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瘘管
- 格式:ppt
- 大小:956.00 KB
- 文档页数:7
手术记录:耳鼻前瘘管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患者,男性,35岁,因耳鼻前瘘管感染入院。
入院查体见耳轮脚前瘘口红肿,局部压痛明显,耳内分泌物较多。
入院诊断为耳鼻前瘘管感染。
术前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检查均正常。
手术方式:患者行耳鼻前瘘管切除术。
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高约15°。
常规消毒铺巾后,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在瘘口周围做一梭形切口,注意保护瘘口周围的正常组织。
沿着瘘口向周围正常组织分离,将瘘管完整切除。
创面彻底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用6-0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伤口。
麻醉方式:本例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意识丧失,完全无痛觉,且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手术经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开始。
切开头皮、皮下组织及骨膜,沿瘘口分离至瘘管末端。
用7号线结扎切除瘘管及周围病变组织。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后将分离的颞肌及皮下筋膜填充缺损区后缝合关闭创面。
最后固定和缝合颞骨瓣和外耳道皮肤及皮瓣,手术完成。
手术中患者情况稳定,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稳定,手术持续时间为1小时20分钟。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注意伤口局部是否有渗血、渗液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要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饮食方面,应以流质食物为主,逐步转为半流质食物,然后正常饮食。
注意局部卫生清洁干燥,拆线前勿洗头,并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汗水污染伤口。
伤口换药应在术后7天开始进行,直至伤口完全愈合拆线。
术后若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综上所述,本例患者耳鼻前瘘管切除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应注意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复查和换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耳前瘘管术后注意事项耳前瘘管术是一种常见的耳朵手术,用于治疗患有中耳炎、咽鼓管功能不全等耳部问题。
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对于手术的成功和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耳前瘘管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患者应该在手术后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
手术后的第一天最好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裂开或感染。
此外,患者应避免弯腰、抬重物或其他需要用力的动作,以免对伤口造成压力和拉伸。
其次,患者应关注伤口的清洁和护理。
手术后的几天内,患者应该避免直接接触伤口处,以防止感染。
同时,应避免用力擦拭伤口,以免刺激伤口或导致出血。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伤口清洁,可以使用消毒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此外,患者术后需要注意饮食选择。
在术后的几天内,应避免食用过热或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油腻等食物。
同时,还应避免食用过硬或粗糙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或引起出血。
建议患者选择温热、软糯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有助于康复和伤口愈合。
同样重要的是,患者术后需要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医生通常会开具一些抗生素和止痛药物,以帮助控制伤口感染和减轻术后疼痛。
患者应按时按量服药,并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不要随意更改或停用药物。
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患者应避免进入有污染或有害物质的环境。
手术后的伤口处较为敏感和易感染,应尽量避免接触和暴露在有害物质中。
此外,还应避免接触到引起过敏或刺激的物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和并发症。
总之,耳前瘘管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护理,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合理选择饮食,远离有害物质的环境,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如有任何不适或并发症,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和求助,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耳前瘘管是怎么形成的你家宝宝耳朵上有这种小孔
吗?如果有,就要小心了!
你家宝宝耳朵旁边有小洞吗?老一辈的人把它叫做“仓眼”,认为有这个小洞的孩子是“富贵命”,将来吃穿不愁。
也有人叫它“聪明孔”,认为这个孩子以后会很聪明。
愿望是美好的,实际上这个小洞真正的名字叫“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畸形!很多人成年后仍然有。
一、“富贵孔”是怎么形成的
“富贵孔”在医学上称之为耳前瘘管。
在胚胎发育期,发育成耳廓的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闭合不完全所致,是一种先天畸形。
说简单点,就是胚胎时期耳朵上应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好,留下了小孔。
而这个小孔,正通向你未知的颅内。
二、耳前瘘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而且男女发病比例约4:1
感染一次,就会反复发作!
一部分有耳前瘘管的人,平时没有任何不适感。
但一旦发生感染一次,今后就会反复发作!
在急性发炎时,要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局部热敷。
如已形成脓肿,需到医院手术切开引流。
待感染控制后,进行瘘管切除术,避免反复感染。
如果不切除瘘管,很可能造成瘢痕粘连,最终形成脓瘘和瘢痕,
严重的还可造成耳廓畸形!
注意
1、耳前瘘管的人一定不要揉,不要用手去挤压;
2、要保持局部清洁。
洗脸的时候,记得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后;
3、保持耳部干燥。
如果耳朵周围有水,用棉签擦拭就可以;
4、发痒了及时看医生。
所以,这个耳前瘘管跟“富贵命”真没多大关系!有症状尽早就医,及时治疗。
耳前瘘管
一、病情观察
1、观察瘘管局部是否瘙痒、有分泌物溢出。
2、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不舒适的程度。
二、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2)术前控制感染,脓肿形成予以切开排脓。
(3)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区备皮。
(4)全麻患者术晨禁食水6小时,遵医嘱用术前用药。
2.术后护理
(1)全麻者去枕平卧4-6小时,头偏向一侧,局麻手术后即可自动卧位休息。
(2)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无刺激、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食,告知用健侧咀嚼。
(3)观察伤口敷料包扎是否完整、无松脱,观察敷料浸血情况并及时记录。
嘱其勿自行拆除敷料。
(4)观察患者疼痛情况、不舒适的程度,给予健侧卧位,防止伤口受压,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5)防止患儿抓挠伤口,以免造成皮损或感染。
三、健康指导
1.保持口腔清洁、干燥,伤口完全愈合前禁止游泳、淋浴。
2.定时修剪指甲,禁止用手搔抓耳前瘘管处。
3.定期门诊复查,换药,直至伤口完全愈合。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引言先天性耳前瘘管(preauricular sinus)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与外耳道相通的小管道。
这些小管道可以通过皮肤孔道或凹陷来观察到。
尽管先天性耳前瘘管一般无症状,但由于其与感染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对其进行正确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1.保持耳前瘘管清洁干燥:每天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耳前瘘管,并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干。
保持干燥的环境有助于预防细菌繁殖,降低感染的风险。
2.避免揉搓或刺激:避免揉搓或刺激耳前瘘管,以免引起炎症或感染。
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前瘘管,以免损伤皮肤或导致感染。
3.定期观察变化:定期观察耳前瘘管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或其他不正常的症状。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请及时就医。
4.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洁耳前瘘管可能会刺激皮肤,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只需每天清洁一次,轻轻清洗即可。
5.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耳前瘘管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或灰尘等。
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刺激或感染。
预防感染的方法1.保持手部清洁:在处理耳前瘘管时,务必保持双手清洁。
使用温水和肥皂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2.避免频繁触碰:避免频繁触碰耳前瘘管,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3.避免经常挤压或刮伤:尽量避免经常挤压或刮伤耳前瘘管,因为这可能导致细菌感染。
注意避免使用坚硬的物体或利器刮伤。
4.保持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都是维持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5.避免共用毛巾和个人用品:避免共用毛巾、衣物和个人用品,以防止细菌传播。
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虽然常见但一般无症状,但仍需要进行正确的护理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保持耳前瘘管的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和过度清洁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任何不正常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以上是对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名称:耳前瘘管主诉:右耳前反复肿痛2年,流液2月现病史:家属代诉患儿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前红肿,疼痛,无发热,头痛,头晕,无听力下降等不适,口服抗炎药物后好转。
后于2月前患儿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耳前瘘口流液,就诊我院诊断为“右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病程中无头部外伤史,无耳部手术史,无明显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无发热、外耳道流脓表现,饮食、大小便无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先天性疾病病史,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于原籍,预防接种按时,无放射性工作环境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有明确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神经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耳部检查:双耳对称,右侧耳轮角处可见直径2mm大小瘘口,周围轻度红肿,挤压可见少量豆渣样物。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粗听力正常。
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双侧上颌窦、筛窦区、额窦底壁无红肿及压痛。
鼻前庭无红肿,鼻毛无脱落。
鼻腔未见新生物及粘脓性分泌物,下鼻甲稍肥大,鼻中隔轻度不规则偏曲。
咽喉部检查:咽部粘膜稍红;扁桃体无红肿,表面无分泌物。
咽后壁粘膜稍充血,有少许淋巴滤泡增生。
间接喉镜检查:见舌根淋巴组织增生,会厌、杓状隆突及杓间区无红肿,梨状窝无积液,两室带无肥厚,两声带黏膜光滑,声带运动好。
颈部检查:颈软无压痛,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本院彩超示:耳前瘘管。
诊断依据:1.幼儿患者,慢性病程,“右耳前反复肿痛2年,流液2月”主诉入院。
2.专科查体:耳部检查:双耳对称,右侧耳轮角处可见直径2mm大小瘘口,周围轻度红肿,挤压可见少量豆渣样物。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粗听力正常。
3.辅助检查:本院彩超示:耳前瘘管。
鉴别诊断:1.耳廓假性囊肿:病人常偶然发现耳廓前面上方局限性隆起,渐增大。
大者可有胀感、波动感、灼热感或痒感,常无痛感。
耳前瘘管术后注意事项
耳前瘘管术是一种手术方法,用于修复耳前瘘管。
术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持切口干燥:手术后的瘘管切口需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或沾湿。
可以使用纱布或干净的绷带进行固定和保护。
2. 避免碰撞或摩擦:手术后的区域可能较为敏感,避免碰撞或摩擦,避免引发疼痛或伤口开裂。
3. 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手术部位的敷料,保持创面干燥和清洁。
4. 饮食注意:手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防创面受到刺激。
5. 遵循医生嘱咐的用药和护理:根据医生的嘱咐使用消炎药、抗生素等药物,并按时如实服用。
6. 避免戴耳机或使用耳机: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戴耳机或使用耳机,以防对手术区域造成压力或感染。
7. 避免剧烈运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避免对手
术区域施加过大的压力。
8. 定期复诊:术后定期回诊复查,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处理和护理。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注意事项可能会因个人情况和手术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手术前和术后,最好咨询医生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