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非战公约》 2017级
- 格式:pptx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41
第8课 《非战公约》 一、鲁尔危机
曹胜强等著《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中的论述
曹胜强等著《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济南出版社2001年,第89-91页。
二、道威斯计划
方连庆《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中的论述
方连庆《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164页。
三、洛伽诺公约
刘陵、洪育沂《国际关系史简编—半个世纪世界风云》中的论述
刘陵、洪育沂《国际关系史简编—半个世纪世界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05-115页。
四、非战公约的提出
王贵正 王德仁 孙福生 张兴伯著《国际关系史:第四卷》中的论述
年,第463-468页。
五、非战公约文本
方连庆 杨淮生 王玖芳《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 1917-1945》上册中的论述
方连庆 杨淮生 王玖芳《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 1917-1945》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第234-236页。
第8课《非战公约》【课程标准】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洛伽诺公约》、《非战公约》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欧美主要国家在探索处理国际关系时的诸多新创造。
通过学习《非战公约》签署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究非战公约签署的原因,展示材料,呈现情景,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路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道威斯计划的学习,认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通过本课基础知识的掌握,认识一战后和平出现的原因和短暂性,通过对非战公约签署海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处理国与国关系时可以尝试多种手段和方法,动辄就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只会更多,对双方都是有害无益的,从而明了为了和平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非战公约教学难点: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洛伽诺公约与非战公约的关系填一填★知识体系梳理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1.鲁尔危机(1)源起:一战后,法德矛盾尖锐,①是双方较量的焦点之一。
(2)过程:1923年,法国联合②,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德国采取“③”的政策,造成了“鲁尔危机”。
(3)影响:赔款问题主导权落入到④两国手中。
2.道威斯计划(1)提出: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等人针对德国赔款问题提出。
(2)内容: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解决德国赔款问题。
(3)实质:是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⑤。
(4)影响:德国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法国削弱德国的计划受挫,美国在经济上迅速渗透进欧洲。
★要点点拨:“鲁尔危机”是德法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德法双方的危机。
它的发生不仅使德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也使法国自身因受其累难于解脱,同时也引起美英两国的不安。
二、《洛迦诺公约》1.背景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的提出,迫使法、德两国开始探索①的道路。
第8课《非战公约》(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1923年1月11日清晨,一群荷枪实弹的法国、比利时士兵出现在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街头,德国鲁尔区大量企业停工,出现了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现象,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
德国首都柏林工人罢工,政局动荡不安。
这就是“鲁尔危机”。
为什么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鲁尔工业区?鲁尔危机的爆发对德法两国和凡尔赛体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非战公约》主要内容是什么?它能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本节课我们学习《非战公约》.●教法案例1.“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三个要点:(1)一战后德国与法国的外交目标;(2)鲁尔危机及其影响;(3)道威斯计划的内容及其影响。
讲述鲁尔危机时,教师可联系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分析鲁尔危机的影响,说明赔款问题的主动权由法国手中转到英美国家手里。
道威斯计划是本目的重点,教师应讲清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集团在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由削弱德国政策变为复兴德国政策.2.“《洛迦诺公约》”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三个要点:(1)《洛迦诺公约》签署的背景;(2)《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内容;(3)《洛迦诺公约》的影响。
教师可结合教材插图和“解析与探究”栏目,重点分析《洛迦诺公约》的影响,引导学生得出:《洛迦诺公约》是继道威斯计划后,协约国集团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出的又一重大调整,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3.“《非战公约》的签订及其作用”一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几个要点:(1)《非战公约》签署的背景;(2)《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3)《非战公约》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讲述时教师可补充史料,结合教材插图重点分析其未能制止战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1.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
2。
认识《非战公约》的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1.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2.《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第8课《非战公约》-岳麓书社版选修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非战公约》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背景;2.掌握《非战公约》的意义和影响;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和平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非战公约》的起草背景、内容和影响;2.教学难点:了解《非战公约》在国际关系和和平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A. 导入新课本节课采用谈论与问题引导的方式,教师将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思考:1.你们认为什么是战争?2.你们认为如果没有战争,世界会更美好吗?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了解战争对于人类的破坏性,引导他们追求和平。
B. 学习新课1.概述《非战公约》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非战公约》的起草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
2.学习《非战公约》的内容。
教师将《非战公约》的内容以文字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公约中的内容。
3.探究《非战公约》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非战公约》对于国际关系和和平事业的影响和意义,帮助学生全面认识《非战公约》的特点和意义。
C. 活动与讨论1.阅读专业文章。
教师安排阅读专业文章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非战公约》的理解和掌握。
2.分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针对《非战公约》的内容和影响展开讨论,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D. 课堂作业1.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2.教师留下一些问题备课,让学生回去思考。
四、课堂评价和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非战公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他们了解了国际关系和和平事业中《非战公约》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和平意识。
针对本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教师将持续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