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的制备-电解法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36
转贴]粉末冶金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标签:转贴粉末冶金生产基本工艺流程时间:2008-11-26 21:23:53 点击:2803 回帖:0上一篇:[转贴]金属磨损自修复抗磨剂的性下一篇:金相显微镜的外形尺寸图(图)粉末冶金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粉末制备、粉末混合、压制成形、烧结及后续处理等。
用简图表示于图7-1中。
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与粉末冶金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工艺过程包括粉末制备、成形和致密化三个阶段。
2.1 粉末制备2.1.1 粉末制备粉末是制造烧结零件的基本原料。
粉末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可分为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两大类。
(1)机械法机械法有机械破碎法与液态雾化法。
机械破碎法中最常用的是球磨法。
该法用直径10~20mm钢球或硬质合金对金属进行球磨,适用于制备一些脆性的金属粉末(如铁合金粉)。
对于软金属粉,采用旋涡研磨法。
雾化法也是目前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机械制粉方法,特别有利于制造合金粉,如低合金钢粉、不锈钢粉等。
将熔化的金属液体通过小孔缓慢下流,用高压气体(如压缩空气)或液体(如水)喷射,通过机械力与急冷作用使金属熔液雾化。
结果获得颗粒大小不同的金属粉末。
图7-2为粉末气体雾化示意图。
雾化法工艺简单,可连续、大量生产,而被广泛采用。
(2)物理化学法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气相与液相沉积法。
如锌、铅的金属气体冷凝而获得低熔点金属粉末。
又如金属羰基物Fe(CO)5、Ni(CO)4等液体经180~250℃加热的热离解法,能够获得纯度高的超细铁与镍粉末,称为羰基铁与羰基镍。
化学法主要有电解法与还原法。
电解法是生产工业铜粉的主要方法,即采用硫酸铜水溶液电解析出纯高的铜。
还原法是生产工业铁粉的主要方法,采用固体碳还原铁磷或铁矿石粉的方法。
还原后得到得到海绵铁,经过破碎后的铁粉在氢气气氛下退火,最后筛分便制得所需要的铁粉。
图7-2 粉末气体雾化示意图2.1.2 粉末性能粉末的性能对其成形和烧结过程,及制品的性能都有重大影响,因而对粉末的性能必须加以了解。
制备金属粉末的方法
制备金属粉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机械研磨法:将金属块通过球磨机、环磨机等设备进行研磨,使其破碎成粉末。
2. 化学还原法:通过将金属盐溶液与还原剂反应,使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粉末。
3. 电解法:将金属盐溶液用作电解质,通过电解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粉末。
4. 车削法:使用机床将金属块切削成细小的金属粉末。
5. 雾化法:将金属块加热至熔点,然后通过高速气流将熔融金属喷雾,使其迅速冷却成粉末。
这些方法根据金属的性质和需求的粉末质量可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粉末冶⾦原理知识要点1粉末冶⾦的特点:粉末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系列的特点。
从制取材料⽅⾯来看,粉末冶⾦⽅法能⽣产具有特殊性能的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
(1)粉末冶⾦⽅法能⽣产普通熔炼法⽆法⽣产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1)能控制制品的孔隙度;2)能利⽤⾦属和⾦属、⾦属和⾮⾦属的组合效果,⽣产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3)能⽣产各种复合材料;(2)粉末冶⾦⽅法⽣产的某些材料,与普通熔炼法相⽐,性能优越:1)⾼合⾦粉末冶⾦材料的性能⽐熔铸法⽣产的好;2)⽣产难熔⾦属材料和制品,⼀般要依靠粉末冶⾦法;从制造机械零件⽅⾯来看,粉末冶⾦法制造的机械零件时⼀种少切削、⽆切削的新⼯艺,可以⼤量减少机加⼯量,节约⾦属材料,提⾼劳动⽣产率。
总之,粉末冶⾦法既是⼀种能⽣产具有特殊性能材料的技术,⼜是⼀种制造廉价优质机械零件的⼯艺。
2粉末冶⾦的⼯艺过程(1)⽣产粉末。
粉末的⽣产过程包括粉末的制取、粉料的混合等步骤。
为改善粉末的成型性和可塑性通常加⼊汽油、橡胶或⽯蜡等增塑剂。
(2)压制成型。
粉末在500~600MPa压⼒下,压成所需形状。
(3)烧结。
在保护⽓氛的⾼温炉或真空炉中进⾏。
烧结不同于⾦属熔化,烧结时⾄少有⼀种元素仍处于固态。
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间通过扩散、再结晶、熔焊、化合、溶解等⼀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成为具有⼀定孔隙度的冶⾦产品。
(4)后处理。
⼀般情况下,烧结好的制件可直接使⽤。
但对于某些尺⼨要求精度⾼并且有⾼的硬度、耐磨性的制件还要进⾏烧结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精压、滚压、挤压、淬⽕、表⾯淬⽕、浸油、及熔渗等。
现代粉末冶⾦的主要⼯艺过程⽣产粉末制坯烧结3、粉末冶⾦发展中的三个重要标志:第⼀是克服了难熔⾦属(如钨、钼等)熔铸过程中产⽣的困难第⼆是本世纪30年代⽤粉末冶⾦⽅法制取多孔含油轴承取得成功第三是向更⾼级的新材料新⼯艺发展。
4、怎样理解“粉末冶⾦技术既古⽼⼜年轻”?粉末冶⾦是⼀项新兴技术,但也是⼀项古⽼技术。
金属粉末制备方法分类及其基本原理摘要简要介绍了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
由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两大类方向具体介绍。
同时简述了各种金属粉末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金属粉末;制备;分类;原理1 引言: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粉末制备目前已发展了很多方法,对于这些方法的分类也有若干种。
根据原料的状态可分为固体法、液体法和气体法;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可分为湿法和干法;根据生产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机械法。
一般来说在物理化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为还原法、还原-化合法和电解法;在机械法中最主要的方法则是雾化法和机械粉碎法。
金属粉末的生产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原材料、粉末类型、粉末材料的性能要求和粉末的生产效率等。
随着粉末冶金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粉末颗粒的尺寸形状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粉末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适应颗粒尺寸和性能的要求。
2 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2.1 物理化学法:2.1.1 还原法:金属氧化物及盐类的还原法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粉末制备方法。
可以采用固体碳还原铁粉和钨粉,用氢或分解氨制取钨、钼、铁、铜、钴、镍等粉末;用转化天然气和煤气可以制取铁粉等,用纳、钙、镁等金属作还原剂可以制取钽、铌、钛、锆、钍、铀等稀有金属粉末。
金属氧化物及盐类的还原法基本原理为,所使用的还原剂对氧的亲和力比氧化物和所用盐类中相应金属对氧的亲和力大,因而能够夺取金属氧化物或盐类中的氧而使金属被还原出来。
由于不同的金属元素对氧的作用情况不同,因此生成氧化物的稳定性也不大一样。
可以用氧化反应过程中的△G的大小来表征氧化物的稳定程度。
如反应过程中的△G值越小,则表示其氧化物的稳定性就越高,即其对氧的亲和力越大。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缺点是只适用于易与氢气反应、吸氢后变脆易破碎的金属材料。
2.1.2 金属热还原和还原化合法:金属热还原是,被还原的原料可以是固态的、气态的,也可以是熔盐。
后二者相应的又具有气相还原和液相沉淀的特点。
粉末冶金工艺的基本工序1、原料粉末的制备。
现有的制粉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
而机械法可分为:机械粉碎及雾化法;物理化学法又分为:电化腐蚀法、还原法、化合法、还原-化合法、气相沉积法、液相沉积法以及电解法。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还原法、雾化法和电解法。
2、粉末成型为所需形状的坯块。
成型的目的是制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压坯,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强度。
成型的方法基本上分为加压成型和无压成型。
加压成型中应用最多的是模压成型。
3、坯块的烧结。
烧结是粉末冶金工艺中的关键性工序。
成型后的压坯通过烧结使其得到所要求的最终物理机械性能。
烧结又分为单元系烧结和多元系烧结。
对于单元系和多元系的固相烧结,烧结温度比所用的金属及合金的熔点低;对于多元系的液相烧结,烧结温度一般比其中难熔成分的熔点低,而高于易熔成分的熔点。
除普通烧结外,还有松装烧结、熔浸法、热压法等特殊的烧结工艺。
4、产品的后序处理。
烧结后的处理,可以根据产品要求的不同,采取多种方式。
如精整、浸油、机加工、热处理及电镀。
此外,近年来一些新工艺如轧制、锻造也应用于粉末冶金材料烧结后的加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粉末冶金工艺的基本工序(二)粉末冶金是一种利用粉末作为原料,通过压制、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备制品的工艺方法。
它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可靠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
粉末冶金工艺的基本工序包括粉末选料、混合、成型、烧结等。
首先是粉末选料。
粉末冶金工艺中所用的粉末要求颗粒细小、纯度高、形状均匀。
常见的粉末材料包括金属、陶瓷和合金等。
粉末选料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分析。
接下来是粉末的混合。
混合是将不同种类的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混合可以通过机械混合、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等进行。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合时间和混合速度,以保证混合的均匀性。
然后是成型。
成型是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或注塑成型。
粉末冶金材料概述引言粉末冶金材料是一类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新型材料。
粉末冶金是指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将金属或非金属粉末压制成型,经过烧结或其他处理方法得到所需材料的一种制备方法。
粉末冶金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许多工业和科研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粉末冶金材料进行概述,包括其制备方法、特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备方法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粉末制备、成型和烧结等步骤。
粉末制备粉末制备是粉末冶金材料制备的第一步。
粉末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气雾法、机械法、电解法和溅射法等。
其中,气雾法是指通过气体或喷雾器产生粉末颗粒,例如高温气雾法和超声气雾法。
机械法是指通过机械力使原料产生破碎、研磨或合金化的方法,常见的机械法有球磨法和挤压法等。
电解法是指通过电解原理将金属溶液电解析出粉末。
溅射法是将金属或合金靶材置于真空或较低压力下,在被轰击时产生粉末颗粒。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沉积法和还原法等。
沉积法是将金属盐溶液注入电化学池中,通过电解原理在电极上析出粉末。
还原法是指通过还原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粉末。
成型是将粉末加工成所需形状的步骤。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压制、注射成型和挤压等。
压制是将粉末放入模具中,在一定压力下使其成型。
注射成型是将粉末与有机绑定剂混合,通过注射机将混合物喷射到模具中,经过固化后得到成型件。
挤压是将粉末放入带有孔的金属筒子中,在压力下挤出形状。
烧结是粉末冶金材料制备的最后一步,通过加热使粉末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增强,形成致密的材料。
烧结温度和时间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选择,一般在金属的熔点以下,同时需要保证烧结后的材料具有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粉末冶金材料的特点粉末冶金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纯度由于粉末冶金材料可以通过粉末制备方法获得,因此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控制工艺参数,减少杂质的含量,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材料。
P/M 题库填空题1.工业上三大制粉方法分别是:雾化法、还原法、电解法。
2.粉末制备的唯一性提现在:用特殊方法才能制备获得特定性能的粉末。
3.金属氧化物还原法是应用最广的制取金属粉末的方法。
4.氧化物的ΔG-T图是以含1mol 氧的金属氧化物的生成反应的ΔG作直线而绘制成的。
5.ΔG-T关系线在相变温度处发生明显的转折。
6.金属氧化物还原,最常见的还原反应类型是:气-固多相反应。
7.低温时反应过程由化学反应环节控制,高温时由扩散环节控制。
8.化学反应动力学一般分为均相反应动力学和多相反应动力学。
9.1atm的气压下,大于685°C Fe稳定存在;位于650°C-685°C FeO 稳定存在;小于650°C Fe3O4稳定存在。
10.氧化钨存在的四种稳定形式:WO3、WO2.92、WO2.72、WO2。
11.H2还原氧化钨中W粉的长大机制为挥发—沉积。
12.电解法制粉的两种基本方法为:熔盐电解和水溶液电解。
13.电解法制备粉末,粉末的最大的特点为:结晶粉末的形状一般为树枝状。
14.影响二流雾化法的因素有:金属液体、雾化介质、装置设计。
15.粉末的化学成分主要指主要金属的含量、杂质的种类和含量。
16.粉末的物理性能包括:颗粒的形状与结构、颗粒的粒度与分布、颗粒的硬度、密度、电热光学性能、熔点、比表面积。
17.以下制粉方法分别对应何种形状粉末,雾化法:球形粉末还原法:多孔粉末电解法:树枝状粉末研磨法:片状粉末。
18.粉末体中的孔隙包括颗粒内孔隙和颗粒间孔隙。
19.以下粒径基准分布对应何种测量方法,几何学粒径:显微镜法、当量径:重力沉降光透法、比表面积径:气体透过法、光透径:激光衍射法。
20.100目的粉末的粒度为:150微米。
21.粉末体中的孔隙包括一次孔隙、二次孔隙、拱桥效应孔隙。
22.影响压制过程中粉末位移的因素有:颗粒的显微硬度、润滑条件、粉末颗粒之间的摩擦、粉末形状、粉末体间可填充的体积、颗粒表面粗糙度23.颗粒变形的三种主要形式为:塑性变形、脆性断裂、弹性变形24.实际粉末位移变形的复杂性体现在:不同粉末的位移,变形规律不同、位移与变形总是同时发生、模压成形不能得到完全致密压坯25.压制时的总压力可以分为:净压力和压力损失26.减小模具的压力损失可以:添加润滑剂、提高模具硬度和光洁度、改善工艺技术采用双面压制。
绪论概念:粉末冶金是一种制取金属粉末,以及采用成形和烧结工艺将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制成制品的工艺。
由于其生产工艺与陶瓷的生产工艺在形式上类似,又被称为金属陶瓷法。
粉末冶金的特点:1. 粉末冶金相对于铸造精细度高,能防止或者减少偏析、机加工大等问题,而且有少、无切屑的特点,节约材料。
2. 粉末冶金能实现一些熔铸难以加工甚至不能加工的材料。
如多空材料、陶瓷、假合金,还有一些高熔点金属。
而且有可能制取高纯度的材料而不给材料带来污染。
3. 粉末本钱较高,制品的大小形状受一定限制,烧结件韧性较差。
1.粉末制备方法的几点知识:① 从过程的实质来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物理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② 从工业规模而言,应用最广泛的是复原法、雾化法和电解法,而气相沉淀法和液相沉淀法在特殊应用时亦很重要。
③ 从材质范围来看,不仅使用金属粉末、 也使用合金粉末、金属化合物粉末;④ 从粉末外形来看,要求使用各种形状的粉末,如生产过滤器时,就要求球形粉末;⑤ 从粉末粒度来看,要求各种粒度的粉末,从粒度为500~1000um 的粗粉末到粒度小于0.1um 的超细粉末。
2.制粉方法:① 固态下制取粉末的方法包括:〔1〕从固态金属与合金制取金属与合金粉末的 有机械粉碎法和电化腐蚀法〔2〕从固态金属氧化物及盐类制取金属与合金粉末的有复原法;从金属和非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粉末制取金属化合物粉末的有复原-化合法。
.② 在气态制备粉末的方法包括:〔1〕从金属蒸气冷凝制取金属粉末的蒸气〔2〕从气态金属羟基物离解制取金属、合金以及包覆粉末的羟基物热离解法; 冷凝法;③ 在液态下制备粉末的方法包括:〔1〕从液态金属与合金制备金属与合金粉末的雾化法;〔2〕从金属盐溶液置换和复原金属、合金以及包覆粉末的置换法、溶液氢复原法;〔3〕从金属盐溶液电解制金属与合金粉末的水溶液电解法;从金属熔盐电解制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粉末的熔盐电解法。
装球量:球磨筒内磨球的数量。
球料比:磨球与磨料的质量比电流效率:一定电量电解出的产物的实际质量与通过同样电量理论上应电解出的产物质量之比,用公式表示为ηi=M/(qIt)×100%粒度分布:指不同粒径的的颗粒在粉末总质量中所占的百分数,可以用某种统计分布曲线或统计分布函数描述。
松装密度:粉末在规定条件下自然填充容器时,单位体积内粉末的质量,单位为g/cm3。
振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粉末受敲打或振动填充规定容器时单位体积的粉末质量。
单颗粒:晶粒或多晶粒聚集,粉末中能分开并独立存在的最小实体。
一次颗粒:最先形成的不可以独立存在的颗粒,它只有聚集成二次颗粒时才能独立存在。
二次颗粒:由两个以上的一次颗粒结合而又不易分离的能独立存在的聚集颗粒称为二次颗粒。
压缩性: 粉末被压紧的能力成形性: 粉末压制后,压坯保持既定形状的能力净压力:单元系烧结:纯金属、固定化学成分的化合物和均匀固溶体的粉末烧结体系,是一种简单形式的固相烧结。
多元系固相烧结:由两种以上组元(元素、化合物、合金、固溶体)在固相线以下烧结的过程。
气氛的碳势:某一含碳量的材料在某种气氛烧结时既不渗碳也不脱碳,以材料中碳含量表示气氛中的碳势。
活化烧结:系指能降低烧结活化能,是体系的烧结在较低的温度下以较快的速度进行,烧结体性能得以提高的烧结方法。
氢损值:金属粉末的试样在纯氢气中煅烧足够长时间,粉末中的氧被还原成了水蒸气,某些元素与氢气生成挥发性的化合物,与挥发性金属一同排除,测的试样粉末的相对质量损失,称为氢损。
液相烧结:烧结温度高于烧结体系低熔组分的熔点或共晶温度的多元系烧结过程,即烧结过程中出现液相的粉末烧结过程统称为液相烧结。
机械合金化是指金属或合金粉末在高能球磨机中通过粉末颗粒与磨球之间长时间激烈地冲击、碰撞,使粉末颗粒反复产生冷焊、断裂,导致粉末颗粒中原子扩散,从而获得合金化粉末的一种粉末制备技术。
热等静压:把粉末压坯或把装入特制容器内的粉末体在等静高压容器内同时施以高温和高压,使粉末体被压制和烧结成致密的零件或材料的过程冷等静压:室温下,利用高压流体静压力直接作用在弹性模套内的粉末体的压制方法1、粉末制备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 物理化学法1还原法:碳还原法(铁粉)气体(氢和一氧化碳)还原法(W,Mo,Fe,Ni,Cu,Co及其合金粉末)金属热还原法(Ta,Nb,Ti,Zr,Th,U)→SHS自蔓延高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