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1)
- 格式:docx
- 大小:48.26 KB
- 文档页数:4
9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的形状,并写一写。
教学重点:能用“像”说写句子;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教学难点: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的石头,并写一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复习一日游,激起兴趣。
我们上一节课已经跟随导游做大巴车去黄山一日游了,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
现在我们在此地通过读课文来欣赏黄山的奇石、怪石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2.轻声朗读,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3你对哪块奇石最感兴趣,为什么?三、看图学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仙桃石。
(1)它好像什么?(像大桃子。
)它指什么?它所在的位置在哪?(大石盘。
)(2)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2.指名读第三段看图,(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石图文。
(1)这块石头像什么?说说"猴子”在哪?在干什么?(2)理解“陡峭”和“翻滚的云海”(3)谁来演一演?(4)猴子本来非常好动,这会儿为什么一动不动?小结: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3.学习第四自然段:)⑴指名读第四段。
(课件出示18):“仙人指路”石图文。
更有趣的又是什么石头呢?(“仙人指路”)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为什么说它更有趣?这就话是什么句?把()比作();用()比喻()4.指名读第五段。
(课件出示19):“金鸡叫天都”石图文。
(1)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呢?(2)“雄鸡”在做什么呢?7.齐读第六自然段:⑴这段主要写什么?(黄山奇石很多。
)课文又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奇石?(3种)(课件出示21图片):仙女弹琴等奇石。
⑵这三种奇石只说了它们的名称,并没有写出它们的样子,谁能仿照前面的写法,说说这三种奇石的样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案)当我站在黄山之巅,眼前的奇石让我惊叹不已。
那些千姿百态的石头,仿佛有着生命一般,讲述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
我想,如果让学生们也能亲眼目睹这些奇石的壮丽景象,他们一定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因此,我决定将黄山奇石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们通过我的讲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黄山的奇石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各种奇石的形状特点。
我还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黄山奇石。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会准备一些图片和模型,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黄山奇石的美丽。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黄山奇石的形状特点和形成原因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方便他们记忆和理解。
至于作业设计,我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幅黄山奇石的图画,并配以简要的文字描述。
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绘画能力,又能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尝试将黄山奇石的知识拓展到其他学科,让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汲取更多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呈现方式,是我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情景和例题讲解,再者是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学生的随堂练习,然后是板书设计,接着是作业设计,是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我选择黄山奇石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我将以图片和模型为辅助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黄山奇石的美丽。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我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情景,让他们亲身体验和观察黄山奇石的形状和特点。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黄山奇石》《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难点】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资源与工具:ppt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清水秀。
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风景区呢?(泰山、安徽黄山、杭州西湖……)2.出示黄山图片,边看边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黄山风景区风光秀丽、景色神奇。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写了黄山一大奇观—黄山奇石,现在我们一起去游览观光。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1.通过预习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指名回答)2.请大家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顺。
3.小组互相读,互相检查,纠正读错的地方。
4.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齐读──按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5.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纠正错误。
三、品读课文,感知奇趣1.自由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石头的名字。
指名分享2.挑选自己喜欢的石头,读读有关的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石头的什么特点让你觉得奇特?3.指名汇报(学生汇报时可不按文中顺序):(1)欣赏第一块奇石“仙桃石”。
(课件出示: 仙桃石图片)①谁来说说为什么叫“仙桃石”?小组交流交流。
②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③同学们,请带着喜爱之情读读第2自然段。
(2)欣赏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
(课件出示:“猴子观海”图片)①请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的。
②谁能看图说出“陡峭”的意思?③请根据“猴子”的动作想象:猴子会想些什么?谁来做做“猴子”的动作?小结:同学们,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笔就把石头写活了。
黄山奇石——飞来石
这块石头叫飞来石,让人感觉它是从无边的宇宙中飞来的石头,屹立在黄山山峰上。
它好像神奇的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们提心吊胆,如果在它的下面,就更让人有这种感觉了,它要是掉下来该怎么办呀。
这块飞来石的脚底有许多挺拔的松树,这也显现出黄山的特征与象征。
高山上,在这么一块飞来石,如果是寒冷的冬天,下着雪,一定是很美的奇观,因为石顶好像已经碰到了云层,如果登山这石顶,一定能够摸到柔软的云的,这块石头好像与山峰上的石头分开,而且很快就要掉下来似的,如果从远处看,好想看不见层层的山峦,因为一棵棵的松树,已经完全把山峦遮掩住了。
黄山上虽然有许多石头,也有许多人给这些奇怪的石头起了名字,但是有特点的并不多。
比如
这块飞来石,不仅非常有特点,也能够成为黄山怪石的象征。
黄山奇石教材解析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
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嘴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一黄山奇石。
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
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但每段写法各有不同。
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再说形状,有的则相反,这样防止了重复单调。
第四段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段落之间更连贯紧凑。
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更喜爱黄山奇石,也定会更欣赏黄山奇石了!课文中插图是“猴子观海〞的照片,形象地诠释了“能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闻、名〞等15个字,正确书写“南、些〞两个字。
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石盘、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2.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3.通过看图介绍、借助关键词介绍、情境介绍等方式,背诵第二、三自然段,初步体会连句成段的有序表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词卡。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感知题目中的“奇〞1.导人:看图,介绍黄山风景区。
教师:黄山有四绝,云海、奇松、温泉和怪石,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旅行呢!今天让我们跟着课文去旅行,就去司退创自对资的看看那黄山的奇石。
(板书课题。
)2.解“奇〞。
教师:“奇〞是什么意思? (奇怪、奇特、神奇、奇妙....)3读题。
教师:带着对“奇〞的理解,读读课题,进人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1.初读课文。
过渡:作者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吧!出示自渎要求:(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黄山奇石课程目标通过学习黄山奇石的形成、名称及文化背景,了解黄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审美能力。
课程内容一、黄山奇石1.黄山奇石的形成2.黄山奇石的分类3.黄山奇石的命名二、黄山奇石文化1.黄山奇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黄山奇石对于文化艺术的影响3.黄山奇石在当地民间传说中的地位教学设计一、导入(10分钟)引入黄山奇石的话题,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黄山的自然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主体(35分钟)1.黄山奇石的形成:通过PPT展示或实地取材等方式,讲解黄山奇石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从科学角度认识黄山奇石。
2.黄山奇石的分类和命名:通过举例子、展示图片等方式,介绍黄山奇石的分类、名称及其命名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多样性和背后的文化含义。
3.黄山奇石文化:通过PPT、故事等方式,介绍黄山奇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黄山奇石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并让学生分组研究,设计关于黄山奇石文化的展板或PPT等形式,展示给全班。
三、拓展(10分钟)通过与实地旅行社合作等形式,组织学生前往黄山实地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黄山奇石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和阅历。
四、总结(5分钟)通过概括、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记忆能力。
课后作业1.以黄山奇石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或编写一篇PPT,介绍黄山奇石的形成、分类和文化背景,并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寻找同学或老师的照片,选出其中最有意境的一幅,以黄山奇石为背景,进行创作,表现出黄山奇石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教学评估1.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和参与度。
2.学生的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3.实地旅行的反馈情况和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