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栽培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4.99 MB
- 文档页数:70
豇豆栽培技术范文豇豆,又称为四季豆,是一种耐寒、耐旱、耐阴的蔬菜,在国内广泛种植。
它的果实肥嫩多汁,口感鲜美,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长寿果”。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下豇豆的栽培技术。
一、选择品种豇豆的品种根据豇豆的形态可以分为荷兰豇豆、宽豆和细豆三类。
其中,荷兰豇豆适宜春秋两季种植,果肉嫩滑,品质好;宽豆适宜夏季种植,耐热性强;细豆适宜春季和秋季种植,豆荚细长,味道鲜美。
二、土壤要求豇豆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为宜。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
三、育苗与播种豇豆可先进行育苗,再进行移栽。
育苗采用育苗盘或育苗箱,播种前浸种8-12小时。
在播种前,可用50℃的热水消毒种子30分钟。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床上,覆土约1-2厘米,然后轻轻拍实。
四、管理措施1.温湿度管理:豇豆喜温而不喜热,生长适温为20-30摄氏度,可在温室内进行栽培。
保持温湿度是关键,要合理控制温湿度,防止高温和低温对豇豆的影响。
2.浇水管理:豇豆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但不耐积水,因此要合理浇水,避免积水。
浇水时应用温水,避免温度差过大。
3.施肥管理:豇豆生长迅速,需需大量养分。
在播种前应施足基肥,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磷肥。
种植过程中,还可以适时追施尿素等氮肥和钾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4.病虫害防治:豇豆容易受到豆蚜、豆荚凹蚜、豆荚腐烂等害虫的侵袭,也易受到霜霉病、霜霉病、虱皮条病等病害的影响。
应根据实际情况,防治病虫害。
五、采收与储存豇豆一般在开花后60-70天开始采收,可根据豆荚的颜色和大小来判断是否成熟。
采收时应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豆荚。
收获的豇豆可经过初步处理后,放入冰箱保存,以保持豆荚的新鲜度。
六、注意事项1.小心防虫害。
在栽培豇豆时,要小心防治病虫害的侵袭,如发现害虫和病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合理管理水分。
浇水时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引起豇豆的根部腐烂。
3.避免饮食中毒。
豇豆栽培技术
豇豆,又称蚕豆、扁豆等,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容易生长的经济作物。
而在豇豆的
栽培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都是取得丰收关键。
下面,笔者将为大家总结一些豇豆栽培技术。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适宜自己地区且品质好、嫩、细、纤维少、口感好的豇豆品种比较重要,不同地
区品种的选择也不同,例如南北方品种有所差异。
推荐一些高产品种:青天、华新、仁爱、早玉2号等。
二、良好的土壤和施肥
豇豆栽培适宜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并在秋季通过耕作、施肥等方式,为春季
豇豆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豇豆生长期间,还需按时适量施用化肥。
一般,每次施肥量
以化肥1公斤、钾肥0.5公斤、硫酸铵0.75公斤为宜。
三、适宜的温度
豇豆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当气温低于10℃时,豇豆的生长极为缓慢,此时枝叶长势不佳,花蕾不育,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豇豆的生长期间,应在温度适宜时,加强保温。
四、适当控制浇水的时间和量
豇豆喜欢湿润,但豇豆的根系较浅,不耐涝。
因此,浇水要根据土壤的湿度适时适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豇豆生长不良或烂根。
五、合理的病虫害防治
豇豆常见的病请有霉菌病、炭疽病、叶霉病等。
虫害有蚜虫和豆夜蛾等。
在防治过程中,可选用硫酸铜、草铵膦、甲基托布津等专业杀虫剂,或使用天敌如害虫寄生菌、沙葱蚜、腹地蜂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以上是豇豆栽培的一些技术要点,期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豇豆高产栽培技术豇豆,也叫菜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营养价值比较高,同时也是一种经济价值比较大的农作物。
为了达到高效而稳定的种植效果,豇豆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了必须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从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介绍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一、育苗技术育苗是保证豇豆高产的重要步骤。
首先,选用良种,并在露天或温室中育苗,温度控制在18℃至28℃之间。
对于豇豆这种喜温且不耐寒的作物来说,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其发芽率和萌发率。
其次,采用传统芽苗,即在育苗后,根部与豆芽一起移植到田间,这样有利于提高豇豆的生长速度和根系发育,从而提高产量。
二、施肥技术豇豆生长快,特别是在顶篇生长时,对养分的需求量非常大,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充足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丰富土壤肥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适宜进行有机肥的施用,通过施肥,让豇豆更好地吸收营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更加茁壮有力。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豇豆生长环境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严重影响豇豆的生长和产量。
如豇豆蚜虫、豇豆花叶马、白粉病、霜霉病等等。
要对豇豆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最好在播种前选用充足的种子,并采取秸秆覆盖和药物防治等手段。
如果病虫发生,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使用人工和植物杀虫剂进行喷洒,减少生产损失。
四、采摘技术豇豆的采摘是关键环节,只有采摘及时,才能确保豇豆的优良品质和高产。
采摘时先割下顶端3-4片叶子的顶端,让豇豆在靠近地面的茎部更加茂盛,有利于生长和产量,约过10-15天,豇豆就可以采摘了,采摘后及时晾晒,保证豇豆的质量。
综上所述,豇豆高产栽培技术是种植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菜农们保证豇豆产量和销售质量的关键。
因此,合理掌握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及时采摘等技术能够大大提高豇豆的产量和产质化水平,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加乐观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豇豆高产栽培技术一、概述豇豆,又称角豆、姜豆、菜豆,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豆科蔬菜。
豇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
为了提高豇豆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将详细介绍豇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二、选地整地1.选地:豇豆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壤土。
忌连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
2.整地:种植前进行深翻,深度约为30厘米,以利于根瘤菌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品种选择豇豆品种繁多,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目前我国主栽的豇豆品种有红花豇豆、白花豇豆、青豇豆等。
四、播种2.播种方法:豇豆可以直播或育苗移栽。
直播时,在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沟距50-60厘米,沟深5-6厘米,每沟播种3-4粒种子,覆土3-4厘米。
育苗移栽时,先将种子播在育苗盘或营养钵中,待苗长至2-3片真叶时移栽。
3.播种密度:豇豆的播种密度根据品种和栽培方式而定,一般为每亩2500-3000株。
五、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豇豆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每窝留2-3株健壮苗。
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定苗,每窝留1株。
2.中耕除草:豇豆生长期间,进行2-3次中耕除草,以利于土壤疏松,促进根系发育。
3.水肥管理:豇豆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千克。
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分别在苗期、花期和荚果期施入。
4.病虫害防治:豇豆常见病虫害有白粉病、锈病、根腐病、蚜虫、豆荚螟等。
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六、采收豇豆一般在播种后50-60天开始采收,采收期30-40天。
当豇豆豆荚饱满、颜色鲜绿时,及时采收,以保证品质。
七、结论豇豆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豇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通过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豇豆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豇豆冷棚秋季栽培技术与管理豇豆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爽脆的蔬菜,深受大众喜爱。
而在秋季,豇豆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获得丰收。
本文将从豇豆的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管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豇豆冷棚秋季栽培技术与管理。
一、品种选择首先,在冷棚中种植的豇豆品种选择非常重要。
在秋季栽培豇豆,建议选择早熟、耐寒的品种,如“紫长豆”、“早熟一号”等。
这些品种具有抗寒性较强,适合在低温环境下生长,能够在秋季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准备在进行豇豆冷棚秋季栽培前,先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
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作为种植基质,同时进行耙土、松土等基础性作业,以促进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有助于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三、播种管理播种是豇豆栽培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播种前,先将豆子泡水处理,促进发芽。
然后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避免遇到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齐排列的土沟中,并轻轻覆土,稍加压实。
四、施肥浇水在豇豆生长期间,施肥和浇水是不可或缺的管理环节。
通过及时施加有机肥料和磷钾肥,可以增加豆荚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合理控制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造成豇豆根部缺氧或腐烂。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豇豆栽培中常见的问题,对豇豆的生长和产量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冷棚中种植豇豆时,要及时巡查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选择有机农药进行喷施,也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如释放天敌等。
六、采收和储存当豇豆长成荚果时,就可以进行采收。
采摘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豆荚。
采收后的豇豆要储存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以保持豇豆的新鲜口感和营养成分。
在整个豇豆冷棚秋季栽培过程中,要细心照料,做好每一个细节的管理工作,才能获得丰硕的收成。
同时,冷棚中种植的豇豆可以延长产季,为人们提供新鲜美味的蔬菜,也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益。
豇豆栽培技术豇豆是一种优质易吸收的蛋白质食品,被誉为“植物的鲜肉”。
豇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钾、钙、镁、磷、铁等营养成分。
本文旨在介绍豇豆的种植技术,帮助大家了解如何高效地栽培这种优质农作物。
一、土壤选择及准备豇豆喜欢松软、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选择土壤时需要选择富含有机质、气温适宜、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的地区进行种植。
豇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取大量的养分,所以我们在栽培豇豆时一定要及时添加肥料,以便让它们茁壮成长。
二、豇豆的种植方法豇豆是春季和夏季种植的一种作物,春季种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夏季种植时间一般在6月中下旬。
种植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种子处理:首先要使用温水浸泡豇豆种子10-15分钟,然后用温水浸泡2小时,最后放置在温暖通风处晾干。
2. 播种:在选定的土地上铺上一层肥料,并将豇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麦秸、稻草或沙土薄层盖住,然后保持土壤湿润。
3. 发芽:豇豆的发芽需要一个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为了避免豇豆在发芽过程中受到冷害,我们可以使用地膜覆盖或使用小棚子保温。
一般在豇豆种植后5-7天内就会发芽了。
4. 栽培:在豇豆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除草、松土、灌溉等,以确保豇豆的生长环境干燥、通风、充足的光照,这有助于增加产量和质量。
三、豇豆的病虫害防治豇豆的病虫害比较常见,需要我们在种植时认真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病虫害主要包括蚜虫、豆蛾、蚜虫、霜霉病等。
以下是一些预防控制方法:1. 预防控制害虫:可以选用生态农药或者天敌来控制病虫害。
可以在草叶上喷洒一些具有除虫作用的药水,防止蚜虫等害虫危害豇豆。
2. 病虫害识别:大家在进行豇豆种植时,一定要仔细地观察豇豆长势,及时发现病虫害现象,对于有病虫害的植株及时进行控制以免蔓延。
3. 合理管理:对豇豆生长过程中的草叶要及时清除,保持豆田干净整洁,防止病虫害滋生。
四、豇豆收获及存储豇豆一般在它们的果实长到15-20cm左右的时候进行收获,不要等到豇豆长大变老。
ppt课件•豇豆概述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要点与准备工作•田间管理与优化措施•病虫害防治与识别方法目•采收、贮藏与加工利用•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录豇豆概述与品种选择01CATALOGUE豇豆的起源与传播起源豇豆起源于非洲,后传播至亚洲和地中海地区传播通过贸易、移民等方式传播至全球各地,成为重要蔬菜作物营养价值与经济意义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等功效经济意义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为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品种类型及特性分析品种类型根据荚果颜色可分为青荚、白荚和红荚等类型;根据生长习性可分为蔓生和矮生两类特性分析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产量、抗病性等特点,需根据栽培目的和地区条件选择适宜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区种植,如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适宜种植季节春季和夏季均可播种,但应避免高温多雨季节,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栽培技术要点与准备工作02CATALOGUE010204土壤选择与改良措施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避免重茬,实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深耕细作,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对于酸性土壤,可适量施用石灰进行中和改良。
03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
播种前晒种1~2天,提高种子发芽率。
采用浸种催芽的方法,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6~8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控制好株行距,一般采用穴播或条播的方式。
01020304播种前准备及播种方法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
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植株徒长。
根据豇豆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追肥,一般追施2~3次。
根外追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
施肥原则与技巧掌握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减少病源和虫源。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避免病情恶化。
豇豆多季栽培技术一、选用良种根据品种特性,生产力,选择具有高产、稳产、早熟和抗寒性强的品种,以满足春、夏、秋季播种的需要。
目前春播的品种有:90-1、80-1等,表现为抗寒、早熟;夏播的品种有:之豇14、之豇28等,表现为产量高、稳产、结实率高,较耐旱。
秋播的品种有:90-1、80-1、银秋豇等,表现为抗寒,产量较高,恋秋上市期延续到国庆节以后。
二、适时播种豇豆在露天种植条件下,一年可播种3次。
将播种期安排在育期最佳与效益最佳的时期内,这是获得高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春播豇豆,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播后地膜覆盖,5月下旬上市;夏播豇豆,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上市;秋播豇豆:一般应在8月上旬播种,9月上、中旬上市。
三、合理密植豇豆春、夏、秋播,密度因品种特性有所变化。
原则上应掌握每亩2000穴以上,每穴种3粒籽,株距20~25厘米,行距1.2厘米,双行播种,地膜覆盖的出苗现青后破膜,半个月后间苗封窝,夏秋播的第四片真叶前间苗定苗,每亩不少于4000株。
四、加强田间管理地膜覆盖的春播豇豆,田间管理重点防早衰。
底肥不足,追肥偏少,秧苗生长缓慢,田间表现旱象的,结合浇水追肥或配水肥追施,力争达到壮苗早发;底肥足,追肥多,田间无旱象,秧苗生长健壮的要酌性追肥。
夏播豇豆由于天气炎热干燥,秧苗吸收肥水快,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以浇水保温。
肥少苗弱,中午出现萎蔫时,要结合浇水施肥,以及时满足豇豆生长发育的需要;肥足苗壮的酌情追肥。
秋播豇豆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防治病虫。
追肥要适时适量。
在每亩施用家肥1500公斤磷肥30公斤的基础上,于第1真叶时每亩穴施复合肥15公斤;每4片真叶时每亩穴施复合肥15公斤;并变换挖洞位置,伸蔓时在畦中心施尿素10~15公斤;结荚后视长势酌情追肥。
也可使用生物肥料如TBS高效生物苗肥,绿有生物化肥等。
五、防治病虫豇豆主要虫害有豆荚螟,病害有诱病、灰霉病。
春播病虫发生少,夏、秋播的发生多。
因此,要重点抓好夏、秋播的病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