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炎怎么办
- 格式:docx
- 大小:3.96 KB
- 文档页数:1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常规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继发感染时可出血局部发红肿、疼痛、溢脓。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
2、手术治疗:切口排脓或手术切除。
【护理评估】
1、病史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了解手术方案。
2、评估听力情况,观察有无头痛、耳痛、眩晕等症状,耳内有无流脓以及特殊臭味。
3、了解试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X 线摄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结果。
4、评估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按耳鼻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1、感染时,可按医嘱指导病人使用抗生素。
2、脓肿需切开排脓时:
(1)操作前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切开排脓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配合,消除紧张心理。
(2)配合医生穿刺抽脓,以减轻局部胀痛。
(3)注意观察病人的局部出血的情况。
3、如需手术治疗,按专科要求做好术前准备(参考中耳炎术前护理)。
4、术后护理:
(1)了解手术及麻醉情况,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避免剧烈运动。
(2)麻醉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可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逐渐到普食。
(3)密切观察手术后局部出血情况。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药物疗效与副作用。
【健康指导】
1、病人及家属经常保持外耳清洁。
2、勿用手自行挤压瘘管,避免化脓感染。
耳前瘘管的治疗方法
耳前瘘管(preauricular sinu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通常位于耳朵前方,是一条异常的瘘管。
以下是一些治疗耳前瘘管的方法:
1. 抗生素治疗:如果瘘管周围有感染迹象,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药物来治疗感染,并预防进一步感染。
2. 瘘管切开和引流:对于反复感染或积脓的瘘管,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将瘘管切开并彻底清除其中的感染物,确保愈合。
3. 瘘管切除:如果瘘管经常感染或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瘘管切除术。
手术会彻底切除瘘管和相邻的组织,以避免再次感染。
4. 瘘管填塞: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填充物填塞瘘管,以促使瘘管闭合。
请注意,治疗方法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个人应咨询医生以获取最合适的治疗建议。
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耳前瘘管感染的手术时机,方法及疗效。
方法分析我院43例耳前瘘管感染期门诊行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
结果 43例中40例一期愈合,七日拆线,3例感染,坚持每日换药,抗感染,术后2周伤口愈合拆线。
随访一年无复发。
结论及早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耳前瘘管的首选治疗方法.【关键词】耳前瘘管感染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为胚胎期形成耳廓的第一,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
瘘管是一种可有分枝而变曲的盲管,其外口常位于耳轮脚前上方,官腔覆盖有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含有鳞屑物,挤压瘘口周围,偶有少许粘稠上皮腺样物自瘘口溢出,一旦感染则红肿痛而化脓,可反复发作。
本病属外生不全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
感染的耳前瘘管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科自2005年-2009年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43例,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2009年门诊共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共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2-63岁。
单侧瘘管38例,双侧5例(至少有一侧感染)。
复发少者1次,多者达12次.发病部位中,耳屏间切迹15例,耳轮脚前16,耳轮脚12例。
在43例中18例合并感染曾作过切排手术。
1.2 治疗方法(1)瘘管脓肿形成期,宜顺着脓肿形成处低位经皮纹方向梭形切排引流,血管钳分开切口,充分排脓,清除腔内的腐烂组织,3%的双氧水彻底冲洗脓腔,再用甲硝唑,庆大霉素冲洗术腔,最后腔内留一小橡皮引流条,每天换药,酌情撤除引流条,同时予以抗感染药治疗至感染被控制。
(2)瘘管切除术:成人采用局麻,不能配合的小孩给予全麻。
患者仰卧,头偏向对侧。
瘘口周围以1%普鲁卡因作皮下浸润,用泪道探针顺瘘口探及各分枝,然后在瘘管口周围作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顺探针方向逐一剔除各管道及各分枝摘除干净,并切除可疑的病变组织及瘢痕组织直至周围正常组织。
先天性耳前瘘管
【概述】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耳畸形。
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2腮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腮弓封闭不全所致。
【诊断依据】
1.诊断要点
(1)感染时疼痛。
(2)耳轮前方见盲孔,平素盲孔区皮肤正常,感染时局部红肿、压痛,或有脓肿。
反复发作
后局部可留下明显瘢痕。
2 .鉴别诊断第1腮裂瘘。
【治疗对策】
1.一般治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勿用手经常触按瘘管。
2.病因治疗无感染者,不作处理。
感染者,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3 . 非手术治疗头孢拉定0.5g,每天4次。
4.手术治疗对已形成脓肿先切开引流,在感染消退后,手术切除瘘管。
5.中医中药治疗。
6.其他治疗。
【转诊指征】
反复感染需手术者。
【康复指导】
先天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者应迟早手术治疗;手术时力争1次将瘘管全部切除干净,否则极易复发。
【护理对策】
1.瘘管感染时嘱患者禁止用手搔抓或下水游泳。
2.需手术者,术前1天剃除耳周5~7cm 范围的头发,清洁耳廓,外耳道及该处周围皮肤。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症状文章目录*一、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症状*二、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并发症*三、先天性耳前瘘管的饮食注意事项1. 先天性耳前瘘管吃什么好2. 先天性耳前瘘管不能吃什么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症状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
为胚胎期形成耳廓的第一、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
瘘管是一种可有分枝而弯曲的盲管,其外口常位于耳轮脚前上方。
管腔盖有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含有鳞屑物,挤压瘘口周围,偶有少许粘稠皮脂腺样物自瘘口溢出。
一旦感染,则红肿痛而化脓,可反复发作。
本病属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遗迹。
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
瘘管:可分支,管壁衬以鳞状上皮,管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
感染时形成具有臭味的分泌物,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并发症本病是遗传性疾病。
无症状的人最好不要手术人工切除干预这个性状,无病症状的生物性状的存在有它的理由。
瘘管排泄物并非是一般人所说的感染物,排泄物更多的是自己本身的排泄废物(颜色为乳白色),从瘘管可以更快地排出,生物体给了我们这类人这个性状,我可以更快地把身体的这些独特的废物排出来,而不是通过体循环多个环节排出,人类日益思考,脑部新陈代谢废物也要更快排出,生命进化方向应该如此。
为什么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遗迹而形成瘘管?这更多的因素是基因控制,基因表达和常人不同而致,生物的进化性状,很多有它的存在道理,基因表达的不同,促使先天性耳前瘘管者需要一条瘘管排泄自身的排泄物,你把瘘管切除了,对于身体的特殊性,哪身体产生这些废物毒素往哪里排泄呢?这个是医学一直争论的问题,无症状的人建议最好不要手术人工干预这个性状。
有症状感染的不仅要做好个人卫生还要及时就医。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饮食注意事项1、先天性耳前瘘管吃什么好金银花12g,柴胡9g,鳖甲15g,苡仁18g,红糖适量。
前3味煎汤后去渣,然后放入苡仁、红糖煮粥吃,每天一次。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常规(一)定义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耳科先天性畸形。
为瘘管是一种可有分枝而弯曲的盲管,其外口常位于耳轮脚前上方。
管腔盖有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含有鳞屑物,挤压瘘口周围,偶有少许粘稠皮脂腺样物自瘘口溢出。
一旦感染,则红肿痛而化脓,可反复发作。
(二)症状、体征挤压时有少量白色粘稠性或干酪样分泌物从管口溢出。
平时无症状,继发感染时则局部红肿疼痛。
反复感染破溃后可形成瘢痕。
(三)护理问题1.急性疼痛与手术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抵抗力下降或细菌入侵引起感染化脓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先天性耳前瘘管日常及手术后的自我护理知识。
(四)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术前一天剔除患侧耳廓周围头发,一般为距发际5到6厘米,清洁耳廓及周围皮肤,术晨将女病人头发梳理整齐。
(3)术前各项检查是否齐全,结果是否正常。
根据医嘱完成药物过敏试验。
(4)术前一日做好个人卫生工作。
术晨更衣,取下所有贵重物品和首饰交由家属保管。
活动性义齿要取下。
不涂口红和指甲,不戴角膜接触镜。
(5)全麻者进食禁食8小时,禁水2小时。
(6)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女病人月经来潮,暂缓手术。
(7)术前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2.术后护理(1)回病房后全麻患者应平卧6小时,6小时内禁食、禁水。
(2)全麻清醒后,可选择平卧或健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无发热、头痛、眩晕等症状,次日可起床轻微活动。
(3)观察敷料渗血情况、有无松脱,如渗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重新包扎。
(4)饮食护理如术后无恶心、呕吐,全麻清醒3小时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3到5天视病情逐步改为普通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为宜。
(5)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五)健康宣教1.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勿用手自行挤压瘘管,避免污水进入瘘管。
2.术后注意休息,防感冒。
先天性耳前瘘管(一)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耳部畸形,它是一种由胚胎期内的残余组织而形成的、形状像瘘管的结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先天性耳前瘘管。
一、起因和发病情况先天性耳前瘘管是由于发育期内第一鳃弓与第二鳃弓交界处、侵入细胞群与表皮组织的不当分裂所致。
婴儿时期很少马上出现明显的症状。
但是,当病人进入青春期,尤其是发育完全成熟,分泌活性比较强烈的周期性发作性感染便会引起耳前区的潮红,疼痛和脓液渗出。
二、临床表现先天性耳前瘘管早期时病人可能并无自觉症状。
但当外部环境受到破坏时,如感染或者受到压力,病人就可能感到疼痛和耳前的肿胀。
其次,瘘管部位常常会出现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可能是黏液或脓液。
更常见的情况是,在分泌物发生期间,病人会出现红肿和灼热的症状。
另外,由于瘘管与咽鼓管直接相连,耳前瘘管的感染有可能会引起耳鸣、发热、呕吐以及咽炎等耳部问题。
三、处理方式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可以治疗的。
然而,治疗方法取决于病人的年龄以及瘘管的状态。
对于儿童,较小的耳前瘘管可能是可以保守治疗的。
除了在感染期间应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以外,定期的清洁和维护也是有助于减少症状的。
但在瘘管成长后期及预防感染、瘘管彻底清除这些方面,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较为成熟,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在局麻下进行瘘管切除手术,可以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将瘘管彻底清除,手术后术后恢复期短,术后效果稳定。
总之,先天性耳前瘘管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畸形,但它的成因和诱因都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
通过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以及定期的观察和清洁,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引言先天性耳前瘘管(preauricular sinus)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与外耳道相通的小管道。
这些小管道可以通过皮肤孔道或凹陷来观察到。
尽管先天性耳前瘘管一般无症状,但由于其与感染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对其进行正确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1.保持耳前瘘管清洁干燥:每天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耳前瘘管,并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干。
保持干燥的环境有助于预防细菌繁殖,降低感染的风险。
2.避免揉搓或刺激:避免揉搓或刺激耳前瘘管,以免引起炎症或感染。
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前瘘管,以免损伤皮肤或导致感染。
3.定期观察变化:定期观察耳前瘘管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或其他不正常的症状。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请及时就医。
4.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洁耳前瘘管可能会刺激皮肤,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只需每天清洁一次,轻轻清洗即可。
5.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耳前瘘管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或灰尘等。
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刺激或感染。
预防感染的方法1.保持手部清洁:在处理耳前瘘管时,务必保持双手清洁。
使用温水和肥皂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2.避免频繁触碰:避免频繁触碰耳前瘘管,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3.避免经常挤压或刮伤:尽量避免经常挤压或刮伤耳前瘘管,因为这可能导致细菌感染。
注意避免使用坚硬的物体或利器刮伤。
4.保持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都是维持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5.避免共用毛巾和个人用品:避免共用毛巾、衣物和个人用品,以防止细菌传播。
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虽然常见但一般无症状,但仍需要进行正确的护理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保持耳前瘘管的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和过度清洁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任何不正常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以上是对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名称:耳前瘘管主诉:右耳前反复肿痛2年,流液2月现病史:家属代诉患儿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前红肿,疼痛,无发热,头痛,头晕,无听力下降等不适,口服抗炎药物后好转。
后于2月前患儿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耳前瘘口流液,就诊我院诊断为“右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病程中无头部外伤史,无耳部手术史,无明显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无发热、外耳道流脓表现,饮食、大小便无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先天性疾病病史,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于原籍,预防接种按时,无放射性工作环境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有明确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神经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耳部检查:双耳对称,右侧耳轮角处可见直径2mm大小瘘口,周围轻度红肿,挤压可见少量豆渣样物。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粗听力正常。
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双侧上颌窦、筛窦区、额窦底壁无红肿及压痛。
鼻前庭无红肿,鼻毛无脱落。
鼻腔未见新生物及粘脓性分泌物,下鼻甲稍肥大,鼻中隔轻度不规则偏曲。
咽喉部检查:咽部粘膜稍红;扁桃体无红肿,表面无分泌物。
咽后壁粘膜稍充血,有少许淋巴滤泡增生。
间接喉镜检查:见舌根淋巴组织增生,会厌、杓状隆突及杓间区无红肿,梨状窝无积液,两室带无肥厚,两声带黏膜光滑,声带运动好。
颈部检查:颈软无压痛,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本院彩超示:耳前瘘管。
诊断依据:1.幼儿患者,慢性病程,“右耳前反复肿痛2年,流液2月”主诉入院。
2.专科查体:耳部检查:双耳对称,右侧耳轮角处可见直径2mm大小瘘口,周围轻度红肿,挤压可见少量豆渣样物。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粗听力正常。
3.辅助检查:本院彩超示:耳前瘘管。
鉴别诊断:1.耳廓假性囊肿:病人常偶然发现耳廓前面上方局限性隆起,渐增大。
大者可有胀感、波动感、灼热感或痒感,常无痛感。
先天性耳前瘘管百科名片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
为胚胎期形成耳廓的第一、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
瘘管是一种可有分枝而弯曲的盲管,其外口常位于耳轮脚前上方。
管腔盖有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含有鳞屑物,挤压瘘口周围,偶有少许粘稠皮脂腺样物自瘘口溢出。
一旦感染,则红肿痛而化脓,可反复发作。
本病属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简要介绍先天性耳前瘘管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
为胚胎期形成耳廓的第一、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
瘘管是一种可有分枝而弯曲的盲管,其外口常位于耳轮脚前上方。
管腔盖有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含有鳞屑物,挤压瘘口周围,偶有少许粘稠皮脂腺样物自瘘口溢出。
一旦感染,则红肿痛而化脓,可反复发作。
本病属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遗迹。
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
瘘管:可分支,管壁衬以鳞状上皮,管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
感染时形成具有臭味的分泌物,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先天性耳前瘘管为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痕迹。
是常见耳科疾病之一。
据国内统计,单侧多于双侧。
约4:1。
且女多于男。
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具分支,管壁衬以复层鳞状上皮。
管腔内有脱落上皮及角化物。
先天性耳前瘘管因感染腐败可排出具臭味的分泌物。
若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瘘管的分支除个别深达鼓沟或向后达乳窦表面者外,一般均较短。
临床表现先天性耳前瘘管耳前瘘管瘘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另一端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还可呈分枝状。
瘘管多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
管腔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故挤压时有少量白色粘稠性或干酪样分泌物从管口溢出。
平时无症状,继发感染时则局部红肿疼痛。
反复感染破溃后可形成瘢痕。
(1)无症状,或挤出少许粘液、皮脂样物。
(2)感染时,局部肿痛,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脓瘘或瘢痕。
症状体征常无症状。
便于挤压时,可有少许黏液或皮脂样物从瘘口溢出。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的冲洗注药疗法
张欣;张立秋;闫宏利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上皮性小盲管。
患者发病时的主要症状为局部红肿,疼痛,严重者可形成脓肿,破溃后有大量脓液流出。
临床上认为此病易反复感染,局部可形成长期不愈的脓瘘或瘢痕。
近年来我科采用冲洗注药疗法,可使创面在短期内愈合且不易复发,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94)
【作者】张欣;张立秋;闫宏利
【作者单位】宁安市人民医院;宁安市人民医院;同江市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
【相关文献】
1.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换药冲洗疗法 [J], 陈淑良
2.瘘管内冲洗和局部湿敷治疗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刘贤松;胡洪平
3.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疗法的探讨 [J], 张会东;马丽萍
4.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的冲洗注药方法. [J], 乔木;年小辉
5.感染期和非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J], 王晓锋; 李嘉; 张志雄; 黎雄文; 叶远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炎怎么办
导语: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一定要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来治疗才能尽早的治愈疾病,那么先天性耳前瘘管发
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一定要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来治疗才能尽早的治愈疾病,那么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炎怎么办?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炎一定要尽早的治疗,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这样才可以更加彻底的治愈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炎。
本病是遗传性疾病。
无症状时不须治疗。
继发感染时,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
对已形成脓肿者,应先切开引流。
本病有反复发作趋向,因此,控制感染后,应当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将瘘管彻底切除,以免复发。
耳前瘘管是一层凹进去的皮肤,具有人体别处皮肤的一切特征,有上皮,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平时瘘管内脱落的上皮和皮脂腺的分泌物聚集在管内排不出来,一旦受到细菌侵袭就会感染发炎。
耳前瘘管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将瘘管及其连接的囊一并手术切除。
如已继发感染,则应控制感染后立即手术。
没有感染过的瘘管注意不要用手去挤压,应用70%的酒精擦拭瘘管口,保护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上述关于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炎的治疗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炎患者不要有心理压力,一定要积极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一旦患病也不要气馁,积极的治疗是治愈疾病的关键。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