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3.68 KB
- 文档页数:4
黑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莓生产的基地选择、繁苗、栽培管理、病虫防治,采收与包装、运输、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赫尔、切斯特黑莓的生产。
其他品种的生产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3基地选择3.1环境要求基地应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距离公路50m以上,周围3km以内没有工矿企业的直接污染源(“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或上游的污染)区域,环境要求符合GB/T18407.2的规定。
3.2生态要求阳光充足,冬季7.2℃以下的低温700h~750h以上,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力适宜的平坦或缓坡地,土壤pH值在6.0~7.5之间,土壤含盐量在0.1%以下。
4繁苗4.1品种赫尔、切斯特两个品种为主。
4.2扦插育苗4.2.1苗床准备冬季(12月份)对苗床进行耕翻冻垡。
插前整地作畦,畦宽100cm~200cm,畦高15cm~20cm,并在整地时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料2000kg,做到苗床平、细、软、肥。
4.2.2插穗在12月中下旬—翌年1月份结合修剪选取当年无病无伤的健壮枝条作为插穗,每根剪成10cm~15cm长带芽的插条,用波美3~5度石硫合剂2min~3min进行消毒后,扎成20根左右的小捆挨个横排平放在底层沙面,上盖细沙后再排放枝条,每层铺沙厚度4cm~6cm,沙贮厚度9层~11层,浇湿沙面,后将湿麻袋或草盖封(沙湿程度以手捏成球,松手即散为好)以利枝条保湿,枝条贮藏在阴凉的地方,以防冻害。
4.2.3扦插方法一般以春季扦插为主,时间在2月中旬~3月初之间,扦插时将枝条从沙贮中取出,用萘乙酸处理插条下端,将插穗基部3cm以内的部分浸入1000mg/kg萘乙酸液中3min~5min后即可取出扦插,在苗床上按20cm的行距条将插条上端向北倾斜排入沟内覆土,扦插时插条不宜露出土面,插后及时浇透水并盖上稻草或地膜。
无公害粮食生产管理制度无公害粮食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玉米生产为例,下面将结合无公害粮食生产管理制度的要点,详细介绍无公害玉米生产的相关管理措施和执行情况。
一、种子管理1. 种子选择种子是无公害玉米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和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无公害玉米生产管理制度规定种子应选择具有生物特性稳定、抗性好、灵敏性强的种子,且经过认证的优质种子。
2. 种子储存在种子储存上,无公害玉米生产管理制度规定要选择防潮、防鼠害和温度适宜的储存设施,且在存放过程中定期检查种子质量,保障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的健康。
二、土壤管理1. 土壤检测无公害玉米生产管理制度规定在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检测,包括土壤肥力、有机质、pH 值、土壤酸碱度等方面的检测,以便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肥,确保土壤的养分均衡和合理化。
2. 施肥管理在施肥方面,无公害玉米生产管理制度规定要遵循科学施肥原则,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而是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菌肥的组合施肥模式,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生态平衡。
三、病虫害防治1. 生物防治无公害玉米生产管理制度规定采用多样化生物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抗虫的品种、合理密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持生态平衡。
2. 定期监测在病虫害防治上,无公害玉米生产管理制度规定要定期监测病虫害,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情况,以便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保障玉米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四、灌溉管理1. 合理用水无公害玉米生产管理制度规定要合理规划、科学施灌,避免过量灌溉和浪费水资源,采用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以确保农田土壤水分充足,并减少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2. 水质监测在灌溉管理上,无公害玉米生产管理制度要求定期对灌溉水进行监测,确保灌溉水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从源头上保证玉米生产的安全和无公害。
五、采收加工1. 采收保鲜无公害玉米生产管理制度规定在采收玉米的过程中要保持玉米的新鲜度和完整性,避免因采收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的玉米品质下降。
农产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包括哪些要求?安全操作规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操作必须遵循的程序和方法;2.操作过程中有可百能出现的危及安全(消防)的异常现象及紧急处理方法;3.操作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的部位、部件及检查验证是否处于安全稳定状态的方度法;4.对操作者无法处理的问题的报告方法;5.禁止操作者出现的哪些行为;6.非本岗人员禁止出现的哪些行为;7.停止操作后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等版。
为了保证安全操作规程的完善性、实用性、和具有可操作性,应提交班组广泛进行研讨修改完善;经修改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应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后执权行。
2、安全操作规程怎么写?安全操作规程内容: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机械加工车间各类通用车床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
二、岗位安全作业职责百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2、负责本岗位设备操作或其他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3、负责本岗位设备设施及其安全装置、工器具的日常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养过程按规定安全度作业,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专4、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三、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作业活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农产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扩展资料安全操作规程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包括:操作步骤和程序,安全技术知识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的维修保养。
所有产品、工装、量检具轻拿轻放,严禁投掷、摔打,属产品码放整齐,不得超高,完工产品及量检具防护后入库或转序,不得越线放置,堵塞通道。
严禁机床未停稳抚摸机床运动部位、测量及装卸工件,车工、钻工、铣工、齿轮工等,严禁戴手套作业,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参考资料安全操作规程_网络3、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前言为了规范修武县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种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引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成熟期采收等标准。
本标准由修武县农业局、修武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陆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修武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九贵、王九善、董长战、孔全喜、靳新军、薛亮亮、李拥军、范艳玲、黄玉莲、张莹。
本标准于2016年月日首次发布。
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生产的园地选择、品种与砧木选择、苗木培育、建园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处理及贮藏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修武县七贤镇、西村乡、岸上乡、郇封镇及王屯乡等区域及其它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无公害核桃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GB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T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5307-2005 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果品3园地选择无公害核桃园地应选择在土壤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也可选择丘陵、山地中土层较厚,相对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以腐殖质多,PH值在6.2-8.2,地下水位较低,即在中性或微酸微碱性土壤上生长为最好。
空气清洁,基地5km内无污染源存在,生态环境必须符合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4品种与砧木选择4.1品种选择根据引种成功的经验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及《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选择耐干旱,抗风、抗病虫害,丰产的清香、香铃、中林1号及辽宁1号共4个核桃优良品种,晚实主栽品种为清香,早实主栽品种为香铃、授粉品种为中林1号及辽宁1号。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一、推广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保证生猪健康无疫1、做好免疫接种:加强生猪免疫注射,建立有效屏障,是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旳关键,因此我们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了我县生猪免疫程序,并实行免疫耳标化管理制度,规定农户在仔猪30日龄前到各乡镇兽医站登记防疫,在30—35日龄内,山兽医站防疫人员上门进行猪瘟、日蹄疫浓缩苗免疫注射,猪瘟苗1头份,高效w苗1ml,分不同样部位注射,并扎上防疫耳缺,回站后记录首免状况,到仔猪达55—60日龄时,兽医站兽医人员根据首免记录状况,上门进行阉割并实行加强免疫,不同样部位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1头份和高效w苗2ml,并扎上塑料防疫耳标。
母猪旳防疫注射在仔猪首免时肌注三联苗1头份,二免时肌注高效w苗2ml,公猪旳防疫注射为每6个月肌注猪瘟、丹毒、猪肺疫三联苗lml,每四个月注射高效w苗2ml:规模猪场引进位猪育肥隔离观测15天,加强免疫高效w苗2ml一次。
发售和屠宰肉猪一律凭检疫证明和防疫耳标上市和屠宰。
对没有防疫耳标旳动物,一律不准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补免合格后才可再次申请检疫。
2、加强检疫力度:产地检疫是一项基础检疫工作,临床检查状况确切、全面、检疫效果好,能及时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为保证供沪生猪旳安全,我们及时对检疫工作进行调整,深入加大了产地检疫旳工作力度,建立并实行了生猪售前检疫制度,生猪检疫实行到场到户制度。
规定各养殖场(户)在生猪发售或调运前,必须到当地畜牧兽医站报检,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在接到报检后,出检疫员到场户进行检疫,经检疫合格旳,出具检疫证明,畜主凭产地检疫证明方可上市交易和调运。
对无检疫证明收售生猪、养殖场(户)发售生猪未报检旳,一经查实,依法按规定予以处理(罚)。
3、推行生猪户口簿管理制度:规模场(户)猪群密集,人员、物资、车辆、猪只等往来频繁,是生猪疫病旳易发地,一旦发生,数量多、损失大,为此我们将规模场(户)旳防治工作,列为重点来抓,实行生猪户口簿管理制度。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提供无公害蔬菜,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土壤处理:
在种植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处理,包括消毒和施肥。
使用有机肥和其他有机材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2. 种子处理:
选择高质量的种子,并严格按照种植指南进行处理。
种子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以确保它们不受病毒和害虫的影响。
3. 灌溉和排水:
采用现代化的灌溉系统进行水分管理,避免过度灌溉造成土壤侵蚀和水浪费。
同时,确保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土壤过度湿润。
4. 害虫和病害控制:
采用无公害的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害,例如使用天敌和有益昆虫、采用生物农药等,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5. 生长环境管理:
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
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6. 收获和包装:
在蔬菜成熟后,按照无公害蔬菜的收获标准进行收割,并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7. 追溯管理:
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对生产和加工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程,才能生产出真正的无公害蔬菜,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茶叶有机生产操作规程茶叶作为我国很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生产环节对于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非常关键。
有机茶叶生产是一种对于环境友好、无公害且符合人体需要的茶叶生产方式。
下面是有机茶叶生产操作规程。
一、土壤准备1.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茶叶种植。
2.在种植前进行土壤化验,确定土壤的养分含量,并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土壤肥力。
3.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采用有机肥料覆盖和热水烫灭菌等方式进行处理。
二、茶叶种植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叶品种进行种植。
2.使用有机种苗,并进行严格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浇水、修剪等。
3.禁止在茶园中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
三、采摘工艺1.选择茶叶翠绿、叶面鲜嫩的茶树进行采摘。
2.采摘时间要合适,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摘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3.采摘过程中要进行分类,将不同等级的茶叶分开采摘。
四、茶叶加工1.鲜叶采摘后要尽快送往加工车间,避免鲜叶变质。
2.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器具要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茶叶被污染。
3.禁止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和防腐剂,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进行茶叶加工。
五、包装和存储1.茶叶加工完成后,要进行干燥和筛选,确保茶叶质量和卫生安全。
2.茶叶包装要使用无公害的包装材料,并注明有机茶叶的标识。
3.茶叶存储要选择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六、质量检测1.茶叶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包括对种植土壤、采摘鲜叶和加工茶叶的检测。
2.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确保茶叶的安全和质量。
七、记录和认证1.要建立健全的记录制度,记录茶园的管理情况、茶叶加工情况、质量检测结果等。
2.有机茶叶生产要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并标注有机茶叶的认证标志。
有机茶叶生产操作规程是确保有机茶叶安全和质量的关键流程,茶农和生产企业在实施时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有机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菠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菠菜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措施、采收、包装、贮运技术。
适用于烟台市无公害农产品菠菜的生产。
一、产地质量要求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要求。
土壤条件应为: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壤肥力较高,以粉沙壤土、壤土及轻粘土为宜。
二、播种育苗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5-1999的要求。
春菠菜适宜的品种有"胜先锋"等;秋菠菜适宜品种有"西螺1号"、"急将军"等;越冬茬菠菜适宜品种有"欧菜"等。
2、整地。
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便于排灌,减少病虫害。
起垄栽培,垄宽30cm,垄高20cm,垄沟宽20cm;平畦栽培,畦面宽1-2m,畦埂宽25cm。
3、播种。
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期,春菠菜,当土壤表层4-6cm解冻后,或日平均气温达4-5℃时(3月20日前后)即可播种;秋茬在9月上旬播种;越冬茬在10月播种。
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两种。
起垄栽培宜采用条播法,每垄栽2行,小行距20cm,大行距30cm,间苗后株距3-5cm。
平畦栽培撒播、条播均可,撒播的间苗后苗距6-8cm;条播的,在畦上开沟,沟距20cm,间苗后株距5-8cm。
当种子质量高、播种期适宜、不间苗、一次采收时,每667m2播种量1-1.5kg为宜;若播期稍晚或间苗分期采收时,播量可适当增加。
三、田间管理1、间苗。
如播种量大,长出2片真叶以后,苗密处可间苗。
春秋茬,株距5-8cm较适宜,整齐度高,利于出口;越冬茬,入冬前4-6片叶为宜,苗过小、过大均对产量有影响。
2、合理浇水。
春茬,播前浇足水,保证苗齐苗壮。
越冬茬,适时适量浇"冻水",浇"冻水"可延迟浇"返青水"的时间,早春浇水,浇水量"宁少勿多",要小水勤浇。
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产地环境要求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作为番茄生产基地。
产地的土壤应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pH 值在 60 70 之间)。
水源充足、清洁,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农业废弃物污染和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等区域,以确保生产出的番茄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二、品种选择1、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的番茄品种。
如在早春和秋延后栽培,可选择耐寒性较好的品种;在夏季高温季节栽培,应选择耐热性强的品种。
2、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 85%,水分不高于 7%。
三、育苗1、育苗设施可选用温室、大棚或阳畦等育苗设施,育苗前要对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福尔马林溶液喷雾或熏蒸,密闭 1 2 天后通风换气。
2、营养土配制选用无病、肥沃的田园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按 6:4 的比例混合均匀,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三元复合肥 1 2 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 100 克,充分拌匀后过筛备用。
3、种子处理(1)晒种: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 1 2 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浸种:先用清水浸泡种子 3 4 小时,然后放入 55℃的温水中搅拌 15 分钟,再浸泡 4 6 小时。
(3)催芽:将浸泡后的种子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在 25 30℃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 1 2 次,待 70%左右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播种(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一般早春栽培在 12 月至次年 1 月播种,秋延后栽培在 7 8 月播种,夏季栽培在 4 5 月播种。
(2)播种方法:将营养土装入育苗盘中,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内,覆盖 05 1 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覆盖地膜或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
5、苗期管理(1)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 25 30℃,夜间温度保持在 15 20℃;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 20 25℃,夜间温度保持在 10 15℃。
无公害农产品生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生姜产地环境规定、生产技术办法、采收、包装、运贮等,合用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无公害农产品生姜生产。
一、产地环境条件指影响蔬菜生长和质量空气、灌溉水、土壤等自然条件。
生姜对土壤质地规定不严格,以土层深厚松软、土质肥沃、排灌以便、保水保肥力强、pH值5-7土壤为宜,无公害生姜生产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1-规定。
二、生产技术办法1、品种选取。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品种,规定姜种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
2、种子解决。
播种前,选晴天,将精选好姜种放在阳光充分地上晾晒,晚上收进屋内,晒姜困姜2-3天。
将精选、晒困后姜种,置于22-25℃条件下催芽。
待姜芽生长至0.5-1cm时,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种。
3、整地施肥。
生姜全生育期对氮(N)、磷(P2O5)、钾(K2O)吸取比例为11:1:16。
施肥时应依照其需肥规律、土壤总养分和肥料效应,通过土壤测试,拟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办法。
按照有机与无机,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原则,实行平衡施肥。
有机肥应达到无公害化卫生规定。
普通每667m2优质有机肥施用量不低于5000kg。
磷肥基施,结合耕翻整地与耕层充分混匀,恰当补充钙、铁等中、微量元素。
4、播种⑴播种时间。
依照气象条件和保护设施,拟定适当播种期。
生姜普通采用春播。
10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
⑵播种办法。
播种办法有平播法和竖播法2种。
平播时,将种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竖播时,种芽一律向上播种,播后覆土4-5cm。
⑶播种密度。
普通每667m2种植5500株左右,每667m2用种量为400-500kg。
5、田间管理⑴中耕除草。
出苗后,地温尚低,浇水后中耕1-2次,并及时清除杂草。
进入旺盛生长期,植株逐渐封垄,杂草发生量减少,根茎膨大速度加快,根系增多,不适当再中耕,有杂草及时拔除,以免伤根。
上海地区夏季青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沈佩莉;付孝云
【期刊名称】《上海蔬菜》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根据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要求(NY5003-2008),特制定本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上海地区无公害青菜的生产。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上海地区无公害青菜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无公害青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沈佩莉;付孝云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动植物检测检验中心 201109;上海市闵行区动植物检测检验中心 2011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上海地区夏季青菜有机栽培技术 [J], 李建勇;张瑞明;李恒松;孔令娟
2.上海地区夏季青菜栽培技术 [J], 孔令娟;沈海斌
3.南京市夏季小青菜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 [J], 南京市蔬菜局
4.上海地区绿色柑橘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J], 邵懂
5.无公害夏季大白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J], 周祥明;王辉琼;韦冬玖;何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公害农产品毛瓜(节瓜)生产操作规程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冬瓜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适用于浦东新区无公害毛瓜(节瓜)的生产,适用于浦东新区毛瓜的生产。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毛瓜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毛瓜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2002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74-2005 无公害食品瓜类蔬菜3、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2)的规定。
4、生产技术4.1品种选择:毛瓜(节瓜)宜选择抗逆性强、品质优良、高产丰产、适合消费习惯的品种。
4.2播种育苗4.2.1适期播种:毛瓜(节瓜)喜温、耐热,为获得丰产,应选择毛瓜座果和果实发育的适宜气候条件栽植。
春植播期为2月至5月。
春植采用育苗移植方式较好,有利于防寒;每667平方米需种子50—100千克。
4.2.2播种前一天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播种深度2-3厘米,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2粒,种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随即盖上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
4.2.3苗期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
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揭除覆盖物。
在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使瓜苗稳健生长。
4.2.4壮苗标准:苗龄在30—40天,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根系发达,茎粗节短,叶厚色浓。
4.3选地定植选择前作为水稻或水生作物的地块。
起宽畦,畦宽2米(连沟)。
农产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定【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安全,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农产品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监管规定。
【一、农产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农产品行业的安全操作,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农产品行业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内容:1. 农田种植管理确保农产品生长环境的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肥料,严禁使用禁用农药,配方合理,使用前进行充分检测。
2. 农产品采摘和包装合理选择采摘时间,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包装,避免混搭,包装材料符合相关标准,避免产生有害物质,采用合适的容器和密封方式。
3. 农产品运输和储存运输车辆和设备良好状态,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严禁混装农产品和有毒有害物品,冷链运输条件得以保障。
4. 农产品销售与配送对销售渠道进行安全评估,确保销售环节不存在假冒伪劣农产品,严禁添加有害物质和非法添加物,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定】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行业实行了一系列的质量安全监管规定。
以下是其中的主要内容:1. 准入许可和备案登记凡是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准入许可或备案登记,并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生产环节的合法合规。
2. 产地溯源与品质追踪建立农产品产地溯源体系,追踪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等信息,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可靠以及相关安全问题的溯源能力。
3. 检验检测与监督抽检设立专业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严把产品质量关,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对市场上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
4. 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建立农产品安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要求和肥料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及方法,适用于无公害蔬菜、水果的生产。
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水果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与本标准。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规定。
基地周围3公里以内无污染(包括化工企业和生活污染源)。
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科学合理配方施肥
4.1.1基肥:以优质腐熟农家肥和生物活性肥为主,配施适量的磷钾肥。
4.1.2追肥:以磷钾肥和多元复合肥为主,适量使用长效尿素,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4.1.3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富利素为主。
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
4.2.1加强植物检疫,防止有害生物传入。
4.2.2农业防治措施
4.2.2.1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4.2.2.2合理轮作,换茬栽培。
4.2.2.3精耕细作,清洁田园。
4.2.2.4合理密植培育壮苗。
4.2.2.5实行轮作,盖膜栽培。
4.2.2.6砧木嫁接,换根栽培。
4.3.3物理防治措施
4.3.3.1深翻晒土,高温闷棚灭菌。
即在温室秋播前10天扣棚高温灭菌。
4.3.3.2有机肥高温堆肥灭菌,禁止施用未腐熟的肥料。
4.3.3.3晒种消毒、温汤浸种。
先将待播的种子暴晒2-3天,再用50-55℃温水浸种15分钟,并注意不断搅拌。
4.3.3.4设置防虫网,避挡害虫。
育苗小拱棚或温室顶部放风口设置防虫网避挡害虫。
4.3.3.5黄板或黑光灯诱杀。
利用害虫趋性,每座大棚(333m2)设置30×30cm黄板10-15块,上涂机油或黄油诱杀烟粉虱、白粉虱或美洲斑潜蝇,黑光灯适宜在露地使用。
4.3.4生物防治措施
4.3.4.1保护利用害虫天敌,发挥天敌控制效应。
4.3.4.2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如用BT乳剂、青霉素、农抗120等。
4.3.5生态防治措施
4.3.
5.1顶部放风、降温排湿,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小气候环境。
4.3.
5.2采用膜下灌溉或滴灌技术,降低温室相对湿度,减轻病虫发生。
4.3.
5.3使用无滴EVA棚膜,增加光照强度。
4.3.6化学药剂防治
4.3.6.1禁止在蔬菜上使用下列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含混制剂):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硫磷、氧化乐果、氧乐氰、水胺硫磷、呋喃丹(克百威)、灭多威、三氯杀螨醇、林丹、五氯硝基苯。
4.3.6.2合理使用下列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含混制剂):辛硫磷、敌百虫、敌敌畏、敌杀死、天王星、避蚜雾、普力克、病毒A、百菌清、腐霉利、多菌灵、DT、甲托、乙锰等。
4.3.6.3优化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严格控制药液浓度和施药次数,注意不同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性;准确掌握采收安全间隔期,保证最后一次用药至收获的间隔期在10-15天以上,确保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5无公害蔬菜产品的检测销售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检测。
无公害蔬菜销售区蔬菜产品抽样检测。
设立无公害蔬菜销售区或销售专柜,实行无公害蔬菜优质优价,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无公害蔬菜包装上市销售。
田间采收的无公害蔬菜,在采收后应及时包装上市,减少二次污染。
一般按下列程序处理:适时采收---清洗---粗选---分级---包装---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