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筛的吸附原理及应用

分子筛的吸附原理及应用

分子筛的吸附原理及应用
分子筛的吸附原理及应用

分子筛的吸附原理及应用

分子筛是人工水热合成的硅铝酸盐晶体,其硅铝比不同生成各种不同型号分子筛.如:A型,X型,Y型等,并经过交换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则变成同类型不同类别的分子筛.依据晶体内部孔穴大小吸附或排斥不同的物质分子,同时根据不同物

质分子极性或可极化度而决定吸附的次序,达到分离的效果,因而被形象的称为”分子筛”.分子筛的孔径分布是非常均一的,因而分子筛比其他类型吸附剂更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具有极高,深度干燥分离度;

可以有效地避免分离时所产生共吸附现象,提高产品得率。;

可以在同一系统中同时完成干燥和物质的纯化;

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同样具有一定的吸附容量;

分子筛系统较其他干燥和分离装置,设备投资低,运转成本低

石油炼制

TOP为石油炼制行业提供了专业的分子筛系列产品。

烷基化原料的干燥--分子筛有助于降低酸消耗,减少再生器的使用和侵蚀,并带来烷基化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

炼厂氢的干燥和净化--防止下游设备的腐蚀,滤除从催化剂中再生出来的氯。

炼厂气的干燥--用于防止重整气体在深冷加工时发生管线冻堵。

炼厂产品的干燥净化--用于液化石油气(LPG)的干燥和脱硫,以及石脑油和煤油的干燥。

异构化处理--用于对原料和再生氢气的干燥和净化。

AHR乙醇脱水--分子筛可将其脱水到汽油级的纯度。与共沸蒸馏相比,不仅可降低投资和操作费用,同时操作上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无需处理苯和环己烷。

变压吸附(PSA-H2)氢气纯化工艺。

工业气体和空气分离

O2, N2, H2 和CO等高纯度工业气体的生产方法有许多,TOP的分子筛以其具有的高吸附选择性和高吸附容量的特性在这些生产工艺中起着关键作用。

分子筛在深冷法生产高纯度H2和CO工艺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典型的深冷法工艺中,由天然气重整得到的合成气(主要成分为H2和CO)首先通过一个吸附床,除去大部分的CO2。随后,饱含水汽的合成气(仍含有ppm级的CO2)再通过分子筛吸附床,将水和CO2的含量脱除到远小于1ppm的水平;保证了在后工序的深冷分离过程中,管道不会因水和CO2的结冰而堵塞。使用高吸附容量和长寿命的分子筛吸附剂,还有

助于降低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

H2也可用非深冷的手段来生产,即用分子筛吸附的方法。高度选择性的分子筛吸附剂可以将杂质的含量降低到相当低的水平,保证产出的H2气体的纯度达到99.9%以上。

空分中采用低温精馏或吸附工艺生产高纯O2和N2时都要用到分子筛。

在一般的深冷工艺中,经压缩和低温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分子筛床进行吸附,其中H2O和CO2含量可降至1 ppm以下,从而有效地防止在对O2和N2进行分离时低温设备出现冻堵现象。

TOP空分专用的13X APG分子筛对H2O和CO2具有高吸附容量和高选择性,其产品性能和吸附指标均达到行业的标准。

在用分子筛吸附法生产氧气时,常压下的空气进入分子筛吸附床,高效的分子筛从空气中脱除水、CO2和 N2,得到95%的氧气。TOP产品的PSA O2-HP分子筛在变压吸附工艺中对H2O、CO2和N2也具有高吸附容量和高选择性。

冷冻干燥

TOP为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工业建筑行业的空调和制冷系统提供分子筛干燥剂。

TOP所生产的高干燥容量的分子筛干燥剂与制冷剂和润滑剂相互兼容可有效防止设备故障。XH系列分子筛干燥剂具有的高机械强度和颗粒完整度,可防止干燥剂颗粒破碎和磨损,特别在振动剧烈的汽车空调系统中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些特性保证了TOP分子筛干燥剂在经济性和操作的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石油化工

TOP分子筛产品为烯烃行业提供技术和产品服务。

全球所有乙烯生产厂家在使用分子筛干燥剂。TOP将利用创新技术为烯烃行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聚合装置对原料气的要求非常高,必须依赖先进的分子筛产品以及相应的应用技术来保护聚合催化剂,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聚合物产品。TOP不但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优质分子筛、而且能够根据吸附系统的设计提供现场服务。

用户可使用TOP分子筛产品对乙烯、苯乙烯等物料进行有效脱水。用TOP的特制的分子筛,使单体产品能够达到聚合级要求。TOP分子筛还可帮助去除众多工艺过程中的微量污染物,包括用于硫、氮混合、氧化、汞处理工艺、溶剂、共聚单体处理工艺中的再生分子筛以及含砷、含硫混合物处理中的非再生分子筛。

TOP的产品从质量上高标准严要求以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限。

运输/货车运输

TOP优质分子筛能使您的气动刹车系统达到最可靠的性能。

TOP-AB是重型卡车和铁路机车制动系统的理想选择。产品具有如下特性:露点降幅大、动态干燥容量高,另外即便涂上了压缩机油也可维持持久的性能,还具有耐剧烈震动的强度和耐磨损性能。

天然气

TOP为天然气干燥领域提供最广泛的分子筛系列产品,包括:

TOP分子筛天然气干燥器中使用了4A-DG 1/16",1/8 "条型以及 1/8"三叶状系列产品。

使用4A-LNG可从天然气中脱除CO2, H2S和低分子量硫醇。

在液态天然气处理装置只使用的 RK-29分子筛从丙烷中脱除H2S和低分子量硫醇,用RK-29-分子筛从丙烷脱除COS,用13X分子筛从丁烷中脱除高分子量硫醇

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进行负责、考证。

2、如本文涉及其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应处理!

分子筛主要是吸收什么

近年来,沸石分子筛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能,已经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那么,分子筛主要是吸收什么?为此,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为大家总结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1)脱水。利用低硅铝比的沸石分子筛(如A型,X型等)的极性亲水性,可以进行空气的干燥。(2)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H2S、SO2、NOX以及甲醛的排放量日益增多,造成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吸附分离领域的应用:(1)混合二甲苯的分离。混合二甲苯一般用作溶剂和汽油掺合剂廉价出售,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但混合二甲苯的四个异构体: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有必要将其逐一分离。(2)N2/ O2的分离。在变压吸附(PSA)法中,沸石分子筛是利用N2/O2两气体在其表面平衡吸附的差异,选择性地吸附N2。(3)提高汽油辛烷值。由于异构烷烃的辛烷值大大高于正构烷烃,因此利用吸附分离法可以脱除正

构烷烃。实际应用中一般将吸附分离与C5/C6烷烃异构化相配合,将通过吸附分离出来的正构烷烃进行异构化,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催化领域的应用:沸石分子筛具有复杂多变的结构和独特的孔道体系,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催化剂。ZSM- 5 与Y型沸石分子筛共同作用应用于FCC 反应,以获得较高产率的汽油、丙烯和丁烯。 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是原上海摩力克分子筛有限公司直属公司,本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于生产量扩增,本公司在安徽合肥空港寿县新桥产业园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公司目前拥有年产2000吨分子筛、1500吨活性氧化铝生产线各一条。 二期工程将建成4000吨分子筛生产线。公司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质量控制中心。现有工程技术人员20人,其中工程师8人。 产品系列化、经营多元化,这些都是企业的发展方针,而

变压吸附原理

1.什么叫吸附? 答:当气体分子运动到固体表面上时,由于固体表面原子剩余引力的作用,气体中的一些分子便会暂时停留在固体表面上,这些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浓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吸附物质的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按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引力场的性质,吸附可分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2.气体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当气体是混合物时,由于固体表面对不同气体分子的引力差异,使吸附相的组成与气相组成不同,这种气相与吸附相在密度上和组成上的差别构成了气体吸附分离技术的基础。 伴随吸附过程所释放的热量叫吸附热,解吸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叫解吸热。气体混合物的吸附热是吸附质的冷凝热和润湿热之和。不同的吸附剂对各种气体分子的吸附热均不相同。 3.什么叫化学吸附?什么叫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即吸附过程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吸附。在化学吸附中,吸附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将发生反应生成表面络合物,其吸附热接近化学反应热。化学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才能进行。通常条件下,化学吸附的吸附或解吸速度都要比物理吸附慢。石灰石吸附氯气,沸石吸附乙烯都是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van der Waais)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分子之间的引力所引起的,此力也叫作范德华力。由于固体表面的分子与其内部分子不同,存在剩余的表面自由力场,当气体分子碰到固体表面时,其中一部分就被吸附,并释放出吸附热。在被吸附的分子中,只有当其热运动的动能足以克服吸附剂引力场的位能时才能重新回到气相,所以在与气体接触的固体表面上总是保留着许多被吸附的分子。由于分子间的引力所引起的吸附,其吸附热较低,接近吸附质的汽化热或冷凝热,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较快。被吸附气体也较容易地从固体表面解吸出来,所以物理吸附是可逆的。物理吸附通常分为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 4.变压吸附属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 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变压吸附过程系纯物理吸附,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 5.变压吸附常用吸附剂有哪几种?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变压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分子筛等,另外还有针对某种组分选择性吸附而研制的吸附材料。气体吸附分离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吸附剂的性能,因此选择吸附剂是确定吸附操作的首要问题。 硅胶是一种坚硬、无定形链状和网状结构的硅酸聚合物颗粒,分子式为SiO2.nH2O,为一种亲水性的极性吸附剂。它是用[wiki]硫酸[/wiki]处理硅酸钠的水溶液,生成凝胶,并将其水洗除去硫酸钠后经干燥,便得到玻璃状的硅胶,它主要用于干燥、气体混合物及[wiki]石油[/wiki]组分的分离等。工业上用的硅胶分成粗孔和细孔两种。粗孔硅胶在相对湿度饱和的条件下,吸附量可达吸附剂重量的80%以上,而在低湿度条件下,吸附量大大低于细孔硅胶。 活性氧化铝是由铝的水合物加热脱水制成,它的性质取决于最初[wiki]氢[/wiki]氧化物的结构状态,一般都不是纯粹的Al2O3,而是部分水合无定形的多孔结构物质,其中不仅有无定形的凝胶,还有氢氧化物的晶体。由于它的毛细孔通道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故又称活性氧化铝。它对水有较强的亲和力,是一种对微量水深度干燥用的吸附剂。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它的干燥深度可达[wiki]露点[/wiki]-70℃以下。 活性炭是将木炭、果壳、煤等含碳原料经炭化、活化后制成的。活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药剂活化法和气体活化法。药剂活化法就是在原料里加入氯化锌、硫化钾等化学药品,在非活性气氛中加热进行炭化和活化。气体活化法是把活性炭原料在非活性气氛中加热,通常在700℃以下除去挥发组分以后,通入水蒸气、二氧化碳、烟道气、空气等,并在700~1200℃温度范围内进行反应使其活化。活性炭含有很多毛细孔构造,所以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因而它用途遍及水处理、脱色、气体吸附等各个方面。

分子筛制氧机原理

分子筛制氧机设计原理 赵鑫

1.概述 分子筛式制氧机是指以变压吸附(PSA) 技术为基础,从空气 中提取氧气的新型设备。其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 在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 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 纯度的氧气。具体工作过程为压缩空气经空气纯化干燥机净 化后,通过切换阀进入吸附塔。在吸附塔内,氮气被分子筛 吸附,氧气在吸附塔顶部被聚积后进入氧气储罐,再经除异 味、除尘过滤器和除菌过滤器过滤即获得合格的医用氧气。 2.制氧原理 2.1.吸附剂氧分子筛 分子筛是一种晶状铝硅酸盐,其原子按 一定的形状排列,基本结构单元是四个 氧阴离子围绕一个较小的硅或铝离子而 形成的四面体。钠离子或其它阳离子的 作用是补充铝氧四面体正电荷的不足。 四个氧阴离子的每一个,又都分被另一 个铝氧或硅氧四面体共用,使晶格作三 维延伸。晶格中暴露的阳离子使分子筛 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这些阳离子起着局部强正电荷格点的作用,对极性分子的阴端进行静电吸引,分子的偶极矩越大,被吸引和吸附得越牢。在阳离子上的局部强正电荷的影响下,分子会受到电磁感应而产生偶矩。氧和氮都具有四极矩,但氮的四极矩(0.3?)比氧(0.1?)比大得多。因此,氮原子与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强,而被优先吸附。当有压力时,分子筛会吸附较多的氮原子;当减压时,分子筛会将吸附的氮原子释放出来(称为解吸)。 家庭制氧用分子筛一般用13X(NaX)型和5A(CaA)型。13X的氧气吸收率为47%,5A的氧气吸收率为54%。还有更高吸收率的CaX型(71%)、LiX型(82%),但成本太高。

13x分子筛再生

水分、乙炔和二氧化碳都是极性或不饱和分子。分子筛对它们都有很强的亲和力。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再生,这样能保证其性能,13x分子筛哪家好?您可以选择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分子筛的共吸附性能使它可以在吸水的同时还可以吸附其他物质,这种亲和力的顺序是:水分>乙炔>二氧化碳。由于是共吸附,势必会使分子筛对每种组分的吸附容量减小。在出吸附剂床层的空气中很快会出现甲烷(CH4)和乙烷(C2H6),接着乙烯(C2H4)和丙烷 (C3H8)几乎与二氧化碳同时在出吸附剂层的空气中出现;以后才依次出现乙炔(C2H2)、丙烯(C3H6)、丁烷(C4H10) 和丁烯(C4H8)。

由于分子筛吸附器的工作周期必须在出口空气中出现二氧化碳之前结束,即切换,空分装置一般配置两台纯化器,正常工作时,一台吸附,吸附时间一般为3小时左,吸附压力为0.5mp,另一台再生,压力为0.005mp,温度为150℃,两台交替运行。这表明乙炔、丙烯、丁烷和丁烯等杂质不能随空气进入空分设备冷箱内。在分 子筛吸附器的设计中,除选用性能好的吸附剂外,吸附剂的再生也不容忽视。即利用加热脱附原理,以出冷箱的污氮气作为再生载体,通过再生蒸汽加热器加热,完成再生。如果再生不完全,必定会影响下一个周期的吸附效率。若如此循环下去,最终将使吸附过程无法持续进行。为此系统配置了电加热器实施高温特殊再生,特殊再生时,

温度甚至高达300,来完成系统长周期运行或吸附剂受到意外污染吸附剂吸附能力下降,使其恢复正常吸附性能。 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是原上海摩力克分子筛有限公司直属公司,本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于生产量扩增,本公司在安徽合肥空港寿县新桥产业园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公司目前拥有年产2000吨分子筛、1500吨活性氧化铝生产线各一条。 产品系列化、经营多元化,这些都是企业的发展方针,而OEM----更是公司多年的经营模式,并且得到广泛好评。我们的用户涉及石油、化工、冶金、汽车、空调、电子仪表等行业,我们的客户群不仅是在国内而且遍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公司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与我们真诚合作。我们将以精美的产品、可靠的技术、精益求精的服务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 分子筛广泛用于制氧、炼油、化工化肥、医药、钢铁、冶金、酒精、玻璃行业,是气体、液体纯制、分离干燥的好的产品。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2001年,已有18多年历史,产品有分子筛系列3A分子筛、4A分子筛、5A分子筛、lOX分子筛、13x 分子筛、K13X中空玻璃专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富氧专用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瓷球等塔填料。

变压吸附技术在焦炉煤气制氢中的应用

变压吸附技术在焦炉煤气制氢中的应用 戴四新 (厦门市建坤实业发展公司,福建厦门 361012) 摘要:介绍了变压吸附(PSA)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焦炉煤气提氢的Sysiv和Bergbau PSA制氢典型工艺。指出PSA技术是近年国内外发展最快、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煤气制氢方法,在国内焦炉煤气制氢中最具发展前途,应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变压吸附(PSA)技术;焦炉煤气;制氢技术 中图分类号:TQ02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20(2002)02-0065-02 Application of the Pressure Shift Absorbing Technique in Hydrogen Making Process from COG DAI Si-xin (Xiamen Jiankun Industry Developing Corp.,Xiamen 361012,China) Abstract:The basic pinciple of the Pressure Shift Absorbing(PSA) Techniqu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technics(Sysiv and Bergban)of it`s application for hydrogen making process from COG are discribing.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recend pas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SA technique for the hydrogen-making process from COG is the most rapid and the technique is also the most perfect and economical way in the world,and it has the best developing foreground in hydrogen-making process from COG in China.It should be expanded and applied widely soon. Key words:pressure shift absorbing(PSA);coke oven gas(COG);hydrogen making technology

数据库原理和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与解析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A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阶段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一对多 7. 独立性 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 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 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

享。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操作使用接口。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汇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下使用,因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集成的,每个用户享用其中的一部分。 3、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的含义和联系。 答:数据库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借助操作系统完成对硬件的访问,并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取、维护和管理。 数据库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它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几部分组成。 三者的联系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 4、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画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层次结构图。 答: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数据库主要是来保存数据的。 数据库用户是对数据库进行使用的人,主要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维护和检索等操作。 软件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的资源管理、完成各种操作请求。 硬件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的一些物理上的操作,如物理存储、输入输出等。

渗透作用

第一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课标要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考向瞭望】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探究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能力。 (3)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图示和实验来归纳问题、总结规律; (2)能运用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来解释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并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协调的科学世界观。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难点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质壁分离实验的设计。 【学习过程】 导入:生活中常见一些现象:白菜剁馅常放一些盐稍等一会就可见到有水渗出;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这是细胞失水的现象。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试验中,我们采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进行实验,发现红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会破裂。这是细胞吸水的现象。那细胞吸水失水是什么原理呢?什么情况会失水,什么情况会吸水?红细胞会吸水但会失水吗?植物细胞会吸水吗? 渗透作用 一、概念: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二、常见渗透装置: 渗透装置是演示渗透现象的一个实验装置,这个渗透装置是由球形漏斗、烧杯、半透膜和内外不同溶液组成的,如图所示。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⑴漏斗内外溶液要有浓度差,漏斗内的液体(图中2)浓度要高于漏斗外的液体(图中1)浓度; ⑵封闭漏斗口的膜要是半透膜(图中3)。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渗透装置中漏斗内的液面才会上升。当然,这个装置高度差如果要保持,还需要一个隐含条件,漏斗内溶液的溶质分子要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 四、渗透原理的分析

变压吸附原理及应用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 目录 第一节气体吸附分离的基础知识 (2) 一、吸附的定义 (2) 二、吸附剂 (3) 三、吸附平衡和等温吸附线—吸附的热力学基础 (6) 四、吸附过程中的物质传递 (10) 五、固定床吸附流出曲线 (12) 第二节变压吸附的工作原理 (14) 一、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14) 二、变压吸附工作基本步骤 (16) 三、吸附剂的选择 (17) 第三节变压吸附技术的应用及实施方法 (20) 一、回收和精制氢 (20) 二、从空气中制取富氧 (24) 三、回收和制取纯二氧化碳 (25) 四、从空气中制氮 (26) 五、回收和提纯一氧化碳 (28) 六、从变换气中脱出二氧化碳 (31) 附Ⅰ变压吸附工艺步骤中常用字符代号说明 (32) 附Ⅱ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32)

第一节气体吸附分离的基础知识 一、吸附的定义 当气体分子运动到固体表面上时,由于固体表面的原子的剩余引力的作用,气体中的一些分子便会暂时停留在固体表面上,这些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浓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相反,固体表面上被吸附的分子返回气体相的过程称为解吸或脱附。 被吸附的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形成的吸附层,称为吸附相。吸附相的密度比一般气体的密度大得多,有可能接近液体密度。当气体是混合物时,由于固体表面对不同气体分子的压力差异,使吸附相的组成与气相组成不同,这种气相与吸附相在密度上和组成上的差别构成了气体吸附分离技术的基础。 吸附物质的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伴随吸附过程所释放的的热量叫吸附热,解吸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叫解吸热。气体混合物的吸附热是吸附质的冷凝热和润湿热之和。不同的吸附剂对各种气体分子的吸附热均不相同。 按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引力场的性质,吸附可分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即吸附过程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吸附。在化学吸附中,吸附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将发生反应生成表面络合物,其吸附热接近化学反应热。化学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才能进行。通常条件下,化学吸附的吸附或解吸速度都要比物理吸附慢。石灰石吸附氯气,沸石吸附乙烯都是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van der Waais) 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分子之间的引力所引起的,此力也叫作范德华力。由于固体表面的分子与其内部分子不同,存在剩余的表面自由力场,当气体分子碰到固体表面时,其中一部分就被吸附,并释放出吸附热。在被吸附的分子中,只有当其热运动的动能足以克服吸附剂引力场的位能时才能重新回到气相,所以在与气体接触的固体表面上总是保留着许多被吸附的分子。由于分子间的引力所引起的吸附,其吸附热较低,接近吸附质的汽化热或冷凝热,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较快。被吸附气体也较容易地从固体表面解吸出来,所以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变压吸附过程系纯物理吸附,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本文以下叙述的除了注明之外均为气体的物理吸附。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技术简介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一、数据 数据(Data)的定义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表现形式——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各类数据必须数字化后才能加工处理。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 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 语义2:某人的体重 语义3:计算机系2007级学生人数 例如:学生档案中的一条记录:(李明男1982 江苏计算机系2000) 二、数据库(续)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什么是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 组织和存储好大量的数据,并提供方便、高效地检索数据和维护数据的手段。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组织 存储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其它功能 四、数据库系统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抽取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应用需求的推动、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一、人工管理 时期 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纸带、卡片、磁带 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批处理 特点:数据不保存、数据由程序各自管理(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数据不具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后(物理或逻辑上),应用程序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阶段) .. 二、文件系统 时期

变压吸附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1.气体知识 氮气作为空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气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它无色、无味,透明,属于亚惰性气体,不维持生命。高纯氮气常作为保护性气体,用于隔绝氧气或空气的场所。氮气(N2)在空气中的含量为78.084%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容积组分为:N2: 78.084%、02: 20.9476%、氩气:0.9364%、CO2: 0.0314%、其它还有 H2、 CH4、 N2O、 O3、 SO2、NO2 等,但含量极少),分子量为 28,沸点: -195.8C,冷凝点:-210C。 2.压力知识 变压吸附(PSA)制氮工艺是加压吸附、常压解吸,必须使用压缩空气。现使用的吸附剂一一碳分子筛最佳吸附压力为 0.75~0.9MPa,整个制氮系统中气体均是带压的,具有冲击能量。 二、PSA制氮工作原理: 变压吸附制氮机是以碳分子筛为吸附剂,利用加压吸附,降压解吸的原理从空气中吸附和释放氧气,从而分离出氮气的自动化设备。碳分子筛是一种以煤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氧化、成型、碳化并经过特殊的孔型处理工艺加工而成的,表面和内部布满微孔的柱形颗粒状吸附剂,呈黑色,其孔型分布如下图所示: 碳分子筛的孔径分布特性使其能够实现 O2 、N2 的动力学分离。这样的孔径分布可使不同的气体以不同的速率扩散至分子筛的微孔之中,而不会排斥混合气(空气)中的任何一种气体。碳分子筛对 O2、 N2 的分离作用是基于这两种气体的动力学直径的微小差别,O2 分子的动力学直径较小,因而在碳分子筛的微孔中有较快的扩散速率, N2 分子的动力学直径较大,因而扩散速率较慢。压缩空气中的水和 CO2 的扩散同氧相差不大,而氩扩散较慢。最终从吸附塔富集出来的是 N2 和 Ar 的混合气。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综合习题答案 1.1名词解释 (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6)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9)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10)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1)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13)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4)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15)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16)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17)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18)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9)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专题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考点知识点大全

专题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1.渗透作用原理 (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1) (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实验原理 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实验步骤

考向一渗透作用的发生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参考答案】B 易错警示

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为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液面差为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渗透平衡时,溶液S1的浓度等于溶液S2的浓度 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变小 C.达到渗透平衡时,仍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出 D.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增大 【答案】C 项正确;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D项错误。 考向二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实验结果分析 3.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

分子筛原理

多孔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微孔分子筛作为主要的催化材料、吸附分离材料和离子交换材料,在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以及日用化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分子筛原理是什么?为此,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为大家总结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吸附功能:分子筛对物质的吸附来源于物理吸附(范德华力),其晶体孔穴内部有很强的极性和库仑场,对极性分子(如水)和不饱和分子表现出强烈的吸附能力。 筛分功能:分子筛的孔径分布非常均一,只有分子直径小于孔穴直径的物质才可能进入分子筛的晶穴内部。 通过吸附的优先顺序和尺寸大小来区分不同物质的分子,所以被形象的称为“分子筛”。

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是原上海摩力克分子筛有限公司直属公司,本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于生产量扩增,本公司在安徽合肥空港寿县新桥产业园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公司目前拥有年产2000吨分子筛、1500吨活性氧化铝生产线各一条。 二期工程将建成4000吨分子筛生产线。公司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质量控制中心。现有工程技术人员20人,其中工程师8人。 产品系列化、经营多元化,这些都是企业的发展方针,而OEM----更是公司多年的经营模式,并且得到广泛好评。我们的用户涉及石油、化工、冶金、汽车、空调、电子仪表等行业,我们的客户群不仅是在国内而且遍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公司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与我们真诚合作。我们将以精美的产品、可靠的技术、精益求精的服务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 分子筛广泛用于制氧、炼油、化工化肥、医药、钢铁、冶金、酒

精、玻璃行业,是气体、液体纯制、分离干燥的好的产品。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2001年,已有18多年历史,产品有分子筛系列3A分子筛、4A分子筛、5A分子筛、lOX分子筛、13x 分子筛、K13X中空玻璃专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富氧专用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瓷球等塔填料。 近期开发研制的CM6-5A脱腊分子筛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和超过规定标准,并获得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由于我厂产品质量上乘,价格适中,已批量销往缅甸、日本等国,是我国型号导弹和神州系列载人飞船定点供货厂家。 安徽天普克环保吸附材料有限公司周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我们热忱欢迎新老客户来厂洽谈业务,我们将以优良的产品、合理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批发,零售来料交工等服务。

第八组分子筛计算步骤

7.7.2 分子筛脱水工艺计算 (1)工艺计算的基础数据 分子筛脱水由吸附和再生两部分组成,吸附采用双塔流程,再生加热气和冷吹气采用干气,加热方式采用燃气管式加热炉加热。其主要设备由分子筛吸附器、再生气加热炉、再生气冷却器、再生气分离器。 该部分主要计算分子筛吸附器尺寸,再生气加热炉、再生气冷却器、再生气水分离器设计计算归于其它部分。 选用4A 分子筛脱水,其特性如下: 分子筛粒子类型:直径3.2 mm 球形 分子筛的有效湿容量:8 kg (水)/100 kg (分子筛) 分子筛堆积密度:700 kg/m 3 分子筛比热:0.96 kJ/(kg·℃) 瓷球比热:0.88 kJ/(kg·℃) 操作周期为8小时,再生加热时间为4.5小时,再生冷却时间为3.2小时,操作切换时间为0.3小时。加热炉进口温度为44.098 ℃,加热炉出口温度为275 ℃。 工艺计算主要的基础数据如下: 原料气压力:3.5 MPa 原料气温度:30 ℃ 床层温度:35 ℃ 天然气气体流量:10110 kg/h 饱和含水量:3.60 kg/h 天然气相对湿度:100% 天然气在3.5MPa 、30℃下的密度:27.51 kg/m 3 天然气在3.5MPa 、30℃时粘度:1.2210×10-2 cp 再生加热气进吸附器的压力:1733.72 kPa 再生加热气进吸附器的温度:260 ℃ 再生加热气出吸附器的温度:200 ℃ 再生气在1733.72 kPa 、260 ℃下的密度:6.72 kg/m 3 干气温度:44.1 ℃ 干气压力:2033.72 kPa 干气将床层冷却到:50 ℃ 干气在44.1℃、2033.72 kPa 的密度:13.77 kg/m 3 再生气在260℃、1733.72 kPa 的热焓:-3776.58 kJ/kg 再生气在115℃、1733.72 kPa 的热焓:-4167.3 kJ/kg 再生气在275℃、1733.72 kPa 的热焓:-3731.98 kJ/kg 干气在140℃、2033.72 kPa 的热焓:-4106.71 kJ/kg 干气在44.1℃、2033.72 kPa 的热焓:-4338.85 kJ/kg 干气在44.1℃、2033.72 kPa 下的低位热值:48381.32 kJ/kg (2)直径和高径比的计算 原料气在3500kPa ,25℃下含水量为194.161=G kg/h (??) 根据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取操作周期为8=τ小时,总共脱水:

变压吸附(PSA)制氮原理及工艺基本知识

变压吸附(PSA)制氮技术原理及工艺基本知识 一、基础知识 1 氮气知识 1.1 氮气基本知识 氮气作为空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气休,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氮气为双原子气体,组成氮分子的两个原子以共价三键相联系,结合得相当牢固,致使氮分子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在巳知的双原子气体中,氮气居榜首。氮的离解能(氮分子分解为原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1.69kJ?moL-1。氮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一般状态下表现为很大的惰性。在高温下,氮能与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化合生成氮化物,并能直接与氧和氢化合。在常温、常压下,氮是无色、无味、无毒、不燃、不爆的气体,使用上很安全。 在常压下,把氮气冷至-196℃将变成无色、透明、易于流动的液氮。液氮将凝结成雪花状的固体物质。 氮气是窒息性气体,能致生命体于死亡。 氮气(N 2)在空气中的含量为78.084%(空气中各种气休的容积组分为:N 2 :78.084%、 O 2:20.9476%、氪气:0.9364%、CO 2 :0.0314%、其它还有H 2 、CH 4 、N 2 0、0 3 、S0 2 、N0 2 等, 但含量极少),分子量为28,沸点:-195.8℃, 冷凝点:-210℃。 1.2 氮气的用途 氮气的惰性和液氮的低温被广之用作保护气体和冷源。以氮气为基本成份的氮基气氛热处理,是为了节能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新工艺新技术,它可节省有机原料消耗。氮还有“灵丹妙药”之称而受人青睐,它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氮气用于粮食防蛀贮藏时,粮库内充入氮气,蛀虫在36h内可全部因缺氧窒息而死,杀灭1万斤粮食害虫,约只需几角钱。若用磷化锌等剧海药品黑杀,每万斤粮食需耗药费100多元,而且污染粮食,影响人民健康。又如充氮贮存的苹果,8个月后仍香脆爽口,每斤苹果的保鲜费仅需几分钱。茶叶充氮包裝,1年后茶质新鲜,茶汤清澈明亮,滋味淳香。 2 压力知识 变压吸附 (PSA)制氮工艺是加压吸附、常压解吸,必须使用压缩空气。现使用的吸附剂碳分子筛最佳吸附压力为0.75~0.9MPa, 整个制氮系统中气体均是带压的,具有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四版)

数据库 一、选择题30’ 二、填空题20’涉及内容:C1,C2,C3,C7概念为主。其余章节少量涉及。 三、问答题20’(4*5’) 1.论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 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基本特征: ?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冗余度较小 ?数据独立性较高 ?易扩展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基础软件, 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整体结构化 不再仅仅针对某一个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 不仅数据内部结构化,整体是结构化的,数据之间具有联系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 数据可以变长 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面向整个系统,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 数据共享的好处 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 使系统易于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 物理独立性 指用户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专题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教案

考点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1.渗透作用原理 (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1) (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实验原理 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实验步骤

考向一渗透作用的发生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所以液面上升速率较大。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大,液柱抑制水分渗入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当与浓度差促进水分渗入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液面不再上升。此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入与渗出达到平衡。

2.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图),一段时间后液面的情况是 A .甲高于乙 B .乙高于甲 C .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 .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答案】C 【解析】在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因为葡萄糖分子是单糖,蔗糖分子是二糖,所以同样的体积内葡萄糖分子数目多于蔗糖分子,即单位体积内半透膜甲侧的水分子数少于乙侧,水分整体表现为由乙侧向甲侧流动,导致甲侧液面越来越高,后来甲侧的葡萄糖通过半透膜进入乙侧,导致乙侧溶液浓度越来越高,水分子又从甲侧流向乙侧,最终表现为乙液面高于甲液面。 易错警示 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为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分子筛

分子筛 33130215 高红雪 分子筛是指具有均匀的微孔,其孔径与一般分子大小相当的一类物质。分子筛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作高效干燥剂、选择性吸附剂、催化剂、离子交换剂等,但是使用化学原料合成分子筛的成本很高。常用分子筛为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是由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形成分子尺寸大小(通常为0.3~2 nm)的孔道和空腔体系,因吸附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而具有筛分大小不同的流体分子的能力。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硅铝酸盐化合物。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它的孔穴直径大小均匀,这些孔穴能把比其直径小的分子吸附到孔腔的内部,并对极性分子和不饱和分子具有优先吸附能力,因而能把极性程度不同,饱和程度不同,分子大小不同及沸点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即具有“筛分”分子的作用,故称分子筛。由于分子筛具有吸附能力高,热稳定性强等其它吸附剂所没有的优点,使得分子筛获得广泛的应用。 美国科学家发现,通过调整温度,能够精确地控制一种钛硅酸盐材料中的孔洞大小,制造出精密的新型分子筛。一些晶体材料内部有着大量均匀的微孔,尺寸比孔洞小的分子能够穿过,而大分子不能穿过,因此可以起到分离不同分子的作用,这类材料被称为分子筛。分子筛可以通过诸多方法合成:水热合成法、水热转换法、离子交换法等方法。 分子筛为粉末状晶体,有金属光泽,硬度为3~5,相对密度为2~2.8,天然沸石有颜色,合成沸石为白色,不溶于水,热稳定性和耐酸性随着SiO2/Al2O3组成比的增加而提高。分子筛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达300~1000m2/g,内晶表面高度极化,为一类高效吸附剂,也是一类固体酸,表面有很高的酸浓度与酸强度,能引起正碳离子型的催化反应。当组成中的金属离子与溶液中其他离子进行交换时,可调整孔径,改变其吸附性质与催化性质,从而制得不同性能的分子筛催化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