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玉地方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7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玉石》(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二〇二一年三月目次一、工作简况 (1)(一)任务来源 (1)(二)主要工作过程 (2)(三)起草单位 (14)(四)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14)二、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 (15)(一)编制原则 (15)(二)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论据 (16)三、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及预期的经济效果 (29)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 (30)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30)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30)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30)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措施 (30)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30)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31)《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玉石》(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为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切实发挥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原国土资源部批准实施了“国家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项目。
“《玉石矿产勘查技术要求》制定研究”为“国家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2015-2019年)所属课题。
承担单位为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原国土资源矿产储量评审中心)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课题总体目标任务:通过系统调研、收集我国已提交资源储量报告的玉石矿勘查成果资料,包括采样、开采、加工和鉴定资料等,根据矿山设计、建设和开采、加工的实际需求,结合玉石矿的特点、鉴定方法与标准,研究并明确各勘查阶段目标任务、主要勘查方法、资源储量估算及类型确定要求等,提交《玉石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规定)。
预期成果:提交《玉石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规定)(送审稿)、《玉石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编制说明(含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和《玉石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研究报告。
教你鉴赏和选购新疆金丝玉教你鉴赏和选购新疆金丝玉导语:西班牙《阿贝赛报》报道称,由于稀有与独特,目前的金丝玉市场已经全球化,但数量相对有限。
在这个市场中,品相好的金丝玉最高售价可达数十万欧元。
那么,如何鉴赏一枚金丝玉?什么样的金丝玉是值得收藏的佳品呢?【赏原石】金丝玉温润通透可称珠宝,色彩繁多富于个性。
看到金丝玉的人,很难不被它绚丽的色彩打动。
我们常形容色彩丰富是“五彩缤纷”,而金丝玉中可能出现的色彩不止五种,且还富于变化。
至今为止,金丝玉只以籽料的形式出现在戈壁滩上,没有发现矿脉,数量有限。
这个玉种非常有个性,它具有天然美,籽料都经历了几千万年的风吹被自然打磨出来,在它面前,你会感觉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块石头里面能产生多达五六种颜色。
每块金丝玉都像一个不同的生命,彼此不雷同,欣赏它的时候,除了像欣赏其他玉种一样欣赏它的润泽、它的通透之外,还应该欣赏每一枚的个性。
中高端的金丝玉非常细腻、干净,很适合做首饰类的珠宝,除了油脂光,还有玻璃光,还有宝石光,具有珠光宝气的气质。
此外,金丝玉的内质很有韵味,它是多晶体,物理的变化、感光的变化也很迷人。
在各种玉石之中,只有翡翠和金丝玉可以作为珠宝饰品的品级,因为它通透、光泽,其中被称为“宝石光”的顶级品尤为难得。
【赏工艺】多变的色彩带来创作的自由,从玉石本身来讲,越通透、色彩越艳丽越好。
从色彩来看,金丝玉虽以黄色的最为常见,但最好的是红,第二是黄,第三是白,最后是黑。
因为红色在金丝玉中相对最少,所以也最珍贵。
但同样是红色,也要颜色明艳鲜亮才更吸引人,比如红色分很多,有桃红、玫红,也有鸽血红。
最极品的红是鸽血红,但是如果是猪肝红,在珠宝里面来讲,会比鸽血红低很多个档次。
颜色并不是决定金丝玉品级的唯一标准。
即使是通常在玉石中最不被青睐的黑色,在金丝玉中,也不一定就是下等材料。
璞玉虽好,更需雕琢,中国古代一直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而巧妙的雕工,对金丝玉的欣赏与收藏来说,尤为重要。
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437-2005珠宝玉石标识规定2006 -05-08 发布20056-07-08 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437-2006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DB41/144-2000《珠宝玉石标识规定》的修订。
并重新编号为:DB41/T437-2006。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41/144-2000。
本标准与DB41/144-2000版本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引用文件为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养殖珍珠,简称为“珍珠”;————改善宝石定名规则中关于处理宝石增加了宝石名称的描述方法;————仿宝石增加了天然宝石仿制内容;————镶嵌钻石分级中增加了切工分级内容和颜色分级规定;————珠宝玉石基本内容有所增加;————附录内容有所增加。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宝协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阳市玉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烨、唐庆民、田政、丁莉、徐莉、田培学、吴元全。
本标准于2000年03月15日首次发布,于2006年修订后二次发布。
DB41/T437-2006珠宝玉石饰品标识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珠宝玉石饰品、珠宝玉石镶嵌饰品及珠宝玉石摆件标识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境内生产、销售的珠宝玉石饰品。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887 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GB/T16552 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 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4 钻石分级GB/T17684 贵金属首饰术语GB/T18043-2000 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18303 钻石色级比色目视评价方法QB/T1690-2004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对几种常见石英石玉的认识作者:何辰来源:《西部资源》2017年第04期摘要:石英岩玉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玉石品种,绝大多数人手里都会有几块石英岩玉石。
本文选取了最常见,最有代表意义的三种石英岩玉:玛瑙、黄龙玉、金丝玉,从它们的形成机理和物理性质等几个方面加以介绍,对几种玉石在宏观方面有所认识和区分,并对几种玉石今后的发展和收藏做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关键词:石英岩玉;玛瑙;黄龙玉;金丝玉1.概述石英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矿物,化学式是Si02,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
石英矿物在地壳中的分布非常广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石英质宝石(如水晶)和玉石。
以石英为主的玉石品类繁多,使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石英质玉石有玉髓、玛瑙、东陵玉、密玉、京白玉、木变石、金丝玉等等。
而这些玉石中,以玛瑙的历史最为悠久,黄龙玉(黄玉髓)的近些年最有影响,金丝玉刚命名不久,已为市场新贵。
2.玛瑙玛瑙是具条带状构造的隐晶质石英质玉石(张蓓莉,2006),可产于原生矿和次生矿,但次生矿主要是原生矿形成之后,由于河流、冰川、洪水的搬运作用而形成。
玛瑙矿床主要见于酸性、中性、基性火山喷出岩及凝灰岩中。
玛瑙形成于上述岩石的气孔和裂隙之中。
岩浆在喷出和侵入以后,由于岩浆的冷却,被封存其中的气体会形成很多的空洞,这些空洞被后期沁人的二氧化硅胶体充填,二氧化硅胶体在内部冷凝结晶成玛瑙。
从玛瑙的形成可知,它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
而我们常见的玛瑙色彩十分丰富,这是因为在玛瑙形成过程中,围岩中各种致色离子混入到胶体状的二氧化硅中,造就了玛瑙丰富的色彩。
玛瑙的颜色主要有白色、红色、绿色、黑色等。
红色玛瑙的颜色主要由细小的氧化铁颗粒引起,多呈较浅的褐红色、橙红色。
绿玛瑙的颜色由所含绿泥石等细小矿物产生,天然产出的绿玛瑙多呈一种淡淡的灰绿色。
黑玛瑙颜色由铁、锰的氧化物聚集而形成。
至今实验室仍然无法合成玛瑙,还不清楚其特殊纹带构造的成因机制和形成过程,一般认为玛瑙特殊纹带结构源于硅质热液沉淀作用或者硅胶原位结晶作用,但是目前还不清楚其成因机制和形成过程(陶明,2016)。
关于金丝玉手镯的真假辨析(详细图文版)关于金丝玉手镯的真假辨析(详细图文版)市面上关于金丝玉手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假货,而且入手有的竟然高达上千,因而下面大家普及一下真假金丝玉手镯的知识。
首先,大家得知道新疆金丝玉(以下简称为金丝玉)的出处。
金丝玉主要分布在新疆北疆准格尔盆地周边,严格意义上说就是准格尔盆地周边所独有的。
其次,你要知道金丝玉其实就是平时人们说的最多的戈壁玉、雅丹玉、克拉玛依玉和克拉玛依金丝玉的另一种最新称呼而已。
说白了,金丝玉就是准格尔盆地周边所独有的戈壁玉、雅丹玉、克拉玛依玉、克拉玛依金丝玉的统称。
由于金丝玉受准格尔盆地沙漠化环境之限制,所以不存在山料是很正常的。
所有的大、小料等都是以裸露在戈壁摊地表历经亿万年的雨雪、霜露、风蚀锻造所衍生的。
因此,只要有山料之说,那你就要审慎对待了。
然后,大家就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了,要时不时地多观察一下金丝玉的原料市场,多看看你所见到的所有的大小不等的原石色彩和内部结构不但要熟悉金丝玉最为常见的原石色彩,而且还要熟悉金丝玉最为常见的原石结构。
多找找其共性,这样你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步入一个个无形地陷阱了。
其实,金丝玉的颜色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丰富的,紫色,绿色基本就不存在。
金丝玉除极品料子宝石光外,几乎所有可打手镯的大料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金丝玉所独有的特征——萝卜纹或是石花。
不存在以上特征的上上之品或是上品,就犹如和田的羊脂玉。
由此你就不难想象市场之中那么多的色正、质纯的金丝玉手镯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换句通俗的话说,哪有那么多纯洁无暇的玉石让你去买。
正品金丝玉手镯:购买金丝玉正品手镯,请联系微信号:820500516只要是你所见以号称金丝(戈壁玉)玉手镯,只要是哪些颜色不是你在原石市场所观察到的自然色彩之一你就要留心了,再加上色泽匀称又无萝卜纹或是石花特征显现的,你就更要留意了。
因为只要你现在无视规律去选择的,一定就是你未来所要丢弃的疼(当然了,你要是就是奔着便宜货来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金丝玉的鉴定金丝玉,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石。
它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金丝纹理和绿色色调。
由于其稀有性和美丽程度,金丝玉被广泛用于珠宝和工艺品制作。
但是,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赝品,如何鉴定真假金丝玉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鉴定金丝玉的真伪需要考虑它的颜色。
真正的金丝玉通常呈现出深绿色,但有时也会呈现出浅绿色或黄绿色。
如果金丝玉的颜色非常鲜艳和明亮,那么它很有可能是染色的假货。
此外,如果金丝玉的颜色均匀,没有明显的斑点或条纹,那么它也可能是假货。
其次,鉴定金丝玉的真伪需要考虑它的纹理。
真正的金丝玉具有独特的金丝纹理,这是由于其中的石英和菱镁矿晶体交错形成的。
如果金丝玉的纹理过于规则和均匀,那么它很可能是人造的。
此外,如果金丝玉的纹理非常简单,没有明显的交错和变化,那么它也可能是假货。
第三,鉴定金丝玉的真伪需要考虑它的硬度。
真正的金丝玉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在硬度为7的莫氏硬度测试中得到5.5-6的分数。
如果金丝玉的硬度较低,那么它很可能是假货。
此外,如果金丝玉的表面有明显的划痕或磨损,那么它也可能是假货。
最后,鉴定金丝玉的真伪需要考虑它的重量和密度。
真正的金丝玉的密度约为3.33克/立方厘米,比大多数其他宝石都要重。
如果金丝玉的重量和密度与真正的金丝玉相差较大,那么它很可能是假货。
综上所述,鉴定金丝玉的真伪需要综合考虑其颜色、纹理、硬度、重量和密度等多个因素。
如果你想购买真正的金丝玉,最好选择一家有信誉的珠宝店或经验丰富的鉴定师。
在购买金丝玉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其外观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其真实性和价值。
浅谈金丝玉的处理方法及鉴别特征金丝玉来源:王蓉新疆质检院和田玉检验中心新疆北部的古丝绸之路,位于克拉玛依附近魔鬼城一带通往阿勒泰方向的戈壁滩上,散落着一种质地细腻温润、色彩丰富的石头。
这种石头大多呈金色且内部带有萝卜丝纹,故被形象的称作金丝玉。
金丝玉是近几年炒作起来的一种出产在新疆境内的石英岩。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地球上分布很广泛的一种岩石,金丝玉与广东的黄蜡石,云南的黄龙玉是同种类玉石,都属石英岩类玉石,内部结晶为颗粒状,颗粒大小从肉眼可见到不可见的都有,颗粒越小其透明度越好,石英岩硬度6.5至7。
据称,早在数千年前金丝玉就是楼兰古国的装饰用品,但因楼兰古国的莫名消亡和戈壁滩人迹罕至,这种美丽的石头在随后的几千年里无人问津。
直到21世纪,偶然的机缘让它重现人们视野中,并在短短几年里,完成了从精美的石头到尊贵的金丝玉的华丽转身,价格更是从几元一斤扶摇直上到最高每克达万元!在玉石界更是掀起了一阵的热潮,金丝玉中的顶级品种宝石光也成为玉石爱好者追逐的新对象。
一个石种(玉种)被高捧,肯定会有人乘机而上,造假并低价出售以谋取利润。
随着金丝玉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由于利益的驱使,不少假冒伪劣玉石大量流入金丝玉市场,在各类金丝玉展销活动中,金丝玉展厅里充斥大量的低劣的伪品,严重损害了金丝玉带给人们心中的美好印象。
很多冒充的金丝玉,或者以次充好的现象愈演愈烈。
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如何识别真正的金丝玉。
要识别金丝玉的真假要先了解金丝玉的几种处理方法,主要是染色处理、充填处理、充蜡处理以及热处理。
一、首先金丝玉的染色处理是将金丝玉浸泡在致色物质里面,如有色油、有色蜡、染料等,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使染料沿金丝玉的裂隙或颗粒的间隙渗透到金丝玉的内部以达到改善或改变颜色的目的。
如何识别金丝玉是否染色,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用洗洁精或者牙膏刷,如果染色程度较高,就用酒精擦,切记擦完后一定要用清水冲净。
如果不行,只有拿着玉石去抛光,但抛光只能去除表面的染色。
新疆金丝玉地方标准(宝石光)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克拉玛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克拉玛依市旅游局、克拉玛依市金丝玉促进会。
本标准起草人:刘新年、蒋宜勤、阳繁、凌云、韩峰金丝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丝玉的术语和定义、描述方法、产状分类、命名规则、鉴定方法、鉴定项目、鉴定证书及标签、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金丝玉饰品及原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珠宝玉石鉴定3术语和定义GB/T 16552、GB/T 16553给出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金丝玉系指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常见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
主要由隐晶质—显晶质石英及少量云母、绢云母、绿泥石、褐铁矿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摩氏硬度6.5-7。
常见颜色为黄色、红色、白色等,当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如Fe、Mn、Ni、Cr等)或混入其它有色矿物时,可呈现不同颜色。
3.2结构组成金丝玉的矿物结晶形态,颗粒大小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
3.3质地是金丝玉的矿物颗粒大小、均匀程度及颗粒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所形成的综合特征的表现,由结构、透明度、绺裂、内含物等因素构成。
3.4净度金丝玉内部、外部特征对其美观和耐久性的影响程度。
一般以肉眼可见,包括金丝玉内部和外部的绺裂、絮状物、砂眼等因素的含量多寡及分布状态来评定。
3.5皮色金丝玉原料上留有风沙打磨痕迹的围岩或风沙蚀变的表层,色彩上有“烟青纱”、“蛋白皮”、“乌鸦皮”、“大红袍”、“沙漠漆”等。
ICS39.060Y 88 DB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DB 65/ T 3442—2013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金丝玉 (1)3.2 结构 (1)3.3 质地 (1)3.4 净度 (1)3.5 皮色 (1)3.6 产状 (2)3.7 显晶质集合体 (2)3.8 隐晶质集合体 (2)4 描述方法 (2)4.1 颜色的描述 (2)4.2 质地的描述 (2)5 产状分类 (2)6 命名规则 (3)6.1 一般命名 (3)6.2 优化命名 (3)6.3 处理命名 (3)7 鉴定方法 (3)8 鉴定项目 (3)9 鉴定证书及标签 (4)10 标识 (4)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克拉玛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克拉玛依市旅游局、克拉玛依市金丝玉促进会。
本标准起草人:刘新年、蒋宜勤、阳繁、凌云、韩峰金丝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丝玉的术语和定义、描述方法、产状分类、命名规则、鉴定方法、鉴定项目、鉴定证书及标签、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金丝玉饰品及原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3 珠宝玉石 鉴定3 术语和定义GB/T 16552、GB/T 16553给出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金丝玉系指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常见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
主要由隐晶质——显晶质石英及少量云母、绢云母、绿泥石、褐铁矿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摩氏硬度6.5-7。
贵金属和珠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版)
1 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每批次产品抽取样品1件,作为检验样品,无备用样品,复检用原样进行。
抽检任务完成后,由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样品原样退还。
2 抽查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
贵金属和珠宝玉石产品主要分为:贵金属饰品,珠宝玉石饰品,贵金属镶嵌珠宝玉石饰品。
各产品执行标准见下表。
表1 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
3 检验依据
表2 检验项目及依据
重要程度分级:A类-极重要质量项目,是指直接涉及影响人身健康、安全的指标;B类-重要质量项目,是指产品涉及环保、能效、关键或特征性指标等;C-一般质量项目,外观、尺寸等不直接影响产品使用的指标。
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依照有关规定或产品适用标准,需要检测的其他项目,可视情况进行调整。
4 判定规则
4.1依据标准
GB 11887-2012 《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及第1号修改单
QB/T 2062-2015 《贵金属饰品》
QB/T 1690-2021《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
GB/T 33541-2017 《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抽样检验合格判定准则》
GB/T 31912-2015 《饰品标识》
GB/T 16552-2017 《珠宝玉石名称》。
严厉打击金丝玉的任何优化处理制品!近年,“金丝玉”在新疆珠宝玉石市场上特别常见,尤其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的珠宝批发市场上更是随处可见。
就全国珠宝玉石市场而言,新疆珠宝玉石市场具有独自的优势和特点,除了和田玉,石英岩玉(金丝玉)占有相当稳固的一席之地,并且拥有多样的独特称谓,例如:戈壁玉、金丝玉、额河彩玉等。
为规范新疆珠宝玉石行业,使其健康有序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9月10日发布了关于金丝玉的地方标准(DB/T3442-2013)并于2013年10月10日实施,其名称统称为:金丝玉。
和和田玉一样金丝玉的假货横行。
在市场及日常检测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类玉石品种及其优化处理的样品,其中以白色、黄色、红色三种主色手镯样品最为常见,在这类样品中常见的优化处理有染色处理、充填处理、充蜡处理、染色充填处理和热处理等。
如图:金丝玉定义:指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常见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
主要由隐晶质——显晶质石英及少量云母、绢云母、绿泥石、褐铁矿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摩氏硬度6.5-7.5。
常见颜色为黄色、红色、白色等等,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如Fe、Mn、Ni、Cr等)或混入其它有色矿物时,可呈现不同颜色。
金丝玉在新疆地区常见于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
(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魔鬼城,塔城、北屯、福海、阿勒泰、杜热、富蕴等等戈壁滩,沙漠地域。
)其产出形态有;原生矿山料、地下料、地表料等。
金丝玉的优化处理及鉴别一、常见金丝玉颜色为白色(纯净的石英颗粒),黄色(自然条件下外界的Fe元素对石英颗粒的沁染或混入黄色的矿物),橙红色(在自然条件下由黄色石英岩热变为红色、橙红色或者为自然条件下混入的有色矿物)二、金丝玉的优化处理1、染色处理将金丝玉样品侵泡在致色物质里面(如有色油、有色腊、染料等),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使染料沿样品表面的裂隙或粒状颗粒的间隙渗透到样品内部以达到改善或改变眼颜色的目的。
金丝玉知识及鉴定法一,什么是新疆金丝玉?新疆金丝玉在阿勒泰地区,它被称做“额河玉”“额河彩玉”;在克拉玛依,它被克拉玛依市政府命名为“克拉玛依玉”;在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已将其注册为“准噶尔玉”;在北京,它叫“楼兰玉”、“漠玉”;在,它被称做“新疆金丝玉”;在友的口中,它被称做“雅丹玉”“戈壁玉”“戈壁彩玉”……广泛被友认可的称呼,则是“雅丹玉”和“新疆金丝玉”。
称之为“雅丹(彩)玉”,一是主要产于与雅丹地貌有关的地形;二是和雅丹地貌丰富、热烈的颜色相一致;三是取名雅丹,体现出了诗意和美感,很有文化底蕴。
这种彩玉有一个很独特的特征,即很多甚至于大数材料上会出现一种现象:一块料上出现两种以上的颜色,如黑和黄、黑和白、红与白、红与黑等。
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如在质地通透的材料中,比较少见三种颜色以上相融合在一起的,但在质地细腻的料子上还是有的,四、五种颜色同时在一种头上也是正常的现象,很多友手中就有这种多彩的品种,是名副其实的彩玉,比较适合运用俏色进行巧雕,往往能产生出震人魂魄的神奇效果来。
称之为“新疆金丝玉”:这种很美的称谓,主要在等地叫得很响。
这是因为虽然雅丹玉产于新疆,但却是雅丹彩玉积极推广,走向市场的发源地,他们早在1995年就把目光聚集在这种玉的发掘和推广中,聘请资深雕刻师傅进行雕刻,作品在国玉雕展上屡获大奖,起到了展示和宣传的轰动效应。
他们取名的依据一是从产地到最早使用的发现都和古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伊犁地区就出土了1300年前的镶“金丝玉”的金杯器。
处于文化底蕴面的考量,这是最主要的。
二是雅丹玉里通常有一种金丝状的“棉”,若有若无,宛若金丝,很是鲜艳和美丽,是突出的、有别于其他品种的特点。
如今这种新玉种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却是不利于它的推广与发展。
到底它该被冠以什么名字,才能得到广泛认可,是目前迫切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否则,如此多的称谓,只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出现比较“雅丹玉”和“金丝玉”哪个品种更好些的笑话。
金丝玉鉴别方法金丝玉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石,其具有独特的色泽和光泽,因此备受珠宝爱好者的青睐。
但是,由于市场上存在不少的假冒伪劣产品,因此需要掌握一些鉴别方法,以避免被欺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金丝玉鉴别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外观判断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外观来判断金丝玉的真伪。
正常情况下,金丝玉的颜色应该是深红色或者鲜红色,且具有独特的光泽。
如果看起来颜色过于浅或者没有光泽,那么很有可能是假货。
此外,金丝玉的表面应该是平滑的,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或者裂纹。
如果发现有明显的瑕疵,那么也有可能是假货。
二、硬度测试金丝玉的硬度非常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硬度测试来判断其真伪。
一般来说,真正的金丝玉的硬度应该在7.5到8.0之间,而假货的硬度则会比较低。
我们可以使用硬度计或者钢针来测试硬度。
如果使用钢针,那么真正的金丝玉应该无法被划痕,而假货则会被划痕。
三、重量测试金丝玉的密度比较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重量测试来判断其真伪。
一般来说,真正的金丝玉的密度应该在3.50到3.70之间,而假货的密度则会比较低。
我们可以使用天平来测试重量,然后计算出密度。
如果发现密度过低,那么很有可能是假货。
四、荧光测试金丝玉在紫外线下具有荧光效应,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荧光测试来判断其真伪。
一般来说,真正的金丝玉在紫外线下会发出深红色的荧光,而假货则不会有这种效应。
我们可以使用紫外线灯来进行测试,如果发现没有荧光效应,那么很有可能是假货。
五、热导率测试金丝玉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热导率测试来判断其真伪。
一般来说,真正的金丝玉的热导率应该在0.06到0.07之间,而假货的热导率则会比较低。
我们可以使用热导计来进行测试,如果发现热导率过低,那么很有可能是假货。
综上所述,金丝玉的鉴别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从外观、硬度、重量、荧光和热导率等方面进行测试。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您对金丝玉的鉴别方法还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者珠宝店的销售人员,以免被欺骗。
购买金丝玉饰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误区应新老朋友们的愿望,本人结合经营金丝玉的心得及不成文的经验总结,现将购买金丝玉应注意的几个突出问题和朋友们对金丝玉认识上的几个误区,做以下几点说明:首先从购买金丝玉原石说起。
大家都知道,金丝玉原石大多由黄色调组成,正黄色即金黄色的金丝玉并不多见。
常见的大都是土黄色和黄褐色为主,正红色或是正白色原石更是少见的可怜。
因此,人们多把具有巧色的原石作为首选就不难理解了。
萝卜纹和石花是金丝玉的特色,也是金丝玉的特征。
因为你所能看到的金丝玉原石90%以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萝卜纹或是石花,没有石花或是没有萝卜纹的原石你基本上看不见,这就决定了你所选购饰品的方向。
现阶段你只能用石花或是萝卜纹的多少来衡量金丝玉原石的好坏,越少越好,没有就是最好的(当然了,极品宝石光或是极品细料是看不出明显的石花或是萝卜纹的,但市面上已经少之又少了。
想捡漏虽然很不容易,但概率还是有的)。
因此,对那些没有石花或是根本就看不出有萝卜纹痕迹的原石——尤其是块度较大的你一定要仔细看看,搞不好你还真能如愿以偿也说不定。
对含有金沙的原石选购也要本着按正常原石选购的标准来进行筛选。
并不是一带金沙显现,就找不到北了含有金沙的原石较少,而且看上去也比较尊贵,只要标准达到了,贵了一点是很正常的。
毕竟物以稀为贵不是现代人所杜撰出来的。
带有金沙的原石不仅仅只局限于黄色调的原石之中,红色调系或是白色调系或是其它色系的原石均有存在金沙现象的几率,只是这部分原石不被人们所重视罢了。
误区一:人们常把含有金沙(其实是一种矿物质的附着物,看起来像金沙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沙)的原石和具有黄色调的、带有萝卜纹的原石比作为‘正宗’金丝玉。
其实不然。
无论带不带金沙都是金丝玉的一种,只是这种带金沙的原石少了一点罢了,无所谓‘正宗’与否。
其次从购买金丝玉饰品说起。
大家都知道,购买金丝玉饰品其实就是在购买另类的金丝玉原石。
只是原始的东西经过了一定程度上的雕琢而已,金丝玉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看起来多了一些笔画而已。
金丝玉与黄龙玉的联系与区别——介绍国标《石英质玉分类与定名》金丝玉什么是金丝玉金丝玉是指主要产于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的次生矿床中的珍贵玉石品种,以黄,红,白色为主,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
“金丝玉”产于中国古丝绸之路新疆的阶地、戈壁滩、沙漠等地域,经雕刻后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是我国独有的品种,新疆“金丝玉”具备宝石共有的高贵品质。
2013年10月10日新疆金丝玉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2014年7月新疆克拉玛依市被命名为“中国金丝玉之城”。
2016年5月6日,金丝玉正式通过国家规定的玉石标准,并有了一个学术名称“石英岩玉”颜色:红色黄色白色彩色光泽:蜡状或油脂光泽透明度:微透明至半透明断口:多呈贝壳状,断面较为光滑。
硬度:摩氏硬度6.8—7.2应用:饰品雕刻分布:阶地、戈壁滩、沙漠组成:石英,黄铁矿,云母产地: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魔鬼城密度:2.60g/cm3—2.69g/cm3韧度:有极致密的结构,因而韧度较高石英质玉常见种类与国标《石英质玉分类与定名》在珠宝市场中,石英质玉是十分常见的玉石品种,不但数量多,更是充斥着各种的商业名称。
并且因为区域原因,很多地区命名更是五花八门。
今天就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石英质玉石这个大家族。
石英质玉组成矿物为三方晶系,可呈细晶质、微晶质、隐晶质、显微隐晶质的粒状多晶体集合可呈团块状或者条带状。
主要成分为SIO2,另有少量CA AI MG K NA等杂质元素。
除主要成分为石英外,还常含有铬云母、绢云母、锂云母、赤铁矿、蓝闪石等矿物。
质纯时,石英岩为白色,硬度为7,硬度和翡翠相当,密度2.65左右,折射率约1.54,玻璃光泽。
我国于2018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石英质玉分类与定名》将石英质玉分为3个大类(显晶质石英质玉、隐晶质石英质玉、具有二氧化硅交代假象的石英质玉)、7个品种(石英岩玉、玉髓、玛瑙、碧石、木变石、硅化木、硅化珊瑚),明确了石英质玉基本名称和石英质玉商贸名称等术语的定义、石英质玉7个品种的主要特征,以及石英质玉的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并列出了石英质玉基本名称与商贸名称对照表。
ICS39.060
Y 88 DB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5/ T 3442—2013
金丝玉
Jinsi Jade
2013-09-10发布2013-10-10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金丝玉 (1)
3.2 结构 (1)
3.3 质地 (1)
3.4 净度 (1)
3.5 皮色 (1)
3.6 产状 (2)
3.7 显晶质集合体 (2)
3.8 隐晶质集合体 (2)
4 描述方法 (2)
4.1 颜色的描述 (2)
4.2 质地的描述 (2)
5 产状分类 (2)
6 命名规则 (3)
6.1 一般命名 (3)
6.2 优化命名 (3)
6.3 处理命名 (3)
7 鉴定方法 (3)
8 鉴定项目 (3)
9 鉴定证书及标签 (4)
10 标识 (4)
前言
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克拉玛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克拉玛依市旅游局、克拉玛依市金丝玉促进会。
本标准起草人:刘新年、蒋宜勤、阳繁、凌云、韩峰
金丝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丝玉的术语和定义、描述方法、产状分类、命名规则、鉴定方法、鉴定项目、鉴定证书及标签、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金丝玉饰品及原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给出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金丝玉
系指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常见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
主要由隐晶质——显晶质石英及少量云母、绢云母、绿泥石、褐铁矿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摩氏硬度6.5-7。
常见颜色为黄色、红色、白色等,当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如Fe、Mn、Ni、Cr等)或混入其它有色矿物时,可呈现不同颜色。
3.2 结构
组成金丝玉的矿物结晶形态,颗粒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
3.3 质地
是金丝玉的矿物颗粒大小、均匀程度及颗粒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所形成的综合特征的表现,由结构、
透明度、绺裂、内含物等因素构成。
3.4 净度
金丝玉内部、外部特征对其美观和耐久性的影响程度。
一般以肉眼可见,包括金丝玉内部和外部的绺裂、絮状物、砂眼等因素的含量多寡及分布状态来评定。
3.5 皮色
金丝玉原料上留有风沙打磨痕迹的围岩或风沙蚀变的表层,色彩上有“烟青纱”、“蛋白皮”、“乌鸦
皮”、“大红袍”、“沙漠漆”等。
3.6 产状
指矿物或岩石的产出赋存状态。
其含义包括:矿物岩石的共生组合、与围岩的关系、分布特征以及成因等要素。
3.7 显晶质集合体
指直接用肉眼或借助10倍的放大镜即可观察出其中的单个矿物晶体颗粒的集合体。
3.8 隐晶质集合体
指直接用肉眼或借助10倍的放大镜不能观察出其中的单个矿物晶体颗粒的集合体。
4 描述方法
4.1 颜色的描述
4.1.1 采用先次要色调后主要色调的方法,也采用一些惯用的颜色描述词汇。
例如:橙红色。
表示以红色为主,带有橙色调。
4.1.2 颜色的观察和描述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而且常常同一块玉石上有两种或多种颜色,或颜色特征含混难以表达,可采用过渡性、关联性方法进行描述分类命名。
有些局部颜色特征可以在备注中加以描述。
4.2 质地的描述
4.2.1 细腻无暇
质地致密、细腻滋润,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10倍放大镜下难见矿物颗粒,肉眼难见绺裂、絮状物。
4.2.2 细腻
质地致密、细腻滋润,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肉眼可见局部有少量绺裂、絮状物。
4.2.3 较细腻
质地较致密,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局部矿物结晶稍粗,肉眼可见少量绺裂、絮状物。
4.2.4 粗糙
质地较粗,矿物结晶较粗大,颗粒感强。
4.2.5 绺
有少量呈定向分布或交错的劈理、裂理、絮状矿物排列等,尚没有裂开。
4.2.6 裂
有劈理、裂理,已有明显裂开。
5 产状分类
5.1山料
指产于原生矿的金丝玉: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且棱角尖锐,形态各异。
5.2山流水料
指原生矿经地质作用风化崩落后,经冰川河流搬运了一段距离,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
主要特征:距离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
5.3子料
指原生矿经地质作用后,经冰川、河流搬运,长时间风沙侵蚀打磨,主要产于戈壁荒漠或冲积、洪积扇中,主要特征:磨圆度较高,呈次滚圆状、滚圆状,表面凸凹不平,较为光滑;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表面可有不同颜色的皮色。
6 命名规则
6.1 一般命名
石英岩玉(金丝玉)或金丝玉(石英岩玉)。
6.2 优化命名
常见优化的方法有浸无色油和浸腊,其命名按6.1执行,在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中可不附注说明。
6.3 处理命名
6.3.1 金丝玉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染色、充填等,经染色、充填处理的金丝玉应在商品标识或鉴定证书备注中按下列方式命名:
a)在一般名称前注明具体处理方法,如:染色金丝玉;
b)在一般名称后加括号注明处理方法,如:金丝玉(染色);
c)在一般名称后加括号注明“处理”二字,如:金丝玉(处理);
d)在一般名称后加括号注明“充填处理”二字,如:金丝玉(充填处理);
6.3.2 在目前一般鉴定技术条件下不能确定是否经处理时,可以采用下述描述方式,如:“未能确定是否经××处理”或“表层颜色成因未能确定”等。
7 鉴定方法
按GB/T 16553规定执行。
8 鉴定项目
8.1 英文名称:Jinsi Jade
8.2 矿物(岩石)名称:石英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
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石英:SiO2 。
结晶状态:微晶—隐晶集合体,粒状结构。
常见颜色:黄色、红色、白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 6.5-7。
密度:2.60g/cm3 ~ 2.71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44 ~ 1.553,点测法常为1.54。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紫外荧光:一般无;含铬云母:无至弱,灰绿或红。
吸收光谱:不特征,仅个别品种因含少量致色元素可产生特征的吸收光谱。
放大检查:粒状结构,可含云母或其它矿物包体。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砂金效应、晕彩效应。
8.4 优化处理:
a)染色处理:可染色,放大检验可见染料在粒间分布。
b)充填处理:用树脂等材料充填裂隙,红外光谱检测可出现有机物吸收峰。
9 鉴定证书及标签
9.1 鉴定证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a)名称;
b)形状;
c)颜色;
d)总质量(如果包括附带物,应该说明);
e)密度;
f)折射率;
g)实物图片;
h)备注(必要的其他说明);
i)其他特殊检测方法(必要时);
9.2 鉴定标签可仅提供材料名称及总质量。
10 标识
每一件用于销售的金丝玉产品都应附有标识,标识内容包括:
a)名称;
b)价格;
c)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