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52.95 KB
- 文档页数:2
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76例观察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疗效。
方法:对2009年4至2010年3月来我院就诊150例小儿感冒后咳嗽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琥乙红霉素每次15mg/kg,每天2次;氯苯那敏每天0.3mg/kg,分4次口服;短期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50ug/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6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明显,能迅速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病程。
标签:止嗽散;小儿;感冒后咳嗽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其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感冒后咳嗽也为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临床上患儿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迁延不愈,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虽经长期或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仍不见好转,而血常规、X 线胸片检查无异常。
笔者采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至2010年3月在本院中医门诊治疗的患者150例,均符合《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1]中感染后咳嗽的诊断标准,愿意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道感染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者;③不愿意配合研究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时间服药,资料不全者。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8岁。
对照组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7个月~14岁,平均年龄8岁。
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止嗽散加减治疗,基本方:荆芥、桔梗、白前、紫菀、陈皮、甘草、百部、杏仁。
在基本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痰多色白者加半夏、茯苓、厚朴,痰黄稠者加黄芩、蒲公英、桑白皮,表寒重者加防风、苏叶、麻黄,热者加桑叶、菊花、连翘、黄芩,咽痒甚者加射干、牛蒡子、蝉蜕,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加赤芍、丹皮。
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的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2-03-11T08:23:18.67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5期作者:季景杰[导读] 分析咳嗽患者予以止咳散加减治疗的效果季景杰灌南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江苏灌南 222500摘要目的:分析咳嗽患者予以止咳散加减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咳嗽患者中的62例,随机分两组组,各31例例,常规组行右美沙芬联合扑尔敏治疗,研究组行止咳散加减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等。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常规组低, 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评分比常规组高,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常规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
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常规组更快,P<0.05。
结论:咳嗽患者实施止嗽散加减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更为认可。
关键词:咳嗽患者;止咳散;右美沙芬;治疗效果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Cough with Modified Zhisou Powder Ji Jingji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na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nan 2225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dding and subtracting Zhike San to patients with cough.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cough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tromethorphan combined with chlorpheniramin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ugh relief Powd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treatment methods,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quality of life, treatment effect, time to disappear symptoms, etc.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P>0.05; for treatment,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aris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fast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dding and subtracting Zhisou powder to patients with cough is obviou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enhanc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safety is higher, and the patients are more recognized. Keywords: patients with cough; Zhike San; dextromethorphan; therapeutic effect 咳嗽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
止嗽散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咳嗽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老年慢性咳嗽疾病患者应用止嗽散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5.5-2016.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根据对每位老年咳嗽患者所采取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至常规头孢呋辛酯、橘红痰咳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的对照组与采用中药汤剂止嗽散加减治疗的观察组,评价二者不同临床效果。
结果:无论在老年咳嗽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还是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中药汤剂止嗽散加减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老年慢性咳嗽病症治疗中应用中药汤剂止嗽散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止嗽散加减;慢性咳嗽;不良反应临床上把患者咳嗽为主要或是其唯一症状且咳嗽时间≥8周、经X线片胸部检查无异常人员称之为慢性咳嗽患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加之空气质量、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因老年慢性咳嗽而导致的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因此,进一步探究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的有效手段十分必要[1]。
本文就180例老年咳嗽患者分别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咳嗽患者。
其男女各有110例、70例,年龄均在66岁以上。
所有老年患者均严格按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被确诊的慢性咳嗽患者。
纳入标准为:(1)临床唯一症状为咳嗽或主要症状为咳嗽且持续时间≥8周;(2)无咳血、泛酸以及暖气症状;(3)非鼻炎以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或仅有少量患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偏低。
对照组男、女各有70例、20例,年龄66-88岁,平均(72.8±3.4)岁;观察组男、女分别有40例、50例,年龄67-91岁,平均年龄为(73.2±3.6)岁。
小柴胡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观察*蔡元元① 【摘要】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合止嗽散加减在感冒后咳嗽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
参考组(n=50)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n=50)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观察两组咳嗽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血液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咳嗽症状各项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参考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00%,与参考组的1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柴胡汤合止嗽散加减能够提高感冒后咳嗽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 小柴胡汤 止嗽散 感冒后咳嗽 免疫功能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Modified Xiao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Zhisou Powder in theTreatment of Postinfectious Cough/CAI Yuanyu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12): 121-12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dified Xiao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with Zhisou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infectious cough. Method: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postinfectiouscough treated in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uhuangy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rom January 2022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nd group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reference group (n=50)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study group (n=50)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XiaochaihuDecoction combined with Zhisou Powder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2 weeks. The integrations of cough symptom, clinical efficacy, blood indexes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integrations of cough symptoms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4.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00%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 C 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s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were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18.00%, compared with 14.00%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Modified Xiao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Zhisou Powder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postinfectious cough,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patients, and will not increase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Xiaochaihu Decoction Zhisou Powder Postinfectious cough Immune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Puhuangy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Beijing 100075,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12.028*基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首发2022-3-7054)①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北京 100075通信作者:蔡元元- 121 - 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及亚急性咳嗽,其中亚急性咳嗽一般指的是感染后咳嗽,也被称为感冒后咳嗽[1-2]。
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观察目的探究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例感冒后咳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办法,两周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2周后,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痊愈+好转)19例例,总有效率达到95.00%,其中,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0.00%。
结论对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标签: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感冒后咳嗽;效果前言中医将会感冒后咳嗽纳入外感咳嗽的范畴,指的是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患者仍有咳嗽症状,且迁延不愈的情况。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咳痰液为白色粘液,且量少。
虽然感冒后咳嗽会自行缓解,但往往需要数月,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给予止嗽散合三拗汤治疗感冒后咳嗽,并收获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诊治的20例感冒后咳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感冒后咳嗽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均经胸片和血常规检查无异常情况,进行肺部体检未见阳性体征。
患者中11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3.11±3.47岁;病程20~82d,平均病程54.26±6.89d。
1.2方法給予20例患者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
方剂如下:6g蝉衣、6g甘草、lOg 炙麻黄、10g荆芥、10g北杏、10g桔梗、10g陈皮、10g紫菀、15g僵蚕、15g 百部、15g前胡、15g法夏。
加减法:偏寒痰者加用2g细辛、15g紫苏;偏肺热者加用30g鱼腥草、15g黄芩;偏阴虚者加用10g杷叶、15g玄参。
每天1剂,清水煎服至200ml,共分2次服用,共治疗2周。
1.3疗效评定标准治疗1周后,患者的咳嗽消失为痊愈;治疗2周后咳嗽基本消失,或有改善为好转;治疗2周咳嗽未见改善,或加重的为无效。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咳嗽;止嗽散;中药配方颗粒慢性顽固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痒,干咳阵作,无痰或咳甚仅有少量粘痰,咳甚时伴气急,且经久难愈,反复发作,时发时止;常因花粉、尘螨、化学刺激物、烟雾、活动、情绪刺激、闻及异味气体而使症状加重。
因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扰,所以备受呼吸科医生重视。
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医程国彭之《医学心悟》,全方由“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组成,原服用方法是以上药共为细末,每服3钱,温开水调下。
按程氏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笔者常用原方比例,选用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所产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冲服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其效尚佳。
现将点滴收获介绍如下,与同行切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慢性顽固性咳嗽属于“外感咳嗽”范畴,多由于六淫外邪侵犯肺系,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嗽。
肺为“娇脏”,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
《医学心悟》亦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能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
”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绝大多数病例多发生在季节变化、气温骤然改变的时候,如若此时患者恰逢正气不足,必正不胜邪而骤然发病,如治疗不够及时准确,则必然迁延不愈。
由此可知,本病病因为外感六淫,而病机则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2 止嗽散的加减应用止嗽散药物组成:百部20 g,白前15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陈皮12 g,桔梗20 g,炙枇杷叶30 g,僵蚕15 g,蝉蜕15 g,炙麻黄8 g,地龙15 g,甘草10 g,紫苏叶12 g。
2021年第 6卷第 4期 2021 Vol.6 No.4 大医生 中医中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99·止嗽散加减方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分析黄 蕾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300)【摘要】目的 分析止嗽散加减方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9月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2例感冒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止嗽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55%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止嗽散加减方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大幅度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止嗽散;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2665.2021.04.099.02作者简介:黄蕾,大学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日常生活中,感冒后咳嗽是一种常见病症。
其主要是由于在感冒好转后,患者的支气管黏膜受感冒影响,受到较大损伤,而恢复时间又较长,在此期间就可能会有持续两周左右的咳嗽症状出现[1-2]。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等西药进行治疗,但长时间使用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效果减退,使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同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止嗽散加减方止嗽妙方止嗽散玄易子920 >《咳嗽祖传验方》阅432转32022.12.05 广东关注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很高,发病的原因也佷多。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较大的优势,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下面就介绍一个止嗽妙方,即止嗽散。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组成。
主要功用: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主治病症:风邪犯肺。
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等。
组方分析:本方所治之证,原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而咳仍不止者。
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其邪未尽,故仍咳,此时外邪十去八九,而肺气失于宣降,治之之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散之品。
方中的紫菀、白前、百部止咳化痰,治咳嗽不分久新。
都可取效。
以桔梗、陈皮宣降肺气,止咳消痰;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二者与桔梗配合,更能清利咽喉。
诸药合用,正如程国彭云:“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运用得宜,可用于诸般咳嗽。
《医学心悟·咳嗽》条下云:“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而咳嗽者,用止嗽散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若暑气伤肺,口渴烦心溺赤者,其症最重,用止嗽散加黄连、黄芩、花粉以直折其火。
若湿气生痰,痰誕稠粘者,用止嗽散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以法其湿。
若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用用止散加瓜蒌、贝母、知母、柏子仁以润燥。
”上面这些加减方法,在临床中可加以参考。
汤剂用法用量:桔梗10克、荆芥10克、紫苑12克、白前12克、百部10克、甘草5克、陈皮6克。
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止嗽散在顽固性咳嗽治疗中的加减运用顽固性咳嗽,多见于感冒之后,以咳嗽症状重,持续时间长,治疗效果不理想为特点。
其多因外感失治、误治,从而导致风寒闭肺、痰浊阻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成,治疗宜宣散与润养并施,止嗽散为常用方剂。
标签:止嗽散;顽固性咳嗽;加减运用顽固性咳嗽是咳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咳嗽症状较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顽固难愈。
多见于感冒之后,为临床常见病,同时也是临床疑难病。
现代医学认为,此种咳嗽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作为变应原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等因素有关。
常用的镇咳药、抗组胺药等临床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1 臨床表现咳嗽持续时间半个月到2个月,甚至多达数月,多见干咳或阵发性呛咳,有的白天咳嗽症状明显,而较多病例的咳嗽则发生在夜间或清晨。
如有咯痰,多为白色粘液样痰,且难以咳出,常通过一阵剧烈咳嗽,痰出方使咳嗽暂获缓解,咳嗽常由说话、饮食及闻异味或油烟而诱发。
部份病人可伴气紧、咽干,声嘶、自汗,畏风寒等症,舌质多淡红、苔多薄白,脉多浮滑或弦紧,部分病例曾有类似咳嗽的反复发作史。
血常规检查多正常,或有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两肺听诊多无明显异常,或有呼吸音增粗;肺部X线摄片多见肺纹理略粗。
2 病因阐析顽固性咳嗽多因外感失治、误治,从而导致风寒闭肺、痰浊阻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成。
金元医家刘完素在《河间六书·咳嗽论》中言:“寒、温、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
”说明六淫之邪最易侵表犯肺,致肺气郁遏不宣,清肃之令不行而发为咳嗽。
程钟龄也特别重视风寒为患,提出“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
此皆说明风寒是外感咳嗽之中最常见的病因。
因而,外感咳嗽的治疗可用辛温宣肺、化痰宁嗽之法而数剂见安。
然而由于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致顽固缠绵者往往有之。
故临床上,经常遇到久咳患者,经多种治疗乏效,而作各种常规化验检查,以及X线检查,往往无明显异常可见,病程少则半月,多则有达数月者。
自拟加减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92例临床观察作者:邓程国叶发期邓克瑜【摘要】目的:观察加减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58例外感咳嗽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2例予中药汤剂加减止嗽散口服,对照组66例予先锋Ⅳ、酮替芬片、急支糖浆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好转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2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9.7%。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中药内服加减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咳嗽/中医药疗法;止嗽散/治疗应用;宣肺;利水渗湿外感咳嗽是感冒早期首先单独出现或伴随其他感冒症候群出现常见症状[1]。
止嗽散出自程氏《医学心悟》,是治疗外感咳嗽的著名方剂,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原方效果不尽人意。
笔者采用宣肺利水法,以自拟加减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中的风寒咳嗽、风热咳嗽9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来源于本院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
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男68例,女24例;年龄15-35岁65例,36-65岁27例;病程1-15 d,平均4 d。
对照组66例,男46例,女20例;年龄14-35岁48例,36-65岁18例;病程为1-15 d,平均4.5 d。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外感咳嗽标准拟定。
①感冒经治疗后,发热等其他症状基本消失,以咽痒、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超过1周;②首发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咽部不适;③咳嗽以遇冷、热、烟、尘、异味、空调等环境为甚;④体检咽部可或无充血,滤泡增生形成,咽侧索充血肿大;⑤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正常。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自拟加减止嗽散口服治疗。
基本方:紫菀15 g,荆芥15 g,瓜蒌皮15 g,葶苈子15 g,百部10 g,白前根20 g,芫花3 g(先煎),陈皮8 g,大枣10 g。
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止嗽散加减疗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喉源性咳嗽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45例给予止嗽散加减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率为3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减少耐药性,有推广价值。
标签:止嗽散加减;喉源性咳嗽;疗效喉源性咳嗽多由急慢性咽炎引发,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喉咙痒、咽部有异物感以及偶尔有少量痰液在咽喉部粘附的不适感,若病情严重在咳嗽后还会存在明显胸痛感。
喉源性咳嗽比较特殊,一般而言喉咙痒才会咳嗽,不痒则不会咳,同时也会由于咽部遭受烟气、特殊味道等刺激而咳嗽[1]。
当前,临床在不断探索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有效方法,西药多注重止咳,效果不明显。
本文为探讨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效果,选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喉源性咳嗽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45例给予止嗽散加减疗法。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为21至64岁,平均(43.6±3.5)岁;病程为7d至7个月,平均(121.5±19.4)d。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为22至64岁,平均(44.2±3.7)岁;病程为8d至6个月,平均(118.4±17.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