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功能分区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7
石家庄成片开发方案1. 引言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石家庄的城市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石家庄成片开发方案,用以推动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增长。
2. 发展目标石家庄成片开发方案的发展目标如下:1.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营造宜居城市环境;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3.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4.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开发内容石家庄成片开发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城市规划根据石家庄的地理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制定出全面、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
在规划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城市布局:合理配置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交通:改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流动性和便利性;•城市绿化:加大绿化力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3.2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
包括以下方面的建设:•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改造;•道路、桥梁、交通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扩建。
3.3 产业发展促进石家庄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重点包括:•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科技产业等;•引进外资,扩大开放度,吸引优秀企业入驻;•培育壮大本地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3.4 生态环境保护石家庄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成片开发方案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排污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4. 实施计划根据石家庄成片开发方案的内容和目标,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时效性。
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安排: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确保计划有序推进;2.资金筹措:明确资金来源和投入计划,保证项目顺利进行;3.监测评估: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合作与支持:加强与各方合作,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1.09.09•【字号】石科规〔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的通知石科规〔2021〕2号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科技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依据《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冀科农规〔2021〕1号),市科技局研究制定了《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2021年9月9日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在促进农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据《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冀科农规〔2021〕1号),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农业科技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以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
本办法所称农业科技园区,是指由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认定的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
第二条园区建设与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集聚创新资源,拓展农村创新创业、科技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四大功能。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包括园区申报、评审、管理、评估及支持政策等内容。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市科技局统筹全市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负责研究制定园区建设发展政策和管理办法,组织园区的申报、评审、管理和评估等工作。
第五条各县(市、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科技管理部门是园区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园区建设的协调推进工作,协助做好园区的申报、管理和评估等工作,落实园区建设有关政策。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优劣影响构建校园环境的好坏,因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雷霖[1]通过研究4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了每个校园景观设计的特征;井妍[2]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于校园景观设计中,为改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提供思路;李宇珅等[3]针对校园景观小品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原则和改造措施;李璐[4]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原则,并从道路交通、广场、小品、绿化等角度分析校园景观设计;陈坤等[5]将校园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以增加校园景观文化内涵;翟立娜[6]从设计策略、空间布局、植物设计等方面概述了校园景观空间特征。
研究学者多从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地域文化等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对校园建筑风格、植物类型、景观空间、植物分布、园林造景等方面研究较少。
基于此,以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为例,从校园景观设计要素出发,包括植物分布及功能(美学功能、空间功能、生态功能等)、景观配置、水体、建筑及地形地貌等,构建校园景观三维空间实体。
1校园概况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至赵王大街、东邻毛遂大街、南抵太极路、北达邯临路[7],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8]。
植物多为北方植被,种类和数量丰富,校园整体呈西高东低,校园北部分布有太极湖水景和山体堆积地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天际线。
2总体设计分析2.1设计理念以人造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为辅,通过塑造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和微园林景观,旨在营造相对自由、温馨、自然及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欣赏校园景色,愉悦身心。
有机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展示校园文化和创新精神。
2.2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1)校园规划结合各个学院特点,打造不同的植物组团,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激发学生创造力,又能根据各个学院专业特点,打造不同的景观特色。
将教学区布置在场地中央,周围设置学生生活区,使得每个组团内的生活区与主要教学区产生有机联系;将体育锻炼区布置在学生生活区附近,方便学生日常进行体育锻炼;将行政办公区布置在最南侧,靠近主要出口,加强外界直接联系和对外交流[9]。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长城网石家庄3月11日讯(记者冯素琴通讯员李亚楠)记者从石家庄市规划局了解到,省会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将优化都市区布局,落实城市北跨战略,强化正定组团功能,建设滨河新区、承担部分省会功能,统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聚集区布局。
同时依据“规模不变、调整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原则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据了解,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于2006年底上报国务院,在待批期间,正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
在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石家庄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明确了城市新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策略,并经省会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
2009年12月,市政府提请省政府呈报国务院申请总体规划调整,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函省政府同意我市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目前调整工作已经完成。
此次规划调整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省会职能、拓展城市空间、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城市特色为重点,并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省会后十年城市规划:三区定乾坤按照国务院要求,本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包括市区及17县市,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106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
都市区:包括市内五区及正定、鹿泉、藁城、栾城四县市,面积2657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538万。
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居住人口300万,面积287平方公里。
省会后十年城市定位: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京津冀区域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亟需以石家庄为核心,推动冀中南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规范石家庄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工作,加快旧城改造,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了《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并保障其顺利实施,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以及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严格控制石家庄市区规模,合理发展独立工业区和其他城镇,逐步形成石家庄市区、县级市、县人民政府所在镇和其他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第四条石家庄市城市规划实行统一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石家庄市规划区内各县(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授权负责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石家庄市规划区外的县(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其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增加城市水面、加强城市绿化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革命纪念地、文物古迹、城市传统风貌和自然景观。
第七条石家庄市城市规划按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阶段编制,行政区域内其他城市按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编制,其中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先行编制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经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2)机会二:环渤海经济圈崛起环渤海经济圈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个经济增长极,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河北省将立足于京津冀和渤海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石家庄、唐山两大中心城市,争取2020年前城市规模均达到300万人以上,其中石家庄要按照50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规划。
这两大城市将发挥区域经济的领跑作用,带动冀中南和冀东城市群发展。
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石家庄的城市定位,石家庄将致力于打造环渤海经济圈第三极。
劣势分析(W)(1)经营理念落后沿用已久的城市建设管理和运作方式使政府管理者在城市建设上,没有把城市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一种资产来看待,只重视投入,不重视产出。
(2)城市形象不鲜明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发展速度惊人,但电视、网络上针对石家庄的报道不仅少而且负面新闻很多,之前的三鹿奶粉事件使石家庄市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石家庄缺乏鲜活的城市形象,多年来没有得到世人足够、真实的了解和重视。
石家庄主动宣传自己的机会太少而且力度不够。
威胁分析(T)环渤海经济圈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和总人口的20%,如此“辽阔”的经济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多座城市在内的多个强市无不充分发挥各自在区位、港口、科技、人才、能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经济建设,各城市都各具特色且实力雄厚,在环渤海经济圈战略构想的实施过程中,必将展开一轮对自然资源、人才资源、经济资源的激烈争夺,石家庄在这次竞争中面临着资源分流的巨大压力。
3、产业分析1)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石家庄现有优势产业:医药:是全国抗菌素和化学原料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以原料药为基础,积极发展成品药、保健药,并推进生物工程药品的研发与生产。
纺织:现已建立以棉纺织、印染为主的纺织工业体系,今后的发展应以精深加工、服装加工和新型纺织材料的研发为方向。
华北商埠:现以小商品零售批发的集贸市场为特色,今后的发展应着重提高商品的品种、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商品服务大城市。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
划(修编)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02.05
•【字号】石政函〔2016〕14号
•【施行日期】2016.02.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乡规划
正文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
编)的批复
石政函〔2016〕14号
石家庄高新区管委会:
你单位《关于报请批准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请示》(石高管呈〔2016〕8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规划范围北至北二环路东延,南至南三环,西至京珠高速公路,东至东三环,共5个控规分区、43个控制单元,规划面积为7468平方公里。
二、原则同意总体用地功能布局规划及各控规单元的主导功能、用地布局、人口和建设容量的控制要求,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布局和规模。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实施规划许可和规划管理的依据,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严格落实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建设,推进高新区产城融合健康发展。
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要求,该规划批准后,应及时向社会公布。
特此批复。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16年2月5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简本)身在何处?Array一、宏观区位●中国燕晋咽喉●国家主动脉上的重要节点●国家大战略的焦点之一二、中观区位●环渤海经济圈的外围中心●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囿于一隅的河北省省会城市●京广线上三大编组站之一所在地三、微观区位●居中偏东的内陆近海城市●首都经济圈南缘城市●双向制约的“小马拉大车”型城市●地貌类型多样化,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现状人口近200万,市区土地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结论:从宏观地理区位上分析,石家庄位于中国的东北部,跻身于环渤海经济圈内。
在东北亚经济结构调整中资源报警条件下,京津冀地区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
先发不足后发潜力巨大的石家庄有可能成为从东北亚到环渤海的投资新热点;中观区位上石家庄受到京津两大都市圈的影响,辐射范围萎缩到冀中南地区,即使如此,也只是在京津对冀中南地区的辐射范围内担当了配角。
但是,作为省会城市,随着河北两环战略的推进,交通条件的优势日益得到发挥,石家庄有望在配角的角逐中取得绝对胜券;微观区位上,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力不足,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在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种现状限制了石家庄作为增长核心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对周边县市带动作用的发挥。
因此,石家庄应积极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于“小马拉大车”的微观区位上发挥“大车”的优势,实施非均衡战略,思考“小马”的提高和做大,利用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拉动作用,内引外连共同促进城镇发展。
困由何因?一、制约因素●令人堪忧的城市生态环境使石家庄现状宜居度不高●多样性地势的过渡形成了石家庄西部的潜在断裂●瓶颈资源的存在加重了城市发展的忧患二、历史遗留●城市的超常规发展造成石家庄城市定位模糊●原有机制、文化、观念上的问题使城市发展“偏左”●国有企业比重大,政治经济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比较优势下降,“计划经济宠儿”失落,城市发展目标不明确●短暂的发展史创造了城建史的奇迹,使城市内涵的跟进滞后●省会城市确立较晚,城市职能滞后,区域地位提升缓慢●城乡政策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行政区划调整后石家庄为本不够大的自己加重了包袱●生产空间拉动了生活空间的生长,造成产业轴和交通轴错位三、现状困惑●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但特色尚存,平庸之中亦显精彩●产业科技附加值不高,经济外向性偏低●民营经济薄弱,中小企业集群不发达,●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面临城市规模扩张的挑战●城市人口密度偏高,就业岗位缺乏,用地紧张●发展门槛重重,城市扩张选择有限●城市发展方向徘徊,耗费了城市过多的发展精力●综合竞争力不足,城市面临“百业待兴”的严峻局面●近水楼台未得月,大树底下难成凉,“灯下黑”局面显现结论:石家庄的发展在新一轮的区域城市格局中应以“草船借箭”的方式阻止“四面楚歌”的局面出现。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范本一、总则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保护和利用好城乡空间资源,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本规定适用于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活动中的各类技术问题。
二、规划编制1. 规划编制的范围和目标规划编制范围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分层规划、详细规划等。
规划编制应确保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空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
2. 规划编制的程序规划编制应按照程序严格执行,包括项目调研、方案制定、评估论证、公示提出、审批批复等环节。
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决策参考。
3. 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规划编制应明确城乡发展的定位和重点,包括产业布局、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考虑,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三、规划管理1. 规划实施监督规划实施过程应定期进行监督,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监督内容包括规划执行情况、项目进展、效果评估等,监督结果及时反馈,形成规划调整和完善的依据。
2. 规划违建处理对于规划违建行为,应及时采取规划限制、处罚、拆除等措施,保障规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
规划违建的处置程序应公开透明,相关方面可提起申诉和诉讼。
四、城乡空间管控1. 土地利用控制土地利用应按照国家和市级规划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和空间布局,确保城乡发展的协调和有序。
对于违规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
2. 建筑风貌控制建筑风貌控制要遵循统一的建筑规范和城市形象要求,保持城市建筑风貌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提升市容市貌水平。
建筑的高度、体量、颜色、材料等要符合规划要求。
五、规划信息化建设1. 规划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城乡规划信息化平台,整合各类规划数据和信息资源,提高规划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支持规划决策和实施。
2. 规划公示和参与规划信息化建设应推动规划公示和参与的透明化和广泛化,通过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等方式,方便市民了解规划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
石家庄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工程方案设计徐方晨【摘要】The essay introduces the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engineering of new Shengli street in Shijiazhuang city, and points ou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by fully using upper covering soil space of Liuxian tunnel, with a view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m- prehensively and intensively using the land. In addition, through effectively designing the ground landscape, new large-scale central green land landscape park is formed in critical city region, which has provided new demonstration for comprehensive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critical city region.%针对石家庄市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工程进行了介绍,指出该工程充分利用六线隧道上方覆土空间进行立体化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以求达到土地复合化、集约化利用的目的,且地面部分则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形成城市核心区新兴的大型带状中央绿地景观公园,为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建设提供了新的典范。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17【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地下空间;设计方案;集约化利用;地面景观【作者】徐方晨【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211 项目背景石家庄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工程位于石家庄老火车站地区,老火车站地区是石家庄城市中心,其中中山路是石家庄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石家庄市世纪公园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研究郑红娟;陈东威;张立营【摘要】植物群落是公园绿地的组成单元,良好的植物群落能够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以世纪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对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季相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滨水处植物群落的季相结构不明显,且植物群落单调;公园边界处上层结构单薄等,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优化方案.【期刊名称】《河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石家庄;世纪公园;植物群落【作者】郑红娟;陈东威;张立营【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河北省制图院,河北石家庄050031;河北北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3经济飞速发展给人居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如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日常生活的雾霾,人们对娱乐、游憩、休闲、锻炼的环境质量需求越来越高。
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能够营造良好的游憩环境。
尤其是公园绿地,合理的植物群落不仅在视觉上创造美的享受,而且能够起到遮阴、减噪的作用。
世纪公园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部,北临槐安路,西临体育大街,与东部的高尔夫球场、南部的世纪花园商住区相邻,占地4.67hm2,整个公园以民心河东线河道形成的5.3hm2湖面为中心,分五大板块构建了一个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大型城市文化休闲娱乐综合性公园。
2.1 研究内容以石家庄市世纪公园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公园自身的特点在公园入口处、滨水、草坪、园路及公园边界等不同的位置各选择5个样方[1],共30个样地,样方大小为10m×10m。
乔木记录种名、数量、树高、胸径、冠幅,灌木记录种名、树高、冠幅,草本记录种名和面积。
2.2 研究方法植物群落结构的评价指标主要由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组成,其中,水平结构是通过密度、覆盖度来评定的,垂直结构是通过乔灌草比例评定。
另外,通过季相结构研究公园植物群落的景观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季相结构是通过分析植物群落的季相和常绿落叶比来评定。
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24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石家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11.30•【字号】•【施行日期】2024.12.3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城乡规划正文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已经2024年10月29日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24年11月28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现予以公布,自2024年12月31日起施行。
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1月30日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14年8月28日石家庄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2024年10月29日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2024年11月28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管理第三章用地保障第四章建设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保障教育设施规划建设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相适应,促进全市教育事业优先、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及其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教育设施,是指用于举办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专门学校的场地、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配套设施。
第三条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安排教育设施的基本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协调解决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石家庄学院人文地理实习报告姓名:马娅丽学号:20110808017院系:资源与环境系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一班指导教师:田建文教师职称:【指导教师评语】评定成绩(等级制):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石家庄城市未来总体规划及功能分区在前一段时间,我参观了石家庄规划馆,规划馆中富丽堂皇的装饰令人眼花缭乱,但又能让我们从中了解关于石家庄的很多东西。
规划馆中展示了石家庄从最原始的面貌发展到现在的全过程。
通过参观石家庄规划馆、实际调查以及上网查阅资料,让我对石家庄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我也大致了解了石家庄未来的总体规划及功能分区。
石家庄原是小村庄,始于明。
史书载,清光绪年间仅“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
到20世纪初,人口约600余人,面积约0.1平方公里。
随着1901—1904年京汉铁路与石太铁路修通并交汇于石家庄,从此开始由乡村向城市发展过程。
所以,石家庄被称为“火车上拉来的城市”。
1925年,设石门市,人口约3万余人。
1928年,因人口不满20万,被国民党政府撤销石门市建制。
石家庄发展至今,经历了很长的一段路程,但是到现在,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石家庄正在快速发展。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于2006年底上报国务院,在待批期间,正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
在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石家庄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明确了城市新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策略,并经省会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
2009年12月,市政府提请省政府呈报国务院申请总体规划调整,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函省政府同意我市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目前调整工作已经完成。
此次规划调整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省会职能、拓展城市空间、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城市特色为重点,并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调整的主要内容:优化都市区布局,落实城市北跨战略,强化正定组团功能,建设滨河新区、承担部分省会功能,统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聚集区布局;依据“规模不变、调整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原则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按照国务院要求,本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一、城市定位与性质1、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京津冀区域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亟需以石家庄为核心,推动冀中南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2、京津向中西部辐射的“第一中枢”石家庄位于京广与陇海复线发展走廊交汇要冲,随着区域经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亟需石家庄利用“东出西联、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京津向中西部辐射的“第一中枢”,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之一。
S3、河北省对外竞争、交流的第一平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会发展,将省会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全省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亟需石家庄做强、做大,担负起展示整个河北财富创造力、文化竞争力、社会发达程度的重任,对外竞争、交流的第一平台;特色鲜明、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
4、确定城市性质为:河北省省会,京津冀第三极,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生物产业基地之一。
二、空间布局规划1、市域城乡统筹(1)统筹城镇职能、加快城镇化发展壮大中心城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省会与正定、鹿泉、栾城、藁城一体化建设,构建省会城镇群,提升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县城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核心抓手,优先集中力量培育各县市城区及沿交通干线城镇,形成一个都市区、两条城镇发展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2)统筹区域产业布局,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房按照“西部突出生态、中部创新高效,东部增产减污”的布局原则,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建设22个产业聚集区,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促进县市域经济发展。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H0 {8 (3)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航空:按照年旅客吞吐量400万人次改扩建机场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买房, 铁路:强化京广、青太客运专线及京石、石郑、石太、石济城际铁路双十字复合交通走,廊建设,打造京津、晋冀鲁豫省会城市1小时交通圈。
公路:加强省会与天津、太原等周边省市联系,建设石津、石忻、昔港、沿山等高速公路,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
2、都市区布局房落实城市北跨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都市区功能布局。
(1)实现城镇功能协调中心城区,是全省的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突出省会功能、区域服务职能,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
正定组团,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严格保护古城格局的同时,全面提升风貌品质;在京珠高速公里以东区域,以生态、低碳、智慧的全新理念,建设30平方公里滨河新区起步区,打造为以科技、文化、教育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鹿泉组团,信息产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区,城区和鹿泉开发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西部山前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栾城组团,装备制造业、中医药产业基地,县城重点发展中医药产业、窦妪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
藁城组团,生物医药和化工基地,城区、丘头石化区重点发展化工,良村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2)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外迁京珠高速公路至良村东,形成138公里绕城高速环;改线107国道至新赵线,307国道至衡井线等,形成95公里公路环,以此为基础,构建都市区“两环十四射”对外公路系统。
中心城区至藁城、栾城、鹿泉各建设两条以上快速路与一条国省道;重点加强中心城区与正定交通联系,在体育大街北延的基础上,建设老城至新区的新城大道,并以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太行大街北延、中华大街北延为补充,形成6条跨河通道,打造都市区30分钟交通圈。
启动轨道1号线西三环至东部产业区段、轨道2号线正定至新客站段;沿主要联系道路,建设中心至组团快速公交线,实现都市区公交通达60分钟全覆盖。
买(3)完善区域生态格局坚持生态保育、恢复与建设并重,构筑“西山、北水、绿环、绿廊”的都市区生态格局。
“西山”:西部浅山区以山体生态恢复为重点,建成西部绿色山体屏障,构建由抱犊寨、龙泉寺、封龙山等风景区组成的近郊旅游休闲带。
“北水”:对滹沱河都市区段70公里长的河道进行生态恢复与治理,重建流域自然生态,打造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滨水游览等多重功能的绿色生态长廊,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滹沱河市区段长25公里,宽1500-3000米,总面积50平方公里。
河道内恢复湿地草甸的自然河流景观;制导线外形成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蓝色魅力生态带。
“绿环”:在城市外围建设生态林带、绿地、水系等,构成环城生态绿化隔离空间,平均宽度1000米,总面积80平方公里。
“绿廊”:依托铁路、公路、水系等建设10条楔入城市内部的生态绿地走廊。
房3、中心城区布局(1)用地布局新中心城区以京珠高速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京珠高速公路以西为老城区,突出省行政职能,完善传统服务职能,重点发展办公商务、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形成结构清晰、级配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
京珠高速公路以东为产业区,依托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石津渠以北建设科技服务基地;石津渠以南建设研发中心及生物医药基地。
以百年广场建设为核心,提升老城中心品质,完善功能;结合新客站建设、东北工业区改造建设三个综合性城市副中心;结合居住用地布局,建设8个区级商业服务中心。
加强市、区级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级文化、体育、卫生、中小学教育设施、福利设施配套,建设一个省级文化中心、一个市级文化中心、六个区级文化中心;一个市级体育中心、两个区级体育中心等。
(2)道路与交通建设“四横六纵”的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构成的道路系统骨架。
建成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交优先系统。
按照“三主三辅”远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规划期内完成54公里的2条轨道线建设。
(3)绿地系统新建设“两廊贯通、三环绕城、绿楔渗透、绿网成荫”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
两廊贯通:结合铁路入地,建设18公里长的中央生态景观走廊,沿京珠高速公路建设以生态林地、郊野公园为主的生态走廊,形成两条南北向贯通的通风走廊,引风入城,缓解热岛效应。
三环绕城:提升59公里的民心河内环水系,改善城市环境丰富滨水空间功能增强城市活力;新建东南水系,与太平河、西北水利防洪工程形成100公里集防洪、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近郊休闲游憩带外环水系;沿二环路形成 42公里的以生态林地为主的生态、防护绿化环。
绿楔渗透:沿重要交通走廊,建设多条大型楔型绿地,联通内外部生态系统。
新绿网成荫:带状绿地与各级别公园、街头绿地联结成网,点线结合,互为补充。
新浪乐居论三、城市风貌规划1、塑造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味围绕都市区“山、河、田、城”四大景观要素,形成以“绿为近景、城为中景、山为底景”的丰富景观层次,凸显省会山水生态景观特质。
把西山作为“底景”引入城市,控制槐安路、裕华路等8条“视觉通廊”和省行政中心、滨河新区核心区等11个“风貌视点”。
中心城区形成“片区—路径—节点”景观认知体系。
规划控制正定古城、新客站周边地区等14个重点片区,中山路、广安大街等12条认知路径和10个重要景观节点。
新按六类分区控制建筑高度,形成“东北高,西南低”的总体格局。
2、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彰显城市特色新浪对市区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建设东垣故城遗址公园、毗卢寺公园,恢复正定古城传统风貌,传承省会千年历史文化;建设正太广场和民生路历史特色街区,展示省会独具特色的铁路文化;改造东北工业区,“保留形式、转换功能”,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和纪念馆,体现省会“近代工业文化”。
四、近期实施策略与远景发展1、近期实施策略买打造新城、重塑古城、严控老城。
打造新城:新城建设是实现城市结构调整、完善省会功能的战略选择,创新发展建设模式,以一大批大型公共设施项目集聚效应为带动,举全市之力将滨河新区打造为低碳、生态、智慧新城,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和滨水魅力之城。
沿滹沱河区域是城市形象展示和市民公共活动带;从主城通过新城大道直接进入起步区,形成新区与主城的高效连通;围绕市民公园建设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会展中心等大型项目,塑造起步区的核心标识,形成新区建设的强烈形象;西部为会展中心及创展区,与古城遥相呼应;向北依次建设园博园、特色商贸旅游区等项目,形成纵向发展轴带;向东是以文化为主题的轴带,延伸至体育中心与金融办公区,形成横向的主要轴线。
同时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园区、商业服务设施和配套居住,到2015年完成15平方公里新城核心区建设。
重塑古城:保护与利用佛教、古建、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恢复正定古城传统风貌,提升品质,将正定打造为“古建艺术宝库”、“佛教文化博物馆”和“世界级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