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课堂教学过渡语功能及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恰当的使用过渡语中心小学王淑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要想课堂取得高效,就得讲究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如何讲究课堂教学语言?一是提高语言质量;二是把握语言的原则;三是锤炼语言的艺术性。
通过教师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
”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动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主要是串连功能和开启功能。
即把课堂中的各环节上下内容串连起来,把学生的思维的大门打开,迎接新的知识的跨入。
二、课堂教学过渡语的作用,除了承上启下作用外,还有四方面的作用:1、对各环节内容的“穿线”作用。
即在一堂课中,运用教学过渡语把教师施教的各种手段、各程序的内容、方法等有机地串连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使整个课堂上下贯通,结构紧密,浑然为一体,以整体形象感知学生。
2、提醒学生注意、激发思维作用。
课堂上运用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下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注意力:如运用质疑和设问方式过渡可以激发思维,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为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起一些引导作用。
3、温固知新的作用。
如果在教学过渡时,采用复述式或总结式过渡语,就等于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要点再重温一遍,这就给学生加深印象,有利于巩固刚才所学知识,对不足的、不清楚的地方学生还可以立即向教师质疑,可以增加一定的新知识。
4、给课堂教学增加美感。
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摘要:1.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的定义和作用2.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的分类和特点3.如何运用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4.示例与实践正文:一、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的定义和作用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课程内容连贯、逻辑清晰,教师在讲解不同知识点或环节之间使用的语言表达。
衔接语主要用于连接不同教学内容,过渡语则用于引导学生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二、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的分类和特点1.分类(1)根据使用场景,可分为课程导入衔接语、知识点衔接语、环节过渡语等。
(2)根据表达方式,可分为设问式、陈述式、感叹式等。
2.特点(1)简洁明了:衔接语和过渡语要简洁易懂,能够清晰地表达教师的意图。
(2)逻辑性强:衔接语和过渡语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保证课程的连贯性。
(3)引导性:衔接语和过渡语要具有引导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三、如何运用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1.选择合适的时机:教师应在讲解不同知识点或环节之间,使用衔接语和过渡语,以保证课程的连贯性。
2.注意语言表达:教师应使用简洁明了、逻辑性强、引导性的语言,确保衔接语和过渡语的有效性。
3.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设问式、陈述式、感叹式等不同的衔接语和过渡语。
四、示例与实践以下是一些说课衔接语和过渡语的示例:1.课程导入衔接语:“同学们,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是……”2.知识点衔接语:“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3.环节过渡语:“现在,我们来进行下一个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衔接语和过渡语,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过渡语(Transition words)在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和话题之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本文将围绕课堂过渡语展开讨论,主要包括过渡语的定义、分类、作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
一、过渡语的定义过渡语,又称过渡词或连接词,是用来连接和衔接句子、段落或话题之间关系的一类词语。
它们可以在语境中引导读者或听众从一个观点、话题或情节转移到另一个观点、话题或情节。
过渡语有助于整理思路,使文章或演讲条理清晰,逻辑紧凑,内容连贯。
在课堂教学中,过渡语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展开思维,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二、过渡语的分类根据其作用和功能,过渡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般来说,过渡语可以分为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语、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语、表示对比关系的过渡语和表示例证关系的过渡语等几类。
1.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语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语用于引导学生在说、读、写时表达事情发生的顺序和时间的先后关系。
这类过渡语包括:首先(First)、其次(Second)、然后(Then)、接着(Next)、最后(Finally)等。
2.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语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语用于引导学生在说、读、写时表达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这类过渡语包括:因为(Because)、所以(So)、由于(Since)、因此(Therefore)、所以(Thus)等。
3.表示对比关系的过渡语表示对比关系的过渡语用于引导学生在说、读、写时表达相似性和差异性。
这类过渡语包括:然而(However)、与…相比(Compared to)、与…不同(Unlike)、相反地(On the other hand)、尽管(Although)等。
4.表示例证关系的过渡语表示例证关系的过渡语用于引导学生在说、读、写时给出例子或具体情况。
这类过渡语包括:例如(For example)、比如(For instance)、特别是(Especially)、具体地说(Specifically)、包括(Including)等。
精妙的课堂过渡语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
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的过渡工具。
其实,对于老师来说,每上一节课,犹如写一篇文章,又仿佛是演一出戏,何尝不需要“过渡”?即善于精心设计和运用课堂过渡语。
一、引人入胜悬念过渡悬念式导语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亲切沟通,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课上,以达到亲切自然、引人入胜的目的。
二、随文入境自然过渡除了需要教师充满激情、声情并茂地诵读、讲解外,还必须随文入境、巧妙过渡。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新型玻璃》一文时,就是这样巧设过渡的:于老师问:“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然后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看划得是否准确。
于老师适时过渡说:“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
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
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
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
(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
看谁会夸自己。
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
(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这个教学片段,让人感触最深的是于老师结合课文特点,随文入境,精心设计了富有艺术情趣的过渡语,以写促读,读写结合,颇具匠心。
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
这样随文入境,把学生顺利地从读书环节过渡到写作训练上来。
老师处处引导,适时点染,体现了一个特级教师的质朴而又韵味无穷的语言功底。
三、拢好缰绳结语过渡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老师常常要放手让学生回答或讨论问题,有时学生兴致很高,发言踊跃;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发不可收的局面,面对此情此景,许多特级教师既能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不任其发展;既有放得开的本领,又有收得拢的能力。
说课稿过渡语在说课过程中,过渡语就像是一座桥梁,巧妙地将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整个说课过程流畅自然、条理清晰。
好的过渡语不仅能够增强说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还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一、导入环节过渡语在导入新课时,过渡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从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_____,通过学习,我们对_____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_____,去探索更多的奥秘。
”或者“大家都知道,_____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_____?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二、新授环节过渡语在新授环节,过渡语需要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活动有序地串联起来。
比如:“刚才我们了解了_____的概念,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对它的理解。
”“在掌握了_____的基础知识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它的实际应用。
”“学习完这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检验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三、练习环节过渡语当从新授环节进入练习环节时,可以这样说:“为了巩固我们刚刚所学的知识,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几道练习题。
”“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了,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在练习中一展身手吧!”四、小组合作环节过渡语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过渡语可以这样表述:“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接下来,让我们分组讨论_____,看看哪个小组能够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_____问题,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交流,互相启发。
”五、总结环节过渡语从各个教学环节过渡到总结环节时,可以这样说:“通过以上的学习和练习,相信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所学的知识。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我的课堂过渡语学生发言稿。
首先,我要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次发言的机会,让我们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课堂过渡语的重要性。
一、课堂过渡语的定义课堂过渡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示、鼓励和评价的语言。
课堂过渡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过渡语的作用1. 引导作用:课堂过渡语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从上一环节的状态中脱离出来,集中注意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 提示作用:课堂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下一环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学习准备。
3. 鼓励作用:课堂过渡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4. 评价作用:课堂过渡语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改进学习方法。
三、如何运用课堂过渡语1. 简洁明了:课堂过渡语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
2. 有针对性:课堂过渡语要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有的放矢。
3. 富有情感:课堂过渡语要富有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适时适度:课堂过渡语要适时适度,既要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又要避免中断学生的思考。
四、课堂过渡语的范例以下是一些课堂过渡语的范例:1. “同学们,上一环节我们学习了……,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
”2. “好的,现在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请大家准备好笔记本,认真听讲。
”3. “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了……,下面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4. “非常好,这位同学的观点很有见地。
下面我们继续讨论……”5. “经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课堂练习,请大家积极参与。
”总之,课堂过渡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学会运用课堂过渡语,提高自己的课堂表现。
教师课堂用语过渡秘诀过渡类课堂用语1:现在请大家把目光转向我使用场景:当教师需要重新获得学生的注意力时,比如从个人活动或小组讨论转回全班讲解。
示例:现在请大家把目光转向我,我们要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了。
过渡类课堂用语2:好了,我们来切换到下一个活动使用场景:在从一项活动转移到另一项活动前,如从手工制作到故事阅读。
示例:我们刚刚完成了手工制作,非常棒!现在,我们来切换到下一个活动,一起听一个有趣的故事。
过渡类课堂用语3: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新的讨论了使用场景:在进入讨论环节或新话题前,提醒学生准备思考并参与。
示例: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新的讨论了,关于四季的变化,每个人都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哦!过渡类课堂用语4: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刚才学的内容使用场景: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复习旧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链接。
示例:在我们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刚才学的加减法,大家还记得怎么做的吗?过渡类课堂用语5:现在,请大家安静下来,听我说使用场景:当课堂稍显混乱,需要快速恢复秩序时。
示例:现在,请大家安静下来,听我说,我们要开始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了。
过渡类课堂用语6:好的,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使用场景:在结束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后,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示例:我们刚才学习了植物的生长过程,现在,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关于动物的习性。
过渡类课堂用语7: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想法呢?使用场景:鼓励学生提问或分享观点,促进课堂互动。
示例:我们刚才讨论了太阳系的行星,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想法呢?可以大胆说出来哦!过渡类课堂用语8: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游戏使用场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参与游戏或互动活动。
示例: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游戏,大家准备好了吗?这个游戏既可以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又很有趣哦!过渡类课堂用语9: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张图片上使用场景:展示图片或实物时,引导学生观察并集中注意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类型与设计原则过渡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过渡语的功能类型可以分为语义连贯、逻辑关联和情感连接三个方面,并且在设计过渡语时需要遵循简洁明了、合理安排的原则。
一、功能类型:1. 语义连贯:过渡语在句子之间起到衔接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语义连贯过渡语有:in addition (此外)、moreover(而且)、besides(除了)、what's more(更重要的是)、furthermore(此外)、also(也)、another(另一个)、for example(例如)、for instance(譬如)、that is to say(也就是说)、such as(例如)等。
2. 逻辑关联:过渡语在段落之间起到逻辑关联的作用,使学生在阅读或写作时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主题。
常见的逻辑关联过渡语有:however(然而)、but(但是)、although(虽然)、on the contrary (相反地)、in conclusion(总而言之)、meanwhile(同时)、in contrast(对比)、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therefore(因此)、as a result(结果是)等。
3. 情感连接:过渡语在表达情感或观点时起到连接词与句子之间关系的作用。
常见的情感连接过渡语有:unfortunately(不幸的是)、fortunately(幸运的是)、obviously(明显地)、clearly(清楚地)、apparently(显然)、absolutely(绝对地)、certainly(当然)、in fact(事实上)、in my opinion(在我看来)等。
二、设计原则:1.简洁明了:过渡语的设计应该简洁明了,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其意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过渡语巧用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过渡语的
使用对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英语课
堂教学过渡语巧用策略。
一、什么是过渡语?
过渡语是用来连接话题、段落和章节的语言工具,它的作用是帮助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的表达更加自然和完整。
在英语课堂
教学中,过渡语被广泛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二、过渡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通常会用过渡语来引导学生过渡话题。
合理使
用过渡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并且更方便地记忆。
2.增强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自然感和连贯性
当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巧妙地使用过渡语,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自然
和连贯。
这可以培养学生语感,使其自然流畅地使用英语。
3.丰富课堂语言表达
使用过渡语可以丰富课堂语言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
的应用技巧。
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
效果。
三、过渡语巧用策略
1.运用代词
运用代词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巧用过渡语的重要策略。
比如,在描述
一张图片时,可以用“It is…”代替句子的主语,这既能够节省时间
又增加学生语感。
2.使用连接词
连接词是连接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重要手段。
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连接词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自然。
比如,使用。
一、引言所谓课堂教学过渡语,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之间承上启下的语言。
通过使用过渡语,教师由一个问题引向另一个问题,或由这部分教学内容转向那部分教学内容,在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搭建相互衔接联系的“桥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话语中,过渡语虽占的比例不高,却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教师恰当运用过渡语,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连贯流畅、知识体系条理清晰,同时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理解。
本文以2018年“第九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培训会”的七节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话语用量进行分析,阐述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设计方式,提出有效过渡语的设计原则。
二、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分析(一)课堂教学过渡语占话语总量的比例选取的七节教学案例中,四节教学内容为教材内容,三节为课外阅读内容。
根据教学案例语料库,结合课堂教学录像,笔者对话语功能进行标注和转写,得出过渡语用量占整个课堂话语的比例,如表1所示。
表1话语总量过渡语数量过渡语所占比例教师A4017518.7%教师B3084815.6%教师C4077317.9%教师D4488619.2%教师E54912923.4%教师F4347617.5%教师G4618418.2%从表1中可以看出,七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类型与设计原则*张丽宁过渡语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类型有直接导入式、设置悬念式、梯度呈现式、归纳总结式等。
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应遵循联系性、启发性、简洁性和灵活性原则。
明确目标、服务达成,整合内容、串联延伸,关注形式,总结完善,是课堂教学过渡语实施的有效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渡语功能类型设计原则*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课堂话语语料库的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质量分析研究”(课题编号:B-b /2018/02/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简论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及类型
【摘要】课堂教学过渡语发挥着串联功能和开启功能,了解教学过渡语的类型和功能并重视其运用,定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切实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过渡语环节语言艺术
一些老师在课前的备课是非常认真的,各教学环节设计的也很科学,可是听课的过程中就是有一种不解渴的感觉,问题出在哪了呢?细细品来,其实忽视了各环节教学过渡语的设计,忽视了对各环节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本应很好的一堂课,却没有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让我联想到我以前或多或少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忽视了对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设计,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紧凑、松而散;有的课堂教学环节不连贯、支离破碎;有的课对学生吸引力差;因为不善于运用教学过渡语,使本应很好的一堂课教学效率不是很高。
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重视教学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没有认识到教学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到底该怎样运用课堂教学过渡语呢?通过深入的学习、思考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可行的操作性见解。
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主要是串连功能和开启功能。
即把课堂中的各环节上下内容串连起来,把学生的思维的大门打开,迎接新的知识的跨入。
1.课堂教学过渡语的作用,除了承上启下作用外,还有四方面的作用
1.1 对各环节内容的“穿线”作用
即在一堂课中,运用教学过渡语把教师施教的各种手段、各程序的内容、方法等有机地串连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使整个课堂上下贯通,结构紧密,浑然为一体,以整体形象感知学生。
1.2 提醒学生注意、激发思维作用
课堂上运用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下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注意力:如运用质疑和设问方式过渡可以激发思维,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为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起一些引导作用。
1.3 温固知新的作用
如果在教学过渡时,采用复述式或总结式过渡语,就等于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要点再重温一遍,这就给学生加深印象,有利于巩固刚才所学知识,对不足的、不清楚的地方学生还可以立即向教师质疑,可以增加一定的新知识。
1.4 给课堂教学增加美感
课堂教学中,如果用得巧、用得妙的教学过渡语,加上教者生动的表述,将会给课堂教学增添美感。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更深,课堂教学效益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特色得到充分展现,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到知识。
2.教学过渡语的类型主要包括
2.1 直引式
即教者直接引入施教的内容。
此类用语大多用于一堂课的开头。
教师在上课时,直接说“我们今天本节课学习什么内容”的语言来过渡。
当然课的开头方法千变万化,教师可依据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过渡方式。
2.2 顺接式
此种类型的过渡语,是一种基本用语形式,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都行。
如用于课堂教学中间某环节,教师就说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下面接着继续学习什么内容之类的语言过渡。
2.3 归纳式
这类过渡语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课堂教学环节之末。
教师在上环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择其重点作一小结,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施教内容。
这类过渡语的特点是,能把教学的重点再现出来,给学生加深印象,巩固教学效果。
2.4 设问式
教师用一句话把上环节内容说出来,然后提出问题,引入下环节施教内容。
这类过渡语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常用而又较好的一种过渡手段。
如果教师能够深入研究问题的提出方式,把握问题的层次和梯度,配之以声情并茂的表述,将会给你的课堂教学润色不少。
2.5 复述式
这类过渡语一般是把上一环节或几环节所学主要内容,复述一遍或结合板书复述,然后过渡到下环节施教内容上来。
这种过渡
方式既可以给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帮助中差生重温上环节知识点,既有温故的作用,又为新授知识作铺垫。
2.6 评论式
这类过渡语是教师对上环节或以前所学知识的优劣、利弊进行精要的简评,从而提出新授知识点来的一种过渡方式。
这类过渡方式的特点,一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上环节知识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暗示学生学习下环节内容的方法,以便把上环节知识与下环节施教知识进行比较教学。
2.7 其他一些形式的过渡语
如悬念式、粘连式、提示式等,具体选用哪种类型的过渡语,还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的目的灵活运用。
一名教师应该注意研究这类职业语言的特点和作用,逐步达到会用、善用、巧用的程度。
希望老师们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能自觉地积累、锤炼教学过渡语,通过合理、巧妙地运用课堂过渡语去开启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