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残疾人专用轮椅的研究与设计

残疾人专用轮椅的研究与设计

残疾人专用轮椅的研究与设计
残疾人专用轮椅的研究与设计

I

摘要

近些年由于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的肢体残疾人数量在不断增多,下肢残疾人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轮椅作为下肢残疾人的代步工具,在其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今的轮椅功能单一、造型色彩单调,根本无法满足残疾人更深层次的需求。

本文对现有残疾人轮椅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分类形式和功能都做了归纳阐述,总结出了现有轮椅主要的不足功能,同时为了规范轮椅设计尺寸及研究下肢残疾人活动范围,推导出坐在轮椅上健全人的人体尺寸,近似等同于下肢残疾人人体尺寸。本文还运用人因工程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分析了人体疲劳的原因,总结出了满足人体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论文还引入残疾人心理需求研究,分析总结出残疾人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并提出把残疾人心理需求加入到轮椅的设计中是有必要的并且是可行的。轮椅的设计部分加入了我自己的设计实践,提出了现有轮椅的四个不足之处,并全部解决。

本论文设计研究的这台轮椅基本满足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和残疾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能对下肢残疾人的生活和治疗过程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 : 轮椅;下肢残疾人 ;舒适性;残疾人心理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amount of extremity disability ,caused by the natural disasters and traffic accidents ,is contin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lower extremity disability takes a big proportion. Wheelchair as lower limb disabled people instead of walking t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lives. Wheelchair single function at present ,modeling is drab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disabled persons at a deeper level.

The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wheelchairs and the summaries research analysis presenting manual of categories and function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regulate wheelchair design size and scope of activities of lower limb disabilities ,wheelchair deduced healthy person's body size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the lower limb disabled body dimensions. The paper also applies ergonomics and physiology of the human body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causes of fatigue analysis ,summed up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uman comfort. This paper also will introduce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research of disabled people, 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disabled ,and adding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isabled persons and into the design of wheelchairs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Wheelchair's design part join writer's design practice ,It will propose four shortcomings about present manual wheelchairs and how they got solved.

The wheelchair meets the request of comfortable or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isabled people. It will be helpful in everyday life of disabled people or during their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wheelchair ;lower extremity disability ;comfortability ;Psychology of disability

III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论 .. (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 1.2 论题的展开 .. (1)

1.2.1 研究内容 .............................................................................. 1 1.2.2 研究意义 .............................................................................. 2 1.2.3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的创新性 ...................................................... 2 1.3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3)

1.3.1 论文框架 .............................................................................. 3 1.3.2 研究方法 (4)

2. 现有轮椅研究及下肢残疾人尺寸的确定 (5)

2.1 现有轮椅的分类及普通轮椅的结构和功能 (5)

2.1.1 按驱动形式分类 ..................................................................... 5 2.1.2 按功能分类 ........................................................................... 6 2.2 普通轮椅的结构及功能 .. (8)

2.2.1 普通轮椅的主要部件 ............................................................... 8 2.2.2 主要部件的功能 ..................................................................... 8 2.3 下肢残疾人人体尺寸的推导 (10)

2.3.1 参考的人体尺寸 ................................................................... 10 2.3.2 推导出坐在轮椅上的健全人人体尺寸......................................... 13 2.4 本章小结 .................................................................................... 14 3. 轮椅乘坐舒适性研究 (15)

3.1 人体疲劳研究 (15)

3.1.1 人体疲劳现象 ...................................................................... 15 3.1.2 疲劳产生的原因 ................................................................... 15 3.1.3 缓解疲劳的方法 ................................................................... 16 3.2 轮椅满足的条件 (16)

3.2.1 人处于安静姿态时乘坐轮椅的状态 ........................................... 16 3.2.2 人体坐姿的体压分布 ............................................................. 18 3.2.3 轮椅座椅尺寸的要求 ............................................................. 19 3.3 轮椅乘坐舒适性的要求 .................................................................. 19 3.4 本章小结 .................................................................................... 20 4. 残疾人心理需求研究 (21)

4.1 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分析 (21)

4.1.1 残疾人的现状 ...................................................................... 21 4.1.2 残疾人常见的心理特征分析 .................................................... 22 4.1.3 残疾人心理形成原因 ............................................................. 22 4.2 残疾人的心理需求 (23)

4.2.1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23 4.2.2 残疾人的层次需求 . (25)

IV

4.3 本章小结 .................................................................................... 25 5. 残疾人专用轮椅的设计 (26)

5.1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6)

5.1.1 功能问题 ............................................................................ 26 5.1.2 造型问题 ............................................................................ 27 5.1.3 色彩问题 ............................................................................ 27 5.2 轮椅的设计 (27)

5.2.1 轮椅尺寸的确定 ................................................................... 27 5.2.2 坐垫和靠背的设计 ................................................................ 29 5.2.3 功能设计 ............................................................................ 30 5.2.4 造型设计 ............................................................................ 36 5.2.5 色彩设计 ............................................................................ 37 5.3 本章小结 .................................................................................... 41 结论 ..................................................................................................... 42 致谢 ..................................................................................................... 43 参考文献 .. (44)

1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几年来,各类自然灾害导致伤亡不断,汽车数量的增多导致交通事故比例上升,心脑血管等疾病导致半身不遂、下肢瘫痪,这些原因都使得肢体残疾人人数不断攀升。其实在各个国家,残疾人都占一定比例,全世界的残疾人约有5亿多。在1997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调查结果中,我国共有8296万多残疾人,接近一亿的人口。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处于特殊地位的特殊人群。这一群体无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与健全人存在很大差异。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这个特殊群体在工作与生活水平上与正常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远。残疾人不但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而且因为有太多的生活细节问题需要不断的求助于人,也使他们感到自己失去了某种程度上的尊严。由于生理方面的障碍或疾病,很多残疾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与普通人群相比,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不同文化程度的残疾人心理状态存在显著性差异。残疾人身体的残疾导致了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及与众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模式,他们在心理上比身体健全的人更渴望沟通、尊重及自我实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目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只是单纯的给予残疾人生理上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让残疾人积极地投入社会,摆脱负面的心理阴影,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在生活、工作和精神上的需要,显得更加重要。

1.2 论题的展开 1.

2.1 研究内容

论文研究的内容总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等内容。

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论文的技术基础,即对轮椅的分类及结构的概述,下肢残疾人的人体尺寸模型推导;运用人因工程学,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对人体疲劳进行研究,总结出人体疲劳的原因进而得出残疾人轮椅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对残疾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掌握残疾人的心理需求,提出残疾人轮椅设计注重残疾人心理及体现人文关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三部分是残疾人专用轮椅的设计,利用推导出的残疾人尺寸模型,加入残疾人的心理需求因素以及通过分析现有手动轮椅的优缺点,尤其是针对残疾人爬坡难,越障难,拿取高度低等功能不足,对残疾人轮椅进行改良设计。并对轮椅设计和开发提出自己的

2 建议。

第四部分是结论。

1.2.2 研究意义

轮椅是下肢残疾人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残疾者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对于轮椅创新设计上,国内还少有人仔细研究。大量的从国外照搬或引进和少量的自主研发是现今轮椅厂家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轮椅设计的原则仅仅定位为残疾人代步工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轮椅可以帮助残疾人独立完成更多的事情,将对其树立积极地生活态度和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起到积极地作用。健康的心理是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也是促进健全人群与残疾人群增多交流、加深相互了解的纽带。

1.2.3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的创新性

当前国外的轮椅设计主要趋向于电动及智能方向发展,国内的研究方向也随之附和而去,然而忽略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残疾人生活消费水平普遍偏低的现实。高价的电动智能轮椅在近期很难普及,而手动轮椅造型及功能单一,仅仅满足有限制的代步需求,一些常人看似简单的动作都可能成为残疾人无法逾越的障碍,这对他们心理和情感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轮椅与残疾人心理需求的关系,以及如何使轮椅设计影响到残疾人的心理需求等方面,国内研究的相关著作少有出版。在相关论文的检索中,有将轮椅设计、产品情感设计或残疾人心理三方面单独命题的论文,但缺少研究三者关系、富有针对性的文章。具体论文有:《多功能自助轮椅设计的研究》(广西工学院, 鹿山学院,柳州)对轮椅的自动功能进行了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篮球运动轮椅的设计与分析》(马笑玲,硕士,大连交通大学)对轮椅的材料进行了着重的阐述与计算分析;《情感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边坤,硕士,南京理工大学)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开发中与情感化设计有关的理论及方法;《手动爬楼梯轮椅》(项海筹、乌兰木奇、张济川,清华大学)归纳总结了爬楼梯轮椅的三种机构方式。

本文研究设计的轮椅,除了具备普通轮椅的功能,还加入了一般轮椅没有的爬坡、越障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轮椅的使用范围;除了功能上的增加,还有对残疾人心理因素的考虑,这个是其他论文中没有同时考虑到的。

3 1.3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4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

本论文的研究是建立在现有的轮椅设计方法及情感设计、设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大量查阅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及成果,总结归纳后再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引入,最终得出论文结论。

(2)调查研究法

走访相关行业企业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调查,把握第一手资料

(3)实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入实例对理论进行证实,并且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深度和广度上对传统轮椅设计和创新轮椅设计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传统轮椅设计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人性化轮椅设计方法的特点及优势。

5 图2.1电动轮椅

2. 现有轮椅研究及下肢残疾人尺寸的确定

2.1 现有轮椅的分类及普通轮椅的结构和功能 2.1.1 按驱动形式分类 (1)手动轮椅

驱动轮椅行走的动力来自于双手,没有任何的辅助力量,通常情况下通过直接在轮子上施与切线方向的力,或者通过链条机构达到移动的目的。手动轮椅的行动范围有限,会消耗使用者的大量能量,并且传动效率比较低。

(2)电动轮椅

在轮椅的传动部分加上电动马达的轮椅。有不同的操纵方式,摇杆方式较为常见,残疾人通过对摇杆摆动和按动等方式,达到移动及改变方向的目的。除此之外也有用头部或呼吸系统等等各式开关控制的。对于重度瘫痪或需要较大移动距离者,只要其认知能力不错的话,使用电动轮椅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需要较大活动空间。(见图2.1)

图2.2 普通轮椅

6 图2.3 竞速轮椅

2.1.2 按功能分类 (1)普通轮椅

顾名思义,就是一般医疗器材行销售的轮椅,大致上就是个椅子的形状,四个轮子,后轮较大,加个手推轮,刹车也加在后轮,前轮较小,可以360度自由转向,轮椅后面再加个防倾轮。一般轮椅比较轻便,可以折叠收起。适用一般有情况,或短期行动不便者,不适合久坐。(见图2.2)

(2)定制轮椅

依患者情况而定,有多种不同配件,例如加强载重量,特殊坐垫或靠背,颈部支撑系统等等。既然名为定制,价钱当然大不相同,在使用上,也因配件繁多,比较麻烦,通常是用在重症或严重肢体或躯干变形者。

(3)运动用轮椅

特殊设计的轮椅,用来从事休闲运动或竞赛。常见的有竞速轮椅或篮球轮椅(见图2.3,图2.4),跳舞用的也很常见。后轮不像普通轮椅那样垂直于地面,而是与地面成某角度。

一般来说,轻量化与耐用是这种轮椅的特点,许多高科技材质都会用上。

图2.4 篮球轮椅

7 图2.6 室内款智能轮椅

(4)越障轮椅

多数采用电力驱动,能够通过一些普通轮椅无法通过的障碍物,其中以爬山轮椅最为常见,这种轮椅采用独特的机械结构与智能电力驱动

控制系统,具有连续越障爬楼的能力,且平地适应性较

好。

图为iBOT3000型轮椅(见图2.5 ),是越障轮椅中最

杰出的代表[1]。iBOT3000配备了一套计算机传感器和陀

螺仪,具有很强的自动寻找平衡能力。它有4个同样大

小的轮子,上楼梯过程中,乘坐者背朝楼上,手扶楼梯

把手,当身体重量落在两个后轮上时,前面两个轮子就

会抬起,从后轮上面翻转过去,落至更高一级的楼梯上。

乘坐者通过这种调整重心的办法,可以操作轮椅两对轮

子不断翻转,沿楼梯一阶一阶地向上移动。

(5)智能轮椅

智能轮椅主要有口令识别与语音合成、智能自定位、

动态随机避障、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实时自适应导航控制

等功能。

智能轮椅关键技术是安全导航问题,采用的基本方法

是靠超声波和红外测距,个别也采用了口令控制。超声波

和红外导航的主要不足在于可控测范围有限,视觉导航可

以克服这方面的不足。在智能轮椅中,轮椅的使用者应是

整个系统的中心和积极的组成部分。对使用者来说,智能

轮椅具有与人交互的功能。这种交互功能可以很直观地通

过人机语音对话来实现。尽管个别现有的移动轮椅可用简

单的口令来控制,但真正具有交互功能的移动智能和轮椅

尚不多见。

日本东京大学和丰田汽车公司等机构于2008年11月

15日展示了它们联合研制的两款供单人乘坐的智能轮椅。

其中,室内款智能轮椅(见图2.6 ),座椅和踏板内共

安有464个传感器,能追踪乘坐者身体重心移动的方向,

图2.5 iBOT3000型轮椅

8 机器人凭此判断乘坐者的行驶意图。按照这一设计,想要机器人向右行驶,无需动手操作,只要使身体稍稍右倾,机器人便“心领神会”。机器人的行驶速度大致等同于步行速度,如果乘坐者的脚离开踏板伸出去,机器人马上就会停止行驶。另外,这款轮椅机器人靠背上方有两台照相机,起到眼睛的作用。在无人乘坐时,如果有人朝机器人招手,机器人分析照相机拍摄到的图像,判断“有人叫”,便会立即计算那个人所处的方向和距离,然后向此人靠近。

2.2 普通轮椅的结构及功能 2.2.1 普通轮椅的主要部件

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2]

2.2.2 主要部件的功能 (1)大车轮

承载主要的重量。轮的直径有51、56、61、66cm 数种。除了少数使用环境要求而用实心轮胎外,多用充气轮胎[2]

(2)小车轮

直径有12、15、18、20cm 数种,直径大的小轮易于越过小的障碍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径太大使整个轮椅所占空间变大,行动不方便。正常小轮在大轮之前,但在下肢截瘫者用的轮椅,常将小轮放在大轮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轮的方向最好可与大轮垂直,否则易倾倒。

(3)手轮圈

为轮椅所独有,直径一般比大轮圈小5~6 cm 。偏瘫用单手驱动时,再加一个直径更小的以供选择。手轮圈一般由患者直接推动,若功能不佳,为易于驱动,可有下列方式的改动:

①在手轮圈表面加橡皮等以增加摩擦力; ②沿手轮圈四周增加推动把手。

推把有以下几种:(a )水平推把。用于C5脊柱损伤时。因此时,肱二头肌健全,手放在推把上,靠屈肘力可推车前进。若无水平推把,则无法推动。(b )垂直推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手关节活动受限时。因此时无法使用水平推把。(c )加粗推把。用于手指运动严重受限而不易握拳的患者,也适用于骨关节炎、心脏疾病或老年病人。

9 (4)轮胎

有实心的、有充气内胎和无内胎充气型三种。实心型在平地走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动,但在不平路上振动大,且卡入与轮胎同宽的沟内时不易拔出;有充气内胎的较难推,也易刺破,但振动比实心的小;无内胎充气型因无内胎不会刺破,而且内部也充气,坐起来舒服,但比实心的较难推。

(5)刹车

大轮应每轮均有刹车,当然像偏瘫者只能用一只手时,只好用单手刹车,但也可装延长杆,操纵两侧刹车。刹车有两种:

①凹口式刹车。此刹车安全可靠,但较费力。调整后在斜坡上也能刹住,若调到1级在平地上不能刹住为失效。

②肘节式刹车。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几个关节而后制动,其力学优点比凹口式刹车强,但失效较快。为加大患者的刹车力,常在刹车上加延长杆,但此杆易损伤,如不经常检查会影响安全。

(6)椅座

其高、深、宽取决于患者的体型,其材料质地也取决于病种。一般深为41~43cm ,宽40~46cm ,高45~50cm 。

(7)座垫

为避免压疮,对垫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尽量用蛋篓型或Roto 垫,这种垫由一块大塑料,上面有大量直径5cm 左右的乳头状塑胶空心柱组成,每个柱都柔软易动,患者坐上后受压面变成大量的受压点,而且患者稍微移动,受压点随乳头的移动而改变,这样就可以不断地变换受压点,避免经常压迫同一部位造成压疮。如无上述垫子,则需用层型泡沫塑料,其厚度应有10cm ,上层为0.5cm 厚的高密度聚氯基甲酸酯泡沫塑料,下层为中密度的同样性质的塑料,高密度者支持性强,中密度者柔软舒适。在坐位时,坐骨结节承压很大,常超出正常毛细血管端压力的1~16倍,易于缺血形成压疮。为避免此处压力过大,常在相应处的垫子上挖去一块,让坐骨结节架空,挖时前方应在坐骨结节前2.5cm 处,侧方应在该结节外侧2.5cm 处,深度在7.5cm 左右,挖后垫子呈凹字形,缺口在后,若采用上述垫子加上切口,可以相当有效地防止压疮的产生。

10 (8)脚托及腿托

腿托可为横跨两侧式,或两侧分开式,这两种托都以采用能摇摆到一边和可以拆卸的为最理想。必须注意脚托的高度。脚托过高,则屈髓角度过大,体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结节上,易引起该处压疮。

(9)靠背

靠背有高矮及可倾斜和不可倾斜之分。如患者对躯干的平衡和控制较好,可选用低靠背的轮椅,使患者有较大的活动度。反之,要选用高靠背轮椅。

(10)扶手或臂托

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 ,有些臂托可调节高度。还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lapboard),供读书、用餐等。

2.3 下肢残疾人人体尺寸的推导 2.

3.1 参考的人体尺寸

因为目前没有下肢残疾人人体尺寸的统计资料,所以只能用健全人的人体尺寸推导出其坐在轮椅上的人体尺寸,并近似等同于轮椅上下肢残疾人的人体尺寸。

(1)轮椅的基本尺寸

国标13800-1992规定室内手动轮椅的最大外形尺寸不能超过下面所规定的数值[3]

:(单位:mm )

总长:1100 总宽:650 总高:1400 轮椅座面的高度:500(座面无弹性) 轮椅扶手的高度:720 轮椅把手的高度:920 轮椅座深:430

轮椅大轮、小轮轮心水平间距:515

(2)立姿人体尺寸

GB1000—1988中提供的成年人立姿人体尺寸有:眼高、肩高、手功能高、会阴高、胫骨点高[4]

。图2.1为立姿人体尺寸部位图。我国成年人立姿人体尺寸如表2.7所示。

图2.7立姿人体尺寸部位

11 表2.1 立姿人体尺寸 单位:mm

(3)坐姿人体尺寸

GB1000—1988中提供的成年人坐姿人体尺寸有:坐高、坐姿眼高、坐姿肩高、坐姿大腿厚、坐姿膝高、坐深、臂膝距、坐姿下肢长等共11项[4]

,坐姿尺寸部位如图2.8所示,具体尺寸如表2.2所示。

图2.8坐姿人体尺寸部位

12 表2.2坐姿人体尺寸 单位:mm

(4)人体水平尺寸

GB100—1988中提供的成年人人体水平尺寸是指:胸宽、胸厚、肩宽、最大肩宽、臀宽、坐姿臀宽、坐姿两肘肩宽、胸围、腰围、臀围共10项[4]

,其部位如图2.9所示,具体尺寸如表2.3所示。

图2.9人体水平尺寸

13 表2.3 人体水平尺寸 单位:mm

2.3.2 推导出坐在轮椅上的健全人人体尺寸

由上面的立姿人体尺寸、坐姿人体尺寸及人体水平尺寸可相应推导出坐在轮椅上人的人体尺寸,如图2.10轮椅人体模型尺寸图解,相应的人体尺寸见表2.4。

表2.4 坐在轮椅上健全人人体尺寸推导表 单位:mm

14

2.4 本章小结

本章为技术基础的研究分析,对现有轮椅的分类和结构进行研究,得到轮椅的部分尺寸,为接下来的轮椅设计做好铺垫。将健康人的部分人机尺寸与相关轮椅尺寸相结合,推导出坐在轮椅上普通人的人体尺寸模型,此尺寸基本符合残疾人在轮椅上的人体尺寸。 图2.10人体模型尺寸图解[5]

15 3. 轮椅乘坐舒适性研究

轮椅乘坐舒适能够让轮椅乘坐者感到心情愉悦、身心放松,所以乘坐舒适性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影响乘坐舒适性的因素有很多,本章只研究乘坐者在安静姿态下乘坐轮椅的舒适性。

3.1 人体疲劳研究 3.1.1 人体疲劳现象

首先了解疲劳的概念,疲劳是人的一种生理规律,是为避免机体过于衰竭,防止能量过度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6]

。疲劳并非一个简单和绝对的状态,目前还是一个科学意义仍十分模糊的术语,难以用十分精确的语言来形容和描绘。

疲劳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生理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疲劳的形式,发生肌肉运动失调或能力衰减,其具体表现为:收缩力下降,运动速度降低,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降低,运动不能持久等。心理疲劳和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当大脑的抑制行为系统保持醒觉的觉醒活动系统占优势时,则产生心理疲劳,具体表现为:思维活动减少,思维敏捷度降低,对工作缺乏兴趣和新鲜感,产生乏味心理等。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也是相互联系的,生理上的疲劳必然引起心理上的疲劳,一个人的身体疲劳了必然会引起思维迟钝,注意力分散,工作热情度低等心理疲劳现象。反过来,心理上的疲劳也很容易引起生理上的疲劳,一个人如果缺乏工作兴趣,心不在焉必然影响他的操作速度、准确性等。

3.1.2 疲劳产生的原因

疲劳的原因,可以从劳动者本身,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三个方面来考虑影响劳动者疲劳的因素。

从劳动者本身看,各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是有很大差异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人的体能存在着差异,男女之间,老年与中青年之间,青年与少年之间,他们的体能存在很大的差别。由于各人的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活经历的不同,决定着人的生理素质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样强度的工作量,对同性别,同年龄,同教育状况的人来说,他们的疲劳状况也有差异的。人的精神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一个人情绪焦虑,心神不安、对工作乏味,缺乏责任心则极易引起疲劳,一个人如果心情愉快、工作热情很高则不易引起疲劳。劳动者自身的生活环境也影响着疲劳,能否得到充分及时的休息,是否具有足够丰富的营养,家庭和社会关系融洽与否等等,这些影响

16 着劳动者的疲劳情况。

从劳动环境来看,环境条件是否适应人的生理特点,人能否接受环境条件也影响着人的疲劳状况。这些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照明、噪声等刺激物的干扰。在好的环境中人感到身体舒适,心情轻松,工作顺利则不易疲劳,在恶劣的环境中,人感到身体不适,情绪低落,则容易疲劳。

从劳动强度和性质看,它也是影响疲劳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人的体力和脑力是有限的,人的劳动负荷是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阔的函数,劳动强度越大,作业时间越长,则人越容易疲劳。工作的性质对人的疲劳也有很大影响,同样的工作如果太单调乏味,则易使人产生厌烦心理,如果工作稍微富有变化,则使人产生一种新鲜感,人则不易疲劳。

上文中提到了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我们主要介绍生理疲劳,而生理疲劳主要以肌肉疲劳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肌肉疲劳,现在主要有两种理论来解释[7]

一种是化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肌肉疲劳就发生在肌肉中,是化学过程的结果,即肌肉疲劳是由于肌肉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分解、乳酸和含氮废物堆积而产生的。

另一种就是中枢神经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肌肉疲劳不是发生在肌肉,而是中枢神经控制的结果,只有神经冲动到了大脑才会产生疲劳的体验。

3.1.3 缓解疲劳的方法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看,预防肌肉疲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在作业中静态施力;减少单调的重复性作业,比如高速公路开车;使作业内容适当复杂化,提高肌肉的能力等。

3.2 轮椅满足的条件

3.2.1 人处于安静姿态时乘坐轮椅的状态

人处于安静姿态时乘坐轮椅的姿态(下面简称安静姿态),对于轮椅乘坐的舒适性有非常大的影响。决定安静姿态的因素主要有坐垫靠背的形状和轮椅的支撑特性两方面。

从图3.1脊柱的生理结构图可以看出,人的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骶骨)组成,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7]

。人们常说的椎间盘就位于

残疾人坡道设计规范

【转】残疾人坡道设计规范 来源:李凱寧nky的日志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一、无障碍通道 1、坡道和升降平台 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 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 坡度(高/长)1/12 1/16 1/20 容许高度(m)0.75 1.00 1.50 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 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 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5)乘轮椅者开启推拉门或平开门时,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6)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和横执把手及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宜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 7)大、中型公共建筑通过一辆轮椅的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小型公共建筑通过一量俩的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在走道末端应设有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8)走道的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积水和没有障碍物。走道内有台阶时,应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9)当门扇向走道内开启时应设凹室,凹室的深度不应小于0.90m,宽度不应小于1.30m。 10)观演建筑、交通建筑及医疗建筑走道的两侧。应设高0.85m的扶手。 11)主要提供残疾人、老年人使用的走道

残疾人轮椅设计

摘要 轮椅是年老体弱者以及下肢伤残者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但障碍物却使轮椅受到很大限制。现代由于采用了传统的轮式结构,只能够在平地上行走,面对台阶、楼梯这样比较复杂的地形却显得无能为力。高通过性轮椅设计是采用轮腿式机器人结构,正常行驶时轮式工作,采用四轮驱动;遇到障碍时腿式工作,从而适应大多数地形;车身则采用自动导轨式调平结构,该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本次设计的主要工作包括:确定轮椅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结构形式、主体尺寸,并确定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及其选型。 关键词:轮椅高通过性轮腿式机器人

Abstract Wheelchairs are frail elderly and the disabled limb indispensable means of transport,but the obstacles while filling the wheelchair is very restricted.As with a traditional modern wheeled structure,can only walk on flat ground, facing steps, stairs, but this is more complex terrain powerless.High-pass design is the use of a wheelchair wheel legged robot structure,normal driving wheel work, the use of four-wheel drive;encounter obstacles leg work to accommodate most of the terrain; body is leveling automatic slide-type structure,the structure is simple,easy to adjust. The design of the main tasks include: determining wheelchair work and the working structure,body size,and identify the major components and parts of the structure size and selection. Keywords: wheelchair high adoption round legged robot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Al-12.5 Si-3 Cu-2-2Ni-0.5Mg铸造合金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 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工程技术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杨向天 指导教师: 李青春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7-5~ -7-16

前言 合金工具钢的淬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均比碳素工具钢高, 按用途大致可分为刃具、模具和检验尺寸使用的量具用钢三类。合金工具钢广泛用作刃具、冷、热变形模具和量具, 也可用于制作柴油机燃料泵的活塞、阀门、阀座以及燃料阀喷嘴等。 此设计是经过在课堂学习热处理理论知识后的探索和尝试, 其内容讨论如何设计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热处理规程, 并按此完成Al-12.5Si-3Cu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小二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1.25倍行距, 居中排列) 1 低合金刃具钢热处理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圆板牙钢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圆板牙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圆板牙钢的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圆板牙9SiCr钢的C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圆板牙9SiCr钢加工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9SiCr圆板牙(M12)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9SiCr圆板牙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 签。 2.8 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圆板牙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圆板牙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广西科技大学 液压控制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机自Z111班 学生姓名:韦宇新 指导老师:丁黎光 设计时间:2014年1月6日-15日上午

一、前言 (3) 二、课程设计题目 (4) 三、原始资料 1、液压系统图 (4) 2、额定流量 (5) 3、油口符号 (5) 4、液压站简介 (5) 四、设计内容 1、设计前了解集成连接装置 (5) 2、分析集成块 (6) 3、介绍问题 (7) 4、差动连接回路集成块图纸说明 (7) 5、集成回路底板和顶盖介绍 (8) 五、结束语 (9) 六、参考文献 (11)

本次气液压课程设计是液压站集成回路及集成块设计。每位学生都是根据液压系统图设计集成块,但设计的内容不一样。在课程设计之前,学生已经气液压相关知识,对气液压传动有一定的了解,可自行分析气液压传动回路图了。老师也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把课程设计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了。 学生要通过思考,查阅资料,选择零件,设计,动手来完成本次的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完液压传动之后,进行的下一个实践性教育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液压系统图,用集成块单元回路表示出来,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 设计任务如下: 1、把液压系统图分解成集成块单元回路图; 2、图纸画出其中一个集成块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后视图、主视图的三个剖面图; 3、图纸画出集成块的外观图; 4、图纸画出集成块的单元回路图; 完成的工作量: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集成块各视图(A1纸绘出)

一、课程设计题目: 液压站集成回路及液压缸集成块设计 液压缸差动连接回路 集成块型号:JK63 三孔 尺寸:155×140×112 (长×宽×高) 二、原始资料 1、液压系统图: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残疾人设计规范

残疾人通道设计规范 一、无障碍通道 1、坡道和升降平台 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 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 坡度(高/长)1/12 1/16 1/20 容许高度(m)0.75 1.00 1.50 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 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 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5)乘轮椅者开启推拉门或平开门时,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6)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和横执把手及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宜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7)大、中型公共建筑通过一辆轮椅的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小型公共建筑通过一量俩的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在走道末端应设有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8)走道的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积水和没有障碍物。走道内有台阶时,应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 9)当门扇向走道内开启时应设凹室,凹室的深度不应小于0.90m,宽度不应小于1.30m。 10)观演建筑、交通建筑及医疗建筑走道的两侧。应设高0.85m 的扶手。 11)主要提供残疾人、老年人使用的走道 A 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80m。 B 走道的两侧必须设高0.85m的扶手。 C 走道的地面必须平整,并选用防滑和遇水也不滑的地面 材料。 D 在走道两侧墙面的下部,应设高0.35m的护墙板。 E 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应设计成圆弧墙面或45度切角墙面。 F 在走道一侧的地面,应设宽0.40m至0.60m的盲道,盲道 内边线距墙面0.30m。 G 走道内不应设置障碍物,走道的照度应达到200LX。

残疾人(轮椅)适用电梯的标准

JEAS-C506A 关于残疾人(轮椅)适用电梯的标准 1范围 本标准对在乘客电梯(包括人货共用、消防电梯)以及病床用电梯中,残疾人使用者可以使用的轿厢、出入口的尺寸、以及残疾人使用者在使用时所需要的装置、功能进行规定。 该残疾人电梯不但适用于健全者,同时适用于具有能单独外出的行动能力的残疾人使用者。 电梯的操作方式是集选方式,或是群控方式时,事先规定的群组中的特定1台电梯,或是相临的2台电梯作为残疾人适用电梯。 另外,配置一部分本标准中规定的残疾人使用者用的装置、功能的电梯不称为残疾人适用电梯。 【解说】 本标准是对具有能单独外出的行动能力的残疾人使用者在乘坐轮椅的状态下,能够乘降的轿厢、出入口的尺寸、以及容易操作的专用的层站召唤按钮、轿厢按钮等的安装位置进行规定的同时,使应答专用按钮后停止时的开门的时间(开门时间)进行延长等,在残疾人使用时,为了提高其安全性而对所需要的各种功能进行规定的标准。 在集选方式或是群控方式那样的多台电梯作为1群组,进行运行管理的方式中,事先规定的1台电梯,或是相临的2台电梯作为残疾人适用电梯是根据以下的理由。 ①为了即使在距离残疾人等待的地方很远位置的电梯达到时,残疾人也能靠近该电梯,并确保乘入的时间,延长群组中的所有电梯的开门时间后,电梯整体的运行效率明显降低。 ②由于到达的电梯满员而不能乘入时,很难接近下一到达的电梯,所以对于残疾人来说,如果是等候在针对专用层站按钮的召唤必须进行应答的特定的电梯前面,就容易使用。 另外,能够单独外出的,没有行动能力的残疾人时,由于当然需要在外出时跟随保护者,所以即使是在乘坐电梯时,保护者一起乘坐作为前提。 2内容 轿厢尺寸是对于作为残疾人(轮椅)适用而进行使用所必要的尺寸。 (1)手动轮椅中,轮椅的尺寸是全宽650mm以下,全长1100mm以下时。 1)轮椅是在轿内可以180°旋转的规格时,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400mm ×进深1350mm。 2)轮椅是在轿内不可旋转的规格时,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000mm×进深1100mm。 (2)手动轮椅中,轮椅的尺寸是全宽700mm以下,全长1200mm以下时。 1)轮椅是在轿内可以180°旋转的规格时,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500mm ×进深1350mm。 2)轮椅是在轿内不可旋转的规格时,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000mm×进深1350mm。 (3)电动轮椅时 (4)轮椅在轿内不旋转作为前提,轿厢的内壁间距最小尺寸是开口1000mm×进深1350mm。 【解说】 轿厢尺寸是考虑以下所示的条件后进行的规定。 (a)手动轮椅能在轿内进行180°旋转的规格是以残疾人前进入梯,并在轿内改变其方向后前进下梯,和除了残疾人外,能够有几个人同时乘坐作为条

课程设计说明书zxl

: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 # 学生姓 名:张旭亮学号:02 学 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 软件工程 题 目:宿舍管理查询系统成绩 指导教师周海英靳雁霞

/ 2009 年 6 月 24 日 1.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掌握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设计要求学会如何对实际问题定义相关数据结构,并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 /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 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要求: 1)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意一种) 2)查询菜单(用二分法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 C.按房号查询 基本要求: 1)系统功能的完善; 2)代码中有必要的注释。、 …………………………

3.概要设计 , 1> 1)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node 主函数main() 2. 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3. 查询函数serch1() 4. 查询函数serch2() 5. 查询函数serch3() 6. 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 》 7. 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8.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9. 数据文件读取函数readfile () 10. 查询当前所有纪录冰按学号升序输出的函数output() <2>各函数间关系: 利用主函数调用其他的各个函数,新建数据文件函数create()是其它各个函数的基础,有了它其它函数才能够使用。查询函数insert1.2.3()添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这些函数都是在同一等级上的函数,是平行关系。查询当前所有纪录的函数output()以学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1()以姓名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2()以床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3()以宿舍号)这些函数都是查询函数中的子函数,他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 4.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1. 主函数main() 通过swich分支构建图形用户界面一次调用其他模块完成总体功能; 2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为节点分配内存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刘明辉

一、液压课程设计的题目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90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完成以下工作: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4、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3)。 5、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图2 上料机示意图

4.1 一、工况分析及参数确定 1.1 方案的拟定 1)供油方式 从系统速度相差很大可知,该系统在快上和慢上时流量变化很大,因此可以选用变量泵或双泵供油。 2)调速回路 由于速度变化大,所以系统功率变化也大,可以选容积调速回路或双泵供油回路。 3)速度、换接回路 由于系统各阶段对换接的位置要求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发讯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来实现速度的换接。 4)平衡及锁紧 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和防止在上端停留时重物下落,必需设置平衡及锁紧回路。 根据上述分析,至少有两种方案可以满足系统要求。 (1)用变量泵供油和容积调速回路调速,速度换接用二位二通电磁阀来实现,平衡和锁紧用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背压阀。系统的机械特性、调速特性很好,功率损失较小,但是系统价格较贵。 (2)用双泵供油,调速回路选节流调速回路,平衡及锁紧用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背压阀实现。系统的机械特性、调速特性不及第一种方案,但其经济性很好,系统效率高。

1.2方案的确定 综上所述,考虑到系统的流量很大,变量泵不好选,第二种方案的经济性好,系统效率高,因此从提高系统的效率,节省能源的角度考虑,采用单个定量泵的、供油方式不太适,宜选用双联式定量叶片泵作为油源,所以选第二种方案。 1.3负载分析 1)工作负载 工作负载等于工作台自重加上物料的重量即 L G F F ==(5800+1400)N=7200N 2)摩擦负载 /sin 2 f N F fF α = 由导轨的角度与间隙计算平均摩擦 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升,垂直作用于导轨的预紧力F=60N,取f s =0.2,f d =0.1则有 静摩擦负载 F fs =(0.2×60/sin45°)N=16.96N 动摩擦负载F fd =(0.1×60/sin45°)N=8.458N 3)惯性负载

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辅具(轮椅等)”招投标书范本

许昌市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辅具(轮椅等)” 项目 招标文件 项目编号: ZFCG-G号 采购单位:许昌市残疾人联合会 代理机构:许昌市政府采购中心 二〇一八年九月四日

招标文件目录 第一章投标邀请 第二章项目需求 第三章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第四章投标人须知 一、概念释义 二、招标文件说明 三、投标文件的编制 四、投标文件的递交 五、开标和评标 六、定标和授予合同 第五章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第六章资格审查与评标 第七章合同条款及格式 第八章投标文件有关格式

第一章投标邀请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残疾人辅具(轮椅等) (二)项目编号:ZFCG-G号 (三)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四)采购需求:手动轮椅(不带坐便)辆,手动轮椅(带坐便)辆,读书机台。 (五)预算金额:元。最高限价:元。 (六)交付(服务、完工)时间:合同签订后天 (七)交付(服务、完工)地点:许昌市残联 (八)进口产品:不允许。 (九)分包:不允许。 二、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本项目落实节能环保、中小微型企业、支持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扶持等相关政府采购政策。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一)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条件并提供相关材料。 (二)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a17720735.html,)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投标人;“中国政府采购网” (https://www.doczj.com/doc/7a17720735.html,)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投标人; (三)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四)投标人具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四、招标文件的获取 (一)网上下载招标文件

液压课程设计任务书

液压课程设计任务书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液压系统和设计进给缸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级:091312学号:30姓名:邢雨爽 指导教师:丁久华成绩: 完成日期:2010 年12 月 3 日

液压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091312 姓名:邢雨爽学号30 设计题目:液压系统和设计进给缸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专业课程,进行的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以及学到的实践知识进行的基本训练,掌握液压系统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专用元件和通用元件的参数确定。通过给定设计题目,初步掌握确定压力,进行缸的主要参数的初步确定,按系列要求确定缸体和活塞杆的直径。然后确定其他元件的参数,最后进行效核。通过液压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液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题目 见题目分配表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对题目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缸体和活塞的直径 (二)绘制液压缸装配图(2A) (三)任意零件图(零件图尽量不重复3A) (四)说明书一份 1.分析负载情况初步确定液压系统 2.对题目进行分析,选择压力,初步计算确定缸体和活塞的直径 3.根据缸体尺寸确定其他元件的参数,选择各元件 4.进行效核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要求 1.要有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2.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找人代做等行为,一经发现,按舞弊行为论处。 3.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概念清楚,设计计算正确,结构设计合理,实验数据可靠,软件程序运行良好,绘图符合标准,说明书撰写规范。 4.课程设计期间学生的考勤与纪律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因事、因病不能参加设计,需履行请假手续,否则按旷课论处。 5.课程设计期间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证设计(实训)场所整洁、文明、安静。严禁在设计场所嬉戏或开展其他休闲娱乐活动。 (二)通过本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锻炼:

折叠轮椅创新设计剖析

摘要 根据所收集的各类文献及市场出售的各种轮椅显示,目前绝大多数轮椅可分为折叠式和固定式其中包括电动式等,折叠式轮椅收折之后所占的体积仍是非常庞大,如此将造成搬运困难,且施力不易,携带相当不方便,对于必须经常外出而行动不方便者,是个很大负担。目前市面上亦有两三种可收折成手提箱大小的折叠式轮椅,称为组合式轮椅,但其最大的缺点是组装程序相当的复杂和费时,在每一次的使用前与收复过程中,必须经过相当繁琐的步骤,对于使用时间短而使用次数多的患者而言,是一个非常困扰的问题。而电动式轮椅造价和价格比较贵不适合大众消费,而普通固定式的又占面积,不灵活。本设计所要研究的仿生叠轮椅仅以连杆机构所组成,从经过设计和设计要求的限制,及各类参考文献中得出了最适合此类机构的是Watt I型六连杆机构,并且进行了应用材料的确定、杆件的力学分析和整体的结构设计,最后完成了实体3D模型的制作。所以本设计所研究的手推型折叠轮椅是由单一自由度收折,并且没有分离的零件,不需使用任何拆卸工具即可以达到收折后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像行李箱拖行及站立收藏等特性,适用于下肢瘫痪、年老体弱多病和行动不方便者,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代步工具。 关键词:手推型折叠轮椅; 连杆机构; Watt I六联杆机构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s collected in this research, most of the folding wheelchair can only be folded in lateral direction and the folded volume is still too big to carry or to transport and it becomes a terrible burden for active wheelchair users. There are two or three folding wheelchairs selling in the market, which can be folded into the size of a suitcase and is called “assembly wheelchair.” Their major defect is lengthy and complicated assembling procedures. Every time the user folds or unfolds the wheelchair, a tedious process must be conducted, which causes severe problems to daily wheelchair users. This research developed a linkage-type portable wheelchair. An optimal Watt-I six-bar mechanism was foun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constraints. A full-size mockup was built after the dimensional analysis was accomplished. The portable wheelchair developed in this research has one-DOF with no separated parts. It requires no tools to operate. The new design has compact folded volume and light weight. It is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be dragged like luggage case. Therefore, it is an ideal mobile tool for elders and handicapped persons. Keywords :hand-push;wheelchair;linkage;Watt-I six-bar

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填写说明(无障碍部分)47

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填写说明(无障碍部分)R33.近年来你家是否进行过无障碍改造 1.是 2.否 R34. 目前你家有哪些无障碍改造需求(1-8项可多选)1. 家门口坡化、扶手 2.房门改造 3.卫生间改造 4.厨房改造 5.闪光门铃、可视门铃(聋人用) 6.煤气泄露报警发声装置(盲人用)7.上网读屏软件(盲人用) 8.其他 9、无需求R33.近年来你家是否进行过无障碍改造:指2011年以来残疾人家庭是否进行过出入口坡化、房门加宽、卫生间加装坐便器及扶手、淋浴设施、厨房改造、在灶台、热水器增加煤气泄露发声报警装置、安装闪光门铃、可视门铃、配备上网读屏软件等无障碍改造。 1、是。只要被调查人家中进行过其中一项及以上改造内容,即选“是”。 2、否。被调查人家中未进行过其中任何一项改造内容,即选“否”。 R34. 目前你家有哪些无障碍改造需求:此项统计了解残疾 人家庭有哪些无障碍改造需求。残疾人家庭有哪项需求就选哪项,1-8项可多选,如无需求,则选第9项。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Y4232C剃齿机右顶针架体的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重要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 专业机械汽车工程 班级 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XXX 设计地点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6月8日

目录 序言……………………………………………………… 一.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基准的选择……………………………………………… 3. 制定工艺路线……………………………………………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确定切削用量…………………………………………… 三.专用夹具设计………………………………………… 1.设计宗旨…………………………………………………… 2. 零部件的选用…………………………………………… 3.对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 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让我们在毕业之前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增强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 (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 一、零件的分析

液压系统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引言 (2) 第一章明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2) 第二章负载与运动分析 (3) 第三章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4) 第四章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4) 4.1确定液压缸工作压力 (4) 4.2计算液压缸主要结构参数 (4) 第五章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7) 5.1选用执行元件 (7) 5.2速度控制回路的选择 (7) 5.3选择快速运动和换向回路 (8) 5.4速度换接回路的选择 (8) 5.5组成液压系统原理图 (9) 5.5系统图的原理 (10) 第六章液压元件的选择 (12) 6.1确定液压泵 (12) 6.2确定其它元件及辅件 (13) 6.3主要零件强度校核 (15) 第七章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6) 7.1验算系统压力损失并确定压力阀的调整值 (17) 7.2油液温升验算 (18) 设计小结 (19) 参考文献 (21)

引言 液压系统已经在各个部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越先进的设备,其应用液压系统的部门就越多。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来传递能量的,液压传动有以下优点:易于获得较大的力或力矩,功率重量比大,易于实现往复运动,易于实现较大范围的无级变速,传递运动平稳,可实现快速而且无冲击,与机械传动相比易于布局和操纵,易于防止过载事故,自动润滑、元件寿命较长,易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 液压传动的基本目的就是用液压介质来传递能量,而液压介质的能量是由其所具有的压力及力流量来表现的。而所有的基本回路的作用就是控制液压介质的压力和流量,因此液压基本回路的作用就是三个方面:控制压力、控制流量的大小、控制流动的方向。所以基本回路可以按照这三方面的作用而分成三大类:压力控制回路、流量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 第一章明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要求实现的动作顺序为:启动→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轴向切削力F t=20000N,移动部件总质量G=10000N;快进行程l1=100mm,工进行程l2=50mm。快进、快退的速度为5m/min,工进速度0.1m/min。加速减速时间△t=0.15s;静摩擦系数f s=0.2;动摩擦系数f d=0.1。该动力滑台采用水平放置的平导轨,动力滑台可在任意位置停止。

多功能轮椅设计概述

1前言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的发明可以说为腿部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它在部分使用场景下以及部分功能上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例如,其在上下楼梯时就不能使用人群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需求,给相关人群提供性能优越的代步工具,研究一种价格适宜、平稳安全的爬楼梯装置是十分必要的。本设计可以解决传统的星轮式轮椅行走波动较大、在针对楼梯倾角调节轮椅时的困难等问题。本设计采用剪切式的连杆机构,其既可使前部伸出而上楼梯,也可使后部缩短而方便下楼梯,故可以使座椅保持相应的平衡而使上下楼梯的功能得以实现。 2爬楼梯轮椅的设计 2.1总体设计 该轮椅主要由车架、座椅、多连杆机构、行星轮机构、驱动机构等组成。该轮椅高度为0.8m,前后宽度为0.7m,左右宽度为0.7m,重量约为20kg。通过多连杆机构可调整轮椅上楼梯的角度,在行星轮的配合之下即可实现上楼梯的功能。 2.2行星轮设计 现行楼梯台阶的尺寸为:阶高应在140-170mm,阶面宽度为220-270mm,以此为依据,预设三星轮子轮直径为180mm,在此尺寸下,利用三星轮的转动功能,爬台阶功能很容易实现。 2.3多连杆机构设计 四连杆机构设计如下:四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三星轮,对角端的铰链连接在轮椅箱体中伸出的螺杆上,且四连杆中与箱体连接的其中一杆是固定。箱体内通过蜗轮蜗杆机构驱动轴的转动,以此来控制四连杆整体的转动,并且由于有一杆是固定的,就可以控制四连杆的收缩。再将在三星轮主轴上连接四连杆机构,借用四连杆机构的伸缩来实现轮椅角度的改变,使之保持水平。 2.4爬楼梯功能可行性分析 在下楼梯过程中,经软件模拟, 多连杆机构的极限位置如下左图所 示,通过如下的计算可知,此过程是

2018年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置换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8年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置换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改善****的交通市容环境,根据区三车办《***区加强机动三轮车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拟定于12月20日至25日五天时间内,在***区***号停车场进行残疾车置换工作。为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心,切实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的社会稳定,现制定本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置换工作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置换工作的范围和对象 范围:全区22个镇、区的347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其中有牌有证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212辆,无牌无证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135辆。需置换新型机动轮椅车164辆、电动轮椅车2辆、手摇轮椅车8辆。 对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残疾车主 1、具有本区户籍的下肢残疾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本人户口本); 2、持有***市残联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3、持有***市公安局发放的《***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牌证》和驾驶操作证; 4、可以上道行驶的车辆及购车有效凭证。 二、置换工作的内容 1、回收残疾车主原有的机动轮椅车及牌、证; 2、提供由残疾车主自行选择的新型机动轮椅车; 3、如残疾车主选择电动轮椅车、手摇轮椅车或不再要车,给予差价补贴; 4、颁发机动轮椅车牌照和驾驶操作证; 5、办理第三者责任保险。(每人80元自理) 三、置换工作的时间安排 1、 ****年12月6日、7日、8日为看样车,定车型。 2、****年12月20日至25日上午 9:00至下午 4:00置换残车。 3、***年12月10日前作好各项置换准备工作,12月25日以后做好扫尾工作,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置换工作。 四、置换工作的具体分工 为确保这次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置换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区三车办的领导下,成立***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置换工作小组,区残联执行理事长***任组长,办公室主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卧式组合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1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x班 姓名陈瑞玲 学号20141032100 地点教学楼B301 时间2017年5月25日—2017年6月22日成绩:指导老师:蓝莹

目录 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3) 1.概述 (4)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4) 2. 液压系统设计 (4) 2.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4) 2.1.1设计要求 (4) 2.1.2 负载与运动分析 (5) 2.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7) 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1.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液压传动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一项全面的设计训练,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疑难问题,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 (3) 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参考已有资料与创新的关系。任何设计都不能凭空想象出来,利用已有资料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工作,加快设计进程,同时也是提高设计质量的保证。另外任何新的设计任务又总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和具体工作条件。 (4) 学生应按设计进程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2. 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是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和选择液压件以及验算液压系统性能等。现以一台卧式组合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2.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2.1.1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的动力滑台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