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管理学原理 第1章 管理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69
《管理学原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管理学原理的第一章——管理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的概念、特性、目的和功能。
具体内容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的特性、管理的目的、管理的功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管理的概念,知道管理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特性,理解管理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管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管理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管理的概念、特性和功能。
难点:管理的目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企业的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的重要性。
2. 讲解管理的概念:用PPT展示管理的定义,然后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管理的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管理的含义。
3. 讲解管理的特性:分别讲解管理的四个特性,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每个特性的含义。
4. 讲解管理的目的:通过PPT展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然后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目的实现的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管理的目的。
5. 讲解管理的功能:分别讲解管理的三项功能,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每个功能的含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一些关于管理的问题。
7.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管理学的应用。
8. 课堂小结:用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管理概述管理的概念管理的特性管理的目的管理的功能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等手段,对组织的人、财、物、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运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使组织更加有序、高效地运作,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2. 请列举出管理的四个特性。
答案:管理的四个特性是:目的性、普遍性、动态性和科学性。
3. 请简述管理的目的。
答案: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一章管理概论★课堂讨论一、学习管理学对于我们大学新生有什么重要意义?二、结合实际谈谈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
★知识掌握一、名词解释1。
管理:管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等环节来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程序,探讨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时间的计划和控制问题,组织的结构设计问题,对组织中人的领导与激励等问题的学科.3。
管理主体:管理主体主要是指管理者,也就是一个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4。
管理客体:管理客体是指管理的对象,也就是管理的接受者。
5。
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效能。
一、选择题1.管理的主体是( C )A.领导者B.管理者C.人D.领导2.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从(D )开始的:A.组织B.领导C.控制D.计划3.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说哪一项管理职能的重要性:( B )A.领导职能 B.计划职能C.控制职能 D.组织职能4.相传有个这样的商人,他在卖马的时候一直说,允许顾客任意挑选马匹,但需要符合一个条件,即只能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一匹。
在此例中,顾客拥有的决策权限:( B )A.很大,因为他可以任意挑选马匹.B.很小,因为他的决策前提受到了严格控制。
C.无大小之别,因为这里顾客只是在买马,而不是在作决策。
D.无法判断,因为决策权限大小取决于所作决策的类型与重要程度。
5.概括而言,管理学原理的学科性质有:( C )A.社会应用性 B.管理效果的不确定性C.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性 D.管理效果对经验的依赖性6.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C )A.艺术性和科学性 B.基础性和边缘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普遍性和重要性7.基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 B )A.计划 B.技术 C.协调 D.决策三、是非题1.管理学是一门精确的学科.(×)2.在管理活动中,最重要、对管理效果起决定因素的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