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外绿道规划建设对比
- 格式:pptx
- 大小:13.53 MB
- 文档页数:44
图1web of science 中“greenway ”研究领域占比图国内外绿道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 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董娜1,张龙1,宋钰红1,2*(1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24;2国家林业与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摘要:绿道概念自19世纪出现后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概念的深化,绿道研究快速扩展至多元领域。
本研究以web ofscience (WOS )和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中检索所得文献为基础数据,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
结果表明,国外绿道起步较早、实践案例较丰富,近年来对绿道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规划、生态保护、民众需求等方面;国内的绿道研究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近年来主要聚焦生态理论研究、城市健康、绿道服务和使用等方面。
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方法,阐明并理清了绿道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未来绿道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绿道;CiteSpace;可视化;趋势(WOS )为数据来源,为保证文献的质量,在CNKI 中的检索方式是:主题=绿道“and ”题名=绿道,选取近10年(2012-2022年)作为文献源检索时间限制,筛选SCI 、EI 、北大核心、CSSCI 、CSCD 期刊,共检索出266篇高质量参考文献;在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共检索到495篇相关高质量学位论文,数据采集时间为2022年11月。
为了增强文献分析的质量,在WOS 中选用“核心合集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拥有严格的筛选机制。
检索方式为“Topic=greenway*”、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 、Re-view ”、语种条件为“English ”、引文索引去除“会议、图书等”,数据采集时间为2022年11月,共检索出文献598篇。
2绿道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1国外绿道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本阶段以WOS 为数据来源,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共检索出文献598篇。
国内绿道发展建设的技术与思考在当前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绿道的发展建设成为了一种新的热门话题。
绿道是指那些由城市内的绿地、水系、生态小区等串联起来的自然运动走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然而,绿道的建设需要考虑众多技术问题,如道路建设技术、水系治理技术、植被种植技术、设施配置技术等等。
本篇文章将对国内绿道发展建设所涉及的技术进行与思考。
道路建设技术绿道的道路建设是绿道建设的重要环节。
既要保证道路的畅通,又要保证绿道景观的完整性。
目前,绿道道路建设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分别是花砖铺装和混凝土浇筑。
花砖铺装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道路建设技术,它具有美观性、环保性、透水性等优点,比较适合绿道这种生态建设。
但是,花砖铺装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比如施工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这对绿道的建设和运营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混凝土浇筑是绿道道路建设的另一种常用技术。
它具有施工简单、耐久性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大规模绿道建设。
但是,混凝土浇筑的缺点也不容忽视,比如不环保、景观性差等问题,这需要在绿道建设中进行权衡和考虑。
水系治理技术绿道的水系治理是其生态功能实现的重要环节。
水系治理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河道整治、水杉种植、湖泊治理等。
目前,国内绿道水系治理技术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河道治理是绿道水系治理的核心之一。
当前,河道治理采用的技术包括生态恢复、建立建筑密度管制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体环境和保护生态。
水杉种植也是绿道水系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水杉是一种适合湿地种植的树种,可以有效地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
在当前国内的绿道建设中,水杉种植已成为一项被广泛采用的技术。
植被种植技术植被种植是绿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植被的合理选用和养护将对绿道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园林绿化和生态景观是国内绿道建设中应用较多的植被种植技术。
园林绿化主要采用花卉、灌木、乔木等,它具有观赏性强、整体效果好等优点,适合于城市内的绿道建设。
日本福冈中心城区绿道规划建设学习考察报告绿道(greenway)简言之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城市运转高效,但仍通过慢行的绿道网的建设来凸显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实现生态、休闲、防灾三位一体的功能目标。
本次考察在福冈的落脚处滨临该市主要河道那珂川,日日沿河道而行,福冈市通过多条滨河慢行道(步行和自行车通道)形成通畅的、无缝连接的绿化廊道,将南侧的山林空间、中心城区与北侧的沿海开敞空间串联一体,在高密度、快节奏的城市建成区提供了健康舒适、富于“慢生活”魅力的城市空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我市学习借鉴。
一、福冈中心城区慢行休闲绿道规划建设概述福冈市没有进行专门的绿道系统计划,但该市依托水脉和绿地系统建设慢行系统,在中心城区事实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休闲绿道网络。
(一)慢行系统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有效补充。
福冈交通规划建设以高效快捷的机动车、轨网系统为主导,以健康环保的步行、自行车系统为补充,形成快慢相宜、刚柔并济的宜居城市交通体系。
根据统计,福冈市机动车保有量从1985年33.15万台到2005年69.39万台,20年间增加1.09倍;轨道交通出行比例从1983年9.8%上升到2005年14.1%。
在机动车交通大量增加、轨网交通微增的背景下,自行车出行比例从1983年10.1%上升到2005年12.5%,反映了福冈对自行车鼓励政策的成效;但与此同时,徒步交通从30.1%下降到18.6%。
2000年3月,《福冈都市交通基本计划》提出构建交通体系的三个基本理念:促进都市和谐发展;安全、舒适、方便市民生活和都市活动;人与环境和谐。
在上述理念下,福冈在交通政策上倾斜环保、健康和促进都市魅力的慢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通过多措并举予以鼓励,例如:●在道路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步行友好,形成连续安全的步行系统:主次干路必须设置分隔带和行人、自行车过街安全岛,在人行斑马线以外还有自行车专用线,以便行人与自行车能安全快速地通过交叉口;在道路交叉口安装行人过街信号灯,设有盲人专用的过街音讯信号;在人流聚集量大的地方设置属于特殊道路一级的人行专用道建设,如高架人行走廊、地下街、散步道等。
世界各国绿道集锦世界各国绿道集锦中国风景园林网讯绿道,从广义上讲,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
还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位。
”近期,中国风景园林网将推出世界各国绿道集锦系列,以期为我国绿道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英国:绿道是城市开放空间的核心20世纪初,绿道理念在欧洲开始盛行。
大都市、大型交通枢纽,将自然栖息地割裂为一个个孤岛,物种灭绝加速,空气污染加重,城市拥挤不堪,欧洲人口密集区的生活质量下降。
欧洲国家开始将城市与城郊自然区连接起来,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保护生态多样性。
“雾都”伦敦依托“城市-乡村”相结合的花园城市模式,大规模规划建设环城绿带及绿色通道网路。
现今,在伦敦的周边已经建设了将近300个绿色项链状的开放空间,面积相当于伦敦市区的7倍,伦敦由重污染城市脱胎换骨为花园城市。
英国伦敦“绿链”地图19世纪,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主导思想是建设绿色斑块,即公园。
20世纪,重点思想是建设绿带,即公园道或者绿色通道;21世纪,人们渴望拥有多样化的城市开放空间,不是仅限于街道、广场、公园。
而具有很强的自然特征和很高的生态价值的绿色通道为开放空间规划提供了有效途径。
最近几年,绿色通道被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
开放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主要由以下用地组成:城市大型公园(森林公园、市级公园、郊区植物园等),各种普通公园(动物园、纪念性公园、游乐场等),街头游园与专用绿地,各种性质的广场,专用的步行街区,大型文化性建筑的附属室外休息场地,步行林阴路等。
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娱乐空间等。
新加坡绿道建设对潮州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启示1. 引言1.1 新加坡绿道建设对潮州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启示新加坡一直以其出色的城市规划和绿化环境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的绿道建设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还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并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潮州这样的城市来说,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可以为其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提供重要的启示。
新加坡绿道建设的现状给予了潮州一个重要的参考。
新加坡拥有一系列完善的绿道网络,连接了城市的公园、绿地、河道等各种绿色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和运动场所。
这种综合性的绿道系统为潮州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可以帮助潮州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城市绿道系统。
新加坡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潮州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新加坡在绿道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护了城市的自然资源,同时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潮州可以学习新加坡在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更好地平衡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 正文2.1 新加坡绿道建设的现状新加坡的绿道建设不仅注重数量和覆盖面积,更注重品质和设计。
绿道沿线种植了各种植物,打造了美丽的景观,增加了城市的绿化率。
绿道也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保护了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新加坡的绿道建设还注重便利性和连接性。
绿道不仅在设计上考虑了市民的出行需求,还与其他公共交通系统相连接,方便市民在不同区域之间快速移动。
这种综合性的设计使得绿道成为了城市的重要交通和休闲设施,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喜爱。
新加坡的绿道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其他城市的绿道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希望潮州城市在未来的绿道规划中能够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2.2 新加坡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1. 多元化的绿道设计:新加坡在绿道建设中注重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不仅考虑绿化和景观美化,还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一些绿道既可作为步行道,又可供自行车通行,或者设置健身器材和休息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