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 格式:doc
- 大小:220.50 KB
- 文档页数:5
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符号化思想。
符号化思想就是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
举例:用简便算法计算29+16+24,3个数连加,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便运算。
16+24正好是40,先算比较简便。
29+16+24
=29+(16+24)
=29+40
=69
在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算时,有时会同时用到两种运算律。
易错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和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在应用乘法运算律简算时,有时会同时用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律。
要点提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大全一、整数部分1. 整数加减法1.整数加法:掌握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整数减法:掌握整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理解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含义及解题方法。
2. 整数乘除法1.整数乘法:掌握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整数除法:掌握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基础运算1.简单计算:随机口算和竖式计算练习。
2.大小比较:了解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及符号。
4. 整数的应用1.数轴:了解数轴的意义,能在数轴上表示整数,理解数轴上数的相对位置。
2.温度计:掌握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概念及换算。
二、分数部分1. 分数的引入1.分数的引入:了解分数的意义和含义。
2.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2. 分数的计算1.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分数的乘除法: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分数的化简:熟练掌握分数的化简方法。
4.简便计算:掌握口算、折半、倍增、倍减等简便计算方法。
3. 分数的比较1.分数大小的比较: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分数的大小关系:掌握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大小关系。
4. 分数的应用1.抽奖问题:用分数解决抽奖问题。
2.原材料配方:掌握使用分数配方的方法。
三、几何部分1. 图形的认识1.图形的基本概念: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如点、线、角度、面、体等。
2.平面图形的分类: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分类。
2. 角度的认识1.角度的引入:了解角度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角的分类:掌握角的分类标准及基本概念。
3.角的度量:掌握角的度量及度数符号。
3. 直线、线段和射线1.直线、线段和射线: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定义及特点。
4. 三角形和四边形1.三角形和四边形: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义及特点。
2.三角形的构造:了解三角形的构造方法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四边形的构造:掌握四边形的构造方法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四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的那些好玩又重要的知识点哟!先说运算律这一块儿,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那可是超有用的。
就像变魔术一样,能让计算变得又快又准。
比如 25 + 36 + 75,咱们用交换律,变成 25 + 75 + 36,一下子就能算出结果啦!还有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知道吗?这些律能帮咱们在做乘法计算时省好多力气呢。
小数的认识也很有趣哟!小数点可调皮啦,它的位置一变,数的大小就跟着变。
比如 3.5 和 0.35,差得可多啦!三角形那部分也很精彩!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像自行车的车架就是三角形的,多牢固呀!而且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也很有意思呢!平移就是沿着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绕着一个点转圈圈。
怎么样,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好好掌握它们,数学就会变得超级好玩!稿子二哈喽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四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的知识点哟!先来说说认识多位数,数字宝宝们排排队,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大数。
读和写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别把数位弄错啦。
接着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这可得认真算,别马虎。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然后是用计算器计算,计算器可真是个小帮手,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哟,自己的计算能力也要锻炼。
还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很重要呢,要学会分析题目,找到关键信息,才能轻松解决问题。
数学的世界是不是很奇妙呀?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就能发现好多乐趣!加油哦,小伙伴们!。
要按关机键,关闭电源。
(2)用计算器计算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式题时,只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相应键,便会显示正确的结果。
每算完一道题要先清屏,再算另一道题,避免前面输入的信息与后一道题的信息累计。
(3)用算术计算器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两步式题,要根据运算顺序分步操作。
当运算顺序与算式的书写顺序不一致时,要先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把计算器清屏归“0”后,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遇到特殊的计算,发现规律后再计算会更方便。
2.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算式的商除以几(0除外)。
3.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算式的商乘几(0除外)。
写顺序不一致时,用算术型计算器计算要根据运算顺序分两步计算。
科学型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可以直接根据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算式中的括号按括号键,不必根据运算顺序分步操作。
在遇到数据较大的计算时,如果算术型计算器无法显示,那么可以通过化大为小的方法来寻找规律,然后根据得出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所有知识点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所有知识点包括:
1. 算式与计算
- 算式的认识和理解
- 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竖式运算
- 乘法的口算和竖式运算
- 除法的口算和竖式运算
2. 数的认识和整数
- 数的认识和读法
- 数的单位和换算
- 数的比较和排序
- 两位数的认识和写法
-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3. 小数和分数
- 小数的认识和读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 分数的认识和简化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 平方和开平方
- 平方的认识和计算
- 开平方的认识和计算
5. 方向与位置
- 方向和位置的认识
- 方向与位置的描述和判断
- 方向与位置的运动和图形变换
6. 图的认识和积木
- 图形的基本属性
-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图形的旋转和对称
- 积木的认识和搭建
7. 距离和长度
- 距离的认识和测量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长度的比较和换算
8. 时钟和钟表
- 时间的认识和读法
- 时间的比较和计算
- 钟表的认识和表示
9. 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
- 二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二维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 三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三维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10. 数据和统计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图表和分析- 数据的统计和预测。
认识多位数
“百万”万位、十万位、读数时一定要写汉字,不能写阿拉伯数字。
如32000000读作:三千二百万,而不是3千2百万。
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计数单位是指计算物体个数的单位;数位指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
要点提示:分级时一定要注意是从右到左四个数位为一级,也就是从低位到高位进行分级。
要点提示:每一级有4个计数单位。
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举例:2100170
读作:二百一十万零一百七十
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四、比较数的大小及整万数或整亿数的改写
知识巧记
读准大数并不难,
正确分级是关键。
万级是几读作几,
加个“万”字莫忘记。
每级末尾如有0,
不必读出记心间。
其他数位连续0,
只读一个记仔细。
举例:
100200000000读作:
( )
错解:一千亿零二亿
正解:一千零二亿
举例:4124106000
读作:四十一亿二千四百一十万六千
易错点:误认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注意“相邻”二字。
举例:比较大小。
305400030054000 错解:>
正解:<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要看这两个数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最全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最全版)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汇总】图形的平移:先确定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点平移到对应位置、最后连接成图。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折痕的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等。
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条数: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正三角形3条、圆无数条;(注: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画图形的另一半:①找对称轴、②找对应点、③连成图形。
【易错题、常考题】1.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条对称轴。
2.钟面上,从9:00到12:00,时针旋转了()°;从3时到3时20分,分针旋转了()°3.操作题。
将左图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将右图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1)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2)把长方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知识点汇总】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例如:230045800读作:两亿三千零四万五千八百。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数的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数的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
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大于等于5。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复习要点1、知识点梳理归纳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知识要点1.乘法口算: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乘法估算:先把乘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得数。
3.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如:乘法验算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3、特殊数乘法:25×4=100,125×8=1000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第二单元千米和吨一、认识千米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2.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二、认识吨1.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2.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3.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第四单元混合运算(递等式)运算法则:1.算式里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算式里只有乘除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有乘法和加减法,或有除法和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口号里的。
第五单元年月日[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计算经过的天数、时间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一、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1)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如大桥的桥柱、斜拉索与桥面可以组成三角形。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包装盒的面,一些积木的面等都是三角形。
(2)画三角形:(步骤)①先画一条线段。
②再以第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为端点画第二条线段。
③最后连接另两个端点,围成封闭图形。
(3)三角形的特点: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4)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5)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①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就是三角形的角,每个角的顶点就是三角形的顶点。
②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要点提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易错点:过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不能画出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要点提示:如果有三条线段,而没有说是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就不是三角形。
(6)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①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7)三角形高的画法:通常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指定的底边重合。
②沿底边平移三角尺,直到另一条直角边与该底边相对的顶点重合。
③再从该顶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底边画一条虚线段,这条虚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④最后标上直角符号。
(8)解决问题:①运用类推法解决数三角形的问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若干条线段,将三角形分成了若干个小三角形,所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对边上的线段的条数相等。
如果对边被分成n段,则三角形有【n+(n-1)+(n-2)+…+1】个。
②运用分析法解决求用时最短的路线问题:要想使每次走的路线最短,就应从每个顶点向与对面路垂直的方向走,即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最短。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在拼成的三角形中,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不渴望你们一跃千里,只希望你们日进一步!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
(2)找对应点。
(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对角线是一条线段,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4、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
5、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6、图形的旋转,先找中心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
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
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
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如:100×10=1000, 900×90=81000
2、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3、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余数会变)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已经两个数的和,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和差问题)
2、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大数拿8个(假设)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
首先明确:大数拿8个给小数是大数比小数多8个吗?不是,大数应该比小数多2倍的8个(也就是多2×8=16个),只有这样拿8个给小数,自己还有一个8,两个数,才会一样多。
(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
第六单元运算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如:1+2=2+1 1+2+3=2+3+1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如:165+93+35=93+(165+35)
2、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如:125×78×8 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 = a×c + b×c(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
(a-b)×c = a×c - b×c
4、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第七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三角形
1、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6、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9、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
10、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夹角叫做底角,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
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1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
1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
1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15、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6、多边形的内角和=180°×(边数-2)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
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2、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性)。
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如:(电动伸缩门、铁拉门、伸降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平
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
边叫做梯形的腰,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
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无数条)。
5、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正方形、长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1、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一般情况下,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列,从前向后数确定第几行。
2、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两个数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如:(4,3)表示第4列第3行或者说第3行第4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