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测验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倔强(jué)迸溅(bèng)玷污(diàn)B. 确凿(záo)倜傥(tǎng)恣意(zì)叱咤(chì)C. 瞠目结舌(chēng)蹒跚(pán)踌躇(chóu)拮据(jū)D. 喋喋不休(dié)缄默(jiān)潸然泪下(shān)哽咽(y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向成绩差的同学请教问题。
B.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老气横秋,做事稳重。
C.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让人着急。
D. 他虽然成绩不好,但总是妄自菲薄,不思进取。
4.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C. 他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所以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D. 他即使学习成绩优异,也从不骄傲自满。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耻下问,向成绩差的同学请教问题。
(不耻:不以……为耻)B.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老气横秋,做事稳重。
(老气横秋:形容人年纪大,经验丰富)C.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让人着急。
(瞻前顾后:形容做事犹豫不决)D. 他虽然成绩不好,但总是妄自菲薄,不思进取。
(妄自菲薄:形容人自高自大,不谦虚)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届(yīng)迸溅(bèng)应接不暇(yìng)B. 称职(chèng)称心(chèn)相称(chèng)C. 着陆(zhuó)着数(zháo)着火(zháo)D. 载重(zài)载歌载舞(zài)千载难逢(zǎ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至今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真是德才兼备。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还乐于助人。
B. 秋天的果园里,苹果红了,梨子黄了,葡萄紫了。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锻炼身体,还要培养品德。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C. 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难道我们不珍惜时间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______的诗句。
7.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位。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______的《春晓》。
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______的诗句。
10.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______的诗句。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背影》节选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初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走头无路C. 迫不急待D. 明查秋毫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今天去图书馆,还是去公园?B. 你明天来吗?来!C. 他是谁?我不知道。
D. 这本书,你读过吗?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乐于助人。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是我们班的榜样。
4. 下列词语中,词义相近的一项是()A. 崭新 - 陈旧B. 清晰 - 模糊C. 宽敞 - 狭窄D. 轻松 - 紧张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窗外的雨滴答滴答地敲打着窗户。
D. 月亮从云层中探出头来。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脸像苹果一样红。
D.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声音大得像雷鸣。
C. 他的力气大得像牛一样。
D. 他的胆子小得像老鼠一样。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B. 他学习勤奋,工作认真,生活节俭。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勇敢又坚强。
D.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游。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手法的一项是()A. 为什么我们要珍惜时间?B.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C. 我们珍惜时间,是为了什么?D.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呢?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C. 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初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倔强(jiàng)倔强(qiáng)B. 应接不暇(yīng)应接不暇(yìng)应接不暇(yìn)C. 徜徉(cháng)徜徉(táng)徜徉(cháng)D. 锲而不舍(qiè)锲而不舍(qiè)锲而不舍(q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从不骄傲自满。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
C.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不顾他人感受。
D. 他总是目无全牛,做事粗心大意。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B. “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他问我。
C. “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他问我。
D.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来到了人间。
B.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6.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C. 他因为学习好,所以体育也好。
D.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7.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
B. 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离校。
C. 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去。
初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蹒跚(pán)咫尺(zhǐ)踌躇(chú)B. 镌刻(juān)缄默(jiān)翩跹(xiān)诘难(jié)C. 踌躇(chú)咫尺(zhǐ)缄默(jiān)镌刻(juān)D. 倔强(jué)蹒跚(pán)翩跹(xiān)诘难(ji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人品却很好。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因此获得了老师的表扬。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马到成功,从不拖泥带水。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人品却很好。
C. 他总是喜欢唱反调,真是不可理喻。
D. 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从不精益求精。
5. 下列关于《论语》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B. 《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
C.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子贡所著。
D.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所著。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王勃的《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的《______》中的名句。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______》。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出自曹操的《______》。
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踉跄(liàng)恣意(zì)蓦然(mò)蹒跚(pán)B. 叱咤(chì)倏忽(shū)蹊跷(qī)缄默(jiān)C. 徜徉(cháng)缱绻(quǎn)旖旎(yǐ)饕餮(tāo)D. 踌躇(chú)恣睢(zì)桀骜(jié)踯躅(zhú)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栩栩如生惴惴不安罄竹难书B. 风声鹤唳风尘仆仆风声鹤唳风起云涌C. 姹紫嫣红叱咤风云叱咤风云叱咤风云D. 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锲而不舍答案:A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吹毛求疵。
B.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求全责备。
C.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求全责备。
D.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吹毛求疵。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D. 这次活动通过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B. 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C. 他虽然很努力,成绩还是不理想。
D. 虽然他很努力,成绩还是不理想。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B.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C.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D.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初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倔强(jiàng)迸溅(bèng)锐不可当(dāng)B. 拮据(jū)踌躇(chú)恣意(zì)瞠目结舌(chēng)C. 缥缈(miǎo)蹒跚(pán)缭绕(rào)怏怏不乐(yàng)D. 踌躇(zhù)恣意(zì)缥缈(miǎo)怏怏不乐(yà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徜徉恣意风尘仆仆漫不经心B. 缥缈蹒跚缭绕怏怏不乐C. 应和倔强迸溅锐不可当D. 拮据踌躇恣意瞠目结舌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拮据于自己的不足,从不骄傲自满。
B. 她踌躇满志地走进考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C. 他恣意妄为,不顾他人感受,最终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破裂。
D. 他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景象,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D.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啦?”他问道,“今天天气真好!”B. “你来啦,”他问道,“今天天气真好。
”C. “你来啦?”他问道,“今天天气真好。
”D. “你来啦,”他问道,“今天天气真好!”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B.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C.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
D. 他的笑容如同春风般温暖。
7.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初一学生语文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迥然不同(jiǒng rán bù tóng)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失败了,但锲而不舍,终于取得了成功。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鹤立鸡群。
C. 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真是栩栩如生。
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B.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C.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D.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D4-10题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名句。
4-10题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内容略。
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案:文章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2. 文章中“春回大地”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春回大地”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3-5题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文章内容略。
6. 文章的作者是谁?答案:文章的作者是[作者名]。
7.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答案:文章中的“他”对自己的成就保持谦虚的态度,认为这是团队努力的结果。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欣慰(xīn wèi)漫步(màn bù)舒适(shū shì)B. 沉默(chén mò)傲慢(ào màn)突兀(tū wù)C. 窗棂(chuāng líng)拘泥(jū ní)悠然(yōu rán)D. 紧张(jǐn zhāng)悲壮(bēi zhuàng)沉重(chén zhò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如画。
B. 夜晚,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那座山高耸入云。
D. 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精美精致精良B. 稳健坚强坚硬C. 愉快愉悦愉乐D. 坚定坚决坚毅答案:C4.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严重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B.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C. 老师鼓励我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D. 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大雨。
答案:D二、填空题5. 《小石潭记》中,描述小石潭美景的句子是:“水落石出,______。
”答案:洞庭山水翠6. 《庐山谣》中,诗人用“______”来形容庐山的壮丽景色。
答案:青天有月来几时7. 《月光启蒙》中,描述月光照耀下的乡村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月光洒在田野上月光洒在村庄上8. 《春》中,描述春天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草长莺飞二月春风似剪刀三、阅读理解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两万一千多里。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历代修缮,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娉婷(pīng)踉跄(liàng)蹒跚(pán)B. 迸溅(bèng)玷污(diàn)蹊跷(qī)哽咽(yè)C. 蹂躏(róu)哂笑(shěn)缄默(jiān)踌躇(chú)D. 踯躅(zhú)睥睨(pì)饕餮(tāo)踌躇(chú)答案:C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因为基础差,成绩总是差强人意。
B. 他为人正直,从不阿谀奉承,所以常常不被人待见。
C.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老气横秋,做事总是一板一眼。
D.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总是孤芳自赏,不愿意与人合作。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教育。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非常谦虚。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D.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秀。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来?”B. 他问我:“你来吗?”还是我来?C.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来?”D. 他问我:“你来吗?还是我来?”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D.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1)春眠不觉晓,______。
(孟浩然《春晓》)(2)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登鹳雀楼》)(3)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5)______,一览众山小。
初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聘谆(zhūn)谆教诲B. 憧(chōng)憬憧(chōng)憬C. 缄(jiān)默缄(qiān)默不语D. 蹒(pán)跚蹒(mán)跚学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真是美不胜收。
B. 由于他刻苦学习,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思考,要勇于创新。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拂面,花儿笑开了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勤奋学习吗?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勤奋学习?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思考,要勇于创新。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蹒跚(pán)徜徉(cháng)B. 踌躇(chóu)哽咽(yàn)蹉跎(cuō)C. 锲而不舍(qiè)咄咄逼人(duō)踽踽独行(jǔ)D. 惴惴不安(zhuì)踟蹰(chí)咫尺天涯(zh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C.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5. 下列关于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
B.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无中生有。
C.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冒充内行。
D. 刻舟求剑: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从实际出发。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学习刻苦,成绩斐然。
(斐然:形容成绩显著)B. 他为人正直,不苟言笑。
(苟:随便)C. 他做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
(拖泥带水:形容做事不干脆)D. 他性格开朗,总是笑容可掬。
(掬:形容笑容满面)7. 下列关于古诗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1)jùn()工- (2)yí()立- (3)qí()瑰- (4)dǐ()造答案:- (1)竣- (2)屹- (3)奇- (4)缔2.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4分)- (1)A. 即使 B. 既然- 他()答应了,就一定会尽力去做。
- (2)A. 因为 B. 由于- 他()身体不适,所以没能参加比赛。
答案:- (1)B. 既然- (2)B. 由于3. 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4分)- (1)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没有恒心,真是()。
- (2)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终于()。
答案:- (1)朝三暮四- (2)茅塞顿开4. 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4分) - (1)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 (2)你()不努力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答案:- (1)因为...所以- (2)如果...那么5. 判断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分)- (1)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妄自尊大。
- (2)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望而却步。
答案:- (1)正确。
“妄自尊大”意为过分地自高自大,与句子中“谦虚谨慎”形成对比,符合语境。
- (2)错误。
“望而却步”意为看到困难就退缩不前,与句子中“迎难而上”的意思相反,应改为“知难而进”。
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15分)《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初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哽咽(yè)迸溅(bèng)踉跄(liàng)B. 襁褓(qiǎng)踌躇(chóu)囫囵(hú)蹒跚(pán)C. 蹊跷(qī)喑哑(yīn)缄默(jiān)翩跹(xiān)D. 恣意(zì)蹂躏(lìn)潺潺(chán)嘹亮(liáo)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遮天蔽日张冠李戴风尘仆仆振耳欲聋B. 走头无路再接再励意气风发风声鹤唳C. 心旷神怡一鼓作气风平浪静风雪交加D.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声鹤唳风起云涌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已经改过自新,我们不能对他吹毛求疵。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趾高气扬。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处理问题总是游刃有余。
D. 他虽然勤奋好学,但是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真是画蛇添足。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这样的事故不再发生。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处理问题总是游刃有余。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看电影?”B.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一起去看电影?”C. “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看电影?”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看电影。
”他问我。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B.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敢。
初一语文常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倔强(jiàng)迸溅(bèng)参差不齐(cī)B. 倜傥(tǎng)叱咤(chà)蹒跚(pán)拈轻怕重(niān)C. 矍铄(shuò)恣意(zì)缄默(jiān)恪尽职守(kè)D. 蹉跎(cuō)踌躇(chú)缄默(jiān)恪尽职守(kè)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D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露从今夜白三、阅读理解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徜徉(cháng)踌躇(chóu)蹒跚(pán)B. 箴言(zhēn)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ú)应和(hè)C. 箴言(zhēn)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ú)徜徉(táng)D. 应和(yìng)徜徉(cháng)踌躇(chóu)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依然很健康。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D.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笑容如同阳光一般灿烂。
D. 这些星星闪烁着,好像无数的小眼睛。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大地一片生机。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C. 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奉献。
D. 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做游戏。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C.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禁止的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吗?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句:“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7. “_______,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8. “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杜甫《春夜喜雨》)9. “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检测语文科(参考答案)说明:部分主观题学生作答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29110共6小题,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每句错、漏、多字均不得分。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畏、自、缘、笼、沙、疑、柳、政、牍。
)(1)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2烟笼寒水月笼沙商女不知亡国恨(3)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2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6)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2(1)一位客居他乡的旅人凭栏闭目,倾听着从远处传来的笛声。
(2)思念家乡33①魂魄②笼罩③仙露琼浆42D【解析】A.察言观色:通过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B.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着;C.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D.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儿童都知道,形容事件、消息传播范围非常广泛。
结合横线前“所有南腔北调、方言异音、老老少少的海内外中国人”和横线后的“问候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可知,此处形容汉字覆盖范围之广,“妇孺皆知”最符合语境。
故选D。
52C【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从”“中”或删去“使”。
故选C。
62①孝心似籽心里种②敬老如花脸上开【解析】本题考查对联。
注意主题“孝亲敬老”,并且运用所给词组。
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要做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①“孝心似籽”与“敬老如花”都是比喻短句相对,“心里种”是“孝心似籽”的补充,“脸上开”是“敬老如花”的补充,组成的对联“孝心似籽心里种,敬老如花脸上开”,意思是孝心像一颗种子,种在心里,敬爱老人一朵开在脸上的花朵。
与“孝亲敬老“主题对应。
初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B.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shé)C. 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 jiǎo)D.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答案:D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请问这首诗的体裁是:A. 五言绝句B. 七言绝句C. 五言律诗D. 七言律诗答案:A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B(《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请问这首词的主题是:A. 思乡B. 思亲C. 思友D. 思国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子衿》。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的名句。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怀念的季节。
每当秋风起,落叶飘,我总会想起那些逝去的日子,那些美好的记忆。
初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经典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明查秋毫C. 明察秋豪D. 明察秋毫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陆游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彩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这里的“桃李”比喻的是______。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赠汪伦》。
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12. 请解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寓意。
13. 请描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14.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表现。
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15.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分)(2)“孤帆远影碧空尽”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16.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这段文字出自哪部作品?(2分)(2)“青青子衿”中的“子衿”指的是什么?(3分)五、作文题(共30分)17.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哈尔滨市20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讪.笑( shàn) 花圃.(pǔ)木屐.(jī) 锲.而不舍(qiè)B.脑髓.(suí)强.迫(qiáng)亘.古(gèn) 一拍即.合(jí)C.嫉.妒(jí) 机杼.(zhù) 剽.悍(biāo) 踱.来踱去(duò)D.惩.戒(chěng) 庇荫. (yìn) 顷.刻(qǐng) 怏怏..不乐(yāng)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告馨辐射步履忧心忡忡B.赫然派遣筹划进退维谷C.岐视铰链菜畦挺而走险D.斑斓肌健坠落眼花缭乱3.(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一贯很好,对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充满了信心。
B、我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奋力拼搏,一举囊括了全部金牌的3/5,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C.小王不但学习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D.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用——三打祝家庄(《水浒传》) B.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红楼梦》)C.格列佛——小人国灭火(《格列佛游记》)D.诸葛亮——葬于定军山(《三国演义》)5.(3分)下列情形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老师对一位前来请教问题的学生说:“这道题很简单,是人就会,你怎么就做不上来!” B.医生对一位病愈出院的患者说:“恭喜你病愈出院,欢迎下次生病再来。
”C.营业员对一位正要试衣服的顾客说:“这件衣服您别试了,我怕您买不起。
”D.儿子对正在大发雷霆的父亲说:“爸,您先消消火,听我慢慢跟您解释,好吗?”6.(3分)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夜幕不知不觉地降临了。
在这静谧的夜色里,我独自漫步在松软的沙滩上。
经过一天的喧嚣,海,有些疲乏了,躺在巨大的摇篮上小憩。
他亲热地吻着岩石,嘴里哼着一首小夜曲,那声音是轻柔、甜美、透明的,仿佛轻轻滑过钢琴的键盘,从肖邦手下流出。
A.海的疲惫,海的无奈,海的悲哀,我全感受到了B.望着夕阳,我的心也随着这乐曲慢慢沉人海中C.我陶醉于这美妙的音响之中,心也随着那乐曲荡漾起来D.海之歌那么高亢,那么嘹亮,我的心也随着歌声,随着波涛轻轻飘荡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2)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3)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4)在《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的梅雨时节雨水很多,长满了青草的池塘蛙声不断的诗句是,。
(5)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二、阅读(45分)(一)阅读《狼》原文,回答8-10题。
(9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意.暇甚(): (2).止.有剩骨():9.(5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0.(2分)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
(12分)转基因产品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然而,正当科学家们在试验田里忙着扩大转基因作物的成果时,一些转基因的反对派们却不时地找出转基因的种种弊端。
研究者们担心,如果转基因生物大规模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将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生态灾难,其中包括生长失控、产生病毒、物种异化或灭绝、基因污染等。
英国政府近年牵头试验了一批转基因冬油菜田。
研究者发现,这种转基因作物可能改变田间野草物种的平衡,导致田间蝴蝶和蜜蜂等昆虫的数量急剧下降,而且还威胁到多种动物的生存。
1999年5月,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引起世人的震惊。
论文说,研究人员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基因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
4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较小,而且无精打采。
而另一组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菜叶的幼虫,则未出现死亡率高或发育不良的现象。
论文据此推断,BT转基因玉米花粉合有毒素。
BT转基因玉米是为玉米抗病虫害能力而培育的,其培育方法是向玉米种子中植入一种可以有效杀伤危害玉米害虫的基因。
一些科学家认为,植入BT基因使玉米能够产生杀伤害虫的物质,从而具有抗虫害能力,但也因此而具有了毒性,危害到了其他生物的安全。
在动物方面,转基因的生物经过人工改造,比同类的生物更具生存优势。
比如,被植入人类生长激素的三文鱼,要比普通的三文鱼大3倍以上,并且生长速度也变快。
生态学研究专家很担心,有生存优势的转基因生物会在“物竞天择,汰弱留强”的进化过程中,淘汰自然界原有的物种。
基因污染可能在以下情况发生:附近生长的野生相关植物被转基因作物授粉;邻近农田的非转基因作物被转基因作物授粉;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
基因污染之所以非常特殊,非常危险,原因在于,它是世界上惟一一种能够不断增殖、扩散且又无法清除的污染,其潜在的威胁不亚于核扩散。
11.(4分)为什么有些科学家忙着在试验田里扩大转基因作物成果,而又有些研究者反对在自然环境中大规模培育转基因生物?12.(3分)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3.(2分)为什么说基因污染非常特殊,非常危险?14.(3分)下面“链接材料”中专家的观点可否作为大力发展转基因产业的依据。
请结合本文内容说一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链接材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杨晓光表示,到目前为止,未发现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任何不良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比以往任何一种食品的安全评价都要全面和严格,我们能购买到的转基因食品应该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三)阅读《丢失的香柚》,回答15-19题。
(14分)丢失的香柚梁晓声“大串联”①时期,我从哈尔滨到了成都,住气象学校,那一年我才17岁,头一次孤独地离家远行,全凭“红卫兵”②袖章做“护身符”。
我第二天病倒了。
接连多日,合衣裹着一床破棉絮,蜷在铺了一张席子的水泥地的一角发高烧。
高烧初退那天,朦胧中,我看到一张忧郁而文秀的姑娘的脸。
她正俯视我。
我知道,她就是在我病中服侍我的人。
又见她戴着“红卫兵”袖章,愈觉得她可亲。
我说:“谢谢你,大姐。
”看去她比我大二三岁。
一丝悱然③的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她脸上。
她问:“你为什么一个人从大北方串联到大南方来呀?”我告诉她,我并不想到这里来和什么人串联。
我父亲在乐山工作,我几年没见他的面了,想他!我委托她替我给父亲拍一封电报,要父亲来接我。
隔日,我能挣扎着起身了,她又来看望我,交给了我父亲的回电。
上面只写着三个字“速回哈”。
我失望到顶点,哭了。
她劝慰我:“你应该听从你父亲的话,别叫他替你担心。
乐山正武斗④,乱极了!”我这时才发现,她戴的不是“红卫兵”袖章,是黑纱。
我说:“怎么回去呢?我只剩几毛钱了!”虽然乘火车是免费的,可千里迢迢,身上总需要带点钱啊!她呆愣..掏出5元钱来,惭愧地说:“我是这所学校的..地伸进衣兜,迅速..片刻,一只手缓缓学生,‘黑五类’⑤。
我父亲刚去世,每月只给我9元生活费,就剩这5元钱了,你收下吧!”她将钱塞在我手里,拿起笤帚,打扫厕所去了。
我第二天临行时,她又来送我。
走到气象学校大门口,她站住了,低声说:“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他们不许我迈出大门。
”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柚子给了我:“路上带着,顶一壶水。
”空气里弥漫着柚香。
我说:“大姐,你给我留个通信地址吧!”她注视了我一会儿,低声问:“你会给我写信吗?”我说:“会的!”她那么高兴,便从她的小笔记本上扯下一页纸,认认真真给我写下了一个地址,交给我时,她说:“你们哈尔滨不是有座美丽的天鹅雕塑吗?你站在它前边照张像寄给我,好吗?(一)”我默默点了一下头。
我走出很远,转身看,见她仍呆呆地站在那里,目送着我。
路途中缺水,我嘴唇干裂了,却舍不得吃那个柚子。
在北京转车时,它被偷走了。
回到哈尔滨的第二天,我就到松花江畔去照相。
天鹅雕塑已砸毁了,满地碎片。
(二)那些碎片,一片片仿佛都有生命,淌着血。
我不愿让她知道天鹅雕塑砸毁了,就没给她写信……去年,听说哈尔滨的天鹅雕塑又复雕了,我专程回了一次哈尔滨,在天鹅雕塑旁照了一张像,彩色的。
按照那页发黄的小纸片上的地址,给那位铭记在我心中的大姐写了一封信,信中夹着照片。
信退回来了。
信封上,粗硬的圆珠笔字写的是——“查无此人”。
她哪里去了?又想到有那么多我的同龄人“消失”在十年动乱之中了,我的心便不由得悲哀起来。
注:①“大串联”:“红卫兵”为了增进“革命友谊”扩大“革命成果”所进行的跨地域之间的交流活动。
②“红卫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群团组织,当时的年轻人,除“黑五类”外,几乎全都加入了红卫兵。
红卫兵的标志之一就是臂戴“红卫兵”袖章。
③悱(fěi)然: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样子。
④武斗:文革中不同造反派组织之间的武装冲突。
所使用的武器从最开始的棍棒,到自制步枪、手榴弹,甚至用上了土炮、装甲车等。
武斗最早在上海开始,后扩大到全国。
武斗者多为年轻人,死伤惨重。
⑤“黑五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常指“黑五类”的子女,也就是地、富、反、坏、右(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的子女。
15.(2分)姑娘实际戴着的是黑纱,我最初为什么把它看成了“红卫兵”袖章?16.(2分)父亲为什么让我“速回哈”?17.(3分)逐个分析加点词语,说出姑娘当时的心理活动。
18.理解文中的画线语句。
(1)(2分)从画线语句(一)中,可以了解到姑娘是怎样一个人?(答出两点即可)(2)(3分)当“我”看到画线语句(二)所描绘的景象时,心情应该是怎样的?19.(2分)文章结尾处写到“我的心便不由得悲哀起来”,“我”因何而悲哀?(四)阅读下文,回答20-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