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培训资料(必看)全解教学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0
建筑工程培训资料(doc 31页)第五章、劳动力安排计划第一节、劳动力投入计划(一)劳动力安排的原则施工劳动力是工程施工的直接操作者,也是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直接保证者。
因此,劳动力配备是整个工程实施又一大关键因素。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在本工程劳动力组织时,将从劳务公司中抽出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强的、技术素质高的、身体健康,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一线操作工人安排进场施工,施工人员进场前统一经过公司劳务技能及质量、安全技术等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挂牌施工。
施工劳动力的投入按工程施工进度的需要,逐步到位,做好思想动员和采取经济措施使得春节休假期间保证足够劳动力,以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本工程劳动力组织及投入均由劳务公司根据项目月度劳动力计划表,在本公司内部进行合理调配,确保项目部对各种劳动力的需要,确保施工进度计划能够按期完成。
(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及进场计划本工程劳动力由二部分组成:土建施工队、安装施工队;其中以土建施工队为主,专业施工队配合的劳动力构成形式。
1、劳动力选择考虑的因素(1)根据以往施工类似大型工程的管理经验,对劳动力素质、数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由于本工程具备一定的规模、工期相对较紧,在施工工序组织安排上必须衔接紧密,因此对劳动力的数量要事先做好需用量计划,并及早与选定的劳务公司签定劳务合同。
(2)劳务队的素质还将通过现场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他们能胜任本工程各项工作的要求。
因此我们将选择与本企业有着中长期合作基础,有类似工程及精品土建施工经历、施工素质高、人员配备充足、专业水平精、相对稳定的优秀劳务公司。
2、劳动力数量选择(1)由于本工程结构较复杂,文明施工要求和质量要求高,并根据施工部署的布置分别组织施工。
为了使各段劳动力充分满足现场施工的连续性,保证按进度计划按时完成基础、主体的施工工期,我们配备了数量充足的劳动力。
(2)本工程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和主体的砌体、钢筋、模板、砼的工程量,必须要配备充足的劳动力来满足施工的需要。
建筑施工技术要点1、房屋施工图可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三大类。
2、当详图和被索引的图样画在同一张图纸上时,下半圆内画一横线表示。
3、索引符号为细实线圆圈,圆圈内上半圆的数字表示详图编号,下半圆的数字表示被索引图样的图纸编号。
4、当详图符号用于索引剖面详图时,应在被剖切的部位绘制剖切位置线,然后再用引出线引出索引符号,引出线所在的一侧表示剖切后的投影方向。
5、详图符号用粗实形圆表示,圆内用数字注写详图编号。
当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不在同一张图纸上时,在上半圆中注写详图编号,在下半圆中注写被索引图样的图纸编号。
6、室外整平地面的标高,以涂黑的三角形表示。
7、指北针宜为直径24mm的细实线圆圈,指针涂黑,端部注写“北”字,涉外工程注写“N”字。
8、总平面图常用图例。
P11~169、常用建筑构造及配件图例。
P17~2210、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P27~2911、建筑剖面图的主要用途:①与建筑平、立面图配合,计算工程量;②指导各层楼板和屋面施工,门窗安装和内部装修。
12、习惯上剖面图不包括基础部分。
13、建筑详图是对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等基本图样的补充和深化。
因此,详图是房屋细部施工、构配件制作和编制工程预算的重要依据。
14、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包括结构设计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图、构件详图、节点详图。
15、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
16、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以及部分装配部分现浇的装配整体式。
17、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
18、钢筋的作用及名称:(1)受力筋:是构件中最主要的受力钢筋,通过结构计算确定其直径及数量。
在构件中承担拉力的叫受拉筋,承担压力的叫受压筋,受力钢筋按形状分为直钢筋和弯起钢筋。
(2)箍筋:是配置在梁、柱横截面内的钢筋,其作用主要是承受横向力,同时也用来固定纵向钢筋的位置。
(3)架力筋:梁中按构造要求配置在受压区一侧的钢筋。
其作用是与梁内的受力筋、箍筋共同构成钢筋的空间骨架。
(4)分布筋:板中与受力筋方向垂直、按构造要求配置的钢筋,用于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同时传递、扩散荷载以及抵抗温度收缩变形。
(5)其他钢筋:构造要求及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钢筋,如预埋锚固筋、梁中腰筋与鸭筋、吊环等。
19、钢筋的外边缘到构件表面应具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层,称为保护层。
20、楼梯结构图作用:表示楼梯的类型、结构形式、有关尺寸及踏步、栏杆装修做法。
21、低层建筑:指1~3层的建筑;多层建筑:指4~6层的建筑;中高层建筑:指7~9层的建筑;高层建筑:指10层和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
22、建筑物耐久等级4级。
24、民用建筑通常都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屋顶和门窗六大部分组成。
25、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规定为100mm,表示符号为M,即1M=100m。
26、在建筑工程中,一般将房屋埋在地面以下的扩大部分称为基础。
位于基础下面,并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壤称为地基。
27、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表面压实、重锤夯实、碾压法、换土法。
28、民用建筑的基础,若按构造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板式基础、箱形基础、薄壳基础、桩基础等。
若按材料可分为:砖基础、条石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29、毛石基础台阶高度和基础墙厚不宜小于400mm。
30、混凝土基础是用不低于C10级的混凝土浇捣而成,有时为了节约水泥,可在混凝土中加入30%以下的毛石,这种基础,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
31、承台的厚度一般不小于300mm,柱顶嵌入承台的深度不宜小于50~100mm。
32、桩柱:按材料不同分为土桩、木桩、砂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钢筋混凝土桩按施工方法不同分为预制桩、灌注桩和爆扩桩。
33、墙按受力状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按所处位置分:外墙(围护墙)、内墙(分隔墙);按轴线方向分:纵墙、横墙(两端外横墙称为山墙);按材料和构造方法分:实砌砖墙、空斗砖墙、空心砖墙、石墙、土墙、中小型砌块墙、大型墙板、框架轻板等。
34、墙的作用:承重、围护、分隔。
35、普通粘土砖墙的厚度是按半砖的倍数确定的。
36、勒脚的作用:(1)保护墙脚;(2)防止地面水对墙脚的侵蚀;(3)美观。
37、勒脚的一般构造做法有:水泥砂浆勒脚、加厚勒脚、石砌勒脚、贴面勒脚。
38、勒脚的高度,在考虑防水和机械碰撞时,应不低于450mm。
39、明沟(排水沟)用于降雨量较大的地区,迅速地汇集和排除房屋周围及屋面落水管引下来的雨水。
一般构造做法有砖砌明沟、石砌明沟、混凝土明沟。
明沟的宽度和深度不小于200mm,沟底纵坡0.3%。
40、散水(排水坡)用于雨水量较小地区,迅速排除房屋四周积水。
一般构造做法有:混凝土散水、砖铺散水、块石散水、三合土散水。
散水宽度600~1000mm,当屋面雨水为自由落下时,散水宽度比檐口宽度宽出200mm左右,散水坡度为3%~5%,外边缘比室外地面高出20mm。
41、水平防潮层的位置设在室内地坪混凝土层之间的砖缝中,大约—0.06标高处的墙身中。
42、外窗台的作用是为了排除雨水,保护墙面。
内窗台的作用是装饰室内,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该处墙角和便于清洗。
43、过梁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44、砖拱过梁的砌筑砂浆标号不低于M10级,砖标号不低于MU7.5。
不宜用于有集中荷载、振动较大、地基承载力不均匀以及地震区的建筑物。
45、钢筋砖过梁适用于跨度不大于2米,上部无集中荷载的洞口上。
当门窗洞口较大或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时,常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有现浇和预制两种。
梁宽一般同墙厚,梁两端伸入墙体长度每边不少于250mm。
46、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两种。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为砖厚的整倍数,且不小于120m m,宽度与墙厚相同。
圈梁的位置通常设在屋面檐口、基础顶面、楼板底或门窗过梁处。
47、构造柱作用:(1)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2)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构造柱一般设在建筑物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电梯间四角以及某些较长墙体的中部。
48、隔墙都是到顶的,隔断一般为不到顶的。
49、隔墙按其构造方式分为:砌块式隔墙、立筋式隔墙、板材式隔墙。
50、隔断可分为空透式、移动式、屏风式、帷幕式和家具式等。
51、楼板按材料可分为:木楼板、砖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衬板组合楼板等。
52、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
53、钢筋混凝土楼板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肋梁式、井格式、无梁式和钢衬板组合式。
54、板式楼板根据其受力特点,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2,双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小于或等于2.55、单向板肋梁楼板由板、次梁和主梁构成。
其荷载传递顺序为:板—次梁—主梁—墙或柱。
56、双向板肋梁楼板无主次梁之分,由梁、板构成,荷载传递顺序为:板—梁—墙或柱。
57、肋梁楼板中梁、板的经济尺寸如下:(1)板:经济跨度为1.7m~2.5m,不大于3m,板厚60mm~80mm.(2)次梁:经济跨度为4m~6m, 梁高为跨度的1/18~1/12,梁宽为梁高的1/3~1/2 。
(3)主梁:经济跨度为5m~9m,梁高为跨度的1/14~1/8,梁宽为梁高的1/3~1/2 。
58、井格式楼板中,板的跨度在3.5m~6m之间,梁的跨度可达20m~30m,梁高不小于跨度的1/15,梁宽为梁高的1/4~1/2,且不小于120mm。
59、无梁楼板板的最小厚度不小于150 mm,且不小于板跨的1/35~1/32,柱网一般布置为正方形,间距不超过6 m,四周应设圈梁。
60、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常用类型有:实心平板、槽形板、空心板。
61、实铺地坪的基本构造层次为基层、垫层、附加层、面层。
62、阳台按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凸(挑)阳台、半凸(半挑半凹)阳台和凹阳台。
63、栏杆和栏板的高度当建筑物总高度≤24米时为1.1米;当建筑物总高度>24米,≤100米时为1.2米。
栏杆之间的净空不应大于110mm。
64、雨蓬的结构形式有悬板式和梁板式两种,悬挑长度一般为0.9m~1.5m,宽度比门洞每边宽出250mm。
排水方式有自由落水和有组织排水。
65、墙体装饰的作用:(1)保护墙体;(2)改善墙体的使用功能;(3)美化环境。
66、墙面装饰按装饰部位不同,可分为室内装修和室外装修。
按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可分为抹灰、贴面、涂刷、裱糊、铺钉和幕墙等。
67、抹灰类饰面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两类.一般抹灰有石灰砂浆、混合砂浆、水泥砂浆等;装饰抹灰有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水泥拉毛等。
68、抹灰按质量要求有三种标准:普通抹灰:一层底层,一层面层。
中级抹灰:一层底层,一层中间层,一层面层。
高级抹灰:一层底层,多层中间层,一层面层。
采用分层构造可使裂缝减少,表面平整光滑。
底层厚10~15 mm,主要起粘结和初步找平作用;中间层厚5~10 mm,主要起进一步找平作用;面层又称罩面,厚3~5 mm主要是使表面平整、光洁、美观。
69、幕墙的种类按材料有玻璃幕墙、铝合金幕墙、钢板幕墙、混凝土幕墙、塑料幕墙、石材幕墙和复合材料幕墙等。
按施工方法有现场组合幕墙和预制装配幕墙。
70、幕墙一般由外表面层、填充层、内表面层和支架等组成。
71、墙裙高度一般为1.2~1.8m。
防潮及防碰撞的墙裙有水泥砂浆、水磨石、瓷砖、大理石等到饰面。
装饰墙裙有木墙裙等。
72、窗帘盒从外形上可分为明窗帘盒、暗窗帘盒和带照明窗帘盒。
窗帘盒的挑出尺寸一般为120mm~200m m。
73、楼板层的面层和地坪的面层统称为地面。
按所用材料不同和施工方式不同可分为整体类地面、块材类地面、卷材类地面和涂料类地面。
74、整体类楼地面分为:水泥砂浆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水磨石楼地面。
75、块材类楼地面分为:陶瓷锦砖、瓷砖、缸砖楼地面,大理石板、花岗石板楼地面,木地板。
76、卷材类楼地面分为:塑料地板楼地面、橡胶地毡楼地面等。
77、吊顶由吊筋、顶棚骨架、面层三部分组成。
78、一般楼梯由楼梯梯段、平台、栏杆或栏板组成。
79、一个楼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级。
80、楼梯段的宽度,一般单人通行时应≥850mm,双人通行时为1100mm~1200mm,三人通行时为1500mm~1800mm。
81、平台由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
82、栏杆扶手的高度一般为900m m;水平段的扶手高度为≥1050mm,栏杆之间的净空不应大于110mm。
83、楼梯上面梯段和下面梯段之间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200mm。
84、钢筋混凝土楼梯分为板式楼梯、斜梁式楼梯。
85、室外台阶是联系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的交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