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防船撞护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海事局关于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海事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公布日期】2010.08.09•【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中国海事局关于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海事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各海事局和各科研单位:为进一步推动海事科技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海事工作发展纲要(2006-2020》,提高海事科技管理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对海事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我局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海事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见附件1),现征求对《指导意见》的修改意见,请各局于2010年8月25日之前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供反馈意见。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海事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海事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推动海事科技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海事工作发展纲要(2006-2020》,提高海事科技管理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对海事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就海事科技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海事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科技进步是海事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海事科技工作,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促进管理方式转变,提升海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海事科技工作,有利于增强中国海事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打造海事强国;加强海事科技工作,有利于发挥海事系统的整体优势,推动海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模式转变,为海事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加强海事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全面实施“科技强局”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海事管理水平,为海事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内河桥梁船撞设计中设防船舶载重吨及设防桥墩范围分析刘艳秋;李建【摘要】随着桥梁船撞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船桥碰撞研究逐步深入,桥梁防护设计也逐渐完善.鉴于国内尚无桥梁船撞设计规范,本文以已建成的某淮河大桥防护设计为例,说明《公路桥梁抗撞防撞设计规范(报批稿)》提出的设防船舶载重吨确定方法的具体应用.同时,基于桥梁防护设计经验,总结出对于水面宽阔、水中墩较多的桥梁设防桥墩范围的分析方法,供类似工程参考.【期刊名称】《工程与建设》【年(卷),期】2017(031)006【总页数】5页(P715-718,725)【关键词】桥梁船撞;设防船舶载重吨;设防桥墩范围;可达性分析【作者】刘艳秋;李建【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1;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79.7+.20 引言桥梁船撞事故发生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桥损、船毁、人亡、物失、航道受阻和路上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后期重建和维护费用更是惊人[1]。
航道中设计代表船舶载重吨区别于公路上的设计荷载。
航道整治工程中,与航道等级匹配的航道水深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的最小水深(也称“疏浚水深”),实际上存在部分航段水深大于疏浚水深的情况,航道上实际通航船舶载重吨大于设计代表船舶载重吨的情况较为普遍。
以设计代表船舶载重吨计算出的船撞力已无法满足桥梁抗撞深度要求,现有的规范对此均未有明确规定。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将船舶撞击作用列为偶然荷载,根据航道等级,按内河船舶及海伦分别列表给出了设计船舶撞击力。
其中,船舶吨级与《内河通航标准》[3]中的设计代表船舶吨级相同,未考虑超载等影响。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4]将船舶对桥墩墩台的撞击力列入与风荷载、流水压力等并列的其他荷载中,采用静力法,假定船舶作用与墩台的有效动能全部转化为碰撞力所做的静力功,给出了撞击力公式,但未给出公式中的船只重(船舶载重吨)的取值及取值方法。
QBHY022020桥墩防船撞装置设计指南上海海洋钢结构研究所企业标准QB/HY02-2018 ———————————————————————————————————————桥墩的船撞力运算及柔性防撞装置设计指南2010-12-01公布 2010-12-01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海洋钢结构研究所公布目录1、前言2、船撞桥墩的作用力3、全桥防船撞设计4、桥梁柔性防船撞装置的原理和差不多结构5、桥梁柔性防船撞装置的设计步骤6、船舶撞击桥墩数值运算7、柔性耗能防撞圈参数及组合形式8、浮体设计9、桥梁柔性防船撞装置的其它附属设备10、桥梁柔性防船撞装置的防腐设计及修理保养11、参考文献1.前言1.1 指南编写讲明1.1.1本指南作为企业标准,指导设计桥梁柔性防船撞装置之用。
1.1.2当本所被邀请对桥梁柔性防船撞装置设计进行评议或复核时,本指南作为要紧评议依据之一。
1.1.3自本企业标准生效之日起,本所原有的:《桥墩的船撞力运算及柔性防撞装置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2002,《桥墩的船撞力运算及柔性耗能防撞装置设计指南2005》2006出版[4],《桥梁的柔性防船撞装置设计指南》2018等3个文件被取代。
1.1.4本企业标准拟定2年修订一次,请各参考、使用人员将发觉的咨询题和意见及时反映,以便吸取改进。
1.1.4 本指南要紧起草人:陈国虞,张澄,杨清晨,王礼立1.2 符号和单位(表1)1.3 术语定义和释义1.3.1撞击船,指船对桥墩撞击发生时的实船,也可指进行设计和研究时假定的一艘典型船舶。
依照不同的防撞设施设计方法,典型船舶能够是上级文件中规定的,也能够是用统计方法得出,还能够是用其他方法论证出的。
1.3.2正撞力,船舶正面撞击桥墩的理论最大撞击力(一样设定为钢船撞上水泥墩)。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铁路局综合司、国铁集团办公厅关于印发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布日期】2020.12.16•【文号】交办水〔2020〕69号•【施行日期】2020.1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铁路局综合司国铁集团办公厅关于印发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办水〔2020〕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各直属海事局:经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同意,现将《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铁路局综合司国铁集团办公厅2020年12月16日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关工作部署,现制定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整治目标按照“各负其责、科学评估、防治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全面排查和治理船舶碰撞桥梁安全隐患,通过三年行动,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完善桥区标志标识,提高航道通航保障服务水平,规范桥区水域船舶通航秩序,提升桥梁防撞能力,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实施范围本方案的实施范围为2019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入运行的跨越内河高等级航道的各类桥梁。
跨越其他等级内河航道的桥梁由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参照本方案组织开展隐患治理。
内河高等级航道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部关于印发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的通知》(发改交运〔2007〕1370号)中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详见附件1。
三、主要任务(一)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对桥区通航水域防范发生船舶碰撞桥梁事故的几点思考作者:罗中军涂鹏来源:《珠江水运》2011年第06期摘要:由于船舶撞塌桥梁事故给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如何防止船舶碰撞桥梁事故发生的研究,已成为政府部门、桥梁业主和水上交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亟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桥梁船舶事故碰撞防止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路、铁路建设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桥飞架南北”连通了江河两岸,桥梁在公路和铁路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随着桥梁的增多,桥区通航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近几年,通航水域航行船舶碰撞桥梁甚至致使桥梁倒塌的严重事故时有发生。
笔者为此就防止船舶碰撞桥梁事故的发生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1. 对桥梁事故的初步分析桥梁事故可以从事故的基本原因、事故发生的阶段、事故的严重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分类。
分类的基本目的是便于统计和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
从事故学的角度看,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一个链式反应,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总有一个首要因素。
从桥梁事故发生的首要责任者的角度,可以形成对桥梁事故的基本分类,包括:设计、施工、维护、材料和外力作用等原因。
其中外力作用致使桥梁倒塌是首要原因。
下图是根据前述对桥梁事故基本原因进行分析的示意图。
可见,外部因素引起的事故约占总数60%;设计、维护、材料原因引起的事故均未超过5%。
总体看来,设计施工、维护、材料等原因都可归咎为桥梁结构及其相关系统内引起的,可通过桥梁结构系统内部优化得到控制,而对于外部等其他原因引发的事故,往往只能由桥梁结构被动适应,且控制难度较大,所以外部原因是我们本次研究的主体。
下面我们又对事故的基本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由上表可见,国内船舶碰撞桥梁占桥梁事故原因16.5%,国外船舶碰撞桥梁占事故原因43.1%。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船舶碰撞桥梁都是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可见船舶碰撞桥梁是桥梁事故的主要类型。
我国近年来桥梁遭船舶撞击事件回顾分析及桥梁防撞设施施工介绍高升发表时间:2018-03-14T11:32:37.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作者:高升[导读] 近年来,船舶撞击桥梁事件时有发生,多起事故造成人亡、桥垮、船沉、路断的严重后果,并导致桥梁、船舶等重建修复所需巨大的经济支出。
下面针对桥梁遭船舶撞击事件原因做简要解析。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1431一、桥梁遭船舶撞击事件原因解析与应对措施探讨近年来,船舶撞击桥梁事件时有发生,多起事故造成人亡、桥垮、船沉、路断的严重后果,并导致桥梁、船舶等重建修复所需巨大的经济支出。
下面针对桥梁遭船舶撞击事件原因做简要解析。
1、桥梁方面的原因部分桥梁如东莞万江桥、中山沙口大桥、南沙洪奇沥大桥等多修建于90年代初期以前。
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下,通航水域内船舶数量少、吨位小,满足通航要求游刃有余;但长珠三角地区水网发达,且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船舶数量越来越多,吨位越来越大,当时修建的桥梁面对对现实通航宽度和高度要求已显力不从心,造成了近年来船撞桥毁事故频发。
2、船舶方面的原因对通航孔高度判断失误(金塘桥、东莞万江桥、温州大桥、莲溪大桥被撞);航线偏离(九江大桥、洪奇沥大桥被撞);台风、洪水及其它原因等造成的船舶失控等(杭州湾大桥、磨刀门大桥被撞)。
3、航道方面的原因通航水域沿线提示警示设施设置不合理或不健全;桥梁通航高度标示、宽度标示、警示标示不规范等。
4、桥梁防撞应对措施对于计划修建或正在修建的桥梁,应从设计方面入手,结合当地水域通航要求和发展远景,确保桥梁通航性能和防撞要求;对于已建成桥梁,应结合桥梁现状,如果现有桥梁明显不能满足车辆、船舶同行需求的,可对桥梁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如加高、扩建、重建等);如果现有桥梁仍能满足通行要求,但又有被撞风险的,可选用合适的防撞措施对桥梁进行保护。
如设置防撞预警系统、防撞护舷、防撞墩(对桥墩及非通航孔的保护)、锚链防撞墩(对桥墩及非通航孔的保护)、防撞限高龙门架等(对桥梁下部结构及上部结构全面保护)。
桥梁船撞风险评估方法及防撞措施研究桥梁船撞的风险,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你可能会想,船撞桥到底有多严重呢?问题大了。
你想啊,船要撞到桥,不光是船得“吃亏”,桥也得“丢面子”。
这可不是什么小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撞”出大麻烦。
万一真撞上了,后果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桥梁作为交通的“动脉”,如果发生问题,周围的交通就会被彻底“堵死”。
这时候,不管你是等着过桥的司机,还是急着运货的船员,都得站着干着急。
简直就是“天塌地陷”。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搞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航运系统,给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
所以,我们今天就得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怎么避免这些“灾难”发生。
说到船撞桥,咱们不能单单看事故的后果,还得先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原因呢,其实可以归结为几个大块。
船只本身的大小、重量,或者航行速度,都可能影响它们撞击桥梁的几率。
你想想看,一艘巨型船如果航行速度太快,哪怕它本来是直着走的,突然一点点偏离航道,撞到桥的可能性就大了。
咱们知道,桥梁的设计也是有差异的,宽窄不一,高低不同。
如果桥梁设计得不够合理,或者船只没有遵守正确的航道路线,碰撞的风险就更大了。
天气因素也不能忽视,暴风雨、大雾天都可能让船只难以精准判断位置,给事故制造了可乘之机。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解决方法并不复杂,重点就是在预防。
得加强船只的安全管理,严格限制船速,特别是在靠近桥梁的地方。
那些大船,往往一加速就容易“飞”起来,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它们的航行速度。
航道的管理也得加强,尤其是在有桥梁的地方,最好能设置一些明显的警示标志,让船员一看就知道:“这里不适合开得太快”。
天气不好时,船只也该避免进入桥梁下方的危险区域。
总之一句话,谨慎为上。
再加上现代技术的辅助,像雷达系统、导航仪器这些“高科技”玩意儿,能帮助船员更好地判断自己的位置,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防撞的措施不仅仅是船只的事情,桥梁自身也得“自我保养”。
公路桥梁防船撞门架装置技术条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公路桥梁防船撞门架装置技术条件一、引言公路桥梁是连接城市与乡村、串起经济命脉的重要交通枢纽。
1引言船舶撞击力是桥墩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参数[1],亟须对大量已建和拟建的桥墩进行水平抗船撞能力评估,对于较弱的抗船撞桥墩应该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安全的防船撞系统。
目前,国内外对桥墩的抗船撞能力研究主要采用一些经验公式计算[2]或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3-4]。
本文针对永宁大桥主通航孔两侧的Z05、Z06号桥墩进行了抗船撞能力评估,应用ANSYS/LS-DYNA 有限元建模分析在低水位时桥墩受到3000t 级集装箱船在最高通航水位+0.6m 下分别满载正撞、侧撞,产生的最大横桥及顺桥撞击力。
通过计算结果评估桥墩的抗船撞能力,并设计了防撞方案,采用复合材料护舷防撞装置,以满足主要桥墩的安全设防要求。
2工程概况浙江温州永宁大桥项目北起飞云江北岸瑞光大道,南至飞云江南岸纬五路附近,长约3.127km ,其中,跨江范围长约1.1km 。
大桥采用双层桥结构形式,上层桥为温瑞大道快速路,下层桥为市域铁路S3线,地面道路为一级公路。
水域钢桥从北至南桥跨布置依次为:90m 简支钢桁梁+90m 简支钢桁梁+(140+200+260+140)m 刚性悬索桥+90m 简支钢桁梁+95m 简支钢桁梁。
浙江温州永宁大桥桥式布置如图1所示。
本桥为刚性悬索桥,主桥桥塔位置处桥墩采用门形桥塔,桥塔塔柱和横梁均为钢结构,桥面以上塔高为50.7m 。
Z05、【作者简介】郑蔚(1989~),男,浙江温州人,工程师,从事公路工程管理与研究。
浙江温州永宁大桥防船撞方案研究与数值模拟Research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hip Collision Prevention Scheme ofYongning Bridge in Wenzhou,Zhejiang Province郑蔚1,诸志强2,肖潜3(1.瑞安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200;2.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34;3.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1816)ZHENG Wei 1,ZHU Zhi-qiang 2,XIAO Qian 3(1.Rui ’an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Co.Ltd.,Wenzhou 325200,China;2.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Reconnaissance &Design Institute Co.Ltd.,Wuhan 430034,China;3.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211816,China)【摘要】为保护温州永宁大桥通航安全,根据大桥所处水域特点及桥墩抗船撞能力,设计并安装了防撞装置。
防御船撞桥的两类设施三种任务
陈国虞;张政权
【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桥梁防撞设施通常分为两大类:主动防撞(不接触)设施和被动防撞(结构防撞)设施。
主动防撞设施有:桥梁水域的船舶通航服务系统(VTS)、单桥手机式警报系统(杭州内河)、航标、航标灯、雾天黄灯(广州珠江西桥)、报警声号(配备激光测距仪)、闪灯对中指示(仿飞机降落)、红白斜纹标志(JT 376)等,指船未撞上去前的防撞设施。
被动防撞设施指的是船撞上去后减少损失所采取的措施,有防撞护舷、拦阻索系统、柔性耗能防撞装置等。
【总页数】1页(P179)
【作者】陈国虞;张政权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钢结构研究所,上海市,200032;上海润馨化学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2015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内河桥梁工程施工期船撞桥主动防御措施研究
2.学术评价的“三二一”——“三种途径”、“两类心理”、“一门科学”
3.高校院系优秀行政秘书的三重支撑
——一条原则、两类服务、三种能力4.防御船撞桥的桥墩防撞装置5.防御船撞桥的新装置及其机理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堠门特大桥船撞桥概率分析与风险评估
尹紫红;李远富;燕蒲龙;项琴;李怀龙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桥梁运营期的船撞风险已逐渐成为桥梁工程面临的尖锐问题之一,因此对桥梁运营期的船撞桥进行概率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舟山连岛工程,运用AASHTO指南方法对西堠门大桥运营期3号桥墩年船撞概率进行计算,对西堠门大桥运营期的船撞桥风险进行了评估.西堠门大桥运营期总体船撞风险评估等级为二级,属于低风险水平.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尹紫红;李远富;燕蒲龙;项琴;李怀龙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土木工程系,四川峨眉山,61420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031;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7
【相关文献】
1.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项目获国家批准立项 [J],
2.金塘大桥和西堠门大桥沿线供配电设计的建议 [J], 徐学鸿
3.西堠门大桥上部构造安装施工风险评估 [J], 黄金平
4.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科技创新撑起舟山建设与管养 [J], 任旭初;王刚
5.西堠门大桥桥梁基础海岸边坡稳定性检测评价研究 [J], 姚文杰;王华俊;卿翠贵;董理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莲溪大桥应急抢修主动防船撞预警系统中标公示
近日,莲溪大桥应急抢修项目中标公示正式发布,其中最具亮点的便是主动防船撞预警系统的引入。
这一系统的诞生,将为我国桥梁安全防护增添一道强有力的防线。
莲溪大桥位于我国某重要水道,肩负着繁忙的交通运输任务。
然而,近年来由于船撞事故的频发,桥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次应急抢修项目,旨在保障桥梁安全,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中标公示的项目中,主动防船撞预警系统备受瞩目。
该系统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桥梁进行实时监测,收集并及时分析航行船只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一旦发现潜在的碰撞风险,系统将立即发出预警信号,提醒船只及时避让,从而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一预警系统的引入,标志着我国桥梁安全防护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通过对桥梁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我们可以更加及时地应对突发情况,降低船撞事故的风险。
此外,这一系统还可为我国其他桥梁提供借鉴,推动全国桥梁安全防护技术的提升。
中标公示的发布,不仅是对项目本身的公示,更是对我国桥梁安全防护工作的一份肯定。
未来,随着主动防船撞预警系统的投入使用,我国桥梁安全将得到更加坚实的保障。
目㊀㊀次1㊀范围 (1)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 (1)3㊀术语和定义 (2)4㊀分类㊁结构形式㊁规格与型号 (2)5㊀技术要求 (4)6㊀试验方法 (7)附录A(规范性附录)㊀防船撞装置的冲击模型试验 (9)附录B(资料性附录)㊀防船撞装置的数值模拟试验 (10)Ⅰ公路桥梁防船撞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防船撞装置的分类㊁结构形式㊁规格与型号,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㊂本标准适用于适航水域中公路桥梁使用的附着式防船撞装置㊂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GB/T228.1㊀金属材料㊀拉伸试验㊀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528㊀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㊀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31.1㊀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㊀压入硬度试验方法㊀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GB/T533㊀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㊀密度的测定GB/T700㊀碳素结构钢GB/T1228㊀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31㊀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㊁大六角螺母㊁垫圈技术条件GB/T1446㊀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1447㊀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48㊀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1449㊀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1450.2㊀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1453㊀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GB/T1463㊀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1766㊀色漆和清漆㊀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771㊀色漆和清漆㊀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1865㊀色漆和清漆㊀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㊀滤过的氙弧辐射GB/T2567㊀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GB/T3854㊀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8810㊀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的测定GB8918㊀重要用途钢丝绳GB/T9286㊀色漆和清漆㊀漆膜的划格试验GB/T10007㊀硬质泡沫塑料㊀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14795㊀天然橡胶㊀术语GB50205㊀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608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661㊀钢结构焊接规范1HG/T3845㊀硬质橡胶㊀冲击强度的测定JB/T9389㊀非金属材料落锤式冲击试验机㊀技术条件JGJ82㊀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T/T722㊀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G/T3360-02㊀公路桥梁抗撞设计规范中国船级社㊀钢质海船入级规范3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3.1公路桥梁防船撞装置㊀anti-vessel-collision devices for highway bridges附着于桥梁墩台,用于防止船舶直接碰撞桥梁墩台并在船桥碰撞时缓冲耗能㊁降低船撞力㊁兼具警示作用的装置㊂3.2消能元件㊀energy dissipation component由钢丝绳和橡胶保护层组成㊁具有拉压变形能力㊁用于耗散碰撞能量的柔性防撞圈㊂3.3耗能芯材㊀core material consumption填充于防船撞装置格构内部,用于耗散碰撞能量的材料㊂4㊀分类㊁结构形式㊁规格与型号4.1㊀分类4.1.1㊀按所用材料,公路桥梁防船撞装置(以下简称 防船撞装置 )分为:a)㊀钢质防船撞装置,由钢结构构成,代号为S;b)㊀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由复合材料构成,代号为C;c)㊀钢+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由钢结构和复合材料构成,代号为SC;d)㊀钢+消能元件防船撞装置,由钢结构和消能元件构成,代号为SD㊂4.1.2㊀按附着方式,防船撞装置分为:a)㊀整体固定式防船撞装置,代号为IF;b)㊀分布固定式防船撞装置,代号为DF;c)㊀浮动式防船撞装置,代号为F㊂4.2㊀结构形式4.2.1㊀整体固定式防船撞装置结构示意见图1㊂4.2.2㊀分布固定式防船撞装置结构示意见图2㊂4.2.3㊀浮动式防船撞装置结构示意见图3㊂4.3㊀规格按照JTG/T3360-02的规定,防船撞装置的规格按设防船撞力分为10级,见表1㊂2说明:1 外围件;5 固定式连接件;2 内围件;6 墩台;3 格构件;7 防船撞装置中心线;4 耗能芯材或消能元件;8 分段连接构造㊂图1㊀整体固定式防船撞装置结构示意说明:1 外围件;5 格构件;2 内围件;6 耗能芯材;3 固定式连接件;7 防船撞装置中心线㊂4 墩台表面;图2㊀分布固定式防船撞装置结构示意3说明:1 外围件;5 浮动式连接件;2 内围件;6 墩台表面;3 格构件;7 防船撞装置中心线;4 耗能芯材或消能元件;8 分段连接构造㊂图3㊀浮动式防船撞装置结构示意表1㊀防船撞装置的规格规格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设防船撞力(MN)1235810203050100 4.4㊀型号防船撞装置型号表示方法见图4㊂图4㊀防船撞装置型号表示方法示例1:规格为Ⅰ级的浮动式钢质防船撞装置,表示为S-F-Ⅰ㊂示例2:规格为Ⅳ级的分布固定式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表示为C-DF-Ⅳ㊂5㊀技术要求5.1㊀一般要求5.1.1㊀在正常设计㊁生产㊁安装㊁运营和养护条件下,防船撞装置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5年㊂45.1.2㊀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浮动式防船撞装置应具备正常工作的能力,并满足下列要求:a)㊀其密水性应可靠,不得出现渗水;b)㊀随水位变化㊁沿桥墩上下浮动功能应可靠,不应出现浮动不畅,其顶面与水平面夹角不超过2ʎ㊂5.2㊀外观5.2.1㊀防船撞装置的整体颜色应为交通警示色,表面光洁㊁分划整齐㊁色彩醒目,应设有清晰㊁牢固的警示标志,必要时宜设置水尺标志㊂5.2.2㊀防船撞装置的表面应完整㊁无裂缝,并满足下列要求:a)㊀钢结构不应有明显的脱落㊁凹痕㊁龟裂㊁划伤㊁污迹㊁分层㊁发白㊁皱皮㊁鼓泡㊁返锈等;焊缝应平直均匀,不应有缺陷;表面涂层无漏涂㊁平整光滑㊁颜色均匀一致;b)㊀复合材料无明显气泡,无杂质混入,无纤维外露,无裂纹㊁划痕㊁瑕疵及白化分层等缺陷㊂5.3㊀材料5.3.1㊀钢材钢板和型钢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GB/T700的规定㊂5.3.2㊀复合材料5.3.2.1㊀复合材料宜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制品㊁芳纶纤维增强制品,其基脂可采用乙烯基树脂㊁聚氨酯树脂㊁环氧树脂㊁不饱和树脂等㊂5.3.2.2㊀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㊂表2㊀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要求项㊀㊀目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外围件㊁内围件格构件钢+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拉伸强度(MPa)ȡ300ȡ250ȡ300压缩强度(MPa)ȡ200ȡ150ȡ200弯曲强度(MPa)ȡ300ȡ250ȡ300剪切强度(MPa)ȡ50ȡ40ȡ50拉伸模量(GPa)ȡ18ȡ18ȡ16树脂浇铸体断裂伸长率(%)ȡ5.0ȡ5.0 吸水率(%)ɤ1ɤ1ɤ1巴氏硬度(HBa)ȡ45ȡ45ȡ455.3.3㊀其他材料5.3.3.1㊀高强度紧固螺栓应符合JGJ82的规定,普通螺栓应符合GB/T1228和GB/T1231的规定㊂5.3.3.2㊀钢结构用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并符合GB50661的规定㊂5.3.3.3㊀钢结构的防腐油漆应采用低表面处理树脂漆㊂5.3.3.4㊀消能元件用柔性防撞圈宜按表3选用;其钢丝绳宜选用线接触钢芯无油钢丝绳,钢丝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8918的规定;其橡胶保护层宜采用天然橡胶,天然橡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795的规定㊂5表3㊀柔性防撞圈的参数单位为毫米型㊀㊀号外径内径外厚度内厚度橡胶保护层厚度ϕ4004002001204215ϕ80080040023080305.3.3.5㊀耗能芯材宜采用聚氨酯闭孔泡沫,聚氨酯闭孔泡沫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㊂表4㊀聚氨酯闭孔泡沫的物理机械性能要求项㊀㊀目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钢质㊁钢+复合材料㊁钢+消能元件防船撞装置吸水率(%)ɤ2.50ɤ2.50剪切强度(MPa)ȡ0.15ȡ0.05平压强度(MPa)ȡ0.15ȡ0.05平压弹性模量(MPa)ȡ3.005.3.3.6㊀防船撞装置的连接件宜采用柔性附着构件㊂5.4㊀工艺5.4.1㊀防船撞装置宜采用模块式构造,应在工厂制造㊁预拼㊂5.4.2㊀钢结构的成型㊁连接㊁焊接㊁涂装等制造工艺应符合‘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的规定㊂5.4.3㊀复合材料制品可采用手糊㊁模压㊁缠绕㊁拉挤㊁真空导入等基本成型工艺㊂5.4.4㊀防船撞装置尺寸误差应符合表5中的要求㊂表5㊀结构外形尺寸误差要求项㊀㊀目偏差值(mm)偏㊀差㊀率构件板厚钢材ɤʃ0.6复合材料ɤʃ1.0 外形尺寸ɤʃ10.0-2%~3%平整度ʃ5.0总体型长ɤʃ20.0-2%~4%型宽ɤʃ10.0-2%~4%型深ɤʃ10.0-2%~4%5.4.5㊀防船撞装置可分块运输至现场,在现场按图纸要求拼接安装,整体的校正固定应符合设计图要求㊂5.5㊀性能5.5.1㊀防船撞装置应具备降低防撞规格内船撞力的防护性能,其防护性能应符合表6的要求㊂6表6㊀防船撞装置的防护性能要求类㊀㊀别附着方式墩台船撞力降低率(%)钢质防船撞装置整体固定式ȡ15分布固定式 浮动式ȡ15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整体固定式ȡ20分布固定式ȡ15浮动式ȡ30钢+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整体固定式ȡ15分布固定式ȡ10浮动式ȡ20钢+消能元件防撞装置整体固定式ȡ25分布固定式 浮动式ȡ255.5.2㊀消能元件用柔性防撞圈的最大压缩位移不应小于其内径初始高度的4/5,卸载恢复位移不应小于最大压缩位移的80%㊂6㊀试验方法6.1㊀一般要求6.1.1㊀试验对象分为材料试件㊁构件试件和整体试件三类,其中整体试件或构件试件的试验条件应能反映防船撞装置的工作环境㊂6.1.2㊀浮动式防船撞装置水密舱的密水性宜采用充气试验的方法,并满足‘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的规定㊂浮动式防船撞装置的顶面倾角采用水平尺下高差测算㊂6.2㊀外观外观采用目测方法和手感进行检测㊂6.3㊀材料6.3.1㊀钢板㊁型钢的物理机械性能检验应符合GB/T228.1的规定㊂6.3.2㊀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检验应符合表7的要求㊂表7㊀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试验要求项㊀㊀目试验要求拉伸强度㊁拉伸模量符合GB/T1446㊁GB/T1447的规定压缩强度符合GB/T1446㊁GB/T1448的规定弯曲强度符合GB/T1446㊁GB/T1449的规定7表7(续)项㊀㊀目试验要求剪切强度符合GB/T1446㊁GB/T1450.2的规定树脂浇铸体断裂伸长率符合GB/T2567的规定吸水率符合GB/T1463的规定巴氏硬度符合GB/T3854的规定6.3.3㊀其他材料6.3.3.1㊀高强度紧固螺栓性能检验应符合JGJ82的规定,普通螺栓性能检验应符合GB/T1228和GB/T1231的规定㊂6.3.3.2㊀焊接材料的性能检验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复验方法和复验结果应符合GB50661的规定㊂6.3.3.3㊀防腐油漆入厂时应有质量保证书,并出具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㊂性能检验应按GB/T1766㊁GB/T1771㊁GB/T1865的规定进行㊂6.3.3.4㊀防撞圈用钢丝绳性能检验应符合GB8918的规定㊂6.3.3.5㊀防撞圈用橡胶防护层性能检验应符合GB/T528㊁GB/T531.1㊁GB/T533的规定㊂6.3.3.6㊀耗能芯材入厂时应有质量保证书,并应出具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㊂性能检验应按GB/T 1453㊁GB/T8810和GB/T10007规定的方法进行㊂6.4㊀工艺6.4.1㊀防船撞装置主体及相关部件的制造质量检验应符合GB50205㊁GB50608的规定㊂6.4.2㊀焊接工艺检验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㊂6.4.3㊀结构防腐涂装工艺检验应符合JT/T722的规定,附着力检验可按照GB/T9286中划格法的规定进行㊂6.4.4㊀尺寸采用相应精度的量具进行检测㊂6.5㊀性能6.5.1㊀用于防船撞装置防护性能评价的冲击模型试验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数值模拟试验参见附录B㊂6.5.2㊀消能元件用柔性防撞圈性能检验应采用JB/T9389规定的落锤机㊁按HG/T3845 2008的规定进行㊂8附㊀录㊀A(规范性附录)防船撞装置的冲击模型试验A.1㊀试样防船撞装置防护性能试验宜采用整体试件进行㊂如受试验设备能力限制时,经与用户协商可选用装配式构件试件进行试验㊂A.2㊀试验环境试验在常温下进行,试验场所应整洁,不应有影响检测的振动源㊂A.3㊀试验设备A.3.1㊀试验设备可采用冲击试验机㊂A.3.2㊀试验设备应具备采集加速度㊁位移的功能㊂A.3.3㊀试验设备应能提供不小于常规船舶运行的速度,碰撞速度偏差不宜超过ʃ5%,碰撞角度偏差不宜超过ʃ1.5ʎ㊂A.3.4㊀试验落锤质量选取应充分反映实际构件变形情况㊂A.4㊀试验方法A.4.1㊀将防船撞装置使用压缩方向固定在试验机底板上㊂A.4.2㊀测量防船撞装置的初始几何尺寸㊂A.4.3㊀开动试验机,提升落锤至设计高度以满足规定的速度㊂A.4.4㊀在试样关键部位安装位移传感器㊁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设备,以记录试验关键数据㊂A.4.5㊀松开锤头,进行冲击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自动记录锤头的加速度㊁底座反力以及压缩位移量试验结果㊂A.5㊀试验结果绘制力-位移曲线和加速度-时间曲线,取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平均值与单个试件结果的偏差不宜超过5%㊂按照力-位移曲线,采用桥墩船撞力峰值或撞深变形峰值作为墩台船撞力降低率㊂9附㊀录㊀B(资料性附录)防船撞装置的数值模拟试验B.1㊀数值模拟试验应采用桥梁㊁防船撞装置和船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设置合理的碰撞边界条件㊂B.2㊀船舶的撞击作用数值模型宜按JTG /T 3360-02的规定,采用质点碰撞方法(图B.1)或强迫振动方法(图B.2)㊂说明:1 桥塔;㊀㊀㊀㊀4 弹簧单元;2 承台;5 质量单元;3 桩基础;6 撞击力-撞深模型㊂图B.1㊀质点碰撞法数值模型说明:1 桥塔;㊀㊀㊀3 桩基础;2 承台;4 撞击力-时间模型㊂图B.2㊀强迫振动法数值模型B.3㊀防撞装置中消能元件和耗能芯材的数值模型,应根据必要的试验数据来确定㊂B.4㊀墩台船撞力降低率,应采用桥墩船撞力峰值和船舶撞深变形峰值为评价指标㊂01。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3)3 总体设计 (5)3.1 一般规定 (5)3.2 桥位与桥轴线 (6)3.3 桥型与结构 (7)3.4 通航净空 (8)3.5 防撞设施 (8)4 设计基本要求 (10)4.1一般规定 (10)4.2 抗船撞设防目标 (11)4.3 抗船撞性能验算 (13)5设防船撞力与设防代表船型 (15)5.1 一般规定 (15)5.2 分析方法 (20)6 船撞效应计算方法 (23)6.1 一般规定 (23)6.2 质点碰撞方法 (24)6.3 强迫振动方法 (24)7 结构性防船撞设施 (26)7.1 一般规定 (26)7.2 选用原则 (26)7.3设计方法 (28)附录A 构件抗船撞性能指标 (29)A.1 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的性能指标 (29)A.2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性能指标 (31)A.3 支座性能指标 (32)A.4 桩基础整体稳定性指标 (33)附录B 船舶信息的收集和分类 (34)B.1 数据调查 (34)B.2 船型分类 (34)B.3 船型数据统计 (36)B.4 船型及交通量预测 (37)附录C 船撞桥概率-风险分析方法 (39)C.1 桥梁航道模型 (39)C.2 船舶与桥墩碰撞判定准则 (42)C.3 设防船撞力 (42)附录D 船撞动力荷载 (46)D.1 撞击力-撞深关系 (46)D.2 强迫力模型 (48)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52)1 总则1.0.1 为规范和指导公路桥梁抗撞设计,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新建桥梁中主体结构的抗船撞设计。
条文说明桥梁主体结构的的抗船撞性能,是其安全使用的核心因素。
非主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在撞损后果、可修复性和社会影响上差异显著。
1.0.3 公路桥梁抗撞设计应综合考虑桥梁、船舶、水运管理和公路管理等因素,合理确定桥梁的总体方案、设防目标、防撞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