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外线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76.17 KB
- 文档页数:5
紫外线有什么作用紫外线是太阳光的一种组成成分,是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辐射。
尽管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但它也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紫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对于人类和动植物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在植物中,紫外线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此外,紫外线还会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物质的合成,如色素和维生素C的合成。
因此,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对植物的生长是必需的。
在动物中,紫外线对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紫外线可以激活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
此外,紫外线还可以刺激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炎症和感染的发生。
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牙周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紫外线还对生物的生物钟和睡眠有重要影响。
紫外线可以刺激人体产生褪黑激素,这是一种调节睡眠和觉醒的激素。
而且,紫外线还可以影响人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促进快乐和愉悦感的产生。
因此,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帮助改善心情和减轻压力。
然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
紫外线可以直接损害细胞的DNA结构,导致细胞突变和死亡,增加皮肤癌和其他皮肤疾病的患病风险。
长期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还会导致眼睛角膜灼伤和白内障等眼部问题。
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和眼睛,尽量减少对紫外线的暴露。
总的来说,紫外线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合成有促进作用,对动物的骨骼健康、免疫力和睡眠等起调节作用。
然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细胞和皮肤都有害,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和保护措施。
紫外线在气象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不可忽视,气象学作为一门学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紫外线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在气象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紫外线在气象学中的应用。
一、紫外线的概述紫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范围为100~400纳米。
根据波长不同,紫外线可分为三种类型:波长较短的UVC,波长居中的UVB以及波长较长的UVA。
在自然界中,紫外线通常来自于太阳光线,能够照射到地球上的所有物质,例如水、空气、土地和植物。
紫外线的强度和频率取决于太阳角度、地表高度和大气层的组成。
二、紫外线在气象学中的应用1. 大气层的研究紫外线被看作是大气层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事实上,有关太阳辐射和大气层的研究中,紫外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紫外线有助于测量光化学反应在大气层中的作用,进而有利于了解紫外线对大气层保护的影响。
2.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紫外线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仔细分析大气层光及其相应的反应后,研究人员发现氧气和空气的组成在某些条件下会产生有害物质,例如氧化物和臭氧。
这些反应对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重要的。
3. 天气预报紫外线也被用于天气预报。
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对空气质量的分析。
事实上,空气质量与紫外线的强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当大气压力达到最佳程度,空气污染比较小的时候,紫外线的强度也会降低,这意味着降雨的可能性会增加。
另一方面,紫外线也为气象学家提供了一些有关自然天气变化的线索。
例如,在某些天气条件下,紫外线可以帮助探测到天空中其他的气候变化的信号。
4. 生态学研究紫外线还有对环境可持续性和生态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例如,对草本植物和树木进行紫外线辐射后的研究,可以帮助生态学家了解如何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
另外,从学习海洋生物到肾功能衰竭的研究,长期的紫外线辐射已被证明显著影响了生命的各个方面。
三、结论综上所述,紫外线在气象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紫外线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及紫外辐照计的选择
紫外线是一种人眼不可见的光,紫外线对人体健康有害,但是在工农业生产,生物学,医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应用特别广泛。
紫外线应用行业如下:
1、在光固化行业的应用:
优点是干燥固化时间短;没有挥发性溶剂,无公害;不需加热固化;涂料不用密封保存。
用于光固化行业的紫外线波段以UVA(320nm-390nm)波段为主,用到的检测仪器是UV能量计。
2、在生物灭菌行业的应用:
细菌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核蛋白的吸收紫外线的最强峰在254~257nm。
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DNA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
用到的检测仪器是紫外辐照计。
3、在环境卫生中的应用:
波长200~290nm的紫外线能穿透细菌、病毒的细胞膜,给核酸(DNA)以损伤,使细胞失去繁殖能力,达到快速杀菌的效果。
波长200nm以下的短波长紫外线能分解O2分子,生成的O*与O2结合产生臭氧O3。
紫外线和臭氧具有强的氧化分解包括恶臭在内的有机分子的能力,UV/O3并用的相乘作用在空气净化处理中发挥强大威力。
紫外线的物理原理及应用1. 紫外线的定义与产生方式•紫外线是指波长介于100纳米至400纳米之间的电磁辐射,处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
•紫外线主要通过电子跃迁和分子振动产生,包括太阳辐射、人工光源和电子设备等。
2. 紫外线的分类和特点•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紫外A波(UVA)、紫外B波(UVB)和紫外C波(UVC)。
•UVC波长最短,能量最高,但被地球大气层吸收,对人体影响最小;UVB波长稍长,能量适中,主要影响皮肤;UVA波长最长,能量最低,容易穿透大气层和皮肤,对人体影响最大。
3. 紫外线的物理原理•紫外线的产生源于电磁辐射,主要通过太阳、人造光源和电子设备等发出。
•紫外线是电磁谱中波长较短的部分,其能量高于可见光,但低于X射线。
•紫外线通过电子跃迁和分子振动等过程产生,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引起化学和生物反应。
4. 紫外线的应用领域• 4.1 化学领域–紫外线在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荧光分析法等。
–紫外线可用于催化反应、光催化材料的制备,还能促进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选择性。
• 4.2 医疗领域–紫外线在医疗领域中被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如紫外线消毒、紫外线灯治疗白癜风等。
–紫外线能够杀灭细菌和病毒,消除皮肤上的疱疹和湿疹等皮肤病。
• 4.3 工业领域–紫外线可用于固化涂层,如油墨、涂料和染料等,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紫外线还用于杀菌、杀虫和除臭等工业应用,净化空气和水源,保证产品的卫生和质量。
• 4.4 生命科学领域–紫外线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如DNA测序、DNA复制和蛋白质电泳等。
–紫外线还可用于细胞培养、细胞分离和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领域。
5. 紫外线的健康风险与防护•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如皮肤癌、眼睛疾病和免疫系统抑制等。
•为了减少紫外线的伤害,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减少太阳照射时间,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段外出;–使用防紫外线吸收剂的化妆品和防晒霜;–穿着长袖衣物和帽子,戴上太阳镜保护眼睛。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
是波长200NM-280NM的紫外光线。
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
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如:皮肤癌患者增加)。
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致癌)中波紫外线:简称UVB。
是波长280NM-320NM的紫外线。
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在渗入皮肤内部。
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
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
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晒伤)长波紫外线:简称UVA。
是波长320NM-400NM的紫外线。
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
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
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晒黑、老化)由此可见,防止紫外线照射给人体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是防止紫外线UVB的照射;而防止UVA紫外线,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
在欧美,人们认为皮肤黝黑是健美的象征,所以反而在化妆品中要添加晒黑剂,而不考虑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
近年来这种观点已有改变,由于认识到长波紫外线对人体可能产生的长期的严重损害,所以人们开始加强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
2、紫外线的特点(1)优点:A消毒杀菌B促进骨骼发育C对血色有益D偶尔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2)缺点:A使皮肤老化产生皱纹B产生斑点C造成皮肤炎D造成皮肤癌[1] 紫外线杀菌、脱臭的原理波长200~290nm的紫外线能穿透细菌、病毒的细胞膜,给核酸(DNA)以损伤,使细胞失去繁殖能力,达到快速杀菌的效果。
波长200nm以下的短波长紫外线能分解O2分子,生成的O*与O2结合产生臭氧O3。
紫外线杀菌作用的原理及运用紫外线(UV)杀菌作用的原理基于紫外线具有破坏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核酸(DNA和RNA)结构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主要包括UV A (315-400纳米)、UVB(280-315纳米)和UVC(100-280纳米)三个波段,其中UVC在200-280纳米的紫外线辐射中,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最为显著。
原理:1.DNA和RNA的吸收:紫外线在特定波段的短波长光线中,能够被微生物的核酸(DNA和RNA)所吸收。
2.形成光生物学效应:吸收紫外线后,核酸分子内的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引发一系列光生物学效应。
3.形成交联和损伤:光生物学效应导致核酸内的嘌呤和嘧啶等碱基之间形成交联,或者直接引起DNA链的断裂,从而破坏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4.细胞死亡:DNA和RNA的严重损伤会阻止微生物的正常复制和繁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实现杀菌的效果。
运用:1.水质处理:UVC紫外线常被用于处理水质,包括饮用水、游泳池水、废水等。
通过紫外线辐射,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空气净化:紫外线空气净化器利用UVC紫外线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医疗器械消毒:在医疗领域,UVC紫外线用于消毒医疗器械、手术室等设施,以预防医院感染。
4.食品处理:UVC紫外线可用于食品工业,对食品表面进行杀菌处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5.表面消毒:UVC紫外线可以用于表面消毒,如消毒工作台、实验室器具等。
6.空调系统消毒:在空调系统中应用UVC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少空气传播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紫外线进行杀菌需要考虑紫外线的波长、剂量和照射时间等参数,确保达到杀菌的效果同时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UVC紫外线是一种紫外线辐射,直接暴露可能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紫外线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紫外线是指波长介于10纳米至4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通常分为UVA(320-400nm)、UVB(280-320nm)和UVC(100-280nm)三个区域。
紫外线的能量较高,能够促进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紫外线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 光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是指通过光能激发物质分子中的电子而引起的化学反应。
紫外线作为一种高能量的光线,能够引起分子中的电子跃迁,从而引发化学反应。
例如,在光照下,氧气和氢气能够通过光解反应生成水,即2H2 + O2 → 2H2O。
同时,紫外线还能够引发光敏反应,例如感光纸、荧光剂等的制备。
2. 有机化学反应紫外线在有机化学反应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紫外线照射下,苯环将发生氢氧化反应,生成酚。
此外,紫外线还可以使有机物发生交联反应,即两个或多个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聚合体。
3. 紫外线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紫外线还能够用于DNA的分析,通过分析DNA中的紫外线吸收谱来确定其浓度和纯度。
DNA中含有的四种核苷酸中,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的吸收峰位于260nm处,而胞嘧啶(C)和鸟嘌呤(G)则没有吸收峰,通过测量DNA在260nm处的吸光值,可以确定DNA的浓度和纯度。
此外,紫外线还能够用于蛋白质的分析。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例如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这些芳香族氨基酸可以吸收紫外线,从而用紫外线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4. 紫外线的缺陷虽然紫外线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紫外线的波长较短,穿透力较弱,对样品的大小和形状具有一定的限制。
其次,紫外线照射会带来一定的伤害,例如引起皮肤灼伤,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使用紫外线进行化学反应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总体而言,紫外线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引发光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但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
紫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100纳米至400纳米之间,被分为三个区域:UVA、UVB和UVC。
紫外线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和人造光源等。
虽然紫外线对人类和动物有一定的危害,但它也有一些生物学作用。
1. 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紫外线可以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维生素D3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因此,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佝偻病等疾病。
2. 抗菌作用
紫外线可以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和水处理等领域。
紫外线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和RNA,使其失去生存能力。
3. 促进免疫系统
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紫外线可以刺激皮肤中的Langerhans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4. 促进心理健康
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内的色素分泌,使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紫外线可以刺激脑内的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缓解压力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5. 促进植物生长
紫外线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在植物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
紫外线可以刺激植物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的合成,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紫外线虽然有一定的危害,但它也有一些生物学作用。
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抗菌作用、促进免疫系统、促进心理健康和促进植物生长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适量的紫外线照射,避免过度曝晒。
紫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是指波长在100纳米至4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分为UVA、UVB和UVC三个波段。
紫外线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紫外线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紫外线能够破坏细菌、病毒和真菌的DNA结构,从而杀死它们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净化和消毒的原因之一。
此外,紫外线也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适量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皮肤细胞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统调节都非常重要。
如果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就能够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另外,紫外线还能够刺激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预防一些皮肤疾病。
然而,紫外线也有一定的危害性。
长时间的暴露在紫外线下可以对皮肤造成损伤,引发晒斑、雀斑、皮肤干燥等问题,还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特别是中午时分和夏天阳光强烈的时候,紫外线的强度更高,需要注意防护。
因此,在外出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首先是使用防晒霜,选择SPF值高和PA值高的防晒霜,均匀涂抹全身暴露部位。
其次是遮挡紫外线照射,可以使用遮阳伞、帽子、太阳镜等。
还要注意减少在阳光强烈时段的户外活动时间,选择适当的阴凉地方避免直射阳光。
总之,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和促进维生素D合成等重要作用,但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也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
因此,在享受紫外线带来的好处时,我们也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以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紫外线应用引言紫外线(UV) 技术最初是用来确保城镇自来水的完全消毒。
自40 多年前该技术推出以来,现在已经应用于全球范围内许多行业包括制药企业的消毒、TOC(总有机碳的含量)降解、臭氧和氯胺分解以及生产工艺用水的余氯脱除。
水是制药过程中用量最大的物质,在更多严格标准的驱动及日益复杂工艺要求下消毒技术已被采用。
药品生产一般都是由几个工艺段组成,在不同阶段之间本身也可能遭至微生物污染,而紫外线消毒可以被用作为有效的保障,从而确保药品在各个工艺段之间不会发生变质。
紫外线安装典型阶段是在活性碳过滤器之后或RO 之前,或者将紫外消毒及TOC 降解系统设置于精处理单元。
活性碳过滤器后面加上合适紫外消毒系统或RO 处理单元之前装一个合适紫外线消毒系统将杀灭进水中99.9% 的细菌。
紫外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系统通常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低压及中压。
低压系统紫外线输出单色光谱(254 纳米波长),而中压系统输出多色光谱紫外线(波长介于240 – 310 纳米之间)。
紫外线通过打断微生物脱氧核糖核酸(DNA) 的腺嘌呤和硫胺分子,使其无法继续繁殖。
微生物因而可在不使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被杀死。
尽管254 纳米是有效消毒波长,但脱氧核糖核酸能最有效地吸收的波长为265 纳米的紫外线(见图1)。
了解这些不同波长紫外线杀菌能力差异是设计具有杀菌效果好、效率高的紫外线消毒设备的基础。
总体来说,低压系统最好用于小流量、间歇性系统,而中压技术则更适合高流速水体消毒。
紫外线系统的安装紫外设备可以安装在超纯水系统的各种位置(见图2)。
安装或改造现有管道和容器相对简单,可实现最低程度的生产扰动和最小的占地要求。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唯一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的工作是每12 个月更换一次紫外灯管,可由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
一旦安装完毕,处理工厂就可以每天24 小时运作,无需停机对系统进行日常卫生维护和消毒。
有效验证紫外线剂量可通过 3 个独立的变量进行计算:紫外线剂量= 紫外线强度X 停留时间X 水的透光率为确保紫外线剂量测量的准确性,每个工艺参数都需要加以测量。
紫外线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光催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而紫外线作为一种常见的光源,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反应中。
本文将介绍紫外线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包括光催化降解、光催化合成等方面。
一、光催化降解光催化降解是指使用光催化剂和光源,在光照下将有害物质分解成无害物质的过程。
紫外线光催化降解主要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等方面。
紫外线光催化降解的原理是光催化剂能够将光源中的紫外线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具有催化作用的物种,并加速反应速率。
例如,紫外线光催化可以用于分解大气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等。
研究表明,紫外线下的超细二氧化钛催化能够有效去除大气污染物,减少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紫外线光催化降解还可以用于水处理,例如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色素等,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紫外线光催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排放水等水质净化领域。
例如,学者通过使用紫外线下的光催化技术,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大大减轻了水体污染问题。
二、光催化合成光催化合成是指利用光催化剂和光源,通过光照下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合成新化合物的过程。
紫外线光催化合成经常应用于有机合成、新材料合成等领域。
紫外线光催化合成原理是光催化剂能够将光源中的紫外线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活性物质,促进反应速率。
例如,通过紫外线光催化合成,可以合成新的荧光材料,这些材料在生物成像、纳米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此外,紫外线光催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合成有机光伏材料、光催化制氢等。
三、紫外线光催化反应中的影响因素紫外线光催化反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光源强度、光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等。
其中,光源强度是影响光催化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光源强度越高,光催化反应速率越快。
而光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等因素则对光催化反应选择性、产物选择性等方面产生影响。
四、最新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光催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紫外线光催化反应在各领域得到了不断的应用和研究。
紫外线的应用紫外线是非常常见的,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该了解到紫外线的存在,更应该明白其应用在哪里。
紫外线的作用表现在很多方面,而每一个方面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很大的,所以为了让大家清楚的了解紫外线,更好的利用紫外线,接下来就具体的介绍一下紫外线的作用有哪些和紫外线的应用有哪些。
紫外线的作用有哪些紫外线的作用主要包括灭菌,保健,促进产生维生素,分解油烟,分解有机物。
1、灭菌作用。
紫外线灭菌作用,短波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破坏力极强,当该波段的紫外线照射细菌体后,细胞的核蛋白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强烈地吸收该波段的能量,它们之间的链被打开断裂,从而使细菌死亡。
如用紫外线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对空气和食品灭菌。
2、保健作用。
紫外线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波长在280~320纳米的月波紫外线照射人体后,能引起皮肤肌体的光化学过程和光电反应,使皮肤产生许多活性物质,从而起到健康保健的作用。
采用紫外线照射调节高级神经的功能、改善睡眠、降低血压。
经常接受紫外线照射能加强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增强人的免疫功能。
3、促进产生维生素。
晒太阳是提供维生素D的一种来源。
其另一种来源就是食物。
比如说: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促进蘑菇产生维生素D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采摘后的蘑菇还是没采摘的,都有此项功能。
所以鲜蘑菇要晒晒,补维生素D效果好。
4、分解油烟。
用紫外光来改变其油脂的分子链,同时这种紫外光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后产生臭氧,将油脂分子冷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油烟中的有机物被光解氧化,异味也随之消除。
5、分解有机物。
在建筑材料或家用电器材料表面加入(或涂覆)少量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可以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如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用紫外线照射后可分解这些有机物。
紫外线有什么作用文章目录*一、紫外线有什么作用*二、紫外线对眼睛有什么伤害*三、紫外线的危害有哪些紫外线有什么作用1、紫外线有什么作用紫外线能透过空气起杀菌的作用,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就是靠的紫外线。
紫外线虽然有杀菌的作用,但是它对玻璃的穿透力很差。
一层二毫米的玻璃就足以挡住百分之八十的紫外线;如果是两层玻璃,紫外线就完全被挡住了。
再有,日光中的紫外线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增强全身各器官的功能。
久雨后的晴天,寒冬清晨的日出,使人顿时觉得身体舒坦,精神振奋,这是由于紫外线的刺激,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强。
2、紫外线的来源自然界的主要紫外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0.29μm的紫外线几乎全部为大气层中的氧和臭氧吸收。
人工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电弧,如高压汞弧、高压氙弧等。
白炽物体的辐射也包含紫外线,但要达到4000℃才有1~2%的辐射为紫外线。
紫外线照射在一些物质上能发光。
3、紫外线过敏原因紫外线过敏是因为阳光中的UVA和UVB这两种穿透性紫外线直达皮肤真皮层,使过敏体质人群受照射区皮肤出现红、灼、热、痛。
同时,紫外线过敏还会导致“健康杀手”——自由基在体内急剧增加,使局部皮肤产生皱纹、色素沉积、细胞损害,甚至可改变免疫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光毒性和光过敏反应。
如已发生紫外线过敏,除注意避免日晒外,可用3%硼酸水冷湿敷,每天2次,每次10-20分钟,外用2.5%消炎痛溶液,严重紫外线过敏可口服欧敏克免疫脱敏疫苗。
紫外线对眼睛有什么伤害1、电光性眼炎。
紫外线通过光化学作用造成的角膜结膜急性损伤,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角膜上皮脱落。
其中,波长280纳米的紫外线对角膜的损伤力最大。
刚患病时仅感到双眼有异物感和轻度不适,重者会感到烧灼、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睁不开眼)等。
如反复发病,可引起慢性睑缘炎和结膜炎。
电光性眼炎俗称“电焊眼”,常在电焊、气焊、电炉炼钢、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或水银灯不当等的情况下发生,高压电短路产生的弧光也可致病。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可见光短的电磁波,在初中物理中,紫外线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杀菌消毒: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例如,在医院、实验室等场所,常常使用紫外线灯来对空气、水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2. 鉴定钞票真伪: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因此可以用紫外线灯来鉴定钞票的真伪。
3. 促进钙的吸收: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D,从而有助于钙的吸收,有益于骨骼的健康。
4. 防伪:一些商品上会使用特殊的荧光物质或防伪标记,这些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出特定的颜色或图案,从而起到防伪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可能导致皮肤晒伤、眼睛损伤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紫外线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
同时,紫外线灯等设备也需要正确使用,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紫外线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在当今时代, 材料科学拥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从建筑材料到电子设备, 从医疗器械到航空航天,无所不包。
而在材料科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紫外线的应用。
紫外线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极其广泛,涉及到诸多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的探究等方面。
本文将从紫外线在影响材料性质、提高材料表面能和材料表征方面入手,探究紫外线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一、紫外线在影响材料性质方面的应用紫外线在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通过其较短的波长,使其能够更轻松地穿透材料的表面,并影响其性质。
该方法常用于快速深入了解材料特性。
同时,这也常常被用来测定涂层、塑料、涂料等材料的表面光泽度,以及表面纹理等特性。
紫外线在这种情况下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材料的了解。
此外,紫外线的部分波长能够导致材料产生一系列微生物作用、光化学反应、荧光现象等,这对于微生物干扰和材料高温下的氧降解现象的改善具有特别意义。
例如,医疗行业常用的牙科设备中就使用了紫外线的消毒效果,以杀灭口腔中的微生物。
二、紫外线在提高材料表面能方面的应用在材料科学中,表面能是指一种物质表面的黏附性、润湿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能力。
提高材料表面能不仅可以使材料表面的性质更加稳定,也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粘结材料、附着更好的涂层等。
在这一方面,紫外线的应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具体而言,通过照射紫外线,可以使材料表面上的化学键发生重排,进而改变沉积在材料表面的材料中各个分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种重排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官能团,并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新”表面,提高其表面能。
此外,紫外线还可用于去除表面油脂、污渍等杂质。
三、紫外线在材料表征方面的应用紫外线在材料科学中还有一项非常实用的应用,那就是用紫外线光谱对化学化合物进行鉴定。
应用紫外线可突破我们的原始感官输入,洞察材料内部“隐藏”的信息。
在光谱成像的过程中,紫外线也被广泛应用。
紫外线显微镜和紫外线成像系统,可在表面特征、涂层富集度或形态方面提供更准确的图像,以评估材料性质。
紫外的原理和应用紫外的原理紫外(UV)是指波长介于10纳米至400纳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紫外辐射可以进一步分为UVA、UVB和UVC三个区域。
紫外线有较高的能量,对物质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因此在天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紫外辐射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 1. 太阳紫外辐射:地球大气层外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是紫外光线,其中主要包括UVA和UVB。
2. 人造紫外辐射:通过特定的设备产生的紫外辐射,主要包括UVC和某些波长的UVB。
紫外辐射的产生必须依靠紫外线灯或者紫外线光源。
根据波长的不同,紫外线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其中,UVA波长范围为315-400nm,紫外线透过玻璃,而不伤害皮肤。
UVB波长范围为280-315nm,这是引起皮肤晒伤的主要波长,但并不在很大程度上透过玻璃。
UVC波长范围为100-280nm,这是最危险的紫外线,因为它具有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能力。
紫外的应用紫外线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污水处理紫外辐射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和水质消毒。
紫外光通过杀菌、灭活细菌和病毒,从而降低水中微生物的数量,提高水质。
相比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无需添加化学品,对环境友好,并且不会产生有毒副产物。
2. 空气净化紫外灯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通过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紫外线净化器通常安装在空调系统或空气处理设备中,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防止疾病的传播。
3. 医疗保健紫外线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例子就是紫外线被用于治疗皮肤病,如银屑病和湿疹。
紫外线灯也被用于手术室和医疗设备的消毒,以确保无菌条件。
4. 印刷行业紫外线在印刷行业中用于快速干燥油墨。
传统的印刷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使油墨干燥,而紫外线干燥可以显著缩短这个时间。
紫外干燥系统通过紫外线辐射使油墨中的特定化学物质发生固化反应,从而实现快速干燥。
5. 食品加工紫外线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杀菌和消毒。
紫外线的原理及应用1. 紫外线的概述•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是一种波长较短于可见光的电磁辐射,波长范围通常为10纳米至400纳米之间。
•紫外线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紫外线C波段(UVC,100-280纳米)、紫外线B波段(UVB,280-315纳米)和紫外线A波段(UVA,315-400纳米)。
2. 紫外线的产生及特性•紫外线主要是由太阳或人工光源产生的,其中太阳是最主要的紫外线来源。
•紫外线的特性包括高能量、较短波长、易于被物质吸收等。
•紫外线在大气层中的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只有少部分紫外线能够到达地球表面。
3. 紫外线的原理•紫外线是通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而产生的。
•紫外线波长较短,能量较高,可穿透某些物质并与其相互作用,如引起物质分子激发、电离等。
4. 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1 防晒产品•由于紫外线会对皮肤产生不利影响,如引起晒伤、皮肤癌等,因此防晒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应用。
•防晒产品中一般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或反射剂,能够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4.2 消毒杀菌•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消毒等方面。
•紫外线能够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无法繁殖和生存。
4.3 物体检测和荧光•紫外线能够激发物质发出荧光,因此在荧光材料的检测、钞票验证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钞票中加入了荧光材料,使用紫外线灯可以发现钞票上的荧光特征来判断真伪。
4.4 光降解和光催化•紫外线能够诱导光降解和光催化反应,用于治理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可产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促使有害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从而净化环境。
4.5 医疗治疗•紫外线疗法被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如银屑病、湿疹等。
•通过照射患者的皮肤,紫外线能够抑制炎症、促进伤口愈合等。
5. 未来紫外线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紫外线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紫外线在材料科学、医学、环境治理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
浅谈紫外的应用
UV是英文Ultraviolet 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线.紫外线(UV)是肉眼看不见的,是可见紫色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m的范围.通常按其性质的不同又细为几下几段: 1) 真空紫外线(Vacuum UV),波长为10--200 nm ;
2) 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90 nm ;3) 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90--320 nm; 4) 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 nm ;5) 可见光(Visible light),波长为400--760 nm;
紫外在学科上的应用
紫外在学科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紫外可见光谱上,下面介绍下紫外可见光谱的应用:
一、定性分析
无机元素定性:AES,化学分析法等
有机化合物的定性:近代四谱(UV-Vis,IR,MS,NMR)
1、未知物的鉴定(对比法)
方法:标准物的光谱图或标准光谱图:吸收光谱曲线特征:吸收峰数目、位置、强度等。
局限性:(1)简单,特征性不强;(2)很多生色团峰不受分子中其它非吸收团影响;(3)结构分析只是辅助手段;(4)有机化合物多数官能团在紫外可见区无吸收或微弱,主要应用于不饱和有机物尤其共轭体系;更多应用于定量分析。
2、物质纯度的检验:通过绘制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判断是否含有杂质。
如无水乙醇中少量苯的检验。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推测
1、推测有机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的官能团
吸收带特征可能存在的官能团
200~400 nm无吸收饱和的脂肪烃或含一个双键的烯烃
210~250 nm有强K带吸收260~300 nm有强K带吸收可见光区有强K带吸收含两个双键的烯烃
含3~5个双键的烯烃长链共轭或稠环化合物
250~300 nm有宽的中强B带吸收有苯环,为芳香族化合物270~350 nm有弱R带吸收羰基或硝基等发色团2、判别同分异构体
例如:乙酰乙酸乙酯存在酮式与烯醇式互变异构体
C
CH 3O CH 2C 2OC H 5O 2CH 3C CH OH C O OC H 5
有R 吸收带,无K 吸收带 有R 吸收带,K 吸收带
3、判别順反异构体
一般顺式异构体λmax 比反式异构体的小,可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区别。
如肉
桂酸:反式肉桂酸λmax=295 nm 顺式肉桂酸λmax=280 nm
三、定量分析--依据朗伯比尔定律
1.单组分化合物分析 通常采用 A-C 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
2.混合物中多组分的测定
原理:吸光度加合性原理
b a A A A 111λλλ+= b a A A A 222λλλ+= b b a a b
c bc A 111λλλεε+= b b a a bc bc A 2
22λλλεε+= 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浑浊试样或背景吸收较大的试样,用来消除背景吸收和光散射。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选择波长的原则:
在λ1和λ2处,干扰组分X 的吸光度相同; 在λ1和λ2处,待测组分Y 的吸光度差值要足够大。
λ2 b
A a
λ1 λ
Y X A A A 111
λλλ+=Y X A A A 222λλλ+=X X A A 12λλ=()Y Y Y Y Y bc A A A A A 1
21212λλλλλλεε-=-=-=∆
四、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
1. 摩尔比法:
M + n R MR n
摩尔比法适用于M 和R 均不干扰 MR 吸光度的测定,配合物的离解度小,配合比高的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
紫外在生活中的应用
A
λ2 X
Y
X+Y
λ
λ1 n A
A ′ c R /c M
()''A A A -=α[][][]n
n R M MR K =稳
1,UV灭菌,这种方式效果好,没有第二次污染的情况,超强UV可以瞬间杀死水中的病毒,不像用化学试剂灭菌方式那样残留。
主要用于医院、公共场所、幼儿园、敬老院等空间的消毒,这种方式慢慢在进入家庭日常生活,水处理等。
2,UV的固化,UV胶水、UV油墨等在UV光照下,瞬间从液体变为固体,以达到固着、上色等效果。
如手机上就很多应用,如:LCD的封口,听筒上音圈与音膜的粘接,手机外壳的喷涂等,光驱里激光头,电脑LCD硬盘磁头,还有最新的光通讯器件,UV打印机等。
3,UV的检测,再防伪上,人们将特殊的图案用UV荧光物质成形,一般光照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图像呈现,但在UV的照射下,就可以看到这种荧光的图案。
主要应用于纸币,护照,火车票,医药包装,瓶盖等等。
4,UV背景光,有些物质再UV光下比可见光下更加清晰,这个特性就可以去检测一些不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发现的物质,比如工厂净化间内的灰尘检测,产品表面清洁度检查,公安侦查提取指纹等等。
5,UV医疗,UV光不一定照到人体就是有害的,有些波段的UV再临床上还可以去除因患者的病毒,如白癜风,在涂完药物后,接受一些uv的照射,可以生成黑色素,达到治疗的效果。
6,UV光催化,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结果,人类发现了这个现象后,就想方设法的去让化学反应向人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这样科学家就会利用uv这个条件研究反应的方向,找到好的方向,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如生物医药,UV保鲜技术,像日本的家电商推出的LED保鲜就是采用UV LED发出的uv对蔬菜进行处理保鲜。
紫外在军事上的应用
紫外线的军用几乎都是建立在紫外线的大气传输特性上的在自然界中,太阳是最强烈的紫外辐射源。
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在通过大气层时呈现出以下特点:(1)高空大气层中的氧气强烈吸收波长小于200 nm的紫外线.故该波段的紫外线只可能在外太空中存在(2)对流层上部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对300~ 200 nm范围的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因而太阳中的这一渡段紫外辐射在近地大气中几乎不存在,常被称为“日盲区”。
(3)太阳辐射中的近紫外成分(400~300 nm)能较多的透过地球大气层,因此该渡段被称为大气的“紫外窗口”。
由于紫外辐射在大气层中传播时强烈的散射作用,所以近地大气中紫外辐射是均匀散布的(4)紫外探测技术的军事应用就是利用了上述特点中的后两个:在主动式应用方面.紫外通讯系统是工作于“日盲区”波段的。
由于是“日盲区”,所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几乎不存在大气背景噪声干扰的问题。
在被动式紫外探测系统方面,来袭的敌机或导弹尾焰中的紫外辐射会在工作于“日盲”波段的紫外监视系统上形成“亮点”;而在近紫外波段,近地面的军事目标(如直升机等)改变了大气散射的紫外光分布,因而会在均匀的此外辐射背景上形成一个“暗点利用上述的。
亮点和“暗点”就有可能完成告警或跟踪制导等任务。
目前,紫外线在军事应用方面的研究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紫外线制导
尽管红外制导是目前导弹的主流制导方式,但随着红外对抗技术的日趋成熟,红外制导导弹的功效到了严重地威畸。
为了反红外对抗技术,制导技术正在向双色制导方面发展.这其中也包括红外紫外双色制导方式在受到敌方红外干扰时,仍可使用紫外探测器探测目标的紫外辐射,并把导弹导引至目标进行攻击。
据报道,美国及北约盟军的陆海军在1989年装备使用的尾刺(Stinger Pest)对空导弹中就采用了这种红外一紫外双色制导技术。
(2)紫外线告警
为对付导弹的威畸,导弹入侵报警器是必要的装备。
目前的导弹入侵报警方式主要有依赖雷达工作的主动式报警和包括红外、激光和紫外线告警为主的被动式报警。
紫外告警器是通过探测导弹尾焰中的紫外线辐射来发现目标的表l列出了低空时使用不同燃料的导弹的尾焰辐射特征。
可以看出,任何尾焰中都含有NUV和MuV,为紫外导弹告警提供了可能。
国外已研制成功了多种紫外线报警器。
美国洛拉尔公司在1988年就为美国海军的C一1305直升机和P一3S运输机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紫外报警器AAR一47 AAR一47在海湾战争中投入实战后叉改进为AAR一47A 和AAR一47B。
美国西屋公司在美国海军的资助下也研制出PMAWS 2000紫外报警器,主要装备在各种战斗机、坦克和装甲车上。
1993年7月至1994年末,海军对PMAWS一2000进行了实验。
(3)紫外线通讯
紫外通讯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型通讯方式。
它具备了许多其他常规通讯方式所没有的优点,如低窃听率、高抗干扰性、低位辨率、全天候工作等,所以受到对通讯保密性、机动性要求高的部门的广泛重视。
美国在紫外通讯系统的研制方面有重大投资。
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即研制出低功率
紫外通讯系统。
目前已有紫外通讯系统的成品出现,并已成功地将此技术应用于空间飞行器与卫星间的秘密通讯及海军战舰间、战舰与舰载机联络等方面。
(4)紫外线干扰
红外一紫外双色制导导弹的出现,必然导致红外一紫外双色干扰技术的发展.紫外干扰的关键是研究出具有足够强紫外辐射的火药,装添以制成具有紫外干扰能力的干扰弹。
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紫外将会发挥它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