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一中第二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9.50 KB
- 文档页数:6
菏泽市牡丹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揭示了遗传学的两条基本定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B.依据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作出了假说C.为验证演绎过程及预期结果,设计了F1与隐性纯合子的杂交D.事实证明,孟德尔作出的假说正确预测了F1测交的实验结果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控制虹膜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一对褐眼夫妇,生了一个蓝眼的男孩和一个褐眼的女孩,若该女孩与一个蓝眼男性结婚,生一个蓝眼孩子的概率是()A.1/2B.1/3C.2/3D.1/43.某同学选择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做杂交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玉米雄蕊花序顶生而雌蕊果穗着生在中部,便于人工授粉操作B.对玉米的操作包括在花蕾期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和继续套袋C.若让两纯种玉米间行种植,则出现“一行结一种籽粒,另一行结两种籽粒”现象D.若让杂交的F1植株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两代,则F3中两种性状的植株数量之比为3:14.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紫茎缺刻叶的番茄与紫茎马铃薯叶的番茄杂交,F1出现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马铃薯叶四种表型,其比例为3:1:3:1.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紫茎、缺刻叶B.紫茎和绿茎、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1中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自交,子代都能保持绿茎性状D.F1中的绿茎缺刻叶和绿茎马铃薯叶植株杂交,子代中马铃薯叶的概率是1/25.雌性蝗虫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
下列有关雌性蝗虫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卵原细胞最多含4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6对B.若某蝗虫基因型为Aa,则一个卵原细胞一定产生A或a的两种卵细胞C.减数分裂过程中,能产生24个四分体,48条染色体,48条DNA分子D.蝗虫卵细胞受精后会变得十分活跃,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的速度会加快6.下图甲到丁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戊是该动物某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一个子细胞。
菏泽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4分)1. (1分)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寄居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对土耳其的装腔作势根本不以为然,并认定土耳其军队只是空摆着架式,并不会大动干戈,攻进伊拉克北部。
B . 曾几何时,汶川是那样的美丽,然而可恶的地震使数万人葬身灾难之中,使几十年来的建筑毁于一旦。
C . 在这次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记者不顾危险与劳累,耳濡目染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而又平凡的故事。
D . 改革,他们荜路蓝缕;实践,他们戮力同心。
“资源节约、清洁环保、生态优良”已成为他们科学发展冶炼工业的不刊之论。
2. (1分) (2017高二上·佛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希望,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了解她,结识她,爱她,娶她。
B . 出现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倾向,原因是应试学习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传统文化教育的时间不足所造成的。
C . “佛山十佳警察”候选人谌步文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从不屈服于权威的压力,不徇私情,坚持做到秉公执法。
D . 辩方在对按照法律要求检方必须提供其掌握的所有证据进行研究以后,可要求法官不要把无效证据用在审判中。
3. (1分) (2016高一上·湄潭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本质核心是“仁”。
,。
,。
,,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①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与发展②以“仁”来塑造社会、教化人生③正是这样一种核心价值观及其所形成的种种具体价值范畴④在中国封建文化中,“仁”是一种道德规范⑤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⑥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纲领A . ④⑥⑤②①③B . ②④⑥③①⑤C . ②⑤④⑥③①D . ④⑤②①⑥③4. (1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A . 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菏泽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共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图中甲地位于()A.印度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大洋洲2、下图为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坐标图,关于图中A、B、C所表示地理含义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A.A一全年B一夏半年C一冬半年B.A一夏半年B一冬半年C一半年C.A一冬半年B一夏半年C一全年D.A一全年B一冬半年C一夏半年3、关于曲线B的解释,正确的是()A.与纬度呈正相关B.与纬度呈负相关C.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赤道出现最大值D.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0°N出现最大值读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a、b表示等温线。
读图回答4题。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A .北半球山脊B .北半球山谷C .南半球高原D .南半球山谷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6题:5、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6、图中公路规划线路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 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7.根据提速动车时刻表,乘坐表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注:长春(E N '20125;'53430) 长沙(E N '00113;'11280)西安(E N '55108;'15340)广州(E N '11113;'00230)A .D21B .D20C .D584D .D776 8.四季如春的“春城”最可能出现在( ) A .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B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C .低伟度、低海拔地区D .低伟度、高海拔地区等流时线是指流域上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
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
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
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
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
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
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
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
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
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
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
菏泽一中宏志部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2,ln 1,30,U U R A x y x B x x x A C B ===-=-≥⋂=则( ) A.{}01x x << B. {}1x x <<3 C.{}03x x <<D. {}1x x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否定是“”B.为命题,则“为真”是“为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若或,则”D.命题“若,则的最小值为2”为真命题4.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532a a a =,且4a 与72a 的等差中项为54,则5S =( ) A .29 B .31 C .33 D .36 5.若()0,3cos 2sin ,sin 24παπααα⎛⎫∈=- ⎪⎝⎭,且则的值为( ) A. 17118-或 B.1718C.1D. 1718-6.已知函数94(1)1y x x x =-+>-+,当x=a 时,y 取得最小值b,则a+b=( ) A .-3 B .2 C .3 D .87.若函数()(1)xxf x k a a-=--(0a >且1a ≠)在R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则()log ()a g x x k =+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8.已知)(x f 为R 上的可导函数,且对R x ∈,均有)(')(x f x f >,则有( ) A .)0()2016(),0()2016(20162016f e f f f e <<- B .)0()2016(),0()2016(20162016f e f f f e>>-C .)0()2016(),0()2016(20162016f e f f f e ><- D .)0()2016(),0()2016(20162016f e f f f e<>-9.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4,C 120,3AB AC BC BA BE EC ==∠==o,若P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AEAP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B. 2,33⎡⎤-⎢⎥⎣⎦C. 210,33⎡⎤-⎢⎥⎣⎦D. 101,3⎡⎤-⎢⎥⎣⎦10.设()()f x g x 和是定义在同一区间[],a b 上的两个函数,若对于任意的[],x a b ∈,都有()()1f x g x -≤,则称()()[],f x g x a b 和在上是“密切函数”,称[],a b 为“密切区间”.设()()[]234=23,f x x x g x x a b =-+-与在上是“密切函数”,则它们的“密切区间”是( ) A. []1,4B. []2,4C. []3,4D. []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l1:x+my−2=0,l2:mx+(m−2)y−3=0,若l1⊥l2,则m的值为( )A. 0B. 1C. 2D. 0或12.在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则直线斜率越大B. 过点P(x0,y0)的直线方程都可以表示为:y−y0=k(x−x0)C. 经过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方程都可以表示为:(y−y1)(x2−x1)=(x−x1)(y2−y1)D. 经过点(1,1)且在x轴和y轴上截距都相等的直线方程为x+y−2=03.已知双曲线x2m +y2n=1的上焦点为F(0,1),则( )A. m+n=1B. m−n=1C. m+n=−1D. n−m=14.已知直线l:x+y−4=0上动点P,过点P向圆x2+y2=1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是( )A. 7B. 6C. 22−1D. 225.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点(105a,105b)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落在椭圆C上,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A. 55B. 12C. 32D. 226.直线l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AF|=3|BF|,则|AB|=( )A. 83B. 3 C. 163D. 327.已知F1,F2分别为椭圆E:x29+y2=1的左、右焦点,P是椭圆E上一动点,G点是三角形PF1F2的重心,则点G的轨迹方程为( )A. x2+9y2=1B. x2+9y2=1(y≠0)C. x281+y29=1 D. x281+y29=1(y≠0)8.已知过定点(2,−2)的直线l与圆C:x2+y2+6x−6y−36=0相交于A,B两点,当线段AB的长为整数时,所有满足条件直线l的条数为( )A. 11B. 20C. 21D. 22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两个固定的光滑斜面,它们的高度相同、倾角不同。
让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沿斜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物体重力的功一样B.两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一样C.两物体运动到底端时的动能一样D.两物体运动到底端时重力的功率一样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于水平面上,物体上竖直固定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
现用手拉住弹簧上端P缓慢向上提,使物体离开地面上升一段距离,在这一过程中,若P端上移的距离为H。
关于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少了22m g mgHk-B.增加了mgHC.增加了22m g mgHk-D.减少了222m g mgHk-3.一个质量为3kg的物块,在竖直方向的拉力的作用下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设向上为运动的正方向),g取210m/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前6s 内,物块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加B .第2s 内,物块的动能一直增加C .第2s 末物块的动能为24JD .前6s 内,物块的重力势能的增量为450J4.一条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匀链条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其中14悬在桌边,如图所示,在链条的另一端用水平力缓慢地把链条全部拉到桌面上需做功为( )A .16mgLB .8mgLC .32mgLD .4mgL 5.如图所示,某企鹅以如图所示方向斜向上跳水,它距海面高为h ,速度大小为0v ,不计空气阻力,企鹅落水时的速度大小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企鹅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0B .若企鹅以同样大小的速度竖直向上起跳,则落水时速度大小不同C .重力做功为2201122mv mv D .企鹅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6.下列关于电场和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特征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B .电场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C .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越大,这点的电场强度越大D .不同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所受电场力不同,说明场强随试探电荷的改变而改变 7.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相同的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用轻质绝缘弹簧相连。
菏泽一中高一一部化学自主检测(2015、1、11)注意事项:本次检测用时100分钟,满分100分,1-27全部为单选,其中22-27每题3分。
其余每小题2分,共6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Al:27 Fe:56 Cu:64I卷(满分60)1.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2.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蓝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③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因温度高会燃烧④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Na2O2固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B.从试剂瓶中取出并切下的未使用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C.将Na投入饱和Na2CO3溶液中,会导致溶液质量增加 D.金属Na失火,可用CO2灭火4.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B.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C.低温时硅与水、空气和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D.自然界硅元素的贮量丰富,并存在大量的单质硅5.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B.K+、AlO-2、Cl-、SO2-4C.Ca2+、Mg2+、 NO-3、HCO-3D.Na+、Cl-、CO2-3、SO2-36、从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对给水管网消毒以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然采用氯气消毒法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消毒。
氯气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A.氯气有毒,可以毒死细菌、病毒 B.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熏死细菌、病毒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氯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没有任何有毒物质残留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氧化物8.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A.一定有 CO32- B.一定有Ag+ C.一定有SO42- D.无法肯定9.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 + 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A.3 :2 B.2 :1 C.1 :1 D.2 :310.已知NH+4+AlO-2+2H2O===Al(OH)3↓+NH3·H2O,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H+4、Al3+、H+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并不断搅拌,发生以下离子反应:①H++OH-===H2O ②Al(OH)3+OH-===AlO-2+2H2O ③Al3++3OH-===Al(OH)3↓④NH+4+OH-===NH3·H2O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11.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硫酸C .盐酸D .稀硝酸12.下列各组物质,前者逐滴滴加到后者中直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来沉淀又消失的是( )A .H 2SO 4滴入NaAlO 2溶液中B .Ba(OH)2溶液滴入Al 2(SO 4)3溶液中C .Al 2(SO 4)3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D .氨水滴入Al 2(SO 4)3溶液中13.取少量MgO 、Al 2O 3、SiO 2、Fe 2O 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X 和滤液Y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氧化物只有酸性氧化物SiO 2能与NaOH 溶液反应B.向沉淀X 中加入氢氟酸,沉淀X 不溶解C.滤液Y 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 2+、Al 3+、Fe 3+、H+ D.向滤液Y 中通入过量NH 3气体,只能生成Mg(OH)2和Fe(OH)3沉淀14.对于化学方程式:SiO 2+3C=====高温SiC +2CO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SiO 2是氧化剂,C 是还原剂B .硅元素被还原,碳元素被氧化C .在反应中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在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5.下列关于浓硫酸与稀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有脱水性,稀硫酸没有脱水性B .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C .浓硫酸和稀硫酸都有酸性D .常温下,浓硫酸和稀硫酸都不能与铜反应16.某研究小组研究某地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SO 2SO 3H 2SO 4 猜想2:SO 2H 2SO 3H 2SO 4猜想3:以上两过程同时存在。
为验证上述有关猜想的正确性,收集一定量该地区刚下的雨水进行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猜想1或猜想3正确,则该雨水加入盐酸后,再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若存在猜想2的过程,则该雨水可能使品红褪色C.若只存在猜想1的过程,则该雨水的pH 随时间延长而增大D.上述任意一个猜想正确,该地区雨水的pH 均小于5.6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 2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具有漂白性B.SO 2和Cl 2都有漂白作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作用C.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其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还原反应D.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18.若用铁制取较纯净的氧化铁,且要求符合“绿色化学”思想,下列实验方案最好的是A .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B .铁在氯气中燃烧,加水溶解,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C .使铁溶解于稀硫酸中,然后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D .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19.下列中学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A .过量的铁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B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C .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 溶液2~3滴即可D .向CuSO 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质为“蓝色固体”20.在FeCl 3、CuCl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B.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2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⑤D.③⑤22.向600 mL 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2O3、Cu的混合物,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A.6.4 g B.4.8 g C.2.4 g D.1.6 g23.将铝粉与Fe3O4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三等份。
①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②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③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3>V2B.V2>V1=V3C.V1=V2>V3D.V1>V3>V224.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制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25.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中,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中,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 mol·L-1B.1.5 mol·L-1C.0.18 mol·L-1D.0.24 mol·L-126.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投入100mL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若不考虑金属和盐酸反应时HCl的挥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10g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27.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II卷(满分40)28.(13分)在下图转化关系中,已知B、D都是淡黄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G 。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E→F:;B→C:。
29.(14分)明矾石的主要成分是K2SO4·Al2(SO4)3·2Al2O3·6H2O,此外还含有少量Fe2O3杂质。
利用明矾石制备氢氧化铝的流程如下:(1) “焙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SO4)3+3S2Al2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