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类任务中学习策略的识别与解释

分类任务中学习策略的识别与解释

分类任务中学习策略的识别与解释
分类任务中学习策略的识别与解释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1), 41-50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2677/ap.2019.91006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lassification

Yijun Lai

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Dec. 24th, 2018; accepted: Jan. 7th, 2019; published: Jan. 14th, 2019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identifying and explaining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ceptual category learning.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combs and analyzes the mainstream research in the past

20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ceptual category learning and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

pretation of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previous models such as decision-making boundaries model, explicit reasoning model and process learning mode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IDBM model.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method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in China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of learning strategies based on perceptual category learning.

Keywords

Learning Strategy, Strategy Identification, Perceptual Category Learning, Iterative Decision-Bound Modeling

分类任务中学习策略的识别与解释

赖奕均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24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7日;发布日期:2019年1月14日

摘要

从知觉类别学习的视角对学习策略识别与解释的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回顾。从知觉类别学习和被试学

赖奕均

习策略的识别与解释视角出发,对二十多年来的主流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对决策界限模型、外显推理模型、程序性学习模型等既往模型应用的情况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手段,即迭代决策界限建模(IDBM)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索,希望能为推动我国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实验评估手段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习策略,策略识别,知觉类别学习,迭代决策界限建模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认知心理学中,识别在实验室实验中被试所用的策略对于解释行为实验的结果十分重要。而类别学

习研究作为理解人们类别学习认知加工过程和机制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知觉类别学习对于被试反应

策略的识别与解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知觉类别学习的视角出发,在对知觉类别学习进行界

定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对被试反应策略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通过对过去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研

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探索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知觉类别学习

分类行为对于正常人而言在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从分辨物品是否可食用到分辨敌人朋友,每天我

们都在做着成千上万的分类的决策。类别学习是个体通过不断的分类练习,学会类别判断的过程,即学

会如何将类别刺激进行分类的过程。在类别学习研究中,可将类别分为知觉类别和概念类别两种。其中

知觉类别是指依据事物的特性或是属性之间的共同点而形成的一种客观群体;而概念结构则是指以抽象

化的概念而形成的客观群体(Mandler, 1998)。本文主要论述的是知觉类别学习的范畴。

一直以来,研究者们都致力于解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类获得类别知识的认知过程是如何进行的(Ashby & Madox, 2005)?针对这一研究主题,发展出很多不同的理论解释。这些理论可以分为单系统理论和多系统理论。单系统理论认为整个类别学习系统是合作的关系,并且所有的类别学习由同一个系统来支配。首先简略阐述一下单系统理论的理论历程。

2.1. 早期知觉类别学习的相关理论

概念学习最早用来解释类别学习,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使用概念的内涵外延作为标准来进行判断的,

这需要人们对于某种类别具有非常具体全面而又细致的认识。掌握某种类别要求能够准确地把我目标类

别的全部特性,并且熟练地做出判断,显然这样的学习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则总结能力。然而

这种理论并不能解释在日常的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实际上会有人虽然不知道所有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但

依然能对相关的类别做出清晰的判断。

之后出现了以类别标签和空间区域形成链接的认知过程为基础的决策界限理论(Boundary model)。该

理论认为类别学习其实就是学习刺激的反应空间。决策界限理论是基于信号检测论而逐渐发展成为的一

个新理论,其认为当个体在接触一个新刺激时,需要其所反映的知觉区域,然后再将其划分入该区域内

的类别中。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决策界限。

赖奕均

后来出现了以相似性为基础解释类别学习的理论,最典型的有两种——原型理论和样例理论。原型理论(Prototype model)是一种表征、属性的综合化概念,是一种分级归类的模式。此理论认为类别学习其实是学习类别的原型。在这种理论下,假若事物与哪一个类别原型之间的相似性最为接近,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立即归入该类别。例如,我们一提到鸟,可能就会更多的想起麻雀,而非鹌鹑,这就是原型理论的效应。样例理论(Exemplar model)则假设个体的潜意识里存在诸多的样例,且这些样例各具特征。当需要外部的刺激来对样例进行划分类别时,我们就应该先提取出所有的样例,将各种样例的表征作为原型。在实际识别的过程中,将刺激与自身所划分的类别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确定刺激的类别。这种理论可以有效的论证出原型理论中所无法论证的现象。Love和Medin (1998)提出了一种用来分析个体样例类别的模型——SUSTAIN模型(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Stratified Adaptive Incremental Network)。该模型认为,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假设出一种简单的结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模拟出一种复杂性的解决方法,以此来论证该类别是否能够被论证。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群集必然会来表征这个复杂的事件,也就是对这一复杂事件进行解释,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类型或是规则。该模型在运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不会受到学习目标或是其他任务的影响,其会专注于推理学习、监督学习以及学习环境等等。

2.2. 知觉类别学习的多重系统理论

1998年,Ashby和Turken在研究中假设类别学习是由至少两个分离的系统进行主导的,并且依赖于两个平行且功能上相互独立的神经环路传导:一个是在意识控制下的基于外显推理的言语分类系统,另一个则是内隐的基于程序学习的非言语分类系统。在类别学习的过程中,这两个系统存在着竞争的关系(competition between verbal and implicit systems)。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类别学习的多重系统理论(COVIS)。

此理论从提出开始就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并在类别学习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其成功预测了许多两种系统在实验中的分离现象。所谓分离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情况下,某些实验条件只单独影响其中的一种类别结构,而对于另外一种类别结构并没有影响,比如反馈的性质和时机(Smith等人,2014)、按键位置的变化(Natal, McLaren, & Livesey, 2013)、任务学习阶段的难度(Spiering & Ashby, 2008)等。这些分离现象在大量的研究中都依赖于基于规则(rule-based)和信息整合(information-integration)分类任务的研究范式才得以证实。该范式包含两种类别结构(category structures):基于规则的类别结构和信息整合的类别结构。在基于规则的类别结构中,理想化的分类规则可以使用语言进行描述,而学习的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功能与行为的影响。这种类别结构的实验材料选择性较为宽泛。Konishi和Miyashita等人(1999)使用WCST来对额叶后脑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帕金森症主要是因为大脑中的多巴胺含量急剧下降所促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中的黑质腹区则会被完全覆盖,进而导致帕金森患者的多巴胺水平不断下降,这对于区域涉及的学习会造成巨大的影响。Ashby、Ell和Waldron (2003)在经过长期研究分析后发现,帕金森症患者在类别学习的过程中,其规则并非是固定的,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反映出患者的脑部对于规则任务的影响还是比较显著的;而信息整合是指在类别结构中,理想化的类型划分应该是在两个或是多个纬度之间的整合完成以后的结果,且这种整合的结果是无法使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而结合现有的参考文献来看,其认为信息的整合应该是与大脑的反应有紧密关联性的,其需要个体的反馈信息来强化对自身的刺激。Seger、Miller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使用fMRI技术进行研究,其二人发现在进行信息整合时,个体的纹状体与枕叶会被激活。这一系列的研究结论都有效地反应出信息整合的类别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纹状体结构。以经典的二维光栅图实验材料为例,下图展示了基于规则的类别结构与信息整合的类别结构的区别。在图1(A)中基于规则的类别结构的规则能够清晰地口头表达出来:“光栅频率小于300的分为A类,大于300的分为B类”。此类结构的学习过程首先需要在语言系统内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规则,这种规则应该是与个人的存储记忆相关联的;其次,显示出反馈信息,假若反馈信息与之前的规

赖奕均

则并不相同,那么这就说明其与预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在规则形成以后,进行循环就能够得到最终的结果。而在图1(B)中所示的信息整合类别结构的规则需要整合光栅图的两个维度——频率和方向,且其难以明确地口述出来。所以,信息整合的类别学习是通过一种内隐状态的非语言性系统主导的,个体在无意识下进行判断,需要大量练习以形成刺激–反应联结(Filoteo & Maddox, 2014)。

Figure 1. Examples of rule-based (A)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B) stimuli and category structures

图1. 基于规则(A)和信息整合(B)类别结构示意图

类别学习在实验中,由于学习内容与方式,刺激材料的维度数量和类别数量,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个体特征,认知资源,情绪状态等不同,对被试实验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而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层面上,也不能忽视识别被试分类策略的方法和技术给实验结论带来的影响。

3. 知觉类别学习的学习策略

人类的类别学习主要有两种策略——规则策略和相似性策略。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倾向性地使用某一种策略。在上文中所提到的早期类别学习理论大体上属于基于单系统模型的类别理论,其中原型理论和样例理论其实都是一种基于相似性的理论,是通过与原型或样例进行相似程度的比较来进行分类的,在进行类别学习时认为个体使用的是相似性策略。而在多重系统理论中,假设在基于规则的类别学习中个体在使用规则策略的情况下能达到最佳分类效果;类似的,在信息整合的类别学习中使用相似性策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近年来有许多文章致力于研究这两种类别结构策略上的特点。Smith等人通过二维光栅图研究了人类和恒河猴的显性及内隐学习的区别(Smith等人,2010)。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和恒河猴的基于规则的类别学习成绩更好,说明了恒河猴与人类也许具有类似的外显学习能力。这一结果也表明人类的这种学习能力较为原始,其所主导的大脑皮层也较为基础。此外,Couchman等人的研究表明,人类与恒河猴相比,更倾向于规则策略,而恒河猴更倾向于相似性策略(Couchman, Coutinho, & Smith, 2010)。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人类能够针对任务选择相适应的分类策略,这一点是恒河猴不能做到的。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人类和高级灵长类动物都有分类策略的倾向性,而人类能够根据不同情境的变化完善其策略。

在多重系统理论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在学习过程中,被试存在着优先使用规则策略的倾向性。

特别是在基于信息整合类别结构的分类任务中,在学习开始无法确定分类信息的时候,被试倾向于通过刺激的特征进行分类(即规则策略),因为这种策略有更好的前后内部一致性(Griffiths, Hayes, & Newell,

2012)。直到被试发现当前的反应策略并不能有效提高分类正确率时,才会慢慢改变策略来适应当前的任

务。换句话说,在之前没有分类学习的类似训练的情况下,当被试接触到新颖刺激时并不会一开始就使

赖奕均

用相似性策略。

根据上文所述,分类任务中研究者能够根据分类的正确率及反应时来粗略地确定被试所使用的策略,却并不能确定被试在学习过程中的策略变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实验过程中对被试所用策略的识别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4. 识别知觉类别学习学习策略的方法与技术

最早对被试策略进行识别研究的学者Logan (1988)研究认为:识别被试在实验室实验中使用的策略对于解释行为实验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被试在算术技巧的实验中,通过使用算法或记忆检索来添加数字。如果不能确定使用哪种策略,就很难解释反应时间和分类正确率等因变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应用于识别被试策略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随机技术模型的应用

Ashby和Gott (1988)则首次提出了“随机化技术”来检测反应策略中变化的存在,以便解决感知分类问题。Ashby和Gott认为:在基本分类实验中,被试在每个实验中接受某类刺激,并通过按下反应键(与A类反应相关联的键或与B类反应相关联的键)将这些刺激中的反应关联到每一个类别。指示反应的正确性的反馈通常(但不总是)在每个反应之后呈现。随机化技术可以用来识别在任意数量的知觉维度上变化的刺激所使用的反应策略,但是大多数应用只适用于二维变化的刺激。

4.2. 决策界限模型(DBM)的应用

一般识别理论(GRT)经常应用于识别实验,其中刺激都是高度可混淆的。在这种情况下,常常由于知觉混乱而产生错误。因此,GRT模型通常将许多参数分配给感知分布。例如,允许每个知觉空间的分布方式是自由参数,并且允许与不同刺激相关联的知觉空间都具有不同的方差和协方差(Ashby & Soto, 2015)。在类别学习实验中,如图2所示,知觉混乱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多数的错误并不是由这样的混乱造成的,而是由于错误选择了次优的决策策略。为解决这个问题,决策界限模型(DBM)相对于GRT 的最通用版本使用了高度简化的知觉反应。

图2. 两个被试的决策空间

赖奕均

DBM是GRT的一个特例(Ashby & Soto, 2015; Ashby & Townsend, 1986),同时可以认为其是多维化的信号检测理论。与GRT一样,DBM假设刺激和感知系统都是杂乱的。因此,每次呈现刺激时,它都会产生一个新的、独特的感知,即使这个刺激之前已经遇到过。每个感知由多维感知空间中的一个点(每个刺激维度的一个维度)表示,并且所有可能的感知集合由多变量概率分布表示。GRT和DBM假设被试的决策过程将知觉空间划分为反应区域。在每一次实验中,决策过程都记录感知者所在的区域,然后发出相关的反应。

传统的决策界限建模(Ashby, 1992; Maddox & Ashby, 1993)将一些统计模型和决策空间中的数据进行拟合,试图确定被试使用的决策策略的类型。DBM假设被试将知觉空间划分为几个反应区域。在每一次实验中,被试确定该知觉所在的区域,然后发出相关的反应。三种不同的模型通常适合每个被试的反应——假设被试在每次实验中可以有如下三种模型:随机猜测的模型、假设外显推理策略的模型和假设程序性策略的模型。这些模型都没有详细的过程假设。在某种意义上,许多不同的被试反应过程都能与每个模型兼容。例如,如果程序性模型比外显推理模型拟合得好得多,那么就可以确信被试没有使用简单的外显规则。

在过去的25年中,DBM已经被数百篇文章用来识别知觉分类实验中被试的反应策略。它比最好的样例模型(Ashby & Lee, 1991; Maddox & Ashby, 1993; Maddox等人,2002)提供更好的分类数据拟合度,并且成功地通过策略使用(即外显规则与程序性)来分类被试。即使如此,DBM仍有严重限制,即:它假定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从始至终都使用着同一种反应策略。当然,研究者们期望被试的决策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改变,并且许多研究已经记录了这种变化(Haider & Frensch, 1996; Kalish等人,2005;Logan, 1988)。

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被试改变他们的反应策略时,应满足两个条件:1) 已经发生了足够数量的错误;2) 被试知道备选策略。由于这些条件在分类实验中经常得到满足,因此策略的改变是时有发生的,而且很难检测。

4.3. 外显推理模型的应用

外显推理模型假设被试使用了一个易于描述的明确规则(Ashby, 1998)。这意味着该类中的所有模型仅包括垂直于一个或多个刺激维度的决策边界。该类中使用最广泛的模型假设被试在单一维度上设置了决策标准。例如,被试可以基于以下规则做出分类决策:“如果光栅窄则反应A;如果光栅宽则反应B。”

这些一维分类模型有两个自由参数——决策规则及感知噪声方差。例如,图2b显示了一个被试的反应假设,即该被试最适合这个类型的DBM。

更复杂的外显推理模型假定了二维规则,如逻辑连接(例如,“如果条窄且条方向陡,则反应A;否则反应B”)或一维分离(例如,“如果光栅是中等宽度,则反应A;如果光栅太窄或太宽,则选择B”)。

这两个更复杂的模型示例都具有三个自由参数:每个决策规则一个,以及常见的感知噪声方差。

4.4. 程序性学习模型的应用

程序性学习模型假设在做出决策之前,被试会将来自所有相关被集成维度的感知信息进行整合。这与外显推理模型形成鲜明对比,外显推理模型假设被试对每个相关的刺激维度进行分类决策,然后在需要多于一个标准的情况下组合这些决策。程序性学习模型中的信息整合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最常见的情况为线性整合,并由此产生的模型被称为一般线性分类器(general linear classifier, GLC)。GLC假定被试使用线性决策界限划分刺激空间。边界的一侧与“类别A”反应相关联,而另一侧与“类别B”

反应相关联。而GLC具有三个参数:线性决策界限的斜率和截距,以及感知噪声方差。图2a中所示的决策空间中被试的反应最适合于GLC。

赖奕均

应该注意的是,对角线界限鼓励被试使用程序性反应策略,因为它们是不明确的口头规则。例如,“如果光栅密度低并角度陡峭,应答A”是描述对角线界限的口头规则,但是这个规则的可行性很低,因为光栅密度和斜率是不同的计量单位。

4.5. 猜想模型的应用

猜想模型假设被试猜想在每次实验中都是随机的。此模型假定被试对每个刺激做出反应“A”的概率(因此也假定反应“B”的概率)是相同的。因此,感知噪声不能改变这些预测的概率,在猜想模型中没有必要考虑感知噪声。因此,猜想模型不包括噪声方差参数。有两种常见的猜想模型,一个版本假设以相等的概率选择每个反应,该模型没有自由参数。第二个模型假设被试用概率p猜想反应“A”,用概率p猜想反应“B”,其中p是自由参数。

上述识别被试分类策略的方法和技术,都曾为心理学知觉类别学习和被试反应的解释做出过贡献。尤其在决策界限模型的常规应用中,基本每个模型都适合于每个被试的反应。每个被试的数据通常被分成至少50个试次,但是更多情况下,都是分为100个或更多试次。研究将模型拟合到单个试次中,模型参数使用最大似然估计(Ashby, 1992),最佳拟合模型通常通过贝叶斯信息准则(BIC)选择:

()()

BIC R Ln n2Ln L

=××× (1) 其中N是试次量大小,r是模型中自由参数的数量,L是给定模型的数据的可能性(Hélie, 2006)。BIC统计量惩罚不适合的模型和额外的自由参数。为了在一组竞争者中找到最佳模型,只需为每个模型计算BIC 值,然后选择具有最小BIC的模型。需要注意的是,模型只使用BIC惩罚模型的额外自由参数,并不假设真实模型是拟合模型之一,因此研究不尝试使用BIC分数来估计模型概率或似然性(Neapolitan, 2004)。

尽管决策界限模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在识别被试反应策略中被频繁应用,但DBM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前所述,DBM方法的一个固有限制是其假设被试在每次实验中使用相同的决策策略。在正确率达到渐近线之后,这个假设对实验中的后半段是最有意义的。然而,对于实验最早的阶段来说,这种假设几乎总是错误的。为了最小化策略切换可能产生的问题,将模型与早期阶段中收集的数据相匹配的DBM应用程序通常将试次大小减少到50次左右。但即使使用这种方法也会失败,除非被试恰巧只在51和101的实验中切换策略。否则,假设第一组实验中的反应将由多个不同的决策策略生成,结果所有决策绑定模型将提供对数据的不良拟合。因此,如何构建一种新的拟合方法,以解决DBM这些局限性,让被试在不同区块下都能实现拟合,提升实验准确性,成为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

5. 迭代决策界限建模技术

针对上述DBM模型存在的问题,研究学者提出了新技术的识别目标,即:1) 被试使用的所有反应策略,2) 反应策略的变化,3) 每个变化发生的实验次数,并据此构建了一种新的建模过程,称为迭代决策界限建模(iterative decision-bound modeling, IDBM),它以逐次迭代的方式对DBM进行改进。研究学者使用基准模拟数据引入并验证IDBM,探讨了不同类别的重叠对知觉分类中的反应策略的影响。

5.1. IDBM的原理

Hélie et al. (2016)开发了基于迭代的决策界限建模法(IDBM)。IDBM可以说是DBM的升级,它试图识别每个被试的每一个策略变化。最终产生的结果是被试使用的所有策略的列表、每个策略使用的试次编号以及每一个策略转移发生时的确切试次位置——这些额外的信息,是DBM所不能提供的。IDBM可以提供对类别学习中个体差异的更好理解,并允许对类别学习理论和模型进行更复杂的测试。例如,COVIS(Ashby, 1998)预测,被试在类别学习早期偏向于使用简单规则,并且只有在他们放弃了外显的策

赖奕均

略之后,他们才会考虑程序性策略,甚至在程序性策略表现最佳的信息整合任务中也是如此。然而,由于缺乏一种能够在早期学习中观察策略转变的有效方法,COVIS的强预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未被完全开发出来。

IDBM基于DBM之上,将DBM定义为基本模型,对于二维变化的刺激,设立了四个基本模型:1) 猜想;2) 基于X维刺激值的一维规则模型(1DX);3) 基于Y维度上刺激值(1DY)的一维规则模型;4) 一般线性分类器(GLC)。IDBM假设在实验期间,每个被试在基本模型之间进行了一些未知(尽管相当少)次数的切换。策略切换的次数和这些切换发生时的试次位置都是未知的。对于整个数据集,这将产生大量可能的基本模型组合。IDBM使用一种迭代的方法来对所有这些进行排序,并找到一种组合来提供每个被试反应的最佳说明。

在信息整合类别学习任务中,类别的重叠增加了放弃外显规则的被试的比例,并且减少了为了程序策略而放弃规则所需的训练实验次数。IDBM通过被试使用的所有反应策略、反应策略的变化、每个变化发生的实验次数等方面对被试反应策略进行识别,将决策界限模型与感知分类实验中单个被试产生的逐次实验反应进行拟合。仿真结果表明,IDBM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检测和识别策略切换,并能够准确地估计在低到中等噪声条件下策略切换的实验次数。

5.2. IDBM方法的讨论

不同于传统的DBM,IDBM并不假定被试使用相同的决策策略,对每一个实验,不需要数据被任意分块再进行模型拟合。IDBM通过验证其在噪声模拟数据中识别反应策略的能力,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基准仿真结果表明IDBM能够检测和识别策略的切换。在高噪声条件下的策略变化更难以检测,但检测时这些变化通常被正确识别。重要的是,IDBM很少产生虚假警报。当数据太嘈杂时,通常错过的是策略切换而不是错误检测。基准测试仿真还表明,IDBM比经典DBM的拟合优势随着数据中噪声的降低而增加。

IDBM又重新分析了Ell和Ashby (2006)关于类别重叠如何影响策略选择的实验研究数据。IDBM的结果表明,与一维规则相比,提高程序性策略的准确性优势不仅增加了被试放弃规则的比例,而且减少了为了放弃规则而支持程序性规则所需的训练实验次数。这一结果与以前的研究(Spiering & Ashby, 2008)一致。分析进一步表明,当基于规则的策略和程序性策略都产生低的分类准确率时,被试往往会灰心丧气,或者猜测,或者在许多反应策略之间摇摆,而从未确定一个稳定的策略。这些结论与先前关于策略切换的研究(Kalish et al., 2005)是一致的,这些结果没有出现在Ell和Ashby (2006)的原始文章中,因为早期使用的方法不允许调查这种详细的假设。

5.3. IDBM方法的一般局限性

IDBM不限于随机化实验,而是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分类实验。进一步说,运用过DBM的研究都可以使用IDBM进行再次分析。而且,迭代算法可以与任何可以使用最大似然和BIC拟合优度统计进行拟合的模型一起使用。例如Donkin et al. (2015)发现,在使用DBM时添加更多模型可以改变结果的解释,得出的结论取决于哪些模型属于基本模型集合,并且一些其他未测试的模型可能比任何基本模型更适合。

因此,IDBM确定的策略在测试的替代方案中是最好的。

IDBM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没有解决策略中参数的小改进或调优的可能性。对于IDBM,应用策略方式上的小变化(例如,规则标准的小变化)可能无法检测到,而较大的变化将作为策略的变化而检测到。

尽管这些小调整未能让IDBM检测到,但其实实在在在模型中对结果产生了影响。这种简化是IDBM关注策略切换的结果,策略调整却不在所提出的方法范围之内。因此,基于这个局限性,IDBM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致力于同时解决策略中的连续学习和策略中的突然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赖奕均

与所有迭代拟合过程一样,IDBM可能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风险中。因此,在任何给定的迭代中,所选择的切换模型并不包含在切换模型集合中的真实最佳拟合模型设定。然而,IDBM的迭代性质可能有助于避免这种陷阱,因为对于许多连续的迭代,在识别切换之前需要一致地选择相同的切换模型。因为拟合过程的起点是不同的,所以对于连续几个实验,IDBM不太可能系统地落在相同的局部最小值中。因此,虽然不消除局部极小值的风险,但在使用IDBM时不太可能成为严重的问题。

6. 小结

从知觉类别学习的视角对被试反应策略的识别与解释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回顾。通过研究成果的回顾,推导出识别被试反应策略方法和技术的进步。并通过对决策界限模型、外显推理模型、过程学习模型等既往模型应用的情况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对IDBM模型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索。

IDBM相对于传统模型,在解决策略转换的频率方面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包括COVIS和ATIUM (Erickson & Kruschke, 1998)在内的所有当前多系统分类学习模型都只能预测逐次切换。面对实验切换的情况,IDBM存在低估切换频率的风险。这是因为IDBM在识别策略切换方面是保守的。即便如此,IDBM 也能够回答切换频率的问题。此外,IDBM还可以用来比较内部切换与系统切换之间的频率。例如,被试在两种外显策略(例如,从1DX到1DY)之间切换比从外显策略切换到程序性策略(例如,从1DX切换到GLC)是否更常见的问题。如果一维规则和过程对偶策略由不同的神经系统介导,那么两个神经系统之间的切换应该不同于两个策略之间的切换,这两个策略都由相同的神经系统介导。传统的模型由于没有识别策略切换的方法,所以无法研究这些问题。如今学者们开发了IDBM来填补这个空白,尽管IDBM 在探索类别重叠对策略选择的影响方面具有明显的拟合优势,但IDBM仍有许多需要探索和完善的方面。但总的来说,研究方法的进步,使得识别策略切换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希望IDBM的发展能开辟心理学上一个识别与解释被试分类的新时代。

基金项目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201421342)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Ashby, F. G. (1992b). Multivaria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In F. Ashby (Ed.), Multidimensional Models of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Ashby, F. G., & Gott, R. E.(1988). Decision Rules in the Percep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Stimuli.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4, 33-53.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37/0278-7393.14.1.33 Ashby, F. G., & Maddox, W. T. (2005). Human Category Learn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6, 149-178.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146/annurev.psych.56.091103.070217

Ashby, F. G., & Soto, F. A. (2015). Multidimensional Signal Detection Theory. In J. Busemeyer, J. Townsend, Z. Wang, & A. Eidels (Eds.), Oxford Handbook of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shby, F. G., Alfonso-Reese, L. A., Turken, A. U., & Waldron, E. M. (1998). A Neuropsychological Theory of Multiple Systems in Category Learn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105, 442-481.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37/0033-295X.105.3.442 Ashby, F. G., Ell, S. W., & Waldron, E. M. (2003). Procedural Learning in Perceptual Categorization. Mem Cognit, 31, 1114-112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3758/BF03196132

Ashby, F.G., & Lee, W.W. (1991). Predicting Similarity and Categorization from Identific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0, 150-17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37/0096-3445.120.2.150

Ashby, F.G., & Townsend, J.T. (1986). Varieties of Perceptual Independ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154-179.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37/0033-295X.93.2.154

Couchman, J. J., Coutinho, M. V. C., & Smith, J. D. (2010). Rules and Resemblance: Their Changing Balance in the Cate-gory Learning of Humans (Homo Sapiens) and Monkeys (Macacamulatt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36, 172-183.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37/a0016748

赖奕均

Donkin, C. et al. (2015). Identifying Strategy Use in Category Learning Tasks: A Case for More Diagnostic Data and Mode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41, 933-948.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37/xlm0000083

Ell, S. W., & Ashby, F. G. (2006). The Effects of Category Overlap on Information-Integration and Rule-Based Category Learning.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68, 1013-1026.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3758/BF03193362

Erickson, M. A., & Kruschke, J. K. (1998). Rules and Exemplars in Category Lear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7, 107-140.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37/0096-3445.127.2.107

Filoteo, J. V., & Maddox, W. T. (2014). Procedural-Based Category Learning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mpact of Category Number and Category Continuity. Frontiers in Systems Neuroscience, 8, Article 14.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3389/fnsys.2014.00014

Griffiths, O., Hayes, B. K., & Newell, B. R. (2012). Feature-Based versus Category-Based Induction with Uncertain Catego-r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38, 576.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37/a0026038

Haider, H., & Frensch, P. A. (1996).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Reduction in Skill Acquisi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30, 304-337.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06/cogp.1996.0009

Hélie, S.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Model Selection. Tutorials in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Psychology, 2, 1-10.

Hélie, S., Turner, B. O., Crossley, M. J., Ell, S. W., & Ashby, F. G. (2016). Trial-by-Trial Identification of Categorization Strategy Using Iterative Decision Boundmodeling.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49, 1146-1162.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3758/s13428-016-0774-5

Kalish, M. L., Lewandowsky, S., & Davies, M. (2005). Error Driven Knowledge Restructuring in Categoriz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1, 846-861.

Konishi, S. et al. (1999). Common Inhibitory Mechanism in Human Inferior Prefrontal Cortex Revealed by Event-Related Functional MRI. Brain, 122, 981-991.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93/brain/122.5.981

Logan, G. D. (1988). Toward an Instance Theory of Automatiz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5, 492-527.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037/0033-295X.95.4.492

Love, B. C., & Medin, D. L. (1998). SUSTAIN: A Model of Human Category Learning. In C. Rich, & J. Mostow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p. 671-676).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addox, W. T., & Ashby, F. G. (1993). Comparing Decision Bound and Exemplar Models of Categorization.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53, 49-70.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3758/BF03211715

Maddox, W. T., Ashby, F. G., & Waldron, E. M. (2002). Multiple Attention Systems in Perceptual Categorization. Memory and Cognition, 30, 325-339.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3758/BF03194934

Natal, S. D. C., Mclaren, I. P. L., & Livesey, E. J. (2013). Generalization of Feature- and Rule-Based Learning in the Cate-gorization of Dimensional Stimuli: Evidence for Dual Processes under Cognitive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39, 140-151.

Neapolitan, R. (2004). Learning Bayesian Network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mith, J. D., Beran, M. J., Crossley, M. J., Boomer, J., & Ashby, F. G. (2010). Implicit and Explicit Category Learning by Macaques (Macacamulatta) and Humans (Homo Sapie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36, 54-65.

Spiering, B. J., & Ashby, F. G. (2008). Initial Training with Difficult Items Facilitates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But Not Rule-Based Category Learn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 1169-1177.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10.1111/j.1467-9280.2008.02219.x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7273,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doczj.com/doc/7a16229350.html,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鱼类学形态习题部分

鱼类学形态习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 01.侧线鳞 02.拟态 03.膜骨 04.软骨化骨 05.幼鱼 06.口腔瓣鳃盖瓣 07.红腺 08.头肾 09.陷器 10.颊部 11.喷水孔 12.鳍 13.鳍褶 14.软条 15.鳞棘基板 16.生骨区 17.咽颅 18.幽门盲囊 19.板鳃类与真骨鱼类 20.背中沟 21.漏半 22.吸盐细胞 23.脑垂体 24.鱼类形态学 25.奇鳍与偶鳍 26.咽上器官 27.循环系统 28.血清 29.性逆转 30.卵生 31.韦伯氏器 32.咽骨 33.鱼类学 34.尾柄 35.颐部 36.腹棱 37.硬刺 38.软鳍鱼类39.环片 40.角质鳍条 41.棱鳞 42.侧线鳞 43.栉鳞 44.珠星 45.鳞焦 46.外骨骼与内骨骼47.脊柱与脊椎 48.红肌与白肌 49.消化与吸收 50.口腔齿与咽喉齿51.呼吸瓣 52.鳃栅 53.喉鳔类与闭鳔类 54.鳃片与鳃小片55.鳃间隔 56.半鳃与全鳃 57.动脉球与动脉园锥 58.动脉与静脉 59.肾单位 60.裸卵巢与被卵巢 61.主性征与副性征 62.婚配色 63.背根与腹根 64.内分泌腺 二、填空题 01.软骨纲可分为____和____2个亚纲. 02.圆口类的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为_____. 03.鱼类的体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团头鲂属于_____. 04.鱼头部的主要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 05.鳍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 06.鲤的鳍式为D.3-15-22即表示_________. 07.鱼类的表皮为多层的____可分为____和_____两部分. 08.鱼类的鳞片可划分为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其中_____和牙齿是同源结构. 09.鱼类的颜色主要来自____,包括____和_____三种. 10.鱼类的发光器由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11.硬骨鱼类的脑颅按各部分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四个区域. 12.鱼类的脊柱骨按着生部位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两类. 13.硬骨鱼类鲤形目第一至第三柱体的两侧有4对外骨,由前向后依次为____,____,_____,及____. 14.鱼类的肋骨是____,可分为____和____两类. 15.尾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16.肌肉的基本单位_____,一般都成长方形,又称为_____. 17.鱼类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组成. 18.咽齿是着生在____上的牙齿. 19.鲤科鱼类咽齿的_____,______,_____该鱼类的重要分类依据. 20.食道由三层组织构成,由内到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21.胃位于食道的____,硬骨鱼类的胃在外形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肠的长度及盘曲程度因种类及食性而异,一般肉食性鱼类肠管较____,植食性鱼类的肠较____,杂食性鱼类的肠则_. 23.一般鱼类都有____对全鳃.每一鳃弓的两个鳃片中间被一个____分开. 24.一般认为伪鳃与_____是同源的,其功能认为与_____的排泄有关. 25.鳔的后背方面军有一较薄的_____,它是_____区. 26.血球由_____,_____,_____组成. 27.板鳃鱼类的淋巴系统只有_____,没有_____和_____. 28.肾脏是鱼类主要的_____,它起源于中胚层的_____.

认知策略

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认知策略 【概念】是指个体用于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是个体利用概念、规则对内办事的能力。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有效认知策略的特征】 一、掌握具体的策略。 二、理解这些策略的用途、重要性和局限性。 三、开发一些有效运用、监控、维持和概括所习得策略的自我调节技能。 【类型】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二、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联系越多,能回忆出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即提取的线索就越多。精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文学习,精细加工策略有说出大意、总结、建立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解释、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等。 三、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学生不能使用有效认知策略的原因】1 一、对有效的学习策略不理解或产生误解。 二、学生所持有的学习观使他们低估或错误的解释学习任务。 三、缺乏与认知策略相应的知识基础。 四、所接受的学习任务不利于运用复杂的认知策略。 五、学习目标与有效的学习不一致。 六、认为认知学习策略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掌握和发挥其作用。 七、对自己的学业学习具有低自我效能感。 【认知策略习得过程】 第一阶段:指导认知策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包括哪些具体的操作步骤。 第二阶段:结合该认知策略适用的情境,对如何运用这一策略进行练习,逐步达到能够熟练甚至达到自动执行认知策略的操作程序。 第三阶段:清晰地把握策略使用的条件,知道何时、在什么地方使用这一策略,并主动运用和监控这一策略的使用。 【有效认知策略习得的条件】 一、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 二、良好的效能感 三、明确策略的价值和适用的条件 四、变式练习 五、自我监控和评价 六、训练中有一套外显的操作技术。 1自主学习第219页

数学知识的分类及其教学策略-

数学知识的分类及其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要求的背景下,为了能够使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合理分类,进而采用适合的、有效的、科学的教学策略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通过此种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更具体、详细地进行知识的教授,促使学生数学知识水平不断提高[1]。 所以,合理进行初中数学知识分类并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一、数学知识的分类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的目的是说明“是什么”,这种知识被称为陈述性知识;而告诉你怎么做的知识,是程序性知识。在我们当前的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分类中,据此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是非常适合的,即可以将数学知识的主观表征呈现出来,也可以将表现形态呈现出来。 因此,初中数学知识可以分为:数学程序性知识及数学陈述性知识。 (一)数学xx性知识 初中数学陈述性知识的核心主要为概念,如概念的表示方法、概念的判断、概念的性质、概念的应用等。对初中数学概念进行不同侧面的说明、分析和讨论,可以支撑其初中数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这一系列初中数学概念的说明、分析及讨论,可以使初中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为解决数学难题做好铺垫。 (二)数学程序性知识 初中数学程序性知识的核心为概念与规则,重点说明的是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利用概念与规则正确解题。我们所说的数学规则,比如法则、公式、公理等,通常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通常,初中数学典型习题都隐含数学规则,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将数学习题中所涉及的数学规则串联起来,灵活运用,如此有效解决数学习题。而将概念与规则有效结合,可以在解

学科分类与代码 - 西北大学

学科分类代码表 (人文社科类) (GB/T13745—92)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1、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其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 2、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代码结构为X X X〃XX XX,例如570〃2520,其中570为一级学科,25为二级学科,20为三级学科。 3、本标准共设58个一级学科,分别选用“XX学”、“XX科学”、“XX科学技术”、“XX工程”、“XX工程技术科学”五种名称。排列顺序是: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80;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 4、本标准对某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及某些特殊学科的处理方法: (1)分类表中的“信息科学”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其性质与数学类似,排列在数学之后,考虑其发展前景,设为一级学科。“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都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很难分开,故暂列在一类。 (2)“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属综合学科,本学科列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3)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心理学”列入“生物学”下二级学科。“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入“地球科学”,属特例。 (4)“印刷、复印技术”入“460〃55专用机械工程”下,为三级学科,属特例。 (5)“仪器仪表技术”入“机械工程”学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学中的“仪器仪表技术”学科集中列在“仪器仪表技术”下;专用的分别入其有关学科。

教学策略分类

教学策略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教学策略不是具体的方法规定,而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情境,合理和优化地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包括如何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手段,如何确定师生的行为程序等。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分类(当代教育学笔记- 袁振国:根据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顾泠沅分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综合型) 1.内容型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策略。以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为核心,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别,即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2.形式型策略 这种策略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和小组教学形式三种教学形式中,集体教学仍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改进集体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很多,如实施小班制、按程度分班、班内分组、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掌握学习教学等。 3.方法型策略 这种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强调要注重科学的分类法,确定教学方法的分类体系。 4.综合型策略这种教学策略是从教学的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地展开的教学策略。是内容、形式、方法三种类型的综合,更多地以教学经验为基础。 5.先行组织者策略 这种策略是建立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策略。其教学程序是: 1)准备预备性材料; 2)设想学习进程; 3)显现预备性材料和新材料; 4)从预备性材料中抽象出新信息; 5)运用活动强化

其特点是教学时并不立即原封不动地呈示教材,而是呈示具有“组织”作用的相关材料,也就是说,它指向的并非是教材的“实体”,而是一种“关系”。这一概念是奥苏贝尔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三种“组织者”:陈述性、比较性、具体模型组织者。 6.概念形成策略这种策略是建立在布鲁纳等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的策略。包括选择性策略和接受性策略两种。教学程序是:1 )呈现实例;2 )确认概念;3 )强化练习;4 )发展思维技巧。 7.认知发展策略 这是建立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的策略。这种策略运用的基本原则是: 1)儿童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2)教学活动以儿童为中心; 3)实施个别化教学; 4)社会交往起重要作用。教师以开发者、诊断者、认知冲突的创设者和促进者、社会交往的推动者等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8.自我管理策略 这种策略教给学生改变行为方式的方法。教学程序为: 1)教给学生行为的原则和技巧; 2)教给学生自我估计的步骤; 3)制订自我管理、自我决断、自我指导的计划; 4)避免不良的随机行为。方法包括示范、督促、强化和指导。 9.行为练习策略 这种策略又称为“直接教学”。主要特征是建立一系列模式化的教师行为。教学程序是:1 )

学习策略

姓名:孙春妮1125011028 英教十班Oct.31.2012 语言学习策略的自我分析 一、英语学习策略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学习策略,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至今仍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根据已有文献可分为四种:1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学习规划系统。如,Duffy(1982)①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2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如,Mayor(1988)②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包括记忆术、做笔记、在书上评注、划线等学习活动。”3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程序和步骤。如,Rigney(1978)③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得、保持与提取知识和作业的各种操作的程序”;Jones(1985)④等认为,“学习策略是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和思维步骤”。4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如Nisbet(1986)⑤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的选择、协调和运用技能的执行过程”;Dansereau (1985)⑥认为,“学习策略是促进知识的获得和储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过程和步骤”。 综合国内外的不同观点,我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获取、整合知识以及分析、调控、运用知识的方法,手段的有机结合。 二、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麦基奇的分类 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识策略,元认识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认识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识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二、丹瑟洛的分类 丹瑟洛及其同事提出了MURDER学习策略。其中,M代表情绪的调整和持,U代表理解,R代表回忆,D代表消化和细述,E代表扩展,R代表复习和检查。这些策略又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主策略系统,其二为辅策略系统。主策略系统直接应用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赖以应有的主导性策略。辅策略系统则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宜的认知气氛,维持一种合适的内部心理

鱼类学名词解释

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 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2.鳃耙:是鱼类的滤食器官,位于鳃弓的一侧,梳状排列,其长短、和数目与鱼类食性相 关,其上有味蕾,还是味觉器官。 3. 以大黄鱼 D Ⅷ~Ⅸ,Ⅰ-31~34为例解释鳍式的定义:大黄鱼有两个背鳍,第一个背鳍 有8~9根硬棘,第二个背鳍有1根硬棘,31~34根软条(罗马数字表示硬棘、阿拉伯数字表示软条)。 4.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5.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6.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7.不可逆点:饥饿的仔鱼达到该点时,虽还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已不能恢复摄食能力,该点即为不可逆饥饿点或不可逆点。 8.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 林奈提出生物命名是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有一个“属名”+“种名”组成,即“双名法”。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出自人名,则可以小写或大写。最后是定名者的名字或姓。如有括号,表示原定名者属有误,加以订正,把原定名者用括号加以括起来。在青鱼学名中,Mylopharyngodon为属名,piceus 为种名,Richardson为原定名者。 9.螺旋瓣 是由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向管腔突出而成,它的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它的形态可分为“螺旋型”、“画卷型”。它一般出现在肠管直的种类中,在肠管十分盘曲的种类中,一般无螺旋瓣,见于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 10.棱鳞与腹棱 位于一些鱼的腹部正中或侧线上鳞片的隆起称为棱鳞;在一些鱼腹部正中肉质突起似刀刃一样的结构称为腹棱。 11.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系列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 12.繁殖策略:就是指每一个物种的繁殖特性,包括该物种的两性系统、繁殖方式、繁殖时间和地点以及亲体护幼等在繁殖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特征。繁殖策略是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它保证种及后代对所生存的环境有最大的适应性。 13.丰满度: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W=aL b中b值在3附近的种类,丰满度用K=100(W/L3)表示 W—体重(去内脏后,单位克)(),L—体长,单位cm。 W=aL b中b远离3,用相对丰满度(Kn)用Kn=100W/w表示更为合适: W—实测体重(不去内脏),w—按长重相关式推算的体重。 14补偿生长:由于自然界大多数野生生物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将会遭受一段时期的饥饿或营养缺乏, 当胁迫条件改善或消失,动物表现出一个快速的迸发式的生长,被称为补偿生长或称获得性生长。补偿生长主要表现为超越补偿、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或不能补偿等。 15.饵料选择性指标:衡量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情况 E=(ri-pi)/(ri+pi) 式中:E-选择性指标,ri-鱼类消化道食物组成中某一种饵料成分(i)百分比 pi-同一种饵料成分在该鱼类生活环境饵料中(食谱)的百分比 E(0,1)表示有选择性,E=0,表示无选择性,为随机摄取, E(-1,0):表示对该饵料生物不喜好。

同解释的含义及其类型

同解释的含义及其类型 (一)大陆法上合同解释的含义及其类型 在大陆法上,合同解释分狭义解释和广义解释两类,前者专指阐明解释(或确定解释、意义发现之解释),意为文义暧昧之阐明,此为本来意义上的合同解释。然而,由于当事人缔约之时考虑不周或表达能力有限而常使合同带有漏洞,此种漏洞与法律漏洞一样应予补充;或者,当事人于缔约之时,对意思合致的有关事项,有时难免滥用意思自治,将不合理因素订入合同之中,或意图脱免合同法的正当约束,此时也有学者认为应借合同解释修正当事人之意思表示,以维护合同法律秩序的公平正当。这两种解释作业,常拟制合理的合同意思以补充甚或修正当事人之现实意思,与狭义上的合同解释有重大差异,故分别称之为补充解释、拟制解释(或修正解释),于是三者合并为广义上的合同解释。 1. 阐明解释。阐明解释是指当事人的意思不够明确时,借解释方法使合同文义趋于明确,从而确认合同类型之所在或确定双方当事人所意定的合同内容。一般认为,意思合致是合同成立的本质,而合意的有关事项又必须通过语言、行为之表示而显现,所以阐明解释在表面上往往表现为明确合同所使用语言、文字的含义,并且在司法实践中,文字解释之情形也确实占绝大部分。然而,阐明解释之目的毕竟在于阐明当事人真意,并非进行词句“翻译”,因此当事人真意之探求,固然不得擅离其所用文字的含义,且应以该文字的通常文义,作为解释依据,但文义解释也并非绝对要件,例如,附保底条款之联营合同,无论从法律规范意旨、合同类型的确认还是当事人的真正意思来看,均属借贷而非联营。 阐明解释既又称为意义发现之解释,则其事实发现的色彩最为浓厚。在法律解释学上,解释者在解释过程中,本就应基于科学探究的立场,尽量保持如实描述,以确保解释的客观性,这在现代法学方法论上已成基本共识:“即使主张主观说最力的学者,也不放弃民法解释的客观性。”而合同作为法律事实的一种,其解释应保持事实描述之客观立场,以免曲解当事人的真意,当为自然之理。因此,法学方法论上,要求意义的阐明必须严守事实发现的界线表现在合同的解释上,就是应忠实于当事人已表示的语言、文字,以免解释者借解释之名而行变更当事人意思之实,致合同自由原则有其名而无其实。由此可见,阐明解释作为本来意义上的解释。“须在已做之意思表示的可能文义范围内为之”,依传统见解,透过解释以影响合同成立及生效与否之作业,尤其被认为应严格禁止。 然而,合同解释问题之所以发生,一般都是双方当事人于事后对所用语言、文字的含义或合同内容有所争议,诉诸法院裁决所致,所以性质上属于一种事后解释作业。而文字之含义本来在内容上就常见多义性,外延上更难避免暧昧性之存在,因此文义的发现,其本身就难以避免选择问题,这就决定了解释者在进行文义选择时难免不掺进个人主观上的价值判断。同时法学方法论上虽强调解释学上之客观认识性,但因法律为社会规范之一种,其间莫不充盈价值意义,从而导致解释之结果不能完全实现客观化,这在法律解释学上已被承认。所以合同既涉及规范之意义,则很难脱离价值判断的束缚,这在阐明解释的情形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对于阐明解释而言,问题不在于如何保证解释之客观性的绝对实现,而在于如何防止漫无标准的评价随时掺入解释作业之中。对此,大陆法上就合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注意区分并整理出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类别及各个类别的特点? 教学策略定义: 以下是关于教学策略的三种观点:(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2)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3)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这三种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具有灵活性(或称为变通性)。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而第三种观点则把教学策略归结为“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出教学策略的一些特征及其基本含义: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 分类: 对于教学策略的分类方法又有好多种。但按照信息加工的控制点来划分,可以分为替代性、生成性和指导性三种。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组织安排好,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没有主动性。 生成性教学策略是指鼓励学生自主的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组织、理解、强化和迁移。并在教学中构建自己特有的教学意义。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希尔斯提出来的。为了发挥前两种教学策略的优势并弥补其不足,加涅又提出了指导性教学策略。

教育部学科分类代码表

教育部学科分类代码表 (人文社科类) (GB/T13745—92) 630 管理学 630.10 管理思想史 630.15 管理理论 630.1510 管理哲学 630.1520 组织理论 630.1530 行为科学 630.1540 决策理论 630.1550 系统管理理论 630.1599 管理理论其他学科 630.20 管理心理学 630.25 管理计量学 630.30 部门经济管理 630.35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630.3510 科学社会学 630.3520 科技政策学 630.3530 科学心理学 630.3540 科学计量学 630.3550 科技管理学 630.3599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其他学科 630.40 企业管理 630.4010 生产管理 630.4015 经营管理 630.4020 财务管理 630.4025 成本管理 630.4030 劳动人事管理 630.4035 技术管理 630.4040 营销管理 630.4045 物资管理 630.4050 设备管理 630.4055 质量管理 630.4099 企业管理其他学科 630.45 行政管理 630.50 管理工程 630.5010 生产系统管理 630.5015 研究与开发管理 630.5020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 630.5025 物流系统管理 630.5030 战略管理 630.5035 决策分析 630.5040 决策支持系统 630.5045 管理信息系统

630.5060 部门管理工程 630.5099 管理工程其他学科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30.5510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630.5520 人才学 630.559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他学科 630.60 未来学 630.6010 理论预测学 630.6020 预测评价学 630.6030 技术评估学 630.6040 全球未来学 630.6099 未来学其他学科 630.99 管理学其他学科 710 马克思主义 710.10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710.20 毛泽东思想研究 710.30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710.40 科学社会主义 710.50 社会主义运动史(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710.60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710.99 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 720 哲学 720.10 马克思主义哲学 720.1010 辩证唯物主义 720.1020 历史唯物主义 720.10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720.1099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学科 720.15 自然辩证法(亦称科学技术哲学) 720.1510 自然观 720.1520 科学哲学 720.1530 技术哲学 720.1540 专门自然科学哲学(包括人工智能哲学、数学哲学、物理哲学等) 720.1599 自然辩证法其他学科 720.20 中国哲学史 720.2010 先秦哲学 720.2020 秦汉哲学 720.2030 魏晋南北朝哲学 720.2040 隋唐五代哲学 720.2050 宋元明清哲学 720.2060 中国近代哲学 720.2070 中国现代哲学 720.2080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 720.2099 中国哲学史其他学科 720.25 东方哲学史 720.2510 印度哲学 720.2520 伊斯兰哲学 720.2530 日本哲学 720.2599 东方哲学史其他学科 720.30 西方哲学史

水产鱼类学名词解释

形态部分 圆口类:骨骼完全为软骨,无上下颌的圆口纲动物,也称无颌类。 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无任何硬骨组织的软骨鱼纲动物。 硬骨类:骨骼全部骨化或部分骨化为硬骨的硬骨鱼纲动物。 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 软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鲱形目、鲤形目、鳗鲡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无棘,故也称为软鳍鱼类。 棘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鲻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有棘,故又称为棘鳍鱼类。 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 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 颏部:紧接着下颌联合的后方为颏部,也称颐部。 喉部:两鳃盖间的分腹面的部分为喉部。 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为吻部。 峡部:由喉部向前延伸,即颏部后方的部位为峡部。 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为鳃盖膜。 眼间隔:两眼之间的距离称为眼间隔。 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为眼后头部。 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为下颌联合。 角质鳍条:软骨鱼类所特有,不分支不分节的鳍条,称为角质鳍条。 鳞质鳍条:硬骨鱼类所特有,由鳞片衍生而来的鳍条,称为鳞质鳍条。(也称为骨质鳍条)脂鳍:背鳍后方有1个富含脂肪的小型鳍,称为脂鳍。 鳍式: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这种以不同数字记录鳍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 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 鳞棘:盾鳞中,露在皮肤外面、且尖端朝向身体后方的部分为鳞棘。 基板:盾鳞中,埋没在皮肤内的部分称为基板。 侧线鳞:一般真骨鱼类在体两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的侧线所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侧线上鳞:从背鳍为起点的鳞片,斜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片,称为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从腹鳍为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的鱼)或臀鳍为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向斜上方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称为侧线下鳞。 纵列鳞:自鳃盖后方沿体侧中部直到尾鳍基中部的鳞片。 横列鳞:体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到腹部正中的鳞片。 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无细齿状结构。 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密生细齿 珠星(追星):有些鲤科、鳅科鱼类的雄鱼,在繁殖期间由于由于生殖腺的刺激,在头部和鳍部出现了许多粒状的由表皮角质化而形成的,生殖完毕即自行消退。 鳞焦: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教学策略的涵义、结构及其类型

教学策略的涵义、结构及其类型 教学策略是当前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它无论是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深入发展,还是对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变革,或是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与特征 “策略” 一词泛指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教学具有不同的层次,加涅把教学分为课程级、科目级、单元级和教案级四种水平,我国学者江山野把教学分为四层教学过程、五种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层次就有不同的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方法,也就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可以来自理论的推衍和具体化,也可以来自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具体来说教学策略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教学的进程的反思性认知。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根据以上对教学策略的认识,我们认为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概括性。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活动的理论或实践的浓缩和提炼的结果。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的,而教学策略却表现了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操作框架,以及一定的理论成分,抽取了多种教学过程的共同特点,便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可以用较少的笔墨映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2.指向性。教学策略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掌握特定的教学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情况、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规定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中,师生每时每刻遇到的问题严格来说都不会是一样的,问题的性质、问题的内容,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条件也不会相同,这样每一问题情境都是特殊而具体的,内容是新遇到的,目标有新的变化,这就使得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背景条件制定、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不存在无目标,无内容,无方向的教学策略,也不存在适合一切问题和内容的可能的教学策略。 3.操作性。任何教学策略都是针对教学目标的每一具体要求而制定的,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技术和实施程序,它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这就要求教学策略必须是可操作的。没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是没有任何存在价值的,或者说它就不是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既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它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照执行的方法、技术等行为方式,它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步骤,是教学活动具体展开的基本依据。比如针对一些学生书写潦草的不良学习习惯,使用行为矫正策略以使其书写工整,改掉不良习惯。首先向学生指出这是一种不良习惯,接着说明书写工整优美的益处和书写潦草的害处,接下来再进行书写指导,最后是宣布较为具体的练习要求和检查要求。其中书写指导、练习要求对策略运用者来说,都是已设计好的且很具体的东西。又如激励学生写作情感的策略,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的乐趣中接触作文,消除作文的恐惧感,创设作文情境,通过一个游戏、一个活动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并讲述,兴趣盎然地完成作文,或者运用各种有趣的写作形式如出小报、图画作文、介绍照片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形式都是具体可操作的。

学习策略分类

学习策略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过程中系统所采用的推理策略。一个学习系统总是由学习和环境两部分组成。由环境(如书本或教师)提供信息,学习部分则实现信息转换,用能够理解的形式记忆下来,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部分)使用的推理越少,他对教师(环境)的依赖就越大,教师的负担也就越重。学习策略的分类标准就是根据学生实现信息转换所需的推理多少和难易程度来分类的,依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的次序分为以下六种基本类型: 1)机械学习 (Rote learning) 学习者无需任何推理或其它的知识转换,直接吸取环境所提供的信息。如塞缪尔的跳棋程序,纽厄尔和西蒙的LT系统。这类学习系统主要考虑的是如何索引存贮的知识并加以利用。系统的学习方法是直接通过事先编好、构造好的程序来学习,学习者不作任何工作,或者是通过直接接收既定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学习,对输入信息不作任何的推理。 2)示教学习 (Learning from instruction或Learning by being told) 学生从环境(教师或其它信息源如教科书等)获取信息,把知识转换成内部可使用的表示形式,并将新的知识和原有知识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所以要求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推理能力,但环境仍要做大量的工作。教师以某种形式提出和组织知识,以使学生拥有的知识可以不断地增加。这种学习方法和人类社会的学校教学方式相似,学习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系统,使它能接受教导和建议,并有效地存贮和应用学到的知识。目前,不少专家系统在建立知识库时使用这种方法去实现知识获取。示教学习的一个典型应用例是FOO程序。 3)演绎学习 (Learning by deduction) 学生所用的推理形式为演绎推理。推理从公理出发,经过逻辑变换推导出结论。这种推理是"保真"变换和特化(specialization)的过程,使学生在推理过程中可以获取有用的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包含宏操作(macro-operation)学习、知识编辑和组块(Chunking)技术。演绎推理的逆过程是归纳推理。

鱼类学试题:2003级鱼类学期末试卷-A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鱼类学(A)姓名: 学年学期:2004-2005-1 学号: 考试时间:2005-01-17 班级: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试卷与答题纸都要写姓名、学号、班级)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Early life history of fishes(ELHF): 2、替代食物: 3、模式标本: 4、瞬时生长率: 5、食物选择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6. 不同环境条件下,同种鱼类的生长率不同、达到性成熟年龄与大小不同,是生长式型的()。 A 不确定性 B 可变性 C 阶段性 D 季节性 7. 湖北“春鱼”、庐山“石鱼”和安徽池州的“麦鱼”均为()的幼鱼。 A 栉鰕虎鱼类 B 银鱼类 C 鮈类 D 鳅类 8. 攀鲈的副呼吸器官是()。 A 口咽腔 B 肠管 C 皮肤 D 鳃上器官 9. 食蚊鱼个体很小,其生殖方式为()。 A 卵生 B 卵胎生 C 胎生 D 其他 10. 下列鱼类中,下咽齿数量特别多,呈梳状排列的是()。 A 胭脂鱼 B 鲤 C 鲢 D 鲨鱼 11. 下列鱼类中,鳔具3室者可能是()。 A 鲢亚科 B 鲌亚科 C 鲤亚科 D 鲃亚科

12. 下列鱼类中,胸鳍条特别延长的是()。 A 鳀科 B 鲱科 C 鲑科 D 鳢科 13. 胸鳍带骨中由膜骨构成的部分称为()。 A 初级肩带 B 次级肩带 C 初级腰带 D 次级腰带 14. 视叶发达,纹状体不发达,小脑发达,延脑不太分化的鱼类属于()。 A 中上层鱼类 B 鲤科鱼类 C 鲈形目鱼类 D 底层鱼类 15. 以北方为起源中心,向南扩散分布的鱼类是()。 A 鮈亚科 B 鲢亚科 C 鲱科 D 鲑科 三、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6. 中华鲟的生物学特点包括()。 A 体具5行骨板 B 吻须2对 C 溯河洄游 D 鳃膜与峡部相连 17. 鳃是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此外还具有()功能。 A 排泄氮代谢废物 B 参与渗透压调节 C 排泄尿素 D 吸收营养盐类 18. 区别鲇与南方(大口)鲇的方法是后者()。 A 尾鳍分叉 B 口裂超过眼中部 C 胸鳍前缘锯齿明显 D 须2对 19. 草鱼与赤眼鳟的外形十分相似,但后者具有()。 A 网纹清晰的鳞片 B 2对须 C 眼上方有一块红斑 D 咽齿2行 20. 鱼类个体繁殖力包括()。 A 绝对繁殖力 B 繁殖季节繁殖力C相对繁殖力 D 种群繁殖力 四、填空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恰当的词、词组或数值填空,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空1分,共10分) 21. 鲤科鳅鮀亚科的典型特征为;鲃亚科的典型特征为。 22. 解剖150尾鳡的消化道,其中空肠30尾,摄食鲢的个体计60尾,则鳡的摄食率为%,鲢在鳡消化道中的出现率为%。 23. 团头鲂的鳔为3室,其室最大。 24. 鲇科与胡鲇科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背鳍鳍条。 25. 一尾鱼前肠、中肠、后肠的食物充塞度记录为“2.1.0”,表示这尾鱼的摄食处于状态。 26. 依据洄游的目的,可将鱼类洄游分为索饵、和繁殖洄游3类。 27. 区别乌鳢与月鳢的最简便方法是后者没有。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语境 根据上下文里的同(近)义或反义成分 为了避免重复,作者经常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个概念或意义。这为我们猜词义提供可很好的线索,请看下面例子: Mr. Williams bought an estate with a fine brick house in England . He bought a beautiful home with white walls and a pool in Spain . 从例子中可知, Mr. Williams 在 England 买了 house ,在 Spain 又买了home ,这表明 estate 应该就是跟房子有关的,比如“房产”。 练习题: key 1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intelligence and manual skill, people have found ways to use plant and animal resources. key 2 At the least, it explains the greater job stability in Japan , in contrast to the great job mobility in America . key 3 Where the American is pressing for a specific decision, the Japanese is trying to devise a rather broad direction. 4 The direction of the meeting is a mutual attempt to reduce key differences and achieve harmony. 5 We did not dismiss these people; rather we had them become key securities sales people. 6 When we are together there's no competition; neither of us key feels better than or inferior to the other. 7 One of these days these animals will just vanish from the key face of the earth and never be seen again. 8 We don't serve anything fancy , just plain, ordinary food. ke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