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复合动词_V_V_型的副词化_王育洁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6
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路径研究r——以前项动词
为不及物动词为例
黄爱华
【期刊名称】《大连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039)004
【摘要】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以前项动词为不及物动词的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动词的前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从微观的角度探讨复合动词
「V+切る」的语义扩展机制,探讨其与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的复合动词「V+切る」之间的语义连续性.归纳出在前项动词为不及物动词时复合动词「V+切る」的核心语义由[+施事移动量变化终结]至[+受事的极限状态]的语义变化路径.研究结果显
示复合动词「V+切る」的核心语义受前项动词以及施事与受事性质的影响.
【总页数】5页(P92-96)
【作者】黄爱华
【作者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6
【相关文献】
1.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路径研究——以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为例 [J], 黄爱华
2.基于语料库的日语“完了”义复合动词用法分析——以“~切る”“~終わ
る”“~尽くす”为例 [J], 许丽娜
3.复合动词「V+切る」的多义性研究 [J], 黄爱华
4.受事移动义复合动词与其前项动词的语义关系——以「送り出す」和「押し出す」为例 [J], 曾岚
5.汉日复合动词的语义对比及认知机制分析
——以"V+出"和「V+出す」为例 [J], 孙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中日复合动词语义结构的比较摘要:汉语和日语中的复合动词结构复杂,表现形式丰富,增加了第二外语习得的难度。
语义形式和语义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比较中日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有助于利用母语正迁移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文中从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和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这两个层面来把握语义关系,将日语复合动词分为并列、修饰、述补和熟合复合动词四类,以此比附汉语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
关键词:汉语日语复合动词[V+V]型复合动词语义结构1、引言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复杂,与句法结构有相似之处,受结构主义思想影响,句法分析的眼光来审视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占了多数,以赵元任、陆志韦为代表。
刘叔新(1990)主张应从词汇意义及其关系范畴的角度进行分析,应侧重词素之间的语义关系。
黎良军(1995)提出“词素义提示词说”,徐通锵(1997)认为“汉语的辞的构造最重要的是语义问题”。
朱彦(2003)运用认知语言学网络模型理论归纳了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模式。
纵观日语复合动词语义结构的研究,寺村(1978,1984)提出了“独立语”和“附属语”的组合搭配,長嶋(1976)提出了修饰与被修饰两种语义类型,森田(1978)分析了复合动词词素间的语义层次,影山(1989,1993)、由本(1997)提出了统语和词汇复合动词分类说。
汉语中还没有确立复合动词这一概念,它隶属于复合词的下位分类体系中。
本文引用日语复合动词的概念,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比较两语言中[V+V]型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
根据词素间的意义关系将日语中的复合动词分为并列、修饰、述补和熟合复合动词四类;朱彦(2003)以述谓结构为依据,把汉语复合词的语义结构类型分为论元成分互参型、谓词成分互参型、支配型谓词在前式、支配型谓词在后式、并联式五类。
为了便于比较,对照日语复合动词的分类来考察汉语复合动词。
2、并列关系2、1[V自+V自]和[V他+V他]。
日语复合动词并列关系中的V1和V2保持独立的词素义,共同构成语义核心。
日语复合动词能产性研究的新视点——以“Vl+V2”型的含义为中心[要旨]本稿は「V1+V2」型複合動詞を中心に、その前項と後項の意味用法を考察する。
その意味と結合パターンの多様性により、複合動詞は細かく分類され、更に、この新たな分類法から複合動詞の生産性の要因が伺われる。
[キーワード]語彙的;統語的;意味用法;生産性1.はじめに現代日本語の特徴の一つが複合動詞にある。
日本語彙の中で大きな割合を占める複合動詞は、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幅広く使われている。
しかし、単純動詞より意味表現が細かいから、学習者にとって、難しい文法項目だと言える。
本稿では、「V1+V2」型複合動詞を中心に、その意味用法と生産性を考えていく。
2.先行研究複合動詞についての研究は、1950年頃以来、盛んに行われている。
紙幅の関係で、重要な説をふれてみる。
影山(1993)は、複合動詞の構成要素の結合パターンについて、生成文法の視点から複合動詞を大きく2種類に分類した。
例えば、A:英文を書き出した。
B:英文を書き出した。
両者は同じように見えるが、後項「出す」の意味が違う。
A では「何かを(内から外に)出す」という単純な意味で用いられるのに対し、Bでは本義から大きく転じ、「開始」の意となる。
このような後項の機能の違いによって、影山(1993)はA類を「語彙的複合動詞」、B類を「統語的複合動詞」とし、両者を明確に区分した。
更に、動詞と動詞が結びつく形式は、二つの傾向がある。
「押してやる」のような「て」の形に続くものと、「押しやる」のような動詞の連用形に続くものである。
これについて、姫野(1999)は「『て』の形に続く動詞類は、通常、その形式度の高さから『補助動詞』と呼ばれている。
連用形に続く動詞類は、複合動詞の『後項動詞』と呼ばれることが多い」[1]4と主張した。
本稿の研究対象となるのはその後者である。
ここまで分かるように、複合動詞には語彙的なものと統語的なものがある。
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谈谈日语V-V复合动词中前后项动词的语义关系——以词汇性复合动词为主姜峭帆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 四平 136000摘 要 在日语词汇中,动词的复合能力很强,因此产生出数量庞大的复合动词。
根据日语国立国语研究所的调查,在《例解国语词典》中收录的复合动词就有1817个,占动词总数的四成左右。
因此,熟练地掌握日语复合动词是学好日语的基础。
本文将通过对先行研究的总结,以「词汇性复合动词」为主,谈谈日语V-V复合动词中前后项动词的语义关系。
关键词:复合动词;词汇性复合动词;语法性复合动词作者简介:姜峭帆(1989-),女,吉林榆树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118-010 、导言复合动词的类型有很多种,广义复合动词分为“动词+动词”型、“名词+动词” 型、“形容词+动词” 型等。
狭义复合动词为“动词+动词”型。
本文将对狭义复合动词加以分析研究。
1、复合动词的定义不同语言学派、不同学者对“复合动词”持有不同的观点。
笔者在此采用《日本国语大词典》中复合动词的定义:以动词为后部要素,再与其他品词复合生成的动词称为复合动词。
2、复合动词的分类复合动词的数量多、作用大、使用频率高,因此复合动词的研究成果显著。
其中影响较大的学者主要有寺村、山本、影山、松本等。
在此,笔者将就影山(1993)对复合动词的研究来浅议复合动词的前后项语义关系。
影山(1993)从“词的形成”这个观点出发,将复合动词分为两大类:(1)词汇性复合动词(語彙的複合動詞):复合动词的前项和后项是依据词汇关系合成的词。
如:泣き叫ぶ 勝ち取る 書き上げる 遊び疲れる(2)语法性复合动词(統語的複合動詞):复合动词的前项和后项是依据语法关系合成的词。
如:書き直す 読み始める 動き出す 助け合う 为叙述方便,以下将复合动词的前项称为V1,后项称为V2。
日语动词、形容词的各种变形规则一类动词:五段活用动词二类动词:上一段活用动词,下一段活用动词三类动词:廿变动词,力变动词、基本形----求丁形一类动词:词尾“^”段假名变为该行的“X”段假名,加“求丁”。
二类动词:去掉词尾“召”后加“求丁”。
三类动词:“基本形”分别为“来召”和“ ^召”,“求丁形”去掉“求^”后则为“来”和“「。
来召来二形----未然形:一类动词:把“求丁形”去掉“求后的最后一个音变成相应的“笳段”音,后加“口、”。
如果最后音为“X”时,把“X”变成“袒”后加“肚X”。
(注意: 此时不能将“X”变为“笳”。
)二类动词:把“求T形”的“求T”去掉后加“肚X”。
三类动词:把“来求T”变成“来肚X”,把“ b求T”变成“ b肚X”。
(1)五段:将词尾刁段变成相应的笳段,然后加肚X。
(2)—段:去词尾召+肚X。
(3)T^: b肚X。
⑷来召:来肚X (乙肚X)三、疋形- -- 连用形一类动词:把“求丁形”去掉“求后加“疋”,力卩“疋”的时候发音会有一些变化。
即“吉”一“XI”,“老” T“X^”,“^、“U、二类动词:X”T“°^”,“b”TH”。
把“求T形”的“求T”去掉后直接加“疋”。
三类动词:把“求T形”的“求T”去掉后直接加“疋”。
尢形变化:把“疋形”(1) 五段:的V”换成光”,把花”换成先”。
:去词尾+ oT< -> XT(但是:行< ->行oT ) <、、-> XTT-> bT住、恳、空:去词尾+ /uT⑵一段:去词尾召+ T(3)T^: bT(4)来召:来T (吉T)四、尢形-----与“疋”变化相同,只是把疋变成尢就可以了。
五、斥形变化:一类动词:把基本形的最后一个音变成相应的“元”段上的音,再加二类动词:把基本形的“召”变成“三类动词:把“来召”变成“来,把变成“^n«'o六、命令形:一类动词:把基本形的最后一个音变成相应的“元”段上的音。
日语V-V复合动词认知——兼与中文比较
何午
【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日语"V-V复合动词"是由两个独立动词组合起来的,而中文的"VV复合动词"是语素与语素的组合.日语的V-V复合动词分别生成于"語部朗"和"统語部门",但中文的VV复合动词却只生成于词汇层面.二者在词汇生成、内部结构、主次关系、赋格等层面有同有异.
【总页数】6页(P66-71)
【作者】何午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学院,东方语学院,重庆,4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日语复合动词的用法比较--「~抜く」、「~切る」、「~尽くす」 [J], 付立
民
2.简评认知心理学流派中的无意识--兼评比较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J], 程九清
3.从认知视角探究日语复合动词的构成 [J], 石泽玮
4.日语“空语类”研探-兼与中文比较 [J], 何午;
5.试论日语中的静态表达——兼与中文比较 [J], 何午;杨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标准日本语初级中程度副词1、LT^:很,非常乙①料理美味2、 g、fd:很,非常李大変困o^^To 小李相当为难3、T乙L:一点儿^ox-y^r^L辛s^To4、^^oL: 一点儿乙辛s^To5、笳去©…肚S: 不太…乙o本总笳去©良〈肚s^To6、全然…肚S:根本不…試験总全然難L<^S^To7、:正好、恰好、刚好乙O浴衣^^^^^ss^To8、①肚力、肚力、:很,相当李1^0日本語总肚力、肚力、上手IT相。
②肚力、肚力、…肚s:表示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所期待的那么简单或者不能轻易的实现。
本OLfe^^作oT£、肚力、肚力、刁去吉肚s^^To 我照着书做,也老是做不好。
9、于s^^:非常、真、相当李^人、日本語力•于s^^上手^Tfeo10、疋s^:非常、很。
用于「…肚◎去L尢」等表示变化的句型中时,突出强调变化的程度。
昨日酒总飲族去L尢。
風处疋s恳良〈肚◎去L尢。
11、T oL:…得多,表示程度的差异较大中国总日本<^^ToL広s^To12、疋人疋人:逐渐、渐渐。
常常和「肚◎去T」呼应使用。
何度哲作5L、疋人疋人上手^^^^T^o13、疗o乙相当,很^^OUZbvV、初来尢疗乂、疗o乙TfesLs相。
14、去疋…肚s:表示还没到达所询问内容的程度。
还没有…三犷月2二沁勉強L去L尢力•、去疋笳去吉去乜人。
标准日本语初级中频率副词1、sofe:总是^O^^^^sLfe込^^s去T。
2、、^<:经常(〈来T<^^so3、時々:有时李時々映画总見去T。
4、尢去偶尔私总尢去廿一卜行吉去T。
5、笳去©…肚s:不太…田中横浜行吉去乜人。
6、全然…肚s:根本不…田中全然会社从行吉去乜人。
标准日本语初级表示转折、原因、递进等关系的连接词1、^哲:一般只用于口语。
但是私①部屋总狭2、^LT:而且。
私①部屋总狭^^To^LT、汚^^To3、:转化话题时用。
语义认知视角下的日语复合动词语义与构词特征摘要] 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较为详细地掌握日语复合动词的定义、种类、特征、前后项的关系、语构成要素间的关系等。
[关键词] 日语复合动词认知语义构词日语复合动词是日语动词重要组成部分,动词在日语词汇中约占12%的比例,而其中的40%为复合动词(《日语例解国语辞典》)。
该类词汇数量众多,却没有列为词典检索项,也没有成为日语学习教材的重点内容。
而复合动词恰恰是日语学习者最应该掌握的一类词汇。
近年来,中日两国学者开始重视针对这一类重要词汇的研究,相关论文以及著作也在逐渐增加。
日本学者玉村文郎在其著作中根据复合动词的基本成分将复合动词分为“名詞+動詞、形容詞+動詞、副詞+動詞、動詞+動詞”四类。
其中“V动词+V动词”型的复合动词被认为是典型复合动词,且使用频率最高。
“V+V”型的复合动词前项修饰和限定后项动词,前后项的位置不可以互换。
一旦互换,前后项的时间关系、因果关系、语法关系等会不再成立且理论上也变得说不通。
且整体词义与此类型复合动词的前后项动词,即构词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一、复合动词的语义特征“V+V”型复合动词的前后项均为动词,各自拥有独立的意思。
在构成复合动词后,其意思和语法作用可分成对等和不对等两种情况。
对等情况下的语义认知相对容易,例如“立ち上る(站起来)”、“食べ過ぎる(吃多了)”这类词。
而不对等的情况下,该复合动词的语义相对复杂,且学习者对其认知也很困难。
通常此类复合动词的语义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1)并列关系。
两个动词结合生成新意思中最简单的就是前后项是对等关系的,也就是说前后项的动词仍然可以独立,也可以互相融合在一起,这种是最容易理解的。
比如说像“言い聞かせる”、“ 泣き叫ぶ”、“舞い上がる”这样的词;(2)前项表示后项的手段。
所谓手段是指使役者为了达成使役某一阶段进行的具体行为。
这种类型的复合动词前项是动作主体动词,后项是表示一些状态位置变化的使役表现动词。
与日语复合动词「V出す」和「V出る」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V出す」、「V出る」结构的日语复合动词的一部分明显与汉语的“V出”、“V起来”、“开始V”相对应,但还有一部分看不出明显的对应关系。
本论文通过分析“V出す”和“V出る”复合动词的词义、与本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对「V出す」、「V出る」结构的核心部的认定,最终归纳“V出す”、“V出る”复合动词与汉语表达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先行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V出す”和“V出る”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交代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在探讨“出す”语义的基础上,将“V出す”复合动词分为移动义、结果义和开始义等三类,进一步分析本动词“出す”与复合动词“V出す”的关系。
第三部分,在探讨“出る”的语义的基础上,将“V出る”复合动词分为表示移动义、结果义两类,进一步分析本动词“出る”与复合动词“V出る”的关系。
第四部分,主要找出“V出す”、“V出る”与汉语的表达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解释。
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归纳本论文的结论,指出创新点与不足。
摘要本文以日语复合动词的分类为研究对象,在梳理迄今为止的日语复合动词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主流复合动词分类的调查,并做了几种不同复合动词的分类的对比考察,发现在日语教学领域,没有明确复合动词分类的倾向,也导致了教学上的不便。
而且通过对于复合动词的深入研究,做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列出教学重难点,已成为需要关注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日语复合动词て形复合动词研究历史教学方法A Study History on the Compound Verbs in Japanese:Discussion on the 掌form Compound Verbs //Lu Peng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Japanese com-pound verbs.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compound verbs,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mainstream compound verb classification,and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veral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of the compound verbs,the writer found that there is no clear tendency of com-pound verb classification in Japanese teaching field,which also leads to the the inconvenience of the teaching.Moreover through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compound verbs,this paper makes clear the teaching aims,and proposes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points,which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problem.Key words the compound verbs in Japanese;てform compound verbs;study history;teaching method 1问题意识て形复合动词是否属于复合动词?为什么すぎる,与动词构成的新词,被称为复合动词?由「する」构成的动词,算复合动词吗?由汉语复合词构成的动词,如「冷凍保存する」是复合动词吗?如[旅たつ]算复合动词吗?笔者试图从复合动词研究历史的梳理为切入点,寻本溯源,尝试搞清日语复合动词的基本形态构成,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动词的活用形1ます(连用形)(1)五段: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え段,然后加ます。
(2)一段:去词尾る + ます。
(3)する:します。
(4)来る:来ます。
2て(连用形)(1)五段:う、つ、る:去词尾+ってく->いて(但是:行く->行って)す->してむ、ぶ、ぬ:去词尾+んで(2)一段:去词尾る + て(3)する:して(4)来る:来て(きて)3た(过去)(连用形)与“て”变化相同,只是把て变成た就可以了。
4ない(否定)(未然形:包括否定、使役、可能、被动)(1)五段: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あ段,然后加ない。
(2)一段:去词尾る + ない。
(3)する:しない。
(4)来る:来ない(こない)。
5推量形(标日说得是意志形,我学的就是标日,但是日语老师说推量比较准一点)(1)五段: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お段,然后加う。
(2)一段:去词尾る + よう。
(3)する:しよう。
(4)来る:来よう(こよう)。
6ば(假定形)(1)五段: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え段,然后加ば。
(2)一段:去词尾る + れば。
(3)する:すれば。
(4)来る:来れば(くれば)。
7可能(未然形)(1)五段: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え段,然后加る。
这里发生了约音。
若按末然形变化应该是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あ段,然后加れる,但此时发生约音,就变成了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え段,然后加る。
例:書く:書ける(2)一段:去词尾る + られる。
(3)する:できる。
(4)来る:来られる(こられる)。
8 被动(未然形)(这个不要和可能态搞混了哦)(1)五段: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あ段,然后加れる。
(2)一段:去词尾る + られる。
(3)する:される。
(4)来る:来られる(こられる)。
9使役(未然形)(1)五段: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あ段,然后加せる。
(2)一段:去词尾る + させる。
(3)する:させる。
(4)来る:来させる(こさせる)。
10 命令形(1)五段: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え段。
关于日语语法功能词的定位──兼论日语复合助词与复合助动
词
修刚
【期刊名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日语语法功能词在衡量日语能力方面越来越引人注目,相关的罗列性介
绍的书目也应运而生。
但是,语法功能词的定位问题至今尚未有定论。
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日语功能词的教学与研究,有必要从多种角度对其定位。
本文以《日语表现文型500句》所列的语法功能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日语语法功能词的定位标准,指出几种被书中列为功能词的词或语法现像不应含在功能词之列:即日语传统语法已经明确分类的词,如だに、まご、きん等;不属于词范围内的语法单位,如句型等;只具备词汇意义的接尾词;可以分解的词组或助词的一般结构形式。
语法功能词主要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表示助词或助动词语法意义的复合成份。
狭义的词法功能词主要由复合助词、复合助动词构成。
【总页数】2页(P2-3)
【作者】修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
【相关文献】
1.从词义看日语助词、助动词的意义特征 [J], 于伟
2.日语[V+N]型复合词和[N+V]型复合词的接点——事件名词用法 [J], 刘犀灵
3.日语[V+N]型复合词和[N+V]型复合词的接点--事件名词用法 [J], 刘犀灵
4.日语复合词的结构及种类——以复合动词和复合名词为中心 [J], 薛红玲
5.日语语法的图示法教学研究——以日语助词的语法辨析为例 [J], 谢东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ntrasts in Compound Verbs in Japanese and Chinese--from the viewpoint of headedness 作者: 张予娜[1];邓超群[1]
作者机构: [1]湖南大学外湖语学院,中因长沙410082
出版物刊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1-96页
主题词: V-V复合动词;中心词;参项;并列关系;非并列关系
摘要:从动词对参项的支配角度考察日汉两种语言的V-V复合动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并列关系的复合动词属于双中心词类型;非并列关系的复合动词中,日语基本上符合其中心词居后的原则,而汉语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动补式的复合动词基本上符合中心词居前的原则,二是偏正式的复合动词与这个原则相反,属于中心词居后的类型.。
多维视角下的日语复合动词教学——以“見V”复合动词为例刘亚燕【摘要】日语中复合动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在语言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和掌握好复合动词的用法,在日语教学与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文章结合复合动词“見+v”的语料实例进行分析,认为复合动词的教学应站在语言发展的角度,从原型理论,构词法和搭配理论等多维视角出发【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5页(P50-53,76)【关键词】复合动词;原型理论;构词法;搭配理论【作者】刘亚燕【作者单位】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龙岩364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64一词多义是人类认识世界而不断的对世界的有效认知。
通过认知语言学上的语义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可以对一词多义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度。
日语复合动词中,词素的意义有单义的,也有多义的。
单义词素在和其他词素相结合构词复合动词时,原有意义基本不变。
多义词素的情况与单一词素有所不同,多义词素的几个意义在与其他词素相结合时,一般要具体确定其中的某个意义。
多义性使复合动词也具有多义性,或者说复合动词的多义性来源于构词词素的多义性。
多义语素在构词中有很强的能产性,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语义丰富,一般除基本义外,其引申义,比喻义也会被确定为复合动词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类能产性强的复合动词,应从词素的多义性进行说明,并触类旁通,举出相关例子,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据初步统计例解辞典的有关词条中,“見る”充当前项词素构成的复合动词有69个,[4]而其能产性主要来源于前项词素“見る”的多义性。
例(1)しかし僕らは犬を見おろすかわりに狭い谷間をおおう空を見上げた。
(《飼育》)②(2)その言葉で、八千代は、曽根二郎の顔を改めて見直した。
(《あした来る人》)(3)僕らは残った酒を西口の地下にいる浮浪者にやり?入場券を買って彼女を見送った?(《ノルウェイの森》)(4)昨日の夕方のはげしい吹雪に方角を見失い、谷筋に迷い込んだものと思われ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