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四篇 案例二 用能量观点或动量观点破解力学计算题
- 格式:ppt
- 大小:723.00 KB
- 文档页数:31
专题二第二讲ꢀ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体系构建真题感悟01内容02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索引03素养提升微课堂体系构建真题感悟【网络构建】【高考真题】1.(2020全国Ⅲ卷)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已知甲的质量为1 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A.3 JB.4 JC.5 JD.6 J答案ꢀA情境剖析ꢀ本题属于创新性题目,以教材中常见的“甲、乙两个物块发生碰撞”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类问题情境。
素养能力ꢀ本题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相互作用观等物理观念素养,考查关键能力中的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能从图像中判断截距、图像交点的含义,建构动量守恒的模型,应用动量观念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2020全国Ⅱ卷)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
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
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
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A.48 kgB.53 kgC.58 kgD.63 kg答案ꢀBC解析ꢀ以人和物块为系统,设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速度v=5.0 m/s,人第人0一次推出物块后的速度为v,在第一次推出物块的过程中,0=m v-mv;在人接住1人10反弹而回的物块并将其第二次推出的过程中,m v+mv=m v-mv;在人接住反人10人20弹而回的物块并将其第三次推出的过程中,m v+mv=m v-mv……在人接住人20人30反弹而回的物块并将其第七次推出的过程中,m v+mv=m v-mv;在人接住反人60人70弹而回的物块并将其第八次推出的过程中,m v+mv=m v-mv。
2021年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动量和能量教案人教版高考形势分析及历年部分省市高考试题分布:高中物理在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各分支学科中涉及到许多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电能、内能、核能,这些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是贯穿于中学物理教材的一条主线,是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主要依据。
在每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中都会出现考查能量的问题。
并时常发现“压轴题”就是能量试题。
历年高考中动量和能量题分布情况:xx年,全国理综II,计算题25题考查动量和能量综合题;全国理综III,计算题25题考查动量和能量综合题;北京卷24题考查动量和能量综合题;天津卷选择题21题考查碰撞中的动量守恒,25题考查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题。
xx年,全国理综I动量和能量的题占19分,理综II占36分,理综III占20分,北京卷占16分,天津卷占18分。
xx年全国理综I、III,选择题20题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理综II,18题碰撞中的动量和能量问题;重庆卷2计算题25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圆周运动中的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四川卷计算题25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动量守恒定律,圆周运动,平抛运动。
天津卷实验题22题考查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和百分误差。
xx年,湖南卷实验题22题,考查验证中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计算题24题考查电子阻尼、碰撞动量守恒;北京卷选择题19题考查碰撞动量守恒和单摆周期的知识结合,20题考查动量定理和电场的知识。
全国卷II选择题16题考查动量和动能定理。
四川卷选择题18题考查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天津卷选择题15题考查动量守恒与动能定理,计算题23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圆周运动中的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
动量与能量知识框架:一、考点回顾1.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2.动量守恒定律3.动量和能量的应用4.动量与动力学知识的应用5.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6.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二、动量和能量知识点1.动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