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要领四:高低相宜
执笔高低可根据字的大小和不同字体灵活掌握,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说, 写大字宜高些,写小字宜低些;写行草书宜高些,写楷书宜低些。
执笔高度要根据字体的类别、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写小字执笔 要低些,离笔头一寸左右,太低了笔画局促不自由。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一些,约 二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三寸左右。执笔越高,回旋的幅度 就加大,更便于挥运。但过高了,影响用笔力度,下笔飘浮,无力无筋骨。执笔太低则 使转笨拙。
3.钩:指“五字执笔法”中中指的作用。在大指和食指将笔管约束住的 情况下,再以中指的第一、第二两个指节弯曲如钩,钩住笔管的外侧。
4.格:指“五字执笔法”中无名指的作用。格有挡住之意。无名指用指 甲肉之际紧贴笔管,用力将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此动作亦称“揭”, 揭有挡住和往外推之意。
5.抵:指“五字执笔法”中小指的作用。抵有托着之意。小指衬托于无 名指之下,以增加力量,挡住中指的“钩”。
关于执笔:枕腕、悬腕与悬肘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 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 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 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腕来书写。
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 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 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同的书体、不同的字形和不同的书写风格而选择不同的执笔法 是比较合理的。
执笔法的基本思想
大书法家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 Nhomakorabea宽”,就是说执笔没有绝对标准的 方法,只要手心留有活动空间,执笔灵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