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测速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24.00 KB
- 文档页数:6
机动车雷达测速仪计量检定中的问题及现状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科技进步,技术水平也在提高,反映在车辆的速度上。
因此,测量行驶速度是我国的另一个面临问题。
同时,检定状态描述了雷达测速仪技术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还分析了影响雷达测速仪在实际测速中应用的常见问题,以确保雷达测速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违反交通规则技术保障。
关键词:测速仪;检定;装置;原理;误差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特别是道路交通的蓬勃发展,道路交通不断改善和扩大。
随着社会车辆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道路交通管理已成为交通监管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交通违规事件日益增多,超速行驶特别危险。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来测量车辆速度。
速度控制表示雷达测速仪的更高精度要求,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严重影响执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机动车雷达测速仪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经常受到整个社会的质疑和评价。
机动车雷达测速仪仪是一种必要的检测装置。
为解决这些问题,强制检测机制有义务定期检定机动车雷达测速仪。
一、机动车雷达测速仪的测速原理及分类1.测速原理。
在道路或移动架设机动车雷达测试仪时,车道内行驶速度会自动实时测量和控制。
同时,高清摄像机可以自动记录超过行车速度的车辆图像,以及车辆在道路上的速度、日期、时间、位置等。
大多数雷达测速仪采用多普勒频移效应原理,也就是说,当雷达测速仪处于活动状态时,它会将恒定或非连续微波发送到空间内前方,遇到静态对象时,会反射一些微波信号,但微波频率保持不变。
如果它有移动目标(例如移动车辆),雷达接收和检测到的反射微波信号发生变化。
反馈频率和传输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异称为多普勒频率。
雷达过滤多普勒频率,增加频率,测量速度,测量目标和车轮的相对径向速度,测速表数据传输显示终端2.分类。
根据用途,可分为两类雷达测速仪:固定雷达测速仪,通常安装在道路两侧或龙门架上。
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会影响测量,垂直距离为23 m直线安装。
安装后,还需要调整测速仪角度和距离,目前最常用,需要与相机和网络设备配合使用。
radar 测速原理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测量距离和速度的技术装置,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航空、气象等领域。
雷达测速原理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和时间测量的原理。
雷达测速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或接收器)和接收器(或波源)相对运动,导致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雷达测速中,当发射的电磁波遇到运动的物体时,被反射回来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当物体远离雷达时,回波频率会降低;当物体靠近雷达时,回波频率会增加。
通过测量频率的变化,可以得到物体的速度。
2.时间测量原理:雷达发射器发送一个电磁波脉冲,随后接收到波的反射回波。
通过测量发射脉冲到达物体并返回的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与雷达的距离。
距离计算公式为:距离=时间×光速/2。
其中光速为常数。
3.频率测量原理:通过测量发射脉冲信号与反射回波的频率,可以得到物体对雷达的速度信息。
根据多普勒效应,当物体远离雷达时,回波频率会降低;当物体靠近雷达时,回波频率会增加。
通过测量频率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频率测量主要应用于测速雷达,比如交通巡逻车上用于测量车辆的速度。
4.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雷达有两种工作方式: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
脉冲雷达是通过发射脉冲信号来测量距离和速度;连续波雷达则是通过发射连续波信号并测量频率的变化来测量速度。
脉冲雷达可以精确地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和速度,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做一个测量。
连续波雷达能够实时获取目标物体的速度,但无法准确测量距离。
综上所述,雷达测速原理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和时间测量的原理。
通过测量频率的变化和发射脉冲到达物体并返回的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和距离。
雷达测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巡逻、空中交通管制以及气象预报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测量和监测手段。
雷达探测器遇到测速不报警解决方法雷达探测器遇到测速不报警解决方法(详细)对于新手而言到手的新机那就两个字兴奋-立马让其投入战斗,但是由于对新机的不了解,上路测试的时候发现不能报警就认为是坏的。
然后就找厂家理论。
下面是我对雷达探测器不报警的几个原因做了个小小的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1.不是雷达探测器你购买的产品是真正的雷达探测器吗?记得一个网友问我说他的电子狗遇到测速不报警,后来发现他购买的是100多元的需要预埋发射器那类型的电子狗,这类电子狗是靠预先在测速地点放置好微波发射器,当你到该点的时候收到微波信号而进行报警。
如果该雷达测速点没有预埋微波发射器你的电子狗自然就不能报警。
现在已基本被广大网友们知晓慢慢的淘汰出市场。
而真正的雷达探测器内置导波管,可以接受任何频道的雷达波。
只要遇到雷达波测速的都可以实时报警。
2.雷达测速系统开机了吗?固定测速不报警目前一些固定测速系统24小时拍照,运行期间肯定要出故障,维修肯定需要时间可能一天或一个礼拜。
当雷达测速系统正在维修的时候说不巧刚好被你赶上。
这时候雷达测速系统没运行你的雷达探测器也就不能报警。
还有一种是流动测速测速不报警当然首先你要确认雷达测速机开机没有,有的交警雷达测速车是几年前配的也许早就坏了不用着,他们只是开着警车执勤而已,而你认为测速这类情况也不少。
还有就是遇到三脚架不报警这是亲身经历的。
每次驶过那个路段总看见有个三脚架在测速但是雷达探测器不报警,经过仔细排查才发现那个三脚架连电源系统都没有。
交警大哥只是为了减少事故在那里执勤而已。
在后来确认那台三脚架早就坏了。
3.那一些山寨雷达探测器都找上面理由说雷达没开,那怎么解决呢?哈哈!很好解决,现在一个城市雷达测速系统到处都是,这个测速点没反应到其他测速点试一下看报警不报警,这不就知道了。
4.已经测试几个测速点都没报警,怎么办?4.1你测试的几个测速地点是雷达测速吗?这个你必须确认。
不要看见摄像头就以为是雷达测速。
雷达测速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道路交通量的增大,交通违规和事故频发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和道路安全,各国不断探索和完善各种交通管理手段,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雷达测速。
二、雷达测速原理雷达测速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测量车辆的速度。
通过发送一束电磁波,当它碰到车辆时被反射回来,通过计算反射的时间和距离,可以确定车辆的速度。
在测速设备中,通常使用微波雷达或激光雷达来实现测速功能。
三、雷达测速方案的优势1. 高效准确:雷达测速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快速准确地记录下违规驾驶行为,为交通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相比人工测速,雷达测速可以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和主观判断。
2. 高度自动化:雷达测速设备可以长时间工作,不受环境影响,例如夜晚、恶劣天气等,而且可以多车同时测速。
这一特点使得雷达测速在交通流量大的情况下十分适用,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车辆数量。
3. 安全隐蔽性:雷达测速设备可以被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例如道路上、吊挂在桥梁或树木上等等,从而保证了其测速的不可见性,使得行驶的车辆难以察觉,减少了驾驶员对测速的防备心理,从而更好地反映车辆的实际行驶情况。
四、雷达测速方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隐私问题:一些人担心雷达测速设备可能侵犯个人隐私。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确保测速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以及合法合规的使用,并设立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雷达测速的使用。
2. 测速数据的准确性:有时候雷达测速设备可能受到一些干扰,例如其他车辆或建筑物的反射信号等。
为了提高测速数据的准确性,可对测速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3. 不合理的使用:有些地区可能会滥用雷达测速设备以牟取私利,过度使用或设置在不合理的地点,给驾驶员和群众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抵触情绪。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明确设立合理的测速标准和测速设备的布设原则,并建立举报机制,接受和处理公众的投诉。
关于雷达测速仪计量检定问题探讨作者:魏强强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15期摘 ;要:在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之后,机械运行设备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交通工具的快速行驶上。
因此,对交通行驶的速度进行测速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又一难题。
因为雷达测速技术在科学研究以及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该文主要对雷达测速系统进行相应研究,对物体速度经过雷达测速系统的准确性检测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雷达测速 ;雷达波 ;频率 ;检定中图分类号:TH8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c)-0005-021 ;对测速技术进行分析(1)测速系统本身就由很多领域内的先进技术组成,其中包括数字天线通信技术、最快速度跟踪技术、POP技术、同车道技术。
数字天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雷达测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主要目标是减少其他事物对雷达探测上的影响,进一步提升雷达测速方面的准确性;由于交通车辆的车速不同,因此在使用雷达测速时只有车辆进入雷达范围内时才能使用快速跟踪技术,锁定车辆并进行速度检测;由于部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注意控制行驶速度从而被雷达测速系统锁定,这些车主就会通过安置反雷达装置避免雷达测速的锁定,针对这一现象我国研发出POP技术,以此实现对反雷达装置的成功干扰;在检测系统中容易出现同车道测量问题,传统的计算目标车读数是通过眼睛估计和手工输入较快、较慢的方式,而雷达技术可以对车辆的速度进行自动识别,并且能够将车辆的运行速度通过系统自动计算显示出来,保证一个车道和相反车道的操作模式都能达到准确和简单的效果。
(2)雷达测速在经过信号发出者与信号接收者中间所发生的信号变化进行检测的过程就是雷达测速,雷达测速被应用于交通车辆超速驾驶方面,雷达测速是通过光波、声波和电磁波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其原理是对出现在雷达测速系统天线场范围内的运动目标发出电磁波,然后系统则会根据电磁波的具体情况对发射频率和速度进行自动记录,并对反弹电磁波频率进行接收。
固定式雷达测速仪在道路交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摘要:固定式雷达测速仪是现代化科技与道路交通管理相融合入的重要体现,其不仅提升了道理交通管理质量,还具有使用成本低、测速精度高以及稳定性强等多方面价值,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但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其在道路交通当中运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限制性因素有待进一步调整,为提升其应用质量及效果,本文就其中呈现出的问题及具体的改进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固定式雷达测速仪;道路交通;问题道路交通已经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枢纽,为满足城市建设的多元化需求,城市道路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展,道路当中行驶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且车辆类型各异,在这种情况下行车安全若不得到管理与保护,经会导致众多交通事故发生,严重影响民众的生命安全及正常交通运输,还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经济财产损失。
超速行驶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大诱因之一,很多行车人员在行驶车辆的过程中,由于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漠视,经常出现超速行驶的情况,尤其很多大型货车运载货物超速行驶时,一旦发生危险来不及及时刹车,或刹车后因强大惯性造成车辆无法及时停止,导致连续性重大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激增,这都在极大程度上体现出了道路交通限速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式雷达测速仪在这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就其呈现出的问题加以深究,并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应对。
一、道路交通在运用固定式雷达测速仪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一)多抓拍问题多抓拍问题指的并不是抓拍多张照片的问题,而是在同一时间内抓拍多个车辆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我国的雷达测速仪都会安装在路边,其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地点经过的不同车辆进行测速,且雷达监测工作过程中发出的波体也比较宽,因此当这些车辆当中任何一辆有超速行为,雷达测速仪就会立刻“按下快门”,如此虽然可以提升抓拍的命中几率,但此时生成的图像中就会出现拍摄瞬间的多个车辆且并不能明确表示出具体哪一车辆存在超速行为[1]。
雷达测速仪的操作使用注意事项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的规范化管理,雷达测速仪逐渐被引入到交通管理中。
雷达测速仪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反射方式来测算车辆速度的设备。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需要遵守一些操作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测速的准确度和遵循交通法规。
1. 安装位置首先是雷达测速仪的安装位置。
为了提高测速的准确度,雷达测速仪应该安装在尽可能平坦的路段上,并且避免在弯道或下坡的位置安装。
此外,在安装时应该保证雷达测速仪完全垂直于地面,以确保其准确性。
2. 测速仪的标定在使用雷达测速仪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速仪进行标定。
标定会确定一个参考速度,这个速度与真实车速的测量值进行比较。
理想情况下,这个参考速度应该与测速仪测出的速度一致。
如果标定不正确,测速仪的测算结果将会出现较大误差。
3. 车辆的尺寸和形状车辆的尺寸和形状也是影响雷达测速仪测量准确度的因素之一。
较小的车辆,如摩托车或自行车,会比较难被雷达测速仪检测到。
此外,车辆的外形可能会造成反射波的反射方向发生改变,这也会对测量准确度产生影响。
4. 驶入和驶出区域当车辆驶入和驶出雷达测速仪所在的区域时,应该保证车辆行驶的速度不会过快或过慢。
如果车辆驶入测速区域的速度太快,雷达测速仪可能会无法在短时间内检测到并记下车辆的速度。
相反,如果车辆驶入测速区域的速度太慢,测算的结果将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5. 无妨碍的视野为了确保雷达测速仪的准确性,需要保证其视野没有任何阻碍物。
例如,如果有建筑物或树木等物体阻挡了雷达测速仪的覆盖范围,那么测算的结果将会出现异常。
此外,不应该将测速仪安装在贴着站在路边或绿化带上,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测速仪的准确性。
6. 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
操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车辆知识和交通法规知识,以便在使用雷达测速仪时正确识别车辆类型和车速等信息。
此外,操作人员应该定期参加培训和演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
频率源对雷达测速精度影响分析
雷达是一种常用的测速装置,它通过发射射频信号并接收目标回波来实现测速功能。
频率源是雷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射频信号的频率稳定性和准确性。
频率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雷达测速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频率源的稳定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频率的变化程度。
稳定性较好的频率源可以提供较稳定的测速结果,而稳定性差的频率源则会导致测速结果的波动。
雷达测速需要进行频率计数,频率源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频率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频率源的稳定性不好,频率计数结果会有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雷达测速的精度。
除了稳定性和准确性外,频率源的频率范围也会对雷达测速精度产生影响。
频率范围较宽的频率源可以满足不同测速需求,对于高速目标的测速也能提供较好的精度。
而频率范围较窄的频率源则会限制测速的应用场景,可能无法满足一些测速需求。
频率源的频率范围对雷达测速精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频率源对雷达测速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频率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频率计数结果和速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影响雷达测速的精度。
频率源的频率范围也会对雷达测速精度产生影响。
在雷达测速系统中选择合适的频率源,提供稳定、准确且适合测速需求的射频信号,对于保证雷达测速精度至关重要。
测速雷达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许多干扰源(包括自然存在的和人为造成的)都会造成雷达测速仪读数错误或性能降低。
使用者应注意以下症状并按照步骤进行操作以避免出现错误。
(详细请看/)1、地形雷达波不能穿过大部分固态的物体,包括树叶。
玻璃也可反射雷达波,因此当雷达通过巡逻车玻璃进行发射时,测量距离会缩短。
2、雨雨能吸收和分散雷达信号,这将造成测量距离的缩短,同时有可能获得的速度读数为雨滴的速度。
3、电子噪音电子噪音干扰源有霓红灯信号,无线电波信号,电源线,变压器等。
这些干扰将使测量距离缩短,并造成读数错误。
当这些干扰被探测到后,雷达将会显示“RFI”,同时读数将不再显示。
4.汽车点火噪音一辆噪音非常大的汽车的电子系统将会造成雷达的操作不稳定。
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建议从汽车电池到点烟器之间更换成双芯带屏蔽的电源线,或单独使用雷达自带的手柄电池,这样便会消除汽车电子噪音造成的干扰。
5.风扇噪音当雷达从巡逻车内进行发射时,风扇噪音是最常见的多普勒雷达遇到的问题。
有一小部分雷达波通过玻璃反射到车内,它们将会捕捉到风扇的噪音,从而使雷达测量时产生错误。
如果雷达天线安装适当,上述问题将不会对测量产生影响。
因多普勒雷达能侦测到移动的和颤动的物体,所以对于车内移动的和颤动的物体它都能测量到,比如风扇或颤动的仪表面板。
风扇干扰可通过关闭或改变风扇速度来确认。
大部分的风扇产生的速度是30MPH或更小。
因此,通常在静态测量或巡逻车速度小于30MPH的动态测量时风扇噪音才会对雷达测量速度产生影响。
6.角度误差多普勒雷达只有在与目标车方向在一条线上时才能进行精确测量。
测量时若存在一定角度则会出现角度误差,显示速度将会比实际速度低。
角度误差与角的余玄成比例。
7.来自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干扰附近较强的无线电发射机也可能会对雷达的测量产生影响。
当雷达显示“RFI”时则表示已检测到有干扰。
此时,不再显示任何速度以防止错误的读数。
干扰源可能是该车上的车载无线电设备,或是附近的发射设备,或是非法的无线电干扰器。
1. 引言雷达测速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超速检测方法。
通过使用雷达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车辆的速度。
本文档将介绍雷达测速原理、设备及使用方法,以及雷达测速的优点和局限性。
2. 雷达测速原理雷达测速的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
当雷达向目标发射波束时,波源会被目标反射,并返回到雷达接收器。
如果目标以不同于雷达运动的速度移动,返回的波会发生频率偏移。
通过测量这个频率偏移,可以计算出目标的速度。
3. 雷达测速设备雷达测速设备通常由以下组件组成:•雷达发射器:用于发射微波信号的装置。
发射器通常使用固态放大器来增强信号的功率。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的设备。
天线一般采用高增益天线以增加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雷达信号。
接收器通常包括放大器、混频器和解调器等组件。
•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接收到的雷达信号,提取目标的速度信息。
•显示器:用于显示测速结果的设备,通常以数字形式显示车辆的速度。
4. 雷达测速使用方法雷达测速设备的使用方法如下:1.安装设备:将雷达设备安装在适当的位置,通常是在道路旁边的支架上。
确保设备的天线指向道路,并调整合适的角度以最大限度地接收车辆的反射信号。
2.执行校准:在使用设备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速的准确性。
校准通常包括设置雷达波的频率和功率等参数。
3.进行测速:设备启动后,它会连续地发送和接收雷达信号。
当设备探测到车辆时,它会计算出车辆的速度,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
4.记录数据:雷达测速设备通常具有数据记录功能,可以记录每个被测量车辆的速度和时间。
这些数据可用于后续分析和证据收集。
5. 雷达测速的优点雷达测速具有以下优点:•准确性:雷达测速可以提供精确的车辆速度测量结果,通常误差较小。
•实时性:雷达测速设备能够实时地检测车辆的速度,并通过显示器即时显示结果。
•远程测量:雷达测速设备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内对车辆进行测速,不需要接近车辆进行测量。
6. 雷达测速的局限性雷达测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环境影响:雷达测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条件(雨雪等)和道路形状等,可能会降低测速的准确性。
初三物理雷达测速原理分析雷达作为一种常见的测速设备,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交通管理中。
它通过利用电磁波的特性,来实现对运动物体的测速。
以下将对初中物理中雷达测速原理进行分析。
一、雷达的基本原理雷达,全称为“射频定向和距离测量装置”,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测距、测速和获取目标信息的设备。
它由发射器、接收器和处理器组成。
1. 发射器:雷达发射器会向目标物体发送电磁波脉冲信号。
2. 目标物体:当目标物体遇到射向它的电磁波脉冲时,会对电磁波进行反射。
3. 接收器:雷达接收器会接收目标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信号。
4. 处理器:雷达处理器会分析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计算目标物体的速度。
二、雷达测速原理2.1 多普勒效应雷达测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多普勒效应。
当发射器向运动的目标物体发送电磁波脉冲时,目标物体反射的电磁波频率会发生变化。
这是由于目标物体的运动引起了发射信号的频率改变,也就是多普勒效应。
2.2 频率差分析为了确定目标物体的速度,雷达会分析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中的频率差异。
如果目标物体向雷达靠近,反射信号的频率会增加;相反,如果目标物体远离雷达,反射信号的频率会减小。
通过比较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频率差异,雷达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速度。
三、雷达测速的应用雷达测速原理在交通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1 交通罚单交通警察常常使用雷达测速仪器来检测超速行驶的车辆。
当车辆驶过雷达测速仪器时,仪器会测量出车辆的速度,并将超速行驶的信息传输至交通警察。
交通警察可以根据测速结果对超速驾驶者进行处罚。
3.2 交通流量监测雷达测速原理也被用于交通流量监测。
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安装雷达测速仪器来检测特定路段的车辆数量和速度。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更有效的交通管理计划。
3.3 车辆自动驾驶雷达测速原理在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多个雷达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时测量车辆与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和相对速度,从而做出相应的驾驶决策。
雷达测速抓拍系统在现场应用中的问题及改进新探摘要:雷达测速仪可以对交通道路的机动车超速情况进行监测。
市面上在售的雷达测速抓拍系统是一种单目标移动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可以作为交警行政执法过程中使用的工作计量器具,其应用结果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交通部门执法的严谨性。
目前,雷达测速抓拍系统在现场交警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措施,可以提高雷达测速仪在日常使用及检定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雷达测速仪;现场使用;问题分析;改进措施前言对雷达测速抓拍系统进行计量检定是保证交通部门执法工作器具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雷达测速抓拍系统有抓拍、车牌识别以及测速等不同功能,因方便携带布防,交管部门普遍应用其进行现场或非现场执法。
在雷达测速抓拍系统日常使用或检定中,明确其在现场检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才能从问题出发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保证雷达测速仪应用结果的准确性。
1雷达测速仪简介雷达测速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具体原理如下:雷达按照固定的频率向目标发射连续波信号的情况下,目标与雷达做相对运动,也就是接近或者远离。
雷达接收到反射波时频率会发生一定变化,并且相对运动的速度越快,接收频率的相对发射频率变化幅度也就越大。
这是雷达测速仪的重要工作原理,被总结为多普勒效应[1]。
多普勒效应认为引起频率变化的量为普勒频率f d,f d与其他变化量之间有一定的数字关系,可以表示为:。
具体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多普勒频率与其他变化量的联系在公式中:v——目标速度和巡逻速度的合成速度,单位为m/s;——表示的是合成速度的矢量以及雷达发射波束电轴的夹角,一般为锐角,也被看作是测量角,单位为°;——指的是发射波信号的波长,单位为m。
如果发射信号的波长与测量角度为固定状态,f d和合成速度为正比的线性关系。
对雷达测速仪进行应用时,只需要完成多普勒频率f d测量工作,就可以准确计算被测目标的运动速度。
2现场检定或使用雷达测速仪时存在的问题2.1测量角度问题目前交警在用的便携式雷达测速抓拍系统,为路侧静态安装而不是车载。
雷达测速仪雷达测速仪是一种通过雷达技术来测量车辆的速度的设备。
它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领域,可以准确地检测违规超速的车辆,并提供有效的监控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雷达测速仪的原理、工作方式、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雷达测速仪主要由一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组成。
发射天线发射出高频度雷达信号,然后信号被车辆撞击后返回到接收天线上。
通过分析这个返回信号的频率变化,雷达测速仪可以计算出车辆的速度。
雷达测速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发射源和接收源相对运动时,接收源所接收到的频率将会发生变化。
根据多普勒效应,当一个车辆以一定的速度靠近雷达测速仪时,返回信号的频率将会增加;相反,当车辆远离雷达测速仪时,返回信号的频率将会减小。
通过分析这些频率变化,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地测量车辆的速度。
雷达测速仪的优点之一是其高度准确性。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雷达技术,雷达测速仪可以提供非常精确的测速结果。
此外,雷达测速仪还具有较长的测量距离,可以在道路上较大范围内有效检测车辆的速度。
这使得它成为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领域的重要工具。
然而,雷达测速仪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雷达测速仪对天气条件敏感。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雨雪天气,雷达信号会被天气影响而变得模糊不清,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其次,雷达测速仪在检测车辆速度时,没有办法区分不同车辆的速度。
这就意味着,如果几辆车在同一时间通过雷达测速仪,测量结果将会包含所有车辆的速度,而无法分辨出每辆车的具体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雷达测速仪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尺寸较大,雷达测速仪的安装需要合适的空间,这可能会限制其在某些道路上的应用。
其次,雷达测速仪的测速结果需要经过人工处理和记录。
这就需要有相关的人员对监测结果进行解读和处理,以便有效的交通执法和管理。
综上所述,雷达测速仪是一种有效的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工具。
它通过利用雷达技术测量车辆的速度,并提供高精度的测速结果。
雷达测速专题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A 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
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x t -图象,则汽车在21~t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2,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速度为0v ,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 接收,从小盒子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0t ∆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
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173s t =,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4110s -⨯,电磁波的速度为8310m /s ⨯,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A.1200m/s B .900m/s C .600m/s D .300m/s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时间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11022v t t = .脉冲第二次被运动的物体反射时,物体距离B 的距离20020(22t t v t -∆-=与物体的距离在增加,则物体在远离超声波发射器。
故1时,所用时间为。
雷达测速问题 所谓雷达测速,就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的计算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 。
通俗来说,就是在道路旁边架设雷达发射器,向道路来车方向发射雷达波束,再接收汽车的反射的回波,通过回波分析测定汽车车速,如车速超过设定值,则指令相机拍摄(晚间同时触发闪光灯)。
目前,警用的雷达测速仪分固定和流动两种,固定的安装在桥梁或者十字路口,流动的一般安装在巡逻车上。
注意:1、有的雷达发出的是电磁波,有的发出的是超声波。
2、每次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传到障碍物所需时间与从障碍物反射回的电磁波传到雷达所需的时间相等。
3、不要看见摄像头就以为是雷达测速。
有的是卡口(每个车都照相破案用的,部分卡口没有雷达)。
国内还有线圈测速、视频测速、区间测速系统,此类设备没有雷达。
典型例题:1、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
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510s -⨯。
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下图所示甲所示,30s 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
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4110s -⨯,已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8310/m s ⨯,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A .1200m/sB .900m/sC .500m/sD .300m/s答案:C解析:电磁波p 1与障碍物的距离: 电磁波p 2与障碍物的距离被监视的目标的速度注意: 每次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传到障碍物所需时间与从障碍物反射回的电磁波传到雷达所需的时间相等。
2、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
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
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某一高度以一定的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510s -⨯,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甲图所示,经过173s 后,雷达向其正上方发射和接收的波形如图乙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相邻两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4110s -⨯, 已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8310/m s ⨯,求该飞机的飞行速度。
雷达测速问题 所谓雷达测速,就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的计算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 。
通俗来说,就是在道路旁边架设雷达发射器,向道路来车方向发射雷达波束,再接收汽车的反射的回波,通过回波分析测定汽车车速,如车速超过设定值,则指令相机拍摄(晚间同时触发闪光灯)。
目前,警用的雷达测速仪分固定和流动两种,固定的安装在桥梁或者十字路口,流动的一般安装在巡逻车上。
注意:
1、有的雷达发出的是电磁波,有的发出的是超声波。
2、每次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传到障碍物所需时间与从障碍物反射回的电磁波传到雷达所需的时间相等。
3、不要看见摄像头就以为是雷达测速。
有的是卡口(每个车都照相破案用的,部分卡口没有雷达)。
国内还有线圈测速、视频测速、区间测速系统,此类设备没有雷达。
典型例题:
1、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
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
510s -⨯。
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下图所示甲所示,30s 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
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4
110s -⨯,已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8310/m s ⨯,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
A .1200m/s
B .900m/s
C .500m/s
D .300m/s
答案:C
解析:电磁波p 1与障碍物的距离:
电磁波p 2与障碍物的距离
被监视的目标的速度
注意: 每次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传到障碍物所需时间与从障碍物反射回的电磁波传到雷达所需的时间相等。
2、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 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
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
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某一高度以一定的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
510s -⨯,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甲图所示,经过173s 后,雷达向其正上方发射和接收的波形如图乙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相邻两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4110s -⨯, 已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8310/m s ⨯,求该飞机的飞行速度。
解:由题意可知雷达监视屏相邻两刻度线间的时间间隔40110t s -=⨯,知甲图发射波和接收
波的时间间隔:41410t s -=⨯,乙图发射波和接收波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42210t s -=⨯
由甲图可知,此时飞机距雷达的距离为
:
乙图表示的是飞机到达雷达正上方的信息,此时飞机在雷达的正上方,所以飞机高度为
:
s 是直角三角形斜边,h 为一条直角边,而飞机飞过的距离x 则为另一条直角边。
由勾股定理可求出飞机在173 s 内,沿水平方向飞过的距离为:
注意:1、每次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传到障碍物所需时间与从障碍物反射回的电磁波传到雷达所需的时间相等。
2、题目中4
510s -⨯
在计算过程中是没用的,但它决定了雷达能测定的最大距离是:超声波测速
1、为保障安全驾驶,公安部重新修订《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规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如图所示,在合安高速公路某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若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55m ,此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
h x
S
时A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恰好停止,且此时A、B相距335m,已知声速为340m/s.(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若该路段汽车正常行驶时速度要求在60km/h~110km/h,则该汽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是否合法?
习题“为保障安全驾驶,公安部重新修订《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规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如图所示,在合安高速公路某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
(1)从B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这段时间内,求出A的位移,由于超声波从B发出到A与被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超声波从B发出到A这段时间内A的位移,从而得出超声波从B到A的位移,根据声速求出运行的时间,从而再根据△x=aT2求出汽车运动的加速度.
(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前的速度,进而判断是否合法.
解答
利用反向思维法结合比例法解题
解:超声波从B发出到遇到汽车与被汽车反射的反射波被B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在整个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355m-335m=20m。
利用反向思维法,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开始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1:3,所以x 1=5m ,x 2=15m ,则超声波被汽车接收到的瞬间,汽车和雷达之间的位移x′=335+5m=340m ,所以超声波从B 发出到被汽车接收所需的时间:
/
/2x T x
=,则t=2T=2s . 根据△x=aT 2得,2x a T
∆= =10m/s 2. (2)由A 车刹车过程中的位移202v x a
=解得: 刹车前的速度v 0=20m/s=72km/h
在规定范围内,是合法的。
答:(1)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10m/s 2;
(2)若该路段汽车正常行驶时速度要求在60km/h ~110km/h ,则该汽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合法.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运动过程,抓住超声波从B 发出到遇到汽车与被汽车反射的反射波到被B 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 注意:超声波测速仪每次雷达发射出的超声波传到障碍物所需时间与从障碍物反射回的超声波传到雷达所需的时间相等。
2、如图1所示,在成都天府大道某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一辆汽车正从A 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 ,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355m ,此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汽车运动到C 处与超声波相遇,当测速仪接受到发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D 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335m ,忽略测速仪安装高度的影响,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分析(已知超声波速度为340m/s ,).
(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a ;
(2)此路段有80km/h 的限速标志,分析该汽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是否超速?
分析:(1)由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位移,应用匀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超声波的传播时间,然后求出汽车的加速度;
(2)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初速度,然后判断汽车是否超速. 利用反向思维法结合公式法解题
解:(1)根据题意,超声波和汽车运动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设超声波往返的时间为2t ,汽车在2t 时间内,刹车的位移为
21(2)355335202
s a t m m m =⨯=-= 由题意可知,当超声波与汽车相遇后,汽车继续前进的时间为t ,位移为:
22152
s at m ==,则超声波在2t 内的路程:2(3355)680x m m =⨯+= 2x v t =⨯
由超声波速度340/v m s =,
解得:t=1 s ,故汽车的加速度:a=10m/s 2
; (2)由200220/72/80/2v s v as m s km h km h a
=⇒===<,则汽车没有超速. 答:(1)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10m/s 2
;(2)该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不超速.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运动过程,抓住超声波从B 发出到A 与被A 反射到被B 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