
很多词
汇在读音上保留了入声的特点,如“心”读作“冚儿”,“鸡”读作“鸡儿”等。
3.特殊的语音现象,山东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如舌尖音的转化、鼻音的出现等,这些都是山东方言独特的语音特点。
山东方言的常用词汇:
1.老乡,在山东方言中,“老乡”通常指同乡、同村的人,也可以用来称呼朋友。
2.嘎巴,指的是东西、东西块儿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东西的大小。
3.搭脑袋,指的是撞头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发生争执或者打架。
4.瞅瞅,在山东方言中,“瞅瞅”是指看的意思,常用来表示询问对方是否看
到了某个东西。
5.糟践,指的是浪费、虚度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轻视。
6.瞎扯,在山东方言中,“瞎扯”是指胡说八道的意思,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方
的言论不负责任。
以上介绍的是山东方言的一些基本特点和常用词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
了解和学习山东方言。
山东方言作为中国方言中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希望大家能够多加学习,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山东方言的文化。
从音韵学角度分析淄博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作者:李孟函来源:《牡丹》2017年第09期我国地域广阔,虽然普通话作为各地区、各民族的通用语言,但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语言尚存在较强的地域性。
这既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也深刻彰显我国文化的包容性。
本文将从音韵学的角度对山东省淄博市的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分析比较。
一、淄博方言与普通话的语言现象对比山东省有一百多个县市,均属于官话大区,各地方言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
淄博市属于冀鲁官话区,几乎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城市内,不同区的人说的话也不尽相同,各有各的腔调。
淄博方言区处于冀鲁官话区和胶辽官话区的过渡地带,因此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代表方言。
淄博方言(下文简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在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都有体现,下面仅就常出现的例子从语音(声母、韵母)方面做总结(括号中为方言中的发音),并分析其原因。
声母存在差异的字:人(ín)、牛(ióu(零声母))、耳(lě)、煎(biàn)、上(hàng)、惹(iě)、堆(zuī)、里(lái/ní)、唬(wú)。
韵母存在差异的字:鹅、合、咳、渴、个、恶、歌、可、吆喝(uo),喝水(渴、磕)(a)、客(ei),药、脚(üe),麦、白、拍、摔、窄(ei),卜(ei)、窟(uo)、薄荷(e)、崖(ie)、嗽(uo)、做(u)、寻(in)、琢(ei)、理(e)、着凉(uo),矮、挨(ie),没(u)、么(u),忒、累(uei),和你(ang)、还(an)、我/俺(ngan),你、咱(en),自己(ia/ie)、点(iai/ai)、吱(u)、里(ai)、谁(ei)。
声母和韵母均存在差异的字:松(xiong)、责(zhei)、册(chei)。
二、淄博方言与普通话对比规律及总结下面来看一下上述这些例子在《方言调查字表》(下文简称《字表》)中的位置及总结:(1)人——臻摄,阳声韵,开口,三等,日母字。
淄博⽅⾔⼤汇总博⽅⾔⼤汇总(附淄博⽅⾔雅思考试题)[原创] (2007-06-05 11:41:36)转载▼标签:⼭东淄博娱乐回家搞笑家乡⽅⾔经典分类:⾃娱⾃乐 淄博⼈果然热爱家乡,看⼤家对⽅⾔都这么感兴趣,在⽹上使劲搜了搜,汇总了⼀下,供⼤家娱乐! 淄博分五区三县,每个地区⽅⾔都有细微上的差别。
博⼭由于地理上靠近莱芜,⽅⾔⾥明显有很多莱芜的⼝⾳。
淄川位于张店与博⼭之间,⼝⾳⽐博⼭轻,但是明显⽐张店重。
⾄于张店⼝⾳,是淄博⽅⾔⾥⾯最容易懂的了。
⽽临淄⽅⾔,由于当地有齐鲁⽯化这种企业存在,外地⼈较多,说普通话的⼈较多,感觉临淄⼈说话更象普通话。
属于淄博⽅⾔与普通话的杂交品种。
同是淄博⼈⽅⾔差异也很明显。
根据语⾳的特点,⼤体可分为三个⽅⾔区⽚:南⽚,包括淄川,博⼭和沂源的西北部;东⽚,包括临淄;西北⽚,包括张店,周村,桓台,⾼青。
总之,各地⽅有各地⽅的⽅⾔,淄博博⼭⽅⾔中的词汇更丰富,就丰富了本民族语⾔⽽⾔起了很⼤的作⽤。
分类汇总:⾷物:馍馍、⼲粮:馒头地蛋:⼟⾖地⽠:红薯古扎头:⾯疙瘩汤粘住:粥梅临饭:麦仁饭⽇常⽤品:呱嗒板⼉:拖鞋交叉、误扎⼦:马扎硕⼦:勺⼦灯棍⼉:⽇光灯⾝体:脖⼉梗:脖⼦夜来盖:额头拨拉盖:膝盖果破:胳膊哗啦:关节动物:⼘刮:鸽⼦⽼鸹:乌鸦⾔⽚胡⼦:蝙蝠蝎虎溜⼦:壁虎波罗油⼦:蜗⽜马糊:狼⽼⽑猴⼦:狼听听:蜻蜓姑姑苗:猫头鹰家晨⼦:⿇雀烧前猴:知了的幼⾍长⾍:蛇⼑螂:螳螂⽛狗:公狗其它名词:⼩妹⼉:⼩姑娘⼩思⼉:⼩男孩(kei):客⼈嘎渣:硬脆的碎物⼟喀拉:⼟块叶巴:傻⽠杭杭:东西、玩具搞(临淄):东西时间⽤语:前⼉:前天夜来:昨天今门⼉:今天赶蔑:明天头晌:上午下横:下午后晌:晚上将才:刚才成宿:整夜⼀霎霎;很短的时间多咱:什么时间盼(⼉),如⼲⼀盼(⼉)歇⼀盼(⼉):⼀阵⼦,可长可短见天,表⽰经常性的叫成天,成天价,整天价:每天,天天⽇常⽤语打⽠拉:打雷吓草鸡了:吓坏了业蔫:枯萎严有:指捻的动作咋呼:⼤惊⼩怪胡叨叨:胡说⼋道港恣⼉:⾮常⾼兴不得劲⼉:不舒服⽬有:没有得(dei)为:故意⼜待:⼜要各应⼈:烦⼈,讨⼈厌反雾,烦⽓:厌恶⽩弄俩:别折腾了厚咸:⾮常咸后杀:指某种⾷品⾮常咸或甜港好连:⾮常好刺挠:⾝体发痒,难受笼过:有空闲时间将军宝:剪⼦包袱锤举,知举:感到满⾜,知⾜抱屈,⽡⿎:受到委屈窝屈,憋⿎:⽓窝在⼼⾥⽆法发泄,委屈术头:赶到胆怯惧怕⿇利:⼲活⼲净利落刺⿐上脸:蹬⿐⼦上脸,得⼨进尺顿(三声)了:懂了中:好的,可以好⽊声的:突然动词:要惑:喊欣思桌:寻思拉呱:聊天尿虽:尿尿伸炕,伸被⼦,铺下:睡觉前铺被褥迷登:似睡⾮睡或⼩睡⼀会切下:躺下东⼀榔头西⼀棒锤,到三不着两:说话不着边际吹呼,胡吹海旁,胡呱嗒,胡咧咧:夸⼤事实油嘴呱嗒⾆:耍贫嘴批溜撇扯:不说正经话,再严重点叫不说⼈话熊,翻扬:斥责,训斥⽀崩着个⽿朵:专⼼致志听次哒:批评乖⼀下:碰⼀下古堆:蹲下提蹬:折腾撒莫:四处看张倒、张⾻碌⼦,摔⾻碌⼦:摔倒扎果:修理舔摸:巴结⼈捞摸:捞取好处扎煞:撒娇柴着:踩着⽀歪:没事乱嚷嚷作夜:捣⿁嘎活桌:拉伙,结伴顾拥:乱动出七:出去哈⽔:喝⽔扇,呼,搓:伸⼿打,打⽿光诊:拿⽯块砖头扔、打对⽅排(三声):⽤脚踢形容词:低溜头耷拉家,蔫了巴基:⽆精打采郎当着个脸,噜嘟着脸:拉长脸显得不⾼兴愣了呱唧:愣头愣脑⼆呼:犹豫不决扣(读⼆声):为⼈厉害还吝啬说了这么多了,再给⼤家出套题。
淄博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普通话的含义: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的含义: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
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
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
、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
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淄博方言归属于
冀鲁官话。
山东方言内部存在不少差异,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
钱增怡、高文
达等学者根据各地方言特点,把山东话分成两个大区:西区、东区;四个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淄博方言属于山东鲁中方言的一个分支,属于上述的西齐小区。
在语音方面无形之中
保留了古代齐国语言的痕迹。
淄博中部地区淄川一带的痕迹尤为明显现。
淄博分五
区三县,每个地区方言都有细微上的差别。
博山由于地理上靠近莱芜,方言里明显
有很多莱芜的口音。
淄川位于张店与博山之间,口音比博山轻,但是明显比张店重。
至于张店口音,是淄博方言里面最容易懂的了。
而临淄方言,由于当地有齐鲁石化这种企业存在,外地人较多,说普通话的人较多,感觉临淄人说话更象普通话。
属于淄博方言与普通话的杂交品种。
:)
淄博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表现在语音上为:
1.声母(1)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的字“熬袄欧呕沤安俺岸恩昂”等,多数市县读ng声母。
(2)普通话r拼合口呼的字,多数地区读l声母,如“如入褥软荣熔”等。
2.韵母
(1)“街解鞋、矮、崖涯”等字方言读[iεi].
(2)“责策色”等字靠河北省的地方读ê,其他地区读ei。
3.声调
(1)淄博、莱芜、博兴、高青、无棣等地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调类。
(2)利津、章丘、邹平、桓台等地“接国铁册”等字读入声。
(3)多数地区“接国铁册”等字读阴平。
(4)去声多读低降调31或21。
语法上:
1、量词重叠普通话中量词重叠产生好多新义,可以表示多,如造起一幢幢楼房;有些表示“一”,如“个个身强力壮”;有些表示“逐一但淄博方言中有的量词重叠却表示“少”。
2、“V+不+V+底+V”句型如:饭做多了不吃就不好了。
3、程度副词显著特点:以“gang(上声)’替代“很”。
4、句末语气词:连、欢、包
词汇方面:
淄川--只川、人--len、肉--漏、头发--毛仪、脚--撅、真高兴--刚资连
是吗?--是包?、吃了吗?--吃连?、没有--木家、告诉你--横你说、吃药--吃跃、喝水--哈水、太好了--刚塞连、给你--几你、骗你--戳红你、太饿了--刚卧慌连(刚几捆连)、不知道--知不道、鞋子--(字母拼不出)、你这个东西--你这个航摘玉米--北棒槌、小麦--妹、白菜--北菜、蹲着--古得(dei)桌、膝盖- - 菠萝盖钥匙- - 月池、你太脏了--你这过脏先、热--勒、一会儿--一沙沙、口渴--干阔、
角落--家哈拉、心眼多--刚口(2声)连、打嗝--打给(gei)拉、稀粥,稀饭--年住,杀哈、傻瓜--潮八、咋呼--只貌、流口水--淌斜斜、绻着--古出桌、蝉--少牵、蚂蚁--以羊、早上--寝寝、晚上--侯上、注意--徐户(国才)、小胡同--狱另、打喷嚏--打带喷、接吻--阻(4声)嘴、剪指刀--指甲刀
剪指甲--较指甲、颜色--颜shei、暖和--囊或、夹菜--几菜、磨蹭--欲磨
出老千,耍赖--草机(多指玩牌一类游戏)、打你--多你、你在这儿做什么?--你睐捏组杀?、心思--木量、故意--得(dei)为、拾掇,修理--扎过、什么样的?--杀户?、一个劲的--架拢、你们--ei、搅拌--获拢、一次--一磨、眼前--给(1声)前、花生--果雷、不杂样--不吊、抚摩--磨拢、邀请--嘎或(国或)、舒服,顺心--育铁、得jiai、那么--囊等、打颤--得(dei)sei、和你一起--横你一嘴半、那样的--那户(nia 样)、桶--烧、扁担--担章、东西--赢声、下小雨--蒙星恶心、讨厌、别扭——啊匝
附:淄博方言四级考试试题一份(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耶楼盖“是指身体的哪一部分?
A、膝盖
B、屁股
C、额头
D、下巴
2、“波拉盖“是指身体的哪一部分?
A、膝盖
B、屁股
C、额头
D、下巴
3、“俺适心里刚阿砸了“其中阿砸是什么意思?
A、心绞痛
B、郁闷\窝囊
C、被东西砸了一下
D、痛彻心扉的
4、“俺得(dei)为的“其中得为是什么意思?
A、为了理想
B、故意的
C、必须的
D、这句话没说全
5、“听说这个事以后,我恣的不行了“是什么意思?
A、巨伤心
B、巨高兴
C、肆意妄为的
D、精神崩溃了
6、“三本“是什么意思?
A、日本鬼子
B、指有很多东西
C、汉奸
D、原本
7、我有个亲戚称呼为“两乔“,他是谁?
A、我老婆的兄弟
B、我老婆的父母
C、我老婆的姐姐的丈夫
D、我儿子的老婆的父母
8、“俺家的林地就在那儿“其中林地是什么意思?
A、私家树林
B、农村的耕地
C、泛指家里的树木和田地
D、祖坟
9、“嘎渣“是什么意思?
A、硬的脆的东西
B、鼻涕
C、一种类似于疙瘩汤的食物
D、垃圾
10、“因为走了很长的路,所以俺只能股得(dei)着了“其中股得是什么意思?
A、趴着
B、蹲着
C、跑着
D、坐着
11、“麻(一声)虎“是什么?
A、小的老虎
B、一种类似麻花的食物
C、狐狸
D、狼
12、“这个小孩真踢呼“是什么意思?
A、形容健康
B、形容顽皮
C、形容厉害
D、形容不健康
13、“铺衬“是什么东西?
A、形容词,铺垫的意思
B、衣服的内衬
C、碎布
D、火炕
14、“粘(nian)住“和“糊渡“是什么东西?
A、玉米面的稀饭
B、根本不是一回事
C、浆糊
D、动词,使什么粘住
15、“你在顾拥什么“是什么意思?
A、搂搂抱抱的意思
B、动词,指乱动
C、左顾右盼的意思
D、小孩打滚
二、连线题,请按照实际意思进行连线(10分)
“下晌“早晨
“后晌“下午
“夜来“前天
“前日“明天
“早晨“昨天
“寝寝“晚上
三、阅读选择题(15分)
妻:“艾,你捏五经半夜带上哪?”
王:“俺上门口股得股得。
”
妻:“扎过晚法,你股得啥?”
王:“俺蛋练蛋练。
”
妻:“俺娘艾,俺还知不道你昂?你又带去打老K是不?”
王:“木阿”
妻:“木声么木,俺红你说你今日敢出去!!!咱俩不算完!!”
王:“扎过晚法,你吆活啥?怕临实北家知不道是咋?拍(三声)煞你俺!!”
妻:“我是带,几你点好脸你还不要,此鼻上脸了你还!(手拿交叉),俺海煞你!!!”
1、夫妻为什么事吵架?
A、第三者
B、丈夫打人
C、打扑克
D、木头丢了
2、“临实北家“能够表达出什么意思?
A、他们的地名叫临实
B、村中有人姓北
C、他们住南边的房子
D、有很多邻居
3、夫妻最后即将交手时用的招式是否相同,即“拍煞“&“海煞“?
A、相同
B、不同,一个用脚一个用板凳
C、不同,一个用拳头一个用钢叉
D、不同,一个用手掌一个用椅子
四、阅读理解题(15分)
夜来,俺二嫂来连,俺一看快上屋来半。
俺问她饥困不,二嫂恩,叫俺几
她滚点啥哈,俺作摸家里木家糊渡面连,就带几她酷差郭茄奥。
过了老时节还木好,俺二嫂不得劲了,说光叫俺呆着站着半,几俺找过戊扎不行昂,俺找奥半天,啥也木找着,木办法就红她说,不行你上墙夹由聂哈拉那股得股得半。
(请翻译成普通话,尽量贴近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