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低压气藏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9.08 KB
- 文档页数:3
深井低压底水超声排水采气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1-03-16T02:42:18.71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4期作者:董承武[导读] 随着我国天然气能源的利用率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于天然气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天然气井排水采气工艺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发天然气能源,提高天然气井的开采效率,增加天然气开采量,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因此,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天然气井工作,不断优化排水采气工艺。
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 130062摘要:排水工艺方法的应用为天然气井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经过文章内容可知,使用正确的排水采气工艺可以有效降低井内积液的诞生,减少天然气流动的阻力,提高天然气流动速度,从而提高天然气的产量,增加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收入。
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天然气;排水;采气前言随着我国天然气能源的利用率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于天然气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天然气井排水采气工艺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发天然气能源,提高天然气井的开采效率,增加天然气开采量,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因此,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天然气井工作,不断优化排水采气工艺。
1天然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概述针对天然气一般为地下储存的特点,要想开发天然气就要使用对应的排水采气工艺。
正确的排水采气工艺可以使天然气井内的液体有效排出,恢复井内的正常状态,提高天然气产量。
天然气井在工作中,会产生部分油与水,这些液体在井内环境发生变化之后,会直接沉积在井底,油水液体的出现使气层内压力增加,阻碍天然气的流动,减少天然气井的工作能力,对天然气井的工作带来危害。
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对应的排水采气工艺对沉积液体进行处理,获得优秀的排水采气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排水采气技术,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2选择排水采气工艺的技巧(1)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当前环境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开采历史、资源储备情况等,通过对资料的了解,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
低渗气藏气体渗流滑脱效应影响研究低渗气藏是指储量较大,但渗透率低于0.1mD的天然气储层。
由于低渗气藏的渗透率很低,气体渗流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物理现象和特殊的滑脱效应,这些问题在塞罕坝气田等低渗气藏的开发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因此,本文将对低渗气藏气体渗流滑脱效应的影响进行研究。
滑脱效应是指在渗透率较低的岩石孔隙内,当岩石表面具有电荷时,气体分子在孔喉内的运动将受到电双层力的限制,从而导致气体分子与孔壁之间的“滑脱”现象。
在低渗气藏的气体渗流中,滑脱效应会对气体在储层内的渗流性质产生显著影响。
具体来说,滑脱效应会导致气体分子因受到电双层力的阻碍而难以通过孔喉,进而影响了储层的有效渗透率和气体产量。
对此,国内外研究者对低渗气藏滑脱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多年的探索。
目前,低渗气藏滑脱效应研究的重点包括滑脱系数的测定和气体分子在孔隙中的运动特性研究。
其中,滑脱系数是描述滑脱效应的关键参数,其大小直接影响气体在岩石孔隙内的扩散和渗透能力。
研究人员通常利用渗透率、孔喉半径和气体密度等参数来计算滑脱系数。
然而,在实际的低渗气藏开采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实验数据的不确定性,滑脱系数的精度和可靠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气体分子在孔隙中的运动特性,研究者长期以来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数值仿真方法,对低渗气藏中气体分子的扩散、运动速度分布等物理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表明,由于滑脱效应的存在,气体分子在孔隙内具有更强的非均匀性和畸变性,这导致气体分子的扩散速率减慢,扩散范围缩小。
此外,在气体分子与孔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电双层力的影响,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变得更短,从而使得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下降,气体在孔隙中的运动也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更好地解决低渗气藏滑脱效应对气体渗流的影响,目前研究者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措施,如改进油气藏物理模型、建立健全的实验研究方法、提高数值模拟的精度等。
在实际开采中,还需要采用针对性的采气技术,如水平井、人工压裂等技术手段,以提高储层渗透性和增加产量。
在天然气开采中,随着气藏压力和天然气流动速度的逐步降低,致使气藏中的产出水或凝析液不能随天然气流携带出井筒,从而滞留在井筒中。
这些液体在一段时间内聚集于井底,形成液柱,对气藏造成额外的静水回压,导致气井自喷能量持续下降。
通常,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井筒中聚集的液柱终会将气压死,导致气井停产。
这种现象便称之为“气井积液”。
排除气井井筒及井底附近地层积液过多或产水,并使气井恢复正常生产的措施,称为排水采气。
排水采气是解决“气井积液”的有效方法,也是水驱气田生产中常见的采气工艺。
目前现场应用的常规排水采气工艺可分为: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
机械法即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机抽等排水采气工艺等,物理化学法即泡沫排水采气法及化学堵水等方法。
1优选管柱排水采气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是在有水气井开采的中后期,重新调整自喷管柱,减少气流的滑脱损失,以充分利用气井自身能量的一种自力式气举排水采气方法。
优选管柱排水采气,简单来说就是缩小油管内径生产,其目的是减小流动截面积,增加气体流速,以便把液体带到地面。
当油管直径过小时,虽可以提高气流速度,有利于将井底的液体排出,但在油管中的摩阻损失大,一定井口压力下所要求的井底流压高,从而限制了气井产量;当油管直径过大时,虽可以降低气流速度及摩阻损失,从而降低流压,提高气井产量,但过低的气流速度无法将井底液体携至地面,最终造成井底积液、流压升高而限制产气量。
因此优选合理管柱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流速高,排液能力较好的大产水量气井,可增大管径或采用套管生产,以达到减少阻力损失,提高井口压力,增加产气量的目的;二是对处于中后期的气井,因井底压力和产气量均较低,排水能力差,则应更换较小管径,即采用小油管生产,提高带水能力排除井底积液,使气井正常生产,延长气井的自喷期。
该工艺理论成熟,施工容易,管理方便,工作制度可调,免修期长,投资少,除优选与地层流动条件相匹配的油管柱外,无须另外特殊装备和动力装置,是充分利用气井自身能量实现连续排液生产,以延长气井带水自喷期的高效开采的工艺技术。
延安气田延气2-延128井区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武延亮;李鹏程;韩薛云;付金伟;王博涵;吴小斌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研究》
【年(卷),期】2024()10
【摘要】延安气田延气2-延128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偏南地区,目的层位包括石盒子组、山西组、本溪组,主力层为山23段,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为典型的低渗砂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低丰度等特征。
随着研究区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产水气井逐渐增多,区域稳产形势严峻,开展排水采气是延缓气藏水侵、解决气井积液、提高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本文在研究区产水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对其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行论证,优化给出了适合于研究区各种不同类型产水气井的排水采气技术。
对比排水采气措施前后的预测数据,结果显示:排水采气措施可延长稳产期21个月,增产天然气量17.2亿m3,提高采出程度1.8%。
【总页数】4页(P137-140)
【作者】武延亮;李鹏程;韩薛云;付金伟;王博涵;吴小斌
【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一厂;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77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盆地延气2-延128井区盒8段气藏储层特征研究
2.延气2-延128井区地面集输工艺技术
3.延长气田延气2-延128井区地面集输工艺的优化创新
4.延149-延气2-延128井区积液停产气井复合工艺研究
5.延气2井区山2、盒8气藏开发指标评价及采气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探索摘要:气井开采会降低地层压力,当地层压力无法举升一定量的水时,井底会聚集大量液体,形成液柱,进而可能导致气井丧失自喷能力,甚至导致气井完全停产。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应用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及时处理井底的积液,以确保气井的正常开采。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排水采气的概念,并对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展开探究。
关键字: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前言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气井的环境对顺利开采有着极大的影响,不过,在气井的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积液现象,在井底高压低温的作用下,积液会发生水合物冻堵情况,阻碍天然气的正常开采。
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应用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完成气井排水,有效处理井底积液为,从而为天然气的正常开采奠定良好基础。
1排水采气概述排水采气指的是借助相关技术手段,把气井下的天然气排出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液化的天然气排掉。
排水采气技术是天然气采集中的关键,只有处理好地层中的水资源,才能够防止井下出现大量积液,进而提升天然气的采集效率。
在天然气开采中,出水问题难以避免,若不能及时排除井下的水资源,则会影响天然气的开采效率。
2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2.1井下节流排水采气技术井下节流排水采气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在井下安装节流器,实现井内节流、降压,提升流速,使得井口压力保持稳定,借助地热能量,对于水合物的生成条件加以改善,避免其生成,这样可以减少井下积液的形成量。
节流器内的流体有两种类型,即临界、亚临界流动,依据节流器出入口压力比值能够区分流体状态,由于采气前期的井外压力较小,在节流器处则会形成较大的压差,流体处于临界流动状态,优化装置气嘴的直径,能够使流体状态发生改变,为该工艺的实施奠定基础。
同时,对卡瓦式节流器进行改进,优化胶桶的伸缩率、硬度、拉伸强度、压缩率等各项性能参数,进而有效提升其使用性能。
在采气过程中,企业选择哪一种排水采气工艺,对具体采气效率有着极大的影响,在选择具体工艺时,应先确定开采的条件,依据环境合理选择工艺。
试论排水采气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前言排水采气工艺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在煤层开采过程中,通过排水来降低煤层水压,提高采煤效率,并同时采集煤层气,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旨在探讨排水采气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排水采气工艺的发展历程1.传统排水采气工艺传统的排水采气工艺主要是通过井下钻孔进行排水和抽取煤层气。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其局限性较大,如无法满足高产高效的需求等,因此逐渐被淘汰。
2.现代化排水采气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排水采气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比较典型的技术包括:井下注浆预充法、井下爆破预充法、井下液压压裂法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排水采气工艺的现状1.技术成熟度高目前,排水采气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满足大多数煤矿的需求。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排水采气工艺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
2.应用范围广泛排水采气工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煤矿开采中,包括地下开采、露天开采等。
同时,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如深部、高压等条件下,排水采气技术也能够发挥出其优势。
3.存在一些问题尽管排水采气工艺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井下施工难度大、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技术上得到解决。
四、排水采气工艺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排水采气工艺将会更加智能化。
比如:通过传感器监测煤层水压、气体浓度等数据,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2.绿色环保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排水采气工艺也不例外。
未来排水采气技术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探索新的绿色技术。
3.多元化发展未来排水采气工艺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比如: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结合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满足更加复杂多样的开采需求。
五、结论综上所述,排水采气工艺是煤矿开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85低压低产气井是指井底流体压力较低、产气量相对较小的天然气井。
这类气井通常由于气井底部压力不足以使天然气上升到地面,导致产气困难。
排水采气工艺是一种用于低压低产气井的技术方法,旨在提高井底压力,促进天然气的上升和分离。
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和设备,例如机抽排水工艺、柱塞举升排水工艺、泡沫排水工艺、螺旋泵排水工艺和超声波排水工艺等,来改善低压低产气井的采气效果。
这些工艺可以提高井底压力、增加气体上升力、减小液柱对产气的抑制等,从而提高采气效率和经济效益。
1 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的工艺特点1.1 井底流体压力较低低压低产气井的井底流体压力通常较低,一般处于较低的范围内,可能小于地面大气压。
在气井中,井底的气体压力相对较低,压力差较小。
这种低压状态会对气井的产气量和采气效率产生影响。
在低压情况下,气体的压力差较小,导致气体无法充分驱动流体的上升速度,从而影响采气的效果。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用合适的排水采气工艺,以克服低压带来的困难,并提高气井的产气量和经济效益。
1.2 产气量相对较小低压低产气井的产气量通常相对较小,即每天产出的天然气量较少。
这是由于井底的气体压力较低,导致气体的流动能力和推动力受限,难以将更多的气体从地下储层中抽采至地面。
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合适的排水采气工艺,通过调节井底压力和控制气液流动状态,使得气井产气量得以提高。
常见的工艺包括气液两相排水法和气气两相排水法等,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设备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低压低产气井的产气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3 气液两相流动复杂低压低产气井中,气液两相的流动状态比较复杂。
由于井底流体压力低,产气量小,气液两相在井筒中的分布和流动方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体泡沫、液滴和气液混合相等。
这导致了气液两相之间存在不均匀分布,不同深度和孔隙度的地层含气饱和度和气液比例也会不同。
这种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状态给排水采气工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优化气液分离和排出气井的过程,以保证排水采气工艺的稳定运行。
致密低渗气藏开发配套技术气藏工程研究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目的和重要性二、致密低渗气藏的特征和开发难点2.1 气藏特征分析2.2 开发难点分析2.3 常用开发方法对比分析三、致密低渗气藏开发配套技术3.1 井网布置优化技术3.2 压裂技术3.3 增产技术3.4 其他开发配套技术四、案例分析4.1 典型致密低渗气藏开发案例介绍4.2 案例分析及评估五、结论与展望5.1 结论及贡献5.2 发展趋势及展望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天然气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然而,在我国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致密低渗气藏的开发。
致密低渗气藏是指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岩石储气能力弱的气藏,利用常规方式开发较为困难。
常规油气开采技术无法对其进行高效、经济的开发。
本文将围绕致密低渗气藏的开发配套技术展开研究,从特征、开发难点、配套技术和案例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致密低渗气藏的开发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致密低渗气藏开发技术是当前石油天然气工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
在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包括难以预测储量、生产难度大、勘探难度大、高投资风险等。
因此,探索高效、经济、安全、环保的致密低渗气藏开发技术和配套技术,对于我国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供给的满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际上,针对致密低渗气藏开发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主要集中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
美国已经在利用致密低渗石油和天然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澳大利亚的库利宾盆地致密低估计气藏储量达2.31万亿立方米。
加拿大的蒙大拿省夏延地区致密低渗气藏的储量也很大。
除此之外,其他国家也在针对致密低渗储层进行研究和开发。
国内致密低渗气藏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
2011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先期研究项目启动,推动致密低渗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
延长低渗致密气藏采气工艺初探姚军;霍威;王卫刚;刘通;黄华【摘要】延长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东南部,储层为具有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低丰度特征的致密砂岩气田.单井控制储量小、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气井投产后初期递减快,中后期递减慢,在较低的井底流压下,气井表现出一定的稳产能力.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气井的井口装置、管柱优化、完井工艺和排液采气工艺的研究和现场应用分析,初步形成了一体化管柱射孔、压裂投产、储层保护等适应延长气田特点的开采工艺技术.通过对各生产阶段、不同压力及出水量的气井采气工艺的研究和合理选择,满足了开发初期气井的生产需求.【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3)004【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延长气田;致密砂岩;排液采气;水合物【作者】姚军;霍威;王卫刚;刘通;黄华【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75延长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西北部,目前试采区块有延a井区和延b井区,主要含气层位有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盒8-本溪组碎屑岩—砂岩、粉砂岩成份分为:碎屑、填隙物、自生矿物,储层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1-3]。
本区盒8-本溪组储层经过物理和化学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原生孔隙度大幅度降低,溶蚀作用的次生溶孔在有效孔隙中占主要地位,原生粒间孔在孔隙构成中占次要地位。
储层孔隙度主要在2.0%~12.0%之间,渗透率在0.01~10.0mD之间。
渗透率的变化主要受孔隙发育程度的控制,渗透率与孔隙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大部分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偏向低值的一侧,孔隙度普遍小于15.0%,渗透率普遍小于5.0mD,属低孔、特低渗致密型储集层。
2481 气井出液采气速度是影响井底出液的原因之一,过高的采气速度会使得气井无水生产期缩短,产量迅速递减。
而气井生产压差逐步增大,会使得地层水锥进或者舌进而到达井底的时间越短,引起气井过早出水,甚至造成气井早期突发性水淹。
另一方面气层岩性均质性越强,井底距气水界面方向渗透性越强或纵向裂缝越发育,底水到达井底的时间越短,从而致使气井出水积液速度增快。
2 低压低产井生产分析2.1 储气供气能力差根据低压低产气井生产动态曲线分析,地层压力低、储层物性差、含气面积小是低压低产气井直观表现。
由于供气能力较差,使得生产压差较高而产气能力较低。
2.2 气井出水阶段气井生产过程中,随着水气比的增加变化,使得气井产气量和井口压力降低。
开发初期,气井生产层位一般处于纯气层区域,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水不断侵入,气层开始含液,气水混流带逐步增大。
气井进入带水采气阶段,造气井产量下降。
2.3 气井井口回压大井口回压对气井生产有重要影响。
目前主要针对气井井口回压采用关复井作业手段控制井口回压大小。
通过关井降低外输压力,再次开井后生产压差及气量会有所改善。
但回压后又会造成气井产量的下降,因此低压低产井间歇性生产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工艺技术手段。
3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3.1 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利用自身能量自力式气举排水就是我们所说的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当气井对流速度高,排液量大,可以通过增大管径、减小阻力、提高井口压力,从而提高带水能力,延长气井自喷时间。
根据研究气井产量、携液、冲蚀等要求,结合临界携液流量、临界冲蚀量、地层破裂压力、井筒摩阻损失等限定条件优选满足条件的管柱直径进行排水采气开发。
3.2 泡沫排水采气针对低压低产气井的现实状态,其自身带水能力不足,使得气井井底积液严重。
利用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辅助排水是目前低压低产排水的主要应用措施。
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应用效果的好坏在于其使用的发泡剂性能状态的优劣,主要考核指标是发泡能力、携液量、泡沫稳定性等。
低压出水气井连续气举排液采气适应性研究目前国内许多气田都已进入生产的中后期,其中大部分气井都不同程度的产液,由产液带来的井底回压增加、井筒气液滑脱加剧、气井难以稳产的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地层压力的持续降低,产液气井随之变多,当前对待产液气井的方式是逐渐的由自喷开采转为人工排水采气。
其中气举排液采气工艺具有井下无机械磨损、操作管理方便、产液量变化范围大、举升深度深等优点,特别是在出砂严重、含有腐蚀性介质、深井等条件复杂的产液气井情况下更为适合,现在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排液采气方式。
气举排液采气工艺由于会产生回压,因此是不适用于地层压力较低的气井的。
但就现阶段而言,一口气井能否使用气举排液采气工艺,尚无具体地层压力指标。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根据一口井的地层压力快速的判断出它能否采用气举排液工艺技术。
本文对各种工况下的出水气井气举排液工艺进行了大量的模拟。
由大量的数据得出,不同工况下的气井是否可以使用气举工艺进行排液采气开发。
由于实际气井开发中最好测出的是产液量与产气量,所以最后定位在不同产液量和产气量下可以采用气举工艺所需的最低地层压力系数。
并且针对得出的最低地层压力系数,分析其对气举适应性的影响,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解决了现在对气举工艺适应的最低地层压力尚无具体指标的困境,并针对不同油管直径、不同注气深度等情况分别进行了模拟,使现场更为便捷的对低压出水气井进行气举排液工艺的使用。
长庆气田水平井排水采气技术研究长庆气田属于典型的低压、低产、低渗致密气田,为提高气井单井产量,目前水平井已成为主要的开发方式,其初期单井产量可达直井的3 倍。
与直井相比较,水平井改造规模大,入地液量多,压裂液返排难,投产后如不及时排出压裂液会影响气井生产。
同时,随着生产时间延长,气井能量逐渐衰减,携液能力减弱,就会造成水平井井筒积液,后期生产将面临排水采气问题。
国内开展水平井泡沫排水、气举、优选管柱等工艺措施已取得一定效果[1-4],但这些工艺措施主要是排出悬挂封隔器以上的积液,斜井段和水平段的大部积液并未排除,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
因此,对于水平井的气水流动规律、不同井段携液能力、排水采气工艺适用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笔者运用成熟的直井模型和新建的斜井段计算模型,探索水平井气水流动规律,找出井筒中最易积液位置,优选出适合长庆致密气田的排水采气技术。
1 长庆气田水平井生产现状自长庆气田开发以来,为提高气井产量,开发方式由“直井—丛式井” 向“丛式井、水平井并重” 转变。
截止2017年底,长庆气田自营区累计完钻1 000 余口水平井,均采用水力喷射或裸眼封隔器压裂生产一体化管柱。
经过近几年来对生产情况的总结,发现水平井在生产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水平段有多级滑套球座,同时直井段主要为Φ88.9 mm 及以上管柱,携液能力较差;②水平段、斜井段都有工具,不利于排水采气工具的下入,同时封隔器不利于起泡剂的加注,影响泡沫排水效果。
截至2017年底,长庆气田积液水平井100 余口,占总井数约12.9%,产量递减率基本在30%以上。
随着水平井产量的递减,积液井将逐年增加,急需开展水平井排水采气技术研究和试验。
2 国内外水平井排水采气技术现状2.1 国外现状目前国外水平井排水采气技术主要包括泡排、气举、柱塞举升、优选管柱、电潜泵、螺杆泵等,每项工艺措施都有应用,与直井排水采气工艺基本相似,主要区别是积液机理和井筒流动规律,目前国外水平井还没有形成主体的排水采气技术[5]。
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余斌发布时间:2021-09-27T05:52:00.91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4期作者:余斌[导读] 现阶段,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天然气工程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天然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用量在不断上升。
天然气的生产技术对于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天然气的生产技术主要是对气井的开采,再使用集气的设施从而获得天然气,但是低压低产井容易使井内有积液现象,采集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直接便捷的采集到天然气,需要改进排水采气的工艺技术,解决低压低产井的采气的难度问题,本文主要对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余斌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气三厂青海 736202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天然气工程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天然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用量在不断上升。
天然气的生产技术对于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天然气的生产技术主要是对气井的开采,再使用集气的设施从而获得天然气,但是低压低产井容易使井内有积液现象,采集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直接便捷的采集到天然气,需要改进排水采气的工艺技术,解决低压低产井的采气的难度问题,本文主要对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引言天然气资源可以说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它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
然而在长期的开采以后,气井必然会出现产量下降、开采难度提升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天然气资源的顺利开采,就成了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应用排水采气工艺的必要性为了提高天然气的产量和稳定安全开采,需要对开采气井的工艺技术进行创新,根据不同气井的实际情况,对气井进行合理的开采,并根据集气系统将开采的天然气进行特殊处理,将处理好的天然气输送至用户手中。
现阶段我们对天然气的大量开采,导致天然气井的产量不断下降,产生低压和低产等问题,且在开采时需要气井中气层对其的自喷能力,如果自喷能力下降,则会导致天然气的产量减少,采用排水采气的工艺技术对于低压低产气井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井内部的积液问题,保证气井天然气的产量,因此在对低压低产天然气井进行排水开采变得十分关键。
作者简介:张书平,1963年生,高级工程师;1998年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采气工艺研究及技术管理工作。
地址:(710021)陕西省西安市长庆兴隆园小区。
电话:(029)86598025。
E -mail :zsp1_cq @petro 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张书平 白晓弘 樊莲莲 桂捷(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 张书平等.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天然气工业,2005;25(4):106~109摘 要 针对长庆气田产水状况,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长庆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所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等三种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要求及各项工艺在长庆气田的试验效果,归纳了目前长庆气田采用的三种行之有效的复产工艺措施,形成了长庆气田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体系,这对提高低压低产气井的采收率及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主题词 长庆气田 排水采气 工艺 技术 采收率一、引 言 长庆气田自1997年投入开发以来,主要形成了靖边、榆林及苏里格三大生产气区。
截至2003年底,长庆气田累计投产气井435口,其中井口压力在8.0~15.0MPa ,产气量在2.0×104m 3/d 以下的低压低产气井106口,占投产气井的24.4%。
这些低压低产气井产能普遍较差,不能满足携液要求,部分气井井底或井筒存在积液,严重影响了气井连续稳定生产。
针对目前低压低产气井开发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通过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产水井复产综合工艺技术的研究,确保了气井平稳生产,延长了产水气井生产期。
二、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技术 1.工艺原理 为确保连续带出地层流入井筒的全部液体,在自喷管柱中气流速度必须达到排液的临界流速。
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就是针对气井的产水及生产情况,通过研究分析,优选出不同尺寸的生产管柱,提高气井的携液能力,保证气井连续携液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