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5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甲;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乙(A.陶醉B.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在中华文明yōu jiǔ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níng jù、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在甲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形成一组排比句。
3.从括号内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乙处(填字母...)。
( )二、综合性学习4.红星中学开展主题为“爱祖国,敬英雄”的主题活动周,同学们对英雄人物的故事深感兴趣,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1)从红军长征到抗美援朝,中华儿女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为了充实展板内容,活动策划组打算在每个阶段的下方链接课文内容,你为策划组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②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③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④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老山界》)A.③④①②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2)小胡对这次活动不以为然,他认为爱国和向英雄学习还为时过早,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请你劝说小胡积极参加活动。
三、名著阅读5.请按要求作答。
《骆驼祥子》中的洋车夫大致分为以下几类:A年轻力壮:二十几岁,跑得快,收入高,租新车;B年龄稍大:三十多岁,跑不过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租八成新的车;C一老一弱:四十岁以上和二十岁以下,处于淘汰边缘;D海淀的车夫可以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东交民巷一带的车夫会英文,可以去驻华使馆。
浙江省杭州市翠苑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小语同学写了展厅的序言,请你进行校对,完成相应的题目。
站在繁荣昌盛的当代,回望中华民族千百年沧桑,王朝的更替,时代的变迁。
在这一段波lán壮阔的历史中,我们脚下的土地也都曾经历过战争,千万将士们为国而战,兵刃相接的刹.那,大战触发,无数淳朴无辜的民众卷入争锋、流离失所。
幸而,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之际,心怀天下之大者,以止戈为武为己任,憎.恶战争,执兵戈,上战场,携数万人民,坚rèn相守,众志成城,终河清海晏,开pì了繁华盛世。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波1án( )壮阔(2)坚rèn( )相守(3)开pì( )2.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刹.那(A.shāB.chà)(2)憎.恶(A.zēng B.zèng)小文负责布置古代展厅,请你帮助她完成以下任务。
图1图2战:战,斗也。
从戈,单声。
武:武,从止,从戈。
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为武。
”——出自《说文解字》3.根据《说文解字》对于“战”“武”的解释,完成以下对联,悬挂于展厅。
上联:千万将士兵刃相接,单戈为战下联:4.结合上题对联与说文解字的内容,请你通过汉字的构成,解读“战”或“武”字(二选一)的内涵。
二、名句名篇默写5.下面这段文字是古代展厅图片的配文,请你根据上下文提示帮小文填补完整。
自古以来,无数的将士为了国家安危而奋不顾身地奔赴疆场,①“ ,关山度若飞”,纵使战地生活如①“ ,寒光照铁衣”一般艰苦,(《木兰诗》)也从未见战士们有丝毫退缩,只是在笛声四起的夜晚,那思乡之情就如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所言①“ ,。
”而对亲人的思念只能托人传语①“ ,”(岑参《逢入京使》)家人们翘首期盼征人回家,在春天共赏韩愈笔下的①“ ,”(《晚春》),漫天柳絮榆荚的美景。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咀嚼.(jué)校.补(xiào)屏.障(píng)深恶.痛绝(wù)B.选聘.(pìn)调羹.(gēng)过瘾.(yǐn )迥.乎不同(jiǒng)C.揩.油(kāi)澎湃.(pài)污秽.(suì)酣.然入梦(hān)D.军隅.(yú)碾.压(liǎn)诘.问(jié)慷慨.淋漓(kǎi)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挚友独裁烦锁一泻千里B.迭起山巅取缔锋芒必露C.阖眼烦燥犁耙至死不懈D.薪金谰语愧怍苛捐杂税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脑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东西了。
B.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锲而不舍....地对其进行精心打磨,那璞玉终将成为美玉。
C.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D.中国的农民大多老实厚道,低眉顺眼....,辛辛苦苦一辈子就为了能过上好日子。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核酸检测”。
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呢?,,,,,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①“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②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在该种病毒③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④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⑤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A.①②③⑤④B.④①③⑤②C.④⑤③①②D.①④⑤③②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知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如杨振宁笔下为我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邓稼先,臧克家笔下锲而不舍的闻一多。
但优秀品格的光辉不仅见于杰出人物,也常常闪现在小人物身上。
如鲁迅笔下令儿时的自己像遇着霹lì般震悚起来的长妈妈,杨绛笔下那让她感到愧zuò的老王。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jiā qìB.jiā qièC.jià qìD.jià qiè(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霹lì( )愧zuò(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信息化社会,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可以把校运会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C.山东省科技馆断馆正式运行,总建筑面积超过8万多平方米。
D.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并策划了一系列读书活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这次期中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手不释卷。
B.家,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能够让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酣然入梦的地方。
C.她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人和蔼可亲,处事锋芒毕露,大家都喜欢跟她相处。
D.辣炒蛤蜊是我们青岛当地家喻户晓的小菜之一,也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常客。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意为好像,表明后面是想象。
B.“把毯子卷得更紧些”一句中的“把”与“他紧紧地抓着门把手不放”中的“把”词性不同。
C.“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和“我把鲜花送给你”两句中的“给”都是动词。
D.“谦虚而恳切地问我”与“视而不见”中的“而”都是连词,前者表并列关系,后者表转折关系。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鸣咽.(yàn )书斋.(zhāi)坚韧.(rěn)深恶.痛绝(wù)B.卓.越(zhuó)滞.留(líng)门框.(kuàng)锲.而不舍(qiè)C.愧怍.(zuò)菌.子(jùn)晶莹.(yíng)忍俊不禁.(jìn)D.颤.抖(chàn)粗拙.(zhuō)矜.持(jīn )不可捉.摸(zh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服待挚友猥琐轰轰烈烈B.竹蔑屏障拖沓大庭广众C.妥帖萋萋驿路以身作则D.竹竿狂斓取缔不耻下问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几个男生气喘吁吁地把新课本搬到教室,一放下,顿时觉得如释重负....。
B.经过科研人员26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发射成功。
C.我站在岛上极目远望,只见海阔天空....,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
D.气氛紧张的辩论赛上,她引经据典....,气场强大,为参赛队的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一个班级风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心理状态。
C.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黄金江岸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词性和加点短语类型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人物长廊里,从古至今,群星闪耀....。
(2)啊.,禾稻的香气多么浓烈!碾着新谷的石磙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3)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4)两弹元勋邓稼先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诠释了中国男儿....的责任和担当。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小文在“劳动之美”环节中拟写了一段过渡语,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世间百态,劳动最美。
每一位在各自岗位上勇挑重担、淳朴谦逊.的奋斗者都有光芒照亮世界。
为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而lì尽心血、至死不懈的科学家,在战场上刚强坚韧.、奋不顾身的将士们,还有每一个向善务实、用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光亮的平凡人。
也许他们的事迹鲜.为人知,也许很多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微不足dào,但是只要把真诚和善意注入工作和生活,就是汇成人间英好的一道光。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A.sūn rèn xiān B.xūn rěn xiānC.xùn rèn xiǎn D.sùn rèn xiān(2)语段中两处拼音分别对应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lì 尽心血微不足dào二、名句名篇默写2.小语想在“诗词之笑”板块中引用一些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感悟自然,与天地精神独往来是一种美好。
面对即将离去的春天,韩愈从花草树木的争芳干艳中感受到珍惜春光的态度:“① ,① ”;沉浸在月色朦胧的竹林中,王维与自然对话找到内心的淡定:“① ,① ”。
心系家人,把亲情装在心中是一种美好。
岑参旅途艰辛却给家人传递平安的讯息:“①,①”;木兰为家庭分化解难,勇赴沙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① ,① ”。
三、基础知识综合3.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奠过于青春。
小语想把下面《青春》这首诗介绍给大家,其中有两处语意不明确,请你帮他补充修改。
①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树一帜的能力。
①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而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
①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①是的,青春是用来书写的,不是用来涂抹的;,。
广东省深圳市海湾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上联:选____下联:选_____6.【驳观点】小圳同学在参加活动后说了如下的话。
你同意小圳同学的观点吗?请你结合本次综合性学习回复小圳同学,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60字左右。
小圳说:“我们中学生搞好自己的学习不就行了吗,社会和国家关我们什么事!”我的回复:小圳同学,你好。
我对你的观点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情景默写7.【默诗文】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4)李商隐《贾生》一诗中,托古讽今,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晚唐皇帝求贤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
(李商隐《贾生》)(5)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描写了夏夜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6)《木兰诗》中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是一个孩子,_______________,我任性。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三、选择题8.赏析古诗可以从多角度进行,下列对《泊秦淮》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和画面,具有朦胧、孤寂、悲凉的特点。
B.诗中所影射的真正的“不知亡国恨”的人并不是“商女”,而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引导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树立远大理想,班级拟举办“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主题班会。
准备过程中,主持人请你帮忙完成以下任务。
(一)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帮助完善。
历史的星空,因众多杰出人物的涌现而熠熠生辉。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甲】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乙】他们的独特经历、卓.越才华、非凡气pò,总能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填入文段【甲】【乙】两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顿号【乙】句号B.【甲】顿号【乙】省略号C.【甲】逗号【乙】句号D.【甲】逗号【乙】省略号(二)以下是第一小组准备的发言,请你帮助检查。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志存高远”的杰出青年。
东晋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夜半听到鸡鸣,便起床练剑。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闻鸡起舞”。
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常自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生活如此清苦,范仲淹却不以为然下之乐而乐”,手不释卷,发愤苦读。
彭德怀十八岁的时候,为反抗反动政府的欺侮,同一些有血气的青年一道砸了贪官污吏的“堤防局”,怀着为穷人打天下的雄心壮志....,弃农从戎。
自青少年时代起,周恩来就立志要“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认定“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3.你检查后发现,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家喻户晓B.鲜为人知C.不以为然D.雄心壮志(三)以下是第二小组准备的发言,请你帮助检查。
社会中的杰出人物只是少数,“小人物”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体:不识字的阿长给迅哥儿买来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温暖了他整个童年;贫苦无依的老王,离世前倾其所有给杨绛一家送去香油和鸡蛋,让她在之后的岁月里感动而愧怍……他们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也没有深厚的学养、豪迈的言语,因此他们仍然带给我们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仲春与暮春之交,春和景明,惠风和畅。
师大附中初一年级的同学们走出校园,分成几条路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路线一:赏花踏青,春日诗会——陶然亭公园里感受清明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清明时,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与墓祭的好时节。
陶然亭公园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
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诗意。
在公园西南一角,建有华夏名亭园。
本着“名亭求其真,环境写其神,重在陶然之意,妙在荟萃人文”的宗旨,从全国各地选择和仿建十余座名亭。
①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精美建筑,或依山崖,或临流水,或傍茂林,或倚修竹,峰回路转,错落有致,各呈异彩,互为映带,为整个园林增添了无限风光。
园内的慈悲庵始建于元代。
著名的林则徐、龚自珍、秋瑾等妇rú()皆知的爱国志士常来此吟诗抒怀。
“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也曾在此从事过革命活动。
在陶然亭公园中央岛锦秋墩北麓,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的高君宇和石评梅烈士的墓碑屹立于此。
正值清明祭扫之际,多人到高君宇烈士墓前,庄严肃穆地瞻仰烈士墓碑,向烈士墓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缅怀与哀悼.之情。
路线二:进戏楼,近京剧——湖广会馆里体味国粹湖广会馆部分建筑原为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旧宅,至清嘉庆年间扩建为湖广会馆。
建立之初主要是用来招待湖南、湖北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
②中试的举子等待朝廷分配官职,落榜举子滞留京师qiè()而不舍地等待三年后的会试,都需要住所。
由于举人们在故乡多小有声望且有望“跃龙门”,因此家乡在京任职和经商的人士就在名流召集下集资修建招待举子的会馆。
清朝时湖广会馆与正乙祠、安徽会馆、阳平会馆并称为“四大戏楼”。
重庆市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未知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2023年,癸卯。
疫情已去,山火已熄,我们容光焕发,重启繁荣。
巍巍华夏,千年文明,亘.古绵延,总是擎千钧之重,跋涉于漫漫岁月,所遇凛冽变局不知凡几,所遭蹂躏屈辱长达百年。
然,民族之魂不灭,匹夫之志不夺,自是裂土重建,龙舞东方。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英烈们锋芒毕露,jū()躬尽瘁,伐荆取道,涤荡污秽.,为后世开了太平,我等学子尚可衣食丰足,不问东西,放稳书桌,目不窥园,专心治学!我等含泪于眶.(),感念先辈!可,世界之森,危机四伏,中华大地,偶有震颤。
此时,你我少年,自当治学修身,文武皆备,qiè()而不舍,方可铸就民族之屏障,挽狂lán()于大浪来袭,捍尊严于巨变之际。
少年,未来终将到来,当国之重担,担于你肩。
你勿诚惶诚恐,你要相信微光浮尘,便是天地无穷,你要相信,待你羽翼丰满,化为鲲鹏,你便锐不可当,直击天地!你要相信,你是中华之希望,更是民族之脊.梁!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含泪于眶.(kuāng)B.亘.古(gèn)C.污.秽(suì)D.脊.梁(jí)2.根据拼音写汉字。
jū( )躬尽瘁qiè( )而不舍狂lán( )3.文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锋芒毕露B.目不窥园C.屏障D.诚惶诚恐二、选择题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①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①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①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①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平阳镇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班级:姓名:考号:成绩:一、基础知识(36分)1、用楷书将以下诗句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按拼音写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bàn( )( ),容不得闭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受到群众好评。
4、仿写(3分)请用把“人生”比喻成“大海”仿写一个句子例句: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仿写:如果说人生是浩瀚的大海,那么幸福就是其中一朵洁白无瑕的浪花。
5、仔细阅读漫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反映的现象(3分)6、古诗文填空(10分)①苍苍竹林寺, 。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③《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④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⑤《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持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著(4分)按要求写出你熟悉的一部课外书籍书名:作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探究(10分)1、班里准备举办“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一致推举你来当主持人。
作为主持人,你应该首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那么,现在请你展示出来吧!(4分)2、2006年7月11日,在瑞士洛桑超级田径大奖赛上,“飞人”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创造新的110米栏世界纪录。
这位“跨栏王”,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新的“形象代言人”,他与姚明一起成为了国际上所谓的“中国面孔”。
腾飞的中国正在以其一个又一个的新面孔让世人瞩目,你还知道哪些“中国面孔”?1、试着写出最让你崇拜的一个“中国面孔”,把崇拜的原因写下来。
(3分)3、某同学十分崇拜张杰,不仅在房间、书本、课桌上贴满了他的贴画,而且每天欣赏、学唱他的歌曲,关注他的一切一切,导致精神恍惚,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下降。
针对这名同学存在的畸形“追星”行为,你的看法是什么?你会怎样劝说他。
(3分)三、阅读。
(34分)(一)文言文阅读。
(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翻译划线句子(4分)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余闻之也久”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3、仲永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4、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二)现代文阅读(9分)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与①段中加点的“也许”有相同作用的词语是();③段中与它相照应的词语是()。
(2分)2、“那声音大概是……”中的“那声音”指的是①段中的()(1分)3、“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一句中的“他”指的是什么?(1分)4、品味划线句子表达效果(2分)5、文中从哪些角度去描写夜色中水乡。
(3分)(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5分)母亲的心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选文略有改动)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3分)想吃螃蟹———→ ------------------———→--------------------———→母亲捞起螃蟹———→---------------。
2、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分)3、品味第⑧段画线句子,说说他的表达效果?(3分)4、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4分)(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
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的含义?(2分)四、作文(50分)花开花谢,春去秋来。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
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