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阳性孕产妇的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7.19 MB
- 文档页数:36
2020年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最新)艾滋病是全球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减少新生儿HIV感染的风险,提高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水平,我们需要做好HIV阳性孕产妇的管理工作。
本文旨在规范HIV阳性孕产妇的全程管理,包括孕前咨询和保健、妊娠期管理、分娩期管理以及产后管理。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我们可以降低HIV母婴传播率,提高婴儿健康水平和存活率,并关注母亲及所生儿童的健康。
尽管抗病毒治疗(ART)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复制,减少HIV传播,但艾滋病仍然是全球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球大约有110万HIV感染的孕产妇。
未经干预的情况下,母婴垂直传播可达15%~45%。
但是,随着我国自2015年起在全国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及避免母乳喂养等综合措施的实施,HIV围生期传播率可下降到1%以下。
自2001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预防HIV母婴传播应该综合考虑三个原则:降低HIV母婴传播率、提高婴儿健康水平和存活率,以及关注母亲及所生儿童的健康。
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包括孕前咨询和保健、妊娠期管理、分娩期管理以及产后管理。
在孕前咨询和保健时,应了解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提供有关安全性行为的信息,以减少非意愿妊娠。
HIV感染时可以选用多种避孕方法;但在使用激素避孕药时,应考虑与ART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达芦那韦/利托那韦(DRV/r)、福沙那韦/利托那韦(FPV/r)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可导致激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降低,醋酸甲羟孕酮(DMPA)与ART药物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对激素避孕药没有影响。
此外,我们也应该鼓励孕妇戒酒、戒烟,避免滥用药物。
1.2育龄期HIV感染妇女的ART管理会面临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身体和认知功能的损伤、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内疚感、担心将HIV传播给婴儿、病情被披露、多个性伴、母亲HIV感染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多胎生产以及耻辱感等。
艾滋病孕产妇管理方案一、背景和意义艾滋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孕产妇是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高风险人群之一。
每年约有8000名HIV感染妇女怀孕,如果未采取预防措施,她们的婴儿感染HIV的风险极高。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科学的艾滋病孕产妇管理方案,对于减少新生儿HIV感染、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目标1. 早期发现和诊断HIV感染孕产妇,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载量。
2. 提高孕产妇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3. 提供全面的孕产期保健服务,确保母婴安全和健康。
4. 建立完善的随访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三、管理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艾滋病知识,提高孕产妇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
加强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2. 建立健全的筛查机制:在孕前、孕早期和分娩前对孕产妇进行HIV筛查,确保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对于筛查阳性的孕产妇,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程序。
3. 抗病毒治疗:对于HIV感染孕产妇,应根据病情和生育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4. 孕产期保健:为HIV感染孕产妇提供全面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定期产检、孕期营养指导、分娩计划和产后护理。
确保母婴安全和健康。
5. 阻断母婴传播:对于HIV感染孕产妇,采取有效的阻断母婴传播措施,包括剖宫产、抗病毒药物治疗、母乳喂养指导等。
减少新生儿感染HIV的风险。
6. 随访和监测:对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婴儿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建立完整的随访档案,确保母婴长期的健康和福祉。
四、组织与协调1. 政府领导:加强政府对艾滋病孕产妇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人力支持。
2. 多部门合作:卫生、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艾滋病孕产妇管理工作。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一、孕产妇抗病毒治疗方案(一)推荐方案。
1、孕期或临产发现感染、尚未接收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应即刻给予抗病毒治疗。
治疗方案推荐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方案一: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或方案二:替诺夫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表1.常用抗病毒药物剂量及使用方法2.孕前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根据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进行病毒抑制效果评估。
如果病毒抑制效果理想(即病毒载量小于最低检测限)。
可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否则,调整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案。
(二)注意事项1.一旦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无论其是否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也无论其检测结果如何,都要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
在分娩结束后,无论采用何种婴儿喂养方式,均无需停药,尽快将其转介到抗病毒治疗机构,继续后续抗病毒治疗服务。
特别强调,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停药,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少要持续至母乳喂养结束后一周。
2、当孕产妇血红蛋白低于90g/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0.75*10^9/L,建议不选或停用AZT。
应用TDF前,须进行肾脏功能评估。
二、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婴儿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
婴儿若接受母乳喂养,应首选NVP 方案。
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奈韦拉平(NVP)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齐多夫定(AZT)三、孕产妇抗病毒治疗的相关检测孕产妇抗病毒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应进行相关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对孕产妇感染状况进行评估,以便确定用药方案和检测治疗效果。
用药前,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用药过程中,每三个月进行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他相关检测(同前)。
HIV抗体筛查“有反应”急诊临产孕妇治疗知情同意书各位孕产妇或家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孕期发现HIV感染后应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以减少HIV母婴传播。
您目前HIV筛查结果“有反应”,考虑到您和胎儿可能感染 HIV,依据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 2020年版)(国卫办妇幼函(2020)928号)建议您与您的新生儿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治疗采用国家统一下发免费药品,不收取任何费用。
如果您今后确诊试验仍然阳性,则您和新生儿还需继续治疗和随诊,如果您今后确诊试验阴性,则您和新生儿停止治疗,即使充试验阴性,用药带来的预防母婴传播收益远大于拒绝用药副作用。
【治疗方法】孕产妇及儿童用药均依据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国卫办妇幼函(2020)928号)和目前国家免费药品发放药品类别,由医疗机构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
【不良反应】以上药物经较多临床试验证实对孕妇和胎儿基本上安全。
母婴用药可能出现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也可出现头痛和失眠、眩晕、疲惫、皮疹等不良反应,如您在用药后出现严重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儿童用药可能会出现皮疹、肝功异常、过敏反应、黄疸、呕吐、腹泻、粒细胞减少、贫血等不良反应。
【禁忌症】对以上药物或药物中某种成分过敏者,如果您既往使用以上药物曾发生不良反应,请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注意事项】请及时关注您的后续HIV相关检查结果,如确诊HIV,您后续需要持续用药,产后需及时转诊相关门诊继续治疗和随访,新生儿需转入儿科进一步治疗和随访,如您需要进一步帮助,可以与您的主诊医师进一步联系。
本人已认真阅读并理解本知情同意书内容,确认无上述任何禁忌症,自愿接受治疗。
孕妇(或家属)签名:联系电话:日期:年月日本人已认真阅读并理解本知情同意书内容,拒绝接受治疗,并愿意承担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
孕妇(或家属)签名:联系电话:日期:年月日医师签字:签名日期:年月。
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幼儿的保健管理方法;2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000;3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凉山615000)婴幼儿作为现代家庭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健康成长,对整个家庭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一些妇女生活当中,经常受到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HIV阳性的情况,进而对其所生婴幼儿带来一定影响。
那么如何对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幼儿进行保健管理呢?一、HIV阳性是什么HIV为艾滋病毒的简称,是当前危害性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并不会直接导致病人死亡,而是降低病人的免疫系统,使病人能够更容易受到其他病毒的侵害,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健康。
阳性指的是感染者,只是携带了病毒,但疾病并未直接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HIV阳性指的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其体内虽然含有一定的艾滋病毒,但这些病毒依然处于潜伏状态,潜伏时间通常在7~10年之间。
当病人身体出现了并发症,还没有发展到艾滋病阶段,这才是艾滋病人,其与HIV阳性患者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孕妇HIV阳性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长时间持续出现发热与盗汗情况;(2)食欲不振,体重快速下降;(3)长期气促并干咳;(4)咽喉区域长出白色斑点,且阴道、肛门瘙痒;(5)头痛且视力受到影响。
(6)淋巴结持续肿胀,坚硬没有疼痛感,但可以移动;(7)长期出现疲乏的情况;(8)慢性腹泻,大便频繁且呈水样;(9)皮肤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斑点,不痛不痒。
二、HIV阳性对孕妇的危害当孕妇呈现HIV阳性后,将会对其造成严重影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孕妇携带HIV病毒之后,虽然没有引发艾滋病,但由于病毒在身体内处于潜伏期,很可能会演变成艾滋病,导致孕妇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不良心理,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的影响,降低了孕妇的睡眠质量,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严重影响孕妇的生活。
HIV阳性孕妇妊娠期科学管理最新版专家共识2024HIV感染与传播是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其中女性感染尤其是孕产妇是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的重点人群。
实施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是阻断HIV垂直传播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母亲和婴儿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旨在为HIV感染的孕产妇提供从孕前到产后的连续性关怀和支持。
《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本共识阐述了HIV阳性孕产妇的全程管理,为中国HIV阳性孕产妇享有最优化的围生期管理提供建议及指导。
本文特整理HlV阳性孕妇的妊娠期管理部分,供大家学习。
01、孕产期CART不论病毒载量高低或CD4细胞计数如何,HIV阳性孕妇一旦发现HIV感染,均应尽快启动CART,以减少围生期HIV垂直传播风险。
在选用CART方案时需要权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患者自身病情、治疗方案的真实世界依据、临床使用经验、药物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变化、药物间相互作用、耐药检测结果、患者依从性和药物可及性等。
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HIV感染孕产妇cART方案参见表1。
表1Hlv感染孕产妇CART方案项Il 2种∖KTI* 第送药物首选方案TI)F∕FTC(或TDF+3TC或TAFzrrC或TAF+3TC或ABe/3TC或ABC+3TC)+DTG或RAL格代方案TDF∕RTC(或TDF+3TC或TAF/KTC或TAF+3TC或ABOJTC或ABC+3TC或AZTATC.或ΛZT+3TC)+EFV(或HPV或LPV/r或BIC)为了快速降低HIV阳性孕妇的病毒载量,孕晚期(28周后)启动的cART可优先选择整合酶抑制剂,拉替拉韦(raltegravir,RAL)或多替拉韦(dolutegravir,DTG)。
根据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的新数据和抗反转录病毒妊娠登记处的新信息,比克替拉韦(BIC)现在被推荐作为妊娠期和试图怀孕人群的替代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HIV阳性患者剖宫产术中的护理配合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剖宫产手术护理临床资料2008年1~6月我科对3例HIV阳性患者行剖宫产术,孕35周G1P0胎膜早破1例,孕38周G1P0 1例,孕40周G1P01例,均采取择期手术。
孕期产检HIV抗体阳性,无AIDS临床症状。
手术方式采用以色列剖宫产术。
手术时间40~50分钟,母婴平安。
手术人员未发生职业暴露。
护理术前准备:①手术间及物品的准备:手术指定在独立的手术间进行,门口有醒目黄色标记。
手术床套一次性床罩,外加一次性中单两层,托手板、婴儿秤铺一次性中单。
室内物品、药品按常规剖宫产备齐,器械、术盆,一次性手术包、测量尺、浴盆、一次性黄色防漏塑料袋数个。
②手术人员的准备:巡回工作由3名护士承担,1名在手术间外负责物品供给及接送患者、填写婴儿记录,1名在手术间内承担台下配合及护理,另一名负责为新生儿洗浴。
麻醉医生、室内巡回护士均穿一次性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套两层鞋套。
手术医生、器械护士穿洗手衣、裤后,再穿一次性隔离衣,高筒胶鞋,双层口罩、帽子、戴防护眼罩。
刷手后,穿一次性手术衣,戴双层手套,手套严密压住手术衣袖口。
术中护理:①A巡回护士配合:术前控制好室内温度,患者入室后,脱去个人衣裤,协助裸身平卧手术床。
用自制小花被遮盖保暖。
并向患者作好解释及心理疏导,理解支持医务人员的防护。
用留置针静脉穿刺,选择上肢暴露较好的血管,一次穿刺成功,针芯放置在黄色塑料盒内。
更换手套后再行无菌导尿。
调节吸引器负压,以保证术中有足够的吸力,吸引瓶内加入500mg爱尔施6片,术后根据吸入羊水及血液量的多少,按3000mg/L的比例追加。
常规打无菌器械台,配合麻醉医师行腰硬联合穿刺,协助手术人员上手术台。
在做以上操作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交流,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取得信任,配合手术。
②洗手护士配合:常规消毒皮肤,铺切口巾,不需夹布巾钳,消毒液待干后,在患者腹部切口处粘贴一次性3L贴膜,两侧引流小袋打结。
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的喂养指导大量研究表明,女性怀孕期间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来控制病毒载量、提高CD4细胞计数水平,生产后对婴儿进行暴露后预防,简言之就是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合理的生产方式、合理的哺乳方式,能够极大的降低母婴艾滋病的传播的概率。
我们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的喂养,以供参考。
一、HIV阳性孕产妇是指什么实际上,若孕妇HIV为阳性,即为病毒携带者,现阶段尚无治愈的方法,目前主要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和一般支持对症处理。
HIV感染的孕产妇如果在产前、产时或产后正确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其新生儿HIV感染率可显著下降。
我们都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母亲主要是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或者是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接触血性分泌物等传染给胎儿,另外妇女产后进行母乳喂养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
据相关数据显示,艾滋病阳性的母亲传染给胎儿的几率是11%到60%。
所谓HIV的母婴传播指的是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期间,生产过程,以及孕后哺乳的围产期将HIV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过程,如果不做任何干预措施,母婴传播的概率在15-45%之间,如果在孕前或孕期进行及时的干预措施,通过患病母亲接受抗病毒治疗降低体内病毒载量,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孕32-34周,病毒载量小于1000拷贝,可以选择经阴道分娩,大于1000拷贝直接选择剖宫产),小孩出生后立即按照暴露后预防接受治疗等方式,婴儿感染风险可以控制在5%以下甚至可以低于1%。
二、HIV阳性孕妇能生健康宝宝吗HIV阳性孕妇能生出健康的宝宝吗?答案是可以的。
HIV检测为阳性的孕妇有可能生健康的宝宝,现阶段的母婴阻断技术比较成熟,灵活利用其技术优势并进行全程管理与监护,可以有效的降低其传播几率。
当前孕妇将艾滋病传给婴儿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胎盘,第二种是通过产道,在分娩的过程中由分泌物等进行传播,第三种就是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