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微波调理慢性鼻炎106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微波护理的疗效观察观察慢性肥厚性鼻炎微波治疗的疗效。
方法对6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微波治疗,手术后用辛夷鼻舒爽局部护理,统计有效率,分析鼻塞等症状改善不理想原因。
结果全部病例随访l一2年。
微波治疗治愈60例,治愈率9l%;好转6例,好转率9%,总有效率100%。
本院对6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了微波凝固治疗。
其原理是通过组织的内生热效应,使局部组织出现瞬间高温凝固、组织变性、血管闭塞,使增生组织变性坏死、脱落或逐渐吸收,再用辛夷鼻舒爽局部护理从而有效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鼻腔通气,取得满意疗效。
2005年9月一2009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6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
临床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无交替性。
多有闭塞性鼻音。
有的患者出现头昏、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
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其中男28例,女38例,年龄均为30岁以下。
前鼻镜检查可见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呈暗红色。
黏膜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样,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为甚。
探针轻压之有硬实感,无凹陷,或虽有凹陷,但不易立即恢复,对减充血剂不敏感,但下鼻甲尚能缩小者。
治疗方法:要求患者坐于诊疗椅上,首先用吸引管吸净鼻腔内主要是鼻腔底和下鼻道内分泌物。
接下来用1%丁卡因(含1:1 000肾上腺素)纱条置于下鼻道及下鼻甲表面和游离缘,使下鼻甲黏膜麻醉。
因下鼻甲前端和后端游离缘黏膜为肥厚较为明显之处,故麻醉时应使其充分麻醉,以利于治疗。
10 min左右取出纱条。
依此方法重复麻醉2~3次。
麻醉结束后,即可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
首先,接通电源,打开微波治疗仪,连接合适的治疗输出探头,将功率调至35—40 W左右,一般不超过50 w。
左手持前鼻镜撑开前鼻孔。
然后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适当调整患者的头位,使额镜反射的光线打在治疗部位上。
右手持治疗输出双极探头准备治疗。
当治疗输出探头接触到肥厚的鼻黏膜组织后,右脚同时踩输出脚踏,此时治疗输出探头开始输出微波,凝固肥厚的下鼻甲黏膜,尤其着重凝同下鼻甲下缘及后端肥厚的黏膜。
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鼻炎的200例临床体会目的:评价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使用EBH-Ⅳ型耳鼻咽喉微波治疗仪对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肿大或肥厚的下鼻甲进行微波治疗,根据疗效标准判定疗效。
结果:单纯性鼻炎患者治愈率为86.0%,肥厚性鼻炎患者治愈率为96.3%,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性鼻炎。
结论:微波治疗慢性鼻炎疗效可靠,操作方便,是治疗慢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手段。
标签: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以鼻塞为主要症状。
严重者可引起鼻窦炎、卡他性中耳炎、咽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1]。
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往往不佳,门诊复诊率高。
武汉市蔡甸区红十会医院2003~2006年利用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门诊就诊的慢性鼻炎患者20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慢性鼻炎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87例。
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36岁。
病程1~42年,平均23年。
单纯性鼻炎93例,肥厚性鼻炎107例。
1.2 治疗方法使用EHSY西域的EBH—Ⅳ型耳鼻咽喉微波治疗仪,所有患者均由门诊当班医生亲自治疗。
治疗仪频率(2 500±20) MHz,输出功率为50~70 W,治疗时间4 s/次,脚踏开关控制治疗时间。
术前向患者讲明微波治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治疗时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包头铺巾后,用1%地卡因及呋麻液棉片置于鼻中隔黏膜与下鼻甲黏膜表面,表面麻醉3次,每次相隔5 min。
然后将微波辐射探头稍弯曲,在直视下插入肿大或肥厚的下鼻甲组织,作局部热凝,不断变换治疗点,至探头周围组织变白,使肿大或肥厚的病变组织缩小。
术后每隔3 d清除下鼻甲手术区伪膜1次,使用呋喃西林、麻黄素、地塞米松混合液点鼻。
治疗后每周门诊复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
1.3疗效标准以症状改善和下鼻甲形态作为疗效评价指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 第 6 卷第 15 期2019 Vol.6 No.1563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疗效评估分析王永平(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慢性鼻炎患者当做此次试验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1例和试验组21例,试验组的慢性鼻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慢性鼻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结果 试验组慢性鼻炎患者治疗显效数量为12例,治疗有效数量为8例,治疗无效数量为1例,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慢性鼻炎患者治疗显效数量为6例,治疗有效数量为10例,治疗无效数量为5例,治疗有效率为76.10%。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相较于常规的治疗手段来说,微波治疗手段对于慢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突出,微波治疗能够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病情,降低慢性鼻炎给患者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波治疗;慢性鼻炎;疗效评估分析【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5.63.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慢性鼻炎患者当做此次试验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1例和试验组21例。
对照组内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范围为15~62岁,平均年龄(36.7±4.2)岁,其中慢性单纯性鼻炎有11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有10例;试验组内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为17~66岁,平均年龄(38.6±5.1)岁,其中慢性单纯性鼻炎有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有13例。
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观察及护理目的:观察和分析微波治疗在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中的临床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的方式,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
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5.3%,而对照组仅为81.4%,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波治疗对于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今后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中值得参考。
标签: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往往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患者鼻腔正常的呼吸功能,属于慢性鼻腔粘膜损伤或者感染的常见病症[1]。
慢性肥厚性鼻炎可以导致患者鼻腔出现局部病变,致使患者在疾病治愈的过程中很难得到有效治疗,长时间的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2]。
本文通过对微波治疗在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案,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分布:15-55岁,平均年龄(28.5±2.5)岁,病程为1年至5年,平均病程(1.5±0.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均具有较为典型的慢性肥厚性鼻炎病症体征,例如,患者出现鼻腔粘膜出血、鼻腔通气功能受阻、鼻腔水肿与鼻腔内出现褐红色分泌物。
经过CT扫描,所有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都呈现出局部鼻腔黏膜水肿的情况,少数患者在入院诊治过程中出现少量出血与鼻腔口渗血的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上都较为类似,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鼻炎患者在微波治疗法中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慢性鼻炎微波疗法的临床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单纯性鼻炎患者治愈率为85.1%,肥厚性鼻炎患者治愈率为96.2%。
结论微波疗法对于治疗慢性鼻炎有比较满意的成效。
标签:慢性鼻炎;微波治疗;临床研究慢性鼻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以鼻塞为主要症状。
严重者可引起鼻窦炎、卡他性中耳炎、咽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1]。
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均无特效,门诊复诊率高。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利用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00例慢性鼻炎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3~64岁,平均32岁。
患者中47例是单纯性鼻炎,53例是肥厚性鼻炎。
患者病程1~42年,平均病程23年。
1.2治疗方法使用耳鼻咽喉微波治疗仪,治疗仪频率(2500±20)MHz,输出功率为50~70 W,治疗时间4 秒,脚踏开关控制治疗时间。
手术前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先和患者沟通讲明微波治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手术时患者坐好,将常规消毒包头铺巾后,先作表面麻醉,具体方法是用1%地卡因和呋麻液棉片置于鼻中隔黏膜与下鼻甲黏膜表面,每间隔5 min一次,共3次。
然后在直视下将微波辐射探头稍微弯曲,伸入肥厚或肿大的下鼻甲组织作局部热凝,待辐射探头四周组织变白,使肥厚或者是肿大的病变组织缩小。
术后每隔3 d清除下鼻甲手术区假膜1次,使用呋喃西林、麻黄素、地塞米松混合液点鼻。
患者治疗后都随访1年,每周患者都要到门诊复查。
1.3疗效的评价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肿大或肥厚鼻甲恢复原状,鼻腔检查通气正常。
(2)好转:症状好转,患者鼻塞减轻,肿大或肥厚鼻甲缩小。
(3)无效:症状未有改善,肿大或肥厚鼻甲无明显缩小,阻塞部位对比术前无明显改善。
治疗后对患者每周进行门诊复查,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
微波热凝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80例体会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常因鼻塞、头痛、头晕等症状而影响工作及生活。
过去常采用鼻腔点药、下鼻甲黏膜下电凝固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我科于1998年12月~2001年3月对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实施微波热凝下鼻甲黏膜治疗,并做了疗效观察。
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病例资料:男53例,女37例,年龄27~55岁之间,临床主要症状为鼻塞、头痛、头晕,睡眠时有张口呼吸,并且有不同程度的睡眠打鼾及气憋,清醒后口干等症状,病程短者7年,长者25年。
经临床检查排除鼻腔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鼻咽部肿瘤等疾病,确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
治疗方法:用含1%丁卡因棉片填塞鼻腔5分钟更换棉片1次,共3次后结束麻醉。
选用针形头微波辐射棒,在鼻镜直视下将针形头轻轻刺入下鼻甲游离缘黏膜下2~3mm后,用微波输出功率为30~45W开始热凝,可见局部组织迅速缩小发白,此时一边继续热凝一边拔出针形头。
再以同样的方法在周围组织多点热凝,如果有中鼻甲肥大,也可以以同样方法热凝中鼻甲组织,查患者鼻腔通气较通畅时结束热凝,术后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7天,鼻腔滴抗生素2周。
每隔3~4天检查清除鼻腔内灰白色脱落组织1次,以解除鼻腔内因创面痂皮引起的不适感,促进创面愈合。
结果疗效观察:以上患者经治疗2周后复诊见鼻甲创面愈合好,6个月后复诊患者自感鼻塞、头痛、头晕、睡眠张口呼吸、打鼾及气憋症状明显减轻70例,有所减轻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5%。
讨论微波的治疗作用在于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组织内的水分子做高速的运动,产生热量,使组织凝固、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本人体会:①整个操作过程均在鼻腔表面麻醉下和直视下进行,易操作、安全、可靠,治疗的过程中对周围的组织无明显损伤,术中及术后鼻腔无出血,鼻腔反应轻,手术痛苦小,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并且治疗费用低,以上80例患者治疗均在门诊进行,复诊时检查如果下鼻甲部分区域肥厚黏膜组织仍然影响鼻腔通气时,可以继续上述方法治疗,故一般病人均能接受这种治疗。
观察微波调理慢性鼻炎106例分析探讨微波调理慢性鼻炎的疗效情况。
方法:将200例慢性鼻炎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布地奈德喷雾调理,调理组100例采用微波调理,术后并用辛夷鼻舒爽护理。
结果:经过调理后,调理组总有效率为97.o%,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调理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5)。
两组调理前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经过调理后都有明显下降口<.05),但是调理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口<.05)。
结论:相对于传统药物调理,微波调理慢性鼻炎能有效率提高。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多发生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
近几年来,患病率呈明显增加鹚势,严重影响着广大患者的身心安全。
在调理中,现代医学多希望有针对性调理及改善,如纠正鼻中隔偏曲。
锻炼身体,减少感冒发生的频率等,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21。
微波具有能量集中受热体积和温度易控制等优越性,故近年来多采用微波调理”。
术后并用辛夷鼻舒爽护理。
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微波调理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月到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炎患者200例,入选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并发症疾病者;(2)年龄在7岁以上,60岁以下;(3)门诊病人;(4)签定了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男性140例,女性60例,年龄17—56岁,平均45.2岁;病史l一32年,平均4.2年。
把上述患者分为调理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Ib0.05)。
调理组采用微波调理,选择南京启亚微波科技公司生产的多功能微波调理仪,微波频率2450 Hz,波长12cm,病人取坐位,辐射器垂直距离鼻通穴lcm,微波输出功率为10—20W,根据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上下调节功率,知道病人感觉最舒适为止,即温热感为宜,灸15分钟,术后并用辛夷鼻舒爽护理。
每日1次。
两组都调理1周。
疗效标准显效: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消失,鼻腔检查正常。
有效: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减轻,局部体征明显改善。
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